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孩子的困局
- 格式:doc
- 大小:3.46 KB
- 文档页数:3
留守儿童的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途径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或其它原因而留在农村家乡由亲属或长者照管的儿童。
留守儿童通常面临着情感疏离、教育资源不足、心理健康问题等多方面的困境。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外流的加快,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一个社会焦点。
社会工作专业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留守儿童的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途径展开讨论。
一、留守儿童的困境1. 情感疏离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情感疏离问题。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的温暖,可能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2. 教育资源不足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学习条件差,这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影响其全面发展。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自闭、焦虑、抑郁等,这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4. 安全隐患留守儿童的生活相对独立,缺乏成年人的照顾和保护,容易遭受犯罪、意外等安全隐患的侵害。
以上问题使得留守儿童的生活更加艰难,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社会工作专业应该积极介入,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支持和帮助。
二、社会工作介入途径1. 心理疏导社会工作人员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情感问题,增强心理健康。
2. 家庭支持社会工作人员可以开展家访工作,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沟通,为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建立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以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
3. 教育辅导社会工作人员可以策划和组织教育辅导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4. 安全教育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防止他们遭受意外伤害。
5. 社区组织社会工作人员可以组织社区志愿者团队,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促进社区和家庭的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以上介入途径可有效帮助留守儿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发展水平。
留守儿童的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途径5篇篇1一、留守儿童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或离异等原因,被迫留在农村家乡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生活、教育、心理等多方面的困境,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二、留守儿童困境1. 生活困境: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健康状况不佳等问题。
同时,由于缺乏家庭监管,一些留守儿童还会面临人身安全威胁。
2. 教育困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一大难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无法得到及时的辅导和监督,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同时,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一些留守儿童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3. 心理困境: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容易出现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例如,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提供住宿、餐饮、学习等全方位的服务。
2. 加强家庭监管和亲子沟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亲子沟通。
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3. 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提高教师素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同时,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辅导活动。
4. 开展心理关爱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困境,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关爱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留守儿童缓解焦虑、孤独等情绪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
四、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其中不乏有孩子的父母。
由于工作乃至生活的原因,很多农村孩子不得不留在家乡生活,这就是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城市孩子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1.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或生活,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一个难题。
他们的学校往往设施简陋,教学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比城市孩子差很多。
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指导和陪伴,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和效果也大打折扣。
2. 心理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会使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失落感和焦虑感,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影响健康。
而且,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关心,一些留守儿童在情感和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自卑、攻击性和逆反心理。
3. 营养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无法亲自照料孩子的生活,导致留守儿童的饮食问题。
有的留守儿童长期进食简单、单调的饮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有的则长期食用方便食品,容易导致肥胖及相关健康问题。
4. 安全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生活安全得不到保障。
很多留守儿童是独自在家或亲友陪伴下生活,其生活及身体安全面临严重的挑战。
1.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政府可在农村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关爱服务。
中心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开展课后辅导、才艺培养等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业水平和自我认知。
也可以提供膳食保障和心理咨询服务,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2. 家长教育政府和学校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开展家长教育工作。
告诉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让父母在工作之余也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亲属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长期不在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口流动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在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有责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1.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条件落后。
由于教师资源的短缺,教学设施的不健全,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非常差,教学质量较低。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照顾和关爱,容易在学习上出现问题。
2.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抑郁。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缺乏身边成年人的指导和支持,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3.安全隐患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某些留守儿童可能会陷入社会不良环境,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
在乡村地区,缺乏有效的监护和保护,留守儿童容易成为伤害和侵害的对象。
教育策略1.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
建设更多的农村幼儿园和小学,提高教师配备和教学质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校应当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心态,缓解孤独和焦虑情绪。
同时学校老师和社会工作者也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
3.建立保护机制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共同合作,建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保护,确保他们的安全。
4.加强家庭教育鼓励父母亲回乡创业或就近务工,减少长期离乡的现象。
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帮助父母亲更好地履行监护和教育责任,促进家庭和睦。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留守儿童的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途径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无法与父母同住而留在农村老家由亲戚照料的未成年人。
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督,面临着成长环境不良、心理健康问题、学习困难、信任危机等多重困境。
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困境,社会工作有着重要的介入作用。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困境入手,探讨社会工作在帮助留守儿童方面的介入途径。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中国的农村地区有着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近七千万的留守儿童,他们占农村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些孩子通常由老人或其他亲属照管,他们的父母则常年在外打工,很少能够回家。
留守儿童因此面临着多重困境。
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督,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的孤独和思念父母的情感压抑,让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易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成长环境不良也是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和照料,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常常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长期以来,他们往往处于相对贫困和落后的家庭环境中,教育、医疗等资源缺乏,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
留守儿童的学习困难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父母的长期外出,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监督和指导,不能获得及时的作业辅导,导致学业成绩较差。
信任危机是留守儿童常常遭遇的问题。
由于长期分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和信任感容易受到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会受到困扰。
以上所述,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
需要社会工作等专业领域的介入来帮助和支持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针对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介入,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促进健康的成长。
社会工作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支持和干预。
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正确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并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增强应对能力。
社会工作可以开展教育支持和帮助。
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现象。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因其他原因导致他们在农村留在祖辈或其他亲属家中独自生活的儿童。
这一现象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因为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心理、教育、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问题出发,探讨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问题:1.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安全感,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导致心理压力增加。
2.教育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教育指导和监督,容易在学业上出现问题。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可能受到影响,无法得到及时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3.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的饮食、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可能不够规范,容易导致健康问题。
他们也缺乏及时的医疗和保健服务,容易因疾病而受到影响。
1.建立亲子关系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关注,鼓励父母尽量减少外出务工的时间,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2.加强教育投入政府部门可以增加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和教师配备,确保留守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可以设立一些特殊教育机构或项目,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进行教学和辅导。
3.加强卫生保健服务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农村卫生保健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和保健服务水平。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
4.社会关爱社会各界可以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提供志愿者服务、捐赠物资等形式的帮助,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更多的社交、学习和生活支持网络,减轻他们的困境。
总结: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找出解决的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和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水平。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在外打工一年以上,未能随父母外出生活在城镇的儿童。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1. 心理问题。
由于长期分离与父母,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2. 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较差,缺乏父母的教导和照顾,影响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容易在学业上滑坡。
3. 安全问题。
长期独自留守的儿童容易成为犯罪的目标,存在被侵害的风险,而且由于家庭环境的缺乏监督,也容易走上不良的道路。
4. 社交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分开居住,少了父母的教导和指导,容易产生不良的交友习惯和社交问题,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
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解决对策:1. 完善政策法规。
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救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
2. 家庭教育辅导。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指导工作,帮助父母正确对待孩子,及时关爱留守儿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3. 心理疏导和关爱。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疏导工作,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
4. 改善教育条件。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辅导和关怀。
5. 社会关爱支持。
加强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关怀。
6. 加强监护与保护。
建立监护人和社会保护机构对留守儿童的日常关注与保护,保障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未来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政府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社会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力度,家庭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
留守儿童的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途径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生活等原因,无法陪伴孩子。
留守儿童通常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看,他们长期处于缺乏父母陪伴和关爱的状态下生长。
这种特殊的家庭状况,让留守儿童承受了很多困境,而社会工作可以在许多方面介入,提供儿童所需的支持和帮助。
一、留守儿童的困境1. 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没有人给予他们日常生活上的关怀和鼓励,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2. 学习困难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监督和指导,加上日常生活环境和条件有限,导致他们在学业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学习成绩不稳定。
3. 社交问题由于长期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关爱,留守儿童在社交方面较为孤独和内向,他们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4. 心理问题长期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长期而言影响他们健康的发展。
5. 安全问题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照顾,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和伤害。
二、社会工作在留守儿童问题中的介入途径1. 心理咨询和支持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的方式,帮助留守儿童理解和应对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指导。
2. 家庭访谈和家庭教育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走访和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交流,了解家庭的现状和问题,给予家庭教育和家庭支持,提高家庭对孩子的关注和照顾。
3. 教育培训社会工作人员可以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培训活动,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和提高学习能力。
4. 社交支持和辅导社会工作人员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提供社交支持和交流辅导,增强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5. 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和风险防范培训,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他们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和伤害的风险。
留守儿童的生活困境留守儿童是指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经商或其他原因不能在家陪伴子女而被迫与亲人分离的儿童。
根据最新统计,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经超过6100万,其中超过1/3的留守儿童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关爱,他们的生活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第一、心理困境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例如:缺乏亲情、管教不严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孤独、内向、沉默寡言以及需要依赖别人等困境成为留守儿童心理上的障碍。
在长期的家庭缺失下,他们面临着许多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失落等,这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长期的影响。
第二、生活环境的困境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往往比父母在身边的儿童更加恶劣。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享受不到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关爱。
这些孩子通常生活在贫困和落后的地区,家里缺乏最基本的保障,缺少经济来源、物质生活和文化教育,社交能力也不强,家庭氛围也显得比较冷漠。
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经济压力较大,在吃、穿、住、行等方面都比较困难,长期以来,暴力、虐待等恶习也常常出现在未成年的留守儿童身上。
第三、教育问题的困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成长的一大问题。
由于家庭长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思维比较单一,许多人缺乏自身意识和方向,呈现出过度依赖、容易受人利用的问题。
而且,特别是在教育方面,留守儿童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空间,导致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不够优秀,缺乏应有的自信心与竞争力,更多的学生还经常处于辍学的危险之中。
第四、健康困境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十分脆弱,由于饮食不规律、锻炼不足、熬夜等因素,孩子们的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少数甚至患有终身疾病。
而且在留守儿童中,也经常出现肥胖,急躁,悲观的情况,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长期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危机的。
总结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心理困境、生活环境的困境、教育问题的困境和健康困境。
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研究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与保障措施,为他们创造温馨而美好的成长环境,减轻他们的困境与压力。
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与需求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经济状况或工作原因,被迫与父母分离,在家乡或他乡的亲戚、邻居照顾下成长的儿童。
他们通常面临着父母的缺席、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情感需求的不满足等问题。
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与需求,对于制定相应政策和提供帮助至关重要。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的存在不可忽视,他们的生活现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根据调查研究,留守儿童普遍面临以下问题:1. 孤独感: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家,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缺乏亲情关怀和陪伴。
2. 教育困境:由于父母无暇照顾,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有限,容易受到学业和学习环境的影响,较易辍学。
3. 心理问题:缺乏家庭的安全感和稳定性,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例如自卑、焦虑等。
4. 情感需求: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与父母的分离状态,他们渴望关注、支持和鼓励,但常常无法得到满足。
二、留守儿童的需求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我们应该从他们的需求入手,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关心:1. 关爱陪伴: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家庭成员的关爱和陪伴。
社会资源应该鼓励父母参与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
2. 教育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投资,改善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条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3. 心理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关注。
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心理疏导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4. 社会支持:社会应该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
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应积极参与,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关怀。
5. 信息沟通:父母与留守儿童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应主动与孩子保持联系,使用现代通信工具解决信息沟通问题。
6. 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发展,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三、关注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与需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作用:1. 政府应加大力度,制定留守儿童保护政策,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留守儿童的权益得到保障。
留守孩子的困局
这几天,相信大家都看过湖南三少年杀师案的新闻,如果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索关键词,各大新闻网站都对此有详细的报道。
在这里,我不想再去重复这件案子发生的细节,因为网上新闻报道的远比我说的更加详细。
三个孩子中,有两个是留守儿童。
其中一个虽然不是留守孩子,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而且父母是再婚,因此对孩子也疏于正确的教育。
对于留守儿童,很多人都会简单粗暴地把原因归于这些孩子的父母。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这是百度百科上关于留守儿童的介绍。
父母外出打工,所以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
看来,父母的确是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
但原因有浅层次的原因和深层次的原因,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往往是浅层次上的原因,也就是表面的原因。
当然,这也与现在人们越来越懒于思考有关。
为什么这些孩子们的父母要出去打工,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待在家里侍奉老人,陪伴孩子?我们越往里问,就越接近答案。
老人生病,要钱;孩子上学,要钱;柴米油盐,还是要钱。
钱从哪里来,难道在家就不能找到工作吗?答案很残酷,不能。
在农村可以干什么?种田。
种田能挣钱吗?基本不能。
我这里说基本不能,是因为我出于严谨性考虑,万一碰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再加上农作物价格奇高,也还是有一点收入的。
但靠着农业的这一点收入来维持整个家庭一年的开销,捉衣见肘。
万一运气不好,家里出现什么变故,有人生一场大病,
或者年景不好,大旱或大涝,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出门打工能挣到钱吗?当然能。
农村人到哪都很俭朴,因为过惯了穷日子,所以对钱看得很重,轻易不会花钱。
大多数人从事的是体力活,或者是那种不需要什么技术但是一刻不能歇的极其枯燥乏味的劳动。
虽然赚不了大钱,但一个月3000基本上还是能存下来。
其实对于一些手艺人,如泥瓦匠,木匠,油漆工来说,一个月的工资远不止如此。
就按3000来算,一年算11个月,一年也能赚3万多。
其实就我知道的,很多农村出门在外打工的人,一年在家待不了一个月的时间。
他们想着在外面多呆一天就能多挣一天的钱,而回家就意味着要花钱。
回家要买柴米油盐,有人情世故。
很多人回家就过一个年,年底回,年初走。
家,成了一个临时落脚的客栈,远方,更像家。
3万多块钱,在很多人看来不算什么,也就是股票一个激灵的事。
但是在农村,这是一大笔的财富。
我本想说是巨款,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夸张,就不这样说了。
没有经历过苦日子的人,没有切身感受过贫穷的人,是体会不到3万块钱对于一个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的意义。
我小时候,我们村庄的人好像出门打工的人并不多。
大家种着自己的田地,在周边打点零工,过着悠闲的日子。
不知道突然从什么时候起,所有人仿佛开窍了般,一窝蜂地跑了出去。
除了极少数确实无法离开的年轻人,现在整个村庄剩下的就是老人和孩子。
而且如果有年轻人待在家里,也会遭受很多的闲言碎语,小伙子呆在家有什么出息。
在他们看来,出门打工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是应该去做的一件事。
我不想说这样是对是错。
我只是如实地陈述我亲眼目睹的事实。
很多人靠着打工挣来的钱,把红砖瓦房换成了两层的贴着瓷砖和地板砖的楼房,把坐落在山窝里的家搬到了大路边,用上了以前觉得城里人才能用的冰箱,洗衣机,太阳能。
孩子上学也不担心没有学费。
他们可以苦,但是舍得对孩子花钱。
韩寒曾经说过,比逼良为娼更可恨的是诬良为娼,因为对于前者,你一逼别人好歹也就为娼了,但后者,完全是欲加之罪。
我不知道这个比喻放在这里是否合适,但是我突然就想到了。
当我听到有人说,钱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相信他说的是实话,并不是为了刻意显得多么高尚,只是因为他们不缺钱。
当你指责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的教育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些人出门在外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当你鄙视他们只顾着赚钱时候,你也没有想过他们不赚钱你来帮他们养家。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是把他们的父母留在家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