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霞:《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
- 格式:ppt
- 大小:403.00 KB
- 文档页数:54
2024年读《田丽霞班主任工作法》心得体会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非常幸运地有机会在____年阅读《田丽霞班主任工作法》这本书。
这本书是田丽霞班主任多年教学和工作经验的总结,对于提升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激发了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的激情,并对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班主任的核心作用。
田丽霞班主任强调班主任是学生们的朋友、兄长姐妹和一名引导者,班主任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作为班主任,我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的监督者和管理者,更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书中提出了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田丽霞班主任强调了班主任应具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沟通表达能力,以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
她还提到了一些实用的工作方法,如班会的组织和管理、学生自律教育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非常实用,让我深感受益匪浅。
我将会在我的班级中尝试应用这些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更好地管理班级。
此外,这本书还对家校合作提出了重要的观点。
田丽霞班主任认为,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班主任应当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积极推动家校合作。
这一观点给我很大启发,提醒我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他们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我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田丽霞班主任在书中分享了很多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比如,我在班级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往往过于追求纪律的严格,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受到一定的压抑。
我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沟通表达方面还需要提高,这是我需要持续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听田丽霞老师的报告有感听田丽霞老师的报告有感羊亭学校小学部刘波12月28日在烟台一中听了来自XX市第四十二中学的田丽霞老师的精彩报告。
田老师一直从事班主任和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她积累了大量生动的案例,不断的思考使她对班主任工作有着自己独特而深邃的理解。
听田老师的报告,我深深的感到小小的班级其时就是老师的大舞台,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我们可以更全面的洞察孩子内心的感受,更准确的把握孩子心灵的成长,更科学的引导孩子成长的方向。
她给我们讲了怎样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纪律——班级建设的第一个凝聚点;二、教师——班级建设的第二个凝聚点;三、干部——班级建设的第三个凝聚点;四、目标——班级建设的第四个凝聚点。
田老师在报告中给我们讲了新的班集体成立后,教师要注意几个“第一次”:第一次在学生面前亮相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第一次在学生面前说话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一次布置任务时分配任务要合理,雷厉风行;第一次排座位一定要做到公平民主。
这些“第一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经历过,但谁会像田老师这样细心?谁又曾想过学生们会通过这几个细心的“第一次”来了解教师呢?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树立第一印象,会为班级管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田老师是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班主任,她所实践的众多案例都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支撑。
田老师的这四个凝聚点切中班级管理的要害,其间生动的案例说明田老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田丽霞老师为自己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都准备了什么呢?她首先学会了观察,对学生有所了解,我们的教育才有了发言权。
接着,她学会了反思。
每天反思自己的工作,思考哪些是自己和学生应该做的?哪些是学生不能接受的?每天都记录下自己的反思日记。
田老师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
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
学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
听全国优秀班主任田丽霞报告有感
3月5日在学校的会议室我们听了来自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的田丽霞老师的精彩报告。
田老师一直从事班主任和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她积累了大量生动的案例,不断的思考使她对班主任工作有着自己独特而深邃的理解。
听田老师的报告,我深深的感到小小的班级其时就是老师的大舞台,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我们可以更全面的洞察孩子内心的感受,更准确的把握孩子心灵的成长,更科学的引导孩子成长的方向。
而这些,都需要教师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
田老师的讲座里有许多的真实案例,她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透过送雨伞化解早恋;让爱揭人短的同学当班级宣传员;“我最重要”的主题扳班会;田老师如何认识学生;撞书事件......这些案例的积累本身就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深入反思,所以作为一名关注教育细节的班主任还要注意教育案例的积累。
我们是充满智慧的审视学生成长中的具体问题,解决好学生成长中的难题,引导好孩子成长的方向;我们关注教育细节,不是面面俱到,事事包办,而是有所取舍,科学教育,艺术引导。
做关注教育细节的班主任说难也不难,当我们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的时候,当与我们的学生成为朋友的时候,当反思成为习惯的时候,当把工作当成享受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自然充满艺术性,真正达到教育无痕的境地了。
这一句句金玉良言我将永记在心,实践在日后的工作中。
班级管理工作的辩证思考摘要:学校教育主要在于育人教育,其核心是班级管理,班级可以堪称学校教育的心脏。
文章通过笔者在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辩证思考班级管理工作,能够让班级和谐奋进,良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让班级管理惠而不费。
关键词:班级管理;辩证思考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65-01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所在,班级可以堪称学校教育的心脏。
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坏,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笔者在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辩证思考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班主任角色转换和定位中的辩证思考,建立和谐奋进班级管理氛围众所周知,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但绝大多数班主任,却只知道有这么个说法,没去考虑过如何去把这一角色在自己身上得以展示和发挥,加之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班主任的角色转换或者定位,更不知道该转换定位到哪个方向上。
在全国优秀班主任田丽霞老师的《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中给我们深深的启示:班主任应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突出收获与失误、成功与失败方面去思考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
力求做到:1、由“偏爱型”走向“博爱型”。
班主任要深入班级,了解每个学生,相信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把爱播洒到全体学生身上,不要只喜欢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
2、由“专制型”走向“民主平等型”。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老师是绝对权威的,学生对老师必须服从的,这种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创新精神了。
而新时代呼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树立师生共同管理的班级,尊重学生的意识。
3、由“简单粗暴型”走向“细致耐心型”。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主动了解学生所想、所做,要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春风沐雨,润物有声——记全国优秀班主任报告会有感开封市金明区西郊乡辛堤头小学郑衬意2010年3月20日早晨6点,我们的车队在沙尘暴中启程了,大家非常兴奋,因为就要与专家面对面,就要聆听专家的教育之声,就要与优秀的班主任进行交流与研讨,就要获得更新的经验与方法了,大家兴奋不已。
专家们的报告非常之精彩,非常的耐人寻味,他们是:田丽霞老师的《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万玮老师的《震撼教育36计》、焦健老师的《真情真爱真教育》、丁蓉老师的《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做一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以及万平老师的《教育是温暖的》。
他们的讲座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顿悟。
其中田丽霞老师的“学生问老师十大不明白”、万平老师的“德育环境=人文氛围=与人品质、丁蓉老师的我的幸福、快乐有成就的《五部曲》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中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学生平凡的、无私的、伟大的爱。
他们为教育前景指明了方向,为老师们点亮了教育教学前进的明灯,至今专家的铿锵之声仍余音袅袅。
从中我感悟到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一、有一颗善良的包容的心,和学生真正的交朋友,用“爱”感悟学生。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人性的弱点,他们虚荣,自尊,爱听好话,不爱听批评,所以要正确的评价学生,尽量不要把学生进行横向的比较,做好对学生的纵向比较,尤其是用好表扬这一“秘密武器”,表扬,不断的表扬,表扬优生的优点,用“天文望远镜”找出差生的优点,并表扬差生的优点,像田丽霞老师说的那样“从阳光面入手,在顺风中起跑”。
不要认为优生就是优生,差生永远就是差生啊,俗话说“缺点不说改不了,优点不说跑光光”啊,找出优点,表扬优点,想让学生怎么做,就拼命的表扬这方面的先进事迹,久而久之,就一定会如你所愿。
孩子们年龄小,容易接受爱,接受关怀,我们与其给他们讲道理,还不如用“爱”感悟学生。
师爱是教师的灵魂,真诚的爱换来真挚的情。
很多时候我们都抱怨学生辜负了我们的感情,不能领悟到老师的爱,我们很少从自身上反思过原因:是不是我们的爱对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负担,是不是我们的爱的附加条件已经超过了爱本身,是不是我们只剩下一副空壳而失去了爱的内涵?高金英老师说过,“健全的教师人格是师德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今天有幸聆听石家庄市42中学高级教师田丽霞老师,她主讲的内容为《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
我印象最深也最为触动的田丽霞老师主讲的《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
首先,田老师提出了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几个特质:业务精——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响当当的任课教师,让学生信其道而更尊其师;有爱心——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只有爱的教育又是不完整的;肯吃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讲师德——讲师德既是为学生,也是为自己;善思考——思考能够少走弯路,接近成功。
在这一块她还特别提到要三思而后行,思行结合,要能驻足回眸,审视自己的工作。
既然成功没有捷径,那么少走弯路就是捷径了,这是最为通俗的道理,只是一直以来,我们做了很多的无用功,同样的错误可能出现在自己身上多次,这就是我们不善思考的缘故。
既然出现了问题,我们就必须驻足回眸,审视自己的工作,找出问题症结所在,适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案,解决问题,找到规律,在带下个班级或者以后的工作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周密,不要等到问题出现才想到去解决问题,她说一个消防队员式的班主任难以达到高效率,反而把自己弄得很累。
我们很多老师经常忙于解决各种问题,但并没有去思考为什么为有这类问题的产生。
忙于救火,疏于防患,累得没有价值,假如我们一开始就考虑周到,防患于未然,就不用慌乱的一味去解决问题了,可见思考的作用之大。
一位成功的老师肯定是一位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老师。
田老师说:要学会努力为自己工作过的留下痕迹,学会及时记录,删繁就简,去投稿,是最容易变成铅字的!我们缺的是干了之后把它表达出来,再述之于媒体。
我们思考工作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计划赶不上变化。
学生每天都在变化,在做事之中要学会思考。
常进班多引导。
要让我们的思维指挥我们的行动。
冲动是魔鬼!做完事后还要思考!教育是有特殊性的,有周期的。
工作是螺旋式的上升到自己退休的。
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与生俱进。
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有幸聆听了石家庄市42中学田丽霞老师的报告《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今天有幸和在座的分享、共勉。
记得报告刚开始田老师是这样描述班主任工作的:操不完的心,忙不完的事,生不完的气。
可是当一届届毕业生回母校看望老师的时候,第一个便是寻着班主任老师的身影,看来,我们以根深蒂固地扎在孩子们的思想中。
田老师用图片让我们感受到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的重要性,第一张是一副美少女的图片可是当旋转180度后美少女变成了老太婆,第二张是一只癞蛤蟆的图片可是当旋转90度之后却变成了马头。
看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看我们的学生,将会有神奇的变化。
优秀班主任应有的几个特质:业务精——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响当当的任课教师,信其道更尊其师;有爱心——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肯吃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讲师德——讲师德既是为学生,更是为自己;善思考——思考能够少走弯路,接近成功。
(三思后行,思行结合,驻足回眸)班级管理中的十个内容:第一章疏堵结合,聚沙成塔舜帝时,因连年水灾,到处洪水滔天,淹没了很多庄稼和人畜,爱民如子的舜帝心急如焚,严令大禹的父亲——鲧,率队治水救灾。
鲧虽然百倍努力,甚至冒死盗窃天帝的法宝——“息壤”,到处堵截,使尽解数,不仅没有堵住洪水,而且灾情更加严重了,结果被舜帝处死。
大禹子承父业,继续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终于成功,流芳千古,为后人称道。
鲧的方法是“堵”。
鲧冒死窃得天帝的“息壤”——这可真是威力无穷的法宝啊——据说是能自生自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大概比今天的钢筋混凝土还要利害。
哪里有水灾,鲧就把“息壤”撒向哪里,到处筑坝堵截洪水,谁知这里堵住了,大水立即涌向别处,越堵受灾面积越大,终于堵不胜堵无计可施。
悲愤的舜帝下令将治水失败的鲧处死在羽山野外,以平民愤。
大禹治水的方法是“疏”,就是疏导,不是拦堵。
大禹带领群众凿石清堵,因势利导,修渠引水,经过数年不懈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向大海,把水害变成水利。
听全国优秀班主任田丽霞报告心得体会3月5日,我们有幸在学校聆听了来自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的田丽霞老师的精彩报告。
让我领略了大师级教师的个人魅力。
田老师一直从事班主任和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工作让她积累了许多生动的案例,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我们看到田老师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独特见解。
她讲述工作中的经历,传授管理班级的经验,感悟了教育的真谛和教育的艺术。
听田老师的报告,我深刻得体会到班级就是老师的舞台,而在班主任这个岗位就体现的更加具体形象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全面的洞察孩子内心的感受,更准确的把握孩子心灵动向,更科学的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田老师说:“教师是园丁,但她不是在剪冬青,也不是培养转基因的大豆和高粱,而是让玫瑰成为最灿烂的玫瑰,让冬青成为最挺拔的冬青。
”这就是我们教师的工作,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工作性质,摆正心态,明确目标,那么你的工作就会踏实,快乐,有成就感。
教师不要幻想人人都是第一,各个都是榜样,只要发现他们每个人每天都有一点点进步,那么我们就是成功的。
差异是绝对的,差生是相对的,不要说他们笨,给他点儿阳光,人人都会灿烂。
给每一次闪光肯定,给每一个人机会,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很可爱。
总之,通过听这次报告我收获颇丰。
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思考与实践,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聆听田丽霞《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有感聆听田丽霞《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有感4月26日,县教体局请来了全国十佳班主任田丽霞老师为我们作题为《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的专题讲座。
田丽霞是石家庄第四十二中老师,是全国十佳班主任,有着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
她的讲座涉及了大量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教育方法的独特之处,也让我们看到了她是一个善于思考、总结的人。
她的整个讲座内容丰富,事例生动形象,语言实在,让我受益匪浅。
田老师说:“要想做一个优秀教师,首先得上好每一课,做一个响当当的任课教师,信其道更尊其师。
”这点与我产生了强烈共鸣。
我就是这种思想主导着我,所以,不管何时,我总会认真对待自己的课堂,精心备课,不断学习,积极反思,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更具魅力。
“优秀是自己的事,不要总抱怨。
”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而且我也是这样对同事们说的。
田老师说:“教师是园丁,教师的工作不是剪冬青,也不是培养什么转基因的高粱和大豆,我们的工作就是使玫瑰成为最灿烂的玫瑰,使青松成为更挺拔的青松。
”是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孩子们变得更优秀、更出色。
为此,我们要做到每天都常在教室里,及时了解班上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比如,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等)。
田老师说:“我们要从阳光面入手,在顺风中起锚。
”这里所说的“阳光面”其实就是指从正面入手。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双慧眼,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不是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
”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捕捉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这一闪光点在所有孩子面前得以放大、受到称,以起到示范作用。
这样,教育无痕,孩子们学有所样,从而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