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对心理学的看法教学内容

我对心理学的看法教学内容

我对心理学的看法教学内容
我对心理学的看法教学内容

我对心理学的看法

我对心理学的看法

常常听到别人说,学心理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曾经半信半疑。而现在不同了,通过一些途径的了解,发现心理学并没有如此的神奇。所谓的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学科。也就是研究心理如何产生,如何作用;还有人或动物的感受能力及其对身体、思维的影响;还有人的各种心理状态和对人的影响等等内容。就是一切有关心理活动、心理现象等内容。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

所以,心理学是门内容很广泛、很复杂得学科,同时也是很深奥的学科,正因如此而吸引了众多的学者。教育的目的是传递人类知识经验和改善人的本性.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与人的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分不开. 能力是心理功能在行为结果上的反映,行为结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表明能力高,心理功能强,反之,则表明能力低和心理弱。

智力是心理功能在思维成果上的反映,有较高思维成果产生就表明智力高。反之,则表明低。

气质是心理状态在人的体态上的反映。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使气质优良,不同的心理状态表象为不同的气质。

需求是生物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心理上的反映。动物总是趋向于保存和完善自我,现实一旦不能立即提供保存和完善自我的条件,心理就会产生要满足这个条件的要求,需求就这样产生了。需求的产生是生物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动机是指心理指引行为要达到的目标。需求是动机产生的前提。

情绪是新认知与已有知识碰撞产生的心理现象,当新认知与已有知识发生冲突乃至矛盾时,心理就会引起负性情绪(通过内分泌系统?),随着强度大小,情绪的强度也相应增减,反之则引起正性情绪。

情感是情绪在某事物上的认知化凝结。一感觉到该事物就会主动认为该事物好或坏,飞快跳过冲突过程而产生固定情绪。这也是可以通过在另一个更高层次调节认知而改变这些情绪或情感的

心理学无论在教育学,医学,工业心理,管理心理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化的今天,很多工作都是要人性化的,关注人、尊重人性,才能更好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效率的提高,就我们教育专业来说,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教师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语文、算术等课程的内容和教法,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围。德育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动机、道德判断的形成过程,探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正确信念和理想的有效途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材培养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如语文和数学的自学辅导教学法等,对于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作用。

讲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的密切,已为尽人皆知的事情。心理学之与教育,犹之于生理学之与医学和植物学之与农学。教育技术的进步大半有赖于心理学知识之进步。当我们的心理学知识很粗陋的时候,教育的技术也只能是很粗疏的。譬如中国当时私塾里的教小孩子并不一开始就教他们高深的经史,乃先从方块字教起,然后再教《三字经》、《千字文》一类简短而有韵的字句。这也可说是一种心理学的常识的应用。但仅此而止,没有更进一步的了。没有好的心理学就自然不能有好的教育法,好的教育法必产生于好的心理学的应用。在近代教育史上,教育方法的进步和心理学的进步是相平行的。

不过教育并不仅是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方法的改善,但不能替教育决定应取的目标。所以一个心理学者谈教育时须知道自己的任务的限止,否则便会发生根本的错误。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所希望于心理学也应该知道有一定的范围。这是我们在讲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时所不可不注意的。

心理学有帮助于教育的地方,举其重要者略述如次。

接触心理学,起初是处于好奇和为了解开心中那个关于心理学家是否能透视别人心理活动的谜团,而渐渐的,随着对心理学的进一步了解,发

现心理学这门学科有很多很有用的内容。虽说我这个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不可能把全部有关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好,但若能通其一二的话,会对自己日后的人际方面和工作方面有所帮助。尤其,是我们将来从事教育职业,学好它更是有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些什么类型的教学方式等等,从而可以让我们的工作进行得更加容易些。

心理学,如同大海般深邃,日后不管是为研究也好,消闲也罢,学习它都不失是种提高自身能力的途径,同时也可以让自己了解更多世间奥妙。

一个有阳光的灵魂照亮的是世界,一个有爱心的灵魂温暖的是整个人类,愿心理学带给这个美好的世界是更多的光明和惬意,让更多迷失的灵魂重新找到方向,重新走向光明.

教育心理学大纲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大纲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此书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道而弗强,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四大时期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868年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1908 中国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此时期,学习理论一直是主要的研究领域,主导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基本观点是学习就是刺激余反映之间形成连结的过程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维果斯基布隆斯基鲁宾斯坦 1924 中国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西方注重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年代初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 1962我国成立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80心理学家潘叔主编《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狭义: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包含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育媒体、教学环境 (3)掌握并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得到的材料是真实的,符合实际的,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一些现象不可重复性

实验法: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引起人们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要求:至少操作一个自变量,随机派选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在实验组和一个或者几个控制组之间至少要比较一个因变量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注意问题:问卷题目不宜过多,题目应生动有趣,消除防御心里,加入一些探测性项目,信度和效度 个案研究法:对一人或者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 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进行总结,进而寻找其中的规律 2.学生心理与教育。 (1)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 阶段性——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地位连续性——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一下阶段的新特征 定向性与顺序型——发展不可逆性,阶段之间不可逾越 不平衡性——个体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止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时间各不相同;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差异性——每个体都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其发展速度、到达最终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不一样,如:早慧早熟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童年期(学龄初期)——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四年级10-11岁儿童思维开始一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少年期(初中时期)心里断乳期、危险期(抽象思维已经占主导地位,出现反省思维,一定程度上仍需具体形象为支柱) 青年初期(学龄晚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对心理学的看法

对心理学的看法

心理 脑图开导 如果你要开导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你可以先让他以他自己的思想化一个图(各种思想_),然后叫他将图上各种思想用线联系起来.这样你就 可以根据图来开导,这样的开导会变的更容易.因为这就是他的脑图. 陈欣心理辅导心得 本心得同时也会告诉你如何有一健康心理. 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想不通. 心理医生只要想的通就不会成为垃圾桶. 所有的心理辅导最重要的就是使人正确的想通(大脑程式的改写): 1.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2.音乐聊法,让病人多听歌的曲,会歌词的意. 3.病人都不了解自己,要使病人了解自己. 4.要使病人往积极健康的思想靠拢 5.开导病人可以让病人在纸上写下自己想的东西,再让他联系起来(脑图),这样有利与分析与开导病人. 人有什么想不通的都可以在纸上写下自己思想,做一个思维的草稿,有利与人思考. 6.要开动脑筋,发现别病人的细微思维或者情感. 7.要尊重病人的隐私.

8.说话要让人接受,慢慢开导. 9.人是相似的. 10.当人遇到挫折或者受到惊吓时会使人得心理疾病. 11.人都要自信,心理疾病都是在某方面不自信. 12.人要会取舍,心理疾病在某些地方不会取舍. 13.告戒病人要有良心,干什么要有道理,要有逻辑. 14.要取的病人的信任. 15.人都是要有七情六欲,要求病人也要有. 16.要病人自己思考自己,了解自己 12.在压抑,心里不好过,心理有障碍....时,要认真思考:为什么压抑?为什么心里不好过... 人类的感情比较落后的.它往往限制了人的思维. 如何快速思考 1.打草稿,把思维写下来. 2.当不懂得时候,想多少写多少,一边写一边思考.慢慢就会思考通 3.实在不懂就休息,或者干些其他的(干其他的有助于思考),过回就会懂. 4 .一边思考一边写会加快和清晰你的思维,加快处理能力 5.可以下命令要大脑自动思考,你可以做写别的 6.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思路),按真实思路思考. 思考问题时要知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思考好的. 大脑的处理事情分为程序处理与原处理,可以看成一种抽象处理和精确处理(但抽象处理有时也很精确)。因为(原处理)精确处理也是一种程序处理,所以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文章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文章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文章 积极心理学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周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强调病态、问题,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达到满意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诠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

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是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深怕看到丑恶的自己。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论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仅要有感恩,我们还需要宽恕。宽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人或事,这不但宽恕了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计较,也让自己变得更轻松,这不是更好吗。 我们需要接纳自我,接受子己的不完美性。对于先天给予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会接纳。比如说,我们的出生、我们的高度胖瘦、我们的性别、我们的爸爸妈妈等等,这是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选用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一书。开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和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Ⅱ.选修课程要求:无 III.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心理学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例进行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 Ⅳ.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二、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三、考核要求 (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概念与不同状态,了解睡眠的阶段与失眠的种类,了解梦的心理学原理与研究,了解催眠的特征与理论。 二、本章重点:1.意识的概念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三、考核要求 (一)意识的性质识记:意识、无意识 (二)催眠现象领会: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了解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以及视觉听觉产生的机制。理解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异同,了解社会知觉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 二、本章重点: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三、考核要求 (一)感觉概述识记:感觉的基本概念、感觉阈限 (二)视觉系统了解:视觉适应,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色觉理论 (三)听觉系统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基本的听觉现象 (四)知觉——感觉的整合识记: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 简单应用: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

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首先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 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而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钠,内省的方法行为主义学派,美·华生,环境决定论观点,抛开意识,探索刺激和反应(S-R)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派,德·魏特海墨,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完形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和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不仅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且开始了对无意识研究(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 人本主义心理学,美·罗杰斯·马斯洛,人格方面的研究,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简史:a.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俄国的巴甫洛夫,美国的沃森b.发展了行为主义:赫尔、斯金纳 c.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米勒、多拉德 d.提出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斯特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 2、辩证发展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脊髓、脑干、间脑、小脑(识记): ·左半球:①言语功能占优势②概念形成 ③逻辑推理④数学运算等 右半球:①不需言语参加的②空间知觉 ③形象思维④音乐⑤美术⑥情绪表达⑦识别能力占优势 ·割裂脑实验:{美·斯佩里}右利手 左半球—言语功能优势;右半秋—空间知觉优势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 威尔尼克区:听觉性言语中枢——接受性失语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 ·激发动机:需要、内驱力、诱因、情绪。 ·情绪理论: (1)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2)丘脑理论:美-坎农 (3)、认知理论:美-沙赫特 (4)、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伊扎德 ·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敌意、焦虑】 ·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气质类型学说(领会): 古希腊·希波克拉特·四种体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1、体液说:希波克拉特:朴素唯物主义、人体内有四种体液 黄胆汁-胆汁质,血液-多血质,黏液-黏液度,黑胆汁-抑郁质 2、体型说:德·克雷奇米尔 美·谢尔顿 斯蒂文斯 3、激素说:美·伯曼 甲状腺型: 垂体腺型:智慧、聪颖 肾上腺型:易激动 性腺型:性别角色突出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征:强度、平衡型、灵活性 2、高级N活动类型: 两种基本过程的三个特征之间不同组合,理论上12种活动类型。 3、气质的特征:感受性、耐受型、反映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 4、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识记): 胆汁质:N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感受性第一,耐受性高多血质:N过程的特征是强、平衡、灵活。感受性第一,耐受性高 抑郁质:N过程的特征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感受性高,耐受性低。黏液质:N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态度 a.评价性;b.内在性;c.对象性;d.稳定性 态度的维度:1.方向2.强度3.深度4.向中度5.外显度 ·沟通的结构1.信息源2.信息3.通道4.信息接受者 5.反馈 6.障碍7.背景【功能】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3.满足要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5.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和效率的提高 ·社会感染【特点】a.双向性b.爆发性c.接受的迅速性【分类】(1)个体间的感染(社会感染中最常见的形式)(2)大众传煤的感染(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3.模仿、暗示、社会感染作为社会影响的三种形式属于社会心理现象。 ·爱情【发展阶段】:1.取样和评估 2.互惠3.承诺4.制度化【形式】1.激情式2.友谊式3.游戏式4.占有式5.逻辑式6.忘我式【三角形】1.亲密2.激情3.承诺 ·夫妻关系的模型1.爱情型2.功利型3.平等合作型4.建设型5.惰性型6.失望型7.一体型 ·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1.需求不满2.价值观念不一致3.远离的“自我”4.夫妻的性差异 ·家庭的结构【要素】(1)家庭成员的数量(2)代际层次(3)夫妻的数量【结构模式】(1)核心家庭(已成为各国家庭的主要模式)(2)主干家庭(3)联合家庭(4)其他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此概念只使用于核心家庭)(识记) 1.形成(结婚) 2.扩展(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3.稳定(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 4.收缩(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5.空巢(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 6.解体(配偶一方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能动性原则、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试验法、访谈法、临床法 ·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划分】 佛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发展阶段;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个体心理发展阶段 ·婴儿语言的发展: 前言语阶段语音的发展顺序 ① 简单发音阶段(0—4月) ② 多音节阶段(4-9月) ③ 有意义的语音,写语萌芽阶段(9-12月) 一般情况下,婴儿言语性生在10-14个月 3岁可以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1岁半-2岁半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3岁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1岁-1岁半能使用不完整句,单词句,电报句 1岁半-2岁半的句法结构多属完整的啃单句一定程度的复杂句 3岁基本上使用完整句 ·心理健康三标准论(许又新1988):(1)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理和恰当的自我评价(2)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3)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考察分析。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郭念锋1986)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3.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F.Galton )。 ·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比内(A.Binet )与其助手西蒙(T.Simon) 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三个基本要素⒈行为样本⒉标准化⒊难度的客观测量 ·心理测验性质1间接性⒉相对性⒊客观性 ·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必须做到 ⒈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⒉慎重选择测验量表:了解表的信度,效度,适用范围,年龄范围。⒊与被试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主试者的态度应该是关心,热情,真诚和有耐心的。⒋正确解释测验结果。⒌注意测验的保密 ·个别智力测验工具 ㈠ 比内量表 (领会) 1905年的量表有30个由易到难的题目组成,1908年,修订到59题,并把测验题目按年龄分组,从3岁到15岁,每个年龄的儿童有一半通过的题目即属于这个年龄组的题目,儿童通过哪个年龄组的题目,就说明他具有几岁的智商,提出“智力年龄”表示测验成绩,并建立了“常模”。 ㈡ 韦氏智力量表 (领会)中国修订韦氏成人量表 (WAIS-RC ) 包括11个分测验,大约75分钟,分为言语部分(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操作部分(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物体拼凑)。11个测验有各自的积分方法,测验成绩最后可换算成以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的量表分,再计算出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和总量表分。按被试者的年龄在智商表中查出等值的智商,即言语智商(VIQ ),操作智商(PIQ ),总智商(FIQ )。 ·自陈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y ) 常用客观化测验编制方法如下:⒈逻辑分析法:⒉因素分析法:⒊经验法:⒋综合法: ·投射测验 (projective test ) 分为:⒈联想法⒉构造法⒊表露法⒋完成法 ·询心理学的简史 高尔顿:用测量的方法研究心理活动的个别差异,并建立了“自由联想”方法。卡特尔:心理测验创始人,1890年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韦特默:心理咨询学创始人,1896年,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比奈—西蒙: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 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兴起、就业辅导。 比尔斯:1907年出版了《自觉之心》,对后来的心理卫生事业有贡献。 ·心理咨询的任务: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认识内部冲突;纠正错误观点;深化求助者的自我认识;学会面对现实问题;增加人性自由度;帮助求助者做出新的有效行为。 最终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 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心理咨询的分类和形式 按内容分:发展咨询、健康咨询 按规模分:个体咨询、团体咨询 按形式分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互联网咨询 ·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 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 典型症状及行为。 3、 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1、 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2、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 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从积极心理学分析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引言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是人格发展的核心要素,而青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时代处于青年中期,在这一阶段,告别中学生涯的大学生开始把关注的重点由高考转向自我,主动探索并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意识在逐步成熟。 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表现为:分化→矛盾→统一。 随着生活环境、学习要求的变化和意识水平的发展,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自我的接纳与排斥、自我的肯定与否定等上下震荡的复杂情感体验,许多心理问题随之出现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作为正在亲身感受上述情感体验的大一学生,我想就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分化期和矛盾期面临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分析,希望通过研究和思考,我能正视这一年来的心理变化,并学会一些基本的心理技能。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意识自我冲突自我调适 一、自我意识分化和矛盾的表现 二、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问题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的调适方法 四、自我意识的心理意义

一、自我意识分化和矛盾的表现 1.自我意识分化的表现 当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的时候,大学生开始主动、迅速地关注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对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自我思考和自我反省开始增多,“我应该怎样做”、“我是什么样的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等是他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自我认识在各种丰富的体验和思考中不断加深。由于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行为、心理等各方面特征的主观认识,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自我意识分化将引起自我概念的修正和完善。 2.自我意识矛盾的表现 自我意识的明显分化使大学生开始注意到过去未曾注意的许多有关“自我”的细节,这种发现给他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但也同时让他们发现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由此引发自我矛盾的凸显。 有自我意识分化引发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①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的落差 作为同龄人中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己有着相对积极地评价,但由于大学之前未有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并不完整,评价也不够客观。进入大学之后,伴随环境的改变,他们开始从社会和他人的角度看待和观察自己,结果发现了种种客观但令人沮丧的现实,如“其实我学习并不算勤奋”、“原来我弹的钢琴只是业余水平”等等。这种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的落差将带来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不平衡。 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理想自我是指个体想要达到的形象,现实自我是站在现实角度对自我各种特征的认识,两者一般都存在一定差距,合理的差距激励人不断进步。 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新一代大学生拥有非常强烈的成就动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渴望成功,往往在心底设计了一个“理想我”,对大学生活也进行了某种理想化的设定,而能力、验的有限却造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落差。若这种落差过于明显,大学生将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以及对自己的失望和不满。 ③交往欲求与自我封闭的矛盾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归属需求和认同需求,渴望交往和分享,希望找到至友和知己,想要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人,所以他们往往会借助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工作的机会进行自我表露。然而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他们又存在着一定的戒备心理,很难完全敞开心废与别人进行交流和合同,潜意识中和别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对于交往的渴望和自我的封闭意识存在强烈矛盾,让大学生既合群又孤独。 ④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大学生对自己的智力和才能往往有着一定的信心,然而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自我定位并不准确,因而这种信心并不是稳定的“自信”,极易在外界影响中“过度膨胀”或“过度萎缩”。由于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当小小的成就到来时,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我成就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信心盲目膨胀;如果遭遇一定的挫折和失败,他们极易产生挫败感,开始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陷入强烈的自卑情绪中。这种过山车市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情绪波动很大。 ⑤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随着身心的发展,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看待事物的眼光趋于客观和全面,会像成年人一样用比较理性的方式解决客观问题,比如安排自己的作息、平衡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等等。然而面对主观问题时,他们仍会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容易冲动行事,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如有的同学在失恋之后一蹶不振,有的同学终日沉迷网络游

心理学教材主要内容

(四)中学生(学前儿童)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7.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8.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我对心理学的看法教学内容

我对心理学的看法

我对心理学的看法 常常听到别人说,学心理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曾经半信半疑。而现在不同了,通过一些途径的了解,发现心理学并没有如此的神奇。所谓的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学科。也就是研究心理如何产生,如何作用;还有人或动物的感受能力及其对身体、思维的影响;还有人的各种心理状态和对人的影响等等内容。就是一切有关心理活动、心理现象等内容。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 所以,心理学是门内容很广泛、很复杂得学科,同时也是很深奥的学科,正因如此而吸引了众多的学者。教育的目的是传递人类知识经验和改善人的本性.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与人的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分不开. 能力是心理功能在行为结果上的反映,行为结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表明能力高,心理功能强,反之,则表明能力低和心理弱。 智力是心理功能在思维成果上的反映,有较高思维成果产生就表明智力高。反之,则表明低。 气质是心理状态在人的体态上的反映。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使气质优良,不同的心理状态表象为不同的气质。 需求是生物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心理上的反映。动物总是趋向于保存和完善自我,现实一旦不能立即提供保存和完善自我的条件,心理就会产生要满足这个条件的要求,需求就这样产生了。需求的产生是生物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中消极的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取向,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意义;发展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分支。 教育心理学得双重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为实践服务和进行理论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4,问卷法,5,个案研究法 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从注重知识传授专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4,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1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3,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4,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5,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 观察是有目,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 观察的品质;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精确性3,观察的敏锐性4,观察的系统性 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增强2,观察更具有持久性3,观察的精确性提高4,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

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种类;1,根据类容;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2,(时间长短)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1,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2,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3,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4,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5,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项活动做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时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特点;1,概括性2,间接性 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有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发展3,对问题情景的思维有质的飞跃4,思维品质的矛盾性 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2,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3,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中学生早恋原因;1,性生理发育的提前2,性信息的广泛传播3,性教育的忽视4,学生个人原因 中学生早恋特点;1,普遍,低龄化的特点2,大胆的特点3,成人化的特点4,舆论宽容的特点5,行为隐藏,内心矛盾6,发展迅速,变化快7,相互感染8,自我显示。 对中学生早恋的教育;1,早恋弊多于利2,引导男女间正常交往3,加强性教育。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学心理学是为了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和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每个人的苦乐,事实上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整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灵,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自己的命运自己造。 我们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力、理念,不要自我设限,要不断挑战自我、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培养爱心。学思结合、边学边用。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用正确的思路来解决,不自找烦恼。只有当我们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我们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人的心理受到6个层次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是:心灵层——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身份层——认为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1] ,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福感和 满足(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 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使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心理学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和治疗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预防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在它的看法中,当一个人处于孕育着抑郁、物质滥用或精神分裂等问题的环境中或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现、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 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 培养出这些品质。例如,要防止那些在易于得到毒品的环境中的少年身上的药物滥用,有效的预防并不是对他们进行治疗,而是找出并发展出其自身已拥有的力量。一个关注未来、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运动中得到快乐的少年是不会形成药物滥用的。总之,积极心理学认为

心理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等人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认知心理学:奈瑟 附:冯特的简介 冯特(冯特一般指威廉·冯特)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童年时期 1832年8月16日,冯特出生在德国巴登地区曼海姆市的内卡劳镇,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父亲是一位路德教会牧师。他4岁时和家人搬到了巴登地区中部的海德尔斯海姆镇,并在这里度过童年。冯特有个哥哥叫卢德维格,比冯特大8岁。在冯特2岁时,哥哥就被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在那里上学。童年时冯特的伙伴很少,唯一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是一个比他年纪大的智力发育有些问题的孩子。他在镇里的学校上了2年学。在上学期间,冯特有严重的爱做白日梦的毛病,为此还被父亲训斥。 从他8岁开始,父亲的助手弗里德里克·穆勒牧师成为他的老师。他和老师关系非常好,以至于老师在教了他三年后,要到附近另一个镇当牧师,冯特也过去和他一起住和学习。 中学时期 1845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冯特进入布鲁赫萨尔高中学习。害羞、胆小的冯特没有适应这里的环境,和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关系,

学业成绩也特别差。有时候他会逃回家里,但是母亲会把他送回学校。由于他的学业表现极差,甚至有老师认为一个比较适合冯特的工作是到邮局工作。冯特的父母于是在年把他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从1845年秋开始在这里上大学预科。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期间,冯特变得开朗了很多,结识了一些朋友,并参加课外的活动。但是冯特在这里的学习情况还是表现平平。 大学时期 1851年,冯特进入图宾根大学,学医学课程。1852年,转学到海德堡大学,学医学专业。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期间,冯特学习非常努力。有一次为了研究食盐对身体的影响,他连续几天控制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直到身体出现代谢紊乱情况出现。基于这次研究,1853年他发表自己的第一篇文章《谈尿液中的氯化钠》。 1855年,冯特参加巴登大公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并且在各科考试里都名列前茅。这一年,他还在海德堡一家医院当了几个月的实习医生。

关于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导语: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关于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 其实刚开始我并不是很想这门课,是因为室友很想上这门课,然后就拉着我陪她选这节课的。但当真正开始上课后感觉这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一次上课我并没有认真听,记得第一节课老师让我们说为什么选这门课、以及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会让我们学到什么。偶尔听老师的几句话,感觉到确实有道理蕴藏其中,有些道理确实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随着上课的次数的增加,我们懂得了更多关于身心健康的知识。拥有积极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对成长有着极大的重要性。这门课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明白抱怨是没有用的,唯一的用处只会让这种消极的情绪蔓延、传播,而对于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身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大学生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面对的问题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如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的人际交往的问题等等。通过这门课,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问题即便无法解决问题,但至少我们能过的舒适点,拥有积极的心理。

其实这个学期的压力还是挺大的,要考四级、考会从、考国二。考试一个接一个,让人感觉很累。所以呢,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学习让我知道更多的方法去缓解压力以及如何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各 种来临的考试。例如,每天早上起来照镜子时给自己一个微笑,笑着对自己说我可以的,这对一天都保持一种好的心态有很大的作用。在这一天中都给自己学习的动力。生活、学习都不会像自己想像的那么如意,偶尔还是会有难过、伤心的时候以及某一时刻会有一种特别不想学习的念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给自己放个小假,坐在宿舍看个电影什么的。要想全身心的放松自己,就必须痛痛快快的看电影,而不是一边看电影一边想着:哎呀,我的什么作业还没有完成。这样根本就达不到放松的效果。所以,该放松的时候就尽情的放松,该学习的时候就认认真真的学习,这样才能有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我也深深的记得这种方法,记得快考会从的时候,有一个周末 真的是不想复习了,感觉自己天天都是看这几本书真的好累。于是我就给自己放了假,那个周末都没有复习,在宿舍看电影,还有和朋友去逛街买东西,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好多。下周也有新心情,和学习的动力了。所以,每当我们感觉压抑或是特别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去做,而是放松放松自己,以便接下来更好的学习。 所谓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认 识世界、发现世界的美,进而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主张心人们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 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