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与德国的水综合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328.93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国内外水行政管理的问题一、国外水行政管理1、国外水行政管理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城市型水行政管理模式和城市、农村并行管理模式世界上属于‚城市型‛水行政管理模式的有120多个国家。
集中在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水行政管理以城市为主;国家不单独设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南北美洲和澳洲。
城市供水、排水和水行政管理属于建设(建筑)部、公共工程部或公用事业部管理,有的属于城市发展部管理。
农业和农村用水则分属不同部门,主要是农田灌溉和水资源管理。
属于城市、农村并行管理模式的有37个国家,分布在非洲、亚洲;这些国家多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农业国家,设立水利(灌溉)部,管理农田灌溉和水利工程。
城市供水和排水则由建设部门(公共工程部)负责。
我国的水行政管理体制则属于此类。
城市供水和水利合一的体制,世界上仅有一例,即坦桑尼亚,设立‚水利、建筑、自然资源部‛(以上见附件1)。
2、按照国际惯例,城市水行业管理属于公共工程(Public Works)和公用事业(Public Utilities)的范畴。
公共工程和公用事业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既为城市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的一般的、共同的、社会化的物质条件,是城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城市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型水管理体制将会代替农村型水管理体制。
3、城市建设和水利工程在大学中也分属两个专业。
城市给、排水专业属于建筑系(土木工程系)或城建系。
水利工程、农田水利系则在农业院校或水利院校设臵。
二、我国的水行政体制1、我国水行政管理沿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沿袭了城乡水行政体制分制的管理模式至今。
城市供水、排水和城市节水归口城市建设部门管理,农田水利由水利部门管理。
这次机构改革以后,水利部门在原定‚三定‛方案的基础上,扩大了行政职能,主要是把城市给水、城市节水以致城市排水都臵于‚水务局‛统管之下;在全国刮起了成立水务局之风。
莱茵河流域环境变化与水资源管理第一章:介绍莱茵河是欧洲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流域覆盖了瑞士、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总长度近1300公里。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宏观经济变革的不断发展,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也未能跟上环境变化的步伐。
此文将分析莱茵河流域的环境变化和水资源管理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第二章:环境变化1. 气候变化和降雨量的下降近年来,欧洲地区发生了频繁的干旱灾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莱茵河流域的水资源供应短缺。
阿尔卑斯山融雪的时间提前,使得河水流量变低,并影响到了植被的生长及河水蒸发水平。
2. 水污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化学工业和废弃物排放等行为日益增多,导致莱茵河水质恶化。
主要的水污染源包括农业、工业、城市污水和航运。
3. 湿地开垦和土地利用变化许多湿地被开垦用于城市建设和农业用地,这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和河流水量减少。
此外,由于土地开垦和拓展使得自然水文系统被破坏,这也是水污染、河水流量减少和土地侵蚀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水资源管理1. 水资源调配由于莱茵河流域各国家的利益不同,水资源调配一直都是棘手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以推动各国共同解决水资源问题。
2. 水资源保护为了保护莱茵河流域的水资源,各国政府需要加大环保和执法力度,同时应引入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水资源定量控制、水污染控制等,以便优化水资源利用和防止生态环境破坏。
第四章:解决方案1. 推进国际合作莱茵河流域国际水资源管委会在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各国政府应推进此组织的实施,以共同解决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2. 建立水资源保护基金莱茵河流域各国政府可建立水资源保护基金,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提供经费。
此项措施可出示更多的环境保护职位,带动当地政策、商业、社会以及企业,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
3. 建立水资源交易市场通过建立水资源交易市场并制定市场价格,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荷兰水之国的资料简介荷兰,西欧国家,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位于法国和德国之间的低地地区,以其独特的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措施而著称。
被称为“荷兰水之国”,它有着罕见的水文条件,包括河流、大海、湖泊和沼泽。
这些水源为该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地理概况荷兰总面积约为41,526平方公里,其中约26.5%的土地被海洋覆盖。
该国最高点为海拔322米的Vaalsberg 山,处于国家的东南部。
荷兰有三个主要的河流:马斯河、莱茵河和斯海尔德河,以及许多小河和运河。
它还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沼泽,如伊波梅尔湖,它是荷兰最大的湖泊。
气候荷兰气候温和,受海洋气候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平均日最高温度为20℃,最低平均温度为5℃,降雨量分布均匀,全年平均约日降雨量为2毫米以上。
能源荷兰是欧盟四个最大的天然气和石油生产国之一,靠其丰富的地下矿藏开采,为其提供工业和家庭的能源。
此外,该国还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
2017年,22.4% 的荷兰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目标是在2020年达到14% 的可再生热量。
经济荷兰是世界上第十七强经济体,其经济由工业、农业、国际貿易和旅游业组成。
良好的物流通信网络,强大的航海、造船和化学工业等诸多行业,帮助荷兰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主要国家之一,其港口鹿特丹是整个欧洲最大的港口。
在农业方面,荷兰以花卉、奶酪、玫瑰、土豆和阔叶菜为主要出口商品。
此外,该国还以花卉、咖啡馆和水乡旅游景点而闻名。
文化荷兰是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国家。
该国是“奶酪之国”,其拥有各式各样的奶酪品种,如格拉斯拉德、埃德姆和哥达。
荷兰也是著名的艺术和文化中心,如范高、雷姆布兰特等。
此外,荷兰具有盛名的博物馆和音乐表演。
荷兰的语言是荷兰语,但许多荷兰人也流利地说英语和德语。
环保荷兰也是一个环保意识强烈的国家,它拥有许多维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在全球环境问题方面,荷兰更是一个积极的倡导者。
作为欧盟成员国,荷兰积极推行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和推动可再生能源等。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国际最佳案例在当今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管理水资源,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个国际上认为是最佳案例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实践,以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新加坡的雨水管理新加坡是世界上最致力于雨水管理的国家之一。
由于土地有限和降雨量大,在新加坡,每一滴雨水都被视为宝贵的资源。
新加坡通过建设大量的雨水收集系统来有效管理雨水。
例如,他们建造了广泛的雨水花园和湖泊,并将收集的雨水用于灌溉和冲水。
此外,新加坡还采用了雨水过滤和处理技术,确保雨水的质量符合标准,可以供人们饮用。
二、以色列的再生水利用以色列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但他们却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色列主要依靠海水淡化工厂来满足淡水需求,同时也采用了再生水利用技术。
以色列通过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将废水处理成高质量的再生水,可以用于灌溉、工业用水和甚至是饮用水。
再生水利用不仅有效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压力。
三、荷兰的综合水资源管理荷兰是一个低洼国家,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和河水泛滥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荷兰采取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策略。
他们建造了大量的防洪设施,包括堤坝和水闸,并进行持续的水文监测。
此外,荷兰还发展了先进的地下水管理系统,通过智能水泵和网络控制,实现对地下水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荷兰的综合水资源管理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四、澳大利亚的水权市场澳大利亚是一个干旱地区,长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为了有效管理水资源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澳大利亚推行了水权市场制度。
根据这个制度,水资源以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水权的供需由市场调节。
这种市场机制激励农民和其他水资源使用者进行节水和高效利用,同时也鼓励投资者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总结:上述案例展示了不同国家在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提供借鉴和启示。
国外民生水利管理体制分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世界各国水行政管理体制的设置形式有很多,主要是因为流域和水资源、水政管理体制、社会历史背景等特点不尽相同。
相对来说,发达国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在管理体制方面。
(一)日本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模式1、多部门协同管理水资源管理体制在日本的是“多龙治水,协同管理”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各部门按照中央政府赋予的职能各负其责衔接配合。
这些部门包括园上厅、建设省、农林水产省、通商产业省、厚生省、环境省、科学技术省等部门。
这些部门之间按照相关法律办事,有分工合作也有相互制衡。
建设省负责防洪抗旱设施的建设和河流水资源开发的审批,通商产业省负责水力发电和工业用水,科学技术省负责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及技术支持,农林水产省负责灌溉和农业用水,国土厅负责全国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厚生省负责生活用水,大藏省负责国家水资源开发预算和地方水资源开发经费管理。
另外,内阁总理大臣在1962年指定了由国土厅直接监督管理全国七大水系,其他未指定的水系都由道府县知事指定管理者。
2、法治水特点日本的法律和政令繁多而具体,日本从1949年起陆续制定了许多有关于水方面的法律,例如《国土综合开发法》、《水防法》、《工业用水法》、《下水道法》、《河川法》等。
日本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的水资源开发主要围绕淀川、里根川、筑后川、簧川、木曾川、丰川等七大水系。
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日木的水资源工作继续深入,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发表了《全国水资源综合开发规则》和《21i迷纪水的供求》。
3、公团在水资源开发中起的作用在日本很多半民间半官方的组织参与了水资源的开发。
比如,水资源开发公固这个组织受内阁大臣的监督,它是日本7大水系进行统一筹划和开发治理的一个半民间组织。
日木在1961年日本制定了《水资源开发公团法》,1962年建立了“水资源开发公团”。
公团以独立法人身份专门从事指定水系的水资源开发活动,主要工作是进行工程的建设以及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荷兰海事管理考察见闻及启示上海海事局赴欧洲考察团一行7人于2005年8月15日至8月26日重点考察了欧洲荷兰鹿特丹港的海事管理。
通过访问与交流,我们对欧洲荷兰乃至欧盟的海事管理的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也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经验,有些很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管理和发展中借鉴。
一、莱茵河的现状莱茵河是欧洲主要的也是最繁忙的内陆河流,发源于瑞士,通航里程约900公里,从巴塞尔到靠近荷兰鹿特丹的胡克,流向北海,莱茵河的水来自阿尔卑斯山脉的冰川和降鱼量,这就是的它的水位变化取决于气候和季节,下游荷兰境内通航段,流速的变化范围5~10KM/H ,潮汐的影响从位于北海的入海口可上溯到90公里,水深的变化很大,从1.45米到9米,一年中有90%的时间平均水深为2.75米~3.95米,河流的航道宽度大约在100米~150米,船舶航行的基础设施限制主要是桥梁净空,航道宽度和上游船闸的尺度,一年里有95%的时间桥梁净空高度可达到11.0米,在荷兰境内,长度超过110的船舶过闸有问题,上游船闸允许船舶尺度为长185米长,宽23米。
二、莱茵河航运概况莱茵河航运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沿线的工业发展,经过100多年的洗礼,莱茵河连接了象鹿特丹、杜伊斯堡、法兰克福、曼海姆、施特拉斯堡和巴塞尔这样的大工业中心。
在莱茵河流域欧盟的内河船舶大约9500艘,货运大约1000万吨,荷兰的船(队)占一半以上,达到5000艘。
2004年在荷兰过境有内河船承运的国际性运量达到2亿吨。
极大部分散货(矿石,粮食,化学品),集装箱。
在集装箱运输中,内河占40%,铁路20~25% ,其余为公路运输。
在莱茵河上专事散货运输的船舶通常有三种类型:油船自航式;散货船自航(一般设舱口盖),顶推驳(一般不设舱口盖)。
莱茵河上集装箱船最小的有20箱的快船,最大的可装500个箱子,驾驶台可升降,引入了导入装置。
目前单船运力在32个TEU、速度20节的自航驳船在欧洲非常吃香,荷兰尼奥物流公司一口气就订购了50艘这种船。
德国水治理的基本理念和_水平衡管理法_总则规定研究_沈百鑫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 44 No. 12 2016法治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国家治理基本原则。
它是社会各种利益依法定程序充分协调后的力量平衡。
相应地,法律规定则是这种利益平衡后的书面确定,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智慧结晶。
尽管各国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社会发展进程先后有别,但考察先进国家,特别是德国的治水理念与经验以及《水平衡管理法》(以下简称《水法》),可以为已经明确列入全国人大《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和我国水治理起到借鉴意义。
德国水治理的基本理念在水事管理上,不仅需要依据水体循环的自然属性,还需要掌握生态学、经济学以及社会伦理的知识。
水是物质资源,更是一种自然现象,会因区域和时季不同发生变化。
涉水利益包括生活、工业生产、农业、水电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利益,涉及不同部门,因此可能构成双重和多重管理。
为实现有效的水事管理,在更广泛意义上实现各种相关利益的平衡,需要超越水流本身,基于水体进行管理,还包括与水相邻的一定范围陆地以及以水体为生存空间的动植物。
水治理的实质是对涉水的具有竞争性的多重利益予以平衡和协调。
随着用水需求增长以及新型水功能的科学发现,水体污染以及经济和科技发展导致的各种风险都在增加,涉水利益冲突进一步激化。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环境问题,水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而且作为整体生态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需要从生态系统保护的考虑出发,根据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更高层次的综合理念和制度进行管理。
德国《水法》的核心思想,正是针对围绕着水体使用而存在的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不同利益主体可能对水体造成的不利影响,以最大程度实现基于水体上的共同利益,而展开的理论分析与法律实践。
德国对水事和水管理的理解都是不断发展的,是需要以其发展历史的理解为基础。
如何协调这些利益方的矛盾,农业用水、防洪、水能利用、渔业以及水道航运,还有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日益重要的集中供水保障和废水处理,一如既往是水事立法的根本目的。
色情业合法的国家区/欧洲色情业完全合法的国家是荷兰和德国。
其中又以荷兰最具有代表性。
由于“因势利导”的政策,使得荷兰的色情业以及与毒品相关的情况倍受世人的瞩目。
荷兰对色情业进行正规、有序的管理,双方均可从中获利,另外,这种政策也使性犯罪的数量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在荷兰的大城市都有成规模的红灯区,许多外国游客为此特地前往荷兰。
其中,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规模相对较大,在欧洲也比较有名气。
在德国,施罗德在2001年通过一项法律,保护妓女的工作权利,并使她们享有社会安全福利。
卖淫在德国是合法的。
德国的妓女们可以与嫖客签订合约,若嫖客事后拒绝付款,妓女们则可根据合约对其进行指控。
色情业处于半合法或灰色地带的国家在奥地利色情业不属于违法,但该行业的从业人员须进行登记,每周进行一次体检并缴纳人头税。
奥地利对于街头流莺也不加以禁止。
但规定妓女必须在离学校、教堂和公车站500米开外的安全距离内拉客。
工作时间也有规定:从晚上9点到凌晨4、5点。
奥地利还有一条特殊规定:即同一娱乐场所不能既提供性服务同时又出售含酒精饮料。
但这一规定正在被逐渐打破。
在中立国瑞士色情业也是半公开的,但与奥地利类似,从业的妓女必须公开登记并时常受到警方、医疗部门和保险公司的监控。
她们也必须缴纳增值税,约占其总收入的6.5%。
瑞士的法律反对性剥削,对老鸨和拉皮条者进行严厉打击。
英国法律并不禁止色情业,在伦敦的soho区不仅有正规的俱乐部,也有专门提供性服务的民宅英国的执法部门经常对这些出租屋进行突击性检查,不过出动的都是税警。
在突击行动中被捕的嫖客将很快被释放,而那些妓女则可能因为受到偷税漏税的指控而面临牢狱之灾。
捷克加入欧盟,如今这个国家已经成为前苏联一些东欧国家性工作者的重要集散地和目的地。
大量德国人驾驶汽车来到这里,并在这些星罗棋布的停车点里寻欢。
捷克西部临国的这些人主要是受捷克低廉的物价所吸引,他们来到当地加油,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性需求。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一部分来源于征收该流域居民的污水费。
协会的规模相当于一个中型企业,因此,在该地区是一家重要的雇主。
同时协会有责任谨慎地对待其会员缴纳的会费,其经营方针的目标是降低总的费用。
在议定目标的基础上,协会的董事会制定前瞻、透明的十年经济规划,以此为会员单位提供规划的安全可靠性。
提高能力。
注重费用效率能力和费用效率是保障企业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
协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地进行自身的发展,以便在未来能够在这两方面占据有利地位。
协会从事水管理领域方方面面的工作,利用几十年的经验以及工作人员所拥有的多方面广泛的专业知识,与高等院校、工程设计院和专业公司密切合作,取得了很大成就。
此外,其仍然在不断地扩展自身能力,分析水管理和该流域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不断寻求更加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的协同效应。
重视与该地区其他水管理活动者的经验交流、国内和国际上的交流以及参与专业委员会的工作。
比如,还积极参加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仑州的各种不同的专业工作组,水资源管理协会工作组,德国水、污水和固体废物联合会(DWA)以及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c,c)的活动。
民主地确立合法权力。
团结一致地采取行动协会是一家公法形式的法人团体,是根据北莱茵威斯特法仑州议会颁布的乌珀河水协会专项法,以民主的方式确立产生的。
在这个法律的基础上,并根据依法制定的协会章程进行自我管理,但同时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仑州的法律监督之下。
州的法律监督机构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仑环境和自然保护、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
协会的会员单位有流域上的城市、城镇和地区县城以及那些利用协会的设施和水体的供水公司和工业企业。
协会的机构有代表大会、监理会和董事会。
代表大会的代表产生于协会的会员单位,代表的席位按照会费比例进行分配。
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机构决定协会的章程,确定经济计划和承接设施与任务等事宜。
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理会,监理会选举协会的董事会,并监督董事会进行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此外,协会的机构还有财务
◆借鉴欧盟经验,在我国重点流域开展水综合管理政策与制度设计的试点工作,丰富流域综合管理的内容,并努力提高流域水综合管理水平。
72弘坛撂妇委员会、投资和建设委员会以及反对意见委员会。
其成员由代表大会和州的法律监督机构选举和任命。
董事会和委员会之间存在着这样的任务分工方式:董事会主要负责执行决议,并预先确定企业的策略。
其后,在委员会研究策略性的决议并做出投资决定。
通过委员会的表决,所有会员单位可以参与协会的全部重大决策,并对决策产生影响。
所有方向性的决议由所有会员单位共同做出。
协会的目标是,决策过程这样进行:每一项决定都能够获得每个会员单位同意,这样尽可能使得决议获得一致通过。
如果涉及所有会员单位的话,大家共同分担。
相反,那些只涉及某个单位或极少数单位的措施,则由各自分别承担。
最高前提是,若没有采取某种补偿措施,一个单位的措施不允许对另外某个单位产生负担。
总之,在学习并吸收两国流域水环境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就做好水综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借鉴欧盟经验,在我国重点流域开展水综合管理政策与制度设计的试点工作。
丰富流域综合管理的内容,并努力提高效益。
二是借鉴中欧综合流域管理经验,加强对水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
减少内容重复设计,加强项目成果整理,在国内搭建示范平台,在实施示范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话机制。
三是区分市场化与公益性,发挥各自优势。
无论是荷兰的水委员会,还是德国的水协会,都不是政府机构,但其公益性、社会管理职责是明确的,另外,两个机构资金来源和运营方式方面,充分地利用了市场手段。
像这样的运营需要以政府法律为基础,以健全的协会管理做支撑,还要有内、外透明的运行方式来保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①
(作者单位:陈永清、王谦,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李红兵、王迎,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袁
进,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万方数据
荷兰与德国的水综合管理
作者:陈永清, 王谦, 李红兵, 王迎, 袁进
作者单位:陈永清,王谦(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 李红兵,王迎(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 袁进(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刊名:
环境保护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201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jbh20100402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