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电压 电阻
- 格式:doc
- 大小:343.00 KB
- 文档页数:8
第六章电压电阻本章是学习电学基本知识,掌握欧姆定律计算电能和电功率的基础。
主要学习电压、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探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通过学习应知道电压的作用、单位;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知道电阻的含义、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在本章的学习中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控制变量法”。
一电压知识梳理1.电压(U)(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是通路。
2.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V。
常用单位:比伏大的有千伏(kV),比伏小的有毫伏(mV)、微伏(μV)。
1 kV=103V 1 mV=10-3V 1μV=10-6V3.记住几个常见电压值家庭照明电压:220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一节干电池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电压:2V。
4.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表的连接①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②电压表的“+”“-”接线柱接法。
必须让电流从“+”流入,从“-”流出。
被测电压不能超过量程。
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大小时,应先选用大量程进行试触,如果测得的电压不超过小量程应选用小量程。
(2)电压表的读数明确所使用的量程,弄清所作用量程的分度值,必要时进行估读。
(一明确,二弄清,三估读) 5.电池的串联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电池的电压之和。
电压不同的电池尽量不要串联在一起。
课前小试1. 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的装置。
2.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要保证人体的安全电压应。
3. 100μV= mV= kV 24kV= V= mV4. 电压表和电流表不同它必须在被测电路两端,另一重要区别是它。
5. 小红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需要6V的电压,你认为她应当将节干电池,就可得到合适的电压进行实验了,此电压对你是的(“安全”或“不安全”)。
6. 进行电压表读数时,要明确连入的接线柱,弄清,确定电压表的,然后才能准确的读出数据来。
第六章电压电阻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电压1.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并记住常用的电压值。
会进行单位换算。
3.知道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会选择量程,会连接电压表,会正确读数。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概括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一节干电池电压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初步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电阻1.知道电阻和单位,并且会进行单位换算。
2.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四)变阻器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实物图中的结构示意图。
3.知道铭牌上所标规格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压的学习,体会类比法的运用,掌握研究物理的方法。
2.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的关系,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进一步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3.通过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体会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或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探究诊断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实验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实验同组人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1)如图6-1,你认为串联电路中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两端的电压之间会有什么关系。
(2)请写出实验步骤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测量L1两端的电压L2两端的电压电路两端的电压次数U1/V U2/V U/V图6-1(3)分析实验数据,得到: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和公式分别表示)(4)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两盏灯并联的电路图,猜想在并联电路中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两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图中标U 1,U 2,U )(5)写出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验证你的设想,设计出表格并且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第六章电压电阻内容提要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基本)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 、μ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3.电池组串联:U=U1+U2+U3;电池组并联:U=U1=U2=U3;2节干电池串联是 3V,2节干电池并联是1.5 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分度值,最后读数。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②电压表介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量程范围内,电压表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⑤在预先不能预测被侧电压值时,应先进行试触。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进行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或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初中物理第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电压和电阻是电路中重要的物理概念。
它们是理解电路运行原理以及解决一些电路问题的基础。
下面是关于电压和电阻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电压(Voltage):电压又叫电势差,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压是描述电场中电势能变化的物理量。
可以理解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力。
电压的大小决定了电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电压的公式是V = W/Q,其中V为电压,W为电势能变化(单位是焦耳),Q为电荷量(单位是库仑)。
2. 电阻(Resistance):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阻是描述物质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它对电流具有阻碍作用。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电导性质和物体的几何形状。
电阻的公式是R = ρl/A,其中R为电阻,ρ为电阻率,l为电阻的长度,A为电阻的横截面积。
3. 欧姆定律(Ohm's Law):欧姆定律是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它的公式是V = I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欧姆定律表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4. 串联电路(Series Circuit):串联电路是指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经过各个电阻或电器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同,电压按电阻或电器的大小分布。
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或电器的电压之和。
5. 并联电路(Parallel Circuit):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分成几条路径通过各个电阻或电器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按分支电阻或电器的情况分布,分支电流之和为总电流。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或电器的电压相同。
6. 电功率(Power):电功率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电功率是描述电路中能量转化速率的物理量。
电功率的公式是P = VI,其中P为电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
电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速率。
根据欧姆定律,电功率也可以表示为P = I^2R或P = V^2/R。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题型说明:滑动变阻器,本单元只要求掌握工作原理、电路图及根据要求选择下椄线柱即可。
重点熟悉①电压表的使用、②电路故障的原因和解决、③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④电阻是导体本身属性,与电流电压无关。
相关内容的知识结构:1..电源的作用(概念: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 例1:关于电源及其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源是可以创造电能的设备B 、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会形成电流C 、如果电路中的电源提供3V 电压,那么通过电路中每一点电压都是3VD 、如果把闭合电路中的电源换成更高电压的电源,那么电流会比原来大例2:干电池是一种常用、方便的电源,以下关于干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的干电池提供直流电,有的干电池提供交流电B 、干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 、常用的1号、2号、5号、7号干电池的电压随号数的增大而增大D 、多数干电池中有汞、镉等重金属元素,随便丢弃会污染环境。
所以,废弃的干电池应该集中分类处理。
2.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概念: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①有电源,②闭合电路 理解:有电流一定有电压,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
例3:下列关于“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有电压时,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B .电路中有电流时就一定有电压C .电流和电压总是同时存在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路两端只要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B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C 、电路断开后,电路中没有电流了,因此电路两端电压为零D 、电路中没有电源也可以有电压存在电压的作用: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是伏特(V ) 电压表的符号 测量(电压表) 电压表量程和读数 电压表的使用 串联:U =U 1+U 2 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并联:U =U 1=U 2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电流的单位:国际单位是安培(A ) 电流表的符号测量(电流表) 电流表量程和读数电流表的使用 串联:I =I 1=I 2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的关系 并联:I =I 1+I 2 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是欧姆(Ω) 材料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长度 横截面积 结构:金属杆、滑片、电阻丝、瓷筒 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一上一下”电压(U ) 电流(I ) 电阻(R ) 阻碍 形成3. 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电压、一节蓄电池电压、家庭电路电压、人体安全电压、手机电池电压) 例5:下列电压中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 A 、24V B 、45V C 、220V D 、380V 例6: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A 、220VB 、1.5VC 、36VD 、380V4.电池的串联和并联(概念: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之和。
第七章欧姆定律复习题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典型例题例题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需保持不变,改变电路中的。
答案:电阻,电压例题2.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需保持不变,改变电路中的。
答案:电压,电阻例题3.完成下表、并说明依据:条件:电阻不变解析:由(1)U=5V,I=0.5A ,;电阻不变,由(2)U=10V,R=10Ω,。
答案: 1A例题4.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2伏时电流为0.1安,当它电压为8伏时,电流为多少?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解析:方法1:同样的一段导体,所以电阻不变。
由U=2V,I=0.1A ,;电阻不变,由U=8V,R=20Ω,。
方法2:同样的一段导体,所以电阻不变。
所以,也就是。
所以当电压是8V时,也就是电压变成原来的4倍,所以电流也是原来的4倍,I2=0.4A。
或者由可以得出:。
答案: 0.4A。
习题精选1.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2.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成。
3.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2V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是 A。
4.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跟导体的成反比。
5.某电路两端电压一定,电路两端接入10Ω的电阻时,通过这导体的电流是0.2A,若改接20Ω电阻时,则通过电路的电流是 A。
6.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 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7.小丽同学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测得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小丽同学探究得到的规律是在不变时,和成反比.表:8.小明按下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请回答:(1)图中电路是________联电路,电压表V测________的电压。
第六章电压电阻
第一节电压
一、电压:电压时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一般用字母U来表示。
对电压的理解:①水压能使水发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同样电压也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②电压对电路中两点才有意义,所以一般我们说:某用电器的两端电压。
二、电压的单位: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U,另外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mV
三、电源: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或提供电能的装置)。
发电机、干电池、蓄电池都是电源。
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人体的安全电压时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时220V,发生闪电时
云层的电压高达103千伏。
(高压是指高于1000V的电压,低压是指低于1000V的
电压)
四、电压表:用来测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
电压表的构造:电压表有两个量程,三个接线柱。
两个量程分别是0~3V和0~15V。
五、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使用前先机械调零)
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在不知或不能预知被测电压大小的时候,应采用试触法选择量程。
(在试触的过程中,如果指针几乎不动,说明量程选大了,如果指针偏转范围较大,说明量程选小了,如果指针反向偏转,说明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电压表可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内阻极大不会烧坏)。
六、电压表内阻极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
典型题:
第二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一、复习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三、总结:
四、典型电路:
判断此电路的连接方式:
电压专题训练一、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压表所测的电压:
二、填上适当的电表:
在下面甲、乙两图中分别填上不同的电流表和电压表使之成为两个不同的电路,要求两个灯都亮。
三、电路故障分析:
四、分析下列电路中的现象:
第三节电阻
一、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都是绝缘体)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半导体。
(如:硅、锗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导体可以变成绝缘体,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
二、特殊用途的电阻:
光敏电阻:有无光照电阻值差异很大。
热敏电阻:温度发生改变电阻值随着改变。
压敏电阻:电压变化时电阻值随着发生改变。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只允许单向电流通过)
三极管:具有将电信号放大的作用。
三、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R)
四、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电阻的大小是导体本
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是否接入电路及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都无关。
五、电阻的单位: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见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1 MΩ = 1000 Ω 1 kΩ = 1000 Ω
六、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所决定,同时还受到温度的影响。
①不同材料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②当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当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的时候,电阻就变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七、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阻串联时: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八、电阻串联时,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变大。
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会变小。
n个阻值是R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式nR,n个阻值时R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是。
九、在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都相同时,材料对电阻的影响。
银<铜<铝<铁<镍铬合金
第四节变阻器
一、电阻分为:定值电阻和可变电阻。
定值电阻:电阻值的大小不变。
可变电阻:电阻值的大小可以调节。
变阻器:一般分为滑动变阻器、变阻箱、和简易变阻器三种。
二、滑动变阻器:
①构造:线圈、磁筒、滑片、金属棒四部分。
②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③铭牌: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通常标有像“20Ω 1.5A”说明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时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时
1.5A。
三、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
滑动变阻器使用时,不要超过它的量程。
滑动变阻器要与用电器串联。
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在接入电路时,应调至阻值最大处。
四、电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