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591.00 KB
- 文档页数:7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的原则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的原则如下:
1. 空气流动方向:通风气流应从干净的区域向污染的区域移动,以有效地将污染物排出。
2. 气流速度:通风气流的速度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既能够有效地将污染物带走,又不会引起其他问题,如温度不适或风扬尘。
3. 高效过滤:在通风系统中使用高效过滤器,以去除空气中的微尘、细菌和其他污染物。
4. 均匀分布:通风系统应该能够均匀地将新鲜空气分布到房间各个角落,以确保整个空间得到充分的通风。
5. 空气质量监测: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应配备相关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6. 合理运行:通风系统应按照预定的操作指南进行合理运行,以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7. 定期维护:通风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保证室内空
气的良好质量。
综上所述,全面通风气流组织的原则是确保新鲜空气能够均匀地分布到室内各个角落,通过高效过滤和定期维护,将污染物有效排出,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第六章通风与气流组织在本书的第三、四和五章中已经分别介绍了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而合理的气流组织是实现室内热湿环境和保证空气品质的最终环节。
通风空调系统通过送风口(机械通风)或建筑的开口(自然通风)将满足要求的空气送入建筑中,形成合理的气流组织,从而实现所需要的热湿环境和空气品质。
一般来说,狭义的气流组织指的是上(下、侧、中)送上(下、侧、中)回或置换送风、个性化送风等具体的送回风形式,也称气流组织形式;而广义的室内气流组织,是指一定的送风口形式和送风参数所带来的室内气流分布(Air Distribution)。
其中,送风口的形式包括风口(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的位置、形状、尺寸,送风参数包括送风的风量、风速的大小和方向以及风温、湿度、污染物浓度等。
本章所讨论的内容即为这种广义的气流组织。
本章将着重介绍气流组织与室内空气环境的关系,包括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气流组织的描述方法和评价指标、气流组织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以及典型的气流组织示例等。
第一节通风(空调)的目的与方法1.1 通风(空调)的目的所谓通风,是指把建筑物室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再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来,从而保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空调和通风有类似的作用,没有严格的区分,但是一般来说,空调还要考虑到控制房间的热环境,因此送风要经过较为复杂的处理过程,空调对效果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建筑内部的空调通风条件是决定生活在建筑内部的人们健康、舒适的重要因素。
通风(或空调)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保证排除室内污染物。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多种多样。
有从室外带入的污染物:工业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NO2、SO2、臭氧等;有室内产生的污染物:室内装饰材料散发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CO2、家用电器产生的臭氧,以及厨房油烟等其它污染物。
室内污染物源可以散发到空间各处,在室内形成一定的污染物分布。
大量的污染物在空间存在,会对人体健康存在不利影响,而对房间进行通风则可以带走室内的污染物。
简明通风设计参考手册中兴不锈钢配套工程有限公司一、全面通风方法1、按照通风的动力不同,全面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2、按照对有害物控制机理不同,全面通风可分为稀释通风、单向流通风、均匀流通风和置换通风。
(1)、稀释通风对整个车间进行通风换气,用新鲜空气把整个车间有害物质稀释到最高允许浓度以下。
该方法所需的全面通风量大,但是控制效果差。
(2)单向流通风通过有组织的气流运动,控制有害物的扩散和转移。
特点是通风量小,控制效果好。
(3)、均匀流通风速度和方向完全一致的宽大气流称为均匀流,用它进行的通风称为均匀流通风。
气流速度原则上要控制在0.2~0.5M/S之间。
这种方法能有效排出室内污染空气。
目前主要用于汽车喷漆室等对气流、温度、湿度控制要求高的场所。
(4)、置换通风置换通风的概念和均匀流通风是基本相同的。
有余热的房间,由于在高度方向上有稳定的温度梯度,如果以较低的风送速(V<0.2~0.5m/s),将送温差较小(2~4)的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室内工作区。
低温的新风在重力的作用小首先下沉,随后慢慢扩散,在地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
而室内热源产生的热气流,由于浮力作用而上升,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
这样由热气流上升时的卷吸作用、后续新风的推动作用和排风口的抽吸作用,地板上方的新鲜空气缓慢向上移动,形成类似于向上的均匀流的流动,于是工作区的污浊空气为后续的新风所代替。
当达到稳定时,室内空气在温度、浓度上便形成两个区域:上部的混合区和下部单向流动的清洁区,这种通风方式就叫置换通风。
置换通风的效果和送风条件有关,与传统的稀释通风方式相比,具有节能、通风效率高等优点。
二、全面通风设计(一)设置条件1、防止热、蒸气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当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或者采用局部通风后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时,应辅以全面通风或者是采用全面通风。
2、设计全面通风时,要尽量采用自然通风,以节约能源和投资。
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者是生产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
Website:通风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基本计量单位:(法定单位)二、全面通风1、按照通风动力不同,全面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2、按对有害物控制的不同,全面通风分为:2.1 稀释通风:用新鲜空气把整个房间、车间有害物浓度稀释到允许浓度以下。
通风量大,控制效果差。
Website:2.2 单向通风:通过有组织的气流运动,控制有害物的扩散和转移,保证工作区达标。
通风量较小,控制效果较好。
2.3 均匀流通风:利用送风气流在均流室内形成的均匀气流把室内污染空气全部压出室外。
控制气流速度0.2-0.5m/s。
通风量较大,能有效排出室内污染空气。
2.4 置换通风:(与我公司采用的分层送气原理相同)。
条件:a) 有余热,较封闭,高度方向具有稳定的温度梯度。
b) 送风量大、风速低。
V<0.2-0.5m/sc) 送风温度低于室内温度2-4℃特点:与传统的稀释通风方式相比,具有节能,通风效率高等优点。
3、全面通风设计原则:3.1 有效散热,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当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或采用局部通风不能达到卫生标准,应辅以全面通风或采用全面通风。
3.2 宜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节约能源和投资,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生产要求,应采用机械全面通风。
3.3 根据卫生标准,排出空气经净化处理后,如其中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室内最后允许浓度的30%,可返回车间再循环利用。
4、全面通气流组织设计:4.1 排风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质源,以便迅速排出。
4.2 送风口尽量靠近操作地点。
(清洁空气)4.3 在整个通风间内,应尽量使送风气流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质在局部地区的积累。
4.4 要求清洁的建筑物,当其周围环境较差时,送风量应大于排风量。
使室内保持正压.对于室内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可能污染周边相邻建筑时,送风量应小于排风量,使室内保持负压,一般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90%。
5、全面通风换气次数:L=nVfL:全面通风量m3/h n:换气次数次/hVf :建筑物体m3 Vf=长×宽×高Website:三、空气幕1、空气幕是利用条形空气分布器喷出一定速度和温度的幕状气流,封闭大门、通道等,减少或隔离外界气流侵入,阻挡粉尘、有害气体进入。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形式一、引言全面通风是指通过合理设计的通风系统,将新鲜空气均匀地输送到室内,同时排除室内污浊空气的一种组织形式。
全面通风的设计对于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形式。
二、上送式通风上送式通风是一种将新鲜空气从底部输送到室内的通风方式。
通常情况下,新风口位于地板附近,空气经过过滤、加热或冷却后,通过送风口进入室内。
上送式通风能够有效地提供新鲜空气,但由于热空气的上升,可能导致上方空气的积聚,使室内温度不均匀。
三、下送式通风下送式通风是一种将新鲜空气从顶部输送到室内的通风方式。
通常情况下,新风口位于天花板附近,空气经过过滤、加热或冷却后,通过送风口进入室内。
下送式通风能够有效地将新鲜空气均匀地分布到室内,但由于冷空气下沉,可能导致底部空气的积聚,使室内温度不均匀。
四、混合式通风混合式通风是一种将新鲜空气从多个位置输送到室内的通风方式。
通常情况下,新风口位于室内各个角落,空气经过过滤、加热或冷却后,通过送风口进入室内。
混合式通风能够将新鲜空气均匀地混合到室内,使室内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但可能存在空气流动不稳定的问题。
五、间接式通风间接式通风是一种通过热交换器将室内和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通风方式。
通常情况下,室内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排出,同时新鲜空气通过供风口进入室内,两者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量交换,以减少能量损失。
间接式通风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可能存在传热不完全的问题。
六、直接式通风直接式通风是一种通过直接将室内和室外空气进行交换的通风方式。
通常情况下,室内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排出,同时新鲜空气通过供风口进入室内,两者直接进行交换。
直接式通风能够实现快速通风,但可能存在室内外空气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七、结论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上送式通风适用于室内温度较低的环境,下送式通风适用于室内温度较高的环境,混合式通风适用于需要均匀通风的环境,间接式通风适用于需要节约能源的环境,直接式通风适用于需要快速通风的环境。
建筑环境学通风与气流组织建筑环境学涉及建筑物内外的所有环境要素。
通风和气流组织是其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调节、保持舒适室内环境、控制室内污染物和减少病原体传播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通风和气流组织的概念、原理、分类和特点,以及其在建筑环境学中的应用。
一、通风的概念、原理和分类1.1 通风的概念通风是指通过人工或自然的方式,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净化、循环和调节。
1.2 通风的原理通风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风:因为地球旋转,大气层会形成气压系统。
当地表气压高时,空气会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形成自然风。
•气流差异:由于室内外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差异,形成气流,促进新鲜空气的引入和污浊空气的排出。
•机械通风:通过风机、空调等机械设备,人工引入新鲜空气,带走污浊空气,实现空气的循环和调节。
1.3 通风的分类通风根据其方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自然通风:未使用任何机械设备,仅通过自然因素实现空气的循环和调节。
•强制通风:通过机械系统驱动,强制引入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浊空气。
•混合通风:将自然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使得空气的循环和调节更加详细。
•正压通风:通过增加室内空气压力,使得污浊空气自然流向室外。
•负压通风:通过减少室内空气压力,使得新鲜空气自然流向室内。
二、气流组织的概念、原理和特点2.1 气流组织的概念气流组织是指通过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调节和优化室内气流,确保空气的质量、温度、湿度和速度符合人体舒适所需。
2.2 气流组织的原理气流组织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流方向:根据空气的密度和温度等物理因素,形成升温气流和下降气流,以促进空气的循环和调节。
•气流速度:适度的气流速度可以确保空气的质量和舒适度,过大或过小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气流质量:气流中应不含有有害物质和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和温度等因素。
•气流分布:气流应合理地分布到整个室内,使得室内空气质量的不均匀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