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理顺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 格式:docx
- 大小:15.32 KB
- 文档页数:1
指QRS≥0.12s、频率>100的心动过速。
宽QRS心动过速多为室性起源,但也可见于室上速伴差传或束支阻滞等。
一、原因1.室速最多见,约80%。
2.室上速伴室内传导异常约占15%-30%,包括:⑴室上速伴束支阻滞(左束支或右束支阻滞):窦性心律时已存在的束支阻滞,在室上速时依然存在。
⑵室上速伴差传:窦性心律时无束支阻滞表现,QRS时限正常,但室上速发作时,由于室率加快,一侧束支希浦系统尚处于不应期,激动经另一侧束支下传,也可呈宽QRS心动过速。
⑶室上速的折返激动通过房室旁路前传心室,呈宽QRS心动过速,其中最常见为经Kent 束,少数经Mahaim束下传心室。
房颤、房扑等通过房室旁路前传至心室也表现为宽QRS 心动过速。
⑷室上速伴心室肌间传导异常而呈现宽QRS心动过速:此组病例较少。
窦性心律时即表现为室内阻滞的心电图,如法四修补术后患者,由于在右室行切割手术,造成右室心肌间传导障碍而呈现右束支阻滞,故室上速时也呈右束支阻滞心动过速;扩张型心肌病常表现为左束支阻滞,是由于左室心肌间传导障碍所致。
⑸室上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或电解质紊乱致室内传导异常:许多1A类、1C类、胺碘酮或高血钾状态均可使QRS增宽。
3.起搏器相关的心室起搏心律:二、鉴别㈠重视临床资料有助于鉴别诊断1.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而室上速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心梗后出现的宽QRS心动过速,室速可能性大,阳性预测值可达98%。
心脏正常、心动过速多年反复发作的年轻人,甚至心动过速史可以追溯到幼年者,多为室上速。
当然,室速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即特发性室速;而有些室上速也可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2.平时心电图与宽QRS心动过速平时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发作时呈宽QRS心动过速者多为室上速经房室旁路下传。
窦性心律时即呈束支阻滞图形者出现相同图形的宽QRS心动过速,多为室上速。
平时心电图有频发室早,与宽QRS心动过速同形,则室速的可能性较大。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一、重视临床资料有助于鉴别诊断:1.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而室上速患者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2.平时心电图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平时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者,发作时多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经房室旁路下伟;平时心电图即为束支阻滞者,发作时多为室上性;平时频发室性早搏者,室速可能性大。
3.刺激方法应用:刺激迷走神经方法能终止者,多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迷走刺激改变房室传导由1:1改变为2:1时,心动过速不终止者为室速。
4.药物:异搏定有效者多为室上速;利多卡因有效者多为室速。
5.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改变者多这室速或旁路前传心动过速;有明显暑多为室上速。
二、体表心电图:1.QRS波群宽度:QRS波群宽度>140ms者69%为室速;右束支阻滞型QRS波群宽度>140ms者,左束支阻滞型QRS波群宽度>160ms者,多为室速。
2.额面电轴:一般认为电轴越左偏室速可能性越大。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时心电轴在右上象限多为室速。
另有学者认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时与窦性心律时相比心电轴变化大于40°时,提示室速。
3.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在V1、V6导联图形特征:1).右束支阻滞形宽QRS波群心动过速:①.V1导联形态:呈rSr′、rR′、rsr′、或rSR′多为室上速伴室内差异传导;呈单相R波、RS形其R波宽度大于30ms,或呈Ra及qR 形,提示为室速。
②.V6导联形态:室上速伴右束支差异性传导在V6形成qRs、Rs、RS或RS(R/S>1),反映激动是通过左束支下传的;而起源于左室的室速在V6呈rS、Qrs、Qs、QR或单相R波,如呈RS形,则R/S<1。
2).左束支阻滞形宽QRS波群心动过速:①.V1导联QRS波群形态特点:正常窦性心律时心室除极初始向量由左束支传导形成,左束支阻滞或差异性传导时心室除极初始向量应发生改变。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作者:刘艳萍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6期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脏科急诊,对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处理原则有很大差别,当心动过速发作时,如果QRS时限不宽,QRS波电轴正常时,SVT的诊断一般较易确定。
但存在宽QRS波时鉴别VT与SVT就比较困难,容易误诊。
由于宽QRS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诊断对治疗有重要意义,所以就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方法进行学习。
1出现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几种可能宽QRS波心动过速最多见的仍然是VT。
还包括:①SVT伴有原先存在的束支阻滞;②与频率相关的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③房室附加束(Kent束)前传的折返性心动过速;④由Mahaim纤维参与的结室折返型心动过速。
宽QRS波心动过速诊断VT的条件还应包括:①额面电轴左偏;②存在房室分离;③QRS 时限>140ms;④QRS波为右束支阻滞(RBBB)或左束支阻滞(LBB)样图形。
LBBB样图形时QRS时限>160ms才更有确诊VT的价值。
2 BBB样宽QRS心动过速中其V1和/或V2的R波起点至其S波最深处的时限>60ms提示VT的诊断,RS时限>70ms 时更具诊断VT的价值。
在伴有RBBB样宽QRS波心动过速中,如果V1导联呈三相波,则以SVT居多。
如果V6导联起始为负向Q波,随后R波高大,且R波幅度大于S波(R/S>1),也是较典型的SVT 伴功能性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相反,如果V6导联起始为正向波,且R/S3 BBB样QRS波VT中①如果VT起源于前室间隔,V3导联的QRS波常为QR型,V6导联和标准I导联的Q波可以多样,电轴可以右偏也可以左偏。
V1导联QRS波呈qr型,V2导联呈qr或QS型也很常见。
标准I导联q波偶可很小甚至看不到,而V6导联常较大;②如果VT起源于左室前外侧壁,则无特异的形态,在V1导联的QRS波可表现为单向R波和qr波,在整个胸前导联QRS波变化很大,约占一半的病例在标准I导联出现Q波;③如果VT起源于心尖部,胸前导联V1-V6的R波幅度可表现为由小再变大的趋势。
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与处理(最全版)宽QRS心动过速(WQT)的鉴别诊断是心内科临床常见的难点之一,虽然近10多年来有多个关于宽QRS心动过速鉴别的流程图可供选择,但由于这些流程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操作性差、易于遗忘等不足,故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医师们的“望图兴叹”之感。
但凡遇到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判断其为室速(VT)还是室上速(SVT)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两者治疗方法不同,临床预后不同,一些临床医生对此类心电图常常会觉得难以鉴别,其实只要理解了SVT和VT产生的机制,牢记心电图特点,尤其是aVR 导联特点,相信准确区分SVT和VT也并非难事。
本文着重介绍笔者对于宽QRS心动过速鉴别的粗浅体会。
一、宽QRS心动过速的定义、分类及定位:(一)定义:宽QRS心动过速指QRS宽度>120ms,频率>100bpm的一类心动过速。
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VT)、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差异性传导(差传)或束支传导阻滞(BBB)及SVT通过房室旁路前传。
(二)宽QRS心动过速的分类:分两大类:1、室速(VT )(起源于His束以下)约占80%。
2、室上速(SVT )(起源于His束以上):①伴生理性差传或病理性束支阻滞;②伴旁路前传心室:A-AVRT,AT,AF和Af。
③伴非特异性QRS 增宽:抗心律失常药物、高钾、严重心肌缺血、重度左室肥大等。
(三)室速的分类:(三)特发性室速( IVT)分类:在少数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不伴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ECG, UCG, CAG,MRI 正常),亦排除了代谢障碍、电解质异常、Brugada和长QT 综合征等促心律失常因素,这种室速被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占所有室速的10%。
根据起源部位分类: 1、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RVOT-VT, 占IVT80%)。
2、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3、其他部位的室速根据药物反应分类:1、腺苷敏感性室速(RVOT-VT); 2、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 (ILVT)。
【心系列46】最新:宽QRS波心动过速诊断及鉴别温馨提示:平台以往心电教程请回看公众号直播间---宽 QRS 波心动过速诊断及鉴别---引言宽QRS 波心动过速按发生机制分类可分为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或室内差异性传导、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旁路前传。
按QRS 波的形态可分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型伴或不伴肢体导联电轴偏移,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型伴或不伴肢体导联电轴偏移[1]。
宽 QRS 波心动过速约 80% 为室性心动速,约20% 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束支阻滞、旁路前传。
其鉴别诊断一直是心电学诊断的难题,有重要意义。
现对宽QRS 波心动过速诊断及鉴别作一综述。
1 疾病诊断宽 QRS 波心动过速有以下特征之一,可快速作出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1)无人区电轴:额面电轴在-90°-180° 即I、III、(AVF)主波向下,则可诊断室速,特异性95% 以上[2]。
侯爱军等[3]报道:无人区电轴具有与目前公认的室速鉴别诊断“金标准”如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相似的鉴别诊断价值,还有很多优势,如判读简单,重复性强,敏感性及特异性高。
不会出现在旁路前传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
但需注意在窦性心律时不是无人区电轴。
(2)II 导联呈 R 型,其起始部至 R 波顶峰垂直线时间≥ 0.05 秒 [5]。
生理基础为:希浦系统中激动传导速度为2.5m/s,而心室肌的传导速度则为0.4-0.9m/s,室上性激动沿希浦系统传导速度快,因此R 峰时间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即<50ms。
但室性异位激动起源于心室肌,经由心室肌细胞传导的速度较为缓慢,因此与正常范围相比,R 峰时间偏大,即≥ 50ms。
(3)胸导联全无 RS 型。
对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异性100%,但敏感性仅 21%[6]。
(4)胸前导联波同向性。
对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异性接近100%,但敏感性仅 20%。
注意 QRS 波全向上应注意排除 A型预激,全为 QS 型注意排除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一文理顺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本文是作者发布的第253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欢迎留言交流关注孔较瘦,非常有搞头
宽QRS 波心动过速(以下简称WRT)可由多种不同的机制引发。
WRT 中室性心动过速占 80%,故临床处理 WRT 的原则均应以室性处理原则为主,但应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的原则时反而有害。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或固定性束支阻滞,分支阻滞、心室起搏等约占 15%。
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约占 5%。
WRT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需要仔细的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特征,才能去伪存真,从各种蛛丝蚂迹中找出正确的诊断。
对于极少数患者最后可能只有通过心电生理检查才能确诊。
一直以来,临床都在寻求一种可准确快速鉴别此类心动过速性质的方法,并因此诞生了众多的鉴别诊断流程。
支持室速的心电图特征:包括: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心动过速时QRS波形态与窦性心律时室性期前收缩一致等;特别是一些支持VT的QRS形态亦十分重要。
支持室上速的ECG特征:包括宽QRS波前后有相关P波、窦律时存在室上性期前收缩伴差传、束支阻滞或预激、伴随典型的束支阻滞图形和对刺激迷走神经刺激的反应等。
同样,支持室上速的QRS形态可分为呈RBBB或LBBB时的ECG特征。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相逢在文字里,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我是非著名心内科医生孔较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