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和第八章补充练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7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七八章练习题及答案第七章:体液与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A型题]1.下列关于血钾测定正确的是A.血浆和血清结果一样B.全血标本冷藏对结果没有影响C.酸中毒时会使结果偏低 D .全血标本放置在室温血钾会降低E.低钾血症指血清钾低于3. 0mmol/L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2.在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分布是A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等于细胞内液C.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D.以上都不对E.以上全对3.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以pH来表示,可采用下列哪种表达式A. log10【H+】 B. -log10【H+】 C.loge【H+】D. -loge【H+】 E.以上都不是4.关于血浆[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全血标本冷藏时间过长会使血浆[K+J↑B.餐后由于蛋白质合成增加会使血浆[K+] ↓C.餐后由于糖原合成增加会使血浆[K+] ↓D.酸中毒时会使血浆[K+] ↓E.低血钾时可致肌无力5. 细胞内的主要阴离子是A.Cl-B. HCO3- C .SO42-D. 蛋白质和有机磷酸盐E. 0H-6.钠、钾、氯高于的主要排泄器官是A.皮肤B.肠道C.肝脏D.肾脏E.肺7.在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钠离子浓度分布A.细胞外液等于相胞内液B.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C.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D. 不能确定E.以上全对8.对阴离子隙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指细胞外液阳离子与阴离子之差B.公式为AG=([Na+]+[K+])-([Cl_]+[HCO3_])C临床以AG升高多见D.临床以AG降低多见E对代谢性酸中毒有鉴别诊断的作用9. 肾脏调节血液pH是通过A. CI-的重吸收B. Na+-K+交换C. HCO3-的重吸收 D.排泄固定酸保留并维持血中碱剩余E.以上都不是10.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A.130mmol/LB.140mmol/LC.145mmol/LD.150mmol/LE. 155mmol/L11.体液分布最多的部位是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液D.淋巴液E.组织间液12.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的离子是A.氯离子B.钠离子C.钾离子D.钙离子E.镁离子13. 细胞内高钾和低钠是依靠A.膜的渗透性B.膜上的钾钠泵的主动转运C. 离子间交换D.电荷平衡E以上都不是14.关于正常状态下人体体液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的交换B.有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交换C.胶体渗透压在血浆与细胞间液交换中具有主要作用D.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交换主要受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影响E晶体渗透压决定人体体液之间的交换15.新生儿含水量约为体重的A. 70%B.85%C. 90%D.75% E .80%16.血气分析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 PO2仅与cdO2有关 B. ctO2=cdO2+O,HbC. PCO2仅与cdCO2有关 D. ctCO3=cdCO2+CO2HbE .Chco3-=ctCO2一cdCO217.维持血容量恒定的关键阳离子是A.K+B.Mg2+C. Mn2+D. Na+E.Ca2+18. 下列能引起血钾浓度降低的是A.创伤B.高热C.饥饿D.饱食 E缺氧19. 正常人随年龄增长其体液总量的变化是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成年前多,而后减少并保持恒定D.成年前少,而后逐渐增加E.不受影响20. 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是A.Ca2+B. K+ C .Na+ D. .Mg2+ E.H+21.高血钾见于A.呼吸性碱中毒B.细胞大量坏死C.代谢性碱中毒D.大量补充葡萄糖E.大量补充氨基酸22.大量饮水后,水的主要排泄途径是A.皮肤B.肠道C.肺D.肾E.胆道23. 正常成人血钾浓度(mmol/L)为A. 3.5~5.5B. 5.5~7.5C.6.5~8.5D. 4.5~6.5E.7.5~9.524.常用血浆阴离子间隙(AG)的计算是用A.血浆阳离子减去阴离子液B.血浆阴离子减去阳离子C.血浆阴离子总和D.血浆[CI -]与[HCO3-]之和减去[Na+]E血浆[Na+]与[K+]之和减去[CI -]与[HCO3-]之和25.哪种原因最易引起高血钾A.因长期不能进食而由静脉补充营养时B.严重呕吐C.静脉输入过多钾盐D.糖和蛋白代谢旺盛E进食含钾较多食物26.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的最主要离子是A. K+, CI -B. K+、HPO42- C. Na+、CI-D: Na+、HPO42- E. Na+、HCO3-27.严重腹泻常引起A.血中CO2结合力↑ B.血液pH↑C.血[Na+J和[HCO3-]↑ D.低血钾E.代谢性碱中毒28.急性脱水性疾病时体重减轻的原因是A.组织蛋白分解消耗B.体液的丢失C.体内脂肪消耗D.肌糖原酵解E.肝糖原氧化29.血浆与细胞间液组成成分的差别是A.阳离子种类不同B.阴离子种类不同C.阴离子含量不同D.阳离子含量不同E.蛋白质含量不同30.体内钠主要分布在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骨骼D.肌肉E. 肝、肾31.钠主要排泄途径是A.唾液B.肾脏C.汗液D.呼吸道分泌物E.肠道32.目前临床上最为简便和准确的血清[CI -]的测定方法为A.火焰光度法B.化学测定法C.离子选择电极法.D.滴定法E.电量分析法33.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批量标本分析的血清[K+]测定方法为A.火焰光度法B.化学测定C.离子色谱法D.滴定法E.电量分析法34. 关于低钠血症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渗透性利尿B. 右心衰竭C.呕吐、腹泻D.大量出汗E.恶性肿瘤晚期35. 当严重创伤时,血钾A.无改变B.明显降低C. 明显升高D.变化随血钠而定E.变化随尿量而定36. 细胞内钾约占总钾量的98%,血浆中仅占A. 2%B.0.2%C. 1.5%D. 0.3%E. 1.2%37. 使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引起高钾血症的是A.急性肾功能不全B.代谢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严重呕吐、腹泻E.输钾过多38. 冷藏保存电解质分析标本,会引起A.血清钾增高B.血清钾降低C. 血清钠增高D. 血清钠降低E.血清钾、钠同时增高39. 血清钾、钠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分光光度法B.离子选择电极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火焰光度法E.滴定法40.血清钾、钠直接ISE法________ ,使结果更真实反映临床情况,大多数临床医生推荐使用该方法_A.免去了样本的稀释B.为参考方法C可控制离子的活度系数 D.免除了电解质排斥效应E使离子活度与浓度相等4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溶液中气体分压的总和总是等于大气压P(Amb)B溶液中气体分压的总和不一定等于实测压力C.混合气体分压的总和不一定等于实测压力混合气体分压特性同样适合于溶液中的气体E.以上说法都不对42.估计氧饱和度的表示方法为A. O2Sat B. SO2C. FO2Hb D. PO2Hb E. FOSat43.常用血气分析标本应为A.动脉全血B.静脉全血 C血浆D.毛细血管血E.血清44. 常用血气分析标本必须采用以下哪种抗凝剂A.枸橼酸钠B.草酸钾 C,氟化钠 D.肝素 E草酸5. 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A.磷酸氢二钠磷酸氢钠缓冲系统 B碳酸盐-碳酸缓冲系统C.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D.血浆蛋白的缓冲系统E细胞内H+作为底物被利用46.在pH7.4的碳酸盐碳酸缓冲系统中,HCO3-/H.2CO3的比值是A.1:20B. 20: 1C.5:1D. 10:1E.1: 1047.糖尿病酮症会引起A.代谢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48. 下列哪一项的测定可以帮助找出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A.钾B.钠C.氯D.二氧化碳 E钙49.因肺部排CO2减少引起的高碳酸血症被称为A. 代谢性碱中毒B. 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50.慢性梗阻性肺病常有A.代谢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51.过多的酸通过呼吸道排出,可导致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52. 当血清中cHCO 3- < 22mmol/L 时,一 般判断应考虑A.呼吸性酸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 C 代谢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53. pH=7, 16,PCO 2= 50mmHg ,cHCO 3- = 18mmol/L ,应考虑A. 代谢性酸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伴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E 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碱中毒54.哪一项不是O 2在肺泡里被摄取的支配因素A.肺泡气中PO 2B. O 2自由扩散通过肺泡膜的能力C. Hb 释放CO 2换取O 2的能力D. HHb 对O 2的亲和力 E 正常Hb 的量55.哪项不是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检测途径A. O.2SatB. SO 2C. FO 2HbD.氧含量/氧容量E. PO-Hb 56. 血可携带O 2的量可用以下因素来判定,但除外A. O 2自由扩散通过肺泡膜的能力B. 动脉血中PO 2 C 红细胞中正常Hb 量 D. Hb 对O 2的亲和力 E Hb 有正常结合与释放O 2的能力57.下面哪个不是Hb 对O 2的亲和力的依赖因素A. PO 2B. SO 2 C .pH D. 2.3-DPG E.温度 58.以下哪一项因素不会引起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A.体温降低B. PCO 2增高国休用修和C. O 2亲和力增加D.2,3-DPG 降低E. pH 增加 59.哪一原因不会引起P 50增加A.体温升高B. O 2亲和力降低C. pH 降低D. PCO 3降低E.2.3-DPG 增高 60.以下哪一项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A. cHCO 3 过多堆积B.有机酸产生过多C. H +排泌减少 D. HCO 3-过多丢失 E.酸堆积太多 61. 下列哪一现象在口渴时不出现A.血浆渗透压↑B. 水由细胞外流向细胞内C.水由细胞内流向细胞外D.唾液减少E.尿量减少6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凭pH不能鉴别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酸碱中毒B. pH正常能排除机体酸碱失衡C当pH>7. 45时,为失代偿性碱中毒D.当pH<7.35时,为失代偿性酸中毒E.血pH即血浆中[H+]的负对数值=6. 1kPa,AB=32mmol/L,SB =25mmol/L.63.某患者呼吸表浅,口唇发绀,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为pH=7.28,PCO2可基本诊断为A.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B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C.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D.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E.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64.某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为:pH= 7.36,PCO=4. 0kPa,SB =19mmol/L. AB=18mmol/L.BE=-5mmol/L,2可考虑为A.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B. 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C.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D.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E无酸碱平衡紊乱[x型题]1.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相互关系是A.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引起低血钾 B .低血钾时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时可引起高血钾D.高血钾时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E.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无关2. 参加水、电解质和pH调节的主要器官有A.肺B.肝C.肾D.肠E.骨3.关于总体水在体内的分布,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1/3存在于ECFB.2/3分布在ICFC. ECF 的3/4为细胞间液D. ECF的1/4为血管内液E. 1/3存在于ICF4.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其相应指标变化为A. pH↓B. PCO2↓ C AB↓ D. SB↓ E. AG↑5.钾在人体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参与细胞内的正常代谢B.维持细胞内容量、离子、渗透压及酸碱平衡C.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D.在肠道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E.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6.影响血钾浓度的因素有A.钾自细胞内移出或细胞外液钾进入细胞B.细胞外液受稀释C.钾总量过多D.体液酸碱平衡紊乱E.标本严重溶血城COH17.常见高钾血症引起的原因有A.细胞外液受稀释B.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测C.钾输人过多D.钾排泄障碍E.标本严重溶血8.血气分析仪可直接测定如下哪些指标,其他指标则由这些指标计算而得A.pHB. HCO3- C. PCO2D. PO2E. AG9.钠、钾测定可用的方法有A.离子选择电极法B.酶试剂比色法C.火焰发射分光光度法D. HPLCE.大环发色团显色法10.临床常用氯的检测方法有哪些A.汞滴定法B.分光光度法C.库仑电量分析法D. ISE法E.酶法11.02在肺泡里被摄取主要受哪些因素支配A.肺泡气中P02B. 02自由扩散通过肺泡膜进人血液的能力C.静脉血红细胞中还原血红蛋白对02的亲和力D.动脉血P02E.肺泡气中PC022.动脉血哪些特性将保证足够的O2被送到组织A.肺泡气中PO2 B Hb对O2的亲和力必须正常C.动脉血P O2高D.血的O2结合功能正常E Hb有能力在组织释放O213.血液中CO2存在形式有A.物理溶解 B HCO3-C PCO2D.与Hb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E.与白蛋白结合成氨基甲酸白蛋白14.引起氧解离曲线左移的原因有A. pH降低B. 温度降低C. PCO2降低D. 2,3-DPG降低E. PO2.降低15. P50增加引起的主要原因有A.高热B.酸中毒C.高碳酸血症D.高浓度的2,3-DPGE.输氧16.排除呼吸性影响因素的血气分析指标有A. BEB. ABC. SBD. BBE. PCO217. 单一酸中毒应有以下哪3种机制之一A.碱排泌碱少B. 附加酸增加C.酸排泌减少D.碱的丢失增加E.酸排泌增加18.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原因有A.有机酸产生超过排出速度B.酸排泌减少C.氯离子过多丢失D. HCO3过多丢失E.碱排泌减少19.呼吸性酸中毒因哪些原因引起A.肺部排CO2减少 B. PO2增高 C.原发性cdCO2过剩D. HCO3-过多丢失 E.附加酸增加20.血气分析中通过计算的指标有哪些A. BE-BB.SO2 C. cHCO3- D. ctO2E . pH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A型题]1.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把血清蛋白分成5条带,由正极数它们的顺序是A. A、α1 、β、Y、α2B. A、β、a1、a2、YC.A、a1、α2、Y、βD. A、a1、α2 、β、YE. a1、A、a2、β、Y2急性黄疸性肝炎时,血清中哪一种酶活性下降A. ALTB. CHEC. ALPD. γ-GTE. AST3. 急性肝炎早期诊断的最好指标A. ALPB. y-GTC. ALTD.ASTE. ACE(全血)4.下列哪种不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酶A. ALTB. ACPC. ASD. OCTE. CHE5.下列关于结合胆红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是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B.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C.水溶性D.可随正常人尿液排出E.不易透过生物膜6. 溶血性黄痘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血游离胆红素增加B.尿胆素原增加C.粪胆素原增加D.尿中出现胆红素E.粪便颜色加深7. 下列何者不正确A.正常人总胆红素5.1~17.1μlmol/L,结合胆红素0~ 6μmol/LB.肝细胞性黄痘总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增加C. 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正常D肝细胞性黄疸总胆红素正常,吉合胆红素增加.E.以上都不对8.有关甲胎蛋白(AFP)的论述错误的是A.主要在胎儿肝脏中合成B. 原发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明显升高C.恶性畸胎瘤患者羊水中升高D.健康成人肝细胞也大量合成E.慢性活动性肝炎等患者血中也呈中等等度升高9.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A. 肾脏B.胃肠道C.肝脏D.心脏E.胰腺10.以下血浆蛋白质不在肝脏合成的是A.白蛋白B.凝血酶原C.免疫球蛋白D.纤维蛋白原E.前白蛋白11.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A.石胆酸B. 甘氨胆酸C.牛磺胆酸D.甘氨鹅脱氧胆酸E.牛磺鹅脱氧胆酸12.关于肝脏功能受损时可出现的情况,叙述最准确的是A. ALT↑B. A/G比值↓C.糖原合成作用↓D. 血浆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降E.以上均是13. 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A. 使药物失活B.使生物活性物灭活C.使毒物毒性降低D.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E.使某些药物药性更强或毒性增加14.下列哪一种胆汁酸属于初级胆汁酸A.石胆酸B.胆酸C.脱氧胆酸D.熊脱氧胆酸E.甘氨脱氧胆酸15.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日不妹用A. γ-球蛋白B. a1-球蛋白C. β-球蛋白D. a2-球蛋白E.白蛋白16.下列对结合胆红素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主要是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B.与重氮试剂呈间接反应C.水溶性小D.随正常人尿液排出隐讯日E.易透过生物膜17.胆红素进人肝细胞后即被细胞质内的受体结合,以利于结合胆红素的形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7~8章中考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七章和第八章的中考题如下:
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哪位老水手?
为救谁,保尔被抓?后来逃出来后,谁帮保尔藏起来?
保尔在当骑兵侦察员期间阅读了什么书?
1920年8月,保尔在哪场战争中负伤?
保尔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是谁?
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什么?
“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谁说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什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章节练习(答案)第一部第一章:1、瓦西里神父从来不问孩子们功课,害得保尔和几个功课不及格的同学一起到神父家去(补考)。
在厨房等候时,他把(一撮烟末儿)撒在神父的面团上,因而被赶出学校。
当年他才(12)岁。
2、保尔被母亲带到车站的(食堂)做工,做得很苦,经常被无端挨揍。
3、哥哥阿尔焦姆没能在一年以后把保尔带走,因为他所在的(调车场)不收童工。
4、在车站食堂这个地方,只有18的善良女工(佛罗霞)还算能给保尔点温暖,可她自己却被堂倌普罗霍尔给出卖了,克扣她被迫卖身的钱。
5、唯一的伙伴是比保尔大一点的红头发的(克利姆卡)。
6、正月的一天早上,保尔因太困了他打开了(水龙头)却忘记了关,引起了水漫金山。
被普罗霍尔给狠狠地揍了,打得遍体鳞伤。
7、(阿尔焦姆)替保尔报仇也揍了普罗霍尔一顿,还因此被关进了(宪兵队里)里六天。
保尔失去了工作。
简答:1.保尔因何被校长开除?根本原因是什么?答:直接原因:十二岁的保尔到瓦西里神父家里补考,把一撮烟末儿撒在复活节蒸糕用的面团上,被赶出学校。
根本原因:保尔因为对《圣经》产生怀疑,受到瓦西里神父多次侮辱,被赶出教室,一连几个星期,天天罚他站墙角。
2.简述保尔在车站食堂的生活。
答:保尔在车站食堂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在这里保尔干的活比谁都多,从来不知道疲乏,这两年让他体验到人情的冷暖,认识到社会的不平与黑暗。
看到堂倌们在储藏室里赌博,保尔十分愤怒;看到善良、友好的女工佛罗霞被堂倌普罗霍尔出卖,保尔又心痛。
在这样的环境下,保尔还是每天坚持给厨房的小学徒克利姆卡读书,也是在与小学徒的交流中,保尔表现出反抗的性格特征,希望离开这个坟墓一样的地方。
第二章:1、沙皇被推翻了,从前线回来的士兵越来越多了,他们都有一个奇怪的称号:(布尔什维克)2、小镇律师(列辛斯基)逃跑了,红军游击队把指挥部设在那里。
3、刚到的部队撤离,准备留下水兵(朱赫来)在车站工作,他是本地人。
4、红军部队撤离时,分发沙皇时留下的枪支给民众,发光了,保尔从一个(小孩)手里抢了一支枪,藏在棚顶。
一、选择题1. 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D)。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B、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C、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
2. 水平的LM曲线表示(A)。
A、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提高;B、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下降;C、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增加;D、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减少。
3. 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C)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
4. 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C)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
5.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C)A、政府购买;B、税收;C、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6.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B)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7.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A)A、增加税收;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转移支付。
8.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A)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
9.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D)A、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B、增加货币供给;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D、提高贴现率。
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11.法定准备金率越高(D)A、银行越愿意贷款;B、货币供给量越大;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
12.对利率最敏感的是(C)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需求反应相同。
1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削弱?(A)A、实际利率很低;B、名义利率很低;C、实际利率很高;D、名义利率很高。
药物分析各章练习题答案# 药物分析各章练习题答案第一章:药物分析概述练习题1:药物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药物分析的目的是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包括对药物成分的鉴定、含量测定、纯度检查以及稳定性评估等。
练习题2:药物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答案:药物分析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与验证、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第二章: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练习题1:什么是光谱分析?答案: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来识别和定量分析物质的技术。
练习题2: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色谱柱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实现物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第三章: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练习题1:什么是药物的溶解度?答案:药物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药物量。
练习题2:药物的熔点测定有何意义?答案:药物的熔点是其纯度和一致性的重要指标,通过熔点测定可以鉴别药物的纯度,以及监测生产过程中药物的稳定性。
第四章:药物的化学分析方法练习题1:什么是酸碱滴定法?答案:酸碱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测定酸或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来确定酸或碱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练习题2: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氧化还原滴定法是基于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定量关系,通过测定反应中消耗或产生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来确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第五章:药物的生物分析方法练习题1:什么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答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是一种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来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
练习题2:放射性同位素稀释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放射性同位素稀释法是一种通过测定样品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与非标记化合物的比例来确定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
第六章: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练习题1:什么是标准物质?答案:标准物质是具有准确已知量值的物质,用于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
第七章监狱法律文书——执法文书一、选择题1.1982年6月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改造机关执法文书格式》,共( B )种。
P194A.36B.32C.18D.262.司法部监狱局2002年7月1日发布的《监狱执法文书格式(试行)》,规定的司法文书共有( B )P195A.32种B.48种C.58种D.93种3.记载新入监罪犯基本情况的表格类文书是( B )P195A.罪犯评审鉴定表B.罪犯入监登记表C.狱内案件立案报告表D.罪犯保外就医审批表4.监狱在收押新入监罪犯时,必须填写的法律文书是( A )P195A.罪犯入监登记表B.犯人入监登记表C.犯罪嫌疑人入监登记表D.被告人入监登记表5.监狱依法在对服刑改造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且已执行符合法定要求的刑期的罪犯减刑时,应该制作提请减刑建议书,提请审核裁定的单位是( B )P196A.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 D.司法厅(局)6.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裁定的机关是( A )P197A.高级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上级人民法院D.公安部7.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裁定的司法机关是( D )P197A.上级人民法院B.同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D.高级人民法院8.提请减刑建议书正文的事实依据部分,包括事实结论和( B )P197A.减刑理由B.具体事实C.法律依据D.减刑请求9.针对监狱送达的提请假释建议书,有权对罪犯做出假释审核裁定的机关是( C )P199 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司法行政机关10.提请假释建议书的事实结论有两种情况:一是罪犯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二是罪犯( C )P200A.认真遵守监规B.自觉接受教育改造C.具有特殊情况D.被判处有期徒刑11.监狱机关制作的提请减刑、假释意见书的尾部,应当写明( C )P199A.“此致”“×××公安机关”B.“此致”“×××人民检察院”C.“此致”“×××人民法院”D.“此致”“×××监狱管理局”12.监狱制作的提请假释建议书(原名为提请假释意见书)的主送机关是( D )P199A.人民检察院B.公安机关C.司法行政机关D.人民法院13.假释意见书(现更名为假释建议书)中的当事人称为( C )P199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罪犯D.犯人14.监狱对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或者发现了判决时所没有发现的罪行,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提出起诉意见,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时制作的文书是( C )P200A.起诉书B.公诉意见书C.监狱起诉意见书D.抗诉书15.监狱起诉意见书送达的机关是( B )P200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监狱管理机关D.公安机关16.监狱起诉意见书是对服刑罪犯重新犯罪(包括重大的漏判罪行)提出起诉意见的法律文书,送达的司法机关是( A )P200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司法行政机关D.公安机关17.监狱起诉意见书中,被起诉的对象应当称为( D )P200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C.劳改犯D.罪犯18.监狱制作的起诉意见书中,当事人应当称为( C )P200A.犯人B.被告人C.罪犯D.犯罪嫌疑人19.监狱制作的起诉意见书中,被起诉的对象应当称为( A )P200A.罪犯B.被告人C.犯人D.犯罪嫌疑人20.监狱起诉意见书中的当事人称谓为( C )。
数学补充习题七年级上册答案第一章:整数1. 填空题(1) -3 (2) 7 (3) -5 (4) -14 (5) 22. 选择题(1) D (2) B (3) C (4) A (5) D3. 解答题(1) 同号相加,异号相消;(2) 同号为正,异号为负;(3) (-6) + (+7) = (+1);(4) 借助数轴即可得出答案为8。
第二章:分数1. 填空题(1) 5/6 (2) 1/4 (3) 2/5 (4) 5/12 (5) 3/102. 选择题(1) B (2) C (3) D (4) B (5) A3. 解答题(1) 1 1/4;(2) 3/5;(3) 12/75;(4)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其倒数。
第三章:代数式与简单方程1. 填空题(1) 4 (2) 24 (3) 4a (4) 9 (5) p2. 选择题(1) D (2) B (3) A (4) C (5) D3. 解答题(1) a = 3;(2) n = 5;(3) x = 10;(4) 3a + 8 = 23;(5) p/4 = 6;(6) y - 6 = 13。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1. 填空题(1) 圆 (2) 正方形 (3) 矩形 (4) 梯形 (5) 三角形2. 选择题(1) A (2) C (3) B (4) D (5) B3. 解答题(1) 正方形的周长为4a;(2) 长方形的周长为2(a+b);(3) 三角形的周长为a+b+c;(4) 周长为10,设一边长为x,则另一边长为4-x,解方程2x + 2(4-x) = 10可以求得x=3,所以矩形的长为4,宽为3。
第五章:数据与统计1. 填空题(1) 中位数 (2) 众数 (3) 平均数 (4) 0 (5) [2, 7, 9, 9, 10]2. 选择题(1) D (2) A (3) C (4) B (5) C3. 解答题(1) 平均数为8;(2) 众数为7;(3) 分别为奇数和偶数。
健康评估练习题(第七章-第⼋章)第七章⼼电图检查第⼀节临床⼼电图基本知识习题与⾃我评价【习题】(-)配对题1.Vl导联应置于 A.左腋前线与V4同⼀⽔平2.V2导联应置于 B.左腋中线与V4同⼀⽔平3.V4导联应置于 C.胸⾻右缘第4肋间4.Ⅴ5导联应置于D胸⾻左缘第4肋间5.V6导联应置于 E.左锁⾻中线平第5肋间(⼆)填空题1.单个⼼肌除极过程中,在已除极部位与未除极部位的交界处形成⼀对电偶,电偶的____在前,____在后,除极的⽅向是____。
2.正常⼈⼼室除极时,从开始,向推进;⼼室的复极是从____向____,所以正常⼼电图的复极波⽅向与除极波主波⽅向⼀致。
3.额⾯六轴系统主要⽤于判断____的⼼电图波形以及测定4.⼼房除极过程中瞬间综合⼼电向量的轨迹构成了____,呈长椭圆形,前⼀部分代表____的除极向量,后⼀部分代表___的除极向量,中间部则为两房共同除极的向量。
5.⼼电图是⽴体⼼电向量环经____次投影形成的。
⽴体⼼电向量环在⼈体的额⾯、横⾯和侧⾯的投影,即第⼀次投影,形成____;平⾯⼼电向量环在额⾯六轴系统和⼼前区导联轴上的第⼆次投影,分别形成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题1.正常⼼脏电激动起源于( )A ⼼房B.窦房结C.房室结D.⼼室2.I导联正极的探查电极应置于( )A.左上肢B右上肢C.左下肢D右下肢3ST段反映的是( ).A.⼼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B⼼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C⼼房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D⼼室快速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4.下图所⽰QRS波群的正确命名为( )A.QrB qRC RsD RS5.J点常⽤于( )A.P波时间点的测量B QRS时间的测量C.sT段偏移的测量D. T波振幅的测量(四)多项选择题l.⼼电图中反映⼼室复极过程的波段包括( )A.P-R段B. P-R间期C.ST段D.T波E.Q-T间期2.标准导联包括( )A.I导联B.Ⅱ导联C.Ⅲ导联D aVL导联E.aVF导联(五)思考题l.对疑有后壁⼼肌梗死的病⼈,为明确梗死部位, 应加做哪些导联的⼼电图?其放置的确切位置?2.⼼室除极过程中产⽣的⼼电向量环的名称是什么?其运⾏轨迹是怎样的?参考答案(⼀)配对题⒈C 2-D 3-E 4-A 5-B(⼆)填空题1.电源(正电荷) 电⽳(负电荷) 电荷移动的⽅向2.⼼内膜⼼外膜⼼外膜⼼内膜3.肢体导联额⾯⼼电轴4.P向量环右房左房5.两⼼电向量图肢体导联⼼电图⼼前区导联⼼电图(三)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C 5.C(四)多项选择题1.CD 2ABC(五)思考题1.对疑有后壁⼼肌梗死的病⼈,为明确梗死部位,应加做哪些导联的⼼电图?描述其放置的确切位置?临床上对疑有后壁⼼肌梗死的病⼈,⼀般需要加做⼼前区V7~V9导联的⼼电图。
《税收筹划》第七章至第八章练习题第七章1.[单选题]下列单位、个人中不用缴纳关税的有( )。
A.进口货物的收货人B.出口货物的发货人C.出入境物品的所有人D.在商场购买进口商品的消费者2.[单选题]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权属于( )。
A.国务院B.财政部门C.税务部门D.海关3.[单选题]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是指货物的( )。
A.成交价格B.到岸价格C.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到岸价格D.以到岸价格为基础的成交价格4.[单选题]如果跨国公司想利用原产地标准来合理避税,那么最后组装成最终产品的地点(即原产国),就非常重要,一般应选择在( )。
A.同进口国签订有优惠税率的国家B.进口国征收一般关税的国家C.进口国征收特别关税的国家D.以上选择均可以5.[单选题]下列应征土地增值税的项目为( )。
C.企业进行房地产交换D.国家征用房地产6.[单选题]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 )。
A.30%B.40%C.50%D.60%7.[单选题]江西省铜矿6月份将开采的三等铜矿加工成铜精矿,因特殊原因税务机关无法准确掌握入选精矿时移送使用的原矿数量,只知入选后的精矿数量为500吨,选矿比为1∶32,三等铜矿单位税额为每吨1.4元。
该铜矿6月份应纳资源税税额为( )。
A.22元B.500元C.700元D.22400元8.[单选题]下列属于房产税的征税对象的有( )。
A.玻璃暖房B.房屋C.室外游泳池D.围墙9.[单选题]我国不征收房产税的地方有( )。
A.城市的市区B.县城C.建制镇和工矿区A.1.2%B.12%C.10%D.20%11.[单选题]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 )税率。
A.全省统一的定额B.有幅度差别的定额C.全县(区)统一的定额D.有幅度差别的比例12.[单选题]某企业下列凭证中免纳印花税的有( )。
A.与某公司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B.与供销部门签订的物资收购合同C.与某企业签订的加工合同D.与银行签订的贴息贷款合同13.[单选题]契税采用( )。
第七章监狱法律文书——执法文书一、选择题1.1982年6月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改造机关执法文书格式》,共( B )种。
P194A.36B.32C.18D.262.司法部监狱局2002年7月1日发布的《监狱执法文书格式(试行)》,规定的司法文书共有( B )P195A.32种B.48种C.58种D.93种3.记载新入监罪犯基本情况的表格类文书是( B )P195A.罪犯评审鉴定表B.罪犯入监登记表C.狱内案件立案报告表D.罪犯保外就医审批表4.监狱在收押新入监罪犯时,必须填写的法律文书是( A )P195A.罪犯入监登记表B.犯人入监登记表C.犯罪嫌疑人入监登记表D.被告人入监登记表5.监狱依法在对服刑改造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且已执行符合法定要求的刑期的罪犯减刑时,应该制作提请减刑建议书,提请审核裁定的单位是( B )P196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 D.司法厅(局)6.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裁定的机关是( A )P197A.高级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上级人民法院D.公安部7.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裁定的司法机关是( D )P197A.上级人民法院B.同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D.高级人民法院8.提请减刑建议书正文的事实依据部分,包括事实结论和( B )P197A.减刑理由B.具体事实C.法律依据D.减刑请求9.针对监狱送达的提请假释建议书,有权对罪犯做出假释审核裁定的机关是( C )P199 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司法行政机关10.提请假释建议书的事实结论有两种情况:一是罪犯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二是罪犯( C )P200A.认真遵守监规B.自觉接受教育改造C.具有特殊情况D.被判处有期徒刑11.监狱机关制作的提请减刑、假释意见书的尾部,应当写明( C )P199A.“此致”“×××公安机关”B.“此致”“×××人民检察院”C.“此致”“×××人民法院”D.“此致”“×××监狱管理局”12.监狱制作的提请假释建议书(原名为提请假释意见书)的主送机关是( D )P199A.人民检察院B.公安机关C.司法行政机关D.人民法院13.假释意见书(现更名为假释建议书)中的当事人称为( C )P199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罪犯D.犯人14.监狱对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或者发现了判决时所没有发现的罪行,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提出起诉意见,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时制作的文书是( C )P200A.起诉书 B.公诉意见书C.监狱起诉意见书D.抗诉书15.监狱起诉意见书送达的机关是( B )P200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监狱管理机关D.公安机关16.监狱起诉意见书是对服刑罪犯重新犯罪(包括重大的漏判罪行)提出起诉意见的法律文书,送达的司法机关是( A )P200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司法行政机关D.公安机关17.监狱起诉意见书中,被起诉的对象应当称为( D )P200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C.劳改犯 D.罪犯18.监狱制作的起诉意见书中,当事人应当称为( C )P200A.犯人B.被告人C.罪犯D.犯罪嫌疑人19.监狱制作的起诉意见书中,被起诉的对象应当称为( A )P200A.罪犯B.被告人C.犯人D.犯罪嫌疑人20.监狱起诉意见书中的当事人称谓为( C )。
习 题 六1.设有总体X 的10个独立观察值19.1,20.0,21.2,18.8,19.6,20.5,22.0,21.6,19.4,20.3 求样本均值X ,样本方差2S 和样本二阶中心矩2n S .2.设12,,X X …,n X 是来自于(0,)U θ的样本,求()()1n X X 与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3.从总体(12,4)N 中抽取容量为5的样本125,,,X X X .求:(1)样本均值大于13的概率; (2)样本极小值小于10的概率; (3)样本极大值大于15的概率.4.从总体()2240,20N 中独立地进行两次抽样,容量分别为36和49,那么这两个样本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0的概率是多少?5.设某电子元件的寿命(时数)服从参数为0.0015λ=的指数分布,即有密度()()0.00150.00150x f x e x -=>.今测试6个元件,并记录下它们各自失效的时间(单位:小时).试问:(1)至800小时时没有一个元件失效的概率是多少? (2)至3000小时时所有元件都失效的概率是多少?6.设总体服从N(20,3),问应取样本容量n 为多大,才能以0.95的概率保证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3?7.设1,2,10,X X X 为2(0,0.3)N 的样本,求C 使10210.95i i P X C =⎧⎫≤=⎨⎬⎩⎭∑.8.已知()()2,1,Tt n T F n 则.9.设12,,,n X X X 是来自正态总体()2,N μσ的样本,___2X S与分别为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又设1n X +与12,,,n X X X 独立同分布,试求统计量212()1n X X n n S +-+和的分布.10.设12,X X 是来自()20,N σ的样本.(1)求()()212212X X X X -+的分布; (2)求常数k ,使()()()2122212120.10X X P k X X X X ⎧⎫+⎪⎪>=⎨⎬++-⎪⎪⎩⎭11.设125,,,X X X 是来自总体()20,N σ的样本.求常数C,使统计量C X X +t -分布.12.设12,,,n X X X 是来自指数分布,0()0,x e x f x x λλ-⎧>=⎨≤⎩ (λ>0)的样本,证明()___222n Xn λχ.13.设从正态总体2(,)N μσ中抽取一容量为16的样本,这里2,μσ未知.2S 为样本方差.求:(1)22 2.0385;S P σ⎧⎫≤⎨⎬⎩⎭(2)2().D S14.设总体12~(1,),,,,n X b p X X X 是来自X 的样本.(1)求21nii X=∑的分布律;(2)求2(),(),.E X D X ES15.设12(,,,)n X X X 是来自总体X 的样本.记221111,()n n n i n i n i i X X S X X n n ====-∑∑现添加一次试验,得样本121(,,,,)n n X X X X +.再记11221111111,()11n n n i n i n i i X X S X X n n +++++====-++∑∑ 则有下列递推公式:111(),1n n n n X X X X n ++=+-+ 222111[()].11n n n nn S S X X n n ++=+-++ 16.设总体X 的容量为50的样本频数分布为求X 的经验分布函数.17.设总体X 的容量为100的样本观察值如下:15 20 15 20 25 25 30 15 30 25 15 30 25 35 30 35 20 35 30 25 20 30 20 25 35 30 25 20 30 25 35 25 15 25 35 25 25 30 35 25 35 20 30 30 15 30 40 30 40 15 25 40 20 25 20 15 20 25 25 40 25 25 40 35 25 30 20 35 20 15 35 25 25 30 25 30 25 30 43 25 43 22 20 23 20 25 15 25 20 25 30 43 35 45 30 45 30 4545 35作总体X 的直方图.1.使用一测量仪器对同一值进行了12次独立测量,其结果为(单位:mm)232.50 232.48 232.15 232.52 232.53 232.30 232.48 232.05 232.45 232.60 232.47 232.30用矩估计法估计测量的真值和方差(设仪器无系统误差). 解 设μ为待测量的真值,则测量值i X 与μ有以下关系式2,0,(),1,2,,12i i i i X E D i μεεεσ=+===故μ和2σ的矩估计值为1222211232.4025,()0.0255512ni i X S X X μσ=====-=∑ 2.设总体X 服从正态(,1)N μ,今观察了20次 ,只记录是否为负值,若事件{}0X ≤出现了14次,试按频率估计概率的原理,求μ的估计值.解 令{}{}140()20P X P X μμμ=≤=-≤-=Φ- 查正态分布表得0.525μ=-.3.设总体X 具有密度函数22(),0(:)0,x x f x θθθθ⎧-<<⎪=⎨⎪⎩其它 12,,,n X X X 是其样本,求θ的矩估计.解 122()2(1)3EX xx dx t t dt θθθθθ=-=-=⎰⎰,由矩法令3X θ=,解得3X θ=.4.设12~(,),01,,,,n X b N p p X X X <<为其样本.求N 和p 的矩估计.解 因 ,()(1)EX Np D X Np p ==-,由例7-1,令2,(1)n X Np S Np p ==-解得21,n S Xp N X p=-=.5.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或分布律)为12(;),,,,n f x X X X θ为其样本,求下列情况下θ的极大似然估计.,0,1,2(1)(;)!0,x e x f x x θθθ-⎧=⎪=⎨⎪⎩其它 (0)θ>1,01(2)(;)0,x x f x θθθ-⎧<<⎪=⎨⎪⎩其它 (0)θ>1,0(3)(;)0,x x e x f x ααθθαθ--⎧>⎪=⎨⎪⎩其它 ()α已知 1,0()(4)(;)0,r r xx e x r f x θθθ--⎧>⎪Γ=⎨⎪⎩其它 ()r 已知1,0(5)(;)0,0x e x f x x θθθ-⎧>⎪=⎨⎪≤⎩(0)θ>解 (1)似然函数为1111()!!!niii X X nXnn n nni iiii i L e ee X X X θθθθθθθ=---===∑===∏∏∏似然方程为ln ()0L nX n θθθ∂=-=∂ 解得X θ=.(2)似然函数为1111()()nnnii i i L XX θθθθθ--====∏∏似然方程为1ln ()ln 0ni i L n X θθθ=∂=+=∂∑ 解得111(ln )n i i X n θ-==-∑.(3)似然函数为11111()()ni ii nnX X n n ii i i L X eX eααθθααθθααθ=----==∑==∏∏似然方程为1ln ()0n i i L n X αθθθ=∂=-=∂∑ 解得111()n i i X n αθ-==∑.(4)似然函数为1111()()()(())i rnrnnX r r nX ii ni i L Xe X e r r θθθθθ----====ΓΓ∏∏似然方程为 ln ()0L nrnX θθθ∂=-=∂ 解得r Xθ=. (5)似然函数为1111()iX nnXni L eeθθθθθ--===∏似然方程为2ln ()0L n nXθθθθ∂=-+=∂解得X θ=.6.设总体X 的密度为(;)(1),01f x x x βββ=+<<其中1β>-未知,12,,,n X X X 为其样本,求β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今得样本观察值0.30,0.80,0.27,0.35,0.62,0.55,求β的矩估计值和极大似然估计值.解 101(1)2EX x x dx ββββ+=+=+⎰,由矩法令12X ββ+=+,解得矩估计121M Xβ=--,矩估计值为0.07M β=-. 似然函数为 11()(1)(1)()nnnii i i L XX βββββ===+=+∏∏似然方程为1ln ()ln 01ni i L nX βββ=∂=+=∂+∑ 解得极大似然估计1111ln n L i i X n β-=⎡⎤=--⎢⎥⎣⎦∑,极大似然估计值0.234L β=.7.设12,,,n X X X 为抽自[,2]U θθ的样本,求θ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解 32EX θ=,由矩法令32X θ=,解得23M X θ=.似然函数为12(1)()1(),,,,21,2n nn nL X X X X X θθθθθθθ=≤≤=≤≤≤故(1)X 和()12n X 都有可能是θ的极大似然估计,一般取(1)()1min ,2L n X X θ⎧⎫=⎨⎬⎩⎭.8.设总体X 具有分布律X 12 3k p 2θ 2(1)θθ- 2(1)θ-其中01θ<<未知.已取得了样本值1231,2,1x x x ===.求θ的极大似然估计值.解 似然函数为225()2(1)2(1)L θθθθθθθ=-=-•• 似然方程为 ln ()5101L θθθθ∂=-=∂- 解得56θ=. 9.设总体X 具有密度函数1(;),2xf x e x σσσ-=-∞<<∞其中0σ>未知,12,,,n X X X 为其样本.求σ的极大似然估计.解 似然函数为11111()22nX i i i nX n n i L e e σσσσσ=--=∑==∏似然方程为21ln ()10nii L n Xσσσσ=∂=-+=∂∑解得11ni i X n σ==∑.10.设总体X 有密度函数(),(;)0,x e x f x x θθθθ--⎧>=⎨≤⎩其中θ-∞<<∞未知,12,,,n X X X 为其样本.求θ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解 1EX θ=+,令1X θ=+,解得矩估计1M X θ=-.似然函数为(1)()()(1)1()(1)(),,i nX n X i n X X L e e X eX θθθθθ----=--==>≤>∏故θ的极大似然估计为(1)L X θ=.11.设总体212~(,),,,,n X N X X X μσ为其样本.(1) 求k ,使122111()n i i i X X k σ-+==-∑为2σ的无偏估计;(2) 求k ,使11ni i X X k σ==-∑为σ的无偏估计.解 (1) 21(0,2)i iX X N σ+-,2211()()2i i i i E X X D X X σ++-=-=122221111()2(1)n i i i E E X X n k kσσσ-+==-=-∑故2(1)k n =-.(2) 2111(1)(0,)i i jj in X X X X N n n nσ≠--=--∑ 2212i n E X X x dx n σ∞-∞-⎧⎫-=-⎨⎬⎩⎭⎰220122n x dx n σ∞-⎧⎫=-=⎨⎬⎩⎭⎰111n i i EE X X k k σσ==-===∑所以k =12.设θ是参数θ的无偏估计,且有()0,D θ>证明2θ不是2θ的无偏估计. 解 2222()[]()E D E D θθθθθθ=+=+>.13.设从均值为μ,方差为20σ>的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12,n n 的两个独立样本.1X 和2X 分别是两样本的均值.试证,对于任意,(1),a b a b +=12Y aX bX =+都是μ的无偏估计,并确定常数,a b 使()D Y 达到最小.解 1212()()EY E aX bX aEX bEX a b a b μμμμ=+=+=+=+=2222222121212()()()a b D Y D aX bX a b n n n n σσσ=+=+=+即在条件1a b +=下,求2212a b n n +的最小值.令2212(1)()a a L a n n -=+,求导得12()22(1)0dL a a a da n n -=-解得112n a n n =+,212n b n n =+.14.设分别自总体21(,)N μσ和22(,)N μσ中抽取容量为12,n n 的两个独立样本.其样本方差分别2212,S S .试证,对于任何常数2212,(1),a b a b Z aS bS +==+都是2σ的无偏估计,并确定常数,a b 求求()D Z 达到最小.解 22222212()EZ aES bES a b a b σσσσ=+=+=+=.利用222(1)(1),1,2i i i n S n i χσ--=得422(),1,21ii D S i n σ==-,所以22222241212()()()2()11a b D Z a D S b D S n n σ=+=+--即在1a b +=下,求221211a b n n +--的最小值,求得11212n a n n -=+-,21212n b n n -=+-.15.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111,(;)220,x f x θθθ⎧-≤≤+⎪=⎨⎪⎩其它θ-∞<<∞,12,,,n X X X 为其样本.(1)求参数θ的极大似然估计; (2)证明X 及()(1)()12n X X +都是θ的无偏估计量,问哪个较有效? 解 (1) 似然函数为1211()1,,,,22n L X X X θθθ=-≤≤+ (1)()11()1,22n L X X θθθ=-≤≤≤+即满足条件()(1)1122n X X θ-≤≤+的任何θ都能使()1L θ=而达到最大值,从而θ的极大似然估计是整个区间()(1)11[,]22n X X -+,一般取(1)()1()2n X X θ=+.(2) EX EX θ==,211111()()()122212D X D X n n nθθ==+-+=. (1)X 的密度为11111(),(;)2220,n n x x f x θθθθ-⎧-+-≤≤+⎪=⎨⎪⎩其它()n X 的密度为1111(),(;)2220,n n n x x f x θθθθ-⎧-+-≤≤+⎪=⎨⎪⎩其它(1)()(,)n X X 的密度为2111(1)(),(,)220,n n n n y x x y f x y θθ-⎧---≤≤≤+⎪=⎨⎪⎩其它(1)()11,1212n n n EX EX n n θθ=-++=+-++2222(1)()121121()(),()()22122212n n n n n EX EX n n n n θθθθ=++-+=+-+-++++ 22(1)(1)(1)2()[](2)(1)nD X EX EX n n =-=++ 22()()()2()[](2)(1)n n n nD X EX EX n n =-=++12211(1)()22111()(1)()()()222yn n E X X xyn n y x dxdy n θθθθθ+---=--=+-++⎰⎰(1)()211()()(1)22n n EX EX n θθ=+-++(1)()(1)()(1)()2211(,)()2(1)(1)(2)n n n n Cov X X E X X EX EX n n n n =-=-=++++所以(1)()1()2n E E X X θθ=+= (1)()(1)()(1)()11()()[()()2(,)]44n n n D D X X D X D X Cov X X θ=+=++22212[]4(1)(2)(1)(2)(1)(2)12(1)(2)n n n n n n n n n n =++++++++=++当 1n >时,112(1)(2)12n n n <++,故()(1)()12n X X +较X 有效.16.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1,0(0)(;)0,x f x θθθθ⎧<<>⎪=⎨⎪⎩其它123,,X X X 为其样本,试证(3)43X 及(1)4X 都是参数θ的无偏估计,问哪个较有效? 解 考虑一般情形,设12,,,n X X X 为样本,比较()1n n X n+和(1)(1)n X +.(1)X 的密度为11(),0(;)0,n n n x x f x θθθθ-⎧-<<⎪=⎨⎪⎩其它 ()n X 的密度为1,0(;)0,n n n nx x f x θθθ-⎧<<⎪=⎨⎪⎩其它由此算得(1)()1,11n n EX EX n n θθ==++ 所以(1)()1((1)),()n n E n X E X nθθ++== 又有2222(1)()2,(1)(2)2n nEX EX n n n θθ==+++22222(1)(1)(1)(1)((1))(1)()(1)[()]2n D n X n D X n EX EX n θ+=+=+-=+ 22222()()()()221(1)(1)1()()[()](2)n n n n n n n D X D X EX EX n n n n n θ+++==-=+ 故()1n n X n +较(1)(1)n X +有效,实际上()1n n X n+是θ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17.设总体X 服从指数分布,其密密函数为,0(;)0,0x e x f x x λλλ-⎧≥=⎨<⎩(0)λ> 12,,,n X X X 为其样本(2)n ≥.(1) 求λ的极大似然估计λ;(2) 求k ,使k λλ*=为λ的无偏估计;(3) 求1θλ=的置信水平为1α-的双侧置信区间.解 (1) 似然函数为 1()inX n nX i L e e λλλλλ--===∏似然方程为 ln ()0L nnX λλλ∂=-=∂ 解得1Xλ=. (2) 22(2)Y nX n λχ=1201(1)1210111()2()2(1)112()2(1)2(1)yn n y n n n n E y e dy Yy n n ye dy n n n ∞---∞----=ΓΓ-==ΓΓ--⎰⎰1112()2()21n E kE kEk n E nk E k X n X Y n λλλλλλλ======-*由此得1n k n -=. (3) 因22(2)nXn χθ,由222212{(2)(2)}1nXP n n ααχχαθ-<<=-得的置信水平为1α-的双侧置信区间为2222122(,)(2)(2)nX nXααχαχα-.18.随机地从一批零件中抽取16个,测得长度(单位:cm)为2.14 2.10 2.13 2.15 2.13 2.12 2.13 2.10 2.15 2.12 2.14 2.10 2.13 2.11 2.14 2.11 设零件长度的分布为正态,试求总体均值μ的90%的置信区间:(1)若0.01σ=;(2)若σ未知.解 设X 为零件长度,则2(,)XN μσ.(1) 当0.01σ=已知时,μ的90%的置信区间为2211(,)(2.125 1.65,2.125 1.65)(2.121,2.129)X X αα--+== (2) 当σ未知时,μ的90%的置信区间为2211((15),(15))(2.125 1.7531,2.125 1.753(2.1175,2.1325)X X αα---+=+=19.对方差2σ已知的正态总体来说,问需抽取容量n 为多大的样本,才能使总体均值μ的置信水平为100(1)%α-的置信区间的长度不大于2δ?解 均值μ的置信水平为100(1)%α-的置信区间为2211(,)X X αα---要其长度212L αδ-=≤,得 22221n u ασδ-≥. 由此得20.在一批铜丝中,随机抽取9根,测得其抗拉强度为:578 582 574 568 596 572 570 584 578 设抗拉强度服从正态分布,求2σ的置信水平为0.95的置信区间.解 设X 为抗拉强度,则2(,)XN μσ,2σ的置信水平为0.95的置信区间是2222221(1)(1)874874,,(33.76,271.56)(1)(1)17.535 2.18n S n S n n ααχχ-⎛⎫--⨯⨯⎛⎫⎪== ⎪ ⎪--⎝⎭⎝⎭21.随机地取某种炮弹9发做试验,得炮口速度的样本标准11(/)s m s =,设炮口速度服从正态分布.求这种炮弹炮口速度之标准差σ的0.95置信区间.解 设X 炮弹炮口速度,则2(,)XN μσ,标准差σ的0.95置信区间为(7.4,21.1)⎫⎪==⎪⎭. 22.随机地从A 批导线中抽取4根,并从B 批导线中抽取5根测得其电阻Ω为设测试数据分别服从正态分布21(,)N μσ和22(,)N μσ,且它们相互独立,又2σ未知,试求12μμ-的0.95置信区间.解 12μμ-的0.95置信区间为22121211()(2)()(2)X Y t n n S X Y t n n S αα--⎛--+--++- ⎝经计算得2626121234,5,0.14125,8.2510,0.1392, 5.2102.5510w n n X S Y S S ---====⨯==⨯==⨯查表得 2120.9751(2)(7) 2.3646t n n t α-+-==,最后算得区间是(0.002,0.006)-.23.设两位化验员,A B 独立地对某种聚合物含氯量用相同的方法各作10次测定,其测定值的样本方差依次为220.5419,0.6065A B S S ==.设22,A B σσ分别为A 、B所测定的测定值总体的方差,且总体均为正态分布.求方差比22A B σσ的置信水平为0.95的置信区间.解 方差比22A B σσ的置信水平为0.95的置信区间为2222221212111,(1,1)(1,1)A AB B S S S F n n S F n n αα-⎛⎫ ⎪ ⎪----⎝⎭·· 0.541910.5419, 4.03(0.222,3.601)0.6065 4.030.6065⎛⎫=⨯⨯= ⎪⎝⎭.A 批导线 0.143 0.142 0.143 0.137B 批导线0.140 0.142 0.136 0.138 0.14024.从一大批货物中随机抽100件进行检查,发现次品16件,求这批货物次品率p 的0.95置信区间.解 将 20.97510.16, 1.96,100X u u n α-==== 代入下式得222112110.10092u n p X u n u n αα--⎛ =+-= +⎝222122110.24422u n p X u n u nαα--⎛=++= +⎝所求区间为12(,)(1009,0.2442)p p =.25.在某一地区中,随机对100名成年居民作民意测验,有80%的居民支持粮食调价,求在该地区的所有居民中,支持粮食调价的0.95与0.99的置信区间.解 令1,0,i X ⎧=⎨⎩第i 个居民支持提价第i 个居民不支持提价1,2,,100i =.20.97510.80, 1.96,100X u u n α-====.222221112111()(1)0.80.20.16n n n ni i i i i i S X X X X X X n n n X X X X ====-=-=-=-=-=⨯=∑∑∑所求的0.95置信区间为0.9750.975,(0.7216,0.8784)X X ⎛⎫= ⎪⎝⎭. 0.99置信区间为0.9950.995,(0.6968,0.9032)X X ⎛⎫= ⎪⎝⎭. 也可用24题的方法来求,但结果会有点差异.26.从一批某种型号的电子管中抽出10只,计算得样本平均寿命1200X =小时,标准差45S =小时.求这批电子管的期望寿命的单侧置信下限以及标准差的单测置信上限,置信水平为0.95(设电子管寿命服从正态分布).解 设X 为电子管的使用寿命, 则2(,)X N μσ.μ的置信水平为0.95单侧置信区间为1(1),X n α-⎛⎫-∞ ⎪⎝⎭其中单侧置信下限为0.95(9)1200 1.83311173.9X ==;标准差σ的置信水平为0.95单侧置信区间为0,⎛⎝74.04==.习题八1.某电器元件平均电阻值一直保持2.64Ω,今测得采用新工艺生产36个元件的平均阻值为2.61Ω,假定在正常条件下,电阻值服从正态分布,而且新工艺不改变电阻的标准差.已知改变工艺前的标准偏差为0.06Ω,问新工艺对产品的电阻值是否有显著性影响(0.01)α=?解 设X 为新工艺生产的电器元件的电阻值,则20(,)X N μσ,00.06σ=.要检验的假设为0: 2.64H μ= vs 1: 2.64H μ≠检验统计量为X U =,拒绝域为21U u α-≥.经计算得3U ===因0.9953 2.58U u =≥=,故拒绝0H ,即新工艺对产品的电阻值有显著影响.2.一种元件,要求其使用寿命不得低于1000(小时).现在从一批这种元件中随机抽取25件,测得其寿命平均值为950(小时).已知该种元件寿命服从标准差100σ=(小时)的正态分布,试在显著性水平0.05下确定这批元件是否合格.解 设X 为元件的使用寿命,则2(,)XN μσ,100σ=.要检验的假设为01000H μ≥: vs 11000H μ<:检验统计量为X U =,拒绝域为1U u α-≤-.经计算得2.5X U ===-因0.952.5 1.65U u =-<-=-,拒绝0H ,在显著性水平0.05下这批元件不合格.3.某厂生产的某种钢索的断裂强度服从正态2(,)N μσ,其中40σ=(kg/cm 2),现在一批这种钢索的容量为9的一个样本测得断裂强度平均值为X ,与以往正常生产的μ相比,X 较μ大20(kg/cm 2).设总体方差不变,问在0.01α=能否认为这批钢索质量显著提高?解 设X 为钢索的断裂强度,且2(,)XN νσ,40σ=.要检验0H νμ≤: vs 1H νμ>:检验统计量为X U=,拒绝域为1U u α-≥.经计算得1.5X U ===因0.991.5 2.33U u =<=,不拒绝0H ,这批钢索质量没有显著提高.4.正常人的脉搏平均为62次/分,今对某种疾病患者10人,测其脉搏为54 68 65 77 70 64 69 72 62 71 (次/分).设患者的脉搏次数X 服从正态分布,试在显著性水平0.05α=下,检验患者的脉搏与正常人的脉搏有无差异?解 脉搏次数2(,)XN μσ,2σ未知.要检验的假设为062H μ=: vs 162H μ≠: 检验统计量为X T=,拒绝域为21(1)T t n α-≥-.经计算得210,67.2,40.18n X S ===, 2.59T ===因0.9752.59 2.2622(9)T t =>=,拒绝0H ,患者的脉搏与正常人的脉搏差异显著.5.测定某种溶液中的水分,它的10个测定值给出0.452%X =,0.035%S =.设总体为正态分布2(,)N μσ,试在显著性水平0.05α=下检验假设:(1) 00.5%H μ≥: vs 1:5%H μ< (2) 0:0.04%H σ≥ vs 1:0.04%H σ<解 (1)检验统计量为X T =,拒绝域为1(1)T t n α-≤--.经计算得4.334X T ===-因0.954.334 1.8331(9)T t =-<-=-,拒绝0H .(2)检验统计量为222(1)n S χσ-=,拒绝域为22(9)αχχ≤.经计算得22222(1)9(0.00035) 6.89(0.0004)n S χσ-⨯=== 因220.056.89 3.325(9)χχ=>=,故接受0H .6.使用A (电学法)与B (混合法)两种方法来研究冰的潜热,样品都是-0.72℃的冰块,下列数据是每克冰从-0.72℃变成-0℃水的过种中的吸热量(卡/克):方法A :79.98, 80.04, 80.02, 80.03, 80.03, 80.04, 80.04 79.97, 80.05, 80.03, 80.02, 80.00, 80.02方法B :80.02, 79.94, 79.97, 79.98, 79.97, 80.03, 79.95, 79.97 假定用每种方法测得的数据都服从正态分布,且它们的方差相等.检验0H :两种方法的总体均值相等(0.05)α=.解 设方法A 的测定值为X ,方法B 的测定值为Y ,则21(,)XN μσ,22(,)YN μσ.要检验012:H μμ= vs 112:H μμ≠检验统计量为X YT =,拒绝域为 2121(2)T t n n α-≥+-.经计算得2424121213,8,80.02, 5.74510,79.98,9.8410n n X S Y S --====⨯==⨯0.0269w S ==3.309T ===因 0.9753.309 2.0930(19)T t =≥=,拒绝0H ,两种方法的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7.今有两台机床加工同一种零件,分别取6个及9个零件测其口径,得到数据:126,,,X X X 及29,,,Y Y Y ,计算得66211204.6,6978.93iii i XX====∑∑99211370.8,15280.173i ii i Y Y====∑∑假定零件口径服从正态分布,给定0.05α=,问是否可以认为这两台机床加工零件方差无显著性差异?解 设机床A 加工的零件口径为X ,机床B 加工的零件口径为Y ,则211(,)XN μσ,222(,)Y N μσ.要检验22012:H σσ= vs 22112:H σσ≠检验统计量为2122S F S =,拒绝域为2121(1,1)F F n n α-≥--或212(1,1)F F n n α≤--. 经计算得1222222111111222222222216,(1)6978.936(34.1) 2.07,0.4149,(1)15280.1739(41.2) 3.213,0.402n i i n i i n n S X n X S n n S Y n Y S ===-=-=-⨯===-=-=-⨯==∑∑21220.414 1.0300.402S F S ===因 0.0250.9750.97511(5,8) 1.030 4.82(5,8)(8,5) 6.76F F F F ==<=<=,接受0H ,可以认为这两台机床加工零件方差无显著性差异.8.为校正试用的普通天平,把在该天平上称为100克的10个试样在计量标准天平上进行称量,得如下结果:99.3, 98.7, 100.5, 101.2, 98.3, 99.7, 99.5, 102.1, 100.5, 99.2假设在天平上称量的结果服从正态,问普通天平称量结果与标准天平称量结果有无显著差异(0.05)α=?解 设X 为标准天平称量结果,则2(,)XN μσ.要检验0:100H μ= vs 1:100H μ≠检验统计量为X T =,拒绝域为21(1)T t n α-≥-.经计算得10,99.9, 1.169,0.271n X S T ======因 0.9750.271 2.2622(9)T t =<=,接受0H ,普通天平称量结果与标准天平称量结果无显著差异.9.加工某一机器零件,根据其精度要求,标准差不得超过0.9,现从该产品中抽取19个样本,得样本标准差 1.2S =,当0.05α=时,可否认为标准差变大?(假定零件尽寸服从正态分布).解 设X 为零件尽寸, 则2(,)XN μσ.要检验220:(0.9)H σ≤ vs 221:(0.9)H σ> 检验统计量为2220(1)n S χσ-=,拒绝域为221(1)n αχχ-≥-.经计算得22222(1)18(1.2)32(0.9)n S χσ-⨯=== 因 220.953228.869(18)χχ=>=,拒绝0H ,认为标准差变大.10.某种罐头在正常情况下,按规格平均净重379g,标准差为11g,现在抽查10盒,测得重量为(单位:g)370.74 372.80 386.43 398.14 369.21 381.67 367.90 371.93 386.22 393.08试根据抽样结果,说明平均净重和标准差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假定罐头重量服从正态分布.(提示:检验00:379,:11,0.05H H μσα=≤=).解 设X 为罐头净重,则2(,)XN μσ.要检验01:379H μ= vs 11:379H μ≠ 和 02:11H σ≤ vs 12:11H σ> 对于01H ,检验统计量为X T =,拒绝域为21(1)T t n α-≥-.对于02H ,检验统计量为2220(1)n S χσ-=,拒绝域为221(1)n αχχ-≥-.经计算得222220379.812,10.792,0.238(1)9(10.792)8.66311X S T n Sχσ=====-⨯===因 0.9750.238 2.2622(9)T t =<=,接受01H ;又220.958.66316.919(9)χχ=<=,接受02H .因此平均净重和标准差都符合规格要求.11.测得,A B 两批电子器件的样本的电阻为(单位:Ω):A :0.140 0.138 0.143 0.142 0.144 0.137 B :0.135 0.140 0.142 0.136 0.138 0.140设,A B 两批器件的电阻分别服从221122(,),(,)N N μσμσ.试问,能否认为,A B 两总体服从相同的正态分布?解 要检验220112:H σσ= vs 221112:H σσ≠ 和 0212:H μμ= vs 1212:H μμ≠01H 的检验统计量2122S F S =,拒绝域2121(1,1)F F n n α-≥--或212(1,1)F F n n α≤--. 在接受01H 的条件下再对02H 作检验,否则不需要对02H 作检验.02H 的检验统计量为X YT =,拒绝域为 2121(2)T t n n α-≥+-.经计算得3312232123220.141, 2.810,0.1385, 2.6610(2.810) 1.11(2.6610)X S Y S S F S ----==⨯==⨯⨯===⨯取0.20α=,因0.100.900.9011(5,5) 1.11 3.45(5,5)(5,5) 3.45F F F F ==<=<=,接受01H.32.73110w S -===⨯1.586T ===取0.10α=,因0.951.586 1.8125(10)T t =<=,接受02H .认为,A B 两总体服从相同的正态分布.12.从城市的某区中抽取16名学生测其智商,平均值为107,样本标准差为10,而从该城市的另一区抽取的16名学生的智商平均值为112,标准差为8,试问在显著性水平0.05α=下,这两组学生的智商有无差异? 假定学生的智商服从正态分布.解 设这两区学生的智商分别为X 和Y ,则221122(,),(,)X N Y N μσμσ.先要220112:H σσ= vs 221112:H σσ≠再接受01H 的条件下再检验0212:H μμ= vs 1212:H μμ≠01H 的检验统计量2122S F S =,拒绝域2121(1,1)F F n n α-≥--或212(1,1)F F n n α≤--. 实际计算结果为22122210 1.56258S F S ===.因0.9751.5625 2.86(15,15)F F =<=,故接受01H .02H 的检验统计量X YT =,拒绝域2121(2)T t n n α-≥+-.实际计算结果为 1.562T ==,因0.9751.562 2.0423(30)T t =<=, 接受02H ,在显著性水平0.05α=下,这两组学生的智商无显著差异.13.某香烟厂生产两种香烟,独立地随机抽取容量相同的烟叶标本测其尼古丁含量的毫克数,实验室分别作了六次测定,数据记录如下:甲: 25 28 23 26 29 22 乙: 28 23 30 25 21 27假定两种香烟的尼古丁含量服从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在显著性水平0.05α=下,这两种香烟的尼古丁含量有无显著性差异?解 设甲香烟的尼古丁含量为X ,乙香烟的尼古丁含量为Y ,则21(,)XN μσ,22(,)YN μσ.要检验012:H μμ= vs 112:H μμ≠ 检验统计量X YT =,拒绝域2121(2)T t n n α-≥+-.实际计算结果为221225.5,7.5,25.67,11.07,3.05,0.097wX S Y S S T ========因0.9750.097 2.2281(10)T t =<=,接受0H ,两种香烟的尼古丁含量无显著差异.14.对一台设备进行寿命试验,记录10次无故障工作时间,并从小到大排列得400, 480, 900, 1350, 1500, 1660, 1760, 2100, 2300, 2400已知设备的无故障工作时间服从指数分布.能否认为此设备的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平均值低于1500小时(0.05)α=.解 设备的无故障工作时间记为X ,则X 服从指数分布,密度为,0(;)0,0x e x f x x λλλ-⎧>=⎨≤⎩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平均值1EX λ=.要检验01:1500H λ≥vs 11:1500H λ< 检验统计量为X ,拒绝域为210(2)2n X n αχλ-≥.实际计算结果为2210.9500(2)(20)31.4115001485,23562220n X n n αχχλλ-⨯===≈ 因210(2)148523562n X n αχλ-=<=,接受0H ,认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低于1500小时.15.根据验收标准,一批产品不合格率p 超过2%,则拒收,不超2%,则接收.现随机抽验了200件,发现6件不合格品,问这批产品应否接收(0.05)α=?解 一般认为一批产品的数量很大,因此可以看成是有放回抽样.令1,0,i i X i ⎧=⎨⎩第次出现次品第次出现正品1,2,,200i =,则可以认为12200,,,X X X iid (1,)b p ,p 是不合格率.要检验00:2%H p p ≤ vs 1:2%H p >可用大样本u 检验.检验统计量为X U =,拒绝域为1U u α-≥.而1.01X U ===因0.951.01 1.65U u =<=,接受0H ,可以接收这批产品.16.在15题条件下,出现几件不合格品时,拒收这批产品? 解 在15题中,如果出现7件不合格品,则 3.5%X =,此时1.515X U ===因0.951.515 1.65U u =<=,接受0H .如果出现8件不合格品,则4%X =,这时2.02X U ===因0.952.02 1.65U u =>=,拒绝0H ,拒收这批产品.所以8n ≥. 注:上述两题也可用R.A.Fisher 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来解答.17.一种特殊药品的生产厂家声称,这种药能在8小时内解除一种过敏的效率为90%,在有这种过敏的200人中,使用药品后,有160人,在8小时内解除了过敏,试问生产厂家的说法是否真实(0.01)α=?解 令1,0,i i X i ⎧=⎨⎩第人在8小内解除了过敏第人在8小内未解除过敏1,2,,200i =,可以认为12200,,,X X X iid (1,)b p ,p 是这种药能在8小时内解除过敏的效率.要检验 00:90%H p p ≥ vs 1:90%H p <用大样本u 检验.检验统计量为X U =,拒绝域为1U u α-≤-.而4.714X U ===-因0.994.714 2.33U u =-<-=-,拒绝0H ,生产厂家的说法不真实.18.从选区A 中抽取300名选民的选票,从选区B 抽取200名选民的选票,在这两组选票中,分别有168票和96票支持某位候选人,试在显著性水平0.05α=下,检验两个选区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解 这是比率的比较问题.要检验的假设为 012:H p p = vs 112:H p p ≠1p 是选区A 该位候选人的支持率,2p 是选区B该位候选人的支持率.由条件知121212121216896300,0.56,200,0.483002000.528, 1.756n p n p n p n p p U n n ======+====+因0.9751.756 1.96U u =<=,接受0H ,两个选区之间无显著差异.19.设总体1216~(,4),,,,X N X X X μ为其样本.考虑如下检验问题:0:0H μ= vs 1:1H μ=-(1) 试证下述三个检验的Ⅰ类风险同为0.05α=;{}12 1.645V X =≤- {}2 1.52 2.125V X =≤≤ {}{}32 1.962 1.96V X X =≤-≥(2) 通过计算它们的Ⅱ类风险,说明哪个检验最好?解 (1)当0H成立时 2(0,1)X U X N ==,Ⅰ类风险分别为{}01()2 1.645( 1.645)0.05H H P V P X =≤-=Φ-={}02() 1.52 2.125(2.125)(1.5)0.05H H P V P X =≤≤=Φ-Φ={}{}03()2 1.962 1.96(1.96)1(1.96)0.05H H H P V P X P X =≤-+≥=Φ-+-Φ=(2)当1H 成立时 2(1)(0,1)X U X N ==+,Ⅱ类风险分别为111{2 1.645}{2(1)0.355}1(0.355)0.362H H P X P X β=>-=+>=-Φ≈11112{2 1.5}{2 2.125}{2(1) 3.5}{2(1) 4.125}(3.5)1(4.125)1H H H H P X P X P X P X β=<+>=+<++>=Φ+-Φ≈113{1.962 1.96}{0.042(1) 3.96}(3.96)(0.04)0.484H H P X P X β=-<<=<+<=Φ-Φ≈由此可见{}12 1.645V X =≤-最优.20.一骰子掷了120次,得下列结果:问这个骰子是否均匀(0.05)α=?解 设X 为抛骰子出现的点数,则要检验的假设为 01:{},1,2,3,4,5,66H P X i i ===检验统计量为2621()i i i i n np np χ=-=∑,拒绝域为221(5)αχχ-=.实际计算结果为2266211()(20) 4.820i i i i i in np n np χ==--===∑∑ 因220.954.811.071(5)χχ=<=,接受0H ,认为这个骰子是均匀的. 21.:试问这个分布能否看作泊松分布(0.05)α=?解 设X 为电话站在一小时内接到的呼叫次数,则要检验的假设为 0:{},0,1,2,!iH P X i e i i λλ-===在0H 之下,λ的极大似然估计为 1260i iX in λ===∑.由于5X ≥才出现3次,故将X 的取值分为6组,计算,0,1,2,3,4,5i p i =,其中22,0,1,2,3,4,5!i i p e i i -==计算结果见下表对于0.05α=,2210.95(1)(4)9.488k m αχχ---==,因220.950.17719.488(4)χχ=<=, 接受0H ,电话站在一小时内接到的呼叫次数服从Poisson 分布.22.从一批滚珠中随机抽取了50个,测得它们的直径为:(单位:mm)15.0 15.8 15.2 15.1 15.9 14.7 14.8 15.5 15.6 15.3 15.1 15.3 15.0 15.6 15.7 14.8 14.5 14.2 14.9 14.9 15.2 15.0 15.3 15.6 15.1 14.9 14.2 14.6 15.8 15.2 15.9 15.2 15.0 14.9 14.8 14.5 15.1 15.5 15.5 15.1 15.1 15.0 15.3 14.7 14.5 15.5 15.0 14.7 14.6 14.2是否可认为这批滚珠直径服从正态分布?(0.05α=,用皮尔逊2χ 检验和W 检验)23.某医院欲比较异梨醇口服液(试验组)和氢氯噻嗪+地塞米松(对照组)降低颅内压的疗效.将:在显著性水平0.01α=下,两组降低颅内压的疗效是否有显著差异?24.调查339名50,得下表:试问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慢性气管炎患病率是否有所不同(0.05)α=?25.试问疗效与年龄是否有关?26.自动车床加工轴,从成品中抽取11根,并测得它们的直径(单位:mm)如下:10.52,10.41,10.32,10.18,10.64,10.77,10.82,10.67,10.59,10.38,10.49试检验这批零件的直径是否服从正态分布?(0.05α=,用W 检验).27.用两种材料的灯丝制造灯泡,今分别随机抽取若干个进行寿命试验,其结果如下:甲(小时) 1610 1650 1680 1700 1750 1720 1800 乙(小时) 1580 1600 1640 1640 1700试用秩和检验法检验两种材料制成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有无显著差异(0.05)α=?28.设需要对某一正态总体的均值进行假设检验01:15:15H vsH μμ≥<已知2 2.5σ=,取0.05α=.若要求当1H 中的13μ≤时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β=,求所需的样本容量.29.电池在货架上滞留的时间不能太长.下面给出某商店随机选取的8只电池的货架滞留时间(以天计):108 124 124 106 138 163 159 134设数据来自正态总体2(,)N μσ,μ,2σ未知.(1)试在显著水平0.05α=下,检验假设01:125:125H vsH μμ=>(2)若要求在上述1H 中(125)/ 1.4μσ-≥时,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β=,求所需的样本容量.30.某人在甲、乙两台车床上加工某轴类零件.按设计要求,该零件轴颈的直径应为650.230φ±(mm).现从两台车床加工的成品中随机地各取20个,混在一起,测量其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65的偏差为:0.038 0.2400.1240.054-0.061 -0.004 -0.006 0.007 -0.004 0.0010.061 -0.043 -0.035 0.163 -0.008 -0.010 0.006-0.008 0.0240.0070.0280.1080.155-0.159 -0.032 0.003-0.007 -0.018 -0.008 -0.011 -0.060 0.067 -0.025 -0.096 0.2230.004-0.007 -0.007 -0.010 0.014根据经验,在每台车床上加工的轴颈直径的偏差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这40个数据可以认为来自均值为零,方差不同的两个正态分布混合而成的分布,因此怀疑它的峰度3κβ>,试在0.05α=下,检验这批数据的正态性假设.习题九1.(1) 求y 对x 的回归方程;(2) 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0.05α=); (3) 求y 在65x =处的预测区间(置信水平0.95). 2.随机抽取某地区5个家庭的年收入与年储蓄(千元)资料:(1) 求y 对x 的回归方程01,y x ββ=+并作散点图; (2) 求清费z 对收入x 的回归直线01z x ββ''=+; (3) 比较两回归直线的斜率1ββ'1与的关系. 3.为了确定广告费用与销售额的关系,得统计资料如下(1) 求销售额y 对广告费x 的回归方程; (2) 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0.05α=);(3) 求当广告费35x =时,销售额y 的点预测与区间预测. 4.对同一个问题,两人分别在作线性回归. 甲:取样本值11(,),1,2,,,i i x y i n = 得回归方程11y a b x =+乙:取样本值(22,i i x y ),1,2,,,i n = 得回归方程22y a b x =+(1) 如何判断这两个回归方程是否相等(给定显著性水平α)? (2) 若相等,如何求一个共同的回归方程?5.某种商品的需求量y ,消费者的平均收入1x 以及商品价格2x 的统计数据如求y 对12,x x 的回归方程.6.某矿脉中13个相邻样本点处,某种金属的含量y 与样本点对原点的距离有如下实测值分别按(1) y a =+ (2) y a b =+㏑x ; (3) b y a x=+. 建立y 对x 的回归方程,并用复相关系数R =. 7.有一架天平,称重时有随机误差()2,0,E D εεεσ==现对实重分别为1234,,,b b b b 的四个物体12341234,,,(,,,),A A A A b b b b 均未知按下述办法称量4次;第一次1234,,,A A A A 都放在天平的右盘上,砝码放在左盘使其平衡,记砝码读数为1y .第k 次1(2,3,4),k k A A =放在天平的右盘上,其余放在左盘中,为使天平达到平衡要放上读数为k y 的砝码,0k y >表示砝码在左盘,0k y <表示砝码在右盘.试求1234,,,b b b b 的最小二乘估计,并求出估计量1234,,,b b b b 的方差.如果对1234,,,A A A A 分别进行称量,需要多少次才能得到同样精度的无偏做计.8.设有线性模型1112122312322y y y βεββεββε=+⎧⎪=-+⎨⎪=++⎩ 2(0,)(1,2,3)iN i εσ=其中且相互独立.(1) 求1β和2β的最小二乘估计;(2) 导出012:0H ββ==的检验统计量. 9.设,222,1,,,1,,2,1,,0,(),1,2,,2i i m i m im im i i i y i m y i m y i n E D i m nθεθφεθφεεεσ++++=+=⎧⎪=++=⎪⎨=-+=⎪⎪===+⎩ 假定i ε之间互不相关.求θ及φ的LSE θ和φ. 试证当2m n =时,θ与φ互不相关.10.考虑线性模型1222,1,2,,~(0,)i i i i i i y x x i nN ββεεσ=++=⎧⎪⎨⎪⎩且相互独立已知数据{}{}12i i x x 与不成比例,试求12ββ和的最小二乘估计12ββ和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11.设小白鼠的存活日数服从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试问三种菌型的平均存活日数有无显著差异?(0.01α=)12.现有某种型号的电池三批,它们分别是甲、乙、丙三个工厂生产的,为评价其质量,各随机抽取5试在显著性水平0.05α=下,检验电池的平均寿命有无显著性差异?并求121323,μμμμμμ---及的95%置信区间.这里假定第i 种电池的寿命2~(,)(1,2,3).i i X N i μσ=13.一位教师想要检查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效果,为此随机地选取了水平相当的15位学生.把他们分成三组,每组五人,每一组用一种教学方法.一段时间后,这位教师给这15试问,在显著性水平0.10α=下,这三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有无显著差异?这里假定学生成绩服从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14.下表记录了三位工人分别在四台不同机器上三天的日产量.假定数据来自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问(1)工人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2)机器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3)交互作用是不是显著?(0.05α=)15.一火箭使用了四种燃,三种推进器作射程试验.每种燃料与每种推进器的组合做一次试验(假定不存在交互作用),得火箭射程如下(单位:海里):假定数据来自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问燃料之间,推进器之间有无显著差异α=)?(0.05。
第七章PKI的应用1.PKI的核心服务有哪些?答:基于PKI的服务就是提供常用PKI功能的可复用函数。
PKI的核心服务包括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安全时间戳、安全公证服务和不可否认服务等。
2.PKI实体是如何实现认证、保密、不可否认服务的?答:认证服务:PKI认证服务使用数字签名来确认身份。
其基本过程是向待认证实体出示一项随机质询数据。
实体必须用自己的私钥对质询数据签名或者加密。
如果质询者能用实体证书中的公钥验证签名或者解密数据,那么实体就被认证了。
PKI向实体提供全面的认证服务必须满足两个需求:第一是实体甲必须能够准确无误地得到他希望通信的实体乙的公钥,这是证书的基本目的;第二是在甲没有乙的证书的情况下,甲必须可以从公共的资料库中查询。
通过这种方式,两个陌生人能够建立安全通信保密服务:PKI的保密性服务采用了类似于完整性服务的机制,具体如下:(1)甲生成一个对称密钥(使用密钥协商协议)。
(2)用对称密钥加密数据(使用对称分组密码)。
(3)将加密后的数据发送给对方。
不可否认服务:不可否认服务为当事双方间发生的相互作用提供不可否认的事实。
不可否认性不是一个独立的PKI支持的服务,它依赖于其他PKI支持的服务去实现。
其中主要依赖于时间戳,不可否认性服务需要安全时间戳服务来证明某个特别事件发生在某个特定时间或某个数据在特定日期已经存在等。
另外,不可抵赖服务还需要与数据认证服务连接,以证明“打包”成适合于存储的数据结构。
这些服务也必须与PKI的核心服务(认证、完整性和机密性服务)有机结合。
ISO标准为不可否认服务定义了一组详尽的角色以及不可否认服务的类型,包括源不可否认,交付不可否认,提交不可否认和传输不可否认。
3.在PKI中如何获得对方的证书和相关信息?答:PKI的证书是由一个可信的权威机构——认证中心颁发的。
用户产生了自己的密钥对后,将公共密钥及部分个人身份信息传送给一家认证中心。
认证中心在核实身份后,将执行一些必要的步骤,以确信请求确实由用户发送而来。
李椿热学答案及部分习题讲解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热学”课程第一章作业习题说明:“热学”课程作业习题全部采用教科书(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编《热学》)里各章内的习题。
第一章习题:1,2,3[1],4,5,6,8,10,11,20,24[2],25[2],26[2],27,28,29,30,31,32,33. 注:[1] 与在水的三相点时[2] 设为等温过程第一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1) –40;(2) 574.5875;(3) 不可能.2.(1) 54.9 mmHg;(2) 371 K.3. 0.99996.4. 400.574.5. 272.9.6. a = [100/(X s–X i)]?(?C/[X]), b = –[100 X i/(X s–X i)]?C, 其中的[X]代表测温性质X的单位.8. (1) –205?C;(2) 1.049 atm.10. 0.8731 cm, 3.7165 cm.11. (1) [略];(2) 273.16?, 273.47?;(3) 不存在0度.20. 13.0 kg?m-3.24. 由教科书137页公式可得p = 3.87?10-3 mmHg.25. 846 kg?m-3.26. 40.3 s (若抽气机每旋转1次可抽气1次) 或40.0 s (若抽气机每旋转1次可抽气2次, 可参阅教科书132页).27. 28.9, 1.29 kg?m-3.28. 氮气的分压强为2.5 atm, 氧气的分压强为1.0 atm, 混合气体的压强为3.5 atm.29. 146.6 cm-3.30. 7.159?10-3 atm, 71.59 atm, 7159 atm; 4.871?10-4 atm, 4.871 atm, 487.1 atm.31. 341.9 K.32. 397.8 K.33. 用范德瓦耳斯方程计算得25.39 atm, 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计算得29.35 atm.“热学”课程第二章作业习题第二章习题:1,3,4,5,6,7,8,9[3],10,11,12,13[4],16,17,18,19,20.注:[3] 设为绝热容器[4] 地球和月球表面的逃逸速度分别等于11.2 km?s-1和2.38 km?s-1第二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3.22?103 cm-3.3. 1.89?1018.4. 2.33?10-2 Pa.5. (1) 2.45?1025 m-3;(2) 1.30 kg?m-3;(3) 5.32?10-26 kg;(4) 3.44?10-9 m;(5) 6.21?10-21 J.6. 3.88?10-2 eV,7.73?106 K.7. 301 K.8. 5.44?10-21 J.9. 6.42 K, 6.87?104Pa (若用范德瓦耳斯方程计算) 或6.67?104 Pa (若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计算).10. (1) 10.0 m?s-1;(2) 7.91 m?s-1;(3) 7.07 m?s-111. (1) 1.92?103 m?s-1;(2) 483 m?s-1;(3) 193 m?s-1.12. (1) 485 m?s-1;(2) 28.9, 可能是含有水蒸气的潮湿空气.13. 1.02?104 K, 1.61?105 K; 459 K, 7.27?103 K.16. (1) 1.97?1025 m-3 或2.00?1025 m-3;(2) 由教科书81页公式可得3.26?1027m-2或3.31?1027 m-2;(3) 3.26?1027 m-2或3.31?1027 m-2;(4) 7.72?10-21 J, 6.73?10-20 J.17. 由教科书81页公式可得9.26?10-6 g?cm-2?s-1.18. 2.933?10-10 m.19. 3.913?10-2 L, 4.020?10-10 m, 907.8 atm.20. (1) (V1/3 -d)3;(2) (V1/3 -d)3 - (4π/3)d3;(3) (V1/3 -d)3 - (N A - 1) ?(4π/3)d3;(4)因V1/3>>d,且N A>>1, 故b = V - (N A/2)?{(V1/3 -d)3 +[(V1/3 -d)3 - (N A - 1)?(4π/3)d3]}?(1/N A) ≈ 4N A(4π/3)(d/2)3.“热学”课程第三章作业习题第三章习题:1,2,4,5[5],6,7,9,10,11,12,13,15,16,17,18,19,20[6],22[7],23,24,25[8],26,27,28,29,30.注:[5] 设p0 = 1.00 atm[6] 分子射线中分子的平均速率等于[9πRT/(8μ)]1/2[7] 设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9.0[8] f(ε)dε = 2π-1/2(kT)-3/2ε1/2e-ε/kT dε第三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1) 3.18 m?s-1;(2) 3.37 m?s-1;(3) 4.00 m?s-1.2. 395 m?s-1, 445 m?s-1, 483 m?s-1.4. 3π/8.5. 4.97?1016个.6. 0.9534.7. (1) 0.830 %;(2) 0.208 %;(3) 8.94?10-7 %.9. [2m/(πkT)]1/2.10. (1) 198 m?s-1;(2) 1.36?10-2 g?h-1.11. [略].12. (1) [略];(2) 1/v0;(3) v0/2.13. (1) 2N/(3v0);(2) N/3;(3) 11v0/9.15. [略].16. [略].17. 0.24 %.18. (1) 0.5724N;(2) 0.0460N.19. n[kT/(2πm)]1/2?[1 + (mv2/2kT)]?exp[ –(mv2/2kT)]或[nv p /(2π1/2)] ?[1 + (v2/v p2)]?exp[ –(v2/v p2)].20. 0.922 cm, 1.30 cm.22. 2.30 km.23. 1955 m.24. kT/2.25. f(ε)dε = 2(π)-1/2(kT)-3/2ε1/2exp[ -ε/(kT)]dε, kT/2.26. 3.74?103 J?mol-1, 2.49?103 J?mol-1.27. 6.23?103 J?mol-1, 6.23?103 J?mol-1; 3.09?103 J?g-1, 223 J?g-1.28. 5.83 J?g-1?K-1.29. 6.61?10-26 kg和39.8.30. (1) 3, 3, 6;(2) 74.8 J?mol-1?K-1.“热学”课程第四章作业习题第四章习题:1,2,4,6[7],7,8,10,11,13[2],14,15,17,18[9],19,21.注:[2] 设为等温过程[7] 设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9.0[9] CO2分子的有效直径等于4.63×10-10 m第四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2.74?10-10 m.2. 5.80?10-8 m, 1.28?10-10 s.4. (1)5.21?104 Pa; (2) 3.80?106 m-1.6. (1) 3.22?1017 m-3;(2) 7.77 m (此数据无实际意义);(3) 60.2 s-1 (此数据无实际意义).7. (1) 1.40;(2) 若分子有效直径与温度无关, 则得3.45?10-7 m;(3) 1.08?10-7 m.8. (1) πd2/4;(2) [略].10. (1) 3679段;(2) 67段;(3) 2387段;(4) 37段;(5) 不能这样问.11. 3.11?10-5 s.13. (1) 10.1 cm;(2) 60.8 μA.14. 3.09?10-10 m.15. 2.23?10-10 m.17. (1) 2.83;(2) 0.112;(3) 0.112.18. (1) –1.03 kg?m-4;(2) 1.19?1023 s-1;(3) 1.19?1023 s-1;(4) 4.74?10-10 kg?s-1.19. [略].21. 提示:稳定态下通过两筒间任一同轴柱面的热流量相同.“热学”课程第五章作业习题第五章习题:1,2,3,5,7,8,10,12,13,15,16,17,18,19,21,22[10],23,24[11],25,26,27,28,29,31,33[12],34,35.注:[10] 使压强略高于大气压(设当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与室温相同时其压强为p1)[11] γp0A2L2/(2V)[12] 设为实现了理想回热的循环第五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1) 623 J, 623 J, 0;(2) 623 J, 1.04?103 J, –416 J;(3) 623 J, 0, 623 J.2.(1) 0, –786 J, 786 J;(2) 906 J, 0, 906 J;(3) –1.42?103 J, –1.99?103 J, 567 J.3.(1) 1.50?10-2 m3;(2) 1.13?105 Pa;(3) 239 J.4.(1) 1.20;(2) –63.3 J;(3) 63.3 J;(4) 127 J.7. (1) 265 K;(2) 0.905 atm;(3) 12.0 L.8. (1) –938 J;(2) –1.44?103 J.10. (1) 702 J;(2) 507 J.12. [略].13. [略].15. 2.47?107 J?mol-1.16. (1) h = CT + v0p + bp2;(2) C p = C, C V= C + (a2T/b)–ap.17. –46190 J?mol-1.18. 82.97 %.19. [略].21. 6.70 K, 33.3 cal, 6.70 K, 46.7 cal; 11.5 K, 80.0 cal, 0, 0.22. γ = ln(p1/p0)/ln(p1/p2).23. (1) [略];(2) [略];24. (1) [略];(2) [略].25. (1) p0V0;(2) 1.50 T0;(3) 5.25 T0;(4) 9.5 p0V0.26. (1) [略];(2) [略];(3) [略].27. 13.4 %.28. (1) A→B为吸热过程, B→C为放热过程;(2) T C = T(V1/V2)γ– 1, V C = V2;(3) 不是;(4) 1 – {[1 – (V1/V2)γ– 1]/[(γ– 1)ln(V2/V1)]}.29. [略].31. 15.4 %.33. [略].34. [略].35. [略].“热学”课程第六章作业习题第六章习题:2,3,5,9,10,11,12[13],13,15,16,19. 注:[13] 设为一摩尔第六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2. 1.49?104 kcal.3. (1) 473 K;(2) 42.3 %.5. 93.3 K.9. (1) [略];(2) [略];10. [略].11. [略].12. [略].13. [略].15. ?T = a (v2-1–v1-1)/C V = –3.24 K.16. [略].19. –a(n A–n B)2/[2C V V(n A+ n B)].“热学”课程第七章作业习题第七章习题:8.第七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8. 提示:在小位移的情况下, exp[ -(cx2-gx3-fx4)/(kT)]≈ exp[ -cx2/(kT)]?{1 + [gx3/(kT)]}?{1 + [fx4/(kT)]}≈ exp[ -cx2/(kT)]?{1 + [gx3/(kT)] + [fx4/(kT)]}.“热学”课程第八章作业习题第八章习题:1,2,3,4,6,7[14],8,10.注:[14] 设θ= 0第八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2.19?108 J.2. 7.24?10-2 N?m-1.3. 1.29?105 Pa.4. 1.27?104 Pa.6. f = S[α(R1-1 + R2-1) –(ρgh/2)]= {Sα?[2cos(π–θ)]/[2(S/π)1/2 ?cos(π–θ) + h–h sin(π–θ)]} + {Sα?[2cos(π–θ)]/h} –(Sρgh/2)≈Sα?[2cos(π–θ)/h]= 25.5 N.7. 0.223 m.8. 2.98?10-2 m.10. (1) 0.712 m; (2) 9.60?104 Pa; (3) 2.04?10-2 m.“热学”课程第九章作业习题第九章习题:1,2,4[15],6[5],7,8,9[16],11,12,13[17].注:[5] 设p0 = 1.00 atm[15] 水蒸气比体积为1.671 m3/kg[16] 10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105Pa,而汽化热为2.38×106 J?kg -1,由题8中的[17] 23.03 - 3754/T第九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3.21?103 J.2. (1) 6.75?10-3 m3;(2) 1.50?10-5 m3;(3) 液体体积为1.28?10-5 m3, 气体体积为9.87?10-4 m3.4. 373.52 K.6. 1.36?107 Pa.7. [略].8. [略].9. 1.71?103 Pa.11. 4.40?104 J?mol-1.12. (1) 52.0 atm;(2) 157 K.13. (1) 44.6 mmHg, 195 K;(2) 3.121?104 J?mol-1, 2.547?104 J?mol-1, 5.75?103 J?mol-1.。
统计学第七章、第⼋章课后题答案统计学复习笔记第七章参数估计⼀、思考题1.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在参数估计中,⽤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
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
如样本均值,样本⽐例、样本⽅差等。
根据⼀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1)⽆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差尽可能⼩。
对同⼀总体参数的两个⽆偏估计量,有更⼩⽅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怎样理解置信区间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
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现。
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
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数是负责任的表现。
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
也就是说,⽆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简述样本量与置信⽔平、总体⽅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2. 样本量n 与置信⽔平1-α、总体⽅差、估计误差E 之间的关系为与置信⽔平成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平越⼤,所其中: 2222α2222)(E z n σα=n z E σα2=需要的样本量越⼤;与总体⽅差成正⽐,总体的差异越⼤,所要求的样本量也越⼤;与与总体⽅差成正⽐,样本量与估计误差的平⽅成反⽐,即可以接受的估计误差的平⽅越⼤,所需的样本量越⼩。
第七章1.(多选题)我很早就清楚,外祖父有一个上帝,外祖母有另一个上帝。
以下属于外祖母的上帝的是()属于外祖父的上帝的是()A.“最光荣的圣母,你是快乐的源泉,你是花朵盛开的苹果树!”B.“上帝啊,看在我信仰的份儿上,别管我所做的事情,也不要为我辩护!”C.他/她的上帝永远与他/她想相随,他/她甚至会牲畜提起上帝;不论是人,还是狗、鸟、蜂、草木都会从于他/她的上帝;上帝对人间的一切都是一样的慈祥,一样的亲切。
D.“熄灭我痛苦的火势吧,我又穷又坏!”E.他/她在给我讲上帝的无限力量时,总是强调这种力量的残酷。
他/她说,人如果犯了罪就会被淹死,再犯罪就烧死,而且他们的城市要被毁灭。
上帝用饥和瘟惩罚人类,用宝剑和皮鞭统治世界。
F. 他/她祈祷向来都是赞美诗,都是诚恳而坦率的赞扬2. “亲爱的,你要记住,不要介入大人的事情!大人正在接受上帝的考验,他们都学坏了,你没有,你应该按一个孩子的想法去生活。
等上帝来为你开窍,走上他为你安排的生活之路,懂吗?至于谁犯了什么错误,这可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有时候上帝也并不清楚。
”以上一段话摘自未删节《童年》版本,请你判断这是(谁)在我报复酒馆女主人之后的对我说的话。
3.家里的人从不让我上街去玩,因为街上太污浊了,好像是喝醉了似的感觉袭击得我心情沉重。
我经常受整条街孩子的痛打……街上还有一个更令人难过的景象,就是老师傅(人名)全瞎了,到处(干什么),一个矮小难看的老太婆领着他。
外祖母说:“上帝要为这个人狠狠地惩罚我们的!一定会惩罚的……”,果不出她的预料,10年后,那时外祖母已经长眠于地下,外祖父也成了(什么人)和疯疯癫癫的人。
1.ACF BDE2.外祖母3.格里戈里乞讨乞丐第八章1.外祖父忽然把房子卖给酒馆的老板,在缆索街另买了一所,整个宅子子住满了我没见过的人们,有、……(可写身份或人名)2.我和祖国的无数优秀人物中的第一个人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
这第一个人是(谁),他平时(做什么)。
7.3补充练习题及参考答案7.3.1单项选择题1.对于一棵具有n 个结点、度为4的树来说,_____________.A.树的高度最多是n-3B.树的高度最多是是n-4C.第i 层上最多有4(i-1)个结点D.至少在某一层上正好有4个结点答:这样的树中至少有一个结点的度为4,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层中有4个或以上的结点,因此树的高度最多是n-3。
本题的答案为A 。
2.度为4、高度为h 的树_____________.A.至少有h+3个结点B.最多有4h -1个结点C.最多有4h 个结点D.至少有h+4个结点答:与上小题分析相同,本题的答案为A 。
3.对于一棵具有n 个结点、度为4的树来说,树的高度至少是_____________.A.)]2([log 4nB.)]13([log 4-nC.)]13([log 4+nD.)]12([log 4+n答:由树的性质4可知,具有n 个结点的m 次树的最小高度为)]1)1(([log +-m n m 。
这里m=4,因此最小高度为)]13([log 4+n 。
本题的答案为C 。
4.在一棵3次树中度为3的结点数为两个,度为2的结点数为一个,度为1的结点数为两个,则度为0的结点数为_____________个。
A.4B.5C.6D.7答:3n =2,2n =1,1n =2,001235n n n n n n +=+++=,n=度之和+1=33n +22n +1n +1=11, 所以65110=-=n 。
本题的答案为C 。
5.若一棵有n 个结点的树,其中所有分支结点的度均为k,该树中的叶子结点个数 是_____________。
A.n(k 一1)/kB.n-kC.(n+1)/kD.(nk 一n+1)/k答:m=k,有k n n n +=0,度之和=n-1=k kn ,k n n k /)1(-=,所以0n =n-k n =n-(n-1)/k=(nk-n+1)/k.本题的答案为D 。
6.若3次树中有a 个度为1的结点、b 个度为2的结点、C 个度为3的结点,则该树有_____________个叶子结点。
A.1+2b+3cB.1+2b+3cC.2b-3cD.1+b+2c答:n=0n +1n +2n +3n =0n +a+b+c,n=度之和+1=1n +22n +32n +1=a+2b+3c+1,所以,120++=c b n ,总结点数n=a+2b+3c+1。
本题的答案为D7.假设每个结点值为单个字符,而一棵树的层次遍历序列为ABCDEFGHIJ,则其根结点的值是____________.A.AB.BC.JD.以上都不对答:树的层次遍历过程中访问的第一个结点是根结点,本题的答案为A8.用双亲存储结构表示树,其优点之一是比较方便____________.A.找指定结点的双亲结点B.找指定结点的孩子结点C.找指定结点的兄弟结点D.判断某结点是不是叶子结点答:A 。
9.用孩子链存储结构表示树,其优点之一是_________比较方便。
A.判断两个指定结点是不是兄弟B.找指定结点的双亲C.判断指定结点在第几层D.计算指定结点的度数答:在树的孩子链存储结构中,每个结点有指向所有孩子结点的指针,所以很容易计算其孩子结点个数(度数)。
本题的答案为D10.一棵度为10、结点个数为m(n>100)的树采用孩子链存储结构时,其中非空指针域数占总指针域数的比例约为_________.A.5%B.10%C.20%D.50%答:在度为10树的孩子链存储结构中,每个结点的指针域个数为10,共有10n 个指针域,其中非空的指针域个数等于分支数,即n-1,其余为空指针域,所以非空指针域数占总指针域数的比例=(n-1)/(10n)≈10%。
本题的答案为B 。
11.如果在树的孩子兄弟链存储结构中有6个空的左指针域,7个空的右指针域,5 个结点数、右指针域都为空,则该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___________.A.有7个B.有6个C.有5个D.不能确定答:在树的孩子兄弟链存储结构中,左指针域指向第一个孩子结点,右指针域指向右兄弟结点。
该树有6个空的左指针域,说明有6个结点没有任何孩子,则为叶子结点。
本题的答案为B12.有一棵3次树,其中23=n ,22=n ,11=n ,当该数采用孩子兄弟链存储结构时,其中非空指针域数占总指针域数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A.10%B.45%C.70%D.90%答:m=3,3210n n n n n +++==50+n ,而11321321=++=-n n n n ,所以非空指针域数占总指针域个数为24.指向孩子或者兄弟的非空指针域个数=n-1=11,所以非空指针域数占总指针域个数的比例=11/24≈45%.本题的答案为B 。
13.设森林F 中有3棵树,第一、第二和第三课数的结点个数分别为1m 、2m 和3m 。
与森林F 对应的二叉树根结点的右子树上的结点个数是___________.A.1mB.21m m +C.3mD.32m m +答:对应的二叉树根结点的右子树上的结点均由第二和第三棵树上的结点转换得到本题的答案为D.14.设F 是一个森林,B 是由F 变换的二叉树。
若F 中有m 个分支结点,则B 中右指针域为空的结点有__________个。
A.m-1B.mC.m+lD.m+2答:F 中的每个分支结点都有一个最右孩子结点,这个最右孩子结点在B 中右指针域为空,同时根结点的右指针域也为空,所以B 中共有m+1个右指针域为空的结点。
本题的答案为C.15.设森林F 对应的二叉树为B,它有m 个结点,B 的根为p,p 的右子树结点个数为 n,森林F 中第一棵树的结点个数是________.A.m-nB.m-n-1C.n+1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森林林F 中的第一棵树转换成二叉树p 及p 的左子树。
本题的答案为A 。
16.如果将一棵有序树T 转换为二叉树B,那么T 中结点的先根遍历序列就是B 中结点的____________序列。
A.先序B.中序C.后序D.层次序答:若树T 的根为N,它的子树为m T T T ,...,,21,其先根序列为m T T NT ...21。
树T 转换成二叉树B 的过程如图7.7所示(i T 转换为i B ),1B 为N 的左子树中结点,m B B ,...,2的所有结点都在1B 根结点的右子树中,T 的m T T NT ...21序列在B 中遍历过程是先根结点、再左子树,对应B 的先序序列。
本题的答案为A.17.如果将一棵有序树T 转换为二叉树B,那么T 中结点的后根遍历序列就是B 中结点的___________序列。
A.先序B.中序C.后序D.层次序答:若树T 的根为N,它的子树为T 1、T 2、…・、Tm,其后根序列为T1T2…TmN。
树T 转换成二叉树B 的过程如图7.7所示(T i ,转换为B i ),B1为N 的左子树中结点,B2、…、Bn 的所有结点都在B1根结点的右子树中,T 的T1T2…TmN 序列在B 中遍历过程是先左子树,再根结点。
又显然不会是B 的后序序列,因为在B 的后序遍历中,B2中结点会在B1根结点之前访问,所以只能是B 的中序序列。
本题的答案为B18.如果将一棵有序树T 转转换为二叉树B,那么T 中结点的层次序列对应B 的—_____________序列.A .先序遍历B .中序遍历C .层次遍历D .以上都不对 答:由于T 中的兄弟变为B 中的右孩子,改变为父子关系,所以以T 中结点的层次序列与B 的先序、中序、后序和层次序列都没有对应关系。
本题的答案为D19.二叉树若用顺序方法存储,则下列4种运算中最容易实现____________.A .先序遍历历二叉树B .判判断两个结点值分别为x 、y 的结点是不是在同一层上C .层次遍历二叉树D .求结点值为x 的结点的所有孩子答:直接顺序扫描存储二叉树的数组即得到层次遍历二叉树序列。
本题的答案为C20.二叉树和度为2的树的相同之处包括____________.A .每个结点都有一个或两个孩子结点B .至少有一个根结点C .至少有一个度为2的结点D .每个结点最多只有一个双亲结点答:D 。
二叉树树和度为2的树都属于树形结构,其中每个结点最多只有一个双亲结点.21.一棵完全二叉树上有1001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A.250B.501C.254D.505答:由二叉树的性质知120-=n n ,且完全二叉树的1n =0或1;已知二叉树的总结点数210n n n n ++=,即有1210-+=n n n ;将总结点数m=1001代入得12100110-+=n n ,因1001为奇数,故n1=0,得到no=501。
本题的答案为B 。
22.一棵有124个叶子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最多有__________个结点。
A.247B.248C.249D.250答:由120+=n n 可知n2=123;1012247n n n n n +=++=,在完全二叉树中,n1=0或 1,所以n 的最大值为247+1=248,故选B23.在一棵具有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分支结点的最大编号为___________. A.⎣⎦2/)1(+n B.⎣⎦2/)1(-n C.⎡⎤2/n D.⎣⎦2/n答:D.24.在高度为h 的完全二叉树中,_______.A .度为0的结点都在第h 层上B .第i(1≤i≤h)层上结点都是度为2的结点C .第(1≤i≤h -1)层上有12-i 个结点D .不存在度为1的结点答:在高度为h 的元全二叉树中,第1层~第h-1层构成一个满二叉树,在满二叉树中第i 层上有12-i 个结点。
本题的答案为C25.每个结点的度或者为0或者为2的二叉树称为正则二叉树,对于n 个结点的正则二叉树来说,它的最大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A.⎡⎤n 2logB.(n-1)/2C.⎡⎤)1(log 2-nD.(n+1)/2答:最大高度的正则二叉树是这样的二叉树,第1层有一个结点,第2层~第h 层均有两个结点,因此2(h-1)+1=n,即h=(n+1)/2。
本题的答案为D 。
26.若一棵二叉树具有10个度为2的结点、5个度为1的结点,则度为0的结点个数是________.A.9B.11C.15 D .不确定答:n2=10,no=n2+1=11。
本题的答案为B27.若二叉树的中序序列是abcdef,且c 为根结点,则_____________.A .结点c 有两个孩子B .二叉树有两个度为0的的结点C .二叉树的高度为5D .以上都不对答:中序序列是abcdef,则ab 为结点c 的左子树的中序序列,def 为结点c 的右子树的中序序列,说明结点c 既有左子树又有右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