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8
卖玻璃常见知识点总结一、玻璃的特性1. 透明度:玻璃是一种高度透明的材料,能够让光线透过并且不使光线发生散射,因此常被用于窗户、玻璃门等。
2. 硬度:玻璃的硬度很高,通常在摩氏硬度中居于5.5-7之间,比普通金属硬度更高。
3. 耐腐蚀:玻璃不受化学药品的腐蚀,因此能够长时间保存。
4. 抗压性:玻璃在受到外部压力时具有一定的抗压性,不易破碎。
5. 抗热性:玻璃在受到高温环境时不易改变形状,也不易熔化。
二、玻璃的制造工艺1. 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石灰和碳酸钠等,这些原料在高温下被熔融成为液态玻璃。
2. 成型:液态玻璃通过吹制、浇铸、挤压等方式成型成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玻璃制品。
3. 冷却:成型后的玻璃经过冷却处理,使其变得坚硬和透明。
4. 表面处理:玻璃通常需要进行磨削、抛光等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和性能。
三、玻璃的用途1. 建筑:玻璃被广泛用于建筑领域,如窗户、门、墙面等,增加了建筑物的透光性和美观度。
2. 家具:玻璃家具如玻璃桌面、玻璃柜门、玻璃橱窗等,具有美观、易清洁等优点。
3. 车辆:汽车上的挡风玻璃、侧窗玻璃等,提高了驾驶者的视野和安全性。
4. 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上的触摸屏、显示屏等都采用了玻璃材料。
5. 日用品:玻璃杯、碗、瓶等日用品也是玻璃的常见用途。
四、玻璃的保养1. 清洁:使用软布擦拭玻璃表面,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清洁剂,以免对玻璃表面造成损坏。
2. 防霉:玻璃制品容易吸附水汽,因此要注意保持干燥,防止发霉。
3. 防磨损:使用玻璃器皿时要注意轻放,避免碰撞造成磨损或者破碎。
五、关于玻璃的行业发展1. 玻璃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出了各种新型玻璃,如夹层玻璃、防弹玻璃、自清洁玻璃等。
2. 玻璃在科技、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光纤通讯、医用玻璃器皿、太阳能玻璃等。
3. 玻璃回收再利用的技术不断完善,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结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用途。
常见玻璃材料特性大全1. 硅酸钠玻璃(石英玻璃)- 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 特性:+ 高熔点:约为1710℃+ 耐高温: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耐酸碱:抗腐蚀性强+ 透明度高:光线透过性好+ 机械强度高:较硬,不易破裂+ 电绝缘性:不导电+ 高压缩强度:使用于高压环境下+ 红外透明:可用于红外光学器件2. 硼硅酸盐玻璃(波尔兰玻璃)- 主要成分:硼砂(B2O3)、二氧化硅(SiO2)- 特性:+ 较低的熔点:约为820℃+ 热膨胀系数低:抗热震性好+ 耐酸碱性较强+ 光线透过性好:可制作光学器件+ 电绝缘性+ 耐高温:款型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3. 硼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 主要成分:硼砂(B2O3)、二氧化硅(SiO2)、碳酸钠(Na2CO3)- 特性:+ 透明度高:对光线有较好的透过性+ 机械强度较高+ 电绝缘性好+ 耐热震性较差+ 耐酸碱性较差:不能与酸或碱接触4. 硼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光纤)- 主要成分:硼砂(B2O3)、硅酸盐(SiO2)- 特性:+ 透明度高:用于传输光信号+ 低损耗:光线传输损耗小+ 大传输带宽+ 抗电磁干扰性:光纤传输不受电磁干扰影响+ 耐高温性好: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5. 碱化铝硅酸盐玻璃(玻璃陶瓷)- 主要成分:氧化铝(Al2O3)、硅酸盐(SiO2)- 特性:+ 低熔点:约为750℃+ 高硬度+ 良好的绝热性能+ 耐热性强: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耐酸碱性好+ 良好的抗磨性能以上是常见玻璃材料的特性概述,每种玻璃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在使用时,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玻璃材料。
玻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物理性质
- 透明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能够传播光线。
- 密度:玻璃密度较高,一般为2.2至2.8 g/cm³。
- 折射率:玻璃的折射率较高,可根据成分而变化。
- 热膨胀系数: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较小,但随温度变化而有所增加。
- 硬度:玻璃的硬度一般较高,取决于其成分和制备方法。
化学性质
- 化学稳定性:玻璃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腐蚀。
- 溶解性:某些特殊玻璃在特定溶剂中可溶解。
- 反应性:玻璃可在高温下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例如与强氧化剂反应产生氧化反应等。
危险特性
- 破碎危险:玻璃破碎时可能产生尖锐的碎片,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切伤。
- 高温危险:玻璃在高温下可能发生熔融或爆裂,产生高温危险。
- 毒性危险:某些特殊玻璃可能含有有毒成分,接触后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以上为玻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玻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物理性质
- 透明性:良好
- 密度:2.2至2.8 g/cm³
- 折射率:根据成分而变化
- 热膨胀系数:小,随温度变化而增加
- 硬度:较高
化学性质
- 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腐蚀
- 溶解性:某些特殊玻璃可溶解
- 反应性:与某些物质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危险特性
- 破碎危险:尖锐碎片可能切伤人体
- 高温危险:熔融或爆裂产生高温
- 毒性危险:某些特殊玻璃含有有毒成分以上为玻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玻璃参数大全范文1. 密度:玻璃的密度一般在2.2-2.8g/cm³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玻璃的成分和制造工艺。
2.折射率:玻璃的折射率是指光线在玻璃中传播时的折射现象。
不同类型的玻璃折射率不同,一般在1.45-1.9之间。
3.热膨胀系数: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是指玻璃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膨胀率。
一般情况下,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为5-10×10⁻⁶/℃。
4.硬度:玻璃的硬度指的是玻璃抵抗划伤的能力,一般用摩氏硬度表示。
常见玻璃的摩氏硬度大约在5-7之间。
5.压缩强度:玻璃的压缩强度是指在压力下抵抗破碎的能力,一般用兆帕(MPa)表示。
不同类型的玻璃压缩强度不同,一般在500-1000MPa之间。
6.抗弯强度:玻璃的抗弯强度是指玻璃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破碎的能力,一般用兆帕(MPa)表示。
不同类型的玻璃抗弯强度不同,一般在50-200MPa之间。
7.热导率:玻璃的热导率是指热量在玻璃中传导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玻璃的热导率为0.8-1.5W/(m·K)。
8.热透过率:玻璃的热透过率是指玻璃对热辐射的传递能力。
不同类型的玻璃热透过率不同,一般在0.8-0.9之间。
9.声透过率:玻璃的声透过率是指玻璃对声波的透过能力。
不同类型的玻璃声透过率不同,一般在0.1-0.8之间。
10.导热系数:指材料导热的能力,一般用λ表示。
导热系数也称热传导系数,它是材料的一个物理量,用来衡量单位厚度和单位横截面面积上的热量通过该材料在单位时间内的传导量,一般用W/(m·K)表示。
11.耐热温度:玻璃的耐热温度是指玻璃能够耐受的最高温度。
不同类型的玻璃耐热温度不同,一般在500-1000℃之间。
12.化学稳定性: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是指玻璃在各种化学溶液中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玻璃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耐受酸碱的侵蚀。
13.透光性:玻璃的透光性是指玻璃对可见光的透过能力。
一般情况下,玻璃具有较好的透光性,透过率高达80%以上。
安全玻璃百科名片安全玻璃一类经剧烈振动或撞击不破碎,即使破碎也不易伤人的玻璃。
包括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
用于汽车、飞机和特种建筑物的门窗等。
建筑物使用安全玻璃,可以抵御子弹或每小时100千米的飓风中所夹杂碎石的攻击,这对主体玻璃结构的现代建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目录安全玻璃图书信息衍生产品展开编辑本段安全玻璃实例介绍1998年2月9日夜,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在乘一辆奔驰汽车回家途中,突然,从夜色笼罩下的密林里窜出20多个杀手,向总统座车疯狂扫射并投掷手榴弹,汽车伤痕累累,但幸运的是谢瓦尔德纳泽毫发无损!是什么保护总统躲过了这场灾难呢?这要归功于德国政府赠送给他的这辆从价值50万美元的奔驰牌防弹汽车。
那么防弹汽车为什么能够防弹呢?原来是它安装了一种安全玻璃--防弹玻璃。
基本介绍安全玻璃是由坚韧的塑料内层(PVB)将两片玻璃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粘贴而成,也称为夹层玻璃或胶合玻璃,其塑料内层可以吸收冲击和爆炸过程中所产生的部分能量和冲击波压力,即使被震碎也不会四散飞溅。
夹层玻璃根据不同的需要可用普通玻璃、钢化玻璃、热增强玻璃来制成,也可制成中空玻璃。
安全玻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抗冲击性和抗穿透性,具有防盗、防弹、防爆功能。
针对住宅和商业区的经常发生盗窃,盗贼的目标往往是那些易于得手且不易被发现的目标。
玻璃门窗通常是受攻击的目标,安全玻璃能抵御锤子、铁棍和砖头击打,犯罪分子常用作盗窃工具的无声玻璃切割刀,可有效地阻止或延迟罪犯盗窃和强行侵人,大大提高了防范效果。
使用地点安全玻璃通常用在一些重要设施,如银行大门、贵重物品陈列柜、监狱和教养所的门窗等。
这些部位有可能遭到持各式各样凶器的群匪连续袭击。
而高强度安全玻璃能在一段时间内抵御穿透,为其他装置作出反应赢得足够的时间。
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文物,如《蒙娜丽莎》和《独立宣言》就是用安全玻璃保护的。
防弹玻璃是由多层玻璃与多层PVB中间膜粘结加工而成,它可抵御住手枪、步枪甚至炸弹爆炸的强烈冲击。
玻璃的基本介绍
1. 玻璃的定义: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材料,由无定形的熔融硅酸盐、氧化金属、碳酸盐等原料经过冷却而形成。
2. 玻璃的特性:玻璃具有透明、硬度高、化学稳定等特点,同时也具有不易导电、不易导热、不易燃等特点。
3. 玻璃的分类:
(1)按成分分类:石英玻璃、硼玻璃、铅玻璃、硅酸钙玻璃等。
(2)按用途分类:建筑玻璃、家具玻璃、电子玻璃、汽车玻璃等。
(3)按制作方法分类:浮法玻璃、现代玻璃、应力玻璃等。
4. 玻璃的制作:
(1)玻璃材料的准备:将氧化物、碳酸盐等原料混合,加入适当的助剂,放入玻璃熔炉中加热至熔化状态。
(2)玻璃吹制或浇铸:将熔融的玻璃直接吹制成形或在模具中浇铸成形。
(3)玻璃淬火:将制作好的玻璃加热至特定温度,然后急速冷却,以增加其强度和韧性。
5. 玻璃的应用:
(1)建筑玻璃:玻璃幕墙、窗户、隔断等。
(2)家具玻璃:玻璃桌面、玻璃门、玻璃柜等。
(3)电子玻璃:液晶显示器、太阳能板等。
(4)汽车玻璃: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窗玻璃等。
综上所述,玻璃是一种重要的非晶态固体材料,具有透明、硬度高、化学稳定等特点,并可根据成分、用途和制作方法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玻璃的制作包括材料准备、吹制或浇铸以及淬火等步骤,而其应用于建筑、家具、电子设备和汽车等方面,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
玻璃的物理知识点总结1. 玻璃的结构特点玻璃的结构特点是其非晶态结构。
在晶体结构中,原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在非晶体结构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无序,没有明显的晶格结构。
这使得玻璃呈现出均匀、透明的外观,并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玻璃的非晶态结构也使得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是一种较为牢固的材料。
2. 玻璃的光学性质玻璃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折射性能。
在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表面时,玻璃的折射率大约为1.5左右,这使得光线可以在玻璃内部进行传播,呈现出较好的透明性。
同时,玻璃的折射率变化范围较大,这也为制备各种光学器件提供了基础条件。
此外,玻璃还具有较好的光学均匀性和抗老化性能,可以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
3. 玻璃的热学性质玻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玻璃的软化温度约为600-800摄氏度,而玻璃的熔化温度约为1000-1500摄氏度。
这使得玻璃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加工和应用。
同时,玻璃的线膨胀系数较小,热膨胀性能较好,不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4. 玻璃的力学性质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拉强度。
一般情况下,玻璃的硬度在5-7摩氏硬度之间,这使得玻璃可以抵御一定程度的划伤和磨损。
同时,玻璃的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也较高,一般情况下可以承受较大的力学载荷。
综上所述,玻璃作为一种非晶体固体材料,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性质和特点,这使得其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玻璃结构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玻璃的制备、加工和应用技术,为玻璃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基础条件。
同时,玻璃的物理性质也为其在建筑、光学、仪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希望本文对于玻璃的物理知识有所帮助,欢迎批评指正。
玻璃的种类和用途玻璃作为一种非晶体,是由硅酸盐、碳酸盐等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透明、硬度高、抗腐蚀等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质。
而玻璃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应用领域也多种多样。
一、普通玻璃普通玻璃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玻璃,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还含有一些碱金属、碱土金属和氧化铝等,耐酸碱性差,容易被机械力破坏。
普通玻璃主要用于建筑、家具、电器、厨房卫浴等领域,如玻璃门、玻璃幕墙、玻璃桌面等。
二、钢化玻璃钢化玻璃是在普通玻璃加工的基础上,通过加热到较高温度,再急速冷却的工艺,使玻璃表面张力增强,耐冲击性能好,被破坏时不会形成尖锐的碎片,而是成为大块的碎片,具有安全性。
钢化玻璃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电梯、汽车、家具等领域,如玻璃钢门、玻璃幕墙、车窗等。
三、夹层玻璃夹层玻璃是将两层或多层玻璃之间加有一层PVB中间膜,利用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复合玻璃,具有良好的隔音、防盗和防爆性能。
夹层玻璃主要用于建筑和汽车领域,如玻璃幕墙、隔音窗、汽车安全玻璃等。
四、荧光光纤玻璃荧光光纤玻璃是将荧光光纤加入普通玻璃中制成的一种新型玻璃,其内部可以发光,具有新颖的视觉效果,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照明等领域。
五、陶瓷玻璃陶瓷玻璃是由玻璃和陶瓷两种材料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不变形、耐高温、耐磨损的优越性能,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如电子产品、航空发动机等。
六、纳米玻璃纳米玻璃是玻璃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级别的涂层,可以改变玻璃表面的颜色和透光率,提高了玻璃的透光性和美观性,常用于高档建筑、卫生间、家具等领域。
总之,玻璃的种类多样,用途广泛,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玻璃的应用也将不断涌现。
玻璃
玻璃是一种无定形的非晶质固体材料,具有光透明、易成型、隔热保鲜等性质和功能。
它的主要成分是硅二氧化物,通常还含有钠、钙、铝等金属氧化物成分。
根据化学组成,玻璃可以分为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氧化物玻璃等不同种类。
玻璃成型后呈现非晶态固体的无序结构,与晶体材料的有序结构不同,不形成规律的晶胞排列。
这使得玻璃具有光滑、透明、容易成型等特点。
玻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工程材料,应用十分广泛。
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涂层或与其他材料复合后使用。
玻璃的多功能性使其在建筑、交通、照明、容器等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根据成分,玻璃可以分为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氧化物玻璃、矾玻璃等。
常见的普通玻璃属于硅酸盐玻璃。
根据用途,玻璃可以分为平板玻璃、容器玻璃、光学玻璃、特种玻璃等。
平板玻璃用于建筑、家具、车辆等;容器玻璃主要指玻璃瓶;光学玻璃用于摄影机、显微镜等;特种玻璃则包括化学玻璃器皿、光纤玻璃等。
玻璃的制造方法有熔融法、浮法等。
熔融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原料混合熔融成液体玻璃,再制成所需形状。
玻璃的主要性质有机械强度、光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热扩散率等。
经过修饰,可以使玻璃具有特定的光学、保温、耐火等功能。
玻璃在建筑、照明、电子产品、食品容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工程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玻璃的性能和用途也在不断扩展。
各种玻璃特性详细介绍玻璃是一种非晶态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玻璃的各种特性。
1.透明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可以透过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大部分光线,使室内外景色清晰可见,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照。
2.硬度:玻璃的硬度较高,具有一定的耐刮擦性能,不容易被表面物体划伤。
3.耐化学性:玻璃对大部分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不易受酸、碱腐蚀,因此常用于储存和盛装化学物质。
4.耐热性:玻璃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不易熔化、软化或变形。
5.导电性:一些特殊类型的玻璃,如导电玻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被用作导电板或触摸屏等电子器件的基底。
6.绝缘性:一般的玻璃具有很高的绝缘性能,可以有效阻隔电流的流动,不易导电。
7.吸音性:玻璃表面的平整度对声音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能够减少室内外噪音的传递和反射。
8.抗紫外线:玻璃能够吸收或反射大部分紫外线辐射,起到一定的防晒作用,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9.可塑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玻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通过热加工或冷加工改变其形状。
10.易加工性:玻璃制品可以通过切割、打磨、抛光、冷加工等多种工艺进行加工,制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成品。
11.耐磨性:玻璃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不容易被表面摩擦或磨损。
12.环保性:玻璃是一种可重复利用和回收的无害材料,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13.光学性能: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如折射、透射、反射等,可以用于制造光学仪器、光学镜片等。
14.物理稳定性:玻璃的化学成分稳定,在一般的自然环境下不易发生变化和分解。
总之,玻璃因其独特的特性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被用于建筑、家具、电子、光学、化学等领域,并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不断出现各种新型玻璃,如夹层玻璃、电触摸屏玻璃、防弹玻璃等,拓展了玻璃的应用领域和功能。
第一篇生产过程原理第三章玻璃(8 学时)
一、基本概念
1、玻璃
2、应变点、退火点、变形点、软化点、流动温度、熔化温度
3、逆性玻璃
4、表面张力
5、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6、热钢化、化学钢化
二、判断题
1、当熔体冷却为玻璃时其热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连续变化。
熔融态向固态玻璃的转变在转变温度区间(T s~T f)进行。
T g为玻璃转变温度(相当于粘度1012.4泊),T f为玻璃膨胀软化温度(相当于粘度108~10泊)。
()
2、砷-硫(硒、碲)系统玻璃,其代表为As2S3和As2Se3。
硫系玻璃具有优异的红外透过性能。
()
3、玻璃中随SiO2含量下降,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增加,系统中桥氧数上升,氧数R下降,硅氧骨架连接程度下降,网络结构呈架状-层状-链状-组群状-岛状改变。
()
4、“逆性玻璃”共同点是网络外体氧化物的含量大于玻璃生成体氧化物,逆向玻璃的离子性成分很高,也有人称为“离子玻璃”。
()
5、玻璃粘度决定于硅氧四面体的连接程度,即随O/Si比的上升而下降,引入碱金属氧化物R2O(Li2O、Na2O、K2O、Rb2O、Cs2O等)时,粘度降低。
()
6、二价金属离子对粘度的影响比较复杂。
一般来说降低粘度的顺序是:MgO>SrO >CaO >BaO。
()
7、B2O3含量较少时,玻璃粘度随含量升高而升高。
B2O3含量为15%趋于最高点,以后部分[BO3]变成[BO4]三角体,粘度下降。
()
8、玻璃的密度主要取决于:1、构成玻璃的原子的质量;2、原子堆积紧密程度;3、配位数。
网络结构紧密或网络外结构被填空,密度增加;温度升高,密度增加;压力增加,密度增加。
()
9、玻璃中有完整的、强的Si-O键的强度较高。
在石英玻璃中加入R+离子后,强度降低。
()
10、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大小主要决定于网络骨架,Si-O组成三度空间网络,刚性大,不易膨胀。
加入R2O和氧化物后,膨胀系数增大。
引入的少量Al2O3,膨胀系数下降。
()
11、玻璃的密度大,结构致密,折射率大。
石英玻璃密度小,具有较小的折射率,BaO、PbO折射率高。
温度升高玻璃的折射率增大。
()12、玻璃受水侵蚀时,玻璃中的金属离子浸出,离子交换,水化形成
Si[OH]4,形成硅酸凝胶,形成SiO2薄膜,称为“保护膜层”。
普通硅酸盐玻璃中含有RO、R2O3等离子,具有一定的抗水侵蚀能力。
()
13、除氢氟酸外,一般的酸并不直接与玻璃起反应,它是通过水的作用侵蚀玻璃。
浓酸对玻璃的侵蚀能力低于稀酸。
高碱玻璃的耐酸性小于耐水性,高硅玻璃的耐酸性大于耐水性,普通硅酸盐玻璃碱含量较高。
()14、玻璃置于空气中,受到空气中水汽、CO2、SO3等侵蚀。
它们往往比水溶液具有更大的侵蚀性。
对玻璃的侵蚀,先是以离子交换为主的释碱过程,后来逐步过渡到以破坏网络为主的溶蚀过程。
()
15、玻璃中硅氧含量愈多,硅氧四面体[SiO4]互相连接程度愈大,玻璃的化学稳定性越高。
退火时间增长和退火温度提高,化学稳定性降低。
()
16、玻璃体的缺陷主要有三大类:气泡(气体夹杂物)、结石(结晶夹杂物)条纹和裂纹。
()
17、影响化学抛光的因素有:1、玻璃成份,钠钙玻璃最易于抛光,铅晶质玻璃难于抛光;2、氢氟酸与硫酸比例;3、酸液温度;4、处理时间,过短作用不完全,过长则表面有盐类沉淀。
()
18、影响玻璃热钢化的因素有淬火温度、介质传热速率、玻璃厚度、玻璃组成等。
淬火温度高好;冷却快好;薄好、厚不行;膨胀系数小好,石英玻璃钢化效果最好。
()
19、化学钢化用α大离子交换小的离子,如Na+、K+交换Li+,表面α大,内部α小,冷却产生压应力。
()
20、蚀刻后玻璃的表面性质决定于氢氟酸与玻璃作用后所生成的盐类性质、溶解度大小、结晶的大小,以及是否容易从玻璃表面清除。
若反应物不断被清除,腐蚀作用均匀,可以得到非常光滑或有光泽的表面。
反应产物溶解度小,得到粗糙无光泽的表面;结晶小,使表面无光泽。
()
三、思考题
1、玻璃具有哪些共同的特性,可以分为哪几类?
2、玻璃结构网络学说的要点?
3、影响玻璃熔体粘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玻璃表面张力有什么样的工艺意义?
5、主要粘度参考点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6、影响玻璃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影响玻璃弹性、脆性、硬度、热膨胀性和折射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影响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9、玻璃组成的设计和确定的原则有哪些?
10、玻璃表面张力有什么样的工艺意义?
11、碎玻璃在生产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12、引入某种氧化物的玻璃原料是否唯一?试举例说明。
13、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哪些?对它们有哪些基本要求?
14、配合料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有哪些?
15、玻璃体的缺陷有哪些?各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6、普通玻璃有哪些主要种类?各自的生产工艺要点是什么?
17、玻璃离子着色的机理是什么?
18、玻璃半导体着色的机理是什么?半导体着色可获得什么样的色彩?
19、玻璃的深加工有哪几类,每类包括哪些方法?
20、常见特种玻璃有哪些种类?它们最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21、与普通玻璃相比,淬火玻璃有哪些特别的性能?为什么?
22、钢化方法有哪几种,各自有什么工艺控制要点?
23、微晶玻璃与普通玻璃有何异同?其主要用途有哪些?
24、试计算某厂生产的翠绿色啤酒瓶的配料量。
已知条件:
(1) 翠绿色啤酒瓶玻璃成分(wt%)
玻璃中各成分的来源:注意还有伴生成分:
2) 原料的化学成分组成
25、试计算某厂生产玻璃的配方,已知条件如下:1、玻璃的设计成分(见表2-3-5)
玻璃的设计成分(质量%)
2. 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2-3-6)
表2-3-6 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
3. 配料的工艺参数与所设数据
纯碱挥散率 3.10%;玻璃获得率82.5%;
碎玻璃掺入率20%;萤石含率0.85%;
芒硝含率15%;计算基础100kg玻璃液;煤粉含率 4.7%;计算精度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