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餐具消毒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学校食堂卫生检查记录表学校食堂卫生是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为了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学校食堂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
本文将围绕学校食堂卫生检查记录表展开,从多个方面分析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1. 餐具清洁情况餐具是学校食堂使用频率最高的物品,其清洁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饮食安全。
卫生检查记录表需要详细记录餐具的清洁情况,包括清洗方法、消毒剂的使用、餐具存放等方面。
学校食堂应按照相关卫生标准,使用专业洗碗设备,并定期更换洗涤用具,确保餐具的清洁和消毒达标。
2. 食品储存条件食品储存条件对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卫生检查记录表需要记录学校食堂的食品储存情况,包括储存温度、储存方式、储存时间等。
学校食堂应建立科学的食品储存管理制度,确保食品保存时间不超过规定期限,储存温度适宜,避免食品变质或受到污染。
3. 食材采购渠道食材采购渠道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有重要影响。
卫生检查记录表可以要求学校食堂记录每批次食材的采购渠道和供应商,以便追溯食品流向。
学校食堂应选择正规的食材供应商,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并建立完善的食材采购管理制度,对食材进行严格把关。
4. 厨房清洁与整理厨房是学校食堂食品加工的关键环节,保持厨房的清洁与整理对保障食品安全十分重要。
卫生检查记录表应要求学校食堂记录厨房的清洁频次、清洁方法和清洁人员。
学校食堂应加强对厨房清洁的日常监管,并定期进行大扫除,确保厨房环境整洁卫生。
5. 食品加工过程卫生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卫生检查记录表可以要求学校食堂记录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措施,包括操作规范、人员健康情况、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控制等。
学校食堂应加强对食品加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达标。
6. 卫生设施维护卫生设施维护是保证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良好的必要条件。
卫生检查记录表可以要求学校食堂记录卫生设施的检修和维护情况,包括排污系统、消毒设备、通风设施等。
幼儿园餐具消毒卫生制度及餐饮具消毒记录表1、幼儿餐后餐具立即清洗消毒,做到使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
2、负责餐具消毒保教人员应身体健康、工作认真。
3、餐具清洗消毒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操作,热力消毒程序:一刷、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药物消毒程序一刷、二洗、三消毒、四冲、五保洁。
4、餐具消毒应达到下列要求:热力消毒:a、煮沸蒸汽100℃,时间10分钟。
b、远红外线12℃,15-- 20分钟。
药物消毒:有效氯浓度250ppm,消毒时间5分钟5、消毒完毕的餐具,应立即放于清洁的橱、柜内保洁、防止再污染,并做好记录。
6、室内垃圾应日产日清。
7、室内空气消毒每天两次户外活动时间用紫外线灯照15分钟。
8、桌椅、门窗、楼梯扶手、床栏、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擦洗两次。
9、厕所消毒。
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每日用消毒水冲洗消毒。
10、幼儿床上用品消毒。
床单、枕套、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
被子、垫被、枕头每月至少暴晒一次。
11、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12、每日卫生消毒有专人监督并对记录签字。
学校食堂餐具、用餐清洗消毒制度1.餐具必须按着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操作流程清洗餐具、用具。
2.确认餐具已洗净后,将待消毒的餐具置于餐具消毒设施中消毒。
3.将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保洁柜中待用。
4.厨房内待使用的餐具及供客人使用的餐具必须使用餐具保洁柜中已消毒的餐具,否则不得使用。
5.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在指定的容器洗刷槽内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内进行消毒。
6.未经清洗消毒的容器用具不得使用。
餐饮具消毒记录表消毒方法:(1)化学法,填写使用的消毒剂名称;(2)物理消毒,填写煮沸、蒸汽、红外线、臭氧、洗碗机等具体方法.。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为防止疫情输入校园从而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确保新学期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平稳运行,需要做好校园重点场所防控工作。
清扫和消毒所有场所,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调整清洁和消毒频率,按照不同场所特点开展预防性消毒,对门房、教室、办公室、运动场所、实验室、食堂、宿舍、公共浴室、卫生间、生活垃圾箱、教职工宿舍等重点区域加强防控监管。
一、门房1、门房每天两次预防性消毒。
时间上午7:00下午2:00;2、每次消毒必须有负责人登记签字;3、门房保持开窗通风,室内保持清洁;4、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门岗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
二、教室、办公室成立学校疫情防控教学区工作小组,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监管到位。
确保所有进入人员均经过体温检测和登记;确保区域环境清洁通风,进行教室、厕所等环境消毒;保障开水供应,确保洗手设施充足。
1. 返校前(1)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连续2天—班主任负责(拍照反馈);(2)教室、厕所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连续2天—班主任负责(拍照反馈)。
2. 返校后(3)预防性消毒工作加强通风:保持教室、厕所等部位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负责人:班主任安排一位老师负责消毒;各班由班主任负责,早、中、晚各一次,每次消毒须有记录。
三、活动场所1. 保持室内运动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确保室内有足够新风量;天气适宜时,室内运动场所全天候开窗通风;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运动场所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两次;负责人:活动室白中华早、中、晚各一次,每次消毒必须有记录。
四、实验室实验室通风、消毒管理同教室。
学校食堂消毒方法及
记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附件一:
学校食堂消毒方法
一、室内场所、工作台面、设备设施、工作服
(一)过氧乙酸:主要用于空气消毒,配比0.2%-0.5%进行熏蒸,作用时间60分钟;
(二)84消毒液:1份原液:100份水,用于物表、地面、墙壁、电梯擦拭或喷洒,作用时间30—60分钟;
(三)75%医用酒精:可用于操作台、设备、工具、手部等喷涂消毒。
(四)紫外线消毒灯:用于空气、工作服、工作台面消毒。
二、餐(饮)具、厨具
(一)首选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15min~30min;
(二)使用经检测合格的食具消毒柜,耐热的 - 5 -餐具也可用电热型消毒柜,不耐热的餐具可使用紫外线与臭氧协同作用的消毒柜,按照所用消毒柜说明书要求进行消毒;
(三)耐热、耐腐蚀的餐具还可使用浓度为 500mg/L 的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 2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15min~30min 后,清水冲洗、控干保存备用。
三、人员手部
洗手后取适量的乙醇类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标准洗手方法,充分搓擦双手20~30秒;也可用75%医用酒精直接喷洒消毒。
餐饮具消毒记录表2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餐饮具消毒记录表消毒方法(1)化学法,填写使用的消毒剂名称;(2)物力消毒,填写煮沸、蒸汽、红外线、臭氧、洗碗机等具体方法。
餐饮单位晨检记录表单位:排市镇天成小学日期: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记录表废弃物处理记录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洗涤剂洗、清水冲、消毒、保洁”的顺序操作。
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学校食堂和1千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餐馆应使用热力消毒)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应至少采用“一冲刷、二消毒、三冲洗”的程序进行。
一、清洗方法(一)采用手工方法清洗的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刮掉沾在餐饮具表面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污垢。
2、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餐饮具表面。
3、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二)洗碗机清洗按设备使用说明进行。
餐具表面食物残渣、污垢较多的,应用手工方法先刮去大部分后,再进入洗碗机清洗。
二、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
2、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10分钟以上。
3、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注意:严格按消毒柜指示时间消毒,定期检查并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二)化学消毒,主要为各种含氯消毒药物1、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2、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按使用说明作用1020分钟,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应定期更换消毒液(不超过4小时),以保持有效浓度。
3、化学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
◆注意:消毒药物配制浓度应达到要求,消毒药不能用热水,以免消毒药的有效成分挥发使浓度降低、效果不足。
三、保洁方法1、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2、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专用密闭式餐饮具保洁柜(间)保存,避免再次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