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ppt(26张)
- 格式:pptx
- 大小:58.59 MB
- 文档页数:26
- 1 -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素养导学】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全面爆发、主要进程及影响,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时空观念:列表格,从根本原因、起止时间、开始标志、主要战役、战争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比较两次世界大战。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认识到世界人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家国情怀。
基础主干落实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概况:
战争
爆发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主要
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
战争
扩大 1941年6月,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联军民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最大
规模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2)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时间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 - 2 - 内容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意义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战争形势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次年2月,德军投降,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全面爆发 时间 1939年9月1日
标志 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
主要战场 东方战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欧洲西线战场 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5月,德军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德军进攻法国后,意大利对法宣战。接着,德军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欧洲东线战场 1941年6月,德军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背景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建立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作用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时间 1942年7月--1943年2月
结果 苏联军民英勇抗战,大败德军。
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意大利投降 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雅尔塔会议 背景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945.8)
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太平洋战场
1、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二战的扩大:1941.6德国突袭苏联,战争的扩大。(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二战的进一步扩大:1941.12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4、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5、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6、1943年,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7、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8、1945年召开雅尔塔会议,要内容:①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9、1945年7月,美中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10、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11、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12、1945、8、15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9月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进程是本课的重点。学习时,可通过图表或图示来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过程。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本课另一个重点。学习时,可通过漫画和史料,来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起到的作用。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学习时,可通过对二战过程的了解以及结果的分析来总结二战的性质和影响。从战争性质、人心向背、团结作战等角度分析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绘制图示法。通过大事年表以及图示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2.观看影视资料学习法。通过观看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感受诺曼底登陆的惨烈与壮观;通过观看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的视频,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3.活动与探究学习法。通过辩论的方式,就“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问题进行合作与探究,从而了解制止战争的有效手段。
漫画导入
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在英、法极力粉饰太平的背后,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伴随着他的行动已经昭然若揭。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将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通过慕尼黑阴谋得到此地区后,又进一步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右面漫画是英国画家绘制的,其主题是《希特勒用鲜血重新粉刷地球》。今天,我们就来回顾希特勒的野心和暴行。 2 图片导入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从此,法西斯的铁蹄在欧洲、亚洲、非洲肆虐。德国占领波兰,扫荡北欧和西欧,灭亡法国,轰炸英国,又掉头向东进攻苏联;日本占领中国东北,进攻华北,进攻东南亚国家,又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如何阻挡法西斯疯狂侵略的战车?如何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唯有团结,唯有联合!右图是二战期间的一张宣传画报,上面写的“UNITED”是联合、团结的意思。中间是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国家的国旗,在画面的下方写着“THE UNITED NATIONS FIGHT
目录
1基本信息2战事原因3战事开始4战事中期5转折点6二战末期
基本信息
简称二战或二大战。战争的相关信息
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的战败,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两大阵营
轴心国阵营:
德国、日本、意大利。
仆从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克罗地亚、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维希法国、泰国、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同盟国阵营:
苏联、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缅甸、菲律宾、阿比西尼亚(即今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1940
年6月法国沦亡后称自由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捷克。
战事原因
1929年10月2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这场被称为“大萧条”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是这种背景下,法西斯主义开始抬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中国沈阳,其后全面吞并中国东北,为以后的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竞选为德国总理。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将总统与总理二职合一,成为了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最高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
基本简介
第二次世
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这次入侵行动随即导致
以英国与法国向德国宣战。然而德国在入侵波兰后开始着手尝试在欧洲建立一个大帝国,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为止,发动一连串战争并借由条约的签署使得德国几乎占领了欧洲绝大部分的地区,而名义上保持中立的苏联于1939年8月23日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也陆续占领或者吞并了其在
欧洲边界的邻近6个国家,在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所占领的波兰领土。英国以及英联邦的成员国则坚持持续与轴心国继续作战,并分别在北非
沿海地区和大西洋海域发生多起军事碰撞,而这也使得英国成了欧洲大陆地区仍能继续反抗德国入侵的主要力量。
直接原因:法西斯势力的迅速强大。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称霸世界。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
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战争起因编辑本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彻底改变了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政治版图,其中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 二战(8张)希腊和罗马尼亚获得领土作为赔偿,并
且立即于这些领土上设立新的地方行政区划以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战败的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则纷纷宣告瓦解。另外一方面在1917年时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成功自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夺取了俄罗斯帝国的政权,也让原本作为参战国之一的俄罗斯帝国跟着宣告结束。[3]
尽管在战争结束后社会开始出现追求和平主义的声音,许多欧洲国家仍充斥着民族统一主义和复仇主义的民族情节且越来越深化。特别是德国在签署《凡尔赛
条约》后丧失大量领土、殖民地以及其自身的经济优势,使得德国社会对于领土收复以及复仇的思想更趋强化。然而由于《凡尔赛条约》的种种限制,德国仍然失去包括德国自身13%的领土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过去德国在战争期间吞并的他国领土也被迫允许独立,并以战争开销与赔偿为由征收巨额赔款。条约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芬兰、伊拉克、伪满洲国等国)为一方,以反
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
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
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
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简要介绍
一战埋下了二战的祸因。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
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怨恨,《凡尔赛和约》的严酷条款,
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利用大萧条崛起。20世纪三十年代,阿道夫·希特勒开始秘密武装德国。
德国、意大利与日本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并且干预西班牙内战。1938年,德国派兵占领
了奥地利。1939年,德国威胁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随即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利用闪电战入侵波兰,两天后,不列颠王国与法兰西共和国对德国
宣战。1940年三月,德国与苏联将波兰瓜分,苏联吞并巴尔干国家,此外还进攻芬兰以报
苏芬战争之仇,更主要建成其西部防线。同年四月,德国闪击挪威的培尔根和奥斯陆,并
且彻底控制丹麦王国。5月丹麦王国签署《反共产主义协定》,随即德国闪击尼德兰及比利
时王国,德国占领荷兰及比利时后随即立刻闪击法国,6月法国投降,建立维希法国政权。
接着德军大规模毁灭性轰炸不列颠,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但是英国在不列颠战役的胜利
毁掉了德军的不灭神话,使得英国暂时安全。1941年希特勒突然将枪口对准东欧,分别将
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拉入轴心国,分别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
1941年6月,希特勒与苏联撕下脸皮,撕毁《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极大规模
二战历史介绍
the introduction of World War II
World War II (abbreviated WWII or WW2), or the Second World
War, was a worldwide military conflict which lasted from 1939 to
1945. World War II was the amalgamation of two conflicts, one
starting in Asia as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 other
beginning in Europe with the Invasion of Poland.
This global conflict split a majority of the world's nations into two
opposing camps: the Allies and the Axis. Spanning much of the
globe, World War II resulted in the deaths of over 60 million people,
of which about half were Soviet, making it the deadliest conflict in
human history.
World War II was the most widespread war in history, and countries
involved mobilized more than 100 million military personnel. Total
war erase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ivil and military resources and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
世界
大战 时间 1939年(全面爆发)——1945年
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催化因素:英、法等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过程 1.序幕: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抗日战争,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3.扩大:1940年4月,德国进攻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
1940年5月,德军突入法国,6个星期内打败法国;随后,德军对英国实施轰炸
4.进一步扩大:
德国进攻苏联:1940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5.最大规模:日本偷袭珍珠港
(1)概况: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
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2)影响: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使美国加入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
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避免苏联两线作战(对欧洲战场影响)
6.转折点:(1)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各国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3)1942年,美军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日军再也无力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7.走向胜利:
(1)意大利投降:1943年,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2)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与背景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迎来了一场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的爆发并非一日之间的事,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逐步酝酿而成的。本文将围绕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背景展开讨论,深入探究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赔偿与惩罚,国际秩序和平衡遭到了破坏。《凡尔赛和约》的签署,剥夺了德国的军备与领土,并以此为导火索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与不满。
二、经济危机与民族主义复兴
随着192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稳定成为了国家间的竞争和冲突的温床。在此背景下,民族主义复兴成为了许多国家政府的宣传和政策重点,国家主义情绪逐渐升温。
三、种族歧视与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内部爆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经济困境,这为种族歧视和法西斯主义政党的崛起提供了机会。纳粹党和法西斯党在德国和意大利上台,展开了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四、日本的扩张和帝国主义意识形态 在亚洲地区,日本逐渐抛弃了西化的改革道路,采取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发展模式。日本的扩张政策导致了与中国的冲突,并最终演化成全面战争。
五、失败的和平努力
在战争爆发之前,国际社会还尝试通过外交途径来缓解紧张局势。然而,由于各国的争夺利益和互不信任,各种和平努力与协议都未能达成持久的和平解决,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综上所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是多重且复杂的。战胜国对德国的惩罚,经济危机,民族主义复兴,法西斯主义的崛起,日本的扩张以及失败的和平努力等因素相互交织,推动了这场战争的爆发。二战的起因与背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认识到通过和平与合作解决分歧的重要性,以避免类似的浩劫再次发生。
这场世界大战的历史教会我们要珍惜和平,重视国际合作,避免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激化。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保持持久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秩序,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未来。
-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少数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于1939年9月1日德国和苏联入侵波兰开始,这次入侵行动随即导致以英国为首的大英帝国与法国向德国宣战。然而德国在入侵波兰后开始着手尝试在欧洲建立一个大帝国,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为止,发动一连串战争并借由条约的签署使得德国几乎占领了欧洲绝大部分的地区,而名义上保持中立的苏联于1939年8月23日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也陆续占领或者吞并了其在欧洲边界的邻近6个国家,在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所占领的波兰领土。英国以及英联邦的成员国则坚持持续与轴心国继续作战,并分别在北非沿海地区和大西洋海域发生多起军事碰撞,而这也使得英国成了欧洲大陆地区唯一仍能继续反抗德国入侵的主要力量。
开始标志:
1938年9月30日,英、法与德、意召开慕尼黑会议,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04:40,德军的军队闪击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理会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二战从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