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保全与传承保险避债避税功能45页
- 格式:pptx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45
保险可以避债避税吗?作者:高英杰来源:《上海企业》2013年第02期《2012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内地的千万富豪人数第一次突破102万人。
以此数据,每1300名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千万富豪。
越来越多的富豪重视保险的作用,保额千万甚至过亿的保单屡见不鲜。
避债避税或是富豪购买巨额保单的主要原因。
那么,保险真的可以避债避税么?一、保险能避债么?美国安然公司创始人肯尼斯·莱的事迹是国外保险避债的经典案例。
破产前,他购买了400万美元的商业年金保险。
破产后,肯尼斯夫妇每年约领取90万美元的巨额年金。
由于美国法律的保护,债权人无权要求用该笔款项来偿还债务。
在我国内地,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保险也具备资产保全功能,即通常所讲的“避债”。
具体条件包括:第一,保险产品中的人寿保险避债功能最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第十二条,人寿保险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由此可见,人寿保险及其保险金不属于债务的追偿范围,不受民事债权债务纠纷的困扰。
而其他类型的保险,比如,万能和投连险的投资账户,尚无法律条文明确“避债”;第二,人寿保险的“避债”属于民法范畴,对刑法则无能为力。
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涉及的民事债权债务纠纷,只要没有证据证明其保险合同无效,或无法证明其购买资金来源非法,则该合同项下相关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归属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但如果其资金是违法所得,则保险也要依法追缴;第三,保险合同必须指定受益人,才能“避债”。
如果保单中受益人为法定,则身故保险金将成为遗产,不受到相应法规的保护,不具备资产保全功能;第四,终身型人寿保险“避债”功能最强。
人寿保险的避债功能仅在保险合同存续期内有效。
因此,当合同期满后,其保险费及相关孳息不再适用相关法律规定。
保险真的可以避税避债吗?注:前几天研究了一下保险避税避债的问题,写下了这篇文章。
今天想起来,还是拿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如文章中有不合理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我想我们每一位代理人,在公司培训的时候都有培训过保险具有避税避债、资产保全的功能,所持有的依据依次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二条规定:《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3条: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有关个人所得均可不计入年所得—福利费、抚恤金、军人复员费、保险赔款。
4、《保险法》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5、《遗产税法草案》第五条:不计入应征遗产税总额的有:(四)被继承人投保人寿保险所取得的保险金。
6、《继承法》规定:保险资金受益人可唯一指定。
保险可以避税避债看似完全有法可依,但是我们在这里必须要明白的是什么是人寿保险?他和我们今天销售的各式各样的保险概念等同吗?人寿保险最初的概念是为了保障由于不可预测的死亡所可能造成的经济负担,即单纯的死亡险,这也是人寿保险的狭义概念。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人寿保险又增加了储蓄的成分,生存保险、两全保险、养老保险随即产生,再往后,人寿保险还增加了投资理财功能,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可以说人寿保险混合了保险、银行、证券所有的金融产品的属性。
不仅如此,人寿保险和人身保险的概念也进一步模糊化,可以说现在,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寿保险是融合了所有金融产品特性的人身保险。
《家族财富保障及传承》课程背景:各位银行及保险精英:你是否还在对客户说:“离婚不分,有税不缴,欠钱不还,有保险就是这么任性!”——这是严重的误导。
经营高端客户不能这么简单粗暴。
你是否还在跟客户大谈特谈保险的收益?这是舍本逐末。
客户赚钱的能力比我们强的多,他凭什么要听我们的?你是否了解,最新的《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指出,高端客户理财需求排名第一的是保障及传承?而你是否对他们财富保障及传承中所面临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你又是否了解保险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本课程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掌握高端客户在财富安全和财富传承中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保险等工具,提前筹划和安全,化解这些潜在的风险,让从业人员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是专业层面。
第二,充分了解高端客户的需求,并改变过去的产品导向销售模式,使每一位银行及保险业务精英都成长为私人银行家,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保险规划。
实战型管理教练-黄俭老师简介:滨江双创联盟荣誉理事长;上海蓝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讲师;多家知名企业特聘高级管理顾问。
黄老师多年在企业管理、公司战略规划、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员工管理、绩效考核、上市公司等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刻理解了东西方管理精髓。
进入培训教育行业,作为资深培训讲师,在企业内训课、公开课、CEO总裁班等百余家企业和大学课堂讲授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品牌管理等领域专业课程,结合自身的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开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营销课程收到企业和广大学员的欢迎和热烈反馈。
听黄老师上课,可以聆听他的职场经历,分享他的成绩,干货多多!课程突出实用性、故事性、新鲜性和幽默性。
宽广的知识体系、丰富的管理实践、积极向上、幽默风趣构成了独特的教学培训风格,深受听众欢迎。
通过一系列案例剖析点评,使管理人员掌握一些管理先进理念,分析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擅长领域:战略管理/领导力系列/ 经典营销/新营销/大数据营销授课风格: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运用相关的角色模拟和案例分析诠释授课内容,理论与实战并举,侧重实战,结合视听教材,帮助学员在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方面全面提升。
人寿保险的避债和免税问题分析购买人寿保险的目的:是为了转嫁风险分担损失,但从人寿保险合同中保险受益金的给付属于“约定给付”这一特征中我们发现,对于富人来说,人寿保险合同中的这笔财富(保险收益金)都归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所有。
由于法律没有限制人寿保险合同的最高限额,也就是说只要是人寿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人寿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协商一致,人寿保险合同的标的额就可以有无限大的空间。
一、人寿保险合同的功能演化与合法避债问题分析1、人寿保险的功能演化人寿保险是人身保险中产生最早的一个险种,人寿保险之所以产生的初衷--转嫁人生由于生死所带来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寿保险的目的又从最初的转嫁风险演变成保全资产,成为公司股东用以避债免税的常用工具。
2、人寿保险合同的合法避债分析人的寿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就是说是无价的。
当人的寿命作为保险的被保障对象时,其价值则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人寿保险赔偿金的给付是合同约定给付金额,保险公司只是依照人寿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可以理解为投保人投保多少就可以得到多少。
3、人寿保险合同本身的风险隔离墙作用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外的、属于个人的财产应当是安全的,一般不会受到公司经营不善甚至破产所产生的债务的侵害。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公司法》的这一规定恰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陷阱,有时会出现公司经营不善累及家庭和个人财产的情况。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这种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同一身份证名下的同一个人一经人寿保险合同的签订就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笔账,债权人只可以依法向公司法人或公司股东追讨债务,而不能向一个公司以外的自然人及其家人追讨债务。
人寿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人寿保险公司和投保人。
--当人寿保险合同生效后会发生如下法律后果:(1)受益权具有排他性,除同一顺序受益人外,其他人都无权分享或剥夺受益人的受益权,即使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或是债权人也没有这个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