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8课中国彩陶浙美216
- 格式:ppt
- 大小:10.53 MB
- 文档页数:16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18 中国彩陶》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彩陶的发展历程,让 students 了解彩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还提供了彩陶制作的步骤和技巧,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对色彩的认识。
然而,对于彩陶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彩陶的文化内涵,并教授他们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并能够运用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对彩陶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进行创作,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彩陶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观察法:通过观察彩陶作品,让学生了解彩陶的艺术特点。
3.实践法:通过动手实践,教授学生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4.评价法: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彩陶作品,引导学生对彩陶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讲解: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彩陶的重要性和魅力。
3.示范:示范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4.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彩陶创作。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8 中国彩陶》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彩陶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建议,引导学生了解彩陶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观察能力,对于彩陶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来体验彩陶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手工制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彩陶制作,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激发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件彩陶作品,并能够运用创意和想象力进行设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彩陶作品,培养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3.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提高手工制作技能。
4.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创意,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彩陶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彩陶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教师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示范:教师进行彩陶制作的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掌握基本制作技巧。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彩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难。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经验和提高。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8 中国彩陶》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中国彩陶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建议,帮助学生了解彩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彩陶这一题材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彩陶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彩陶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标本。
2.准备相关的美术材料和工具。
3.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彩陶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你们听说过彩陶吗?”等,让学生猜测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标本,展示彩陶的形态、纹饰和色彩,让学生了解彩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彩陶创作,教师提供相关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制作过程。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帮助和建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强调彩陶的特点和制作技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彩陶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设计。
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现代艺术家创作的彩陶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彩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彩陶》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新设计
2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创意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
3.了解中国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情分析
中国彩陶》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彩陶艺术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艺术发展的起源,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一页。
教材编写匠心独具,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彩陶的同时表达对中国彩陶艺术的独特感受,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
教材选择了几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彩陶艺术作品,作品上的纹样内容丰富,精美绝伦的同时又有着儿童般的绘画天性,饶有趣味,十分贴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
4重点难点
重点: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的独特感受。
难点:善于从不同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陶勋导入到新课
上课前与学生共同欣赏一段陶勋的音乐片段,引入到陶勋
2【讲授】了解彩陶材质,讨论彩陶的色彩
(二)了解彩陶材质,讨论彩陶的色彩
教师出示彩陶图片,提问:这些都是彩陶,能观察的出这些彩陶的材质吗?
他们的颜色有什么特点?。
中国彩陶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讨论、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
国彩陶。
3、了解中国陶器及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名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重点
从造型和纹样等欣赏中国彩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善于从不同角度表达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教学过程
一、视听欣赏、激趣导入
早期埙和晚期的进行对比。
引导探究陶器的形成,教师再作介绍。
二、欣赏中国彩陶
1、观察一组彩陶,挑一件你喜欢的作品来说。
说说中国彩陶的颜色,纹样,造型等特点。
2、说说中外陶器的不同之处
造型、制作工艺、绘制的内容、文化信仰等。
总结出中国彩陶朴素的特色。
3、陶器造型
出示以各造型独特的陶器,猜猜它各个部位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你还可以想到那些陶器。
4、人们为什么要在陶器上画上纹样和图案呢?
欣赏一组陶器的绘制图案,学生说自己的想法,老师简单的介绍。
三、绘制一个彩陶作品
1、教师电脑示范
讲解造型和纹样绘制的一些技巧。
2、介绍折纸做出陶器的造型再绘制的方法。
3、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绘制。
四、展示
把绘制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评选造型、纹样优秀作品。
五、拓展
介绍唐三彩和现代陶器。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中国彩陶-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彩陶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
2. 中国彩陶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3. 彩陶的制作流程及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彩陶的艺术特色及其制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彩陶的制作技巧,尤其是釉色和烧制过程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彩陶实物或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陶土、釉色、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彩陶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3. 实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4. 创作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彩陶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中国彩陶2. 副艺术特色与制作技巧3. 正文: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制作技巧等。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彩陶作品。
2. 写一篇关于中国彩陶的短文,包括其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自己的感悟。
课后反思1. 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总结收获和不足,为下次学习提供方向。
---此教案共2000字以内,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符合您的要求。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故事导入:讲述中国彩陶的起源故事,如仰韶文化中的彩陶是如何被发现,以及它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彩陶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彩陶的艺术魅力。
寻宝之旅——神秘的中国彩陶武东小学赵竞课题:《寻宝之旅——神秘的中国彩陶》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创意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
3、了解中国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的独特感受。
难点:善于从不同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讲授法、观察法、随堂欣赏法、比较欣赏法等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题葫芦兄弟捡到一些碎片,产生疑问,爷爷告知碎片是神秘的彩陶,为了探究什么是彩陶,究竟有什么神秘之处,葫芦兄弟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始他们的寻宝之旅,去探究神秘的中国彩陶。
二、寻宝之旅第一站中国甘肃大地湾彩陶之乡,距今已经8000多年,也是迄今为止发现彩陶最早结缘的地方。
他们决定去问村长什么是彩陶。
村长说这是火娃的能力,土与火的艺术产生了陶器。
陶器名词介绍,再看另一个有颜色的陶器,学会辨别素陶与彩陶,认识彩陶。
从中认识红色与宽带纹的秘密,红色是祖先最先认识的颜色,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他们研究了整整2000多年。
点出“小花纹大智慧”。
三、寻宝之旅第二站为了去发现更多的“小花纹大智慧”,经过村长推荐,他们决定去中国彩陶博物馆寻宝。
(一)花纹里的秘密1、从博物馆这个建筑物着手,引出彩陶舞蹈纹盆,分析其花纹及其中祖先们想告诉我们的故事。
2、彩陶王也迫不及待来凑热闹,分析彩陶瓮身上的花纹有哪些图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多角度看花纹,发现花纹产生的不同美感与不同感受。
通过水娃的困惑,引出这个花纹的隐藏意义是崇拜水。
3、鱼纹的出现,仅仅是简单的装饰还是具有某种意义?通过疑问去彩陶人面鱼纹盆中找答案,发现祖先已经开始学会用几何图形彩绘图案,开始崇拜水里的鱼。
4、把彩陶瓮与彩陶人面鱼纹盆花纹位置的观察去发现为什么要这样画。
中国彩陶教学设计一、视觉导入。
1.教师出示一件陶制器皿,引导学生说说:家里还有哪些陶制器皿?这些器皿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学生们回答(碗、盘子、茶杯。
)教师小结:中国在距今一万年前已经发明并使用陶器。
2.英文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的意思)。
板书出示:中国3.教师出示一件泥塑陶罐作品,同时课件导入一张同一造型的彩陶图片,让学生比较,哪件陶器更加好看?为什么?学生们回答(图片上的彩陶有花纹,更加漂亮)4.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很有审美眼光,这些在陶器上装饰上花纹的再加热烧制而成的称为彩陶。
板书出示:彩陶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彩陶》魅力。
二、探访彩陶,品味彩陶。
首先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列车回到,距今六千年前左右新石器时代,来欣赏下中国彩陶的魅力!出示新石器时代的场景让学生们去感受,再欣赏彩陶。
这些精美彩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让学生去思考彩陶的制作方法:备料、成型、彩绘和烧制通过用粘土备料,制作成型,再在陶器上装饰上花纹,最后加热烧制而成的称为彩陶。
1.欣赏色彩。
接下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彩陶色彩,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彩陶的图案主要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给你什么感觉?学生(红色黑色白色)教师小结色彩美:古人用简单的红、白、黑色,给我们编织出单纯、朴素的美感。
猜一猜:在6000多年前远古人的颜色是怎么来的?教师小结:远古人的颜色发明,是使用矿石的材料来当做颜色,如赭石作红色,赤矿铁和氧化锰作黑色,瓷土作白色。
2. 欣赏造型(1)接下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彩陶,欣赏一下彩陶的造型,有哪些形状?这些彩陶器皿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回答(罐、盆、瓶、壶、碗、钵、三足器等)(2)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请同学们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进行讨论:①猜猜原始人为什么要把瓶底做成这样的尖底?②两侧的环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③瓶子的口子为什么这么小?教师小结彩陶的造型千姿百态、样式多样,以简洁、自然、浑厚的造型,体现出健康、饱满的美感。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8 中国彩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为学生展示了彩陶的美丽和魅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中国彩陶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彩陶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较为陌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能简单描述彩陶的美丽和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彩陶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彩陶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观察法:学生观察彩陶作品,分析其特点。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彩陶作品,提高创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彩陶的看法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彩陶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彩陶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3.准备教学课件和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彩陶作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彩陶的美丽和魅力。
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彩陶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彩陶的价值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彩陶的看法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动手制作彩陶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创意。
5.拓展(5分钟)教师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8中国彩陶-浙美版一、教学背景本文档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的学生,在美术课上,我们将讲授中国彩陶。
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彩陶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彩陶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了解彩陶的制作工艺;•了解彩陶的分类和表现方式。
2. 技能目标:•能掌握基本的陶工技巧和绘画技能;•能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并制作一件小型彩陶作品;•能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敏感性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表现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与方式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中国彩陶为主题,将具体讲授以下内容:•彩陶的定义、发展历史和特点;•彩陶的制作工艺;•彩陶的分类和表现方式。
2.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讲解彩陶的定义、发展历史和特点,彩陶的制作工艺等内容;•基础技能教学:学生初步学习陶工技巧,如揉泥、切泥、和泥等;•训练技巧:教师带领学生练习轮盘制陶,实践陶工技巧;•绘画教学:学生学习彩陶绘画技巧。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PPT、黑板、彩陶、陶工工具、彩色颜料等教学资料;•学生准备好衣物(上课需要穿工作服)。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认识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彩陶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第二步:讲授•教师讲授彩陶的定义、发展历史和特点;•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彩陶作品;•详细讲解彩陶的制作工艺,如切、揉、和、制等;第三步:技能训练•学生利用陶工工具练习揉泥,切泥,和泥等基础性技能;•学生练习轮盘制陶并互相交流帮助。
第四步:绘画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绘制彩陶作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彩陶绘画技巧。
第五步:展示作品•学生展示自己的彩陶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并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思想。
中国彩陶(一)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语言、文字、绘画创意等形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纹样、造型、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
3、了解中国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难点重点:从纹样、造型、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的独特感受。
难点:善于从不同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
(二)教学设计一、课前互动,辨别陶瓷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非常开心能来到这里,和同学们一起度过这轻松愉快的40分钟,所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见面礼,(师慢慢掀开布),你认识它们吗?生:陶瓷。
师:你可真厉害,那哪个是陶?哪个是瓷呢?生:那个表面光滑发亮的是瓷,表面粗糙的是陶。
师:说的真好,我让另一个同学触摸一下,是不是如你所说呢?生:确实一个光滑,一个粗糙。
师:除了看一看、摸一摸知道它们的区别,我们还可以用耳朵辨别呢?请一个同学来轻轻敲打陶瓷,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用心听有什么区别?生:瓷器声音清脆,陶器声音低沉。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陶与瓷的区别,其实啊陶器与瓷器是一对亲戚,所以生活中将它们统称为陶瓷。
陶瓷~陶瓷~肯定是先有陶!再有瓷喽~ 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在使用陶器了。
(出示课题——陶)二、学会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①以展示陶器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彩陶欣赏1、造型之美(先描述,再猜想。
教会学生欣赏与评述陶器造型的方法)A描述陶器造型展示陶器师: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件陶器,它的造型很有特点。
口子大大的的,颈部窄窄的,肚子凸起来圆鼓鼓的,底部小小的。
请同学们观察下你们组的陶器,你能说说它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吗?(ppt展示5组典型陶器)(学生小组欣赏陶器造型特点)生:描述陶器口、颈、肚、底、耳特点。
(学生回答问题时,师给予适当奖励)师:我们把这种口子大,没有颈,肚子大,底小的陶器称为盆;口颈都很小,肚子大,底小的称为壶;口子小颈小肚大底小的称为罐,肚子两边还有两个耳朵;口子很大,没有颈,肚子又大又直又深的称为缸;口小颈小,肚子长长的称为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