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退烧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婴儿发烧按哪个部位退烧快婴儿是家庭中的宝贝,但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生病而出现不适,其中发烧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对于此类情况,家长需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婴儿退烧。
但是在这里,要提醒父母们的是,在按摩退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按摩的部位,确定起来合适的部位可以帮助婴儿退烧最快,同时也可以缓解婴儿不适的感觉,保证患儿得到更好的护理。
育婴师建议:婴儿发烧时如何按摩退烧在婴儿发烧时,家长可以按摩一些合适的部位来帮助婴儿降温。
但是,应掌握一些按摩技巧,避免对婴儿带来更多不适。
1. 头部部位头部是婴儿的重要部位,也是温度最高的部位。
因此,头部是降温的重点。
在按摩头部时,要避免使用较大的力量,并且按摩过程中应注意宝宝的脑神经的生理变化,同时避免压迫太过强劲或者局部缺氧。
具体操作时,可用食指和拇指捏揉头部。
这可以有效提高婴儿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退烧。
2. 脚底部位婴儿的脚底是与身体其他部位相连的重要部位,经常按摩这个位置可以促进婴儿的新陈代谢,加速运输新生血液到身体各个部分。
同时,按摩脚底还可以疏通脾、胃、肝等器官功能,消食除秽。
在按摩时,可以由父母脚掌和脚趾的部分轻柔按摩婴儿的脚底部分,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
3. 肚部部位按摩婴儿的腹部可以帮助促进消化和吸收,让婴儿温暖舒适。
以由上往下、由左往右的方向轻柔按摩婴儿的肚子部位,可以帮助宝宝消化食物和减轻腹痛。
同时,按摩肚子部位还可以活血、化瘀,有效缓解肠胃积滞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部不适。
4. 背部部位按摩婴儿的背部可以帮助宝宝舒缓神经,降低紧张状态、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背部及肋骨附近的不适和疼痛。
具体操作时,由上往下、从中央往两侧的方向按摩宝宝的背部部位,轻柔舒适即可。
以上四个部位都是血管密集、对于退热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的区域,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按摩位置,确定起来合适的区域可以帮助婴儿退烧最快,同时也可以缓解婴儿不适的感觉,保证患儿得到更好的护理。
⼩⼉推拿退烧六步图感冒发烧再也不⽤打针吃药了孩⼦抵抗⼒低,感冒发烧是隔三差五就要发⽣的常事。
治疗⼩⼉感冒,99%的家长都知道吃药打针最见效。
但你可否知道,是药三分毒,针剂打多了也会影响孩⼦的免疫⼒?治疗⼩⼉感冒发烧,除了针药与药物,⽼祖宗们留下来的⽳位按摩图其实也有奇效。
只要细⼼的妈妈你学会⼩⼉推拿的⼏简单步骤,就能让孩⼦不吃药、不打针的情况下,将感冒发烧统统“拿下”。
⿇⿇最好把此⽂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哦。
⼀、⼀般感冒(37.5℃~39℃)治法:①平肝10分钟,从⼩⼉⾷指指根推到指尖。
平肝能够发散外邪。
感冒,中医认为是风寒或风热邪⽓侵袭体表⽪肤,通过推拿这个⽳位,能够将⼊侵⾝体的风寒、风热邪⽓发散出体外以治愈疾病。
②清肺10分钟,从⼩⼉⽆名指指根推到指尖。
中医认为肺合⽪⽑,外邪侵袭⽪肤,肺部就会受到影响进⽽积热,⽤清肺的⽅法就能清除肺热,防⽌感冒咳嗽,并且能促进⽪肤排除邪⽓。
展开剩余87%③推天河⽔15分钟。
从⼩⼉腕横纹均匀推到肘横纹。
推天河⽔能退热,普通感冒发热症状⽤推天河⽔的⽅式就能够解决了。
④掐五指节2~3遍。
掐五指节可以⽤于伤风感冒,调和⽓⾎。
简简单单四步,妈妈只要找准⽳位坚持做完相应时间,就⼀定会起到效果,很多⾼烧⼉童的体温在短短⼏⼗分钟内就能降下来。
⼆、发热重的感冒(39℃~40℃)①平肝、清肺各5分钟平肝以发散外邪清肺以清除肺热、解表②推六腑15分钟六腑,为凉⽳,推之以清除壮热,清热作⽤⽐推天河⽔更强。
③掐五指节2~3遍掐五指节可以调和⽓⾎,抵抗病邪,快速治愈。
④⿐塞严重者,揉阳池10分钟阳池⽳可以治疗头部⼀切疾病包括⿐塞,且头痛不论寒热虚实皆可以⽤。
⑤咳嗽重者,加⼋卦10分钟⼋卦主治胸腹⽓机不畅导致的咳嗽痰喘、胸闷、⾷积等。
注意:6个⽉~2岁婴⼉⾼烧若超过40度可能会引发惊厥,请尽快就医三、感冒夹⾷滞(感冒兼乳⾷停滞者,症见呕吐、腹胀、腹痛、肠鸣)①平肝、清肺15分钟。
清肺以除肺热、解表。
婴儿发热怎么按摩退烧快点婴儿发热是家长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对于较小的婴儿来说,发热会使他们十分不适和脆弱。
应对婴儿发热,按摩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可以加速退烧,缓解症状。
下面,我将从高级育婴师的角度,为父母们介绍婴儿发热按摩的方法及技巧。
1.前胸、背部揉捏发生发热时,婴儿身体温度会升高,血液循环也会变得不顺畅。
我们可以通过前胸、背部揉捏的方式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热量散发。
具体方式如下:(1)前胸揉捏:轻轻抚摸婴儿的胸部,然后用指腹顺着肋骨从下到上揉捏,直到婴儿皮肤变得微红。
(2)背部揉捏:将婴儿翻过身来,用手掌沿着背部从上到下揉捏,要轻柔且有力度,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2.头部、手臂敲打婴儿发热时,手脚末梢处的血液循环也会受到影响,敲打头部、手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进而缓解症状。
方法如下:(1)头部敲打:用手指轻轻拍打婴儿头部,以帮助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2)手臂敲打:轻巧地敲打婴儿的手臂关节处,以帮助促进手臂血液循环。
3.足部按摩婴儿的足部是人体中的重要穴位之一,对于缓解病痛或减轻不适有很好的疗效。
因此,对于婴儿发热,我们可以通过足部按摩来缓解症状。
按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位置,按摩时父母要保证自己的指甲干净,避免划伤宝宝的皮肤。
(2)适度的力量,不要按得过重或过轻。
(3)注意按摩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刺激宝宝太过疲惫。
附加育婴经验:除了按摩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缓解婴儿的发热症状。
比如在室温不高的情况下给宝宝换薄衣服或者敷一条湿毛巾、保持通风等。
另外,家长一定要注意婴儿喝水的量,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取。
如果宝宝症状持续或变得更加严重,则需要立即就医。
总之,对于婴儿发热问题,父母们要及时应对,采取适当的措施,尤其是按摩,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退烧和缓解症状。
同时,有效的育婴方法和经验也需要定期分享,以便更好地照顾婴儿的健康成长。
儿童发烧经络疗法首先,你要准备好一些食用油,涂抹在需要按摩推拿的地方作为介质,以免伤害孩子的皮肤。
孩子小,食用油最为安全,最好是芝麻油,清热的。
第一个要推的地方,是孩子的眉心到额头发际线的地方一条线,用两个大拇指指肚交替往上推,称之为“推攒竹”。
两三分钟就好。
然后,两个眉头往眉尾分推,二十次左右。
眉毛尾部往下一点,是太阳穴,用两个手指尖轻轻按揉,然后往发际部位轻推。
也要二十次以上,如此,如果孩子头疼的话,会有所减轻。
面部推拿完了之后,点揉百会穴两分钟,然后揉孩子脑后的风府穴、风池穴分别两分钟以上,完成头面按摩之后,基本上头疼减轻八成。
那么,接下来可以开始经络的推拿了。
第一要推的,就是天河水。
天河水的位置,在小手臂正面中指正对着的一条线,从手腕儿横纹一直推向手肘横纹。
至少三百次哦!这条经络是清除心火。
然后是推三关,旺气血,帮助气血循环。
三关在小手臂侧面,食指靠大拇指之间缝隙正对着手肘横纹延伸的一条直线,从手腕横纹开始从下往上推至手肘横纹,至少三百次外侧是六腑,内侧是三关,正面是天河水,记住,六腑一定要从手肘开始往手腕部位推哈,千万别推反了搞不懂穴位经络具体在什么地方,麻烦自己去百度图片搜索下。
已经找到穴位图,就按照我说的顺序给娃娃推天河水,三关,六腑分别推完之后,就是要从指尖到指头根部推肝经、肺经、从指尖到指头根部推肝经、肺经五百次。
然后旋转顺时针推脾经和肾经,也就是大拇指和小手指长着指纹的地方,也是分别三百次以上。
最后,推内八卦一百次以上,揉外劳宫两分钟,(外劳宫散寒发汗的效果非常显著,十来分钟后你会发现孩子已经出汗了,这时候赶快擦干汗水换衣服。
)再在背后从颈椎往下推至尾椎三十次,就完全结束啦一套手法完毕之后,你立刻量体温,保证有所下降。
两个小时之后再推一次,一般情况下的发烧基本就要彻底解决了。
我儿子每次都是这样的。
大肠经的推拿最好是从指尖到合谷穴的部位。
也就是通常说的“虎口”。
发烧,大肠上通常也是有热的。
小儿推拿退烧效果好(转)中医认为,小儿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发烧症状。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
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近视、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采用清肺经(无名指从指尖到指根)300次、清天河水(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以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就基本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比较急,推拿治疗效果也比较好。
患儿长期低热,中医认为是由于久病伤阴而产生的虚热。
治疗一般采用揉内劳宫、清天河水、按揉足三里、推涌泉等推拿方法。
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引热下行,清退虚热,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也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小儿伤食发热,多由于幼儿脾常不足,加上饮食不洁或者不节,损伤脾胃,导致乳食停滞,蕴结生热。
通过清脾胃、退六腑、清大肠、摩腹等手法,可达清热消食导滞开胃的目的。
这里提醒一点,无论是什么原因的发热,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宝贝已经又睡着了,于是我坐在她身边,开始给她做推拿。
(以下的推拿次数为2岁小儿,如果是2岁以下的宝宝就要酌减,3岁以上就要增加)1、从大拇指的脾经开始推,依次推食指肝经、中指心经、无名指肺经、小指肾经,全部用“从指端到指根”直推的方法。
脾(100次)、肝(100次)、心(100次)、肺(200次)直推为泻,肾经直推为补(100次),(这点曾经有过争议,周尔普说直推为补,萧言生却说直推为泻,在以前的育儿课上我也是按萧言生的说法来讲的,但经过这次运用我已经证实,肾经应该是直推为补,特此更正)。
三字经小儿推拿百年经典宝宝退热手法自参加全国小儿推拿大会至今已三个月了,这次盛会收获甚丰,至今仍常常回味。
举办者用心良苦,不断为小儿推拿爱好者们和行业输入正能量,这是小儿推拿界的福音。
此次论坛会有幸作为特邀首席专家参会并做小儿推拿临床报告与大家分享经验,感谢业界的认可。
经过三个月的沉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有新的感悟和收获,为让大家能更清楚地认识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下面就把三字经流派百年经典小儿推拿手法“平肝清肺、清天河水”在发热及呼吸道疾病中的取此穴的思路理一下,愿与各位朋友探讨。
了解小儿推拿的朋友可以说没有不知道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的,它在全国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不只在业界,而且在无数地妈妈心中扎下了根,因三字经辨证简单、取穴少、疗效好、容易掌握、便于普及的特点,三字经小儿推拿是非常适合妈妈学习的流派。
三字经小儿推拿自清代光绪丁丑年(1877),登州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创立推拿三字经学派,应用一百多年来,以其卓越的疗效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
将三字经小儿推拿推向巅峰的青岛市中医院儿科已故老中医李德修(1893~1972),深得其精髓,将其广泛应用于儿科,并不断发展和创新,使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成为国内小儿推拿主要流派之一。
手法:食指和无名指从指根一起推向指尖,每分钟200次以上频率。
小儿推拿穴位:清天河水了解三字经小儿推拿的朋友可以说没有不知道“平肝清肺、天河水”这组穴位的。
它在三字经小儿推拿里的份量也是最大的,临床应用也是最广泛的。
根据少而精的取穴原则,李德修先生拟订出治疗部分小儿常见病的基础方。
如:治疗外感病,包括发热疾病基础方:平肝清肺,天河水;脾胃病基础方:八卦,清胃,天河水;惊风基础方:阳池,二马,小天心等。
临证取穴一般不超过3—6个。
《推拿三字经》云“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推拿时间不可拘泥,可因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掌握。
对于呼吸道疾病:三字经基础方就是平肝清肺、天河水。
治疗儿童发烧发热的穴位按摩(图文并茂,非常实用)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
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风寒发烧,可采用以下四种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1.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2、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3、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4、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
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
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推拿退烧正确操作方法
推拿退烧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方法,适用于轻度发热的情况。
以下是推拿退烧的正确操作方法:
1. 温水擦拭:使用温水湿润一块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胸口等部位,有助于散热。
2. 推拿腹部:先在患者脐周涂抹适量的姜汁,然后用双手在患者的脐周做顺时针的扭转推拿,轻柔而有力,注意不要用力过大。
3. 推拿四肢:用掌心轻轻推拿患者的四肢,由近及远,由上至下,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促进体内热量的散发。
4. 辅助方药:在推拿过程中,可以配合应用一些辅助方药,例如风油精或清凉油等,在推拿部位施加一些清凉舒缓的感觉。
5. 保持室温适宜:确保患者所在的环境温度适宜,不要过热或过冷,有利于身体热量的散发。
需要注意的是,推拿退烧方法应该适用于轻度发热的情况,对于高烧或严重发热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或按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
推拿退烧的方法也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和施行。
小儿推拿三关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小儿推拿三关小儿推拿三关是中医传统推拿疗法中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手法按摩和穴位刺激等手段来调节、疏通小儿体内的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三关包括百会、风池和大椎三个穴位,根据病情和需求可选择单个穴位进行推拿,也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穴位的推拿。
功能主治小儿推拿三关具有多种功能主治,适用于各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调理。
1. 百会•百会是小儿推拿三关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在头顶正中线的最高点,外形像一个小丘状。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百会穴能够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脑神经功能,有助于舒缓焦虑、紧张和多动等症状。
–清热退烧:百会穴对小儿发热状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以促进体内热量的散发,降低体温。
–提高免疫力:百会穴的按摩刺激可以增强小儿体内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等常见病的发生。
–缓解睡眠问题:适当按摩百会穴有助于舒缓小儿的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等问题。
2. 风池•风池是小儿推拿三关中的第二个穴位,位于颈椎第一椎体横突下缘两侧凹陷处。
•功能主治:–缓解呼吸道疾病:风池穴是小儿推拿中重要的穴位之一,对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咳嗽等疾病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改善食欲不振:风池穴按摩能够调节小儿的胃肠功能,促进食欲,改善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
–缓解颈肩痛:风池穴位于颈椎两侧,按摩该穴位能够缓解小儿颈肩部的僵硬和酸痛感,改善颈椎不适。
3. 大椎•大椎是小儿推拿三关的第三个穴位,位于颈部正中线上,距离颈椎第七椎体凹陷处1.5横指处。
•功能主治:–舒缓疼痛:大椎穴按摩可以缓解小儿各种疼痛,如头痛、腹痛、牙痛等,起到镇痛的作用。
–改善消化问题:大椎穴按摩能够调节小儿的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问题。
–提高免疫力:大椎穴按摩能够增强小儿免疫力,增加体内抗病能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推拿操作要点进行小儿推拿三关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推拿时间:通常每次推拿可持续5-10分钟,每日1-2次,连续进行1-2周为一个疗程。
退烧按摩速度版
有一个妈妈,她的宝宝自从开始按摩以后效果非常明显,无论从睡眠、饮食、便便的情况都得到显著的改善,她也有给自己的宝宝退烧的经历,因此出名,甚至被小区另一个妈妈请去,给她正在发烧的宝宝退烧,效果神速,据说是她们宝宝生病发烧以来,退烧最快,最没有痛苦的一次。
清天河水如图所示,方向由腕到肘,直推300-500次。
而打马过天河的方向和位置与天河水一直,不过操作手法是用我们的食指和中指两指蘸水然后从腕到肘方向在皮肤上敲打,其声音就像是马过河发出的响声,一边敲打,还要一边以同一方向吹气,因为是蘸有清水,所以有清凉的感觉,可以迅速带走体内的高温。
一般打马过天河比清天河水清热力度强,用于一切实热症。
如果宝宝烧到39.5以上建议妈妈们再加上退六腑300次,可以退脏腑实热,尤其针对高烧不退,效果非常明显。
六月的天,冷冷热热变动非常大,加上空调、踢被子等儿童感冒现象非常多,儿童出现感冒发烧的现象非常多,该怎么样退烧、什么样的退烧的方法才有效,不用说打针吃药再所难免,宝宝不愿意、害怕、抗生素等负面因素太多,是药三分毒何况是小儿、儿童,但迫于健康家长也没其他的可行方法!在这里介绍小儿推拿退烧的方法。
1、小儿推拿退烧手法儿童按摩跟成人不同,相对而言简单得多。
成人按摩要求有力,而儿童按摩要柔轻快;成人按摩要精确地找穴位,而儿童按摩以点状按摩、面状抚摸或线状推揉为主。
对1岁左右的患儿,应以推、揉等弱刺激手法为主。
为了避免伤及宝宝皮肤,减轻摩擦,按摩时手上可事先蘸一些婴儿爽身粉或润肤油之类。
按摩后以微汗出为宜,切勿发汗太过。
2、小儿推拿退烧选穴儿童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3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
风寒感冒者加推三关,风热感冒者加推脊柱。
其中,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热;推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可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柱以清热解表。
3、小儿推拿退烧环境在给宝宝推拿时,室内温度要温暖适宜,不可过热或过冷,同时严格避风,以免加重患儿病情。
按摩时,得让宝宝平躺着放松身体,动作要柔,不然孩子哭闹不配合,非但没有保健效果,反而伤身。
此外,孩子如果有皮损伤,按摩时要避开受伤皮肤,以免皮肤因摩擦受热而再受损伤。
4、小儿推拿退烧时间最适合按摩的时间是饭后2个小时。
饭后半小时内按摩易发生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而空腹则容易出现头晕等不适。
对于轻病患儿,每日推拿1次即可;对重病患儿,每日推拿2-3次疗效较好,且每次推拿的时间应掌握在20-30分钟左右。
小儿的感冒发烧家长要重视,一般而言儿童的体质区别于大人体温在39℃左右才算是发烧,在日常的居家生活中家长应具备常识性的小儿推拿的手法,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疗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绿色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特点包括: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不给小儿带来恐惧感、不用打针服药,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同时帮助家长解决了喂药困难的情况,减轻了孩子的痛苦,达到健脾胃、强壮身体、益智、预防近视的作用。
小儿推拿操作简单、一学就会、一用就灵,非常适用于家庭应用,既有利于家庭保健又有助于亲子间的感情交流,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小儿推拿对儿童感冒、咳嗽、发热、腹泻、厌食、夜啼、便秘等非常的有效
文章由金领伟业提供。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