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关系运算理论(1)
- 格式:ppt
- 大小:475.00 KB
- 文档页数:33
数据库复习题判断题(红色的表示错误,绿色表示正确)1.SQL数据查询语句中的HAVING子句与WHERE子句的作用是相同的。
2.在关系代数运算中,基本的运算是并,交(差),笛卡尔积,选择,投影。
3.一个关系只有一个候选码(键)。
4.实体完整性规则是对外键的约束,参照完整性规则是对主键的约束。
5.按照索引记录的存放位置,索引可以分为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
6.跟基本表一样,视图中也存储有实实在在的数据。
7.SQL语言的中文名称为结构化数据(查询)语言。
8.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运算、投影运算和笛卡尔积运算。
9.假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R-(R-S)表示的是R∪S。
10.在关系数据库中,把数据表示成二维表,每一个二维表称为一个实体。
11.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作、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语句ALTERTABLE属于数据查询语句。
12.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
13.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两个以上相同的属性名。
14.在SQL的SELECT语句中,SELECT子句能实现关系代数中的投影运算。
15.设关系R(A,B,C)和S(A,D),与自然连接R∞S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A,B,C,D(R×S)。
16.关系模型定义了域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三类数据约束。
17.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个属性组成新的关系的运算称为投影。
18.关系中关键字必须指定为第一列。
19.如果关系R2的外部关系键X与关系R1的主关系键相符,则外部关系键X的每个值必须在关系R1中主关系键的值中找到,或者为空,这是关系的参照完整性规则。
20.视图对应于三级模式结构中的(外)模式。
21.在关系代数中,从两个关系中找出相同元组的运算称为差运算。
22.关系数据模型上的关系运算分为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两种。
23.当对两个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运算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属性。
关系模型【数据库概论】(⼀) 关系模型知识引⼊开局⼀张图,知识全靠爆~DBMS 采⽤某种数据模型进⾏建模,提供了在计算机中表⽰数据的⽅式,其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三部分。
在关系模型中,通过关系表⽰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然后基于关系数据集合进⾏数据的查询、更新以及控制等操作同时对数据的更新操作进⾏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户⾃定义完整性约束。
⽽在前期,通过关系代数和逻辑⽅式(关系演算)表⽰对关系操作的能⼒,⽽后出现了 SQL 语⾔,其吸纳了关系代数的概念,和关系演算的逻辑思想虽然进⾏了⼀定的解释,但是光看图上的这些名词,还是很懵,没关系,下⾯我们就按照图⽚上的标号,针对关系数据模型进⾏讲解多说⼀句:关系模型⾮常重要,是现在主流的⼀种数据模型,同样 SQL 也⾮常流⾏,现在⼤部分数据库都是⽀持 SQL 的,这也正是我们要针对此部分重点学⼀下的原因(⼆) 关系的数据结构(1) 关系的相关概念A:关系的数学描述关系概念是对事物间数据依赖的⼀种描述,同时集合论提供了关系概念:集合论中的关系本⾝也是⼀个集合,以具有某种联系的对象组合——“序组”为其成员。
关系不是通过描述其内涵来刻画事物间联系的,⽽是通过列举其外延(具有这种联系的对象组合全体)来描述这种联系B:笛卡尔积关系的概念是建⽴在笛卡尔积概念的基础上的,笛卡尔积是定义在给定⼀组域上的有序对的集合,⽽域则是⼀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例如⾃然数整数实数,长度⼩于若⼲字节的字符串集合等都可以是域给定⼀组域D1,D2,…,Dn,这n个域的笛卡尔积为:D1×D2×…×Dn={(d1,d2,…,dn)| di∈Di,i=1,2,…,n }每⼀个元素(d1,d2,…,dn)叫作⼀个n元组(n-tuple),或简称为元组(Tuple)元素中的每⼀个di值叫作⼀个分量(Component)若Di (i=1,2,…,n)为有限集,其基数为mi (i=1,2,…,n),则D1×D2×…×Dn的基数M为:nM= ∏ mii=1定义可能有⼀些抽象,引⼊⼀个例⼦看⼀下,会直观⼀些【例】设:D1为学⽣集合= {张⼭,李斯,王武};D2为性别集合= {男,⼥};D3为年龄集合= {19,20}⽤⼆维表的形式表⽰D1×D2×D3,则为下表格,则有12个元组姓名性别年龄张⼭男19张⼭⼥19张⼭男20张⼭⼥20李斯男19李斯⼥19李斯男20李斯⼥20王武男19王武⼥19王武男20王武⼥20姓名性别年龄C:关系的定义根据上⾯的铺垫可以得出:满⾜⼀定语义的D1×D2×…×Dn的⼦集叫作在域D1、D2、…、Dn上的关系定义:R(D1, D2, …, Dn)R:关系的名字n:关系的⽬或度(Degree)(2) 关系模型的相关概念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U, D, Dom, F)R:关系名U:组成该关系的属性集合D: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的域Dom:属性向域的映像的集合F: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A:属性(U)若关系对应⼀个实体,关系的属性就是所要描述的实体对象的属性,即实体所对应的事物对象的特征,例如姓名,性别,年龄在同⼀关系中,属性名不能相同,但不同的属性可以有相同的域。
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一、 单项选择题1、设计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称为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 )A 、关系规范化理论B 、关系运算理论C 、关系代数理论D 、数理逻辑2、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 )问题而引入的。
A 、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B 、提高查询速度C 、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D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3、当关系模式R (A ,B )已属于3NF ,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 、它一定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B 、一定属于BCNFC 、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D 、A 和C 都是4、在关系DB 中,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 、1NFB 、2NFC 、3NFD 、BCNF5、当B 属性函数依赖于A 属性时,属性A 与B 的联系是( )A 、1对多B 、多对1C 、多对多D 、以上都不是6、在关系模式中,如果属性A 和B 存在1对1的联系,则说( )A 、A B B 、B A C 、A B D 、以上都不是7、关系模式中,满足2NF 的模式,( )A 、可能是1NFB 、必定是1NFC 、必定是3NFD 、必定是BCNF8、关系模式R 中的属性全部是主属性,则R 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 、2NFB 、3NFC 、BCNFD 、4NF9、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 ),主关键字有( )A 、0个B 、1个C 、1个或多个D 、多个10、如果关系模式R 是BCNF 范式,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R 必是3NFB 、R 必是1NFC 、R 必是2NFD 、R 必是4NF11、图4.5中给定关系R ( )。
A 、不是3NFB 、是3NF 但不是2NFC 、是3NF 但不是BCNFD 、是BCNF12、设有如图4.6所示的关系R ,它是( )A 、1NFB 、2NFC 、3NFD 、4NF二、填空题1、如果模式是BCNF,则模式R必定是(3NF),反之,则(不一定)成立。
目录第1部分课程的教与学第2部分各章习题解答及自测题第1章数据库概论1.1 基本内容分析1.2 教材中习题1的解答1.3 自测题1.4 自测题答案第2章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理论2.1基本内容分析2.2 教材中习题2的解答2.3 自测题2.4 自测题答案第3章关系数据库语言SQL3.1基本内容分析3.2 教材中习题3的解答3.3 自测题3.4 自测题答案第4章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4.1基本内容分析4.2 教材中习题4的解答4.3 自测题4.4 自测题答案第5章数据库设计与ER模型5.1基本内容分析5.2 教材中习题5的解答5.3 自测题5.4 自测题答案第6章数据库的存储结构6.1基本内容分析6.2 教材中习题6的解答第7章系统实现技术7.1基本内容分析7.2 教材中习题7的解答7.3 自测题7.4 自测题答案第8章对象数据库系统8.1基本内容分析8.2 教材中习题8的解答8.3 自测题8.4 自测题答案第9章分布式数据库系统9.1基本内容分析9.2 教材中习题9的解答9.3 自测题9.4 自测题答案第10章中间件技术10.1基本内容分析10.2 教材中习题10的解答10.3 自测题及答案第11章数据库与WWW11.1基本内容分析11.2 教材中习题11的解答第12章 XML技术12.1基本内容分析12.2 教材中习题12的解答学习推荐书目1.国内出版的数据库教材(1)施伯乐,丁宝康,汪卫. 数据库系统教程(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用教程(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施伯乐,丁宝康. 数据库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王能斌. 数据库系统教程(上、下册).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闪四清.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庄成三,洪玫,杨秋辉.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其应用.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2.出版的国外数据库教材(中文版或影印版)(1)Silberschatz A,Korth H F,Sudarshan S.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4版). 杨冬青,唐世渭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Elmasri R A,Navathe S B. 数据库系统基础(第3版). 邵佩英,张坤龙等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3)Lewis P M,Bernstein A,Kifer M. Databases and Transaction Processing:An Application-Oriented Approach, Addison-Wesley, 2002(影印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文版,施伯乐等译,即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4)Hoffer J A,Prescott M B,McFadden F R. Modern Database Management. 6th ed. Prentice Hall, 2002(中文版,施伯乐等译,即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3.上机实习教材(1)廖疆星,张艳钗,肖金星. PowerBuilder 8.0 &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与实现.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2)伍俊良. PowerBuilder课程设计与系统开发案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学习指导书(1)丁宝康,董健全,汪卫,曾宇昆. 数据库系统教程习题解答及上机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丁宝康,张守志,严勇. 数据库技术学习指导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丁宝康,董健全,曾宇昆. 数据库实用教程习题解答.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丁宝康. 数据库原理题典.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5)丁宝康,陈坚,许建军,楼晓鸿. 数据库原理辅导与练习.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第1部分课程的教与学1.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现在,数据库已是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与开发利用的基础,因而数据库是计算机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和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目录第1部分课程的教与学第2部分各章习题解答及自测题第1章数据库概论1.1 基本内容分析1.2 教材中习题1的解答1.3 自测题1.4 自测题答案第2章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理论2.1基本内容分析2.2 教材中习题2的解答2.3 自测题2.4 自测题答案第3章关系数据库语言SQL3.1基本内容分析3.2 教材中习题3的解答3.3 自测题3.4 自测题答案第4章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4.1基本内容分析4.2 教材中习题4的解答4.3 自测题4.4 自测题答案第5章数据库设计与ER模型5.1基本内容分析5.2 教材中习题5的解答5.3 自测题5.4 自测题答案第6章数据库的存储结构6.1基本内容分析6.2 教材中习题6的解答第7章系统实现技术7.1基本内容分析7.2 教材中习题7的解答7.3 自测题7.4 自测题答案第8章对象数据库系统8.1基本内容分析8.2 教材中习题8的解答8.3 自测题8.4 自测题答案第9章分布式数据库系统9.1基本内容分析9.2 教材中习题9的解答9.3 自测题9.4 自测题答案第10章中间件技术10.1基本内容分析10.2 教材中习题10的解答10.3 自测题及答案第11章数据库与WWW11.1基本内容分析11.2 教材中习题11的解答第12章 XML技术12.1基本内容分析12.2 教材中习题12的解答学习推荐书目1.国内出版的数据库教材(1)施伯乐,丁宝康,汪卫. 数据库系统教程(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用教程(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施伯乐,丁宝康. 数据库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王能斌. 数据库系统教程(上、下册).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闪四清.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庄成三,洪玫,杨秋辉.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其应用.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2.出版的国外数据库教材(中文版或影印版)(1)Silberschatz A,Korth H F,Sudarshan S.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4版). 杨冬青,唐世渭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Elmasri R A,Navathe S B. 数据库系统基础(第3版). 邵佩英,张坤龙等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3)Lewis P M,Bernstein A,Kifer M. Databases and Transaction Processing:An Application-Oriented Approach, Addison-Wesley, 2002(影印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文版,施伯乐等译,即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4)Hoffer J A,Prescott M B,McFadden F R. Modern Database Management. 6th ed. Prentice Hall, 2002(中文版,施伯乐等译,即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3.上机实习教材(1)廖疆星,张艳钗,肖金星. PowerBuilder 8.0 &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与实现.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2)伍俊良. PowerBuilder课程设计与系统开发案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学习指导书(1)丁宝康,董健全,汪卫,曾宇昆. 数据库系统教程习题解答及上机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丁宝康,张守志,严勇. 数据库技术学习指导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丁宝康,董健全,曾宇昆. 数据库实用教程习题解答.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丁宝康. 数据库原理题典.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5)丁宝康,陈坚,许建军,楼晓鸿. 数据库原理辅导与练习.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第1部分课程的教与学1.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现在,数据库已是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与开发利用的基础,因而数据库是计算机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和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自考04735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关系运算要求、目标:理解关系模型的运算理论,了解关系演算和查询优化,熟练掌握关系代数运算,掌握关系代数表达式的构造方法。
一、简介1.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纵和数据完整性规则。
2.数据结构:数据库中全部数据及其相互联系都被组织成“关系”(二维表格)的形式。
关系模型基本的数据结构是关系。
3.数据操纵:关系模型提供一组完备的高级关系运算,以支持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
关系运算分成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两类。
4.数据完整性规则:数据库中数据必须满足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等三类完整性规则。
5.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操纵语言(DML)的语句分成查询语句和更新语句两大类。
查询语句用于描述用户的各种检索要求;更新语句用于描述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
前者是基础。
6.关系查询语言分两类:关系代数语言(查询操作以集合操作为基础)和关系演算语言(查询操作以谓词演算为基础)二、关系代数1.关系代数中的操作可以分为两类:1)传统的集合操作:并、差、交、笛卡儿积(乘法)、笛卡儿积的逆运算(除法)2)扩充的关系操作:投影、选择、连接等。
2.关系代数的五个基本操作:并、差、笛卡儿积、投影和选择。
3.并:设关系R和S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R和S的并是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构成的集合,记为R∪S。
4.差:设关系R和S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R和S的差是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构成的集合,记为R-S。
5.笛卡儿积:设关系R和S的元数分别为r和s,R和S的笛卡儿积是一个(r+s)元的元组集合,每个元组的前r个分量(属性值)来自R的一个元组,后s个分量来自S的一个元组。
若R有m个元组,S有n个元组,则R×S有m×n个元组。
6.投影:对一个关系进行垂直分割,消去某些列,并重新安排列的顺序。
例:π3,1(R)下标也可以用属性名表示。
7.选择:对关系做水平分割,即选取符合条件的元组。
2.4 关系运算(二)——关系演算关系代数是将整个关系看作变元,并以其作为基本运算单位,同时以集合方法为关系运算的理论基础。
如果将组成关系的基本成分例如元组或者属性域看作变量,以其作为基本运算单位,同时以数理逻辑中谓词演算为相应关系演算的理论基础,就得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关系数据语言——关系演算。
关系演算基于谓词演算。
在谓词演算中,如果谓词中的变元是关系中的元组,则得到所谓元组关系演算;如果谓词中的变元是关系中的属性域,则得到所谓域关系演算。
这样,关系演算就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两类。
在 2.4节和2.5节,均以本章 2.3.4节中的关系数据库{S,C,SC}为背景举例。
这里S (S#,Sn,Sex,Sa,Sd);C (C#,Cn,P#,Tn);SC (S#,C#,G),其中各个属性的含义见2.3.4节。
2.4.1 元组关系演算如果在一阶谓词演算表达式中,变量是以元组为演算单位,就称其为元组关系演算(Tuple Relation Calculus),其中元组变量表示关系中的元组,变量取值范围是整个关系。
1. 关系的元组演算表示(1) 关系与谓词的对应为了得到关系操作的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需要考虑关系与谓词的联系。
z由关系R确定的谓词P在数理逻辑中我们知道,关系可用谓词表示,n元关系可以由n元谓词表示。
设有关系R,它有元组(r1,r2,…,r m),定义关系R对应如下一个谓词P (x1,x2, …,x n)。
当t =(r1,r2, …,r m)属于R时,t为P的成真的真值指派,而其他不在R中的任意元组t则是P 的成假指派。
即是说,由关系R定义一个谓词P具有如下性质:P(t) = T (当t在R中);P(t) = F (当t不在R中)。
z由谓词P表示关系R由于关系代数中R是元组集合,一般而言,集合是可以用满足它的某种特殊性质来刻画与表示。
如果谓词P表述了关系R中元组的本质特性,就可以将关系R写为:R={t | P(t)}这个公式就建立了关系(元组集合)的谓词表示,称之为关系演算表达式。
数据库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二章-关系数据库理论一.名词解释:1.关系的数学定义:笛卡尔积D 1×D 2×…×Dn 的子集叫做在域D 1,D 2,…,Dn 上的关系,用R (D 1,D 2,…,Dn )表示。
2.关系模式: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结构的描述和定义,表示为:R (U ,D ,DOM ,F )。
其中,R 为关系名,U 为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 为U 中属性的域,DOM 为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F 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简记为:R(U)=R(A1,A2,…An)3.候选码和主码: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可有多个。
主码属于候选码,1个关系只能有一个。
4、主属性和非主属性:候选码的所有属性;不包含在任何候选码中的属性,因此也理解为非码属性。
6、关系代数:一种抽象的查询语言,采用关系运算来表达查询,是支持关系数据库理论的数学工具。
关系代数的运算对象、运算结果都是关系。
7、元组关系演算:以元组变量作为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的关系演算,典型语言是:ALP HA 语言。
ALPHA 语言语句基本格式如下:操作语句 工作空间名(表达式):操作条件8、域关系演算:以域变量作为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的关系演算方法。
典型:QBE.二、试述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三.试述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和联系。
答:(1)等值连接:比较运算符θ为“=”的连接运算,其结果是从笛卡儿积R ×S 中选取A 、B 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
(2)自然连接: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要求将等值连接结果中重复的属性去掉。
四、设教学数据库TeachingData 中有3个基本表。
学生表 S(SNO,SNAME,SEX,CLASS)选课表 SC(SNO,CNO,SCORE)课程表 C(CNO,CNAME,TEACHER)试写出下列查询语句的关系代数表达式。
(1)查询老师"张三"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CNO,CNAME)。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关系数据库基本理论(二)(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1. 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C,D→B,那么F在模式ACD上的投影πACD(F)为______。
A.ABC,D→B) B.AC→DC.AD→C D.(即不存在非平凡的FD)2. 关系代数表达式R*S÷T-U的运算结果是______。
可选择的答案:3. 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C,D→B,ρ=ACD,BD 是R上的一个分解,那么分解ρ______。
A.保持函数依赖集F B.丢失了AB→CC.丢失了D→B D.是否保持FD,由R的当前关系确定设有如下两个关系U和V,则UV运算结果的元组个数是(1) ,属性个数是(2) ;UV运算结果的元组个数是(3) ,属性个数是(4) 。
4. A.1 B.2 C.3 D.4 E.5 F.6 G.75. A.1 B.2 C.3 D.4 E.5 F.6 G.76. A.1 B.2 C.3 D.4 E.5 F.6 G.77. A.1 B.2 C.3 D.4 E.5 F.6 G.7关系数据模型用(1) 结构来表示实体集及实体之间的联系。
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操纵语言(DML)主要包括(2) 两类操作。
8. A.树B.有向图C.无向图D.二维表9. A.插入和删除B.检索和更新C.查询和编辑D.统计和修改关系运算理论中,关系R和S分别在第I (1) 和第j (2) 上的连接运算写成RS,其中θ是(3) 。
若R是r关系,则有RS= (4) 。
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是(5) 。
10. A.行B.列C.个记录D.张表11. A.行B.列C.个记录D.张表12. A.算术运算符,如+,- B.逻辑运算符,如∧,∨C.算术比较运算符,如=,<= D.集合运算符,如∪,∩13. A.σ(i+j)θr (R×S) B.σ(i+r)θj (R×S)C.σiθ(r+j) (R×S) D.σiθj (R×S)14. A.并、差、交、笛卡儿积、除法 B.并、差、笛卡儿积、投影、选择C.并、差、交、投影、选择 D.并、差、笛卡儿积、自然连接、除法15. 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C→D,D→A,ρ=AB,BC,AD是R上的一个分解,那么分解ρ相对于F______。
第一章测试1.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A:数据库管理员B:程序员C:操作员D:系统分析员答案:A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DBS包括DB 和DBMSB:DBMS包括DB和DBSC:DBS就是DB,也就是DBMSD:DB包括DBS和DBMS答案:A3.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数据独立性高B:数据完整性C:数据冗余度高D:数据共享答案:C4.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用户模式答案:A5.下述()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定义数据库模式B: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C:完整性约束说明D:数据库安全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面的选项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
A: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B:与行的次序无关C: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D:与列的次序无关答案:C2.一个关系只有一个()。
A:候选码B:超码C:主码D:外码答案:C3.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单位)医疗(患者编号,患者姓名,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其中,医疗关系中的外码是()。
A:患者编号和患者姓名B: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C:患者编号D:患者姓名答案:C4.从一个数据库文件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记录形成一个新的数据库文件的操作是()操作。
A:选择B:连接C:复制D:投影答案:A5.假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R-(R-S)表示的是()。
A:R∩SB:R×SC:R∪SD:R-S答案:A第三章测试1.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其中,CREATE、DROP、ALTER语句是实现哪种功能()。
A:数据查询B:数据定义C:数据操纵D:数据控制答案:B2.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
因为关系被解释为某个谓词的外延,关系代数的每个运算在谓词演算中都有对应者。
例如,自然连接是逻辑AND()的对应者。
如果关系R和S分别表示谓词p1和p2的外延,那么R和S的自然连接(R S)是表示谓词p1p2的外延的关系。
R S = {r s| r R, s S}它们一定不能有公共属性名字。
投影(π)投影是写为的一元运算,这里的是属性名字的集合。
这种投影的结果定义为当所有在中的元组被限制为集合的时候所获得的集合。
选择(σ)广义选择是写为 的一元运算,这里的 是由正常选择中所允许的原子和逻辑算子(与)、(或) 和 (非)构成的命题公式。
这种选择选出中使成立的所有元组。
重命名 (ρ)重命名是写为 的一元运算,这里的结果同一于 ,除了在所有元组中的 字段被重命名为 字段之外。
它被简单的用来重命名关系的属性或关系自身。
连接和类似连接的运算自然连接 (⋈)自然连接是写为 (R ⋈S ) 的二元运算,这里的 R 和 S 是关系。
[1]自然连接的结果是在 R 和 S 中的在它们的公共属性名字上相等的所有元组的组合。
例如下面是表格“雇员〞和“部门〞和它们的自然连接:雇员Nam eEmp IdDeptNa me部门 DeptNa meMana ger雇员 ⋈ 部门Nam eEmp IdDeptNa meMana gerHarry 3415 财务Sally 2241 销售George3401 财务Harriet 2202 销售财务George销售Harriet生产CharlesHarry 3415 财务GeorgeSally 2241 销售HarrietGeorge3401 财务GeorgeHarriet2202 销售Harriet连接是关系复合的另一种术语;在范畴论中连接准确的是纤维积。
自然连接被确证为最重要的算法之一,因为它的逻辑AND 的关系对应者。
仔细注意如果同一个变量在用AND 连结的两个谓词中出现,那么这个变量表示一样的事物而两个出现必须总是由同一个值来代换。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操作异常是指①,插入操作异常是指②。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 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 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答案:①A ②D2、设计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称为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A.关系规范化理论 B.关系运算理论 C.关系代数理论 D.数理逻辑答案:A3、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冗余度大的缺陷。
A.数据的不一致性 B.结构不合理 C.冗余度大 D.数据丢失答案:C4、当关系模式R(A,B)已属于3NF,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它一定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 B.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 C.一定属于BCNF D.A 和C都是答案:B5、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至少是。
A.1NF B.2NF C.3NF D.BCNF 答案:A 6、在关系DB中,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1NF B.2NF C.3NF D.BCNF 答案:D7、在关系模式R中,若其函数依赖集中所有候选关键字都是决定因素,则R最高范式是。
A.2NF B.3NF C.4NF D.BCNF 答案:C8、候选关键字中的属性称为。
A.非主属性 B.主属性 C.复合属性 D.关键属性答案:B9、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1NF B.2NF C.3NF D.4NF 答案:B10、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①,主关键字有②。
A.0个B.1个 C.1个或多个 D.多个答案:①C ②B 11、关系模式的分解不惟一。
A.惟一 B.不惟一答案:B12、根据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要满足第一范式。
下面“部门”关系中,因哪个属性而使它不满足第一范式? 。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成员,部门总经理)A.部门总经理 B.部门成员 C.部门名 D.部门号答案:B二、填空题1、在关系A(S,SN,D)和B(D,CN,NM中,A的主键是S,B的主键是D,则D在S中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