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生物 20.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06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说出各种生态系统;举例说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描述生态系统的平衡;举例说明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2)能力目标: 运用生态学观点分析人工生态系统是否平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本节的教学不能只注意单个的知识点,而应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本节十分注重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情感,当然情感的培养是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的。
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不同的生态系统,了解了探究的一般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说出各种生态系统;举例说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描述生态系统的平衡; 运用生态学观点分析人工生态系统是否平衡。
(2)教学难点: 运用生态学观点分析人工生态系统是否平衡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制作一对生态瓶(一只瓶中的小鱼多,另一只瓶中的小鱼少,其它条件完全相同),并将生态瓶放在教室中便于学生观察。
要求学生对生态瓶中的水草、小鱼、水体的透明度进行观察和记录。
准备海洋、淡水、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的大幅彩图。
活动2【导入】游戏激情教师出示准备的五张生态系统图片,请学生说出其名称。
然后请出五位学生上台手举图片角色扮演,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并且说出成为好朋友的理由。
该游戏意在对海洋、淡水、森林、草原、荒漠生态系统进行分类。
再进一步追问:地球上所有生物构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生物圈各圈层生活着哪些生物呢?各种生态系统有联系吗?活动3【活动】实验探究教师就课前准备的一对生态瓶请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焦点问题“为什么小鱼多的都死了呢?”,以及如何补救的措施作出探讨,在学生提出的增加水草的数量、把瓶盖打开、多照照光、增加空间等措施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就是促进生态平衡的方法,引导出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第2课时)【设计依据与构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近两年的生物课学习,特别是现行初中生物教材始终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对本节课的教学已经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和感性认识。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再现,引导出新的学习内容,揭示知识之间内在的客观规律,使他们体验到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带来的乐趣;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的研究以及自制生态瓶,学习观察的方法,锻炼动手能力,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及环境保护等内容,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1、能自制生态瓶。
2、培养学生自觉为维持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自制生态瓶。
三、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几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图片、自制的生态瓶以及制作生态瓶的原材料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复习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特点,强调它们都是自然生态系统。
二、新课教学1、人工生态系统学生每6人为一组,每组一张人工生态系统的图片和一张自然生态系统的图片,讨论分析比较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表达和交流: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对所在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汇报交流。
总结:各组的结论。
得出结论:(1)经过人工改造的生态系统是不稳定的,其生态平衡需要人类的维护。
(2)人工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少。
(3)人类需要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生态系统。
联系校园、小区等的绿化维护,指出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不稳定性。
2、生态农业播放当前我国各地的自然、经济的图片,教师提出: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所从事的产业是农业,那么,我国以前靠天吃饭的农业状态和现在的农业状况有什么不同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出:农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教案苏教版课题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自觉为维持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了解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1.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
2.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几种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入新课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
引出: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种类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色水库”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人工业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生态瓶的原理:生态瓶内,小鱼以绿藻为食,吸收绿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得以生存。
绿藻则依靠自身的叶绿素,利用阳光、水和小鱼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
小鱼排出的粪便由细菌分解,分解后的粪便正好是绿藻的肥料。
两者相辅相存,得以长期生存。
三.小结四.随堂练习: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建立了许多人工生态系统经过人工改造的生态系统往往是不稳定的,而人类所需要的是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有利生态平衡利用课件展示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瞬间造成的破坏、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的破坏的现象。
引出地球上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圈 A.生态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B.每种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课件展示生态瓶的制作及原理在老师的帮助下盘点本节课的收获作业设置同步配套练习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26-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章是初中生物的最后一章,在内容上是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因此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同时通过对各种生态系统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生物圈和人类生活关系的探讨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是本章的第一节,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说出地球表面各种生态系统,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时理解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原理,以及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
本节知识容量大,学生对生态平衡的含义的理解也比较困难,因此利用两课时来学习,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同时认识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通过对生态瓶的观察,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影响生态瓶内生物生存因素的分析,得出生态平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对动画、图表的分析,帮助学生对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特点的理解。
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使学生明确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理解。
5、通过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原因,培养学生关爱生物圈,保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1、说出各种生态系统。
2、举例说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3、描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描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制作生态瓶;3、准备“草原动物大迁徙”的视频;4、准备“秦淮河污染严重出现大面积死鱼事件”的视频。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播放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识别导入新课。
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思维导航在我们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当你来到海底世界时,可以看到好多五彩缤纷的珊瑚以及各种鱼类;当你来到沙漠戈壁时,看到的只是孤零零的几株植物;当你来到大草原时,一片片绿草映入眼帘,牛羊在悠闲地吃草……为什么不同环境里的生物也不一样呢?每个生态系统都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生态系统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知识点梳理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1.各种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同时,生物圈又是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总和。
3.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平衡。
4.生态系统的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它会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不稳定,需要人类来维持平衡。
随堂反馈1.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分为、、等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和岩石圈的(主要是土壤层)。
4.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同类型的的总和。
生物圈内部不断进行着和。
5.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和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流动和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称为。
6.生态平衡是一种和稳定状态。
7.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能力。
8.生态农业是在总结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根据原理,建立起来的。
博士网站农业生态系统(agricultural ecosystem)是在一定地区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生态系统。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 2、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为维持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情感目标: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学重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从实践入手、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制定教学重点为: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难点: 依据学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分析教学难点为: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生态系统的知识很简单,资料很容易找学起来比较轻松。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几种生态系统的视频;人类活动队环境的影响挂图视频。 学生准备:收集人类活动队环境的影响的资料,自制生态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 引出: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种类。 二、新课教学 1、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特点: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各种生态系统种类和结构特点 师:利用课件,出示通过视频材料所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欣赏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说出: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特点 (2)利用课件,出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并总结出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 生态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每种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对比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组成,比较这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总结: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 2、生态平衡 师:利用课件展示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系统系统瞬间造成的破坏、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的破坏的现象。提出问题:引起生态平衡的内容 生:分析得出结论 (1)分析一个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热带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得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2)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得出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平衡。 3、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构成了生物圈 利用课件播放视频全球生态系统被破坏后出现的自然灾害引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自主学习生物圈的概念和位置 师生互动:总结生物圈的种类和位置 练习与反馈 随堂反馈 1.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 生态系统和 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分为 生态系统和 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分为 、 、 等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地球上 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 、 和岩石圈的 (主要是土壤层)。 4.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同类型的 的总和。生物圈内部不断进行着 和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
2、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为维持生态平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开展趋势,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学重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从实践入手、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制定教学重点为: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难点:依据学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分析教学难点为: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情分析:生态系统的知识很简单,资料很容易找学起来比较轻松。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种生态系统的视频;人类活动队环境的影响挂图视频。
学生准备:收集人类活动队环境的影响的资料,自制生态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
引出: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种类。
二、新课教学1、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特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各种生态系统种类和结构特点师:利用课件,出示通过视频材料所要解决的问题:(1)通过欣赏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说出: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特点(2)利用课件,出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并总结出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生态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每种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比照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组成,比较这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总结: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生物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
2、生态平衡师:利用课件展示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系统系统瞬间造成的破坏、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的破坏的现象。
提出问题:引起生态平衡的内容生:分析得出结论(1)分析一个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热带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得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第二十六章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同时认识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通过对生态瓶的观察,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影响生态瓶内生物生存因素的分析,得出生态平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对动画、图表的分析,帮助学生对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特点的理解。
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使学生明确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理解。
5、通过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原因,培养学生关爱生物圈,保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1、说出各种生态系统2、举例说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3、描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教学难点:描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制作4个生态瓶3、准备“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动画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师:在第25章中,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首先我们通过图片来回顾一下。
播放图片。
问:大家刚才看到了哪些与生态系统有关的画面?生:略。
师:由这些画面你能联想到生物多样性的哪些方面呢?生:略。
师:很好,其实在我们的地球表面,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请大家把书翻到96页,26章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首先我们一起齐声朗读学习目标:(略)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明确目标之后,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预习课本96-98页的内容,并用红笔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书上相关地方划线标记。
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
二、新课。
(一)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师:大家都看完了吗?接下来老师要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了。
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呢?生:略。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生:略。
师:非常好。
那这些生态系统各具有哪些特点呢。
接下来我们来比比谁的反应快。
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列举各种生态系统
2.阐明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自我调节
3.说出人工生态系统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觉为维护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情感目标:
了解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认同生物圈。
【教学重点】 1.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
2.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的制作等。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2、明确学习目标(展示目标,学生读)
(1)列举各种生态系统
(2)阐明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自我调节
(3)说出人工生态系统及其意义。
二、学与教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113—116页,思考下列问,并完成学法大视野P77页的“知识梳理”
1.我们学习了哪些生态系统?
2.它们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生物圈?它的范围包括哪些?
4.如何理解生态农业?
(二)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展示:
(学生分组展示,师适时点评。
)
(四)点拔:
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是地球表面不同类型的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
2.各种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色水库”之称。
3.生态平衡
(1)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他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称为生态平衡。
(2)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关。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生态农业: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三.课堂小结
回到本节学习目标,回顾本节课知识。
四.课堂练习
完成学法大视野P77“课堂小测”
五.作业
课本P117 “自我评价”1.2.3题
六.板书设计:
一、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1、生物圈
2、各种生态系统
二、生态平衡
1、定义
2、调节
三、生态农业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