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深基础施工中地下连续墙的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深基坑支护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工程出现。
为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地下连续墙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工程施工当中。
文章首先分析深基坑支护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特点,然后对深基坑支护中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引言: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较复杂,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已逐渐达到成熟。
但是,由于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因此,就需要对施工工艺的环节严格控制,在预防问题发生的前提下,确保施工的每一环节都达到标准,减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深基坑支护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特点分析深基坑支护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具有其突出的优点,因此成为建筑行业中所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1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噪音较小,发出的振动也较小,不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太多的影响。
同时,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期较短,占地面积较小,可以充分利用施工范围内较小的面积,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更适合在城市施工;1.2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应用,鉴于墙体的施工方法和接头形式较传统方式作出了改进,因此可以有效防渗,避免渗水带来的麻烦;1.3地下连续墙形成的墙体具有较大的刚度,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多利用地下连续墙代替沉箱或者沉井以及桩基础等,还可以减少对深基坑开挖时产生的塌方或者地基塌陷等施工事故,作为一种有效的挡土结构在深基坑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1.4地下连续墙无论是软弱或者中硬还是密实的地层,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所以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多种地基条件下都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提高施工的效率;1.5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
①在较为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如过硬的岩石层、较软的淤泥地质层等,施工的难度一般很大。
②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地下连续墙技术,如果施工方法不规范或者遇到较为特殊的地质结构,可能会遇到墙段之间衔接不连续和渗水的情况。
泵站深基础施工中地下连续墙的技术研究摘要:作为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关键部位,在水电站深基坑支护结构当中地下连续墙具有挡土和挡水的功能,但在泵站深基础施工经常遇到深基坑的问题,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本文在对泵站深基础施工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侧面反映地下连续墙应用于泵站施工的必要性,结合施工的实践经验,从深基坑施工难点的角度,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处理工艺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提高泵站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处理水平,可供供水泵站、排涝泵站、船闸和水闸等其他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下连续墙深基础处理1、泵站连续墙技术的重要作用1958年我国水利部门在青岛丹子口水库的水坝防渗墙,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提示作用。
在泵站深基坑支护体系中,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手段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连续墙用适当的材料浇筑而成的具有承重、防渗和挡土的地下墙体,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都已经引入了该技术,已经落成的地下连续墙大约有140万平方米左右。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属于7大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使用的领域内容,因此在安排施工工艺流程的时候,需要注入7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要。
地下连续墙用适当的材料浇筑而成的具有承重、防渗和挡土的地下墙体,有效防止基地沉降和塌方事故的有效支护体系,主要因为施工震动作用小,噪音影响程度低,可以用来承载较大的土压力,另外其接头具有透水的防渗功能,在经过良好的改造,可为泵站深基坑支护结构解决了渗流问题。
无论是在软弱的冲积地层,还是在密实的沙砾层和中硬地层,都可以以垂直的防渗结构,适用各种地质,有效解决深基础施工的深基坑问题,提高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系数,有获得了水利工程施工主体的广泛认可。
2、泵站深基础施工存在问题简述很多土力学的问题、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问题、施工环境问题等,在泵站的深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碰到,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场总结,主要表现如下:由于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问题,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土方开挖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程步骤处理不当,严重影响了周边已竣工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地下交通对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促进了城市深基坑进程的发展。
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因具有施工振动小、刚度大、防渗性能好、噪声小的优点,并能紧靠建筑物边缘施工,从而在深基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对地下连续墙施工主要技术及工艺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参考!关键词:地下连续墙导墙泥浆1 工程概况本工程某一车站深基坑。
该车站为地下二层车站,宽约19.4m~26.3m,长220m。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的结构形式,墙体厚800mm。
本场地范围内土层属于第四系河口~滨海、浅海相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以及砂性土组成。
本施工场地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地表径流,水位埋深一般为0.70m~1.60m,而且场地内有微承压水层,水头埋深为3.10m。
2 地下连续墙施工主要技术及主要工艺2.1 修筑导墙本车站围护结构采用1000mm地下连续墙,导墙净宽1040mm(包括外放40mm),深度为导墙面以下1.5m,且以至少插入原状土30cm为标准,导墙两侧翻边宽1.0m,导墙厚20cm;钢筋网横向为φ8@200,竖向为φ12@200,导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采用C20。
2.2 泥浆护壁本地下连续墙工程采用下列材料配制护壁泥浆。
膨润土:广东省出产的200目商品膨润土。
水:自来水。
分散剂:纯碱(Na2CO3)。
增粘剂:CMC(高粘度,粉末状)。
加重剂:200目重晶石粉。
防漏剂:纸浆纤维。
2.3 清底换浆刷壁(1)清底。
清底开始时间:置换法在抓斗直接挖除槽底沉渣之后进行,进一步清除抓斗未能挖除的细小土渣。
清底方法:使用Dg100空气升液器,由起重机悬吊入槽,空气压缩机输送压缩空气,以泥浆反循环法吸除沉积在槽底部的土碴淤泥。
清底开始时,令起重机悬吊空气升液器入槽,吊空气升液器的吸泥管不能一下子放到槽底深度,应先在离槽底1m~2m处进行试挖或试吸,防止吸泥管的吸入口陷进土渣里堵塞吸泥管。
地下连续墙施工与支护技术研究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它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土体位移和稳定周围土壤,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与支护技术是关键性的环节,本文将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1.1 桩基础的施工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钻孔,然后注入混凝土形成桩基础。
在钻孔过程中,钢管等材料被插入地下,以保持孔洞稳定。
同时,注入混凝土时需要注意控制施工参数,如注入速度和混凝土的质量等。
1.2 地下连续墙板的施工地下连续墙板是连接地下连续墙的关键部分,也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挖掘土体,并在挖掘过程中进行支护,以防止地下连续墙板失稳。
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合理排布支护设备,如悬臂梁等。
二、地下连续墙的支护技术2.1 支撑结构的选择在地下连续墙的支护过程中,支撑结构的选择非常重要。
常用的支撑结构包括立杆支撑和水平支撑。
立杆支撑适用于土壤较软的情况下,它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减少土体位移。
水平支撑适用于土壤较硬的情况下,它可以承受较大的侧向压力,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
2.2 注浆技术的应用注浆技术在地下连续墙的支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注浆可以对土体进行加固和稳定,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注浆材料包括水泥浆和聚合物浆等。
注浆时需要控制注浆剂的比例和注浆压力,以保证注浆的效果。
2.3 地下连续墙的回填材料选择在地下连续墙的支护过程中,回填材料的选择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回填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固结性和稳定性,在填充过程中能够紧密与墙体结合,以增强支护效果。
常用的回填材料包括砂土、碎石等。
在选择回填材料时,需要考虑土体的力学特性和工程的要求,以确保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地下连续墙施工与支护技术是地下工程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支护技术,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排水泵站工程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摘要:本文结合天津某排水泵站工程实例,详细阐述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应用于排水泵站工程中各施工工序的主要技术要点、施工方法、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排水泵站、地下连续墙、技术要点随着排水泵站基坑规模和深度的不断扩大,所遇到的恶劣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基坑支护工程技术问题陆续出现,我们必须使用先进、创新、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难题。
结合工程应用实例,系统总结排水泵站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中各施工工序的主要技术要点、施工方法、注意事项等,与大家分享探讨。
1 工程概况该雨水泵站为框架结构建筑物,地下两层,地下主体深度约9.48m,地下外围护承重采用地下连续墙,内部结构为梁、柱框架结构体系。
地连墙总长度94.94m,深度为23.7m,厚度为800mm,楼板厚度为250mm,底板厚度为800mm。
砼地下部分:垫层C15,地连墙、柱、梁、板均为C30,底板采用C30防渗砼,抗渗等级S8。
地连墙与底板及内隔墙采用:剔凿地连墙开挖侧钢筋,焊接拉结钢筋,并浇注200mm厚的内衬。
2、地连墙施工工法2.1施工工序地上地下障碍物处理→构筑导墙→槽段划分→制备护壁泥浆、绑扎钢筋笼→抓槽→吊放钢筋笼→吊放接头箱→浇筑混凝土→拔接头箱。
2.2导墙施工导墙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第一步,它的作用是控制地连墙标高,挡土和成槽设备作业平台以及维持和稳定泥浆液面。
该排水泵站工程中导墙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导墙深度1.50m,水平翼板宽600mm,厚度200mm,混凝土标号C20。
依据表层土特性及其所受荷载及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导墙形式采用倒“L”型,具体尺寸如下图所示。
主要技术要点:(1)导墙模板拆除后,为防止拆模后导墙移位或变形,必须及时安设木撑,木撑材料采用10*10cm方木交错支撑,安设距离为上下、左右各间隔1米。
导墙砼没有达到设计强度以前,禁止重型机械在导墙侧面行驶,防止导墙受压变形。
(2)施工中导墙中心线与地下连续墙轴应重合,内外导墙面的净距应等于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宽度加50mm,净距误差小于5mm,导墙内外墙面垂直。
泵站深基础施工中地下连续墙的技术研究
摘要:作为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关键部位,在水电站深基坑支护结构当中地下连续墙具有挡土和挡水的功能,但在泵站深基础施工经常遇到深基坑的问题,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本文在对泵站深基础施工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侧面反映地下连续墙应用于泵站施工的必要性,结合施工的实践经验,从深基坑施工难点的角度,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处理工艺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提高泵站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处理水平,可供供水泵站、排涝泵站、船闸和水闸等其他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下连续墙深基础处理
1、泵站连续墙技术的重要作用
1958年我国水利部门在青岛丹子口水库的水坝防渗墙,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提示作用。
在泵站深基坑支护体系中,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手段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连续墙用适当的材料浇筑而成的具有承重、防渗和挡土的地下墙体,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都已经引入了该技术,已经落成的地下连续墙大约有140万平方米左右。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属于7大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使用的领域内容,因此在安排施工工艺流程的时候,需要注入7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要。
地下连续墙用适当的材料浇筑而成的具有承重、防渗和挡土的地下墙体,有效防止基地沉降和塌方事故的有效支护体系,主要因为施工震动作用小,噪音影响程度低,可以用来承载较大的土压力,另外其接头具有透水的防渗功能,在经过良好的改造,可为泵站深基坑支护结构解决了渗流问题。
无论是在软弱的冲积地层,还是在密实的沙砾层和中硬地层,都可以以垂直的防渗结构,适用各种地质,有效解决深基础施工的深基坑问题,提高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系数,有获得了水利工程施工主体的广泛认可。
2、泵站深基础施工存在问题简述
很多土力学的问题、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问题、施工环境问题等,在泵站的深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碰到,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场总结,主要表现如下:由于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问题,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土方开挖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程步骤处理不当,严重影响了周边已竣工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
另外,深基坑的支护结构经常出现破坏现象,并引起渗流,是因为深基坑在水土压力作用下,构成诱发流砂、流土、突涌等的因素,从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破坏了基坑附近的路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同时破坏墙体等支护体系,使得基坑失稳。
譬如湖南浯溪水电站二期的基坑管涌事故,该事故的起因是开挖基坑的时候,遇到了粉砂底层,在没有打井点的情况下,产生冒水翻砂,致使基坑失稳。
因此,深基坑工程特点的认识以及工程支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深基坑事故的防止,具有重要的作用。
3、泵站深基础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流程
3.1 提高泥浆制作水平
首先是在选用泥浆的时候,对泥浆成分中的黏土、膨胀土、名羧基纤维素、分散剂、碱粉等进行控制,以提高泥浆的性能和质量控制指标。
其次是在制备泥浆的时候,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和泥浆的技术要求,并通过准确的计算,控制泥浆中各材料成分的用量比例,做好泥浆配合比工作,这样才能调配出能够满足工程
技术经济指标的泥浆。
另外还要对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拟定,试验泥浆的比重、失水量、精切力、胶体率、泥皮厚度等,泥浆的比重、失水量、精切力、胶体率、泥皮厚度等。
再次是泥浆的制作结合工程的整体问题,新配置的泥浆,需要防止24个小时左右,以便让泥浆充分发酵,并在成槽之前,将旧泥浆回收利用,与此同时,泥浆回笼后直接进行新浆的拌制,提高泥浆制作的效率,拌浆时用准备的清水箱加快供水的速度。
总之,浆具有护壁、携渣、冷却和润滑的作用,抵抗槽壁的侧压力,防止槽壁的坍塌和剥落,同时提高抗渗的性能,减轻钻具的磨损。
3.2 提高挖槽工程质量水平
地下连续墙施工,挖槽是工期最长的工序之一,因此必须控制挖槽的效率和质量。
一方面是根据地质的条件、地面的荷载、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单位时间内混凝土的供应能力和泥浆池的容量,进行槽段的划分,确定地下连续墙每一个槽端的单元长度,譬如为了防止槽壁的坍塌,应该减少单元槽端的长度,缩短槽壁在泥浆中的暴露面时间,再如为了保证槽壁的稳定性,减少单元槽端的长度,以适应较大的地面荷载。
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挖斗式、冲击式、回转式的挖槽工具。
另一方面是严格控制挖槽的质量,根据地质的具体情况和成槽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确定合适的工期,满足开槽速度的基本要求,成槽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坚硬基层,所要要配合冲击钻击碎地层,提高成槽的效率。
同时在进行连续挖槽作业时,根据地质的具体情况和成槽的实际需求,为防止作业中断,应该按照规定的施工工序。
如果出现中断,则要立刻将挖掘机撤出槽内,防止塌方掩埋挖掘机。
3.3 修筑地下连续墙
关于导墙的修筑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选择施工材料,根据导墙的厚度,现场加工底模板,采用强度等级为C20的混凝土,并配备充足的钢管、铁丝和扣件等小型材料,同时预制组合钢模板和配备足量的方木。
二是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挖土方法,先由人工修整控制导墙的挖土标高,再用机械将土袋回填到沟槽超挖的部位,尤其是导墙的倒角部分,一定要根据技术交底准确挖出。
三是浇注混凝土的时候,保持导墙两侧的均匀性,同时边放料,边用振捣棒振捣密实导墙,防止导墙跑模和出现蜂窝麻面。
四是加固的竖向钢管支撑距离控制在1.6米以内,横向的支撑距离控制在0.8米以内,对撑的距离为0.8米。
并同步进行拉撑和竖向支撑加固。
五是测量放样,将施工图纸的地下连续墙理论中心线和外放线作为导墙的中心线,沿着连续墙的轴线划出导墙的挖土位置和长宽。
六是在底模上划出导墙的具体位置,再根据方案规定的距离绑扎钢筋,在导墙外部用土代模,内部立钢模,在立模的时候要对模板的垂直度进行准确控制。
七是拆模、加撑,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进行拆模,为防止导墙向内挤压,在内墙上分层一定规格的方木,同时保持方木的水平间距和上下间距。
总之地下连续墙的导墙是作为连续墙成槽的导向标准,可以用来储蓄泥浆,控制泥浆的液位,以稳定槽壁,同时可以保持表层土层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槽口坍塌。
除此之外,导墙还可以作为测量的基准线,并能支撑面槽施工设备的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