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 & 安规
- 格式:docx
- 大小:25.45 KB
- 文档页数:5
EMC测试简介1.EMC的基本定义1.1 EMC基本定义: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装置、整组设备或整套系统,在它本身的电磁环境中,能圆满地动作,而且不会产生让其它在此环境中的设备难以忍受的电磁干扰。
EMC包含EMI和EMC,即EMC=EMI+EMS(见图1).1.2 EMI基本定义: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装置、整组设备或整套系统动作时所产生一种电磁噪声,或装置本身不需要的信号。
1.3 EMS基本定义:电磁抗扰度(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简称:EMS)在一个电磁干扰的环境中,装置、整组设备或整套系统不会因处于此环境而减损其功能的能力2.EMC标准简介EMC 标准是特定国家或组织根据它们的要求,针对不同产品而制定的电磁兼容符合性标准。
EMC 标准一般由各个权威机构制定,常见的如:3.常见EMC测试项目简介3.1 辐射骚扰测试(RE)辐射骚扰测试(Radiated disturbance,简称RE),包含空间辐射和磁场辐射测试。
辐射骚扰主要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产品发射到空中,或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对周边产品的影响。
辐射骚扰超标的产品可能引起周围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干扰信息技术设备或其他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并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
辐射骚扰是电磁兼容的重要内容,也是测试最不容易通过且最难整改的项目之一。
3.2 电源端子传导骚扰测试(CE)电源端子传导骚扰测试(Conducted disturbance at the mains ports,简称CE),又称传导测试。
传导骚扰主要是指产品的电源端子对整个公共电网的影响。
传导骚扰超标的产品可以引起在同一电网的电子设备性能降低,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传导骚扰是电磁兼容的重要内容,也是测试最不容易通过且最难整改的项目之一。
EMC 是什么意思
EMC(电磁兼容性)的全称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其定
义为“设备和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该定义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该设备应能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即该设备应具备一定的电磁抗扰度(EMS);其次,该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骚扰不能对其他电子产品产生过大的影响,即电磁骚扰(EMI)。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及电子设备的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加,使电磁环境日益复杂。
在这种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如何减少相互间的电磁骚扰,使各种设备正常运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恶劣的电磁环境还会对人类及生态产生不良的影响。
随着电气电子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产品日益普及和电子化,广播电视、邮电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发达,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和恶化,使得电气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 电磁干扰EMI 与电磁抗EMS)问题也受到
各国政府和生产企业的日益重视。
电子、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它不仅关系到产品本身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其他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工作,关系到电磁环境的保护问题。
EMC基础知识分享目录1、 EMC基本概念2、EMC标准化组织3、 EMC标准介绍4、EMI测试项目介绍E M C基本概念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定义是指:设备或系统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其中EMC包含EMI(电磁干扰度)和EMS(电磁抗干扰度)两个部分,EMI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EMS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因此,根据定义。
E M C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成立于1906年,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负责>9KHz所有类型电器的EMI无线电信号保护测试标准规范的编写。
TC77:第77技术委员会,整个频率范围内的抗扰度,低频范围内(<9KHz)的发射,以及CISPR不涉及的骚扰现象;负责制定基本文件即IEC61000系列标准。
其中IEC61000-4系列标准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抗扰度基础标准。
CENELEL: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统一的欧洲电工标准(EN标准),实行电工产品的合格认证制度。
SAC: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我国的标准化制度E M C标准介绍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产品类标准。
1、基础标准:描述了EMC现象、规定了EMC测试方法、设备,定义了等级和性能判据。
基础标准不涉及具体产品。
2、产品类标准:针对某种产品系列的EMC测试标准。
往往引用基础标准,但根据产品的特殊性提出更详细的规定。
3、通用标准:按照设备使用环境划分的,当产品没有特定的产品类标准可以遵循时,使用通用标准来进行EMC测试。
EM C 常用标准对照表E M I测试项目介绍1、EMI测试设备的分组和分类2、传导骚扰(CE)①测试简介:传导干扰是用来衡量电子产品在运行过程中对整个电网发送电子干扰信号大小的一个概念。
何谓EMC何谓EMCEMC是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的缩写,在日语中多用“电磁两立性”或“电磁适合性”等字样来表达,可能还有其他一些表述方式。
意为“不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即使受到来自其他设备的电磁干扰仍保持原有的性能”,因需要兼备两种性能而被称为“电磁兼容性”。
“不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是指如果不有意识地确保这一性能就会给其他设备带来电磁干扰。
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是表示电磁干扰(电磁干涉、电磁妨碍)的术语。
由于发射电磁波会导致干扰,所以经常与Emission(辐射、发射)这一术语成对使用。
从开关电源方面讲,是指因开/关工作而产生开关噪声。
与之相反的“即使受到来自其他设备的电磁干扰”相关的术语是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敏感性。
EMS多与Immunity(耐受性、抗扰度、排除能力)成对使用。
要求具备“即使受到EMI,也不会引起误动作等问题”的耐受能力。
EMI分为传导噪声(Conducted Emission)和辐射噪声(Radiated Emission)两种。
这两个术语在日文中用日语表达多于用英语缩写表达。
传导噪声是指经由线体或PCB板布线传导的噪声。
辐射噪声是指排放(辐射)到环境中的噪声。
对于这些噪声,EMS中分别都有抗扰度要求。
它们的关系如下。
图片以上即相关术语解释及关系。
简而言之,即EMC是EMI和EMS是否满足标准规范的关键。
将上述解说汇总如下。
关键要点:EMC(电磁兼容性)是指兼备EMI和EMS两方面的性能。
EMI(电磁干扰)是指因辐射/排放(Emission)电磁波而对环境产生的干扰。
EMS(电磁敏感性)是指对电磁波干扰(EMI)的耐受性/抗扰度(Immunity)。
emc是什么意思EMC是什么意思?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新的缩写词和术语层出不穷,而EMC 便是其中之一。
EMC代表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电子设备在相同的电磁环境中共存并相互运作的能力。
简而言之,EMC是确保电子设备在接近或相互作用时不会产生电磁干扰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EMC的重要性和影响,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概念的背景、原理、应用和关键问题。
首先,了解EMC的背景对于理解该概念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诸如手机、电脑、电视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等,都造成了电磁环境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适当的控制和管理,电子设备之间会产生电磁干扰,从而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数据丢失甚至设备损坏。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EMC的原理。
EMC的目标是使电子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中正常运作,不受干扰或干扰其他设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EMC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电源和传输路径。
通过阻止电源中的电磁干扰进入设备,以及减少设备释放的电磁辐射,可以实现电源端的控制。
然后,通过适当的电磁屏蔽、滤波器和地线设计等措施,可以控制传输路径中的电磁干扰。
那么,EMC的应用领域是什么呢?EMC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电子设备。
从家庭电器到车辆系统,从航空航天到医疗设备,EMC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任何电子设备都必须通过EMC测试和认证,以确保其能够在实际环境中正常工作,并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
EMC的应用领域还包括军事和工业领域,这些领域对电磁干扰具有更高的容忍度,但仍然需要EMC的控制。
除了了解EMC的原理和应用,还需要了解一些EMC中的关键问题。
首先,EMC测试和认证是将设备置于现实环境中的关键一步。
这些测试通过模拟真实的电磁环境,以评估设备对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和发射电磁辐射的程度。
其次,市场上存在不同的EMC标准和规定,如欧洲的CE标志、美国的FCC认证等。
emc相关知识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即电磁兼容性,是指一种设备在其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并与其他设备不产生干扰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使用十分广泛,因此确保设备之间能够良好地互操作,而不会相互干扰或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变得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与EMC相关的知识。
1. 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这种辐射可能会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同样,设备也可能受到来自其他设备的电磁干扰。
EMC的目标是通过控制电磁辐射和抗干扰能力,确保设备能够在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
2. 定义EMC标准和规范:为了实现EMC,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IEC 61000系列标准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Part 15规则。
这些标准和规范规定了设备在电磁兼容性方面的要求和测试方法,以确保它们在市场销售和使用时符合EMC要求。
3. EMC测试:在开发和生产阶段,设备需要经过EMC测试以验证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测试包括电磁辐射测试(Radiated Emissions Test)、电磁干扰测试(Conducted Emissions Test)、电磁抗扰度测试(Immunity Test)等。
这些测试通常在专门的EMC实验室中进行,使用特定的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并记录和评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4. EMC设计原则:为了提高设备的EMC性能,设计人员可以采用一些EMC设计原则。
例如,减少电磁辐射可以通过使用屏蔽材料、优化PCB布局、合理布线和接地等方法来实现。
此外,还可以采用滤波器、抑制器和隔离器等组件来降低电磁干扰和增强抗干扰能力。
5. EMC管理:EMC管理涉及到整个设备的生命周期,包括开发、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等。
通过建立和执行EMC管理计划,可以确保设备在各个阶段都能够符合EMC要求。
例如,开发过程中可以进行EMC设计审核和测试,制造过程中可以进行EMC监控和质量控制,安装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EMC要求培训和指导,维护过程中可以进行EMC故障排除和修复等。
生活中emc案例EMC(电磁兼容)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干扰其他设备,同时也不受到其他设备干扰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EMC相关的案例。
以下是十个符合标题要求的EMC案例:1. 家庭网络设备干扰电视信号在家中,当我们使用无线路由器或其他网络设备时,有时会发现电视信号变得模糊或中断。
这是因为网络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干扰了电视信号的接收。
2. 手机在医院内造成干扰在医院内,由于手机发射的电磁波可能会干扰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通常要求禁止使用手机。
这是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工作稳定和准确。
3.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长时间接触手机的电磁辐射可能与脑肿瘤的发生有关。
4. 电磁辐射对心脏起搏器的影响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维持心脏正常跳动的医疗设备。
由于电磁辐射可能会干扰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因此在一些场所,如机场和医院,通常要求禁止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
5. 电子设备间的干扰在办公室或家庭环境中,当多个电子设备同时工作时,它们之间的电磁辐射可能会相互干扰,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或功能失效。
6. 电动车充电器的电磁辐射电动车充电器在充电时会产生电磁辐射。
因此,在充电器附近的人可能受到较高水平的电磁辐射,这可能对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7. 汽车电子设备的相互干扰现代汽车中使用了许多电子设备,如GPS导航系统、蓝牙连接等。
当这些设备同时工作时,它们之间的电磁辐射可能会相互干扰,导致系统故障或信号不稳定。
8. 电磁辐射对飞机的影响电磁辐射可能会对飞机上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从而影响飞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乘客通常被要求关闭或将手机等电子设备设置为飞行模式。
9. 影响无线电通信的电磁干扰在无线电通信中,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或通信中断。
这种干扰可能来自其他无线设备、电力线或其他电磁源。
10. 电磁辐射对电力设备的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可能会受到电磁辐射的干扰。
●基本概念EMC即电磁兼容,是英文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
在我们生活、工作的环境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能量,这些电磁能量可能会使电子设备的运行产生不应有的响应。
我们把电磁能量对电子设备的这种影响称之为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就是研究电磁干扰的一门技术,对电磁兼容通俗的解释是:这种技术的目的在于,使电气装置或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条件下,既不受电磁环境的影响,也不会给环境以这种影响。
换句话说,就是它不会因为周边的电磁环境而导致性能降低、功能丧失或损坏,也不会在周边环境中产生过量的电磁能量,以致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工作。
从上面的定义可看出EMC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EMI电磁干扰:即处在一定环境中设备或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应产生超过相应标准所要求的电磁能量;2、EMS电磁敏感度:即处在一定环境中设备或系统,在正常运行时,设备或系统应能承受相应标准规定范围内的电磁能量干扰,或者说设备或系统对于一定范围内的电磁能量不敏感,能按照设计性能保持正常的运行;3、电磁环境:即系统或设备的工作环境。
即使相同种类的设备也可能运行在不同的电磁环境中,对于应用在不同环境中的设备,对他们的电磁兼容要求可能不是一样的。
离开了具体的电磁环境,谈电磁兼容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电磁兼容设计电磁干扰三要素1、干扰源2、耦合途径3、敏感(接收)装置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少一个就构不成电磁兼容问题,所以要解决电磁兼容问题首先就要从这三个要素着手。
我们注意到,耦合途径在这三个要素中处于关键的位置。
对于一个具体的产品,耦合途径往往既具有EMI信号的耦合途径,又具有EMS信号的耦合途径,所以耦合途径对于电磁兼容问题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解决电磁兼容问题,一般可采取:接地技术、滤波技术、屏蔽和隔离技术等技术。
接地属于线路设计的范畴,对产品电磁兼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合理的接地是最经济有效的电磁兼容设计技术。
EMC是什么意思简介EMC(英文全称: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中文全称:电磁兼容性)是一个重要的电磁学概念,用于描述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工作性能。
它涉及到电子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防止各种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对设备及其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EMC旨在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稳定工作,同时不对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干扰。
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电子设备之间可能会发生电磁干扰,造成设备的故障或性能下降。
此外,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也会产生电磁辐射,可能对周围的其他设备或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与其他设备的相容性,显得尤为重要。
EMC的原理与技术手段要实现良好的EMC,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管理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EMC技术手段和方法:电磁屏蔽电磁屏蔽是一种常见的EMC技术手段,通过使用金属屏蔽结构将电子设备从外部电磁辐射源隔离开来,以防止干扰的发生。
这可以通过在设备中添加金属屏蔽罩、屏蔽壳体等方式来实现。
电磁屏蔽可降低外部电磁辐射对设备的影响,也能减少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地线设计地线是实现EMC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和布置设备的地线,可以有效减少电子设备之间的互相干扰。
良好的地线设计可以提供可靠的接地路径,减少电磁噪声和回流电流的产生,从而降低设备的电磁辐射和接受的电磁干扰。
滤波器和隔离器滤波器和隔离器也是常见的EMC技术。
滤波器可以通过屏蔽和吸收的方式,去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干扰信号,确保供电电源的稳定性。
隔离器则可以通过电气隔离手段,阻断电磁波的传输,减少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性测试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生产阶段,进行EMC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设备与电磁环境的互动,评估设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emc常用标准电磁兼容性(EMC)是电子产品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相关标准是电子产品进入市场和得到消费者认可的重要依据。
本篇文档将介绍EMC 常用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内标准以及区域标准等。
一、国际标准1. 电磁兼容第一部分:通用要求(EN55014-1)这是EMC的基础标准,用于评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是否会干扰或影响其他设备的工作。
2. 电磁兼容第二部分:测量方法(EN55024)该标准提供了测量电磁干扰(EMI)的详细方法和标准,用于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3. 低电压指令(LVD)LVD是欧洲联盟针对低电压电器制定的标准,适用于工作电压低于50V或电流小于50mA的电器设备,如手机充电器、蓝牙耳机等。
4. 无线电设备指令(RED)RED是欧洲针对无线电设备制定的EMC标准,适用于无线电设备的发射和接收设备。
二、国内标准1. GB/T 24070-2009《信息技术产品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产品(如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的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是国内EMC的主要标准之一。
2. CISPR 22《无线电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CISPR 22是国际上通用的无线电骚扰测试标准,我国在制定国内标准时参考了该标准,并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修改。
3. CCC认证CCC是中国政府对电器产品实施的一种安全认证制度,电磁兼容是CCC认证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区域标准欧洲、美国、日本等地都有自己的EMC标准,适用于当地市场。
除此之外,一些新兴市场,如非洲、拉美等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EMC 标准。
企业在进入这些新兴市场时,需要了解当地的EMC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当地法规要求。
四、标准间的协调与兼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器设备日益普及,电磁环境日益复杂。
因此,在设计和生产电子产品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辐射、设备间的电磁干扰等。
这就要求企业在遵守相关EMC 标准的同时,对产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评估,确保产品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EMC_基础知识的介绍EMC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电子设备之间的互相影响和电磁干扰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一方面,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设备的异常工作、功能失效甚至是损坏;另一方面,设备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也可能干扰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因此,保证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对于维护设备正常工作、保障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以及保护人类身体健康都至关重要。
EMC的基本概念:1.电磁兼容性(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下相互协调共存,相互不干扰的能力。
2.电磁干扰(EMI)是指电子设备互相之间和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的电磁能量的传导、辐射和耦合等干扰现象。
3.电磁感应(EMF)是指电磁场对设备内部电子器件或电路的作用。
4.电磁辐射(EMR)是指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波通过传播介质向外辐射。
5.电磁敏感性(EMS)是指设备对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即设备能否正常工作且不受干扰。
EMC的影响因素:1.设备本身的电磁辐射:电子设备本身会发出电磁辐射。
这些辐射源可以是设备内部的电源、逻辑电路、高速时钟、天线等。
2.设备与外部环境的电磁耦合:电子设备与周围环境之间会通过导线、电磁场耦合、电磁辐射等方式相互影响。
3.设备受到外部电磁干扰:外部电磁干扰可能来自其他设备、电力线、雷电等。
这些干扰可能通过电磁辐射、电磁感应、电磁耦合等方式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EMC的解决方法:1.设备设计中的EMC:在电子设备的设计阶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小设备的电磁辐射和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减小信号线的长度、增加电磁屏蔽、降低电源线、时钟线和信号线等的串扰。
2.屏蔽与隔离:通过在设备内部或外围添加屏蔽材料和屏蔽结构,来减小设备的电磁辐射和避免干扰。
同时,对重要设备进行隔离,使其对外界的电磁干扰不敏感。
3.地线设计:合理设计设备的地线系统,包括单点接地、分布式接地、有效屏蔽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电磁干扰和提高设备的抗干扰性能。
EMC基础必学知识点
1. 什么是EMC? EMC是电磁兼容的缩写,指的是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不产生不可接受的干扰,也不受其他设备的干扰。
2. 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而电磁感应是指电磁波对接收器件产生的电磁场效应。
3. 电磁兼容测试:包括辐射发射测试、辐射抗干扰测试、传导发射测试、传导抗干扰测试、静电放电测试、浪涌电流测试等测试方法。
4. 电磁波频谱:电磁波频谱是指电磁波在频率上的分布,从低频到高频分别是直流、低频、射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5. 辐射发射:是指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例如无线电、电视、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
6. 辐射抗干扰: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受到其他设备的干扰时仍能正常工作,例如家用电器受到电信号干扰而不受影响。
7. 传导发射:是指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传导方式将电磁波传递到其他设备上。
8. 传导抗干扰: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受到其他设备的传导干扰时仍能正常工作,例如高频电磁场对电子设备的传播线进行干扰。
9. 静电放电:是指电子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电荷的不平衡而引起的电流突然释放,例如人体静电放电对电子元件造成的损坏。
10. 浪涌电流:是指电子设备在电源启动、断电、过电压等情况下突然产生的大电流脉冲,容易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
以上是EMC的基础必学知识点,有助于了解电磁兼容的相关概念和测试方法。
emc基本准则1. 什么是EMC?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下相互协调工作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使用日益普及,而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也随之增多。
EMC的目标是确保不同设备之间不会产生电磁干扰,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EMC基本准则EMC基本准则是指在设计和使用电子设备时应遵循的一些原则,以确保设备满足EMC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EMC基本准则:2.1. 电磁兼容性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是指在电子设备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电磁干扰和抗干扰的要求。
设计人员应该尽量减小设备本身产生的干扰,同时增加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2.2. 地线设计地线设计是确保设备内部各个电路之间和设备与外界之间良好的接地连接。
良好的地线设计可以减小电磁场的辐射和接收到的干扰,从而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2.3. 信号线布局信号线的布局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尽量减小信号线之间的互相干扰,避免信号线与电源线或高功率线路的交叉。
合理的信号线布局可以降低信号线的辐射和接收到的外部干扰。
2.4. 滤波器的应用滤波器可以减小设备对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的敏感度,并减小设备本身产生的噪声对外界的干扰。
在设计中合理应用滤波器可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2.5. 接地和屏蔽接地和屏蔽是减小电磁干扰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接地设计可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减小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屏蔽可以有效阻挡外部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
3. EMC的重要性EMC对于现代社会的电子设备应用至关重要。
如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不好,可能会导致设备之间产生干扰,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这不仅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还可能对周围的其他设备产生干扰,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4. EMC测试与认证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EMC测试和认证标准。
通过EMC测试和认证,可以验证设备是否满足相应的EMC要求。
只有通过了EMC测试和认证,设备才能获得上市销售的资格。
emc的标准EMC的标准。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电磁兼容性,它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对周围的其他设备造成干扰,也不受周围其他设备的干扰。
EMC的标准是为了保证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行和相互兼容,是电子设备设计和生产的重要指导。
EMC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欧洲标准和国内标准。
国际上常用的EMC标准有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CISPR(国际电工委员会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等。
欧洲地区采用的EMC标准主要有EN(欧洲标准)标准。
国内EMC标准主要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国家标准)标准。
EMC的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电磁干扰和抗干扰两个方面。
电磁干扰是指电子设备在工作时可能产生的电磁辐射或传导干扰,可能对周围其他设备造成影响。
抗干扰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抵御外部电磁干扰,保持正常工作而不受影响。
在EMC标准中,对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和传导干扰有详细的限制要求。
这些限制包括电磁辐射的频率范围、辐射功率、辐射电场强度等,以及传导干扰的传导路径、传导耦合等。
同时,对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也有相应的测试要求,包括抗干扰性能测试、抗干扰能力等。
在实际的电子设备设计和生产中,必须严格遵守EMC的标准要求。
首先,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采取合理的电磁屏蔽、接地设计、线路布局等措施,以降低电磁辐射和传导干扰。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EMC测试,确保产品符合EMC标准的要求。
最后,在产品上市后,要进行EMC认证,取得相应的EMC认证证书,以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合法销售和使用。
总之,EMC的标准是保证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和相互兼容的重要指导,对于电子设备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EMC的标准要求,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电子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什么是EMCEMC是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中文译为电磁兼容。
美国学者Bernhard Keiser曾把EMC定义为:“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devices are said to be electromagnetically compatible when the electrical noise generated by each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 normal performance of any of the others.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is that happy situation in which systems work as intended, both within themselves and in their environment.”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美国国防部《国防及有关名词字典》以及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暨美国电工与电子学会联合出版的《IEEE电工与电子学名词标准字典》都对EMC 作了类似的定义。
根据以上定义,国内不少学者多将EMC直译为电磁兼容,但如前言所述,EMC学科领域范围日益扩大,现已不只限于电子设备本身,还涉及到电磁污染、电磁饥饿等一系列生态效应问题以及其他多方面的问题,“电磁兼容”一词似已不能包含EMC学科的全部内容。
日本文献对EMC作了如下定义:“EMC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电磁能量利用的发展,它将研究:预测并控制变化着的地球和天体周围的电磁环境、为了协调环境所采取控制方法、各项电气规程的制定以及电磁环境的协调和电磁能量的合理应用等。
”正是由于本学科涉及范围很宽,包括工程学、自然科学、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科学理论,且其理论体系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故本学科有时也取名为环境电磁学。
谈到环境电磁学的历史,则可上溯至19世纪。
面试EMC知识1. EMC是什么?EMC是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简称。
它指的是电子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互相干扰的能力。
2. 为什么EMC很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无处不在,从家庭电器到工业设备,都需要保证它们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作。
如果一个设备没有良好的EMC特性,它可能会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系统故障,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3. EMC测试与认证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EMC特性,需要进行EMC测试与认证。
EMC测试是指通过一系列测试来评估设备的EMC性能,包括辐射发射测试和抗扰度测试等。
一旦设备通过了相应的测试,并符合国家或地区的EMC标准,就可以获得EMC认证。
4. EMCDirectiveEMCDirective是指欧洲的EMC指令,它要求所有在欧洲市场销售的电子设备必须符合EMC要求,并取得CE标志。
这个指令适用于电磁骚扰、电磁敏感和EMC测试等方面。
5. EMC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设计电子设备时,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解决EMC问题,包括:•使用屏蔽材料和屏蔽技术来减少辐射和敏感性;•使用滤波器来抑制干扰信号;•合理布局和连接电路板,减少回路长度和干扰源;•使用接地技术来降低地线干扰。
6. EMC测试的步骤EMC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2.进行辐射发射测试,评估设备在电磁场中产生的辐射能力;3.进行抗扰度测试,评估设备对外部电磁场的抵抗能力;4.分析测试数据,评估设备的EMC性能;5.根据测试结果,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优化和改进。
7. EMC与电磁波EMC与电磁波密切相关。
电磁波是一种能量在空间中传播的波动现象,包括辐射电磁波和传导电磁波。
EMC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设备产生的辐射电磁波,以及提高设备对外部电磁波的抵抗能力。
8. EMC的应用领域EMC的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通信、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电力系统、军事装备等。
EMC,EMI,EMS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EMC EMI EMS定义:
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是指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性能不降级的状态。
电磁兼容,⼀⽅⾯要求系统内没有严重的⼲扰源,⼀⽅⾯要求设备或系统⾃⾝有较好的抗电磁⼲扰性。
电磁兼容是⼀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电磁波辐射,电磁⼲扰,雷击,电磁材料等⽅⾯。
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电磁⼲扰,是指电⼦设备⾃⾝⼯作过程中,产⽣的电磁波,对外发射,从⽽对设备其它部分或外部其它设备造成⼲扰。
例如,TV荧光屏上常见的“雪花”,便表⽰接受到的讯号被⼲扰。
EMS(ElectromagneticSusceptibility)
电磁敏感度,是指设备受电磁⼲扰的敏感程度,越敏感的设备,越容易受到⼲扰。
因为有了EMI,才有了EMC,因为EMS达标,才能实现EMC。
⼆、测试:
EMC测试构成:
EMC包含两⼤项:EMI(⼲扰)和 EMS(敏感度,抗⼲扰)
EMI测试项包括:
RE(辐射发射)
CE(传导⼲扰)
Harmonic(谐波)
Flicker (闪烁)
EMS测试项包括:
ESD (静电)
EFT(瞬态脉冲⼲扰)
DIP(电压跌落)
CS(传导抗扰)
RS(辐射抗扰)
Surge(浪涌,雷击)
PFM(⼯频磁场抗扰度)。
EMC是什么意思EMC是什么意思?EMC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即电磁兼容。
我国CCC认证标志后带EMC字母的才表示电磁兼容认证。
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如果旁边有人使用电吹风或电剃须刀之类的家用电器,屏幕上会出现令人烦感的雪花条纹。
电饭锅煮不熟米饭,明明关闭了的空调器,过一会却又自己启动……这些都是常见到的电磁干扰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电磁干扰信号妨碍了正在监视病情的医疗电子设备或正在飞行的飞机时,则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电磁兼容(EMC)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EMC包含两大项:EMI(干扰)和EMS(敏感度,抗干扰)。
EMI测试项包括:RE(辐射,发射)、CE(传导干扰)、Harmonic(谐波)、Flicker(闪烁)、EMS测试项包括:ESD(静电)、EFT(瞬态脉冲干扰)、DIP(电压跌落)、CS(传导抗干扰)、RS(辐射抗干扰)、Surge(浪涌,雷击)、PMS(工频磁场搞扰度)。
EMC测试-指南一、EMI(电磁骚扰)分射频和工频两类测试:I射频类测试项目:1.1射频分传导和辐射两项测试、射频传导(屏蔽室测试)。
1.1.1传导分电压和功率两项测试1.1.2传导电压标准:CISPR11、14、15、221.1.3传导功率标准:CISPR11、14、射频辐射(电波暗室测试)1.1.4射频辐射标准:CISPR11、22、IEC605712工频类测试项目(实验室测试)1.2工频分谐波和闪烁两项测试:工频谐波1.2.1IEC6100-3-2:工频闪烁1.2.2IEC6100-3-3?二、EMS(电磁敏感度)分瞬变、射频、低频磁场、电源质量l瞬变类测试项目(实验室测试)2.瞬变分静电、瞬变脉冲和浪涌三项测试:瞬变静电IEC6100-4-2、瞬变脉冲IEC6100-4-4、瞬变浪涌IEC6100-4-5??射频类项目:2.2射频分传导和辐射两项测试。
ECM: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及电磁兼容。
是指电子、点七色备或系统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
它是电子、电器设备或系统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性能,主要包括EMI和EMS两个方面。
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即处在一定环境中的设备或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应产生超出相应标准所要求的电磁能量,想对应的测试项目有:1、CE,传导骚扰;测量设备从电源口、信号端口向电网或信号网络传输的骚扰。
2、RE,辐射骚扰;测试电子、电气和机电设备及其部件的辐射发射,包括来所有组建、电缆及其连接线上的辐射发射,用于鉴定其辐射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以致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影响同一环境中的其他设备。
3、Harmonic,谐波电流测量。
4、Fluctuation and Flicker,电压波动和闪烁测量。
EMS(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抗扰度),处在一定的环境中的设备或系统,在正常工作时,设备或系统能承受相应标准规定范围内的电磁能量干扰,相对应的测试项目有:1、ESD,静电饭店抗扰度;测试单个设备或系统的抗静电放电干扰的能力。
他模拟操作人员或物体在接触设备时的放电,人或物体对临近物体的放电。
2、EFT/B,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对电气和电子设备建立一个评价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冲击的共同依据。
测试机理是利用脉冲群产生的共模电流流过线路时,分别对电路分布电容能量的积累效应,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引起线路(乃至设备)工作出错。
3、SURGE,浪涌(也叫雷击);通过模拟测试的方法来建立一个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抗浪涌干扰的能力的共同标准。
4、RS,辐射抗扰度;射频辐射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往往是由设备操作、维修和安全检查人员在使用移动电话是产生的,无线电台、电视发射台、移动无线发射机和各种工业电磁辐射源,以及电焊机、晶闸整流器、荧光等工作室产生的计生辐射也都会产生射频辐射干扰。
测试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的抗射频电磁场干扰的能力。
5、CS,传导抗扰度;通常情况下,干扰频率比较低,其波长有可能大于被干扰设备的尺寸,或波长的整数倍与设备的引线(电源线、通信线和接口电缆等)长度相当时,这些引线就可以通过传导方式对设备产生干扰。
测试是为了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对传导的抗干扰度。
6、DIP,电压跌落和中断;模拟电压的突变效应,测试电气和电子系统的表现否符合相关规定常见的EMC测试项目磁干扰(EMI)测试电波暗室测试(Semi-Anchoic Chamber Test)传导测试(EMI Conduction Test)干扰功率测试(Disturbance Power Test)电源谐波测试(Harmonics Test)电压闪烁测试(Flicker Test)不连续干扰测试(Click Test)电磁耐受(EMS)测试耐静电测试(ESD)耐射频辐射测试(RS)耐脉冲杂讯测试(EFT)耐雷击测试(Surge)耐射频传导测试(CS)耐电源频率磁场测试(Magnetic Field)耐电压变动测试(Voltage Dips & Interruptions)什么是安规安规就是安全规范,目前是指电子产品在设计中必须保持和遵守的规范。
安规的特点安规的特点是:安规强调对使用和维护人员的保护,是我们使用电子产品方便同时,不让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危险,同时允许设备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
设备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但是不会对使用人员带来危险,那么安全设计则是合格的——尽管设备不能使用或变成一堆废物。
与电子产品功能设计考虑是不同的,常规电子产品设计主要考虑怎样实现功能和保持功能的完好,以及产品对环境的适应。
安规是使用安全规范来考虑电子产品,使产品更加安全。
安规的发展安规是在电子产品发展初期,就被人们同时发现的,同时随时间和产品更新,认识不断加深和变化。
安全规范:安全规范,就是目前各种产品使用的安全标准,这些标准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以及产品的安全要求制定出来的,由于对于安全要求和认识不断变化,因此标准也是不停地更新。
下面介绍常见的安规测试项目:由于安规是保护使用人员,因此这个决定了安规测试与性能和设计测试有很大不同,甚至有些测试是稀奇古怪的测试。
测试使用的仪器、工具也是安规特殊需求的。
但是这些测试,有些是在我们日程生活中经常做的动作,有些是安规指标.输入测试:安规输入测试目的是考察产品设计时考虑输入是否满足产品在正常工作时,输入电路是否能够承受产品工作时需要的电流。
在产品标准里面规定是:最大功耗的输入电流不能大于产品标称值的110%。
这个标称值也是告诉用户该产品安全工作需要的最小电流,让用户在使用这个设备前要准备这样的电气环境。
安全标识的稳定性测试:对用户使用安全的警告标识,必须是稳定可靠的,不能因为使用一段时间后,变得模糊不清,而导致用户错误使用,而导致危险,或直接导致危险发生。
所以需要测试这个稳定性。
在安全标准里面规定是:用水测试15S,然后用汽油测试15S,标识不能模糊不清。
电容放电测试:对一个电源线可以插拔的设备,其电源线经常会被拔出插座,拔出插座的电源插头,经常是被人玩,或任意放置。
这样导致一个问题,被拔出的电源插头时带电的,而这个电随时间而消失,如果这个时间太长,那么将会对玩插头的人造成电击,对任意放置的电源插头会损坏其它设备或设备自己。
因此各个整机安全标准对这个时间作出严格的规定。
我们设计产品要考虑这个时间,产品作安全认证需要测量这个时间。
电路稳定测试:SELV电路SELV电路,就是安全地电压电路,这个电路对使哟个人员就是安全的,例如手机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到手机,它们是安全的,可以任意触摸不会有危险。
注:SELV电路在不同的标准里面有不同解释,例如在IEC60364里面解释与IEC60950-1是不同的,因此关于SELV需要注意在哪个标准下面,其危险也是不同的。
SELV电路需要满足特殊的要求,才能是SELV电路,这些要求是,在单一故障是,仍然是满足SELV电路要求的。
因此对每一个SELV电路都需要做单一故障下的测试,证明是SELV 电路是稳定的。
测试时是将单一故障逐一引入,监视SELV电路。
限功率源电路由于限功率源电路输出的功率很小,在已经知道的经验中,它们不会导致着火危险,因此在安全标准中,对这类电路的外壳作了专门降低要求规定,它们阻燃等级是UL94V-2。
因此有这类电路都需要测量,证明它们是限功率源电路。
限流源电路搞过电工的人知道,AC220V电路经过一定的电阻之后,对人就没有危险了。
那么究竟是多大的电阻,和电阻有什么样的要求。
可能大家就不知道了。
在安全标准里面就有这个规定,这个规定就是限流源电路。
限流源电流,要求在电路正常和单一故障下,流出的电流是在安全限值以下的,对人不会导致危险小于0.25mA。
对于隔离一次和二次电路的电阻是要求满足专门标准的耐冲击电阻。
接地连续测试:搞过电气安装的人知道,有些设备必须接地,否则将在其可以触摸的表面有危险电压。
这些危险电压必须通过接地释放。
安规测试规定需要使用多大的电流,多久时间,测量的电阻必须小于0.1欧姆,或电压降小于2.5V(有条件使用这个值)。
潮湿测试:潮湿测试没,是模拟设备在极端环紧下,设备的安全性能。
设备在制造出后,是在任何湿度下都能安全运行的,不能因为是雨季,湿度大而告诉用户设备不能使用。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设备在可以预见的湿度下满足安全要求,因此湿度测试是必须的。
测试要求根据标准不同,有少量的差异。
扭力测试:扭力测试是设备外部导线在使用中,经常受到外力作用弯曲变形。
这个测试就是测试导线能够承受的弯曲次数,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不会因为外力作用发生断裂,AC220V电线外露等危险。
稳定性测试:设备在正常使用中,常常会有不同的外力作用,比如:比较高的设备人会靠住它,或有人在维护时攀爬它;比较矮的设备,外形如同凳子式的,有人可能会站在上面等。
由于设备受到这些外力作用,设备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周全会导致设备倒塌,翻转等危险。
因此设备设计完成后需要做这些测试。
检查它们满足安全要求。
外壳受力测试: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力作用,这些外力可能会使设备外壳变形,这些变形可能导致设备内部的危险,或指标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在设计设备时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安全认证时必须测试这些指标。
跌落测试:小的设备或台式设备,在正常使用中,可能会从手中或工作台跌落到地面。
这些跌落可能会导致设备内部安全指标不能达到要求。
因此在设计设备时必须考虑这种影响,在安全认证时需要测试这些指标。
要求是设备跌落后,功能可以损失,但是不能对使用人员造成危险。
应力释放测试:设备内部如果有危险电路等,设备在正常使用中,如果外壳发生变形,导致危险外露,这样是不允许的。
此在设计设备时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安全认证时必须测试这些指标。
电池充放电测试:如果设备内部有可充电电池,则需要做充放电测试,和单一故障下的充电测试和过充电测试。
这是因为设备在正常使用中,充电和放电,以及设备有故障,但是主要功能还没有损失,使用人员不会发现设备故障的,这种情况下,冲放电要求是安全的,不能因此而发生爆炸等危险。
设备升温测试:(正常工作下内部和外部表面的温度)安全测试中,温升测试最为重要,虽然测试使用设备仪器与人工气候环境测试相同,但试考察项目和测试器件和目的有很大区别。
人工气候环境主要考察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而安规考察的是设备是否可以安全地工作。
这里举一例来说明它们区别:安规测试主要测试安规器件的温度,比如绝缘材料在正常情况下工作温度,这个温度在最高的设备允许工作温度下,要小于绝缘材料的最大允许温度。
如在25℃环境下测试绝缘材料温度是100℃,而绝缘材料只能在130℃以下安全运行,这是定义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很关键,如果设备是50℃的环境温度,那么绝缘材料换算到50℃的环境温度测试温度应该是125℃,满足小于130℃要求,测试通过。
如果设备时60℃环境温度,那么换算到60℃的环境温度测试温度应该是135℃,大于130℃要求,测试不通过。
同样其它的安规器件也需要测试工作温度。
以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球压测试:作为支撑带危险电压的绝缘材料或塑料件,需要做球压测试,以保证在危险电压部件在高温工作时,塑料件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测试温度是最高温度加上15℃,但是不小于125℃。
球压时间是在要求温度下保持1H。
接触电流测试:接触电流,就是常说的漏电流。
这个电流严格控制,各个安规标准都有严格规定,因此在设计要严格控制这个电流,在产品认证时要测试这个电流。
耐压测试:耐压测试,也有叫耐电压测试或高压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