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解放区文学思潮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 谈会的召开,和毛泽 东《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讲话》在次年的 公开发表,是抗战文 艺运动中最重要的历 史事件,也是解放区 文学运动的发展标志.
第二十一章解放区文学思潮
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背景 二,《讲话》的主要内容 三,《讲话》的历史局限 《讲话》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 论述中,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 并提出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 第二,对文艺自身的特点与规律 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第二十二章解放区文学创作
解放区文学的特征: 解放区文学的特征,首 先体现在它服务于时代 政治任务的功利性. 解放区文学的第二个特 征,体现在艺术追求的 乡村化. 解放区文学的第三个特 征,体现在作家心态的 "工农兵"化.
解放区文学创作: 小说: 成就最大,涌现了包括 赵树理,孙犁等在内的一 大批小说作家. 歌剧 : 独特性最明显.《白毛女》 歌剧《白毛女》由延安鲁迅 艺术学院1945年集体创作, 贺敬之,丁毅执笔,1945 年4月正式公演.
�
第二十二章解放区文学创作
《白毛女》富有革命 浪漫主义色彩.运用 了民歌,小调和地方 戏曲的曲调,吸收了 中国古典戏曲的歌唱, 吟诵,道白相结合的 传统,还借鉴了西洋 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 格的处理方法,为新 歌剧决定了模式.
第二十二章解放区文学创作
诗歌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和阮章竞的《漳河水》是 "民歌体"长篇叙事诗中 的代表作. 《王贵与李香香》采用陕 北民歌"信天游"的格式 和手法写成,较多地运用 了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 甚至大胆地化用"信天游" 的某些原句.
第二十二章解放区文学创作
在解放区大规模的"土地 改革"运动中,产生了一 些反映与表现"土改"的 小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是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 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 骤雨》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 部小说与小说《暴风骤 雨》,歌剧《白毛女》曾 于1951年同伙斯大林文学 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