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术语解释共88页
- 格式:ppt
- 大小:9.83 MB
- 文档页数:88
园林中名词解释∙园林: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园林美: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题(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间的风景美。
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与象征性,能表达出特定环境的功能内容。
∙动态景观:按一定观赏路线,综合考虑成景因素的点、线、面布局,系统地布置多种景点,让人们在行进中观赏连续运动变化的景物,步移景异,形成系列景观,如颐和园的排云殿∙静态景观:视觉空间相对静止,通常以定点观赏,一般要在人流比较几种,易停留的最佳观赏点来组织视点和景物之间的关系,如浙江的千岛湖。
∙实体:一些空间限制因,如山坡。
虚体:各实体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如山谷。
∙对比:把两种性质极端不同的形体组合成图画,显示出强烈冲击性而产生美感∙调和: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造型放在一起。
∙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形成节奏∙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和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稳定:给人以安定舒适愉快的感觉,园林中常见体量上用下大上小。
颜色上浅下深,降低重心∙对称:保持景物均衡的一种形式(由中心设一种轴线,左右上下完全相同)对称的造型给人平静,舒适感觉(静止美),感觉庄重,严肃,有气魄,但显得呆板,不亲切∙均衡:轴线的左右两边造型不同,但份量感相同,感觉平均∙不对称均衡(拟对称均衡):造型也有安全感,由于造型可以任意变化,故造型生动活泼(动态美),广泛应用于自然式园林布置中∙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高尺度是否合宜,(空间、形体、体量的关系)∙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包括:自然(习见)尺度、夸张尺度和亲切尺度∙空间:西方将空间表现为具有一定几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景,东方则表现为不定的,模糊的或把有限空间象征为一种宏大的空间概念,对空间的理解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主配手法:就是要突出主景。
林业专业术语大全一、森林指由木本植物(乔木、灌木和竹类)及其它植物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时序的植物群落。
二、森林覆盖率指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总规模和森林绿化程度的一种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
三、针叶林以针叶树(常绿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类森林的总称。
包括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四、阔叶林以阔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类森林的总称。
五、天然林指自然界中自然生长的森林。
六、人工林指人类有意识培养而成的森林。
七、乔木指树身高大的树木(乔木、灌木的近义词)。
八、灌木指无明显主干,从地面长出茂密的分枝,树木高度在人的膝盖以上,不能成林的树木。
九、林龄指林木的年龄,即林木自种植至采伐年限。
可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
十、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状况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
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十一、商品林是指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材等需求,以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林地,一般不包括经济树种所构成的森林。
十二、采伐迹地指伐区作业后被采伐林木迹地。
包括伐后保留的幼树幼苗尚不能形成新的森林的迹地。
十三、采伐剩余物指伐木采伐剩余物及枝桠、梢头、板皮等非原木部分和非伐除物(如树干上的树冠、枝杈等)。
是营林生产的副产品,可作为薪炭材或培育幼树等使用。
十四、立木采伐剩余物指伐倒木上的枝桠、梢头及采伐后剩余的非伐除物,在次年伐根上萌生出的林木以及砍伐后的树桩上长出的各种可供利用的小径木材等可统称为立木采伐剩余物。
它可以代替木材,且质地较成熟林木更优。
通常作小径材或薪炭材利用,用于枝桠编制筐篓,加工成刨花板等代用材等。
其可加工成各类板方材及家具,也是制造人造板和各种人造纤维板的原料,立木采伐剩余物属于“剩”木、“下脚”料中的有效资源,利用好可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节约了资源,可减少废弃物污染,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园林名词解释大全园林名词解释大全名词解释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史华夏园林意匠、古典园林30 讲、古典园林史、园林学概论皇家园林称“苑囿”或“宫苑”,一般是指由帝王主导营造,供帝王家族居住、游乐之用的园林。
如北京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庄。
私家园林从汉代已开始萌生和发展,相对于皇家园林而言,属民间的贵族、官僚等人士所有,供园主人日常游憩、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通常不大。
如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
寺庙园林一般是指宗教崇拜场所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带有神话色彩的特殊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堂的花园。
如ft西晋祠、四川德阳文庙前庭花园。
风景名胜是中国园林里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位于城郊的ft水形胜,风光秀丽之地,面积较为广阔,多有寺庙或名胜古迹,适当装点园林景致,成为市井百姓可达的公共性自然游憩地。
如四川峨眉ft、泉州清源ft。
囿是最初的园林形式,通常是在选定地域划出范围,或构筑界垣,让草木鸟兽在其中自然繁育,并驻台掘池,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灵台灵沼灵囿所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园林,也是中国自然ft水园艺术形式的先驱。
灵台,象征着高ft;灵沼,象征着大海;灵囿,象征着滋养万物生长的大地。
一池三ft 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常见的规划形式。
通常表现为在一片水城中布置三座岛屿,象征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ft,以模拟仙境。
汉武帝在长安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并取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模仿仙境。
此后这种布局成为帝王营造宫苑时常用的布局方式。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与文人名流圈子里的一种酒诗酬唱的社交聚会。
出自兰亭序(东晋?王羲之)。
辋川别业唐朝诗人王维的庄园式园林,利用自然风景形神组织景点二十余处,较少的人工构。
园林⼯程名词解释1.园林⼯程:对组成园林的如地形、⼭⽯、⽔体、道路、植物和建筑按照⼀定原理、⽅法和功能要求进⾏加⼯的⼯程。
2.园林⽤地竖向设计:在⼀块场地上进⾏垂直⽔平⽅向的布置处理。
3.⼟⽅⼯程:在建筑区域与地形改造和整理相关的设计及施⼯过程。
4.⼟壤的容重:单位体积内天然状态下的⼟壤重量,重量为kg/m35.⼟壤安息⾓(⼟壤⾃然倾斜⾓):⼟壤⾃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与地平⾯所形成的夹⾓。
⽤α表⽰6.⼟壤可松性:⼟壤经挖掘后,其原有紧密结构遭到破坏,⼟体松散⽽体积⾯积增加的性质。
7.平整标⾼(计划标⾼):基于某⼀⽔准⾯之上⽽表⾯崎岖不平的⼟体,经平整后使其表⾯成为⽔平的,平整后的这块⼟体的⾼度。
8.零点:不挖不填的点。
9.零点线:零点的连线。
10.⽤⽔量标准:国家根据各地区城镇的性质,⽣活⽔平和习惯,⽓候⼀级⽣产⼒⽅式等不同⽅式制定的各个⽤⽔点所需⽤⽔量。
11.⽇变化系数:最⾼⽇⽤⽔量对平均⽇⽤⽔量的⽐12.时变化系数:最⾼时⽤⽔量对平均时⽤⽔量的⽐13.经济流速:既不浪费管材,增⼤投资,⼜不致使⽔头损失过⼤的流速。
14.⽔头:⽔⼒学上将⽔柱⾼度称为⽔头15.⽔头损失:⽔在管中流动,⽔和管壁发⽣摩擦,克服这些摩擦⽽损失的势能。
16.管道流量:⼜叫流量,单位时间内⽔流流过某个管道的量。
17.⾕⽅:为了⽅式⼤径流对地⾯冲刷⽽在汇⽔线上布置⼀些达到降低其流速的⼭⽯。
18.挡⽔⽯:为了减少冲刷,在台阶两侧或陡坡处置⽯挡⽔,这些置⽯就是挡⽔⽯。
19.护⼟筋:沿⼭⽯两侧陡坡或边沟地纵较陡的地段成⾏埋置⼟中的砖或其它砖材。
20.管道⽐阻:每⼀⽶或每千⽶管道的阻⼒。
21.铺盖:位于上游和闸底相接的不透⽔层22.护坦:下游与闸底相连接的不透⽔层,作⽤是减少闸底河床的冲刷和渗透23.驳岸:⽔体与⼟体相连接处为防⽌陆地被淹或⽔岸坍塌⽽扩⼤⽔⾯⽽建造的垂直结构⼯程24.海漫:向下游和护坦相连接的透⽔层25.护坡:⽔体与⼟体相接处的缓坡结构⼯程26.⽔位:⽔体上表⾯的⾼程27.沉褥:是⽤树⽊⼲枝编成的柴排,在柴排上加载块⽯使下沉到坡岸⽔下的地表28.挡⼟墙:在⼟坡外侧修建⼈⼯挡⼟墙维持⼟坡稳定,⽤以⽀持并防⽌⼟坡倾塌的⼯程结构体29.园路平曲线:当道路的⼀段直线转到另⼀条直线时,其转⾓的连接部分均采⽤圆弧形曲线。
园林名词解释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园林名词的解释:
1. 园林:指由人工修建和经营的以栽培各种植物为主,布局美观,结构独特,具有艺术性
的人工景观空间。
2. 庭院:指位于建筑内或周围的小型园林空间,通常用于休闲、观赏或种植花草。
3. 花园:指种植各种花卉的园林空间,通常以花卉为主要景观元素。
4. 公园:指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散步等活动的开放空间,通常含有各种设施和景点。
5. 植物:指园林中用于美化和绿化的各种植物,包括花卉、树木、灌木等。
6. 游憩设施:指公园或花园中提供给游客休息、娱乐和活动的设施,如长椅、亭子、喷泉等。
7. 园路:指园林中供人行走的道路,通常呈弯曲状,融入自然景观。
8. 喷泉:指通过水源喷射形成水柱、水雾或水流动态的装饰性水景,常用于园林中增加观
赏效果。
9. 石景:指在园林中利用石头构造的景观,如假山、石桥、石亭等,常用于表现自然山水。
10. 镜面水池:指在园林中建造的水池,通过平静的水面反射周围景观,增加美感。
11. 园林疏导:指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使园林中的景观呈现出流畅、有序的效果。
这些只是园林名词的一小部分解释,园林学涉及众多领域,还有许多特定的名词和术语,
需要更详细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名词解释1起挖由于景观改造等原因,将原有植物移植到另一种植地点过程中的起挖工序。
2砍伐、砍挖由于景观改造等原因,将原有植物进行清除,这一过程包括砍伐、砍挖绿化植物;砍伐只把植物从径杆处砍倒,而砍挖是指把植物从径杆处砍倒后再把树头挖掉。
3铲除杂草使用铁铲、锄头等工具,人工将杂草清除,称为铲除杂草(目的植物除外的草本植物称为“杂草”)。
4露地花卉凡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在露地进行,或主要生长发育期在露地进行的花卉,称为露地花卉本定额所指的露地花卉为广义的花卉,包括观花或观叶色灌木或草本植物,定额中划分为木本花卉、草本花卉和球根块根花卉。
5单干棕榈树干单生的棕榈科乔木或灌木。
6 丛生棕榈多杆径的棕榈科乔木或灌木。
7 散生竹指单轴散生型竹子。
具有真正的地下茎(竹鞭),竹杆在地面呈散生关的一类观赏竹种。
8 丛生竹竹杆在地面呈密集丛关的一类观赏竹种9 胸径、地径乔木主干离原地表面1.2m处的走私称为胸径,乔木主干离原地面高0.3m处的直径称为地径。
10 冠幅冠幅指植物成丛生长的树冠直径。
11 丛径本定额中的丛径是指丛生植物在基部丛生出来的众多茎杆自然组合形成的一个整体的基部的平均直径。
12 苗高*冠幅苗高指乔木从地表面至苗木正常生长顶端的垂直高度;冠幅指苗木树冠垂直投影面的直径。
13花盆规格市场上一般按花盆口部的内径表示规格,单位为cm。
14育苗袋规格市场上一般按育苗袋充装种植基质后,以袋口直径和深度的尺寸表示规格,单位为cm。
15 假植苗木不能及时栽植而需要保存一段时间的情况下,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做临时性填埋的绿化工程措施称为假植。
16 立地条件营造在园林要化工程中,根据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要求,对绿地的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生物等生态环境因子的营造。
17 绿地渗水排水管用于收集与排放绿地上渗透下来的地表水的管道18 花园基底由大颗粒、大空隙的卵石等物质放在刚性面层上所组成,用于过滤地表水,且具有一定厚度的绿地基层结构,也称绿地基底。
1.胸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1.3m处的直径。
2.地径:也称基径,指起苗时离地表面0.1m处的平均直径3.冠丛高:指灌木丛地表面至正常生长顶端的垂直高度4.蓬径:指灌木、灌丛垂直投影面的直径5.定干高度:指乔木从地面至树冠分枝处即第一分枝点的高度6.种植土:也称好土,指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7.种植穴(槽):种植植物挖掘的坑穴。
坑穴为圆形或方形称种植穴,长条形的称种植槽8.土球:指挖掘苗土时,按一定规格切断根系保留土壤呈圆球状,加以捆扎包装的苗木根部9.裸根苗土:指挖掘苗木时根部不带土或带宿土(即起苗后轻抖根系保留的土壤)10.修剪:在种植前对苗木的树干和根系进行疏枝和短截。
对枝干的修剪称修枝,对根的修剪称修根)11.乔木:指有明显主干,各级侧枝区别较大,分枝离地较大的树木12.灌木:指无明显主干,分枝离地较近,分枝较密的大本植物13.大本植物:茎有木质层、质地坚硬的植物14.散生竹:指地面到竹丛间只有一个主干的单根种植竹15.丛生竹:指自根颈处生长出数根主干的以丛种植的竹16.绿篱:指成行(片)密植,修剪而成的植物墙可用以代替篱笆、栏杆和墙垣,具有分隔、防护或装饰作用17.普通花坛:成片种植的花卉或观叶植物,花坛本身无规则图形、图案式样等要求18.彩纹图案花坛:又称模纹花坛或毛毡花坛,按照花、叶外形、色彩配置成多层次几何图案、文字的花坛19.造形植物:人为修剪成球、柱、动物等特定形体的植物20.攀缘植物:指以某种方式攀附于其他物体上生长,主干茎不能直立的植物21.地被植物:指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包括贴近地面或匍匐地面成长的草本和大本植物22.植生带:指采用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的无纺布,在其上均匀撒播种子和肥料而培植出来的地毯式草坪种植生带23.栽植期养护:指绿化种植工程定额所包含的施工期内的养护。
苗木、花卉栽植包括十天以内的养护工作24.成活期养护:指绿化工程初验前的成活养护。
园林名词解释
1.名词
对景——随着曲线的平面布局,步移景异,层层推出或从某一观赏点出发,通过房屋山门窗或围墙的门洞作为画框来取景,或者通过走廊与漏窗来看风景。
问答
这种园林以表现自然竟趣为目的,排斥规则,对称,力避人为造作气氛。
与轴线对称,几何图形,分行列队,显示人的力量的欧洲园林大相径庭。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区别——1)前者以祖国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为创作源泉。
2)前者以提供皇宫贵族休息,娱乐之处,后者是贵族富商以及官僚地主的生活享乐而建的。
3)前者在大范围内以堆土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再适当点缀山石,山中叠山,假山与真山相结合。
后者以山石造山为主。
4)前者花木配植规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后者以单株为主。
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
1)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又互相贯通,联为整体。
园中
2
3
4)
5。
名词解释: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园林: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园林学: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园林与绿地绿化的关系:绿地包括天然的与人工的一切绿色地带,自然也包括园林。
因此,园林也可以说是绿地的一种特殊形式。
实际上绿化则是达成绿地的手段。
一般局限于运用植物材料,以取得环境效益为主,而园林则往往运用多种素材,较多考虑风景效应。
因此,园林比起一般绿地来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游息功能。
园林设计设计具有普遍性。
设计是思考的过程。
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
具体的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平桥:折线平桥,单跨平桥景:自然界中具有美感的物像。
园林中的景,是指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经人工创造的,以引起人的美感为特征的一种供作游憩观赏的空间环境风景视线的仰角小于6°时景观空间有空旷感;仰角在13°左右时,景物有亲近感,观赏艺术价值较高;仰角大于18°时,则空间有闭塞感,人开始感到压抑。
•①正多边形亭:如正三角形亭、正方形亭、正五角形亭、正六角形亭、正八角形亭、正十字形亭等。
•②圆亭、蘑菇亭、伞亭等。
•④组合式亭:如双三角亭、双方形亭、双圆形亭、双六角亭,以及其他各种形体亭的相互组合。
园林技术学习中的专业术语解析引言:园林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植物学、土壤学、水利学、建筑学等多个领域。
在学习园林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对于理解和掌握园林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园林技术学习中的一些常见专业术语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
一、景观设计1. 绿地率(Greening Rate):绿地率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化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它是衡量城市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
2. 配景(Backdrop):配景是指在景观设计中为主景提供背景或衬托的元素,如建筑物、山体、水体等。
配景的选择和布局可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3. 城市森林(Urban Forest):城市森林是指城市中的绿地系统,包括公园、林地、街道绿化等。
城市森林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植物学1. 园艺学(Horticulture):园艺学是研究植物栽培和管理的学科,包括蔬菜园艺、花卉园艺、果树园艺等。
园艺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生长发育、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等。
2. 绿篱(Hedge):绿篱是指用植物种植的围墙或屏障,常用于园林绿化和景观设计中。
绿篱可以起到隔离、遮挡、装饰等作用。
3. 花坛(Flower Bed):花坛是指用来种植花卉的区域,常常在公园、广场等场所设置。
花坛的设计和布局可以营造出美丽的花海,给人们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三、土壤学1. 土壤质地(Soil Texture):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颗粒的大小和比例。
常见的土壤质地包括沙土、壤土、粘土等。
土壤质地对植物生长和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重要影响。
2. 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供应能力。
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合理施肥是园林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3. 土壤酸碱度(Soil pH):土壤酸碱度是指土壤中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含量。
园林技术学习中的专业术语解析引言:园林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众多专业术语。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术语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
因此,本文将对园林技术学习中常见的专业术语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景观设计1. 绿化:指通过种植植物、布置草坪、设置花坛等手段,使环境具有绿色的特征。
2. 园林景观:指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将建筑、植物、水体等元素有机结合,创造出美丽宜人的环境。
3. 硬质景观:指园林中的硬质构筑物,如石头、木材、金属等材料所建造的路径、亭子、桥梁等。
4. 软质景观:指园林中的植物、草坪、花坛等绿化元素,具有柔和的特点。
二、植物学1. 树种:指树木的种类,如槐树、柳树、松树等。
2. 灌木:指高度较低的木本植物,如玫瑰、小叶女贞等。
3. 藤本植物:指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的植物,如紫藤、爬山虎等。
4. 草本植物:指高度较低的非木本植物,如牵牛花、向日葵等。
5. 多年生植物:指寿命较长的植物,如铁线莲、月季等。
6. 一年生植物:指寿命只有一年的植物,如向日葵、短命草等。
三、土壤学1. 土壤质地:指土壤的颗粒大小和组成,分为砂壤、壤土、黏土等。
2. 土壤肥力:指土壤中含有的养分丰富程度,通常通过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来评估。
3. 土壤酸碱度:指土壤的酸碱性程度,通常通过pH值来表示,pH值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等于7为中性。
4. 土壤通透性:指土壤对水分的渗透能力,与土壤质地有关,通常通过渗透系数来评估。
四、水文学1. 水循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蓄水等。
2. 水源涵养:指通过植被覆盖和土壤保持措施,减少水源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
3. 湿地保护:指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恢复,维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五、园林施工1. 硬质施工:指园林中的硬质构筑物的建造过程,包括路径铺设、亭子搭建等。
2. 绿化施工:指园林中的植物种植和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包括栽植、修剪等。
常见的园林绿化名词解释汇总1、胸径又称干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胸高处的直径,断面畸形时,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不同的乔木的胸高有差异,不同的国家对胸径的规定也有差别。
我国和大多数国家胸高位置定为地面以上1.3米高处。
通常用Ф来表示。
2、地径也称基径,指土迹处的直径。
共同的认识是指“苗干靠近地表面处的直径”,而实际应用中则是地面以上20公分,也有些要求是离地10cm处。
通常用D来表示3、米径指地面上1米处的直径。
(一般苗农提供的大部分都是这个米径)4、冠幅(冠径)也就是树木整个的宽度,也叫蓬径,通常用P或W来表示。
5、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
它的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在作物苗期,为了给作物创造良好营养生长条件,要促进根系生长,增大根冠比。
具体措施有: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中耕断根、蹲苗等措施,肥水措施是:施磷肥,控水。
6、一年生帽一年生帽,指当年春季经截冠后,萌发生长一年的枝冠大小。
7、截干是对地面以上选定一定高度后,不留主枝,只留主干的一种修剪方法。
8、截冠干茎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等进行截断的措施。
这种方法有促进树木更新复壮的作用。
9、截枝即把枝条的一部分剪去。
其主要目的是刺激侧芽萌发,抽生新梢,增加枝条数量,多发叶多开花。
10、短截在枝条上选留几个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达到减少枝条,刺激侧芽萌发新梢的目的。
11、裸根移栽裸根移栽,一般是不带土或带土量极少的移栽方式。
多用于易成活树种或小树种。
12、带坨移栽即带土球移栽。
就是在树木移栽时,根系携带一定大小的原生土和根系的移栽,叫带坨移栽。
这种移栽方式多是大规格树木、成活相对困难、反季节移栽时应用较多。
13、落叶树种是指寒冷或干旱季节到来时,叶同时枯死脱落的树种。
14、常绿树种是指春、夏季时,新叶发生后老叶才逐渐脱落,终年常绿的树种。
15、阔叶树种一般指双子叶植物类的树木,具有扁平、较宽阔叶片,叶脉成网状,叶常绿或落叶,一般叶面宽阔,叶形随树种不同而有多种形状的多年生木本植物。
园林中那些专业术语(全)日式园林中有一些专业术语,下面让我们结合图片来理解它们吧。
1、垣摒:土围墙2、腰挂:茶庭中用于休息的坐凳3、待合:茶庭中用于等待的建筑,与坐凳结合,成为“待合腰挂”,即坐等处。
4、洗手钵:茶庭的显著标志,用于茶道仪式的净手,通常为石制。
5、蹲踞:茶客先蹲距而后才能洗手。
6、石灯笼:常置于路边、树下或水中7、蹲距组合:以蹲距为中心的一组功能石,包括踏石(用于站立)、汤桶石(用于搁置水桶)、手灯石(用于搁置小灯笼)、控石、佛石和流水石(防止落水飞溅)等。
8、寄付:客人整理衣物的场所。
9、雪隐:茶庭中的厕所,砂雪隐:供贵客用的铺砂厕所,又称为饰雪隐、装雪隐、石雪隐。
10、尘穴、尘壶:用于盛垃圾的地方,后成为装饰品。
11、躏口:茶室的入口,用于客人进出。
12、贵人口:躏口的一种,在门口设有两道帐子,用于重要客人出入。
13、步石:用于步行的石头,分为铺石、飞石、汀石和阶石等。
铺石:铺路,汀步路;飞石:埋入地中一半,露出一半;阶石:用于茶室门口的几块功能石,又高到底依次为:踏脱石(用于脱鞋)、滴水石(用于防止屋檐滴水)、蹬脚石(用于上阶蹬脚)、挂刀石(用于挂刀时站立的石头)。
14、亭主石:为迎接客人所站立的功能石,在中潜门附近。
15、客石:在中潜门外客人所站立的石头16、乘越石:茶庭中在亭主石和客石之间用于装饰的景石。
17、控石:茶庭步石或中潜门附近,用于添点的功能石。
18、守关石:留石、止石,用于茶庭的飞石歧路终点,用蕨藤十字形扎结作为禁止通行的标志。
19、佗:超脱人间世故,追求清幽和逍遥的美学境界。
20、寂:远离人间喧嚣,追求苍古和凄凉的美学境界。
21、广缘:宽广的走廊,常作观赏园景之用。
22、月见台:用于观赏园林或月亮的木平台,常有顶棚。
23、枯池:无水的水池,有池形,无池水,池底常铺以卵石。
24、远山石:远山的石组,与画论结合。
25、舟形石:枯山水的溪流中,形似扁舟的景石。
26、伽蓝石:把寺院的柱础石用于园林中,作为飞石或洗手钵,上面有孔,可当水穴。
林行业专业术语全套客土:更换适合园林植物栽植的土壤。
地形造型:一定的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栽植地的起伏状况。
栽植穴、槽:栽植植物挖掘的的坑穴。
坑穴为圆型或方形的称为栽植穴,长条形的称为栽植槽。
栽培植:理化性状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理化性状指土壤理化性质,就是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容重、比重、通气性、透水性、养分状况、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耕性、磁性等。
裸根苗木:挖掘时根部不带土或仅带护心土的苗木。
容器苗:将苗木种入软容器(软容器为可降解的材料)中,掩入土中常规养护,移植时连同软容器一起埋入土中。
分支点高度:乔木从地表面至树冠第一个分支点的高度。
胸径:乔木主干高度在L3m处的树干直径。
常以〃①〃表示地径:树木的树干贴近地面处的直径。
一距离地面高30cm处测量所得的树(苗)木直径。
根据品种不同,有些苗木地径起量部位距离地面30-50cm不等,有些直接贴地皮量(又称基径),常以表示。
茎密度:草坪单位面积内向上生长茎的数量。
设施空间绿化: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的顶面、壁面及围栏等处的绿化。
栽植基层:非绿地绿化方式的植物栽植基础结构,它包括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过滤层、栽植土层等。
栽植工程养护:园林植物栽植后至竣工验收移交期间的养护管理。
观感质量:园林绿化工程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绿化植物养护术语15.乔木: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16,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不会超过6米。
17.藤本:茎细长,缠绕或攀援它物上升的植物。
(1)木质藤本:茎较粗大,木质较硬。
如过江龙,鸡血藤等;(2)草质藤本:茎长而细小,草质柔软。
如鸡屎藤,百部等;(3)缠绕藤本:主枝缠绕它物,紫藤、葛藤等。
(4)攀援藤本: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攀附器官攀援于它物,如爬山虎、葡萄等。
18.草本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地面上没有宿存的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