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板块】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精练:(64)北方地区①
- 格式:docx
- 大小:662.50 KB
- 文档页数:11
高考一轮复习北方地区专题训练1.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的地貌是三角洲,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农作物以________和玉米为主。
(3)丙地农业类型以________为主,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4)影响鞍山、绥芬河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丁地大片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2019年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表。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1)郑州所在地区的地貌是________,该地貌对郑州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水库的经济价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区域发展阶段看,2019年京、津、冀三地中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是________。
(4)试分析与同纬度东部平原相比,西安冬季的气温特点,并说明原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
材料二 2019年11月5日,中国奥委会正式同意北京和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比赛项目,张家口承办雪上比赛项目。
材料三京津冀区域图(左图)和2019年北京、天津、石家庄产业结构图(右图)。
(1)图1区域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自然区),该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北京与张家口相比,城市等级较高的是________,服务范围较小的是________。
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程内容]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界线。
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体系架构]区域主要特征、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我国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差异,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课时86北方地区1.填出下列地形的名称A六盘山,B三江平原,C山东丘陵;D太行山,它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界山。
2.填出下列河流和湖泊的名称E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界河,F松花江,是其支流;G鸭绿江、H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两国的界河;湖泊I五大连池,从地质上看,属于休眠火山。
3.填出矿产地的名称①鞍山铁矿,②鹤岗煤矿,③大同煤矿,④招远金矿,⑦华北油田。
4.填出下列铁路线的名称a京哈线,b京沪线,c陇海线,e大秦线。
5.填出下列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和城市的名称工业基地:甲辽中南工业基地,乙京津唐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m沈阳,n西安。
g北极村,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h黑河,是我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即黑河—腾冲一线最北点。
6.黄河流域的丰富能源上游河段以水能为主;中游地区煤炭丰富;下游两大油田:⑤中原油田,⑥胜利油田。
1.北方地区区域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地形跨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水文以雨水补给为主;水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不足煤、石油等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2)人文地理特征人口人口数量多,约占全国的40%(面积占20%),平均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北方地区1.下列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的是()A.京九线B.神黄线C.京沪线D.京广线2.读下图,我国某区域图,阴影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过渡地带。
据此回答图中甲地农业类型是() A.立体农业B.浇灌农业C.河谷农业D.绿洲农业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下表是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以下三题。
4.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D.洋流性质5.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6.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以冰雪融水浇灌为主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
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结合所学学问,完成下列两题。
7.该省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8.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A.河流泥沙含量B.地形起伏C.西南季风强弱D.土壤厚度下图为“某地区水系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9.图中A河水文特征可能包括()A.流量大B.含沙量大C.有结冰期D.无凌汛现象10.B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也是我国洪涝灾难易发地区,其主要缘由是()①降水匀称,季节改变小②冻土广布,使河床宽而浅③河道弯曲,泄洪不畅④地势低平,泄洪实力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11.该地区位于我国()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1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读“山西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图”,完成以下两题。
【高三板块】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精练:(64)北方地区①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大兴安岭呈东北-西南走向,北段多宽广平坦的准平原面以及洼地,南段有最高峰分布。
山区分布有多年冻土、季节性冻土。
该地沼泽湿地广布,北段比南段多。
目前,该区域湿地萎缩退化严重。
(1)与南段相比,分析大兴安岭山区北段沼泽湿地较多的原因。
(2)描述大兴安岭沼泽湿地萎缩退化后,嫩江水文特征的变化。
(3)简述大兴安岭东侧一月等温线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呈东北—西南狭长分布,湖长93km,平均宽度25.2km,湖水面积2339km²。
湖区盛行西北风,风力资源丰富;西岸地势高于东岸且坡度大,多陡崖;东岸多沙丘带分布。
近几年沙丘带逐步扩大东移。
材料二、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河长25公里,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
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
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呼伦湖水量处于不增不减的平衡状态。
4月下旬开始,呼伦湖水位逐渐上升。
下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
(1)分析呼伦湖东岸沙丘带的沙源,并描述沙丘带的形成过程。
(2)分析呼伦湖在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期间水量稳定的主要原因。
(3)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
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
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
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由“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图是东北黑土地开垦后有机质变化图。
(1)简析东北黑土地腐殖质表土层形成的气候条件。
(2)推断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的原因。
(3)分析黑土开垦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
(4)下列黑土保护措施中,请选择一例说明其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
①大豆—玉米轮作;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辽宁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低山丘陵地貌典型的省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
近年来,人们对工业文化旅游的需求增长明显。
辽宁省利用工业遗存状况较好等条件,优化整合全省工业旅游资源,开发了一大批具有东北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
材料二:下图是辽宁省区域简图,下表是1985年以来辽宁省主要工业城市。
类型城市冶金工业城市鞍山、本溪能源工业城市盘锦、抚顺、锦州、铁岭、阜新机械工业城市沈阳、大连轻纺工业城市丹东、营口综合性工业城市朝阳(1)辽宁省泥石流多发地主要是____地貌区,结合地形特征分析该地区泥石流易发的原因____。
(2)简析辽宁省发展工业文化旅游的优势条件。
(3)说明工业文化旅游蓬勃发展对辽宁省城市化的积极作用。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莓是多年生小浆果类灌木,根系较浅,受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影响很大,对低温的承受能力较强。
蓝莓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凉阳光充足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苏等地。
蓝莓的定植(指对育好的苗进行移栽)有春秋两季,但秋季定植效果较好。
冬李萌芽阶段,需对嫩芽进行保温。
蓝莓花期在我国南方3月中上旬,北方4-5月,2-3个月后果实成熟。
蓝莓在生长过程中倾向于较充足的光照强度和湿度条件,但持续高温(35-45℃)、过长日照时间和过多雨量会对果树生长、萌芽、花期、果实成熟各阶段形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宽甸县位于辽宁省东部(40°43′N,124°47′E),鸭绿江中下游右岸,属暖温带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
该地蓝莓果质良好,口感佳,远销国内各地。
宽甸县正扩大种植面积与蓝莓温室大棚数量,不断壮大蓝莓产业规模,积极打造特色产业新名片。
下图示意宽甸县在辽宁的位置与范围。
(1)与江苏相比,说明宽甸县有利于蓝莓生长的气候条件。
(2)推测宽甸县秋季定植蓝莓效果较春季好的原因。
(3)请为宽甸县蓝莓种植中可能面临的气候问题提出防治措施。
6.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氢能作为清沽、高效、可存储的二次能源,在21世纪能源体系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我国将氢能列入《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重大规划,新能源电解水制氢成本主要取决于用电成本。
村料二白城市(下图)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科尔沁草原东部,当地石油资源、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风机年有效运行时间达2100多个小时,全市风电、光伏并网装机465万千瓦,还有3000万千瓦容量待开发。
白城市依托当地丰富的清洁能源优势,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围绕构建氬能产业树”,从氬气制、储、运、用到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及整车生产,并借助我国一汽集团公司解放汽车制造优势,合力打造“白城一长春”吉林西部氬能走廊,预计到2035年,氢能汽车产能将达到十万辆。
(1)从资源类型角度,分析白城市打造北方“氢谷”的优势。
(2)说明我国将氢能列入《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的原因。
(3)简述合力打造“白城一长春”吉林西部氢能走廊对当地产生的意义。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题:材料一:东北地区简图。
材料二:2001年,面对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和能源环境危机,国务院率先在东北推广乙醇汽油。
乙醇产业经历了粮食乙醇(以玉米、小麦为原料),到非粮乙醇(以甘蔗、高粱茎杆等为原料),再到纤维素乙醇(以玉米芯、玉米秸秆为原料),最后是微藻乙醇。
乙醇汽油不仅是优良的燃料,也是燃油的增氧剂。
材料三:玉米的生长期一般为120天,收获前往往需要脱水。
玉米秸秆具有短期生物量大且集中收获的特点。
东北地区秸秆传统的利用方式是家用柴薪、肥料化(直接还田)、焚烧、随意丢弃。
材料四:中美乙醇燃料发展方面的差异表(数据截止2017年)。
炼制厂分布生产力成本(中国为1)出口国家售价中国8个生产点+10几项获批项目约11个省份87.5亿加仑 1 国内为主与汽油相当美国211家+6家在建28个州162亿加仑0.4 35 低于本国汽油价格(1)分析图中玉米黄金带中黑龙江和辽宁在玉米生产气候条件差异。
(2)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率先推广乙醇汽油的有利条件。
(3)与传统秸秆利用方式相比,简析东北地区大力发展纤维乙醇汽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对照中美乙醇燃料发展的差异,分析中国乙醇燃料未来发展的思路。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养丰富,口味清香。
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
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
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下图),将毛油运输至精炼油生产基地多使用集装箱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使用罐箱或铁桶运输则越来越少。
(1)简述惠民、铁岭、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吸引该公司建设毛油压榨工厂的优势条件。
(2)推测并解释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指出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8年5月27日图示阴影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进而影响我国华北等地。
下图为该日11时亚洲东部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1)此时,控制沙尘暴发生地区的锋面系统是____。
未来几天,受该锋面过境影响,北京风力将____。
(2)从气象角度,简析图示阴影地区春季易发生沙尘暴的原因。
(3)简析沙尘暴对所经过地区土壤肥力造成的不利影响。
10.春季的北京百花争艳、杨柳依依,但是漫天飞絮也给人们带来了烦恼。
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同学展开了对飞絮的探究性学习。
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问题一:飞絮从哪里来?同学们查阅到了左图“杨柳絮家族成员介绍示意图”,经过研究分析,对飞絮情况做了如下总结。
飞絮是杨絮和柳絮等飘飞的自然现象。
一年中柳树飞絮一般发生在惊蛰到春分前后,杨絮比柳絮飘飞得晚一些。
一天中飞絮最严重的时间段在10点到16点之间,这是因为该时段气温低,飞絮较多。
阴雨天比晴天飞絮也会严重些。
(1)请你挑出总结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1.原文:惊蛰到春分前后改正:谷雨到立夏前后(2)同学们是从树种和____等角度对飞絮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探究问题二:北京不同地区飞絮的时间有差异吗?同学们查阅了右图“北京市杨树飞絮时间分布图”,并进行了实地考察。
(3)概括北京市杨树飞絮时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探究问题三:如何有效应对杨柳飞絮带来的烦恼?杨柳飞絮影响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如导致易过敏人群皮肤过敏、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4)请你对园林部门有效治理飞絮或者对易过敏人群应对飞絮提出两条建议。
(5)在同学们探究的基础上,写出一个你感兴趣的关于飞絮的探究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