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径计算软件
- 格式:docx
- 大小:11.62 KB
- 文档页数:6
GMA市政软件部分第三章排水工程一、井管(一)井管业务详解排水管网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即俗称的“下水管道”,在工程上通常称为市政排水管道。
而排水管道由于考虑雨、污分流的措施,即雨水一般就近排入河流,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所以市政排水管包括雨水和污水两种管道。
排水主要计算工程量包括:附属构筑物(雨水井、污水井计算;进、出水口计算)、管道铺设(不同管径的混凝土、pvc等管道长度计算;管道基础计算)、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运土方计算)。
计算排水工程量一般需要用到平面图(如图3.1.1)和纵断图(如图3.1.2)两部分。
图3.1.1图3.1.2雨水平面图主要包括:井管的位置、井编号、管径、管长、坡度等。
如下图3.1.3所示:图3.1.3雨水纵断面图主要包括:井型、桩号、井编号、管长、管底标高、设计标高、原地面标高、沟管结构、管径(坡度)、水利元素。
通过纵断面图可以计算出井深及填挖方高度。
(如图3.1.4、3.1.5)图3.1.4图3.1.5(二)井管软件处理1、导入CAD图纸(1)添加图纸首先打开工具栏“CAD图纸管理”然后单击“添加图纸”按钮,选择需要导入的图纸文件,比如本工程需要导入“某雨水平面图”和“某雨水纵断图”,选择这两张图纸,点击“打开”。
(如图3.1.6)图3.1.6(2)设置比例点击“打开”以后,会弹出一个窗体,需要对图纸的比例进行设置。
本图纸的比例为默认比例1:1000,不需要修改,单击“确定“即可。
(如图3.1.7)图3.1.72、平面图信息提取(1)切换到雨水平面图双击“某雨水平面图”,切换到雨水的平面图,然后对雨水平面图纸信息进行识别。
(如图3.1.8)图3.1.8(2)选择井管样式首先,切换到模块导航栏雨水工程下的“雨水井”。
单击工具栏“井管样式”,会弹出一个设置井管标注样式的窗体,需要对井的标注样式进行修改,此工程中的井标注形式为默认的第一种(如图3.1.9)图3.1.9单击“管标注样式”,对管的标注形式进行设置,本工程的管的标注形式也为默认的第一种形式,其他工程如有和平面图纸标注不同可自行根据实际图纸选择。
给排水水力计算工具集*********************************************************** ********************版本号:1.1更新日期:2004.7.28版本更新说明:1.修正了给水水力计算默认管材下改变温度时计算报错的bug;2.修正了排水水力计算铸铁管和PVC-U排水管管径变化时无法自动调整坡度的bug,修正了PVC-U管材计算内径。
*********************************************************** ********************摘要依据国家最新规范及标准图等,并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设计开发的给排水计算工具。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计算软件开发Visual Basic从事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使用过一些他人开发的计算软件,发现有些软件的操作不太方便,功能不全,毕业到现在2年来,机器上积攒了不少软件,存在功能交叉,管理不便,同时由于新规范的颁布,有些计算方法已不能满足新规范要求,为此决定开发一个功能相对集成的软件。
部分版块参考相关软件进行界面设计,经过数月内部测试,目前v1版基本完成,主要包括如下版块:给水水力计算、满流非满流水力计算、雨水水力计算、消火栓水力计算、灭火器配置计算、化粪池选型、钢制管件、防水套管、排水管件。
下面将介绍各版块的设计依据及设计思路。
1. 给水水力计算用于钢衬塑复合管、PP-R 冷、热水管、薄壁不锈钢管、衬树脂铸铁管、普通钢管、铸铁管、铜管的水力计算。
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排水分册 沿程水头损失h i =k ·i ·L= k ·105C h -1.85d j -4.87q g 1.85·L, 流速v=2g 41q j d Sh i -沿程水头损失 i-单位长度水头损失d j-管道计算内径q g-给水设计流量C h-海澄-威廉系数L-管道长度v-流速k-温度修正系数,默认值为1.0当输入流量、管长后,选择管材、管径,软件自动确定海澄-威廉系数、计算内径等。
雨水流量计算软件【篇一:雨泰屋面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水力分析软件】第一章屋面虹吸雨水排放1.系统特点1.1 工法在使用功能上的特点由于雨泰屋面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水力分析软件依据虹吸原理,在雨水排放过程中极易达到管内满水状态,且流速快,流量大,在使用中明显的体现出了屋面排水能力强的特点。
虹吸雨水管道的理论流量,在设计阶段参考了该地区的年均降水量和数十年来的最大降雨量,尤其是当雨季来临时,雨水量的突然增大更有利于虹吸现象的形成。
换言之,就是当屋面的雨水累积量越大,其排放的速度就越快,这一难能可贵的特点在普通的重力排放系统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1.2 工法和传统施工方法的先进性和新颖性雨泰屋面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水力分析软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这种管材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且不会因弯曲而破裂、折断,还具有耐腐蚀性,其抗极端温度范围也大,一般在-30℃~100℃,同时管材的自身重量轻,施工方便,可使安装工效大大提高。
因此,在和传统的屋面重力流排水系统相比较,虹吸排水具有十大优点:1.2.1 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用途的建筑物(平屋顶建筑同样适用);1.2.2 排水管道无需坡度排设;1.2.3 由于虹吸排水在产生虹吸作用时,管道内呈满水状态,且系统的水流流速很高,故其泄流量较之重力排水系统大大提高;1.2.4 系统所需的地下埋管较少; 1.2.5 现场的施工量减少; 1.2.6管道及配件的使用量减少; 1.2.7 降低了排水管道的管径;1.2.8 由于重力排水系统悬吊水平管道需要有坡度,这样其他管道、设备安装标高随之降低,安装空间减小,而虹吸排水的管道本身就少,加之其无需敷设坡度,进而节约了安装空间;1.2.9 当虹吸排水系统产生虹吸作用时,水流流速很高,管道具有较好的自洁能力;雨泰屋面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水力分析软件1.2.10 从设计到施工简单快捷。
在以上这十大优点中,最为可贵的是建筑物屋面即使是平屋顶也能使用,以及现场施工量大大减少这两点。
杰图市政管线协同设计软件简明操作手册一方面感谢大家对杰图软件的关注。
作为新一代市政管线协同设计软件,我们采用的新模式和新思绪希望可以在枯燥的设计过程中带去一丝靓丽的风景。
由于宣传彩页限于篇幅,只可以宣传杰图软件的概念和特点,而说明书篇章比较大,内容繁多,不能通过它快速的掌握杰图市政管线的设计要点。
因此我们结合工程实例编撰了杰图市政管线协同设计软件简明手册,以期可以在展现我们软件特点的同时,将设计流程和重点的操作逻辑告诉大家。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本文档和视频,更加快捷顺利的掌握杰图管线软件的特点和要点,让我们的软件开足马力为您效劳!也希望大家在使用杰图软件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让杰图市政管线协同设计软件向着成为市政精品设计软件的目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本文档总共分为以下部分:一、软件设立与数据准备二、沿路雨水管设计三、出图与各种标注工具四、沿路与野外给水管设计五、管线综合设计六、水力计算模块七、管道土方计算八、管网平差计算。
下面所描述的排水管道和给水管道中的案例操作,都是按照先进行纵段设计,再进行井地面标高的定义流程来讲的,让大家对“杰图市政管线”有一个充足的结识和了解,软件没有固定环节的限制,让设计变得更加自由和开放。
一、软件设立与数据准备杰图市政管线协同设计软件一共分为三个版本,安装的时候根据您常用的平台选择安装,请在安装完程序之后安装市政排水标准图集程序。
R16相应CAD平台是2023、2023、2023R17相应CAD平台是2023、2023R18相应CAD平台是2023、2023安装的过程中根据软件提醒操作下一步即可。
安装完毕以后会提醒选择启动类型,选择单机或者网络即可。
假如使用的是网络版,可以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也可以让程序自动搜索服务器地址,速度会有些慢,请大家稍等即可。
服务器可以是局域网内任何一台工作机器,安装一个加密锁驱动服务程序就好了。
启动软件之后,进入CAD和杰图软件的设计界面,上方是CAD的操作菜单,下方是杰图的操作菜单,接下来的篇章我们会给大家介绍杰图菜单的用法。
鸿业市政管线设计软件 HY-SZGX v9.0功能介绍本系统由给排水专业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共同开发而成,经过多年的扩充升级,最新版本为9.0版。
目前在全国的市政设计单位得到广泛使用和认可。
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第一。
从地形处理到道路绘制,从平面设计到纵断面设计,从给水、污水、雨水设计到各类管线综合调整,从管网平差计算到污水雨水计算。
软件基本涵盖了市政管线设计的全部内容。
与工程实际理念相通,使用起来没有距离感。
动态可视化纵断面设计,纵断设计结果自动返回平面,自动标注、设计调整图面标注自动更新,管道可采用PLINE、LINE和ARC表示,具有专业覆盖面广、自动化程度高、符合设计人员思维习惯等特点。
软件深度和灵活性可满足全国不同地区设计人员施工图的要求。
采用最新的标准图集和制图标准,保证设计的先进性。
HY-SZGX V9.0的CAD操作平台为美国AutoDesk公司的AutoCADR2000~2011。
一、地形、道路、总图软件中充分考虑了道路与管线设计之间的紧密联系,提供了地形处理、平面道路的绘制、建构筑物绘制等功能。
对于已有道路条件图的情况,软件中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地形处理、道路数据转换接口,快速得到管线设计要求的数据条件,不必依赖道路软件。
可处理自然地形和设计地形。
根据道路边线自动生成道路中心线,更好地进行现状路改造。
可支持大地测量坐标和施工坐标双坐标系。
道路、建构筑物绘制绘制道路自动提取道路沿线地形标高二、平面设计根据给水、污水、雨水管道各自的特点,结合道路的特征采用自动定线和交互定线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得到管道平面布置图。
对于原来的规划图,还可以采用定义管线功能把规划图中的已有管线定义成给排水管线。
对于没有道路的给水输水管线和向水体排放的雨污水管线,软件中引入管线桩号的概念,可以根据管道里程桩来进行设计。
管线可以用PLINE、LI NE或ARC表示。
快速布置管线、井类、雨水口、预埋管道,可以识别用户自定义的雨水口,管道标高可由多种方式快速获得。
3雨水管道设计计算3.1雨水排水区域划分及管网布置3.1.1 排水区域划分该区域最北端有京杭大运河,中部有明显分水线。
因此以明远路为分界线,明远路以北雨水排入大运河,以南地区雨水排入中部水体。
这样划分有利于减小雨水管线长度和管道,并且可以缩小管径,提高经济效益。
3.1.2 管线布置根据该地区水体及地势特点,雨水管道为正交式布置,沿水体不设主干管,雨水通过干管直接排入水体。
一些距水体较近的街区的雨水直接以地表径流的方式直接流入水体。
明远路以北区域雨水干管的走向为自南向北;以南地区部分干管走向为自南向北,部分为自北向南,个别自南北汇入中间,具体流向根据水体所在位置确定。
具体如图3所示。
3.2雨水流量计算图3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初步设计)3.2.1 雨量分析要素a)降雨量指一定时段降落在某一点或某一面积上的水层深度,其计量单位以mm 计。
也可用单位面积上的具体及(L/ha)表示[9]。
b)降雨历时指一次连续降雨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指全部降雨时间,也可以指其中某个个别的连续时段,其计量以min或h计,可从自记雨量记录纸上读取。
c)暴雨强度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用i表示Hit=(3-1)式中,i——暴雨强度(mm/min);H——某一段时间内的降雨总量(mm);t——降雨时间(min)。
在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表示。
d)降雨面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
单位为公顷(ha)雨水管渠的收集并不是整个降雨面积上的雨水,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地面面积称为汇水面积。
每根管段的汇水面积如下表所示:表7 汇水面积计算表:管道编号管道长度(m)本段汇水面积编号本段汇水面积(ha)传输汇水面积(ha)总汇水面积(ha)5~4230.7656 6.670 6.67 4~3153.84578 6.6714.67 3~2230.7658、5918.6814.6733.35 2~1153.8466、691233.3545.356~7192.36511.86011.86 9~8230.76538.1508.15 8~7153.84549.788.1517.93 16~10230.7660(3)、61(3)8.1508.15 10~11115.3861(4) 5.938.1514.08 11~12153.8460(4)、6222.9714.0837.05 12~13192.350(2)、52(2)10.6237.0547.67 13~14230.7650(1)、50(2)10.6247.6758.29 14~15230.7646(2)21.3458.2979.63 17~18115.3861(1)、(2)11.86011.86 18~19269.2260(1)、(2) 4.4411.8616.3 19~20230.7647 5.1916.321.49 20~21230.7648、4914.2321.4935.72 21~22230.7645(2)10.2335.7245.95 23~24192.331(2)、329.4909.49 24~25153.8429、3011.129.4920.61 25~26153.8426、2719.3420.6139.95 26~27153.846(2.2)、7(2.2)9.6739.9549.62 27~28173.076(2.1)、7(2.1)9.6749.6259.29 28~29173.076(1.2)、7(1.2)9.6759.2968.96 30~31192.324(2)、31(1)13.34013.34 31~32230.7624(1)、2814.8213.3428.16 32~33153.8422、2517.0428.1645.2 33~34153.844(4.2)、5(4)12.0645.257.26 34~35153.844(4.1)、5(3)12.0657.2669.32 35~36153.844(2.2)、5(2)12.0669.3281.38 37~38230.7620、2331.42031.42 38~39153.8418(2)、2128.2331.4259.65 39~40153.843(2)、4(3.2)13.6459.6573.29 40~41153.843(1)、4(3.1)13.6473.2986.93 41~42153.842(2)、4(1.2)12.5386.9399.46 43~44153.8418(1)12.45012.45 44~45153.841(3)8.8612.4521.31 45~4230.761(2)8.8621.3130.17 47~48269.2237 1.480 1.48 48~49192.335、3611.12 1.4812.6 49~50153.8433、347.4212.620.02 50~51153.849(1.2)、9(2.2) 5.9320.0225.95 51~52192.39(1.1) 2.9725.9528.92 52~53134.619(2.1) 2.9728.9231.89 53~54134.618(2) 4.6731.8936.56 55~56153.8438、3948.91048.91 56~57153.8411(2)、13(2)11.7848.9160.6957~58 134.61 11(1)、13(1)11.78 60.69 72.47 58~59 134.61 10(2)、12(2)12.67 72.47 85.14 60~61230.7640 22.23 0 22.23 61~62 203.838 41、42 31.13 22.23 53.36 62~63 203.838 15(3) 6.72 53.36 60.08 63~64 203.838 15(2) 6.72 60.08 66.8 65~66 203.838 43、44 49.06 0 49.06 66~67 203.83816(3)、17(3)16.85 49.06 65.91 67~68 203.838 16(2)、17(2)16.8565.9182.76e) 暴雨强度频率和重现期 指定暴雨强度出现的可能性一般不是预知的。
雨水管径计算软件【篇一:雨水流量计算公式】雨水流量计算公式: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根据不同地貌选择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式中:p——设计重现期(a);t——降雨历时(min)。
【篇二:雨水管道挖土方的计算规则】雨水管道挖土方的计算规则径变0.7 米,怎么就不计算了。
因为在挖井室圆形土方时你一定要放点坡的。
我在上面的例式中没有增加放坡量也没有扣减收口处的土方,我折算过增加的土方和扣除的土方大体差不多,所以相互抵消了。
【篇三:雨水管渠的设计计算】第九章雨水管渠的设计计算(一)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雨水设计流量的确定方法;2、了解截流制合流式排水管渠的设计;3、掌握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的绘制。
(二)教学内容:1、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2、雨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3、雨水管网设计和计算;4、雨水径流调节;5、排洪沟设计和计算;6、合流制管网设计和计算。
(三)重点:雨水管网设计计算、合流制管网设计计算。
第一节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一、雨量分析1. 降雨量降雨量指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其计量单位为(体积/时间)/面积。
由于体积除以面积等于长度,所以降雨量的单位又可以采用长度/时间。
这时降雨量又称为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
常用的降雨量统计数据计量单位有: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mm/a;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mm/月;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中降雨量最大的一日的降雨量,计量单位用mm/d。
2. 雨量的数据整理自记雨量计所记录的数据一般是每场雨的累积降雨量(mm)和降雨时间(min)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降雨时间为横坐标和以累计降雨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降雨量累积曲线。
降雨量累积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即为该时间的降雨瞬时强度。
将降雨量在该时间段内的增量除以该时间段长度,可以得到描述单位时间内的累积降雨量,即该段降雨历时的平均降雨强度。
GMA市政软件部分第三章排水工程一、井管(一)井管业务详解排水管网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即俗称的“下水管道”,在工程上通常称为市政排水管道。
而排水管道由于考虑雨、污分流的措施,即雨水一般就近排入河流,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所以市政排水管包括雨水和污水两种管道。
排水主要计算工程量包括:附属构筑物(雨水井、污水井计算;进、出水口计算)、管道铺设(不同管径的混凝土、pvc等管道长度计算;管道基础计算)、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运土方计算)。
计算排水工程量一般需要用到平面图(如图3.1.1)和纵断图(如图3.1.2)两部分。
图3.1.1图3.1.2雨水平面图主要包括:井管的位置、井编号、管径、管长、坡度等。
如下图3.1.3所示:图3.1.3雨水纵断面图主要包括:井型、桩号、井编号、管长、管底标高、设计标高、原地面标高、沟管结构、管径(坡度)、水利元素。
通过纵断面图可以计算出井深及填挖方高度。
(如图3.1.4、3.1.5)图3.1.4图3.1.5(二)井管软件处理1、导入CAD图纸(1)添加图纸首先打开工具栏“CAD图纸管理”然后单击“添加图纸”按钮,选择需要导入的图纸文件,比如本工程需要导入“某雨水平面图”和“某雨水纵断图”,选择这两张图纸,点击“打开”。
(如图3.1.6)图3.1.6(2)设置比例点击“打开”以后,会弹出一个窗体,需要对图纸的比例进行设置。
本图纸的比例为默认比例1:1000,不需要修改,单击“确定“即可。
(如图3.1.7)图3.1.72、平面图信息提取(1)切换到雨水平面图双击“某雨水平面图”,切换到雨水的平面图,然后对雨水平面图纸信息进行识别。
(如图3.1.8)图3.1.8(2)选择井管样式首先,切换到模块导航栏雨水工程下的“雨水井”。
单击工具栏“井管样式”,会弹出一个设置井管标注样式的窗体,需要对井的标注样式进行修改,此工程中的井标注形式为默认的第一种(如图3.1.9)图3.1.9单击“管标注样式”,对管的标注形式进行设置,本工程的管的标注形式也为默认的第一种形式,其他工程如有和平面图纸标注不同可自行根据实际图纸选择。
雨水管径计算软件【篇一:雨水流量计算公式】雨水流量计算公式: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根据不同地貌选择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式中:p——设计重现期(a);t——降雨历时(min)。
【篇二:雨水管道挖土方的计算规则】雨水管道挖土方的计算规则径变0.7 米,怎么就不计算了。
因为在挖井室圆形土方时你一定要放点坡的。
我在上面的例式中没有增加放坡量也没有扣减收口处的土方,我折算过增加的土方和扣除的土方大体差不多,所以相互抵消了。
【篇三:雨水管渠的设计计算】第九章雨水管渠的设计计算(一)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雨水设计流量的确定方法;2、了解截流制合流式排水管渠的设计;3、掌握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的绘制。
(二)教学内容:1、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2、雨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3、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4、雨水径流调节;5、排洪沟设计与计算;6、合流制管网设计与计算。
(三)重点:雨水管网设计计算、合流制管网设计计算。
第一节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一、雨量分析1. 降雨量降雨量指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其计量单位为(体积/时间)/面积。
由于体积除以面积等于长度,所以降雨量的单位又可以采用长度/时间。
这时降雨量又称为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
常用的降雨量统计数据计量单位有: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mm/a;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mm/月;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中降雨量最大的一日的降雨量,计量单位用mm/d。
2. 雨量的数据整理自记雨量计所记录的数据一般是每场雨的累积降雨量(mm)和降雨时间(min)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降雨时间为横坐标和以累计降雨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降雨量累积曲线。
降雨量累积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即为该时间的降雨瞬时强度。
将降雨量在该时间段内的增量除以该时间段长度,可以得到描述单位时间内的累积降雨量,即该段降雨历时的平均降雨强度。
3.降雨历时和暴雨强度在降雨量累积曲线上取某一时间段t,称为降雨历时。
如果该降雨历时覆盖了降雨的雨峰时间,则上面计算的数值即为对应于该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降雨历时区间取得越宽,计算得出的暴雨强度就越小。
暴雨强度用符号i表示,常用单位为mm/min,也可为mm/h。
设单位时间t内的平均降雨深度为h,则其关系为:i?h (9-1) t在工程上,暴雨强度亦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量q表示,单位用(l/s)/hm2。
采用以上计量单位时,由于1mm/min=l(l/m2)/min=10000(l/min)/hm2,可得i和q之间的换算关系为:q?10000i?167i (9-2) 60式中 q—降雨强度,(l/s)/hm2;i —降雨强度,mm/min。
就雨水管渠设计而言,有意义的是找出降雨量最大的那个时段内的降雨量。
因此,暴雨强度的数值与所取的连续时间段t的跨度和位置有关。
在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推求中,经常采用的降雨历时为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等9个历时数值,特大城市可以用到180min。
4.暴雨强度频率对应于特定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的出现次数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可以通过长期的观测数据计算某个特定的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出现的经验频率,简称暴雨强度频率。
5.暴雨强度重现期工程上常用比较容易理解的“重现期”来等效地替代较为抽象的频率概念。
重现期的定义是指在多次的观测中,事件数据值大于等于某个设定值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年数,单位为年 (a)。
重现期与经验频率之间的关系可直接按定义由下式表示:p?1 (9-6) pn二、暴雨强度曲线与暴雨强度公式1.暴雨强度曲线2.暴雨强度公式《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我国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的形式为: q?167a1(1?clgp)(9-9) n(t?b)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m2;p—设计重现期,a;t—降雨历时,min。
,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a1,c,b,n—地方参数(待定参数)当b?0时,q?当n?1时,q?三、降雨面积和汇水面积 167a1(1?clgp) (9-10)tn167a1(1?clgp) (9-11) t?b降雨面积是指每一场降雨所笼罩的地面面积。
汇水面积是指雨水管渠所汇集和排除雨水的地面面积,用f表示,常以公顷hm2或平方公里km2为单位。
第二节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一、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qf (9-12)式中 q—雨水设计流量,l/s;?—径流系数,径流量和降雨量的比值,其值小于1;f—汇水面积,hm2;假定:(1)暴雨强度在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2)单位时间径流面积的增长为常数;(3)汇水面积内地面坡度均匀;(4):地面不透水,??1。
二、雨水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从图9-6可知,四个街区的地形均为北高南低,道路是西高东低,雨水管道沿道路中心线敷设,道路断面呈拱形为中间高,两侧低。
降雨时,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顺着地形坡度流到道路两侧的边沟中,道路边沟的坡度和地形坡度相一致。
雨水沿着道路的边沟流到雨水口经检查井流入雨水管道。
i街区的雨水 (包括路面上雨水),在1号检查井集中,流人管段1~2。
Ⅱ街区的雨水在2号检查井集中,并同i街区经管段1~2流来的雨水汇合后流入管段2~3。
Ⅲ街区的雨水在3号检查井集中,同i街区和Ⅱ街区流来的雨水汇合后流入管段3~4。
其他依次类推。
已知管段1~2的汇水面积为fⅠ,检查井1为管段1~2的集水点。
由于汇水面积上各点离集水点1的距离不同,所以在同一时间内降落到fi面积上各点的雨水,就不可能同时到达集水点1,同时到达集水点1的雨水则是不同时间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
集水点同时能汇集多大面积上的雨水量,和降雨历时的长短有关。
如雨水从降雨面积最远点流到集水点1所需的集水时间为20(min),而这场降雨只下10(min)就停了,待汇水面积上的雨水流到集水点时,降落在离集水点1附近面积上的雨水早已流过去了。
也就是说,同时到达集水点1的雨水只能来自f1中的一部分面积,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就有愈来愈大面积上的雨水到达集水点1,当恰好降雨历时t=20(min)时,则第1(min)降落在最远点的雨水与第20(min)降落在集水点1附近的雨水同时到达,这时,集水点1处的径流量达到最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汇水面积是随着降雨历时t的增长而增加,当降雨历时等于集水时间时,汇水面积上的雨水全部流到集水点,则集水点产生最大雨水量。
1. 管段1~2的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管段1~2是收集汇水面积fi(hm2)上的雨水,设最远点的雨水流到1断面的时间为?(min),只有当降雨历时t =?时,fi全部面积的雨水均已流到1断面,此时管段1~2内流量达到最大值。
因此,管段1~2的设计流量为:q1~2?fq1 (l/s)Ⅰ2. 管段2~3的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当t =?时,全部fⅡ和部分fⅠ面积上的雨水流到2断面,此时管段2~3的雨水流量不是最大。
只有当t=?+t1-2时,fi和fⅡ全部面积上的雨水均流到2断面,此时管段2~3雨水流量达到最大值。
设计管段2~3的雨水设计流量为:q2~3?(fⅠ?fⅡ)q2 (l/s)式中 q2—管段2~3的设计暴雨强度,是用(fi+ fⅡ)面积上最远点雨水流行时间t1-2—管段1~2的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同理可求得管段3~4及4~5的雨水设计流量分别为:q3~4?(f)q3~4 Ⅰ?fⅡ?fⅢq4~5?(fⅠ?fⅡ?fⅢ?fⅣ)q4~5式中 q3、q4-分别为管段3~4、4~5的设计暴雨强度,即相应于是用 t=?+t1-2 + t2-3和t2-3、t3-4-分别为管道2~3、3~4的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由上可知,各设计管段的雨水设计流量等于该管段所承担的全部汇水面积和设计暴雨强度的乘积。
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暴雨强度是相应于该管段设计断面的集水时间的暴雨强度,因为各设计管段的集水时间不同,所以各管段的设计暴雨强度亦不同。
在使用计算公式q??qf时,应注意到随着排水管道计算断面位置不同,管道的计算汇水面积也不同,从汇水面积最远点到不同计算断面处的集水时间(其中也包括管道内雨水流行时间)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计算平均暴雨强度时,应采用不同的降雨历时ti。
根据上述分析,雨水管道的管段设计流量,是该管道上游节点断面的最大流量。
在雨水管道设计中,应根据各集水断面节点上的集水时间ti正确计算各管段的设计流量。
第三节雨水管道设计数据的确定一、径流系数的确定雨水径流量与总降雨量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用符号?表示,即: ??根据定义,其值小于1。
影响径流系数?的因素很多,如汇水面积上地面覆盖情况、建筑物的密度与分布地形、地貌、地面坡度、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等。
其中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汇水面积上的地面覆盖情况和降雨强度的大小。
目前,在设计计算中通常根据地面覆盖情况按经验来定。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中有关径流系数的取值见表9-3。
径流量(9-13)降雨量实际设计计算中,在同一块汇水面积上,兼有多种地面覆盖的情况,需要计算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av值。
?av?∑?fi??i? (9-14) f式中 ?av-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fi-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hm2;?i-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f-全部汇水面积,hm2。
[例9.1] 某小区各类地面fi及?i值见表9-4,试求该小区平均径流系数?av值。
[解] 由表9-4求得f?∑fi?5.0(hm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