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 格式:doc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7
常用糖尿病中成药的分类使用及作用探析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对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
中成药是针对糖尿病治疗的一种方式,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被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常用糖尿病中成药的分类使用及作用。
一、血糖调节剂血糖调节剂是常用的中成药,它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常见的有:1、降糖片:由苦瓜、金针菇、牡丹皮、茯苓等中药制成,能够降低血糖,同时有益肝脏保护作用。
2、糖适平:主要由枸杞、山楂、苦瓜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3、降糖灵:由三七、茯苓、苦瓜等多种中药组成,能够改善胰岛素分泌,增加细胞对糖的摄入量,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调和气血剂调和气血剂是一类中成药,可以缓解糖尿病引起的体内气血失调,改善身体的免疫能力,防止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常见的调和气血剂有:1、血府逐瘀颗粒:由桃仁、红花、当归等多种中药制成,主要作用是祛瘀、活血,可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2、养血安神颗粒:由当归、远志、酸枣仁等多种中药制成,能够养血安神,缓解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
3、六味地黄丸:主要由熟地、山药等多种中药组成,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三、益气健脾剂益气健脾剂是一类中成药,能够改善病人体质,增强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益气健脾剂有:1、养血当归颗粒:由天麻、菊花、当归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血、调节免疫力的作用。
2、八珍益母丸:主要由人参、熟地、枸杞等多种中药组成,常用于改善糖尿病引起的月经不调、妇科疾病。
四、降脂降压剂降脂降压剂是针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出现的中成药,有降低血脂、降低血压的作用。
常见的降脂降压剂有:1、藤黄健脾丸:由山楂、黑山藤等中药制成,能够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2、降压片:主要由决明子、菊花、菟丝子等中药组成,常用于控制高血压,同时还能减轻糖尿病的症状。
总之,不同的中成药有不同的作用和副作用,选择合适的药物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和自身的情况而定。
糖友福音:详解治糖尿病高效中成药作为一名糖友,我深知糖尿病给生活带来的困扰。
幸运的是,我国中医疗法博大精深,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详解一些治糖尿病高效的中成药。
我们来说说消渴丸。
消渴丸是一种基于古代医籍《金匮要略》中“消渴篇”的验方研制而成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其主要成分有黄芪、地黄、天花粉、知母、泽泻、玉米须等。
消渴丸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滋阴清热、益气生津,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参芪降糖片也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
参芪降糖片由人参、黄芪、天花粉、知母等中药组成,具有滋阴降火、益气养阴的功效。
它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尿、便秘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再次,玉液消渴片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
玉液消渴片主要由黄芪、天花粉、知母、葛根、枸杞子等中药制成。
它具有滋阴清热、益气生津、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临床实践证明,玉液消渴片对于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预防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
金芪降糖片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好药。
金芪降糖片由金银花、黄芪、天花粉、知母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功效。
它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尿、便秘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等中药制成。
它具有滋阴清热、益气生津的功效,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临床实践证明,六味地黄丸对于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预防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我深知这个疾病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幸运的是,我国传统中医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了解的、治疗糖尿病高效的中成药。
我要介绍的是消渴丸。
消渴丸是根据古代医籍《金匮要略》中的验方研制而成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芪、地黄、天花粉、知母、泽泻、玉米须等。
西药降糖副作用太多?试试这四种降糖中成药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因此,糖尿病在中医里面被称为消渴症。
西医认为糖尿病是无法治愈的,需要终身服药。
而中医则认为,糖尿病是脾胃病。
在治疗过程中,西药会产生诸多副作用,再加上西医称其为无法治愈的疾病,所以很多人转而寻求中医治疗方案。
那么,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有哪些呢?今天一文说清。
一、金芪降糖片
清热益气,用于消渴病气虚内热症。
有研究报道,该药物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增加体重,低血糖发生率低。
常规一天服用2-3片,一天三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有实热症者禁用。
二、参芪降糖颗粒
该药物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
说明书中推荐该药物一天三次,一次3g。
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一次1g。
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使用疗程为1个月。
临床上,可以与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三、津力达颗粒
该药物益气养阴,健脾运津。
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症。
用开水冲服,一天三次,一次1袋,8周为一个疗程。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忌食肥甘厚味,油腻食物。
四、天麦消渴片
该药物主治滋阴,清热,生津。
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
第一周一次2片,一天两次,此后一次1-2片,一天两次。
注意事项:小儿及重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药味特点研究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药典中收录了许多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这些药方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中成药组方中的药味特点对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的药味特点及其对治疗糖尿病的影响。
一、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及其药味特点1.1 复方丹参片【药方组成】丹参、黄芪、柴胡、炙甘草等。
【药味特点】辛、苦、微寒。
丹参味苦、微辛,归心、肝经;黄芪味甘,微苦,性平,归肺、脾经;柴胡味苦,微辛,性寒,归肝、肺经;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肺经。
1.2 葛根芩荽汤1.3 双花合剂以上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及其药味特点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些药方多具有辛、苦、微寒的特点。
这些药味特点具有清热利湿、滋阴清热、益气健脾等作用,可以有效的治疗糖尿病。
2.1 清热利湿糖尿病病人因血糖高而引起的热毒,使得体内阳明经湿热病病变,所以治疗糖尿病要清热利湿,阴燥之阳。
辛、苦、微寒的药物可以清热利湿,使阳明经畅通,阴燥之阳。
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柴胡,葛根芩荽汤中的芩荽等都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因为热毒伤阴,致使阴亏阴虚,药物应当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
炙甘草的甘味具有滋阴止渴的作用,葛根芩荽汤的葛根、生地等均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可以消除热毒。
2.3 益气健脾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气虚健脾,因此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应该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双花合剂中的茯苓、山药,葛根芩荽汤中的黄芪等均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并且味甘性平,不至于伤人体正气,有益气之功效。
结论要充分发挥中成药组方的疗效,还需要临床医生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合理调配中成药组方,加强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使中成药组方能够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疗效。
常用糖尿病中成药的分类使用及作用探析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高血糖的疾病。
目前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药物辅助治疗,其中中成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常用的糖尿病中成药主要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促胰岛素分泌类、降血糖类、改善糖代谢类、改善微循环类和保护胰岛β细胞类。
促胰岛素分泌类的中成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常用的药物有桑叶、金银花等。
桑叶富含桑菁素,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的作用;金银花富含黄酮类活性成分,能够提高胰腺β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加胰岛素的释放。
降血糖类的中成药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合成来降低血糖。
常用的药物有五味子、苦瓜等。
五味子中的活性成分五味子甙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减少血糖的释放;苦瓜中的活性成分苦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改善糖代谢类的中成药主要通过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来降低血糖。
常用的药物有黄连、苦参等。
黄连富含秋水仙碱和黄连素等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胰岛素的作用,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苦参中的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具有与胰岛素类似的作用,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改善微循环类的中成药主要通过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的供血和氧合情况,从而降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的药物有当归、川芎等。
当归中的活性成分当归酮能够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供应;川芎中的活性成分川芎嗪能够调节血管张力,改善微循环。
保护胰岛β细胞类的中成药主要通过抑制胰岛β细胞的自由基产生和凋亡来保护胰岛功能。
常用的药物有三七、黄芪等。
三七中的活性成分三七酮能够抑制胰岛β细胞的氧化应激和凋亡;黄芪中的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凋亡的作用。
常用的糖尿病中成药主要包括促胰岛素分泌类、降血糖类、改善糖代谢类、改善微循环类和保护胰岛β细胞类。
这些药物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改善糖代谢、改善微循环和保护胰岛功能来发挥治疗作用。
糖尿病中成药治疗:遵循医嘱,精准用药我,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深知病情的严重性。
在治疗过程中,我始终遵循医嘱,精准用药,尤其是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作为一种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讲述我如何在中成药治疗中做到精准用药,以期望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我要明确糖尿病的病因病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与肺燥、胃热、肾虚等有关。
因此,在选择中成药时,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我,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病因病机和体质,选择了适合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其中,胰岛素分泌不足型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具有降糖作用的中成药,如消渴平片、参芪降糖片等;胰岛素作用障碍型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中成药,如丹参片、葛根素片等;而对于并发症较为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根据具体的并发症选择相应的中成药进行治疗,如脉络宁颗粒、血栓通注射液等。
我要强调的是,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
我每天都会按时按量服用中成药,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我会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方案,以实现血糖的稳定控制。
我想说的是,糖尿病中成药治疗,需要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明确病因病机,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长期治疗,相信通过科学的方法,糖尿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我在糖尿病中成药治疗过程中,始终遵循医嘱,精准用药,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我相信,只要广大糖尿病患者也能够像我一样,认真对待自己的病情,坚持科学治疗,就一定能够战胜糖尿病,过上健康的生活。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我深知病情的严重性,也明白治疗过程中遵循医嘱、精准用药的重要性。
尤其是中成药治疗,作为一种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处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注重调和阴阳、平衡脏腑。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处方:1. 养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内热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知母、黄连等,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
2. 健脾益气法:适用于脾气虚弱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党参等,具有健脾益气、升清降浊的功效。
3. 补肾益精法:适用于肾精不足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具有补肾益精、固精止遗的作用。
4. 疏肝解郁法: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柴胡、郁金、川芎等,具有疏肝理气、解郁止痛的功效。
5. 活血化瘀法:适用于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丹参、红花、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6. 化痰利湿法:适用于痰湿内阻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半夏、茯苓、陈皮等,具有化痰利湿、健脾和胃的功效。
7. 温阳散寒法:适用于阳虚内寒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肉桂、干姜、附子等,具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作用。
8. 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糖尿病并发感染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散风热的功效。
9. 调和阴阳法:适用于阴阳失衡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具有平肝息风、调和阴阳的作用。
10. 益气养阴法: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人参、麦冬、五味子等,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处方需由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医师开具。
同时,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的同时,也应注意饮食控制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中成药治疗:让每个糖友重拾信心作为一名糖友,我深知糖尿病给生活带来的困扰。
自从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让我重拾信心的治疗方法。
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我发现中成药治疗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分享我的经验,帮助更多糖友了解中成药治疗,从而重拾信心。
我要介绍一下糖尿病的基本情况。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对生活质量和寿命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在我国,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已有悠久的历史。
中成药是由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调理的特点。
通过调和阴阳、补益气血、疏通经络等作用,中成药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
下面,我将介绍我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使用的中成药,以及我的治疗经验。
第一,消渴丸。
消渴丸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它的主要成分有黄芪、生地黄、天花粉、黄连等。
消渴丸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生津的功效,能有效降低血糖。
我在使用消渴丸期间,血糖控制得相对稳定,并发症也没有加重。
第二,参芪降糖片。
参芪降糖片是一种以人参、黄芪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的糖尿病。
它具有补气养阴、清热解毒、润肺生津的功效。
我在使用参芪降糖片期间,感到精神体力有所改善,血糖水平也得到了控制。
第三,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经典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滋阴补肾。
对于糖尿病并发肾病的糖友来说,六味地黄丸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我在使用六味地黄丸期间,肾功能得到了改善,尿蛋白减少。
除了使用中成药外,我还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这些措施有助于我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糖友,我深知糖尿病给生活带来的困扰。
自从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让我重拾信心的治疗方法。
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我发现中成药治疗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式。
中成药降血糖十大中药排行榜血糖升高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许多人选择中成药来帮助调节血糖,这些中成药中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下面将介绍十种常见的中成药,它们在降血糖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
1. 三七糖三七糖是一种由三七和糖制成的中成药。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并且对血糖的调节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七糖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帮助减轻胰岛素阻抗,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诃子壳诃子壳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健脾益气、降血糖的作用。
诃子壳中含有一种名为诃子酮的物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有效地降低血糖浓度。
3. 黄连黄连是一种具有辛寒苦滑的中药,并且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4. 桑螵蛸桑螵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桑螵蛸中含有一种名为蛋白特的物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浓度。
5. 天花粉天花粉是一种具有抗炎、镇静的中药材,对于降低血糖非常有效。
天花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平稳降低血糖水平,并且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6. 北大屠龙参北大屠龙参是一种滋补调理的中药材,对于调节血糖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北大屠龙参中的参皂苷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与分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7. 戊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是一种中成药,常用于治疗癫痫病。
同时,戊巴比妥钠也可以降低血糖水平。
戊巴比妥钠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帮助调节血糖。
8. 牡丹皮牡丹皮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牡丹皮中的牡丹皮酮可以抑制葡萄糖的合成,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9. 钩藤钩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
钩藤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10. 醋葛根醋葛根是一种中成药,常用于治疗高血糖症。
醋葛根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阻抗,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治疗糖尿病的药品列表分类查看本药品列表被可按中成药和西药分类查看: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物列表治疗糖尿病的西药列表治疗糖尿病的药品列表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30R)Ⅰ型或Ⅱ型糖尿病。
中性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中效优泌林、中效优泌林针笔芯)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
中性胰岛素注射液激素类药.可降低血糖、纠正糖尿病所引起的糖及其他代谢紊乱.用于治疗严重糖尿病。
中效人胰岛素注射液(中效优泌杰、中效优泌林)需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新诊断的I型糖尿病患者,对低纯度的动物胰岛素过敏,脂质萎缩和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以及手术、外伤、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
二甲双哌片二甲双胍(原料药)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尤其是肥胖者,用本类药物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对某些磺酰脲类无效的病例有效,如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较各自的效果更好。
用于饮食疗法无效,特别是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单用或与磺脲类降糖药合用。
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本品可作控制症状不满意的辅助药物。
适用于肥胖或非肥胖的NIDDM病人,特别是超重的NIDDM病人的首选药,可单独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NIDDM病人,也可与磺脲类合用于单用磺脲类控制不满意的病人,合用可以加强疗效。
本品可与胰岛素合用并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90%以上的病人都有效或可改善高血糖,原发失效者< 10%,包括因胃肠反应而不能继续服药者;继发失效每年平均5%~10%,失效标准是指空腹血糖> 7.8mmol/L(> 140mg/d)。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单独使用本品,建议联合饮食及运动疗法,达到控制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血糖的作用。
本品还可和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合并用以控制2型糖尿病人血糖。
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I)(双平乐、万苏琪)1.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和或运动疗法血糖水平未得到满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人。
血糖高吃什么中成药
一、血糖高吃什么中成药二、血糖高的症状三、血糖高的原因
血糖高吃什么中成药1、血糖高中药调理能好吗
桑叶
被称为神仙草,桑叶有抗糖尿病作用。
日本人称桑叶茶为长寿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桑叶有利水作用,能“消肿”、“清血”,清血是将血液中性脂肪或胆固醇排清,血液中的中性脂肪或胆固醇增加过多就是高血脂症。
玉竹
玉竹性味甘、平,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等功效玉竹性味甘、平,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等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指出,玉竹有降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可调节人体免疫力、抗衰老、延年功效。
葛根
葛根享有“亚洲人参”之美誉,葛根具有清火排毒、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降低胆固醇、减肥、通便等功效,还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抗衰老等。
2、糖尿病人吃水果的基本原则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水果含糖高,食用后影响血糖稳定,会加重病情。
2.1、欲吃水果,您的血糖浓度应达到以下标准
否则请先用黄瓜、西红柿等代替水果吧。
标准是:空腹血糖控制在140mg/d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80mg/d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常用糖尿病中成药的分类使用及作用探析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的患病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中成药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可以将常用的糖尿病中成药分为降糖药、降糖降脂药、降糖降压药三大类。
本文将对常用糖尿病中成药的分类、使用及作用进行探析,以期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一、降糖药降糖药是用于降低血糖水平的药物,主要通过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促进胰岛素增加,从而达到降糖的效果。
常见的降糖药可以分为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两大类。
1. 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激素药物,主要通过补充人体自身胰岛素的缺乏,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根据作用持续时间的不同,胰岛素可以分为长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和超短效胰岛素等不同类型。
常见的胰岛素产品有硫化肌酸胰岛素、重组DNA人胰岛素、重组DNA人胰岛素注射液等。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主要有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等。
2. 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是通过口服途径服用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口服降糖药可以分为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和糖尿病中药等不同类型。
常见的口服降糖药有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奈特、阿卡波糖等。
二、降糖降脂药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高血脂的情况,因此需要服用降糖降脂药来控制血糖和血脂的水平。
降糖降脂药是一种综合作用的药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全面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降糖降脂药可以分为胰岛素增敏剂和胰岛素增敏剂等不同类型。
常见的降糖降脂药有格列奈特、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等。
三、降糖降压药血压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也非常重要,因为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降糖降压药可以通过降低血糖和血压的水平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的降糖降压药可以分为ACEI类、ARB类、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不同类型。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经典方剂中医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学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多种经典方剂。
这些方剂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以下是一些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经典方剂:1. 玉液汤:由生地黄、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茱萸、知母、黄柏、麦冬等药物组成。
此方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型糖尿病患者。
2.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六味药物组成。
此方具有滋阴补肾、清热生津的作用,适用于肾阴虚型糖尿病患者。
3. 白虎加人参汤:由知母、石膏、粳米、甘草、人参组成。
此方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热盛伤津型糖尿病患者。
4. 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桂枝、附子等药物组成。
此方具有温补肾阳、益气温阳的作用,适用于肾阳虚型糖尿病患者。
5. 消渴丸:由黄连、黄芩、黄柏、知母、天花粉、生地黄等药物组成。
此方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内热盛型糖尿病患者。
6. 降糖饮:由黄芪、丹参、葛根、山楂、桑叶、地骨皮等药物组成。
此方具有益气活血、清热生津的作用,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
7. 养阴清热汤:由生地黄、知母、黄柏、麦冬、天花粉、玉竹等药物组成。
此方具有养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型糖尿病患者。
8. 益气养阴汤:由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熟地黄、枸杞子等药物组成。
此方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
9. 降糖合剂:由桑叶、菊花、山楂、葛根、丹参、黄连等药物组成。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患者。
10. 温阳活血汤:由桂枝、附子、川芎、红花、桃仁、丹参等药物组成。
此方具有温阳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剂众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方剂。
同时,中医治疗糖尿病也强调饮食调养、情志调摄和适当运动,以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中医治疗糖尿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约占80%,并使其预期寿命减少1/3。
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升高者在80%以上,血粘度升高者达90%。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缓慢,但属治本范畴,在血糖下降的同时使体质同步增强,对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根本,血瘀是糖尿病合并症产生的关键。
中药可以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
使用中药可使血糖、尿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中医药的整体调可以在降糖的同时,增强患者体质,纠正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调节胰岛素受体的数目或亲和力,以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抗胰岛素抵抗。
中药的整体调节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
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着血液粘滞度增高、高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这些因素,造成了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重要脏器损伤的基础。
中药在降糖的同时,可以通过益气活血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脂等,从而防治并发症。
在临床诊疗中时常看到有的病人以往口服西药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但加用中药后血糖下降;有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但症状明显,加用中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或单用中药治疗或中药再加西药治疗。
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肥胖的中老年人、空腹血糖损害者、糖耐量降低者服用中药可以降低他们最后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性。
当然这时服用中药属预防和保健性质。
中医治疗糖尿病同样强调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同时强调情志舒畅,勿忧、勿怒。
中药抗高血糖的作用是弱而缓慢的,就单一降血糖的作用而言不如西药。
在治疗糖尿病时,西药加中药的与单用西药的相比,可使西药的用量下降,西药的失效期向后推延。
8种防治糖尿病的中成药及药物特点总结1、津力达颗粒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健脾运津。
用于II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
药物特点: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证的代表治疗药物,其特点为从脾论治入手,通过益气养阴、健脾运津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相关气阴两虚的症状,如少气乏力、口干多饮、消瘦等。
此外,津力达颗粒也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的推荐用药,而且现代研究表明,津力达颗粒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减少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
2、养阴降糖片功能主治:养阴益气,清热活血。
用于气阴不足、内热消渴,症见烦热口渴、多食多饮、倦怠乏力;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药物特点:养阴降糖片适用于阴虚热盛的2型糖尿病患者,此药物能改善阴虚热盛所致的多种症状,如消瘦、口干口苦、心悸失眠、烦热口渴、多饮多食、倦怠乏力、舌红少津等症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调节脂肪代谢的作用。
3、芪蛭降糖片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芪蛭降糖片用于Ⅱ型糖尿病属气阴两虚兼血瘀者,症见:口渴多饮,多尿易饥,体瘦乏力,自汗盗汗,面色晦暗,肢体麻木,舌黯有瘀斑等。
药物特点:芪蛭降糖片组方仅含黄芪、地黄、黄精、水蛭,其中黄芪益气健脾,地黄、黄精养阴生津,水蛭破血、逐瘀、通经,适用于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临床研究发现,芪蛭降糖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改善心功能、降低尿蛋白、改善肾组织和肾血管的病理损害、改善肾功能,因而也用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防治。
4、六味地黄胶囊功能主治:滋阴补肾。
用于肾阴亏损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药物特点:六味地黄胶囊是滋阴补肾的基础药物,其治疗糖尿病的应用由来已久,从症状说,六味地黄胶囊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属肾阴虚亏证所表现出来的小便频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口干咽燥、多梦遗精、舌红少苔等症状,配合其他化学降糖药也能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同时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中医治疗糖尿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约占80%,并使其预期寿命减少1/3。
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升高者在80%以上,血粘度升高者达90%。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缓慢,但属治本范畴,在血糖下降的同时使体质同步增强,对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根本,血瘀是糖尿病合并症产生的关键。
中药可以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
使用中药可使血糖、尿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中医药的整体调可以在降糖的同时,增强患者体质,纠正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调节胰岛素受体的数目或亲和力,以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抗胰岛素抵抗。
中药的整体调节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
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着血液粘滞度增高、高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这些因素,造成了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重要脏器损伤的基础。
中药在降糖的同时,可以通过益气活血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脂等,从而防治并发症。
在临床诊疗中时常看到有的病人以往口服西药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但加用中药后血糖下降;有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但症状明显,加用中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或单用中药治疗或中药再加西药治疗。
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肥胖的中老年人、空腹血糖损害者、糖耐量降低者服用中药可以降低他们最后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性。
当然这时服用中药属预防和保健性质。
中医治疗糖尿病同样强调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同时强调情志舒畅,勿忧、勿怒。
中药抗高血糖的作用是弱而缓慢的,就单一降血糖的作用而言不如西药。
在治疗糖尿病时,西药加中药的与单用西药的相比,可使西药的用量下降,西药的失效期向后推延。
据统计,专用于抗高血糖的中成药己有近40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纯中药,少数几种是加了降糖西药的,凡加西药者,其说明书中均有标示,如消渴丸。
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一般价格在300-600元/月,价格偏高。
如经济条件好者,特别是早期、轻型糖尿病患者应在控食、运动的基础上只服用中药,对于病情较重单用中药不能控制时,再加服西药。
现将用于糖尿病的部分中成药简介如下,同时提供了药价和生产厂家,供挑选参考。
1.消渴丸主要成分:北芪、生地、花粉、优降糖(每丸含0.25mg,即10丸消渴丸含一片优降糖)。
功用及主治: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具有改善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及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主治2型糖尿病。
服法及注意事项:每次5~10粒(1.25—2.5克),每日2~3次,饭前30分钟服用。
由于本药内含优降糖,服用本品时严禁加服降血糖化学类药物。
对严重肾功能不全,少年糖尿病,酮体糖尿,妊娠期糖尿病,糖尿性昏迷等症患者不宜使用;肝炎患者慎服;个别患者偶见格列本脲(优降糖)所致不良反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参考价15元/瓶/30克价:生产厂家:广州中药一厂2.降糖甲片。
主要成分: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花粉。
功用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主治Ⅱ型糖尿病。
据报道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用降糖甲片治疗成年型糖尿病405例,总有效率为81.4%。
服法及副作用:每次6片,每日3次,无明显副作用。
北京中医学院实验药厂生产3. 参芪降糖胶囊(参芪降糖颗粒、参芪降糖片)主要成分:人参茎叶皂苷、黄芪、地黄、枸杞子、茯苓、山药、天花粉、麦冬、五味子、覆盆子、泽泻。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滋脾补肾。
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口服,用量见说明书。
注意事项:有实热症者禁用,待实热症退后可服用。
参芪降糖胶囊0.35g*24s 盒河南羚锐参考价:16—18元/盒参芪降糖颗粒3g*10袋盒广东汕头、山东鲁南参考价:30--37 元/盒4.珍芪降糖胶囊主要成份:黄芪、黄精、珍珠等多种名贵中药精心提炼而成。
主治:成人各类型糖尿病、老年型糖尿病、幼年稳定型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合并症。
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用法:日服三次,每次4粒,饭后十分钟服用。
病重者日服三次,每次6粒,待一个月血糖尿糖达正常值可减量,日服三次,每次3粒。
第二个月,血糖尿糖达正常值,可减量,日服三次,每次2粒。
注意事项:肝昏迷、尿毒症、低血糖、糖尿病酮症患者遵医嘱使用。
参考价:58.80 元/瓶0.5g/60粒/瓶生产厂家:哈尔滨市同一堂药业有限公司5.糖尿乐胶囊主要成份:天花粉、山药、红参、黄芪、地黄、枸杞等。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益气润肺,和胃生津,调节代谢机能。
用于消渴症引起的多食、多饮、多尿、四肢无力等症,降低血糖、尿糖。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注意:严忌含糖食物及烟酒。
参考价:22.60 元/盒0.3g/20粒/盒生产企业:河南辅仁药业有限公司6.糖脉康颗粒主要成分:黄芪、生地黄、丹参、麦冬、牛膝、黄精等。
功能与主治: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
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瘀热互结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口渴喜饮,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舌体胖大,舌红可津、舌苔花剥或有瘀斑,脉弦细或细数、或沉涩等证,以及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口服。
1袋/次,3次/日。
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参考价:22.9元/盒5克/袋,10袋/盒,生产企业:四川中汇制药7.晶珠糖尿康胶囊生产厂家: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成份:诃子、红花、豆蔻、岩精膏、由矾叶、紫草茸、藏茜草、余甘子、姜黄、小檗皮、蒺藜、金礞石、刺柏、小伞虎耳草、赛北紫堇、刀豆、熊胆、牛黄十八味藏药材组成。
主要成分:葛根、天花粉、麦冬、地黄、五味子、甘草等。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止渴除烦,益气中和。
用于治疗因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的物质代谢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血糖升高之糖尿病。
肺胃肾阴亏损,热病后期亦有效。
注意事项:忌辛辣食物,有实热者忌服。
用法用量:玉泉丸,口服。
成人6g/次,4次/日。
7岁以上小儿3g/次,3~7岁小儿2g/次。
3次/日。
玉泉胶囊,口服。
1~2粒/次,3次/日,或遵医嘱。
生产企业:沈阳民生药业有限公司、河北省唐山益民中药厂、成都金鼎药业有限公司11.金芪降糖片金芪降糖片系1992年经中央卫生部审核批准的"准"字号新药。
其处方:黄连、黄芪、金银花等药组成。
功能及主治:清热益气,主治气虚内热消渴病,症见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气短乏力等。
用于轻中型2型糖尿病。
服法及用量:每次7~10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偶见腹胀,继续服药后,自行缓解。
参考价:17—24元/瓶0.42g*70片/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主研人谢明智天津隆顺榕制药厂(原中药制药厂)独家生产12. 参花消渴茶(原名:益寿消渴茶)成分:菟丝子、地骨皮、人参、芦根、天花粉、玉竹、知母、黄芪、红花、葛根、石膏、桔梗、绿茶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益气生津、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肾气不足、可改善口渴喜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腰漆酸软、烦热失眠等症状。
用法用量:开水泡服,一次一代,一日1-3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企业名称:中美合资鞍山德善药业有限公司13.糖适康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滋阴清热,生津止渴。
适用于气阴两虚,里热内盛,倦怠乏力,自汗盗汗,气短懒言,口渴喜饮,多食善饥,怕热心烦,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红苔少或黄,脉弦数或细数等证,可用于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糖适康胶囊的主要成分有黄芪、知母、地黄、五味子、乌梅、海狗肾等。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健盛堂生物保健制品有限公司研制14.渴乐宁颗粒主要成份:黄芪、黄精(酒制)、地黄、太子参、天花粉等。
药理作用:本品有明显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即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可同时增加胰岛细胞的分泌和胰岛素的作用;能使受损的左心功能得到改善。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生津。
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症见:口渴多饮、五心烦热、无力多汗、心慌气短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
每日3次,每次4g,三个月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无。
参考价:24.00 元/盒4g/袋9袋/盒生产企业:贵州家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4-2渴乐宁胶囊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三个月为一疗程。
参考价:25.60 元/瓶0.45g/粒60粒/瓶生产厂家:威海申威药业有限公司15.金诃降糖胶囊处方:冬虫夏草、龟板、郁金等药物精制而成。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生津止渴,降糖。
用于糖尿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4次。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油腻及豆制品。
参考价:138.00 元/盒0.3g/粒10粒×6板/盒生产企业:青海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6.甘露消渴胶囊主要成分:熟地、生地、党参、菟丝子、黄芪、麦冬、天冬、元参、山萸肉、当归、茯苓、泽泻等。
制成胶囊。
功用及主治:滋阴补肾、益气生津。
药理试验;本品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症小白鼠及大白鼠肾上腺素性高血糖症,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主治Ⅱ型糖尿病。
据报道应用甘露消渴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102例,总有效率为85.3%。
服法及副作用:每次1.8g,每日3次,无明显副作用。
17.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功能滋阴补肾,主治Ⅱ型糖尿病证属肝肾阴18.糖脂消胶囊:主要成分:枸杞子、侧柏叶、黄芪等。
功能:较强的降糖、降脂作用,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
用法:每次4~5粒,每日2次,忌油腻、辛辣、烈酒,有胃病者可饭后服用。
北京理化工程设计研究所研制19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
主要成分:天门冬、人参、茯苓、麦冬、熟地、生地、菟丝子、菊花、草决明、杏仁、干山药、枸杞子、牛膝、五味子、蒺藜、石斛、苁蓉、川芎、炙甘草、枳壳、青葙子、防风、乌犀角、羚羊角、黄连。
制成蜜丸。
功用及主治:滋补肝肾、养肝平肝明目。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白内障早期有一定疗效。
用法: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20.明目地黄丸(《审视瑶函》)组成:熟地、生地、山药、泽泻、枣皮、丹皮、柴胡、茯神、当归、五味子。
功用及主治:滋补肝肾、平肝明目。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早期有一定疗效。
用法: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21.消渴灵片:主要组成:地黄、五味子、麦冬、牡丹皮、黄芪、黄连、茯苓、红参、天花粉、石膏、枸杞子功能及主治:滋补肾阴、生津止渴、益气降糖。
主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来源中国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