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 0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34
宝石学基础教程大全一、宝石的分类及命名①宝石的定义:1.广义:一切可以揣摩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包含人工和天然材料。
2.狭义:自然界中美丽,耐久,稀少但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岩石及部分有机材料。
②宝石特性:⑴美丽⑵耐久,硬度大,坚韧不脆,化学性稳定⑶稀少⑷无害。
摩斯硬度:矿物的硬度就是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促进作用(例如刻划、装入、研磨等)入侵的能力。
材料的硬度依赖于原子间的键合力的性质和强度,相同的硬度测量方法存有:摩氏硬度、装入硬度和研磨硬度。
德国矿物学家摩氏在1822年为了评价矿物的硬度明确提出一种采用的分类表中,实际上就是一种刻划硬度,矿物硬度分成10级,从1-10分别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矿物的硬度也具有对称型和方向性,这种硬度大小随方向而变化,例如蓝晶石,沿晶体延长方向的硬度是5,而垂直延长方向的硬度为7天然珠宝玉石:天然宝石:矿物单晶(可含双晶)1)高档宝石:h>7。
比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2)中低档宝石:碧玺,石榴石,尖晶石,水晶等;3)稀少宝石:也叫收藏宝石,塔菲石,蓝锥矿,矽线石等。
?天然玉石:矿物集合体和非晶质材料。
1)高档玉石:h:6.5-7翡翠,软玉;2)中低档玉石:h:4-6玛瑙,岫玉,青金岩,天然玻璃等;3)雕刻石:h:2-4图章石,砚石,装饰石等。
天然有机宝石:珍珠,珊瑚,煤精,骨料,象牙,龟甲。
人工宝石:合成宝石:有天然对应物,如合成红宝石,合成钻石制备宝石必须具有三个条件:a.它应当是人工参与生产的无机产物。
因为有机材料在外观上可能被模仿,但其生长过程是不能复制的。
b.它必须有对应的天然宝石。
c.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相对应当的天然宝石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
但制备尖晶石却存有微小的差异。
人造宝石:无天然对应物,如yag(钇铝石榴石);拼合宝石:两块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如苏达祖母绿;再造宝石:碎块在高温高压下粘结而成,如再造琥珀。
《宝石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14622 学时:30 学分:1.5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宝石学》是资源勘查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宝石学的基本内容和常见的研究方法,掌握常见宝石的特性和基本的加工方法。
学习本课程能为今后宝石学的研究和宝石资源的开发打下基础。
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的特点1. 本课程重点为各类常见宝石的性质及其成因,它们是宝石鉴定、改善及宝石加工的基础;2.宝石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注重学生对宝石鉴定和加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3.实验课程是该课程的最重要学习环节。
四、教学总体要求1.掌握各类常见宝石的性质。
2.掌握宝石鉴定的方法。
3. 了解宝石款式设计的原理及宝石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
五、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总学时30 学分1.5其中:理论教学14学时,实验16学时六、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1)《宝玉石学教程》,郭守国,科学出版社,1998.8;(2)《宝石鉴定与加工》,马燕明、彭花明,自编教材;(3)《宝石鉴定实验指导书》,夏菲、彭花明,自编教材;(4)《宝石加工实验指导书》,彭花明、夏菲等,自编教材;(5)《GEMOLOGY》,Comelius S. Hurlbut, Jr. , Robert C.kammerling;(6)李兆聪,《宝石鉴定法》,地质出版社,1991;(7)王慧峰,将广福,《宝石加工学》,地质出版社,1992。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篇宝石鉴定(包括宝石改善部分)第一章宝石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1绪论1.1.1宝石的概念1.1.2天然宝石的必备条件1.1.3天然宝石的经济评价依据1.1.4当前国际宝玉石研究的重点1.1.5当前国际宝石市场发展趋势1.2宝石的物理化学性质1.2.1晶体和晶系1.2.2宝石的光学性质1.2.3宝石的力学性质1.2.4宝石的发光性1.2.5宝石的电学性质1.2.6宝石的热学性质教学要求:(1)了解宝石的基本概念、宝石的特点、宝石的价值;(2)掌握宝石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
课程学习指南
一、学习对象
《宝石学基础》课程适用于职业类大专层次珠宝首饰鉴定与工艺专业、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学生,也可提供给珠宝首饰企业从事珠宝首饰鉴定、营销、设计制作等技术人员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适用。
二、课程地位
宝石学基础》是《珠宝首饰鉴定与工艺》专业和《首饰设计》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其后续主要课程有《珠宝首饰鉴定》、《钻石分级》、《宝石磨制》、《首饰加工》、《首饰设计》、《珠宝首饰营销》。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宝玉石的结晶学基础和矿物学基础知识及常见宝玉石基本性质和特征,并能在首饰鉴定、首饰营销、首饰设计、加工中应用;掌握常用宝石鉴定仪器的操作方法,初步具备鉴定未知宝玉石的能力。
四、课程学习方法和建议
《宝石学基础》课程学习基于“专业+实训室”平台、精品课程网站教学平台、互动平台、深圳珠宝首饰专业市场和珠宝首饰企业实践平台、香港和深圳珠宝首饰国际珠宝展新知识学习平台进行。
1、建议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将高中的光学知识(如:光的折射、反射、
衍射等知识)复习。
2、建议在每学完一节对知识进行梳理,每学完一章对知识进行总结,并
与前面知识进行关联。
3、对实践课中遇到的问题,探究问题的原因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
4、在珠宝首饰市场参观实习过程中,多观察多咨询。
5、宝石的物理性质是课程的难点,建议课前预习课后找参考书消化。
6、借助课程学习网络平台,开展主动探究学习及协助学习活动。
7、利用课程学习资源,将课程学习和考证结合起来。
五、课程的难点与重点
宝石各论模块是本课程的学习重点,结晶学基础知识模块和宝石性质模块是本课程的难点。
宝石学晶体光学基础宝石学是宝石的研究学科,它主要研究宝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
其中,晶体光学是宝石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宝石在光的作用下的特性和现象。
晶体光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在光的作用下的行为和性质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晶体的折射、偏振、吸收等光学特性。
在晶体光学中,宝石被认为是一种天然晶体,其独特的光学性质使其成为珠宝和宝石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首先,晶体的最基本特性是折射。
折射是光线在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发生的方向改变。
在晶体中,折射率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不同的宝石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折射率的大小决定了光线在宝石中的传播速度和路径,进而影响了宝石的光学效果和优越性。
例如,钻石的折射率很高,使得光线在钻石中发生多次内部反射,并且产生了钻石所特有的闪耀效果。
其次,晶体光学还研究了晶体的偏振性质。
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约束,宝石对于不同偏振的光具有不同的响应。
例如,一些宝石只能通过特定方向上的振动光波,这种现象被称为偏振选择性。
偏振的特性有助于宝石鉴定和珠宝制作中的光学设计。
另外,晶体光学中研究的还包括宝石的吸收特性。
吸收是指宝石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能力。
该属性使得宝石表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红宝石和蓝宝石分别对红光和蓝光具有很高的吸收能力。
通过研究和分析宝石的吸收特性,可以进一步了解其组成和结构。
除了以上几点,晶体光学还涉及到宝石的散射、反射、吸收光强度分布等。
例如,光线进入宝石表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这些现象造成了宝石的透明性和光亮度。
通过研究这些现象,宝石学家可以了解宝石的质量和品质。
总之,晶体光学是宝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宝石的光学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宝石的组成、结构和品质。
这项研究为宝石的鉴定、加工和设计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同时,晶体光学的研究也推动了光学技术的发展,并在许多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
宝石学基础:宝石的概念与分类
宝石学基础包括地质学基础、结晶学基础、宝石的地球化学基础、宝石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及其它重要性质、宝石的包裹体。
一、宝石的概念:
宝石不仅具有美观和装饰作用,更具有收藏价值。
宝石美丽、稀少、耐久。
狭义的宝石属于天然产出、粒度大于3mm的单矿物晶体及其优质材料制成品;广义的宝石包括天然的优质单矿物晶体、矿物集合体(玉石)、人造及合成宝石材料及珍珠等有机物。
二、宝石的分类:
天然宝石
单晶体宝石
非金属宝石(如钻石)
金属宝石(如乌钢石)非晶质体宝石(欧泊)
有机宝石(如珍珠)
结晶集合体或晶质和非晶质集合体玉石
无机宝石(如翡翠)
人工宝石合成宝石(如合成红、蓝宝石)合成玉石(如合成翡翠)
人造宝石(如立方氧化锆)
仿制宝石(如玻璃、塑料)。
宝石学整理1、什么是宝石、玉石、宝石学、猫眼效应、星光效应,宝石的磷光性、荧光性、光泽、透明度?(1)宝石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
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如钻石、红宝石等;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如蛋白石(欧泊)。
(2)宝石学宝石学(GEMOLOGY ):研究宝石的科学。
属于矿物学的分支与交叉性的科学。
主要研究非金属矿物。
矿物学以矿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地质基础学科,是研究地壳物质成分的学科之一。
矿物:地壳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在一定的地质和物化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单位,是成分、结构比较均一,具有一定形态、物化性质,并呈各种物态出现的自然物体。
如:金刚石、石英、云母、盐、水和冰等。
(3)玉石玉石:地壳中质地细腻、品性坚韧、光泽油润、颜色美丽的岩石。
单矿物的集合体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岩石)。
如:翡翠、软玉、青金石、绿松石等。
(4)荧光性荧光性:指宝石暴露在紫外或阴极射线下发出可见光的性质如:红宝石(Cr)——红色荧光,锆石(U)——黄色荧光(5)磷光性磷光性:指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切断外部能量(紫外线)后,宝石继续发光的性质磷灰石——兰色磷光钻石——紫外线下具有荧光性(6)透明度宝石的透明度: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宝石透明度级别:根据可见光透射宝石后被宝石吸收与畸变的程度划分透明---光无明显畸变或吸收半透明---有少量畸变或吸收半透彻---有相当微量畸变或吸收次半透彻---只透过少量的光不透明几乎很少量光透过,例如黑玉髓、天青石(7)光泽宝石光泽:宝石矿物表面的反可见光的能力光泽强弱与其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关,吸收大,反射愈大,光泽愈强。
其大小用反射率描述即R=[(N-1)2+K2]/[ N(+1 )2+K2]N--- 吸收系数K---折射率K 很小时R=(N-1)2/(N+1)2 R 很小时(8)猫眼效应猫眼效应:指素面宝石在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像猫眼瞳孔收缩亮带的光学现象垂直于纤维状晶体方向的光亮狭带,由平行排列的纤维状晶体对光反射所形成如:金绿猫眼石(亚历山大石)——金绿玉、虎眼石、鹰眼石. (9)星光效应星光效应:指素面宝石在光的照射下而成交叉呈星状的亮带的光学现象。
宝石学书籍
宝石学是一个专业而细致的领域,涉及地质学、结晶学、矿物学、光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
以下是一些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宝石学书籍推荐:
1. 《宝石》DK自然珍藏图鉴丛书:对于零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非常适合作为入门读物。
书中图文并茂,内容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2. 《宝石学教程》:如果想要系统学习宝石学,这本教程可以作为教材。
它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宝石学的各个方面。
3. 《结晶矿物学》: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宝石的结晶形态和矿物特性,是宝石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4. 《Gem Testing(宝石检测)》by Basil W. Anderson:这是一本关于宝石检测的专业书籍,适合想要深入了解宝石鉴定技术的读者。
5. GIA宝石百科全书:这本书提供了详细的宝石学信息、买家指南、照片、视频以及相关研究,是一本全面的宝石知识参考书。
6. 《彩色宝石年鉴》:对于对彩色宝石感兴趣的读者,这本年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最新的市场趋势。
7. 《钻石》、《翡翠》等专题书籍:如果对某一特定类型的宝石感兴趣,可以选择这类专门讨论某一种宝石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