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直径允许偏差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
钢筋直径偏差规范
钢筋直径允许偏差的规范是根据不同的规格来说的。
如果在建筑当中使用的是6个的钢筋,那么允许的偏差是±0.3毫米。
如果建筑当中使用的是8个的钢筋,允许的偏差是±0.3毫米。
如果建筑当中使用的是14的钢筋,允许偏差是0.4毫米。
建筑当中使用的钢筋规格,如果是20的直径,那则允许偏差为±0.5毫米。
如果主钢筋用的是28的直径或者32的直径,其偏差允许在±0.6毫米之内。
在大型建筑上面需要按照以上的允许范围去执行,但如果是自己家里施工,这些其实不需要太注重,差不多就行了。
如果钢筋的直径不同,那么它们允许偏差的规范也是不同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钢筋的直径在6~12毫米之间,那么它被允许偏差的范围就在0.3毫米到0.4毫米之间。
但如果钢筋的直径在16毫米到25毫米之间,那么允许偏差的范围就在0.5毫米上下。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钢筋的直径越大,那就代表着它允许偏差的范围也就越大。
钢筋是建筑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建筑材料,它直接关系着房屋的牢固程度,所以大家在购买钢筋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控制它的直径偏差。
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GB1499.1-2008中热轧光圆钢筋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GB1499.2-2008中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筋直径(即钢筋的横截面积换算出圆形面积对应的直径)。
公称尺寸: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高、肋距等)。
举例:公称直径为φ10mm的钢筋,内径公称尺寸就是9.6mm。
允许偏差为±0.4mm;横肋高公称尺寸1.0mm,允许偏差为±0.4mm;间距公称尺寸7.0mm,允许偏差为±0.5mm。
热扎钢筋的直径、横截面面积和重量注:公式0.00617×钢筋直径的平方=理论重量质监站要求(按截面面积的4%),其允许偏差如下:瘦身钢筋直径推定值关于规范中盘卷和直条钢筋调直后检查方法的说明,近期监督人员对瘦身钢筋的检查中,提出如何对瘦身钢筋进行检查,怎样判断是否为瘦身钢筋。
现就规范规定解答如下:一、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 年版)中,5.2.1 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原材料重量偏差允许值如以下两表所示。
表一热轧光圆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要求注:上表摘自 GB1499.1-2008 第 6.6.2 条表二热轧带肋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要求注:上表摘自 GB1499.2-2007 第 6.6.2二、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 年版)中, 5.3.2A 要求“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三、由于重量偏差需要在检测站进行测量计算,为了便于检查人员现场快速推定钢筋是否符合要求,现将调直后钢筋允许重量偏差最大值换算成钢筋直径偏差(见下表),该表仅限于现场检查快速初判,仅供参考,不作为最终判定标准。
常用钢筋直径允许偏差
一、热轧盘条
根据GB/T 14981-2004的规定,5~10mm的热轧钢盘条,直径允许偏差为±0.3mm;
10.5~16mm的热轧钢盘条,直径允许偏差为±0.4mm。
16mm以上的钢盘条,苏州地区很少用。
二、热轧光圆钢筋
根据GB1499.1-2008的规定,6~12mm的热轧光圆钢筋,直径允许偏差为±0.3mm;14~16mm的热轧光圆钢筋,直径允许偏差为±0.4mm。
当热轧光圆钢筋生产日期为2008年9月1日前的,可以按GB 13013-91标准,即6~20mm的热轧光圆钢筋,直径允许偏差为±0.4mm。
三、热轧带肋钢筋(HRB335、HRB400)
GB 1499.2-2007规定,10mm以下的带肋钢筋,可以不在钢筋表面轧制标志。
因此,对于无标志的钢筋应防止不法商人用二级钢代替三级钢。
凡发现工程现场有无标志、无铭牌的钢盘条、光圆钢筋、带肋钢筋,质监员应通知材料检测公司人员到现场,监督抽样检测。
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国标钢筋负公差表我国的国家建筑标准混凝土用钢筋一般为两种即: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国标钢筋的误差范围也是按两种不同钢筋来规定的。
一、热轧光圆钢筋的有关误差范围如下:1、钢筋直径、不圆度的允许偏差范围:公称直径(mm)允许偏差(mm)不圆度(mm)6(6.5)±0,3 ≤0.48 ±0,3 ≤0.410 ±0,3 ≤0.412 ±0,3 ≤0.414 ±0.4 ≤0.416 ±0.4 ≤0.418 ± 0.4 ≤0.420 ± 0.4 ≤0.422 ± 0.4 ≤0.42、钢筋长度的允许偏差:按定尺长度交货的长条钢筋长度偏差允许范围为0—50mm3、弯曲度:总弯曲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4、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公称直径(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6—12 ±714--22 ±5二、热轧带肋钢筋的允许偏差内容较多在此就不在一一列出,请查看国标1499.2 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规范里很齐全。
绑扎钢筋网的长与宽±10绑扎钢筋网网眼尺寸±20绑扎钢筋骨架宽度、高度±5绑扎钢筋骨架的长度±10受力钢筋间距±10受力钢筋排距±5钢筋弯起点位置20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水平高差+3,0受力筋保护层基础±10梁、柱+5墙、板、壳±3以上是钢筋安装允许的误差范围。
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A级精度+0.40mm B级精度+0.30mm C级精度+0.15mm。
钢筋直径偏差允许范围钢筋直径偏差指钢筋实际直径与标准直径之间的差值。
由于钢筋直径偏差会影响钢筋的使用效果和承载能力,因此,在钢筋生产和使用中,需要对钢筋直径偏差做出限定。
下面是钢筋直径偏差允许范围的列表:1. GB1499-2018《混凝土用钢筋》规定的允许偏差国家标准GB1499-2018《混凝土用钢筋》规定了钢筋直径的偏差允许范围。
根据该标准,钢筋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钢筋直径(mm)允许偏差(mm)≤10 ±0.15>10~≤16 ±0.20>16~≤25 ±0.30>25~≤40 ±0.40>40~≤63 ±0.60>63~≤100 ±1.00>100 ±1.502. 常用民用建筑工程钢筋直径偏差允许范围除了国家标准GB1499-2018《混凝土用钢筋》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外,常用民用建筑工程钢筋直径的偏差允许范围如下:钢筋直径(mm)允许偏差(mm)≤6 ±0.10>6~≤10 ±0.12>10~≤16 ±0.15>16~≤25 ±0.20>25~≤40 ±0.30>40~≤50 ±0.503. 钢筋加工厂的钢筋直径偏差限制钢筋加工厂为了保证钢筋质量,对钢筋直径偏差也有一定的限定。
一般来说,加工厂生产的钢筋直径偏差应该小于或等于国家标准GB1499-2018《混凝土用钢筋》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
4. 钢筋直径偏差的检测方法为了检测钢筋直径偏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可以用钢筋直径测量仪进行测量。
钢筋直径测量仪能够精确测量钢筋直径,从而判断钢筋直径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钢筋直径偏差是在钢筋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制定和执行钢筋标准时,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工程实际要求,并且加强对钢筋直径偏差的检测和监管,以确保钢筋质量和工程质量的稳定。
国家规定钢筋允许误差I级钢的标准为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II级和III级钢的标准为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1.热轧带肋钢筋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许偏差,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4、16、18、20、22、25、32、40、50mm;内径为5.8、7.7、9.6、11.5、13.4、15.4、17.3、19.3、21.3、24.2、31.0、38.7、48.5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见附图)及尺寸允许偏差、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3)长度及允许偏差a、长度: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
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b、长度允许偏差: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c、弯曲度和端部:直条钢筋的弯曲变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40%;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
4)重量允许偏差:直径6~12mm为±7%,14~20mm为±5%,22~50mm为±4%。
续;图中:d-钢筋内径;α-横肋斜角;h-横肋高度;β-横肋与轴线夹角;h1-纵肋高度;θ-纵肋斜角;a-纵肋顶宽;l-横肋间距;b-横肋顶宽2.热轧光圆钢筋尺寸、外形:1).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8mm~20mm,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8、10、12、14、16、18、20mm.2). 钢筋的公称直径、横截面积列于下表: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公称质量(mm)(mm2 kg/m)8 50.27 0.39510 78.54 0.61712 113.1 0.88814 153.9 1.2116 201.1 1.5818 254.5 2.0020 314.2 2.473). 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A级精度+0.40mm B级精度+0.30mm C级精度+0.15mm4). 通常长度:钢筋按直条交货时,其通常长度为3.5m~12mm,其中长度为3.5m至小于6 m 之间的钢筋不得超过每批质量的3%。
钢筋允许偏差表以下是关于钢筋允许偏差的信息:钢筋直径允许偏差:不同规格的钢筋有不同的标准直径和允许的最大偏差值。
这些允许偏差是基于钢筋的公称直径(即光圆处的直径)计算的。
具体的允许偏差值如下:规格6:标准直径为5.8mm,允许最大偏差+-0.3mm;规格8:标准直径为7.7mm,允许最大偏差+-0.3mm;规格10:标准直径为9.6mm,允许最大偏差+-0.4mm;以此类推,直至规格32的标准直径为31.0mm,允许最大偏差+-0.6mm;对于非标规格,如25和32,允许最大偏差分别增加到+-0.5mm 和+-0.6mm。
钢筋重量允许偏差:对于不同规格的钢筋,允许的最大偏差值也有明确规定。
具体来说:从规格6至12,允许最大偏差+-7%;从规格14至20,允许最大偏差+-5%;从规格22及以上,允许最大偏差+-4%。
其他相关参数的允许偏差:钢筋的弯起角度或弯曲位置的允许偏差为±20mm;箍筋的内净尺寸允许偏差为±5mm;钢筋在施工现场绑扎时,其长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间距的控制偏差为±5mm;钢筋排距的控制偏差也为±5mm;钢筋搭接及锚固的长度,入支座的允许偏差为±5mm,节点上的允许偏差为±10mm;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有所不同,基础部分通常为±10mm,而连续5个间距的允许偏差则为±5mm。
综上所述,钢筋的允许偏差是一个重要且关键的设计考虑因素,用于确保钢筋安装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偏差是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以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钢筋工程允许偏差引言钢筋工程允许偏差是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由于现场施工等因素导致的钢筋位置误差,这些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
在实际施工中,允许一定的偏差是为了保证施工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考虑到了施工难度和成本因素。
本文将就钢筋工程允许偏差的概念、标准、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钢筋工程允许偏差的概念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钢筋的位置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由于钢筋放置不准确、钢筋的伸长变形以及施工测量不精确等原因引起。
钢筋工程允许偏差是指这些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
通过规定合理的允许偏差,可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筋工程允许偏差的标准钢筋工程允许偏差的标准是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标准:1. 钢筋直径允许偏差钢筋直径允许偏差一般为正负0.2mm,即钢筋直径应在设计直径的正负0.2mm范围内。
2. 钢筋间距允许偏差钢筋间距允许偏差一般为正负5mm,即钢筋间距应在设计间距的正负5mm范围内。
3. 钢筋排布允许偏差钢筋排布允许偏差一般为正负2cm,即钢筋位置应在设计位置的正负2cm范围内。
影响钢筋工程允许偏差的因素钢筋工程允许偏差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1.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的不同会直接影响钢筋工程允许偏差的大小。
例如,采用预制构件的施工方式相对于现场浇筑的施工方式,其钢筋工程允许偏差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2. 施工设备施工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也会对钢筋工程允许偏差产生影响。
一些高精度的施工设备能够提高施工精度,减小钢筋工程允许偏差。
3.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的条件不同也会对钢筋工程允许偏差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地基情况等因素都会对施工过程中的钢筋位置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决定钢筋工程允许偏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能够准确控制钢筋的位置,减小偏差。
控制钢筋工程允许偏差的措施为了控制钢筋工程允许偏差,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检查。
直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摘要:1.直螺纹钢筋的概念及分类2.直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的规定3.直螺纹钢筋连接变径规范要求4.直螺纹钢筋连接所需钢筋的最小直径5.直螺纹套筒的应用范围及特点6.直螺纹钢筋1 吨重量误差正文:一、直螺纹钢筋的概念及分类直螺纹钢筋是指钢筋表面通过冷轧或热轧加工成直螺纹形状,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连接和加固。
根据直径和螺纹规格,直螺纹钢筋可分为不同类型,如直径8-40mm 的带肋钢筋等。
二、直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的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标准,直螺纹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I、II、III 级。
各级别对应的偏差范围如下:- I 级:直径偏差范围为0-1mm;- II 级:直径偏差范围为0-2mm;- III 级:直径偏差范围为0-3mm。
三、直螺纹钢筋连接变径规范要求在钢筋连接中,直螺纹钢筋连接变径是指连接两个不同直径的钢筋。
根据《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6 的规定,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 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 时,不宜采用变径连接。
四、直螺纹钢筋连接所需钢筋的最小直径直螺纹钢筋连接所需的钢筋直径取决于连接部位的受力情况。
一般来说,当受力较小时,可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当受力较大时,应采用直径较大的钢筋。
具体直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
五、直螺纹套筒的应用范围及特点直螺纹套筒是一种用于连接直螺纹钢筋的连接件,通常用于16-40mm 的带肋钢筋连接。
直螺纹套筒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45#碳结钢材制作,尺寸精度高,品质可靠;2.适用于各类构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连接,节材、节能;3.可全方位连接,可提前预制,工厂化作业,不占用工期;4.不受钢筋成份及种类的限制。
六、直螺纹钢筋1 吨重量误差我国标准的直螺纹钢筋,其重量误差在千分之三。
目前关于钢筋原材的标准规范,已经有了新标准分别为《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和《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希望楼主可以去看看。
规范里介绍得很详细。
建筑工程质量平行检验操作培训资料--钢筋直径允许偏差GB 1499.1-2008中热轧光圆钢筋允许偏差GB 1499.2-2008中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螺纹钢公称直径、公称尺寸、允许误差标准如何理解?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直径,简单的说就是钢筋的横截面积换算出圆形面积对应的直径)。
公称尺寸就是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高、肋距等)。
允许误差正规叫做:允许偏差,是指在公称尺寸的基础上的尺寸波动范围(标准中有规定)。
举例:公称直径的为φ10mm的钢筋。
内径公称尺寸就是9.6mm,允许偏差为正负0.4mm;横肋高公称尺寸1.0mm,允许偏差正负0.4mm;间距公称尺寸7.0mm,允许偏差为正负0.5mm。
GB 1449.2-2007(16)(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中有明确的规定。
是允许有偏差的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6、20、25、32、40、50mm。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 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钻孔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
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通常根据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规定。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偏差范围:
1. 钢筋直径的允许偏差:通常为钢筋直径的±5%范围内。
2. 钢筋的长度允许偏差:通常为+50mm/-20mm,也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调整。
3. 钢筋的间距允许偏差:根据标准规范,通常为正负5mm以内。
4. 钢筋的位置偏差:通常为正负10mm以内。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允许偏差范围可能会因设计要求、工程规模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所以最好根据具体的工程设计规范进行确定。
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GB1499.1-2008中热轧光圆钢筋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GB1499.2-2008中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筋直径(即钢筋的横截面积换算出圆形面积对应的直径)。
公称尺寸: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咼、肋距等)。
举例:公称直径为© 10mm勺钢筋,内径公称尺寸就是9.6mm允许偏差为土0.4mm横肋高公称尺寸1.0mm允许偏差为±0.4mm间距公称尺寸7.0mm允许偏差为土0.5mm热扎钢筋的直径、横截面面积和重量注:公式0.00617 X钢筋直径的平方=理论重量质监站要求(按截面面积的4%,其允许偏差如下:瘦身钢筋直径推定值关于规范中盘卷和直条钢筋调直后检查方法的说明,近期监督人员对瘦身钢筋的检查中,提出如何对瘦身钢筋进行检查,怎样判断是否为瘦身钢筋。
现就规范规定解答如下:一、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中,521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原材料重量偏差允许值如以下两表所示。
表一热轧光圆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要求注:上表摘自GB1499.1-2008第662 条注:上表摘自GB1499.2-2007 第6.6.2二、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中,5.3.2A 要求“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三、由于重量偏差需要在检测站进行测量计算,为了便于检查人员现场快速推定钢筋是否符合要求,现将调直后钢筋允许重量偏差最大值换算成钢筋直径偏差(见下表),该表仅限于现场检查快速初判,仅供参考,不作为最终判定标准。
钢筋间距允许偏差
钢筋间距允许偏差是指在建筑结构中,钢筋之间的距离与设计要求的距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仍符合建筑安全性能要求的一定范围。
具体来说,根据《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19)的规定,钢筋间距的允许偏差如下:
1. 当钢筋的直径小于等于25mm时,允许偏差为±5mm。
2. 当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允许偏差为±10mm。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偏差仅适用于在施工中不能调整的情况下,建筑结构的允许偏差。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钢筋的布置精度,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称尺寸就是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高、肋距等)。
允许误差正规叫做:允许偏差,是指在公称尺寸的基础上的尺寸波动范围(标准中有规定)。
举例:公称直径的为φ10mm的钢筋。
内径公称尺寸就是9.6mm,允许偏差为正负0.4mm;横肋高公称尺寸1.0mm,允许偏差正负0.4mm;间距公称尺寸7.0mm,允许偏差为正负0.5 mm。
GB 1499.1-2008中热轧光圆钢筋允许偏差公称直径(mm)允许偏差(mm)6(6.5)81012±0.31416182022±0.4GB 1499.2-2008中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公称直径d内径d1横肋高h公称尺寸允许偏差公称尺寸允许偏差6 5.8±0.30.6±0.3 87.7±0.40.8+0.4,-0.3 109.6 1.0±0.4 1211.5 1.2+0.4-0.5 1413.4 1.41615.4 1.51817.3 1.6±0.5 2019.3±0.5 1.72221.3 1.9±0.6 2524.2 2.12827.2±0.6 2.23231.0 2.4+0.8,-0.7 3635.0 2.6+1.0,-0.8 4038.7±0.7 2.9±1.1 5048.5±0.8 3.2±1.2螺纹钢公称直径、公称尺寸、允许误差标准如何理解?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直径,简单的说就是钢筋的横截面积换算出圆形面积对应的直径)。
公称尺寸就是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高、肋距等)。
允许误差正规叫做:允许偏差,是指在公称尺寸的基础上的尺寸波动范围(标准中有规定)。
举例:公称直径的为φ10mm的钢筋。
内径公称尺寸就是9.6mm,允许偏差为正负0.4mm;横肋高公称尺寸1.0mm,允许偏差正负0.4mm;间距公称尺寸7.0mm,允许偏差为正负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