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后癫痫的预防及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68
丙戊酸钠在神经外科颅脑疾病手术后预防癫痫发作的合理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颅脑疾病手术后应用丙戊酸钠药物预防癫痫发作的效用价值。
方法:此次研究中共选取126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均为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的患者,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前者在癫痫发作前不做预防,后者在围术期应用丙戊酸钠应用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对比实际应用效果。
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7d、1个月癫痫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发作情况高于轻中度(P<0.05)。
结论:对于神经外科颅脑疾病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丙戊酸钠药物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癫痫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促进其尽快康复。
关键词:丙戊酸钠;神经外科;颅脑疾病手术;预防癫痫发作引言:根据临床经验来看,癫痫是颅脑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并且较为严重,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情况,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对此还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
丙戊酸钠药物作为常用广谱抗癫痫药物,应用频率相对较高。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丙戊酸钠在神经外科颅脑疾病手术后预防癫痫发作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抽调的126例对象均为院内收治颅脑损伤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其中92例轻中度、34例重度,为了方便疗效对比,将126例患者分为人数对等的两组,每组各行一种方法,观察其实际效果。
实验开始前,将患者各项资料进行整合,包括性别、年龄、损伤程度等,具体如下:①性别比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分别为35、28例,37、26例。
②年龄分布:平均年龄为(41.19±5.36)岁、(42.21±5.11)岁。
纳入的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手术指征,对此次实验知情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无既往癫痫发作史或应用此类预防性药物;排除具有其他器质性疾病、处于哺乳与妊娠期、交流不畅患者。
两组患者各项资料经对比相对较为均衡(P>0.05)。
神经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知识点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神经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知识点,包括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术中并发症1. 出血:术中出血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高风险手术中。
术中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影响手术效果。
为了预防出血,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查手术区域的血管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并严格控制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出血量。
2. 感染:神经外科手术创口感染是常见的术中并发症,特别是在长时间手术或复杂手术中。
为了预防感染,术前需要做好患者的感染筛查工作,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术后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治疗也是必要的。
3. 神经损伤:由于神经外科手术涉及到神经组织,神经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神经解剖结构,术中严格掌握手术技巧,减少对神经的损伤是预防该并发症的关键步骤。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神经功能的评估和恢复训练。
二、术后并发症1. 脑水肿:脑水肿是神经外科手术后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特别是在颅内手术中。
脑水肿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
预防脑水肿的关键是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颅内压状态,术中合理控制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 血栓形成: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包括术后早期活动、按时给予抗凝治疗、使用弹力袜等。
3. 癫痫发作:术后癫痫发作是神经外科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前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癫痫病史,术中充分保护患者的脑功能区域,术后及时给予抗癫痫治疗是预防癫痫发作的关键。
4. 感染:术后创口感染和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为了预防感染,术后需加强创口护理,控制术后用药,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神经外科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神经外科医生需要面临诸多手术风险,这些风险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需要我们师做好周密的围手术期准备、谨慎的术中操作以及严格的术后管理。
我们临床遇到术后并发症主要由以下这些:1.手术后再出血神经外科手术后再出血是神经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再出血可能造成患者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术前必须做好严格、完善的围手术期准备:术前确认患者凝血功能无异常、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压(对高血压患者这一点尤为重要)、术前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术中彻底止血等。
2.脑梗塞脑梗塞也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通常由于机械性刺激(术中牵拉、SAH)、血压过低、脑血管损伤等原因导致。
因此术中要注意保护患者脑内血管,适当控制血压。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一旦出现脑梗塞症状,及时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出现可能导致患者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术前抗生素使用规范必须严格执行。
术后注意保持切口清洁、无菌,并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
4.肺部感染神经外科的患者因脑出血、脑外伤等导致脑疝昏迷急诊行开颅手术。
术后患者往往因为意识状况较差,排痰能力不足出现肺部感染。
因此在术后我们需要加强排痰护理,注意监测痰培养,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
5.泌尿系感染神经外科神志昏迷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导尿,泌尿系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定期行尿液分析及细菌培养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必要手段。
6.癫痫颅脑功能区肿瘤、外伤、出血等的患者在手术后可能出现癫痫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因此在术后可能根据患者脑损伤的程度、病变或损伤部位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7.下肢静脉血栓神经外科长期卧床,尤其是偏瘫的患者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危及患者生命。
中国抗癫痫协会专家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7):751-754癫痫发作就是颅脑疾病较常见的伴随症状,在颅脑外科手术后,3-40%的患者出现癫痫发作。
如何在颅脑疾病手术前后应用抗癫痫药物,避免癫痫发作的产生或使发作得到有效控制,将癫痫发作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就是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要责任,由于术后患者也会就诊于神经内科或儿科,所以从事癫痫专业的神经内科与儿科医师,也需注意此问题。
2010年由中国抗癫痫协会主持发表了《癫痫手术前后抗癫痫药物应用共识》,为从事癫痫手术的临床医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但该《共识》未能涵盖其她颅脑疾病手术后抗癫痫药物规范化应用问题,为此,中国抗痗痫协会再次组织国内从事瘭痫专业的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与儿科专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复习与分析总结,参照循证医学证据,结合抗癫痫药物目前已有的研究证据、药物特性、国内已批准的适应症等因素,对各种颅脑疾病、特别就是术前未诊断“癫痫”的患者手术后抗癫痫药物的应用达成如下共识,相信会对从事各类颅脑疾病诊治的神经外科及内科、儿科医生的相关临床医疗实践有所裨益。
一、颅脑疾病术后癫痫发作颅脑外科手术后的癫痫发作,根据发生时间分为即刻 (≤24小时)、早期(>24小时,≤2周)与晚期癫痫发作(>2 周)三类。
手术后的癫痫发作通常发生在幕上开颅手术后,而幕下开颅手术(牵拉或血管原因造成大脑损伤者除外)术后癫痫发作出现率很低。
术后出现癫痫发作,就是否诊断为“癫痫”,应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以下简称《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做出。
颅脑疾病手术后如有癫痫发作,可能产生颅内出血、脑水肿等诸多危害,而抗癫痫药物也存在高敏反应、肝功损害与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潜在风险,所以应当有甄别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癫痫药物,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
如果癫痫发作反复或频繁出现,可以确定“癫痫“诊断者,则应按照《指南》进行积极治疗。
二、对术前无癫痫发作的颅脑疾病患者,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的规则。
神经外科癫痫疾病护理要点解答癫痫(epilepsy)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脑神经元反复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和短暂发作的特点。
大脑皮质神经元过度放电是各种癫痫发作的病理基础,任何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致病因素均可能诱发癫痫。
根据病变累及大脑的部位,临床上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
一、护理评估(一)病因分析1.危险因素及可能病因(1)家族遗传史。
家系调查结果显示,特发性癫痫近亲中患病率为2%~6%,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0.5%~1%。
患者的家族中是否有人患癫痫病?(2)胎儿期母亲病理因素。
母孕期妊娠中毒症、精神创伤、腹部外伤、接受放射线、服用药物、接触有害化学物以及感染性疾病等都增加了胎儿出生后患癫痫的危险。
(3)出生史。
出生时的病理因素如各种原因引起的难产、早产、产伤等,都可能增加癫痫的危险。
(4)既往史。
高热惊厥史:是癫痫的一个危险因素。
患癫痫患者有过热性惊厥史的多于正常人,但绝不能认为高热惊厥就会发展成癫痫。
并且年龄越大,发生的高热惊厥与癫痫的关系越大。
询问患者多大出现的高热惊厥及每年发作次数。
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表明,大部分症状性癫痫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
既往曾患有重度脑外伤、精神发育迟滞、脑瘫、脑肿瘤、颅内感染继发癫痫的危险性最大,脑血管病、老年期痴呆、复杂性热惊厥次之。
患者以前是否患过以上疾病一定询问清楚。
服药史:是否服用中枢兴奋药,如戊四氮、贝美格、抗抑郁药丙米嗪等?服用抗癫痫药物种类、服法、多少年?是否服用中药?多种抗癫痫药同用可相互作用而影响其代谢,控制一种类型癫痫的同时又诱发另外一类型的癫痫发作。
社会经济地位:询问患者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生活地的医疗资源与信息,以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研究发现,缺乏医疗保健的农村及穷苦的人群是癫痫的高危人群。
2.诱发因素(1)影响癫痫发作的不易改变诱因。
颅骨修补术后癫痫持续状态发作药物干预和优质护理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患者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的药物和优质护理干预。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3月本院单侧颅骨缺损患者110例颅骨修补术后SE发作患者7例的发病特点,给予有效药物控制和优质护理干预,并分析癫痫发作可能原因。
结果:7例患者经抗癫痫药物及优质护理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无因癫痫致死及致残患者。
术后SE发作的原因中,术中分离颞肌导致假硬膜破裂损伤脑组织4例,术后发生感染2例,术后硬膜外血肿再次手术清除血肿1例。
结论:术中操作影响癫痫发作,术后药物有效干预SE,积极开展优质护理观察病情,对于控制颅骨修补术后SE至关重要。
顱骨修补术是治疗因各种原因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所引起的颅骨缺失的常见手术,可以部分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社会表现、认知功能和外在美观[1]。
但颅骨修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的癫痫发生率达3.4%~14.8%[2]。
而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癫痫发作时间持续30 min以上,或经过一系列癫痫发作,而发作间期意识状态仍无法恢复正常状态[3]。
SE不仅增加患者家庭及社会医疗负担,而且给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积极分析癫痫原因,术后积极给予药物治疗和优质护理干预,对颅骨修补术后SE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3月本院110例颅骨修补术后SE发作7例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综合干预措施,以期待对SE的有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3月本院110例单侧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SE发作患者7例。
纳入标准:颅骨修补年龄>18岁,去骨瓣减压术至颅骨修补术两者时间间隔>3个月,颅骨缺损修补范围>3 cm×3 cm。
排除标准:颅骨修补术前有癫痫发作病史者。
脑出血术后癫痫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术后癫痫预防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20.6-2021.6},在本院脑出血术后癫痫患者,患者例数为90例,根据数字双盲法,将其分为护理组(45例)和预防组(45例),护理组采用药物预防联合护理方式,给予预防组药物预防方式。
对比预防组与护理组效果;对比预防组与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预防组(P<0.05);护理组总满意度占比高于预防组(P<0.05)。
结论:对于脑出血术后癫痫患者,给予科学预防手段,添加优质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缓解病情。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癫痫;预防;护理策略前言:实施脑出血手术之后,患者会由于脑出血而出现癫痫症状。
根据患者病情发作时间,可以分为迟发性癫痫和早发性癫痫。
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并且病死率呈逐年攀升趋势[1]。
癫痫疾病治疗时间较长,因此用药方式有所差异。
在采用药物治疗同时,添加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基于上述因素,本次研究分析脑出血术后癫痫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6-2021.6},在本院采用微创手术的90例脑出血术后癫痫患者,将其分为护理组与预防组,护理组45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0-80(岁);预防组45例,男性19例,女性26例,年龄:49-79(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选择被诊断为脑出血患者,患者出现癫痫症状;(2)选择患者时,要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方可进行研究。
排除标准:(1)器官功能存在障碍人群;(2)身体有其他慢性疾病人群。
1.2研究方法预防组采用药物预防和治疗,方法如下:(1)对于初次发病患者,或者发病次数极少患者,不需要采用药物治疗;(2)根据患者癫痫类型,患者年龄及对药物反应情况选择药物;(3)尽量采用一种药物治疗,用药初期剂量少,逐渐增加药物含量,由于部分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叮嘱患者遵守医嘱,不要随意停止用药;(4)患者出现癫痫症状,需要迅速控制患者症状,给予患者充足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