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的处理方法42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42
斜坡建筑处理方案斜坡建筑处理方案斜坡建筑是指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独特的挑战和考虑因素。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斜坡建筑的几种处理方案。
首先,斜坡建筑的基础处理十分重要。
由于斜坡的不平整和不稳定性,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特别关注地基的设计和施工。
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案是通过地基加固措施来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
例如,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桩或地方加固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边坡保护措施,如土工格栅和挡土墙,来防止土壤的滑坡和水土流失。
其次,斜坡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地形的特点和使用者的需求。
建筑师需要在设计中充分利用斜坡的优势,例如通过将建筑的不同部分安置在不同的高度上,以便于利用自然地势来实现视野优势和景观效果。
同时,设计还要考虑到斜坡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可以采用绿色屋顶、生态园林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来减少环境影响。
再次,斜坡建筑的建筑材料选择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斜坡地形的特殊性,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
一种常见的选择是使用轻型建筑材料,如钢结构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从而减少对地基的压力。
此外,还可以选择具有抗风、防水和耐火性能的材料,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最后,斜坡建筑的施工过程应该注重安全和效率。
由于斜坡建筑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风险。
因此,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并配备专业的施工团队和设备。
同时,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时间和资源的管理,以确保工期的控制和成本的控制。
总而言之,斜坡建筑处理方案需要在基础处理、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斜坡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摘要: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使得坡地建筑越来越多。
坡地的地形处理是一种在新型建筑设计中很重要的工作,比平坦的地形更复杂,通过设计,探讨边坡的环境如何结合实际需要,分散的高和低的地形,科学合理利用,建筑设计点的地形,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良好的、与建筑环境的生态原则相一致的。
关键字:坡地建筑,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引言:坡地建筑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愈发地受到欢迎,坡地建筑指的是建在地面起伏较大处的建筑物,坡地是自然界的原生态资源,坡地建筑应该是景观建筑、原生态建筑和人文建筑。
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使坡地建筑有别于其他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坡地建筑的定义坡地建筑,即建于地面不同地形坡度的建筑物。
坡地建筑是基于地貌环境的一种建筑类型,与其他建筑不同,它不同于一般的一段时间,风格,流派或功能划分的建筑类型。
它具有以下特性:环境形态的复杂性—坡地环境是坡地建筑生成基因之一,它的空间属性和形态特征直接影响了坡地建筑形态的组织与体现。
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然而由于它千变万化,庞杂浩繁,因而很难准确地以某一种方式加以分类。
坡地建设用地常采用坡度为5~25%的坡地,其建筑的接地条件表现出良好的适地性、节地性、通达性和安全性等人居环境的条件要素.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样可使人们享受自然景观的美妙和山水的灵动气韵,为久居喧嚣的都市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同时坡地建筑特有的空间形态也给予了建筑师无限的遐想,给大自然增添了生动景观。
因此,坡地建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3、坡地建筑基础设计坡地建筑基础设计首先应分析认定设计条件。
坡屋面做法一、坡屋面做法(自下而上)1、现浇砼板刷素水泥结结构浆一道。
(随刷随抹找平层)2、抹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冲筋、贴饼、挂线、确定抹灰厚度)3、粘铺75厚挤塑聚苯板。
4、40厚C20细石砼,内配4@200钢筋网与屋脊两侧预埋在砼板中的10钢筋绑扎,屋脊处的钢筋网应跨过屋脊披下。
5、铺贴高分子防水卷材。
(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顺序)6、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
7、1:2水泥砂浆铺贴原色水泥瓦。
8、待突出层面的烟气道、太阳能、抽气孔、上人孔、伸缩缝两侧哨墙、避雷、檐沟、防水等全部完成后,于验收前数日喷漆。
二、阁楼层阳台非上人平屋面做法(自下而上)1、钢筋砼屋面板上铺贴75厚挤塑板。
2、40厚(最薄处)1:8(重量比)水泥珍珠岩找坡,坡向落水管,坡度2%。
3、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4、铺贴SBS防水卷材(与檐沟防水卷材同时施工)。
三、屋面变形缝做法(采用L01J202图集22页②节点)1、在屋面变形缝(伸缩线)两侧的屋面板上M7.5混浆砌240宽砖墙,墙高450;砖墙顶浇筑80厚C20砼压顶,内配 2 6钢筋与檐口处构造柱钢筋绑扎,分布筋6@200.2、变形缝两侧的砖墙外侧及砼压顶均抹1:2.5水泥砂浆压光。
3、粘贴SPS防水卷材,顶部的防水卷材应两侧相互搭接,中间伸缩缝处应松动(不要紧贴)。
4、变形缝顶盖为1.0mm厚铝板固定。
(见该图集节点详图)顺坡上压下搭接。
四、突出屋面烟道、排气道(采用L05J104图集20页)1、烟道、排气道高出屋面砼板(或挂瓦后)的高度符合该图集注2规定。
2、在伸出坡屋面烟道、排气道四周的坡屋面砼板上植入10钢筋,竖向单排@150,水平箍筋6@200;C20砼浇筑100厚风帽基座。
3、按该图集21页要求在C20砼基座顶部预埋铁件,后与风帽焊接。
五、屋面太阳能砼支墩。
1、按照工程部2012年11月20日印发的详图施工。
每个支墩应认真放线定位,按准确位置植入4 10钢筋,箍筋6@200;必须确保所有砼支墩顶部预埋铁件在同一高度上;确保支墩平行、垂直于屋脊轴线,若偏移,太阳能支架无法安装时必须重新浇支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