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二7.诗三首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五十九篇
- 格式:docx
- 大小:705.76 KB
- 文档页数:12
第7课诗三首(一)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B.枉用相存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阅读《短歌行》,回答问题。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杜康..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衣领C.鼓.瑟吹笙弹奏D.山不厌.高厌恶E.周公吐哺..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指中途停止吃饭阅读《归田园居》,回答问题。
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采之欲遗.谁(赠送) 相去.复几许(距离) 少无适俗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束缚) B .契阔谈.(通“宴”) 悠悠..我心(悠闲) 方.宅十余亩(方圆,周围) 榆柳荫.后檐(遮蔽) C .老大徒.伤悲(徒然,白白地) 对酒当.歌(对着) 暧暧..远人村(模糊不清的样子) 还顾.望旧乡(回头看) D .山不厌.高(饱) 绕树三匝.(周,圈) 周公吐哺.(口中所含的食物) 误落尘网..中(比喻官场) 答案 C解析 A .韵:本性、气质。
B.悠悠:长久的样子。
D.厌:嫌。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 D解析 D .均是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
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忧伤..以终老 ②慷慨..(慨.当以慷.) ③譬如朝露..④沉吟..至今 ⑤枉用..相存 ⑥开荒..南野际 ⑦依依..墟里烟 ⑧复得返自然..A .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⑧C .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⑦答案 C解析 ②“慷慨”在诗中是“情绪激昂”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④“沉吟”在诗中的意思是“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在现代汉语中指“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⑤“枉用”在诗中的意思是“屈驾以来”,在现代汉语中指“白白地用”。
⑦“依依”在诗中是“轻柔而缓慢地飘升”,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愿离开”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采之欲遗谁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鼓瑟吹笙答案 A解析A.“遗”,赠送;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D.“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7*诗三首魏晋名士、魏晋风骨值得我们去尊重去仰视。
他们不追求名利和荣华富贵,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在权贵面前奴颜媚骨,不随大流博得世俗的赏识;他们有宏大的理想,即便悲哀、消沉,心中也永不放弃,他们用文人的责任和骨气竭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风骨、这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时常会让我们感动回味……夏的夜很是漫长,屋内有些烦闷便掩上门来到楼下。
静坐喷泉旁边,看到孩子们欢快地嬉戏,很是羡慕。
我们已经过了那个童真无邪的年代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
不同的年龄阶段,赋予我们不同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对于鸟儿来说,蓝天是它的向往,山林是它的家园,飞翔是它的生命,可是《归园田居》中的这只不经意间出现的“鸟”,早已远离了家园,失去了自由。
它久在樊笼,有翅难飞,心为形役,心为俗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每天只能靠自己的强颜欢笑、摇尾乞怜来讨得主人的欢心。
失去了山林,失去了蓝天,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自由,只能哀哀无告地生活在主人为它量身定做的美丽而牢固的金丝笼里。
可以想见,一旦它能冲破牢笼,回归自然,那该是何等撼人心魄的兴奋和喜悦啊!其实,这只求飞不得的“羁鸟”就是“误入官场”处境艰难的陶渊明。
于是,田园成了陶渊明的归宿,那里有鸡鸣狗吠的祥和幽静,有桃李榆柳的花果飘香,有村落炊烟的温馨可人,有躬耕自食的坦然踏实,更有纤尘不染的心性高洁,有自然和自然的美好,有自由和自由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是陶渊明的追求,是他追求的本真,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格的反映。
[运用角度]“追求”“本真”“淡泊人生”“高洁”等。
【课外运用】示例一: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丝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着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暧暧..(ài ài) 迢迢..(tiáo tiáo) 呦呦..(yōu yōu) B .机杼.(zhù)羁.鸟(jī) 阡陌..(qiān mù) C .擢.升(zhuó) 吐哺.(bǔ) 三匝.(zhā) D .衣衿.(jīnɡ) 掇.取(duō) 脉脉..(mò mò) 解析 B 项中“陌”应读“mò”;C 项中“匝”应读“zā”;D 项中“衿”应读“jīn” 。
答案 A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盈盈 泣涕 朝露 羁鸟B .俗韵 故渊 樊笼 忧思C .沉吟 尘杂 吐哺 札札D .守茁 嘉宾 皎皎 德泽解析 D “茁”应为“拙”。
答案 D3.读《涉江采芙蓉》,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 )(3分) A .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 .“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
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亲之人的习俗。
C .“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D .“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
解析 “所思在远道”指所思念的人在远乡,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解析 D 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 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第7课 诗三首(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伶俜.(pīn) 芙蓉.(rón ɡ)畏葸.(xǐ) 子衿.(jīn)B .坍圮.(pǐ) 阡.陌(qiān)慷慨.(kǎi) 譬.如(bì)C .契.阔(qiè) 悖.谬(bèi)守拙.(zhuō) 吐哺.(bǔ)D .阑珊.(shān) 羁.鸟(jī)痊.愈(quán) 樊.笼(f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迁徙 装扮 提心掉胆 不记前嫌B .沧桑 琼浆 如雷贯耳 乘龙快婿C .搅和 精典 旁征博引 一诺千斤D .厮杀 诚恳 攻城略地 锲阔谈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采之欲遗.谁 遗:赠送B .羁鸟..恋旧林 羁鸟:束缚在笼里的鸟C .榆柳荫.后檐 荫:树的影子D .但.为君故 但:只是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B.⎩⎪⎨⎪⎧ 但为君故.故.遣将守关者C.⎩⎪⎨⎪⎧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请息交以绝.游D.⎩⎪⎨⎪⎧还顾.望旧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B.人生几何C.沉吟..至今D.误落尘网..中二、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9题。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比喻什么?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何理解“守拙”这个词?(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几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说说“无尘杂”“有余闲”和“返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
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宴唱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
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隐逸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文学家。
浔阳柴桑人。
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又称为“陶彭泽”。
陶渊明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而且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标志着汉魏以来古代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三国群雄,首推曹操。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
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独领风骚。
纵观历史,许多文人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
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以及理由。
第7课诗三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呦呦.()羁.鸟()狗吠.()三匝.()慷慨.()阡陌..()()契.阔()何时可掇.()答案:yōu jīfèi zākǎi qiān mòqìduō2.辨形组词。
⎩⎪⎨⎪⎧ 维 唯⎩⎪⎨⎪⎧ 衿 拎 ⎩⎪⎨⎪⎧ 哺 脯 错误! 答案:⎩⎪⎨⎪⎧ 思维唯一 ⎩⎪⎨⎪⎧ 子衿拎着 ⎩⎪⎨⎪⎧ 吐哺果脯 ⎩⎪⎨⎪⎧暧昧温暖 3.理解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义。
(1)同心..而离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生几何..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依..墟里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沉吟..至今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古义:指感情深厚今义:齐心(2)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3)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今义:留恋,不忍离开(4)古义: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今义:迟疑不决,低声自语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第7课诗三首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
2.思维与审美:理解内容情感,鉴赏艺术手法。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激趣导入屈原《九歌》里说,“悲莫悲兮生别离”。
对于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古人感之,苦之,悲之,言之,别离的哀音在真纯的古典文学世界回响不绝。
山隔水阻,风雪塞途,游学仕宦,战争行役……一朝分别,音讯杳然。
漫漫时光使分别化成了一声声长叹,迢迢山水让别离酿成了一曲曲哀歌,思念之情往往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今天,就让我们重回两千年前的汉末,走近“涉江采芙蓉”的有情人。
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第一段)涉.(徒步渡水,蹚水)江采芙蓉..(莲花的别名,这里说“芙蓉”与“夫容”双关),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多芳草。
采之欲遗.(赠送)谁?所思在远道。
请概括段意:叙述女子采摘芙蓉,营造思乡氛围。
(第二段)还顾..(指感情深...(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回顾,回头看)望旧乡..(故乡),长路漫浩浩厚)而离居..(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分居异地),忧伤以终老请概括段意:写情深意笃的两人相隔两地、无法相聚的悲伤。
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中体现情感变化的相应内容。
答案①欢乐洋溢②黯然痛苦微任务活动一准确翻译重点诗句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采摘荷花想要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远方的道路上。
(得分点:遗、所,句意对) 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忧伤中慢慢变老。
(得分点:同心、离居、终老,句意对)微任务活动二理解内容情感,鉴赏艺术手法1.诗歌开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诗歌开头两句展示了如诗如画的景致:风和日丽,女子荡着小船去采摘美丽的莲花,湖岸泽畔还有数不清的散发着芳香的兰花香草。
第7课诗三首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墟.(xū)里鼓瑟.(sè) 羁.(jī)鸟樊.(fán)笼B.三匝.(zā) 暧暧.(ài) 遗.(wèi)谁朝.(zhāo)露C.子衿.(jīn) 吹笙.(shēnɡ) 守拙.(zhuō) 阡陌.(mÒ)D.呦呦.(yōu) 譬.(bì)如吐哺.(pǔ) 度阡.(qiān)2、下列词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沉吟至今绿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B.食野之萍长路漫浩浩鸡鸣桑树巅C.慨当以慷复得返自然兰泽多芳草D.我有嘉宾少无适俗韵池鱼思故渊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当:对着B、方.宅十余亩方:四周C、采之欲遗.谁遗:赠送D、枉用相存.存:存在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契阔谈䜩,心念旧恩B、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下归.心A.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B.乌鹊南.飞(《短歌行》)C.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D.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6、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开荒南野际(《归园田居》其一)A、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B、沛公安在(《鸿门宴》)C、误落尘网中(《归园田居》其一)D、何以解忧(《短歌行》)7、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B、“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官员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C、“建安风骨”是一种文学倾向,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D、《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
第7课诗三首(一)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B.枉用相存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阅读《短歌行》,回答问题。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杜康..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衣领C.鼓.瑟吹笙弹奏D.山不厌.高厌恶E.周公吐哺..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指中途停止吃饭阅读《归田园居》,回答问题。
7诗三首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导学号951140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荷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由来。
C.第五、六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E.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诗歌采用比喻的手法,用芙蓉花赠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
解析D项,“含蓄”的说法不当,诗歌的结尾两句,是直抒胸臆。
E项,“采用比喻的手法”错误,“芙蓉”是诗歌中的一个美好意象,诗人用这一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
答案DE2.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似乎是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变化的?解析对这首诗结构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
正是因为这看似不连贯的结构,才造成了蒙太奇般的审美效果。
参考答案既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
前一种理解,诗歌的后半部分为虚写;后一种理解,诗歌的前半部分为虚写。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4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吉林省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地壳(qiào)隽永(juàn)一幢楼(dòng)安步当车(dàng)B . 攒钱(zǎn)埋怨(mái)脊梁骨(jǐ)沸反盈天(fèi)C . 毗邻(pí)戏谑(xuè)反间计(jiàn)按捺不住(nài)D . 熨帖(yù)伺机(sì)冠名权(guàn)咎由自取(jiù)2. (2分) (2017高二上·盐城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A .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惜B .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殆:大概C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志:志向D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阏:阻止3. (2分) (2017高一下·惠州开学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哀吾生之须臾不知东方之既白B . 而不知其所止客喜而笑C . 引以为流觞曲水犹不能不以之兴怀D . 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张良出,要项伯B . 失其所与,不知C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 . 直上载公子上坐5. (2分) (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是()A . 而又何羡乎?B . 而今安在哉?C . 何为其然也?D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 (2分)对下面语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
”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包身工与世隔绝的处境,而成为工厂老板放心剥削的工具。
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二7.诗三首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五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产生于西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系五言古体诗集,它吸取了《诗经》和《楚辞》的营养,达到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高峰,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B、曹操,字孟德,东汉时期杰出诗人,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苦寒行》等乐府诗歌。
与曹丕、曹植一起合称“三曹”。
C、南北朝时期钟嵘所著的《诗品》赞颂《古诗十九首》“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著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以《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B、汝岂得自由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加下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兰泽多芳草(生有兰草的沼泽地)B、方宅十余亩(四面、周围) 还顾望旧乡(回顾,回头看)C、桃李罗堂前(排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多少)D、复得返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动作涉及一方)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不拾遗(遗失的东西)B、养虎遗患(留下)C、留待作遗施(遗留)D、小学而大遗(丢弃)【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B、性本爱丘山性:天性,本性C、少无适俗韵适:迎合D、枉用相存存:保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暗关“夫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含蓄蕴藉,余味隽永。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
【答案】:【解析】:第8题【语言表达】《孔雀东南飞》中,在描写太守家迎亲的场面时写道:“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请你简单描写一下刘兰芝此时的心理活动。
不少于60字。
【答案】:【解析】:第9题【诗歌鉴赏】阅读《涉江采芙蓉》,回答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看来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朋友,是古人常有的举动。
你能说说这首诗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在营造意境上的作用吗?【答案】:【解析】:第10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①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①弃捐:抛弃,抛开。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请结合诗中语句简析本诗抒发了主人公哪些情感。
【答案】:【解析】:第11题【诗歌鉴赏】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B、方宅十余亩方:方圆、面积C、一去三十年去:离开D、榆柳荫后檐荫:遮蔽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对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误落尘网中②狗吠深巷中③久在樊笼里④依依墟里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答案】:【解析】:第12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对比,表达了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写近景,这些寻常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纯朴、幽静的田园与虚伪欺诈的上层社会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景极具特色,试作赏析。
【答案】:【解析】:第13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诗营造出来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分析“兰泽多芳草”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第14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独秀峰①(清)袁枚来龙去脉②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③。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④焉。
【注】①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他峰相对,故名。
②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
③南斗:星宿名,在南天。
④伤:妨碍。
请赏析第二句中“插”字的妙处。
""细读本诗,说说袁枚通过这首诗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答案】:【解析】:第15题【诗歌鉴赏】阅读《短歌行》,回答问题。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有杜康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衣领C、鼓瑟吹笙弹奏D、山不厌高厌恶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
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D、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