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例胰腺肿瘤纳米刀手术圆满成功
- 格式:doc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4
封二人物Insidecover Characters用肿瘤微创治疗照亮生命之光——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吴沛宏 吴应清吴沛宏是中国肿瘤微创治疗界的学术带头人,也是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的开拓者。
作为医学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主任导师,从医、从教近40年,他始终坚守着一名医者、一名教授的责任与担当,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为医学教育服务。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吴沛宏身先士卒、忘我工作,为数万例的肿瘤病人进行了微创介入治疗手术。
在他的带领下,科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多个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将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他还将微创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疗与其他综合治疗有机结合,明显提高了肿瘤病人治疗效果及病人的生存质量;他大力倡导并践行人性化、理性化、个体化、建设性的肿瘤治疗模式和策略;他兢兢业业,心系患者健康,关爱学生和同事,即使是休息日也一刻都放不下病人及他所热爱的肿瘤微创介入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用实际行动坚定践行做一名好医生的责任与担当!医路无悔,坚定地做一名好医生吴沛宏是“文革”后开放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
谈及求学往事,他还清晰地记得当年考试的场景:那是在1977年12月的冬天,在没有窗户、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考场教室里,北方的冬天寒风呼啸,大家都裹得严严实实的,答题过程中要靠不断地呵气搓手来取暖,让手不至于冻得没有知觉。
吴沛宏抓住国家恢复高考的政策机遇,凭借优异成绩在众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考入被视为中国最好的医学殿堂之一的中山医学院(先后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和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而在此之前,1973年高中毕业后,吴沛宏加入下乡知青行列中并担任不脱产的兼职赤脚医生,随后他在北京医学院临床教学实习基地进修过一年多,作为知青被分配在当地商业局的职工医院工作过,在此期间吴沛宏对患者的痛苦和需求产生了恻隐之心,加上同为医务工作者的父母对他的谆谆教诲,这一路走来让他与医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让他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好医生的初心。
肿瘤手术治疗的新技术有哪些肿瘤,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手术治疗也迎来了一系列新技术,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是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一大亮点。
其中,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许多肿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腹腔镜手术通过在腹部插入几个小的器械通道,医生可以在监视器上清晰地看到腹腔内的情况,进行肿瘤的切除操作。
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同时也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机器人辅助手术则进一步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和灵活性。
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模仿人手的动作,并且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复杂的操作,对于一些位置较深或难以触及的肿瘤,具有独特的优势。
冷冻消融术是另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技术。
它通过将极低温的探头插入肿瘤组织,使肿瘤细胞迅速冷冻并破裂,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这种技术适用于一些无法耐受手术或肿瘤位置特殊的患者。
例如,对于肺部的小肿瘤,冷冻消融术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避免了开胸手术的巨大创伤。
同时,冷冻消融术还可以重复进行,对于复发的肿瘤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射频消融术也是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它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射频消融术通常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进行,如超声、CT 等,能够精确地定位肿瘤位置,确保治疗的准确性。
对于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小肿瘤,射频消融术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可以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提高肿瘤的治愈率。
纳米刀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肿瘤消融新技术。
它通过释放微秒级的高压脉冲,在肿瘤细胞膜上形成不可逆的纳米级穿孔,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纳米刀技术的优势在于对周围血管、胆管和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较小,适用于一些靠近重要结构的肿瘤治疗,如胰腺肿瘤等。
除了上述局部治疗技术,免疫治疗与手术的联合应用也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
纳米刀可能使胰腺癌Ⅲ期患者生存率翻倍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癌症治疗领域一项最新的消融技术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可以有效地延长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与传统治疗技术相比,纳米刀几乎使患者的生存率翻倍。
在2015美国外科协会年会上,有外科医生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报告,显示传统的癌症治疗技术化疗和放疗,与不可逆电穿孔技术IRE相结合,可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达到23—28个月。
以前的大部分研究都显示,经过传统治疗的Ⅲ期胰腺癌患者,他们的中位生存期大概也就只有11-13个月。
超过五年生存期的也就只有6%。
而IRE却使得这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了不止一倍。
“这些结果表明Ⅲ期胰腺癌是可以医治的,而非即刻死刑。
这一点需要向医学界肿瘤治疗领域强调。
明显地,持久生存期是可以通过化疗、IRE和放化疗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获得的。
”研究的首席作者罗伯特C.G. 马丁博士表示。
他是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肿瘤外科的主任和外科手术教授。
专家提醒这些数据来自一小部分的机构,该研究的样品并非随机抽取。
即使如此,对于肿瘤治疗领域而言,这项肿瘤消融技术应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可以取得好的疗效,前景让人兴奋。
美国每年有40,000人被诊断出胰腺癌,只有少数人可以进行手术切除。
对于那些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现在有了合适的消融技术治疗。
对于那些可以应用于其他肿瘤治疗的热消融技术,例如肝癌,并不适合胰腺癌,因为热消融会造成非肿瘤组织的大面积损伤。
“该技术可以给那些适于放化疗,没有转移,可以进行消融的患者提供了一项局部治疗的替换方案,而不用担心复杂的手术切除造成发病或死亡。
这是一个经过特别筛选的患者小组。
”基斯D.里尔摩尔医生表示。
他是麻省总医院的首席外科医师以及W·杰拉尔德·奥斯汀哈佛医学院的外科教授。
里尔摩尔医生没有参与该项研究,也并不使用IRE消融技术。
但他会推荐自己的病人去进行该项治疗。
他称该研究是令人鼓舞的,但强调需要进行多中心的随机跟踪访问。
纳米刀消融参数及临床应用纳米刀是一种新型的消融技术,以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在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
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更精确、更有效的肿瘤消融,同时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纳米刀的消融参数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表现。
纳米刀是一种基于纳米级别的精确手术技术,其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产生局部高温,使肿瘤组织瞬间坏死。
与传统的手术刀相比,纳米刀具有无创、精确、安全、高效等优点。
频率与功率:纳米刀的消融效果受到频率和功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频率越高,功率越大,消融效果越好。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热损伤和副作用的增加。
因此,选择合适的频率和功率是关键。
焦点深度:焦点深度决定了纳米刀能够消融的组织厚度。
一般来说,焦点深度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来选择。
消融时间:消融时间是指纳米刀工作的时间。
一般来说,消融时间越长,消融效果越好。
然而,过长的消融时间可能导致热损伤和副作用的增加。
肿瘤治疗:纳米刀因其无创、精确、安全、高效等优点,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一些深部肿瘤,如胰腺癌、肝癌等,纳米刀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疼痛治疗:纳米刀也可以用于疼痛治疗,如神经痛、关节痛等。
通过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纳米刀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疼痛。
其他应用:除了肿瘤治疗和疼痛治疗,纳米刀还在其他领域有所应用,如子宫肌瘤治疗、前列腺增生治疗等。
纳米刀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消融技术。
通过优化消融参数,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其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纳米刀将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射频消融减胎术是一种先进的妊娠管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多胎妊娠的治疗。
这项技术的目的是减少胎儿数量,以减轻母体和胎儿的并发症,并改善妊娠结局。
本文将详细介绍射频消融减胎术的临床应用。
射频消融减胎术主要是利用射频能量将特定部位的胎盘组织加热至60°C - 100°C,从而破坏胎盘组织,减少胎儿数量。
纳米刀将成胰腺癌微创介入治疗利器胰腺癌一直都是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
统计显示,目前92%胰腺癌患者被确诊时已发生转移,53%已有远处扩散,很多人在确诊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大部分不可切除,化疗是唯一可行的治疗选择。
可惜的是经传统的放化疗后,平均生存期仅为3-6个月,一年生存率不足10%。
但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进步,影像引导下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与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吴沛宏教授表示,微创治疗在胰腺癌上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以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为例,统计显示,胰腺癌患者疼痛缓解率大于90%,3月有效率约60%,肿瘤增大后再次植入粒子,对部分患者依然有效。
消融治疗依然存在难题随大家将冷冻消融技术应用于胰腺癌治疗,数据显示经皮冷冻消融联合碘粒子植入使患者1年总生存率达到63%,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
但是,也存在这一些问题,吴沛宏教授表示,高并发症率已经成为消融治疗的瓶颈。
国外报道,射频并发症发生率有28%-40%,死亡率7.5%。
而且胰腺癌的物理性消融治疗面临三大问题:肿瘤消融不全、损伤血管、损伤肠壁和胰管。
纳米刀成胰腺癌微创介入治疗“突破口”?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吴沛宏教授指出,最新的纳米刀技术有望成为“突破口”,纳米刀技术可实现以高电压选择性打开肿瘤细胞外壁的纳米孔,使之凋亡,而后诱导免疫系统吞噬凋亡的细胞。
具有,消融时间短、消融区的重要组织得以保留、不受热岛效应影响、消融彻底,消融边界清晰、使细胞凋亡而非蛋白质变性坏死、可实时监控(B超、CT、MRI)特点。
他说,该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不会破坏血管、神经等更重要的组织结构,因此对于治疗肝门区、胆管胆囊、胰管及输尿管邻近的肿瘤有其独特的优势。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实施沪上首例“纳米
刀”治疗胰腺癌手术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5(35)9
【摘要】8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为一位67岁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成功实施了"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手术。
该手术在沪上尚属首例。
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王理伟教授在术前组织了多个科室的专家教授会诊讨论,制定了完善的治疗计划。
【总页数】1页(P1263-1263)
【关键词】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患者;肿瘤中心;治疗计划;手术;纳米;医院;电穿孔技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
【相关文献】
1.妙手回春除盲障圣德仁心明“视”界--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白内障科主任、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书记、常务副主任邹海东教授 [J], 覃亚玲;李昂
2.激光刀为排尿“减压”——访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中心主任夏术阶 [J], 周霄
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肿瘤中心成立 [J],
4.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团队完成国内首例MUSE^(TM)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J],
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实施国内首例Yasui手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孟超事迹昨天下午,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相继去世的消息让人悲痛,两位院士逝世时间相差5分钟,被大家称为双星陨落。
消息一开始由一家医学专业领域媒体发布,甚至有人怀疑又是假新闻,因为吴孟超院士和袁隆平院士留给大家的印象似乎永远在忙碌、在工作,不久前还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此后权威媒体发布新闻: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吴老一生堪称传奇,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难以被超越的贡献。
他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为新中国开创肝胆外科奠定了基础,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吴孟超19____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家境贫寒,5岁时和弟弟一起跟着妈妈到马来西亚投奔父亲,七八岁开始跟着父母到橡胶园割胶、卖米粉、做苦力。
15岁时进入一所华侨学校半工半读。
1940年,吴孟超和同学一起抱着到延安参加抗日的理想回到祖国,但因为困难重重,最终留在昆明,1943年吴孟超考取同济大学医学院,从此走上医学道路。
也许正是因为早年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走南闯北积累的经验,让吴孟超具有了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样的性情让他在医学上大胆地开拓创新,成就了中国肝脏外科的无数个第一,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
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医学成就之外,吴孟超身边的一些同事和朋友,也记录下反映吴老真性情的一些小故事。
拥有伟大成就的人往往是多元的,光环有时候反而掩盖了他们内心的丰富和单纯真实的一面。
超爱做手术吴孟超院士爱做手术这个话题,已经说了很多年。
从医70多年,一直到96岁时他还对上手术台乐此不疲。
一周两三台手术,照常查房开会。
官方统计数据,长达75年的从医生涯里,他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
96岁时,吴老完成手术后还要逐一和护士核对纱布、剪刀、钳子的数量,再走到监护仪前看一下各个指标数据,之后才放心离开手术室。
护士长程月娥和吴孟超搭档30多年。
胰腺癌纳米刀消融参数的设置原则与临床应用魏颖恬;肖越勇;张肖;张啸波;何晓锋;张欣;李婕;杨杰【摘要】Nanoknife (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has demonstrated to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approach to tumor ablation,and plays a prominent role in application of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rcinoma,specifically 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rcinoma (LAPC).The complicated parameters of Nanoknife comparatively is still difficult.The advantage,optimal selection,adequate parameters regarding Nanoknife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已被证实为一项安全、有效的肿瘤消融治疗方法,近年其在局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体现出明显优势,但是对纳米刀相对复杂的消融技术参数的选择和应用还存在一定困难.本文主要对纳米刀消融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优势、消融方式选择以及消融参数设定等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7(014)004【总页数】4页(P252-255)【关键词】电穿孔;胰腺肿瘤;局部晚期;消融【作者】魏颖恬;肖越勇;张肖;张啸波;何晓锋;张欣;李婕;杨杰【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5;R735.9目前,胰腺癌已成为癌症患者的第4大死亡原因。
中国第一例胰腺肿瘤纳米刀手术圆满成功
2015年7月6日,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住院病房内,61岁高龄的埃及患者ABDELAAL ABDELRAZEK ABDELHADY FARAG ALLA看着自己的CT检查结果,高兴得热泪满眶。
前两天,也就是2015年7月2日,在万众瞩目之下,他接受了胰腺肿瘤纳米刀消融治疗术,这是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乃至大陆的首例。
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和配合下,手术很成功,CT显示他体内的肿瘤已明显坏死,而且术后身体状况良好。
术前多方位讨论纳米刀的定位
开腹进行手术
术前,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牛立志院长、外科首席专家组织医生召开了病情讨论会。
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包绕腹腔干、脾动、静脉、肝动脉、肠系膜动静脉,肿瘤
与血管粘连,胰腺周围有多发淋巴结,考虑转移可能大,手术切除困难。
而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肺功能稍差,其余各项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无消融治疗禁忌症。
经讨论决定采用纳米刀消融手术治疗胰腺肿瘤。
纳米刀是一种全新的尖端肿瘤消融技术,它通过释放高压脉冲在肿瘤细胞上形成纳米级永久性穿孔,破坏细胞内平衡,使细胞快速凋亡。
2012年4月美国FDA正式批准应用于临床,同年12月欧盟批准应用于临床。
2015年6月在中国批准应用于临床,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成为大陆第一家引进纳米刀的医院。
因此,这次的胰腺肿瘤纳米刀消融手术也是大陆的第一例。
多台国际顶级先进设备为手术保驾护航
三针定位,精准下针
微创治疗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纳米刀的出现给微创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对于风险比较大的部位,纳米刀弥补了原有微创治疗技术的不足。
纳米刀适用于肝、肺、肾、胰腺、前列腺以及其他实体肿瘤,尤其对靠近肝门区、胆囊胆管、胰腺、输尿管的肿瘤具有独特优势。
纳米刀治疗时间短,3公分肿瘤纳米消融不超过5分钟。
不会伤害肿瘤周边的血管、胆管和神经线等组织结构,且复发几率低,复发间歇时间长。
目前埃及患者ABDELAAL ABDELRAZEK ABDELHADY FARAG ALLA恢复情况良好,虽然手术过程中可能性很多,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医院的先进设备和医生严谨的手术技术让手术获得巨大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出血量仅20ml。
经纳米刀治疗后,患者体内会产生正常愈合反应,吸收已凋亡的细胞,并长出新生细胞取代肿瘤。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作为大陆第一家引进纳米刀和开展大陆第一例胰腺肿瘤纳米刀消融手术的医院,其强大的实力有目共睹。
此次胰腺肿瘤纳米刀消融手术的圆满成功让我们看到
了这项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无与伦比的优势。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中国第一例胰腺肿瘤纳米刀消融手术团队
治疗前(左)治疗后(右)CT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