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索引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379.50 KB
- 文档页数:44
第十章 建筑施工图§10-1 概述一、房屋的组成及作用按房屋构件功能及使用不同分类。
1、房屋建筑:民用建筑、工业建筑。
2、防护构件:屋面、外墙、雨蓬、外窗等。
3、承重构件:基础、梁、板、柱、(墙)等。
4、交通构件:台阶、楼梯、走廊。
5、通风采光:窗。
6、分隔构件:内墙、门。
7、保护墙身构件:踏脚、斜脚、防潮层。
8、排水构件:天沟、排水管、散水、明沟。
二、施工图产生及其分类:设计 初步设计1、房屋建造 施工图设计施工2、建设单位−−−−→设计任务设计单位−−−−→设计方案审批(建设单位、立项批准单位、城建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工程预算−−→施工招投标−−→施工单位施工−−−−→工程监理验收−−→交付使用。
3、施工图分类:(1)建筑施工图(建施);(2)结构施工图(结施);(3)设备施工图(设施)。
施工图特点:(1)正投影;(2)缩小比例多;(3)图例较多、符号较多;(4)剖面多;(5)特殊要求多。
三、施工图中常用符号定位轴线:一般在承重构件轴线上、应以编号。
规定:从下向上↑A字母数字→从左向右2、分轴线:分轴线是2定位轴线之间的一个轴线。
注意:(1)编号对字母是依下开始;对数字是依左开始。
(2)分母跟定位轴线。
分子以数字定,可以是1、2······3、标高符号:(1)标高是以米为单位,注至小数点后3位(至mm)零高点标记±0.000,负高点—0.001······,正高点0.001······(2)标高符号画法4、索引符号:索引是对原因某些部位构件(需加以放大等说明)引出来。
5、详图符号:6、指北针:①指北针指明方向;②指北针一般在总图和底层平面图上③指北针的图一般为24mm7、因为建筑施工图有许多剖面图,所以要画剖面材料符号,规定的符号图例P279表10-1。
一、单项选择题1.在测量调查中,用“1”代表男性,用“2”代表女性。
这一测量属于【】(淄博)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2.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的研究方法属于【】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3.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A.转移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冷却法4.【】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5.【】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A.叙事研究法B.调查法C.观察法D.行动研究法6.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A.梅依曼B.拉伊C.凯洛夫D.勒温7.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A.问题B.计划C.行动D.反思8.书目、索引属于【】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9.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有关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科研方法是【】A.调查法B.行动研究法C.观察法D.实验法10.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A.认识B.实践C.创新D.论证11.教育科学研究要求在搜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不允许带有价值偏见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A.伦理性原则B.检验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12.教育理论研究要求人们在全面了解已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预见现实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走向。
这说明教育理论研究具有【】A.多样性和不确定性B.继承性和超前性C.概括性和间接性D.复杂性和抽象性13.所谓“自我反思”是指【】A.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B.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C.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D.教师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14.按照归因理论,“能力”属于【】因素。
第一卷目录:第1篇一般设计资料第1章常用基础资料和公式1-3第2章铸件设计的工艺性和铸件第3章锻造、冲压和拉深设计的工艺性及结构要素1-233第4章焊接和铆接设计工艺性1-268第5章零部件冷加工设计工艺性与结构要素1-427第6章热处理1-455第7章表面技术1-538第8章装配工艺性1-668第9章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第10章人机工程学有关功能参数第11章符号造型、载荷、材料等因素要求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准则第12章装运要求及设备基础第13章机械设计的巧(新)例与错例第14章介绍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新微分算子法研究机械振动第2篇机械制图、极限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第1章机械制图2-3第2章极限与配合2-97第3章几何公差2-173第4章表面结构2-233第5章孔间距偏差2-269第6章产品标注实例2-277第3篇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第1章黑色金属材料3-3第2章有色金属材料3-247第3章非金属材料3-367第4章其他材料及制品3-462第4篇机构第1章机构分析的常用方法4-3第2章基本机构的设计4-52第3章组合机构的分析与设计4-173第4章机构参考图例4-196第5篇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第1章机械结构设计概念5-3第2章提高强度、刚度和延长疲劳寿命的设计准则5-19第3章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准则5-40 第4章提高抗腐蚀性的结构设计5-43第5章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准则5-48第6章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准则5-56 第7章避免或减少对人损害的结构设计准则5-88第8章绿色设计5-95第二卷目录:第6篇连接与紧固第1章螺纹及螺纹连接6-3第2章铆钉连接6-193第3章销、键和花键连接6-216第4章过盈连接6-279第5章胀紧连接和型面连接6-302第6章锚固连接6-319第7章粘接6-347参考文献6-358第7篇轴及其连接第1章轴、曲轴和软轴7-3第2章联轴器7-55第3章离合器7-233第4章制动器7-362参考文献7-453第8篇轴承第1章滑动轴承8-3第2章滚动轴承8-200第3章直线运动滚动功能部件8-504第9篇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第1章起重机械零部件9-3第2章输送机零部件9-137第10篇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第1章操作件及小五金10-3第2章管件10-36第三卷目录:第11篇润滑与密封第1章润滑方法及润滑装置11-3第2章稀油润滑装置的设计计算11-143 第3章润滑剂11-171第4章密封11-252第5章密封件11-360第12篇弹簧第1章弹簧的类型、性能与应用12-3第2章圆柱螺旋弹簧12-8第3章截锥螺旋弹簧12-56第4章蜗卷螺旋弹簧12-62第5章多股螺旋弹簧12-69第6章碟形弹簧12-76第7章开槽碟形弹簧12-90第8章膜片碟簧12-95第9章环形弹簧12-99第10章片弹簧12-104第11章板弹簧12-110第12章发条弹簧12-129第13章游丝12-138第14章扭杆弹簧12-144第15章弹簧的特殊处理及热处理12-151 第16章橡胶弹簧12-163第17章橡胶?金属螺旋复合弹簧(简称复合弹簧)12-175第18章空气弹簧12-180第19章膜片12-189第20章波纹管12-201第21章压力弹簧管12-215第13篇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第1章螺旋传动13-3第2章摩擦轮传动13-60第14篇带、链传动第1章带传动14-3第2章链传动14-98第15篇齿轮传动第1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15-12第2章圆弧圆柱齿轮传动15-228 第3章锥齿轮传动15-268第4章蜗杆传动15-355第5章渐开线圆柱齿轮行星传动15-455第6章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15-525 第7章销齿传动15-578第8章活齿传动15-589第9章点线啮合圆柱齿轮传动15-605第10章塑料齿轮15-620参考文献15-697第四卷目录:第16篇多点啮合柔性传动第1章概述16-3第2章悬挂安装结构16-12第3章悬挂装置的设计计算16-19第4章柔性支承的结构型式和设计计算16-31第5章专业技术特点16-42第6章整体结构的技术性能、尺寸系列和选型方法16-53第7章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动力学计算16-71 第7章附录16-89参考文献16-92第17篇减速器、变速器第1章减速器设计一般资料及设计举例17-3第2章标准减速器及产品17-65第3章机械无级变速器及产品17-394参考文献17-434第18篇常用电机、电器及电动(液)推杆与升降机第1章常用电机18-3第2章常用电器18-204第3章电动、液压推杆与升降机18-282参考文献18-326第19篇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第1章概述19-5第2章机械振动的基础资料19-10第3章线性振动19-33第4章非线性振动与随机振动19-55第5章振动的控制19-77第6章机械振动的利用19-138第7章机械振动测量技术19-197第8章轴和轴系的临界转速19-213参考文献19-236第20篇机架设计第1章机架结构概论20-5第2章机架设计的一般规定20-38第3章梁的设计与计算20-62第4章柱和立架的设计与计算20-91第5章桁架的设计与计算20-116第6章框架的设计与计算20-144第7章其他形式的机架20-170第五卷目录:第21篇液压传动第1章基础标准及液压流体力学常用公式21-3第2章液压系统设计21-25第3章液压基本回路21-57第4章液压工作介质21-99第5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1-122第6章液压缸21-281第7章液压控制阀21-390第8章液压辅助件及液压泵站21-591第9章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21-778第22篇液压控制第1章控制理论基础22-3第2章液压控制概述22-54第3章液压控制元件、液压动力元件、伺服阀22-59第4章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计算22-106第5章电液比例系统的设计计算22-173第6章伺服阀、比例阀及伺服缸主要产品简介22-256第23篇气压传动第1章基础理论23-3第2章压缩空气站、管道网络及产品23-31 第3章压缩空气净化处理装置23-57 第4章气动执行元件及产品23-82第5章方向控制阀、流体阀、流量控制阀及阀岛23-239第6章电?气比例/伺服系统及产品23-332 第7章真空元件23-367第8章传感器23-386第9章气动辅件23-422第10章气动技术节能23-460第11章模块化电/气混合驱动技术23-471 第12章气动系统23-503第13章气动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23-535 第14章气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23-565。
Chapter 10 Language and Computer1. 计算机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可以看作是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即通过计算机处理人类语言。
计算机语言包括:对语言数据的分析,建立一个序列,通过它,语言学习者可以获得各种语法规律或某一特定词项的出现频率;人工语言的电子生成和人类语言的自动识别;它也包括不同自然语言之间的自动翻译和语篇处理;人与计算机的交流。
2. CAI, CAL & CALL.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
. CAL:计算机辅助学习,强调在教和学两方面使用计算机,通过学生自己的推理和和实践,帮助学习者达到教学目标。
. CALL: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如果说CAI,和CAL是处理一般的教和学,那么CALL是用来处理语言教学的。
它特别是指将计算机运用到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中去。
3. 机器翻译&人工翻译. 定义机器翻译是指使用机器将语篇从一种自然语言翻译至另一种自然语言。
机器翻译可分为两类:不需要辅助的和需要辅助的。
. 机器翻译&人工翻译在新世纪之初,很明显,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能够且将会相对协调地同时存在。
我们仍旧需要那些人工翻译者所作出的贡献。
当翻译不得不讲究“可发行”质量时,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都具有各自的作用。
对语篇翻译来说,在对输出的质量要求不高的地方,机器翻译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法。
对信息的一对一交换而言,人工翻译家可能总是会有作用的。
至于口语翻译,一定会是人工翻译者的市场。
4. 计算机语料库. 语料库(corpus)A collection of linguistic data, either compiled as written texts or as atranscription of recorded speech. The main purpose of a corpus is to verify a hypothesis about language--- for example, to determine how the appl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ound, word, or syntactic construction varies.语料库是一个语言数据的集合,可以有书面文本构成,也可以由录音言语的转写本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