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区系的联系,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中国是一个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国家,其中种子植物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植物类群之一,其分布和组成具有显著的特点和重要的生态意义。
本文将概述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的基本情况,以期为未来的植物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概述中国的种子植物分布广泛,涵盖了多种不同的生态环境。
从寒温带针叶林到热带雨林,从高原草甸到平原农田,都能找到种子植物的踪迹。
据统计,中国有约种种子植物,其中许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有物种。
在这些种子植物中,有许多著名的优势植物种群,如松科、杉科、柏科、杨柳科等。
这些优势植物种群在中国的分布广泛,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为中国的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许多独特的种子植物种类,如银杏、水杉、金钱松等。
这些特有物种不仅是重要的生态资源,还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保护意义。
结论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具有显著的特点和重要性。
其分布广泛,特有物种丰富,优势植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突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种子植物的分布和组成可能会发生改变,这为未来的植物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调查和了解种子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2)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种子植物分布和组成的影响,预测其未来趋势;3)探讨人类活动对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政策;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种子植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总之,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的集成方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以推动其在生态、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饮食文化历史的国家,其八大菜系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围绕中国八大菜系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展开,介绍八大菜系的特点和代表菜品,阐述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中国八大菜系是指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
中国植物志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对于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植物资源的国家,中国拥有着众多独特的植物物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植物志,包括中国植物种类的丰富性、植物地理分布以及一些重要的植物保护措施。
中国植物种类的丰富性中国是世界上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约30000多种植物种类,其中大约有4000多种是中国特有的。
中国的植物种类包括了从高山上的高寒植物到南方湿地上的水生植物,从荒漠中的耐旱植物到热带雨林中的繁茂植被,形成了多样化的植物生态系统。
中国的植物种类丰富性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中国自南向北分布有各种不同气候类型,从亚热带到寒温带,为不同植物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此外,中国也具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如高山、平原、湿地等,这些地形特征也为植物物种的繁衍和分布提供了条件。
植物地理分布中国植物的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根据气候和植被类型的不同,中国的植物可分为北方植物区和南方植物区。
北方植物区北方植物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和西北三个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对较为干旱和寒冷,适合草本植物和耐旱植物的生长。
一些典型的植物包括苔藓植物、灌木和一些草原植物。
在西北地区,由于地势高原和荒漠的存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南方植物区南方植物区则主要包括了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包括华南、西南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的生长。
南方植物区的物种更加多样,包括一些珍稀濒危的物种,如巨花蕙兰、藏红花等。
植物保护措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植物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中国的植物资源。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植物保护措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国设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来保护植物物种和植物栖息地。
这些保护区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网络和森林公园等。
通过划定保护区,限制采伐和破坏性开发,保护植物的生存环境。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于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中国制定了专门的保护计划。
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一、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我国现代植物区系的形成和特点是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和植物界本身发展演化的结果。
其特征主要可归纳以下五方面。
1.植物种类丰富据统计,我国现有维管束植物有353科,3184属,27150种,在世界植物区系中占重要地位(表7-1)。
按我国植物区系所包含种的数目,与世界植物区系丰富的国家相比较,仅次于马来西亚(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植物种类丰富,还表现在一些大科,特大科含有大量种类。
世界种子植物中4个含万种或万种以上的特大科,在我国都含千种以上,即兰科1040种、菊科2170种、豆科1080种、禾本科1160种。
另外还有50个大科,在我国各含有100—1000种,如蔷薇科(912种)、唇形科(793种),杜鹃花科(792种),毛茛科(687种);玄参科(687种)等。
这54个科我国共含有19700多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种数的80%,广布全国,是我国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2.起源古老根据古地理研究,我国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大部地区气候暖热。
第四纪冰期,也仅受到寒冷气候影响或一些地方受到山地冰川影响。
由于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加之地形复杂,便成为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或新生孤立类群的发源地。
因此,我国具有许多古老的孑遗植物及系统演化上原始或孤立的科属。
我国现有种子植物2980属中,单型属(只含1种)422属、少型属(含2—6种)713属,合计占全国属数的38%。
我国特有的190多属中,单型属和少数型属的比例更高达97%。
只含1属1种的科也有16个之多。
这些种类多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或更古老的成分。
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号称活化石。
此外还有银杉(Cathaya argyrophyli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柳杉(Cryptomeria,2种)、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2种)等古老的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中钟萼树(Brctuhneidera,1-2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金钱槭(Dipteronia2种)、杜仲(Eucommia ulmoides)、马尾树(Rhoiptelea chilianth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ense),等等。
中国植物地理中国植物地理中国植物地理botanical geography of China中国植物种类繁多,起源古老,植被类型丰富多采。
中国植物区系的特点和起源基本特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幅员、地质历史演变和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是形成中国植物区系特征的基本因素。
植物种类丰富中国维管束植物共约353科,3184属,2.715万多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 56.9%、24.5%和11.4%(表1) 。
就种数而言,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的马来西亚植物区(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3位。
从植物科属的大小,即其含有种数的多少来看,现知世界种子植物中含有万种以上的4个特大科,在中国也都含有千种以上(表2)。
另有50科在中国含有100~1000种,如蔷薇科、唇形科、杜鹃花科等,共有1.97万余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80%以上,构成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骨干。
起源古老中国植物起源古老,含有大量古老或原始科属,并保存许多残遗植物,如前所述众多起源古老的蕨类和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科、银杏科、麻黄科和买麻藤科,在系统发生上是古老而孤立的,各仅一属,其中银杏科只有一种──银杏,一般仅限栽培,但在浙江天目山和滇东北,却呈半野生状态。
松柏类开始出现于晚石炭纪,中生代非常繁盛,几乎广布世界,第三纪开始衰退,第四纪时其分布区更行缩小。
许多种类虽已绝灭,但在中国有利的条件下却保存了较多残遗属种。
现存7科中,除南洋杉科外,中国都有,白豆杉、银杉、金银松、水松和水杉等都是中国特有残遗植物,星散或残遗分布于中国中南部亚热带—热带地区。
被子植物发生于侏罗纪、三叠纪,或更早,至白垩纪已很繁盛,第三纪逐渐发育为世界上占优势的植物。
在世界现知544科被子植物中,中国有291科,包括大量古老或原始科属,如木兰目、山茶目等所包含的许多科。
此外,单种属和寡种属共约1135属,约占全国总属数38%。
在中国特有的190多属中,单种属和寡种属约占95%以上。
广西植物Guihaia 22(1):75-80 2002年1月 中国现代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学派形成和展望吴立宏,杨得坡*(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摘 要:简要回顾了中国近代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历史。
记述了吴征镒的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理论和张宏达的华夏植物区系理论的形成和主要特点,比较异同,以期通过他们及其研究群体联手协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区系学新学派。
关键词:植物区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学派中图分类号:Q9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42(2002)01-0075-06The form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chools of florology andfloristic phytogeographyWU Li-hong,YAN G De-po(School of L if e Science,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 zho u510275,China)Abstract: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 hich is m arked by the most abundant plant species and t he richest plant resources in East Asia and even in t he w orld,and has alw ays been at tended by bot anist s w orldw ide, especially by Chinese botanists.As a result of the successful w ork by t he C hinese botanists of several gener-at ions,t he Flora of China,including more than30000plant s,has alm ost been finished.As to the origin of t he Chinese flora,t here are mainly tw o kinds of system atic Chinese schools of f lorology and f loristic phyt o-geography:(1)the“floristic affinit y of C hina w it h t ropics”,w h ich is advanced by Prof.Wu Zhengyi,t he founder of florist ic phytogeography in China;(2)“the origin of t he Cat haysian f lora”,w hich is advanced by Prof.Chang Hongt a,the f ounder of florology in China.Both of them possess c om prehensive and prof ound conten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 heir theory clearly,w e extract the essentials and distinguish of the view s bet w een th e tw o theories f rom t heir many w orks and stly,w e cordially hope our Ch inese florolo-gist s as w ell as t heir successors to form a distinguished Chinese charact eristic t heory of florology and f lorist ic phytogeography.Key words:florology;florist ic phytogeography;school 植物区系学(Florolo gy)和植物区系地理学(Floristic plant g eog raphy或Flor istic phyto-geogra-phy,也叫区系植物地理学)是广义植物地理学(Phy tog eo graphy)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植物区系是指中国境内植物的分布区域。
根据植物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可以将中国的植物区系划分为几个主要类型。
北方区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这个区系以针叶树为主要特征,包括松树、落叶松、云杉等。
南方区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包括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
这个区系以常绿阔叶树为主要特征,包括柚木、樟树、楠木等。
西南区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这个区系以高山植物为主要特征,包括杜鹃花、银杏、红豆杉等。
西北区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等地。
这个区系以荒漠植物为主要特征,包括沙漠植物、草原植物等。
每个区系都有其独特的植物组成和生态环境,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点。
例如,中国植物区系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即东部地区植物种类较多,而西部地区种类较少。
此外,中国植物区系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确,不同区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错和过渡带。
这些交错带不仅体现了植物种类的渐变,也反映了气候和地形的变化。
总而言之,中国植物区系的联系和区别体现在植物种类的差异、生态环境的差异以及地理分布的差异上。
这些区系的存在和
演变不仅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受到气候、土壤、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