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的地理意义
- 格式:pptx
- 大小:161.1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一地理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地往西是东半球,往东是西半球,往南是寒带,往北是温带,该地的经纬度是A.30°N,160°E B.23°26′N,20°WC.66°34′S,20°W D.66°34′S,160°E【答案】D【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某地往西是东半球,往东是西半球,该地的经度为160°E。
寒带的范围为66°34′°—90°;温带的范围为23°26′°—66°34′°,往南是寒带,往北是温带,说明该地处于南半球,纬度为66°34′S。
答案为D。
【考点】该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和五带的划分。
2.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A.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北方【答案】B【解析】读图,根据经度判断,P地位于X地的东方。
从纬度判断,P地位于X地的南方。
所以图中P地位于X地东南方,B对。
A、C、D错。
【2】从X地到P地经过()A.东半球B.西半球C.东、西两半球D.南、北两半球【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经度数值判断经度差是30°,根据图中的经度差判断,X点的经度是25°W,P地经度是5°E。
两点之间的20°W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所以从X地到P地经过要经过东、西两半球,C对。
A、B错。
根据图中纬度判断两地都在北半球,D错。
【考点】地图上的方向,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的划分。
3.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下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乙的东南方向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答案】D【解析】甲位于南纬70度,西经135度;乙位于西经130度,南纬73度;丙位于东经60度,北纬70度;丁位于东经40度,北纬75度;丁位于甲地乙的西北,A错;丙在乙的西北,B错;丁在甲的东北,C错;乙在丁的西南方向,D正确。
基础知识——地球部分[考纲要求]地球的大小。
东、西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
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的形状。
地轴。
两极。
赤道。
经线。
经度。
本初子午线。
纬线。
纬度。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经纬网及其意义。
时区的划分。
区时的计算和应用。
日界线。
北京时间。
[知识讲解](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1.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1)地轴地球的自转轴(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北纬、南纬各有90°。
一个纬度间的距离即1纬距约为111km。
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例1.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A.40°N,64°W B.50°N,64°W C.40°N,64°E D.50°N,116°E 简析:利用每度111千米(111km/1°)确定某地的纬度或经度。
并不是任意两点之间经度或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而只有在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度数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故4万km/360°≈111km/1°)。
高一地理经纬网知识点地理经纬网是地球表面上由纬度和经度组成的一个网络系统。
它是地球上的一张“网”,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定位地理位置,并方便地进行地理研究和导航定位等活动。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并学习地理经纬网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地理经纬网的定义、经线和纬线的特点、以及经纬网对人类活动的意义进行探讨。
首先,地理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组成的。
经线是指连接地球北极点和南极点的虚构线,它们是从西到东延伸的直线。
而纬线则是连接地球上任意两个点之间的虚构圆弧线,它们是从南到北延伸的弧线。
经纬线的交点称为地理坐标点,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理位置。
经纬线的单位是度,并且将地球表面划分成了很多个小格子。
其次,经线和纬线有一些特点。
首先,经线和纬线在赤道上相交,这个交点被定义为0度纬度。
向南北两极分别延伸的经线和纬线呈现出逐渐变短的趋势,最终在两个极点相交。
其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都表示一种角度,纬线的度数正好对应着赤道线与该纬线的夹角,而经线的度数则表示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
地理经纬网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理经纬网的存在使得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通过经纬度来准确定位。
无论是车载导航仪、手机地图还是航海导航系统,都离不开经纬网的支持。
其次,地理经纬网也有助于研究地球上的地理现象。
通过分析不同纬度和经度上的地理条件,我们能够研究气候变化、动植物分布等地理现象,为人类的农业、交通和城市规划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除此之外,地理经纬网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地理位置是不同地区形成独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了解不同纬度和经度上的地理条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人们是如何适应环境和发展文明的。
例如,地处亚热带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这也造就了这些地区特有的农业文化和美食传统。
在学习高一地理课程的过程中,掌握地理经纬网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地理概念和解决问题都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经线和纬线的特点以及经纬网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和地理运动的概念。
高二地理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答案】C【解析】①地位于中纬度,②地位于低纬;④地位于西经度;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正确;④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向(按劣弧看)。
故选C。
【2】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A.①与②B.③与④C.②与③D.①与④【答案】B【解析】以赤道为界分南北半球,以200W和1600E经线圈为界分东西半球,①、③、④位于西半球,②位于东半球;③、④位于北半球,①、②位于南半球。
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③与④。
故选B。
【3】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在经线上跨相同纬度,南北长短相同,在纬线上,跨经度相同,纬度越低,东西长度越长。
图中a、 b、c、d四个区域所跨的纬度和经度相同,所以实际面积最小的应该是位于纬度最高的d个区域。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两个区域()A.同属一个大洲B.同临一个大洋C.同处一个半球D.同为发展中国家【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分析,甲所在地位美国太平洋沿岸,乙所在地澳大利亚太平洋沿岸,两个国家不属于同一个大洲,也不属于同一个半球,同为发达国家,同临太平洋。
【2】甲、乙两城市的气候()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答案】C【解析】甲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为地中海气候;乙位于澳大利亚太平洋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两城市气候高温期不同,但多雨期相同。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定位和气候。
3.(10分)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欧亚两洲之间以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一线作为地理分界线。
高一地理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试题1.下图示意了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线分布状况。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较②地的地方时()A.早6分钟B.晚6分钟C.早24分钟D.晚24分钟【答案】D【解析】由于地球的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相差15°经度差1小时,相差1°差4分钟,图中看出①在②的西边,经度相差6°。
故①晚24分钟。
【2】图中①、②两地所在的时区是()A.①在西三区,②在西四区B.①在东三区,②在东四区C.①、②两地都在东三区D.①、②两地都在东四区【答案】C【解析】时区号=经度/15°=商……余数(余数小于7.5,取商,余数大于7.5,商+1。
)推算①②同在东三区。
【3】下图为一条自西向东流经①处的河流,河中有一处自然形成的沙洲。
该沙洲最可能位于()A.a处B.b处C.c处D.d处【答案】A【解析】地转偏向力规律——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①在北半球,且河流自西向东,故河水偏向运动方向的右即南方,对右边的侵蚀作用大,而左侧以堆积为主,故河州位于a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如右图,新西兰位于A.东半球、东经度B.西半球、西经度C.东经度、西半球D.东半球、西经度【答案】C【解析】通过经纬度和轮廓可以判定图示岛屿为新西兰的南北二岛。
由图可知:就南北半球而言,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就东西半球而言,新西兰位于西半球,东经度。
【考点】本题考查新西兰的半球位置。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1)东经20度以东到西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160度以西到东经20度为西半球;(2)根据纬度的变化判断南北半球的依据:纬度的排列,由南向北数值增大为北纬;由南向北数值减小为南纬。
(3)根据经度的变化判断东经度西经度的依据:从经度排列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增大;西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减小。
解题时,常常是先判断东西经,再通过东西经推断地球自转方向,最后确定南北半球。
高一地理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试题1.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1/2C.L1约为L2的1/3 D.L1约为L2的2/3【答案】B【解析】球体上两地的最短距离为经过这两点的大圆所在的劣弧。
A、B两点在同一经线上,经线圈就是大圆,所以AB两点的最短距离就是从A点沿经线向南到B点(或者从B点沿经线向北到A点),其最短距离L1长度约为30×111=3330km;B、C两点在同一经线圈上,且都位于北半球,B点到C点的最短距离为从B点向北经过北极点后再向南到C点(或者从C点向北经过北极点再向南到B点),其最短距离L2长度约为60×111=6660km。
所以L1约为L2的1/2。
【2】如果某人站在D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答案】C【解析】站在D点上空俯视,即从北极点上空俯视地球,能够看到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个地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C项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地球自转。
2.关于东西半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180°经线在东半球B.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10°W—10°E经度范围在东半球D.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答案】C【解析】东半球的范围是从20°W向东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从160°E向东到20°W。
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东西半球的划分和范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和范围。
3. Z位于Y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答案】A【解析】图示的方位应利用经纬网判断,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故从南北方向上看,Z 位于Y的南方,从东西方向上看,从Y看Z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故为向东。
高二地理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试题1.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P区域位于()A.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答案】C【解析】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P区域经度在20W以东,属东半球;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P区域在北纬20-25间,属北半球。
选C正确。
【2】下列关于图中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四条经纬线的长度相等B.O°经线是一个圆C.与20°纬线平行的纬线有无数条D.5°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答案】C【解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呈半圆,不是一个圆;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纬线都有无数条。
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经纬线特点。
2.读图,回答下题。
【1】甲在丁的什么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A.西北B.东南C.西南D.东北’【解析】图示应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中的部分区域。
甲在丁的东边,丁在甲的北边,所以甲在丁的东南。
选B正确。
【2】下列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0°为经度、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图中四地的经纬度分别是:①23°26´N,45°W,②23°26´S,45°E,③23°26´S,90°W,④23°26´N,45°W,所以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①④。
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经纬网。
3.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A.40°N,64°W B.50°N,64°W C.40°N,64°E D.50°N,116°E【答案】B【解析】经线圈上,每相隔1个纬度的两点间距离为111千米,所以,此飞机每小时飞行10个纬度,则9小时飞行90个纬度。
高一地理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答案】B【解析】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洋流所在大洋是大西洋,B对。
A、C、D错。
【2】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 )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答案】D【解析】结合前面分析,该洋流位于大陆西岸,中低纬度地区,应是寒流。
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是加那利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A错。
不是降低了干的程度,是增加了干的程度,B错。
降温,增加了寒冷程度,C错。
减湿,加剧了干燥状况,D对。
【考点】经纬网定位,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B点在A点的()方向。
A.正东B.西北C.正西D.东南【答案】C【解析】考查经纬网方向的判断,图中A、B在同一纬度,判断正东正西,同时图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逆时针,故A在B的正东方向。
【2】如果AB所在的纬度为60度,则纬线段AB的长度约为( )A.5000 km B.10000 km C.2500 km D.3000 km【答案】A【解析】赤道的周长为4万公里,而60°纬线的周长为赤道的一半,即2万公里。
图中AB的弧长为60°纬线长的1/4,即为5000公里。
【考点】本题考查考点1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在下列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后两个图,0度是指其左边的经线)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答案】D【解析】四图中,每相邻两经线间的经度差相同,为45°;每相邻两纬线间的纬度差相同,为30°。
①点经度为从0°经线向西相差45°经度差的经线,其经度为45°W;根据逆时针的地转自转方向,该地在北半球,其纬度为30°N。
②点经度为从0°经线向西相差135°经度差的经线,其经度为135°W;根据顺时针的地转自转方向,该地在南半球,其纬度为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