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forStandards,简称ICS)是由

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标准文献分类法。它主要用于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和国

家标准以及相关标准化文献的分类、编目、订购与建库,从而促进国际标准、区

域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其他标准化文献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ICS代码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01 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Terminology (principles and coordination) 术语学(原则和协

调配合)

Vocabularies 词汇

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Vocabularies)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词汇)

Sociology. Services. Compan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Transport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行政、

运输 (词汇)

Mathematics. Natural sciences (Vocabularies) 数学、自然科学

(词汇)

Health car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 医药卫生技术(词汇)

Environment and health protection. Safety (Vocabularies) 环保、

保健与安全 (词汇)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Physical phenomena (Vocabularies) 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 (词汇)

Testing (Vocabularies) 试验 (词汇)

Mechanical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

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Fluid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 流

体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机械制造 (词汇)

Energy and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能源和热

传导工程 (词汇)

Electrical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电气工程 (词汇)

Electronics (Vocabularies) 电子学 (词汇)

Telecommunications. Audio and video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 (词汇)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 machines (Vocabularies) 信息技

术、办公机械设备 (词汇)

Imag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 成像技术 (词汇)

Precision mechanics. Jewelry (Vocabularies) 精密机械、珠宝

(词汇)

Road vehicle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道路车辆工程 (词汇)

Railway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铁路工程 (词汇)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structures (Vocabularies) 造船和海上建筑物 (词汇)

Aircraft and space vehicle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航空器和航天器技术 (词汇)

Materials handling equipment (Vocabularies) 材料储运设备 (词汇)

Packaging and distribution of goods (Vocabularies) 货物的包装和调运

Textile and leather technology (Vocabularies) 纺织和皮革技术

Clothing industry (Vocabularies) 服装工业(词汇)

Agriculture (Vocabularies) 农业(词汇)

Food technology (Vocabularies) 食品技术(词汇)

Chemical technology (Vocabularies) 化工技术(词汇)

Mining and minerals (Vocabularies) 采矿和矿产品(词汇)

Petroleum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Vocabularies) 石油及有关技术(词汇)

Metallurgy (Vocabularies) 冶金(词汇)

Wood technology (Vocabularies) 木材加工(词汇)

Glass and ceramics industries (Vocabularies) 玻璃和陶瓷工业(词汇)

Rubber and plastics industries (Vocabularies) 橡胶和塑料工业(词汇)

Paper technology (Vocabularies) 造纸技术(词汇)

Paint and colour industries (Vocabularies) 涂料和颜料工业(词汇)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building (Vocabularies)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词汇)

Civil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土木工程(词汇)

Military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军事工程

Domestic and commercial equipment. Entertainment. Sport (Vocabularies) 家用和商用设备、体育、文娱(词汇)

Quantities and units 量和单位

Colour coding 颜色编码

Character symbols 字符符号

Graphical symbols 图形符号

Graphical symbols in general 图形符号综合

Public information symbols 公共信息符号

Graphical symbols for use on specific equipment 专用设备用图形符号

Graphical symbols for us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s,diagrams, plans, maps and in relevant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机械工程和建筑制图、图表、设计图、地图和相关的技术产品文件用图形

Graphical symbols for use 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drawings,diagrams,charts and in relevant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制图、示意图、图表和相关技术产品文件用图形符号 Graphical symbols for us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drawings and in relevant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信息技术和电信技术制图与相关技术产品文件用图形符号 Other graphical symbols 其他图形符号

Technical drawings 技术制图

Technical drawings in general 技术制图综合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rawings 机械工程制图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drawings 电气和电子工程制图

Technical drawing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elds 信息技术和电信领域用技术制图

Construction drawings 工程建设制图

Drawing equipment 制图设备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technical drawings 其他制图标准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技术产品文件

Standardization. General rules 标准化总则

Information sciences. Publishing 信息学、出版

Writing and transliteration 文字字体与文字转写

Information sciences 信息学

Documents in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industry 行政管理、商业和工业文件

Publishing 出版

03 SOCIOLOGY. SERVICES. COMPANY ORGANIZATION AND . TRANSPORT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

Sociology. Demography 社会学、人口统计学

Labour. Employment 劳动、就业

Finances. Banking. Monetary systems. Insurance 金融、银行、货币体系、保险

Services 服务

Services in general 服务综合

Industrial services 工业服务

Services for companies 公司(企业)的服务

Services for consumers 消费者服务

Other services 其他服务

Compan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 Compan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general 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综合

Purchasing.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stock 订购、收购、仓库管理

Trade. Commercial function. Marketing 贸易、商业活动、市场营销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劳动资源管理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与开发

Product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生产、生产管理

Accountancy 会计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compan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有关公司(企业)组织管理的其他标准

Quality 质量

Quality in general 质量综合

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Product and company certification. Conformity assessment 产品认证和机构认证、合格评定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methods 统计方法的应用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quality 有关质量的其他标准

Paten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专利、知识产权

Law. Administration 法律、行政管理

Education 教育

Leisure. Tourism 娱乐、旅游

Transport 运输

Transport in general 运输综合

Road transport 道路运输

Transport by rail 铁路运输

Transport by water 水路运输

Air transport 航空运输

Other forms of transport 其他运输形式

Postal services 邮政服务

07 MATHEMATICS. NATURAL SCIENCES 数学、自然科学

Mathematics 数学

Physics. Chemistry 物理学、化学

Astronomy. Geodesy. Geography 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

Geology. Meteorology. Hydrology 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Biology. Botany. Zoology 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in general 微生物学综合

Medical microbiology 医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of water 水微生物学

Food microbiology 食品微生物学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microbiology 有关微生物学的其他标准

11 HEALTH CARE TECHNOLOGY 医药卫生技术

Medical Sciences and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n general 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Medical equipment 医疗设备

Medical equipment in general 医疗设备综合

Anaesthetic, respiratory and reanimation equipment 麻醉、呼吸和复苏设备

Transfusion, infusion and injection equipment 输血、输液和注射设备

Surgical instruments and materials 外科器械和材料

Implants for surgery,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 外科植入物、假体和矫形

Radiographic equipment 射线照相设备

Diagnostic equipment 诊断设备

Therapy equipment 治疗设备

Ophthalmic equipment 眼科设备

Other medical equipment 其他医疗设备

Dentistry 牙科

Dentistry in general 牙科综合

Dental materials 牙科材料

Dental equipment 牙科设备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消毒和灭菌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in general 消毒和灭菌综合

Sterilizing equipment 消毒设备

Disinfectants and antiseptics 消毒剂和防腐剂

sterilized packaging 封装消毒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有关消毒和灭菌的其他标准

Laboratory medicine 实验室医学

Pharmaceutics 制药学

Pharmaceutics in general 制药学综合

Medicaments 药物

Medical materials 医用材料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pharmaceutics 有关制药学的其他标准

Hospital equipment 医院设备

First aid 急救

Aids for disabled or handicapped persons 残疾人用设备

Birth control. Mechanical contraceptives 人口控制、避孕器具 Veterinary medicine 兽医学

13 ENVIRONMENT. HEALTH PROTECTION. SAFETY 环保、保健与安全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general 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环境管理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环境经济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环境影响评定

Pollution, pollution control and conservation 污染、污染控制和保护

Ecolabelling 环境分类

Product life-cycles 产品寿命周期

Environmental projects 环境规划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有关环境的其他标准

Wastes 废物

Wastes in general 废物综合

Solid wastes 固态废物

Liquid wastes. Sludge 液态废物、污水

Special wastes 特殊废物

Installations and equipment for waste disposal and treatment 废物处置和处理设备与装置

Recycling 回收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wastes 有关废物的其他标准

Air quality 空气质量

Air quality in general 空气质量综合

Ambient atmospheres 环境空气

Workplace atmospheres 工作场所空气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s 固定源排放限值

Transport exhaust emissions 移动源排放限值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air quality 有关空气质量的其他标准 Water quality 水质

Water quality in general 水质综合

Water of natural resources 天然水资源

Drinking water 饮用水

Water for industrial use 工业用水

Sewage water 污水

Examination of water for chemical substances 水的化学物质检验

Examina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water 水的物理性质检验

Examination of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water 水的生物性质检验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water quality 有关水质的其他标准

Soil quality. Pedology 土质、土壤学

Soil quality and pedology in general 土质和土壤学综合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土壤的化学特性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土壤的物理性质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土壤的生物性质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土壤的水文性质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soils quality 有关土质的其他标准 Occupational safety. Industrial hygiene 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Safety of machinery 机械安全

Domestic safety 家用品安全

Noise with respect to human beings 噪声(与人有关的)

Vibration and shock with respect to human beings 振动和冲击(与人有关的)

Ergonomics 人类工效学

Accident and disaster control 事故和灾害控制

Protection against fire 消防

Protection against fire in general 消防综合

Fire-fighting 灭火

Fire-protection 防火

Ignitability and burning behaviour of materials and products 材料和制品的阻燃性和燃烧性能

Fire-resistance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elements 建筑材料和构件的阻燃性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protection against fire 有关消防的其他标准

Explosion protection 防爆

Protection against excessive pressure 超压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ic shock 电击防护

Radiation protection 辐射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dangerous goods 危险品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crime 犯罪行为防范

Alarm and warning systems 预警和报警系统

Protective equipment 防护设备

Protective equipment in general 防护设备综合

Protective clothing 防护服装

Head protective equipment 头部防护设备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 呼吸保护装置

Protective gloves 防护手套

Protective footwear 防护鞋袜

Other protective equipment 其他防护设备

17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PHYSICAL PHENOMENA 计量学和测量、物

理现象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in general 计量学和测量综合

Linear and angular measurements 长度和角度测量

Linear and angular measurements in general 长度和角度测量综合

Limits and fits 公差与配合

Properties of surfaces 表面特征

Measuring instruments 测量仪器仪表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linear and angular measurements 有关长

度和角度测量的其他标准

Measurement of volume, mass, density, viscosity 体积、质量、密度和粘度的测量

Measurement of time, velocity, acceleration, angular velocity 时间、速度、加速度、角速度的测量

Measurement of force, weight and pressure 力、重力和压力

的测量

Measurement of fluid flow 流体流量的测量

Measurement of fluid flow in general 流体流量的测量综合

Flow in closed conduits 封闭管道中流量的测量

Flow in open channels 明渠中流量的测量

Acoustics and acoustic measurements 声学和声学测量

Acoustics measurements and noise abatement in general 声学测量

和噪声抑制综合

Noise emitted by machines and equipment 机器和设备的噪声

Noise emitted by means of transport 运输工具的噪声

Electroacoustics 电声学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acoustics 有关声学的其他标准

Vibrations, shock and vibration measurements 振动、冲击

和振动测量

Optics and optical measurements 光学和光学测量

Optics and optical measurements in general 光学和光学测量综合

Colours and measurement of light 颜色和光的测量

Optical measuring instruments 光学测量仪器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optics and optical measurements 有关光

学和光学测量的其他标准

Thermodynamics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热力学和温度测量

Thermodynamics in general 热力学综合

Heat. Calorimetry 热、量热学

Temperature-measuring instruments 温度测量仪器仪表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thermodynamics 有关热力学的其他标准 Electricity. Magnetism.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measurements 电学、磁学、电和磁的测量

Electricity. Magnetism. General aspects 电学、磁学一般特性

Measurement of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quantities 电和磁量值的

测量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有关电学

和磁学的其他标准

Radiation measurements 辐射测量

19 TESTING 试验

Test conditions and procedures in general 试验条件和规程综合

Environmental testing 环境试验

Mechanical testing 机械试验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sting 电工和电子试验

Non-destructive testing 无损检测

Particle size analysis. sieving 粒度分析、筛分

21 MECHANICAL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机械系统和通

用件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of machines, apparatus, equipment 机器、装置、设备的特性和设计

Screw threads 螺纹

Screw threads in general 螺纹综合

Metric screw threads 米制螺纹

Inch screw threads 英制螺纹

Special screw threads 特殊螺纹

Fasteners 紧固件

Fasteners in general 紧固件综合

Bolts, screws, studs 螺栓、螺钉、螺柱

Nuts 螺母

Washers, locking elements 垫圈、锁紧件

Rivets 铆钉

Pins, nails 销、钉

Rings, bushes, sleeves, collars 环、套管、管接头、承插

Clamps and staples 卡箍和U形环

Other fasteners 其他紧固件

Hinges, eyelets and other articulated joints 铰链、孔眼和其他关节连接件

Bearings 轴承

Bearings in general 轴承综合

Plain bearings 滑动轴承

Rolling bearings 滚动轴承

Shafts and couplings 轴和联轴器

Shafts and couplings in general 轴和联轴器综合

Shafts 轴

Couplings 联轴器、离合器、磨擦器

Keys and keyways, splines 键和键槽、花键

Balancing and balancing machines 平衡和平衡机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shafts and couplings 有关轴和联轴器的其他标准

Seals, glands 密封件、密封装置

Springs 弹簧

Housings, enclosures, other machine parts 机箱、外壳、其他机械部件

Gears 齿轮及齿轮传动

Flexible drives and transmissions 挠性传动和传送

Flexible drives and transmissions in general 挠性传动和传送综合

Belt drives and their components 带传动及其零件

Cable or rope drives and their components 缆索或绳索传动及其零件

Chain drives and their components 链传动及其零件

Other flexible drives and transmissions 其它挠性传动和传送 Rotary-reciprocating mechanisms and their parts 旋转-往复式机构及其部件

Lubrication systems 润滑系统

23 FLUID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流体系统和通用件

Fluid storage devices 流体存储装置

Fluid storage devices in general 流体存储装置综合

Stationary containers and tanks 固定容器和罐

Vessels and containers mounted on vehicles 车载槽罐和容器

Pressure vessels, gas cylinders 压力容器、气瓶

Cryogenic vessels 低温容器

Other fluid storage devices 其他流体存储装置

Pipeline components and pipelines 管道部件和管道

Pipeline components and pipelines in general 管道部件和管道综

Iron and steel pipes 铁管和钢管

Non-ferrous metal pipes 有色金属管

Plastics pipes 塑料管

Metal fittings 金属配件

Plastics fittings 塑料配件

Pipes and fittings of other materials 其他材料的管和配件

Flanges, couplings and joints 法兰、管接头及其连接件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 软管和软管组件

Seals for pipe and hose assemblies 管和软管组件的密封

Other pipeline components 其他管道部件

Valves 阀门

Valves in general 阀门综合

Globe valves 球阀

Ball and plug valves 球闸阀和旋塞阀

Gate valves 闸阀

Pressure regulators 压力调节器

Check valves 止回阀

Other valves 其他阀门

Pumps 泵

Fluid power systems 流体动力系统

Fluid power systems in general 流体动力系统综合

Pumps and motors 泵和马达

Cylinders 缸

Piping and couplings 管道和管接头

Control components 控制部件

Filters, seals and contamination of fluids 过滤器、密封垫和流体杂质

Other fluid power system components 其他流体系统部件

Ventilators. Fans. Air-conditioners 通风机、风扇、空调器

Compressors and pneumatic machines 压缩机和气动机械

Vacuum technology 真空技术

25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机械制造

Manufacturing forming processes 制造成型过程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工业自动化系统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in general 工业自动化系统综合

Machining centres 机械加工中心

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s 数控机床

Industrial robots. Manipulators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Industrial 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工业过程的测量与控制

Other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其他工业自动化系统

Machine tool systems 机床装置

Machine tool systems in general 机床装置综合

Modular units and other devices 组合单元和其他装置

Dividing and tool-workpiece holding devices 分度和刀具/工件夹持装置

Other machine tool systems 其他机床装置

Machine tools 机床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机床综合

Lathes 车床

Boring and milling machines 镗床和铣床

Planing machines 刨床

Broaching machines 拉床

Drilling machines 钻床

Grinding and polishing machines 磨床和抛光机

Sawing machines 锯床

Other machine tools 其他机床

Cutting tools 切削工具

Cutting tools in general 切削工具综合

Turning tools 车刀

Milling tools 铣刀

Tools for planing and broaching machines 刨床、拉床用刀具

Drills, countersinks, reamers 钻头、锪钻、铰刀

Saws 锯

Taps and threading dies 丝锥和板牙

Files 锉刀

Abrasives 磨料磨具

Other cutting tools 其他切削刀具

Chipless working equipment 无屑加工设备

Chipless work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无屑加工设备综合

Forging equipment. Presses. Shears 锻压设备、冲压机、剪切机 Rolling, extruding and drawing equipment 轧制、挤压和拉制设备

Moulding equipment 模制设备和铸造设备

Electrochemical machines 电化学加工机床

Other chipless working equipment 其他无屑加工设备

Hand-held tools 手持工具

Hand-held tools in general 手持工具综合

Pneumatic tools 气动工具

Electric tools 电动工具

Hand-operated tools 手动工具

Other hand-held tools 其他手持工具

Welding, brazing and soldering 焊接、钎焊和低温焊

Welding, brazing and soldering in general 焊接、钎焊和低温焊综合

Welding processes 焊接工艺

Welding consumables 焊接消耗品

Welding equipment 焊接设备

Welded joints 焊接接头

Brazing and soldering 钎焊和低温焊

Industrial furnaces 工业炉

Industrial furnaces in general 工业炉综合

Electric furnaces 电炉

Fuel furnaces 燃油炉

Heat treatment and coating 热处理

Surface treatment and coating 表面处理和涂覆

Surface treatment and coating in general 表面处理和涂覆综合 Surface preparation 表面预处理

Surface treatment 表面处理

Metallic coatings 金属镀层

Enamels 搪瓷

Organic coatings 有机涂层

Other treatments and coatings 其他处理和涂覆

27 ENERGY AND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能源和热传导工程

Energy and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in general 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内燃机

Gas and steam turbines, Steam engines 燃气和蒸汽轮机、蒸汽机

Burners. Boilers 燃烧器、锅炉

Burners and Boilers in general 燃烧器、锅炉综合

Liquid and solid fuel burners 液体和固体燃料燃烧器

Gas fuel burners 气体燃料燃烧器

Boilers and heat exchangers 锅炉和热交换器

Fuel cells 燃料电池

Heat pumps 热泵

Power stations in general 电站综合

Nuclear energy engineering 核能工程

Nuclear energy in general 核能综合

Reactor engineering 反应堆工程

Nuclear power plants. Safety 核电站、安全

Fissile materials 裂变物质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nuclear energy 有关核能的其他标准 Hydraulic energy engineering 水力工程

Solar energy engineering 太阳能工程

Wind turbine systems and other alternative sources of energy 风力发电系统和其他能源

Refrigerating technology 制冷技术

Heat recovery. Thermal insulation 热回收、绝热

29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气工程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general 电气工程综合

Magnetic materials 磁性材料

Insulating materials 绝缘材料

Insulating materials in general 绝缘材料综合

Paper and board insulating materials 纸和纸板绝缘材料

Plastics and rubber insulating materials 塑料和橡胶绝缘材料

Ceramic and glass insulating materials 陶瓷和玻璃绝缘材料

Mica based materials 云母基材料

Varnished fabrics 涂层织物

Other insulating materials 其他绝缘材料

Insulating fluids 绝缘流体

Insulating fluids in general 绝缘流体综合

Insulating oils 绝缘油

Insulating gases 绝缘气体

Other insulating fluids 其他绝缘流体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半导体材料

Conducting materials 导体材料

Electrical wires and cables 电线和电缆

Electrical wires and cables in general 电线和电缆综合

Wires 电线

Cables 电缆

Insulation 绝缘

Electric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电绝缘综合

Insulators 绝缘子

Bushings 套管

Insulation systems 绝缘系统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insulation 有关绝缘的其他标准

Component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电工设备元件

Component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general 电工设备元件综合 Magnetic components 磁性元件

Electr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电工和机电元件 Other component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电工设备用其他元件 Electrical accessories 电工器件

Electrical accessories in general 电工器件综合

Conduits for electrical purposes 导线管

Connecting devices 连接装置

Plugs, socket-outlets, couplers 插头、插座、联接器 Switches 开关

Fuses and other over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s 熔断器和其他过载保护装置

Relays 继电器

Other electrical accessories 其他电工器件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in general 开关装置和控制器综合

High 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高压开关装置和控制器

Low 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低压开关装置和控制器

Other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其他开关装置和控制器

Lamps and related equipment 电灯及有关装置

Lamps in general 电灯综合

Lamp caps and holders 灯头和灯座

Incandescent lamps 白炽灯

Fluorescent lamps. Discharge lamps 荧光灯、放电灯

Luminaires 照明设备

Lighting installation systems 照明安装系统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lamps 有关灯的其他标准

Rotating machinery 旋转电机

Rotating machinery in general 旋转电机综合

Components for rotating machines 旋转电机部件

Generators 发电机

Motors 电动机

Generating sets 发电机组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rotating machinery 有关旋转电机的其他标准

Transformers. Reactors 变压器、电抗器

Rectifiers. Convertors. Stabilized power supply 整流器、转换器、稳压电源

Galvanic cells and batteries 电池和蓄电池

Galvanic cells and batteries in general 电池和蓄电池综合

Primary cells and batteries 原电池和蓄电池

Acid 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es 酸性副电池及蓄电池

Alkaline 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es 碱性副电池及蓄电池

Other cells and batteries 其他电池和蓄电池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输电网和配电网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general 输电网和配电网综合

Substations. Surge arresters 变电站、电涌放电器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lines 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

Control equipment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用控制设备

Other equipment related to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其他有关输电网和配电网的设备

Electrical equipments for working in special conditions 特殊工作条件用电气设备

Electrical equipments for working in special conditions in general 特殊工作条件用电气设备综合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for outdoor use 户外用电气设备

Electrical apparatus for explosive atmospheres 易爆环境用电气设备

Other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working in special conditions 特殊工作条件用其他电气设备

Electric traction equipment 电力牵引设备

31 ELECTRONICS 电子学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general 电子元件综合

Resistors 电阻器

Resistors in general 电阻器综合

Fixed resistors 固定电阻器

Protentiometer, variable resistors 电位器、可变电阻器 Thermistors 热敏电阻器

Other resistors 其他电阻器

Capacitors 电容器

Capacitors in general 电容器综合

Fixed capacitors 固定电容器

Ceramic and mica capacitors 陶瓷电容器和云母电容器

Paper and plastics capacitors 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

Tantal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钽电解电容器

Alumini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铝电解电容器

Variable capacitors 可变电容器

Power capacitors 电力电容器

Other capacitors 其他电容器

Semiconductor devices 半导体器件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general 半导体器件综合

Diodes 二极管

Thyristors 晶体闸流管

Transistors 三极管

Oth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其他半导体器件

Electronic tubes 电子管

Electronic display devices 电子显示器件

Piezoelectric and dielectric devices 压电器件和介质器件

Electric filters 滤波器

Printed circuits and boards 印制电路和印制电路板

Electric component assemblies 电子器件组件

Integrated circuits. Microelectronics 集成电路、微电子学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for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电子电信设备用机电零部件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in general 机电零部件综合

Plug-and-socket devices. Connectors 插头和插座装置、连接器 Switches 开关

Other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其他机电零部件

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电子设备用机械构件

Optoelectronics. Laser equipment 光电子学、激光设备

33 TELECOMMUNICATIONS. AUDIO AND VIDEO ENGINEERING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

Telecommunications in general 电信综合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Applications 电信业务、应用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电信系统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general 电信系统综合

Transmission systems 传输系统

Switching and signalling systems 交换和信令系统

Telephone networks 电话网络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数据通信网络

Lines, connections and circuits 线路、连接和电路

Other equipment fo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其他电话、电报和电信系统用设备

Tele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电信终端设备

Tele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in general 电信终端设备综合

Telephone equipment 电话设备

Paging equipment 寻呼设备

Equipment for telex, teletext, telefax 用户电报、可视图文、传真设备

Other tele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其他电信终端设备 Radiocommunications 无线通信

Radiocommunications in general 无线通信综合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equipment 接收和发射设备

Radio relay and fixe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无线中继和固定卫星通信系统

Cabled distribution systems 电缆分配系统

Mobile services, 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TETRA) 移动业务、地面无线中继线路

Mobile services, paging systems 移动业务、寻呼系统

Mobile services,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DECT) 移动业务、数字增强无绳电信系统(DECT) Mobile services, Satellite 移动业务、卫星

Mobile servies,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 移动业务、移动通信用全球系统(GSM)

Other equipment for radiocommunications 其他无线通信设备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 电磁兼容性(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n general 电磁兼容性综合

Emission 发射

Immunity 抗扰性

Other aspects related to EMC 有关电磁兼容性的其他方面

Components and accessorie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电信设备用部件和附件

Components and accessories in general 部件和附件综合

Coaxial cables. Waveguides 同轴电缆、波导

Wires and symmetrical cables 导线和对称电缆

. connectors 射频连接器

Aerials 天线

Other components and accessories 其他部件和附件

Special measuring equipment for use in telecommunications 电信专用测量设备

audio, video and audiovisual engineering 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

audio, video and audiovisual systems in general 音频、视频和视听系统综合

Amplifiers 放大器

Radio receivers 无线电接收机

Television receivers 电视接收机

Audio systems 音频系统

Video systems 视频系统

Accessories 附件

Multimedia systems and teleconferencing equipment 多媒体系统和电话会议设备

Other audio, video and audiovisual equipment 其他音频、视频和视听设备

Television and radio broadcasting 电视播放和无线电广播

Fibre optic communications 光纤通信

Fibre optic systems in general 光纤系统综合

Fiber and cables 光纤和光缆

Fiber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光纤连接器

Optic amplifiers 光放大器

Other fiber optic equipment 其他光纤设备

Telecontrol. Telemetering 遥控、遥测、遥感

3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 MACHINES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 general 信息技术(IT)综合

Character sets and information coding 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Languages used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用语言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system documentation 软件开发和系统文件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OSI) 开放系统互连(OSI)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in general 开放系统互连(OSI)综合 Multilayer applications 多层应用

Physical layer 物理层

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

Network layer 网络层

Transport layer 运输层

Session layer 会话层

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

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

Networking 网络

Computer graphics 计算机图形技术

Microprocessor systems 微处理机系统

IT Terminal and other peripheral equipment IT终端和其他外围设备 Interface and interconnection equipment 接口和互连设备

Data storage devices 数据存储设备

Data storage devices in general 数据存储设备综合

Paper cards and tapes 纸卡和纸带

Magnetic storage devices in general 磁存储设备综合

Magnetic disks 磁盘

Magnetic tapes 磁带

Cassettes and cartridges for magnetic tapes 盒式磁带和磁带盒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光学存储设备

Other data storage devices 其他数据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应用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eneral 信息技术应用综合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Identification cards and related devices 识别卡和有关装置

IT applications in office work 信息技术在办公中的应用

IT applications in information, documentation and publishing 信息技术在信息、文献和出版中的应用

IT applications in banking 信息技术在银行中的应用

IT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 信息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

IT applications in transport and trade 信息技术在运输和贸易中的应用

IT applications in science 信息技术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IT applications in health care technology 信息技术(IT)在保健技术中的应用

IT applications in other fields 信息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Office machines 办公机械

37 IMAGE TECHNOLOGY 成像技术

Optical equipment 光学设备

Photography 摄影技术

Photography in general 摄影技术综合

Photographic equipment. Projectors 摄影设备、投影仪

Photographic paper, films and cartridges 相纸、胶卷和暗盒 Radiographic films 射线照相胶片

Photographic chemicals 摄影用药品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photography 有关摄影技术的其他标准 Cinematography 电影

Cinematography in general 电影综合

Motion picture equipment 电影设备

Motion picture films. Cartridges 电影胶片、暗盒

Other standards related to cinematography 有关电影的其他标准 Document imaging applications 文献成象技术

Graphic technology 印制技术

Graphic technology in general 印制技术综合

ICS分类号(国际标准分类法)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 (ICS) 编码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01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01.020Terminology (principles and coordination)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01.040Vocabularies词汇 01.040.01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Vocabularies)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词汇)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行政、运输 (词汇)01.040.03Sociology. Services. Compan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Transport (Vocabularies) 01.040.07Mathematics. Natural sciences (Vocabularies)数学、自然科学 (词汇) 01.040.11Health car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医药卫生技术(词汇) 01.040.13Environment and health protection. Safety (Vocabularies)环保、保健与安全 (词汇) 01.040.17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Physical phenomena (Vocabularies)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 (词汇) 01.040.19Testing (Vocabularies)试验 (词汇) 01.040.21Mechanical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01.040.23Fluid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流体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01.040.25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机械制造 (词汇) 01.040.27Energy and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能源和热传导工程 (词汇) 01.040.29Electrical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电气工程 (词汇) 01.040.31Electronics (Vocabularies)电子学 (词汇) 01.040.33Telecommunications. Audio and video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 (词汇) 01.040.35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 machines (Vocabularies)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 (词汇) 01.040.37Imag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成像技术 (词汇) 01.040.39Precision mechanics. Jewelry (Vocabularies)精密机械、珠宝 (词汇) 01.040.43Road vehicle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道路车辆工程 (词汇) 01.040.45Railway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铁路工程 (词汇) 01.040.47Shipbuilding and marine structures (Vocabularies)造船和海上建筑物 (词汇) 01.040.49Aircraft and space vehicle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航空器和航天器技术 (词汇) 01.040.53Materials handling equipment (Vocabularies)材料储运设备 (词汇)

分类法与主题法的比较

分类法与主题法的比较 分类法和主题法是图书情报单位广泛使用的两种主要检索方法。它们既有相共性,又有各异的特征。这种特征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显示出二者互有长短、各有千秋。 标签:分类法主题法 图书馆为了发挥馆藏图书的最大效用,必须将其所藏每种图书的内容向读者揭示出来。 目前,世界上尽管有多种多样的检索方法,但归根结底只有两种:即图书分类法和主题法。 1、图书分类法和主题法 图书分类法是按图书内容的学科(知识)属性来系统揭示和组织图书资料的方法。它通过类目之间的关系,使类目按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由总到分、由一般到具体,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级展开,是一种等级的分类法。它采用数字、字母或数字和字母相混合号码作为标识符号,通过标识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和固定各级类目的先后次序。以基本类目作为基本词汇。 2、图书分类法和主题法的比较 分类法和主题法是图书情报单位广泛使用的两种检索方法它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从文献的主题出发。分类法的类目和主题法的标题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说是主题。分类法和主题法既有相同的共性方面,又有各异的特性方面。从相同的共性来说,首先它们都是揭示和检索各种类型的图书资料,其次,它们都是图书情报单位用来组织和编排图书资料检索工具向读者揭示、宣传和流通图书资料的一种手段。从分类法和主题法相互区别的特性来说,主要表现在: 2.1体系结构不同逻辑次序分类系统是分类体系结构的主体。这种体系结构,是为了充分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便于读者从学科门类进行系统性(族性)检索。字顺系统是主题法体系结构的主体,这种体系结构是为了满足事物进行专指性(特性)检索的需要。 2.2揭示事物的角度不同主题法着眼于特定事物,具体问题和对象,它不管学科的分野,也不管学科之间的逻关系,只是对特定事物及其它各部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分类法则是着眼事物的学科性质,揭示事物属于什么学科门类,便于读之中进行研究和探索。比如说;“(肥料)”,分类法把有关肥料的资料集中在“肥料”这一类目之中,然后再按肥料的成分,性质、作用等层层划分。但在主题法中,却把有关各种肥料的资料却分散到各个肥料的名字下面,而在肥料这个标题下只有关于肥料的一般性著作。

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方法研究

DATA 2010 09——63 A cademic World DATA 一、研究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方法的背景及意义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促进了新产业的兴起,新兴产业的创新性和成长性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北京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文化创意、物流、会展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已成为新时期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亮点。目前国际上有关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各种相关统计标准缺乏内在统一性。国内的制定和管理方面比较滞后。在缺少统一规范的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情况下,各地纷纷自行制定新兴产业统计办法,在分类原则和方法上随意性较大,导致地区内、地区间数据缺乏可比性,对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难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探索新兴产业标准的制定方法,加强标准制定的规范性、科学性,对推进新产业统计理论研究,促进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产业分类及新兴产业理论研究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在20世纪30年代最早提出三次产业理论。联合国统计司主持和参与完成的各种统计分类划分中,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和北美产业分类体系影响最大。改革开放前,我 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方法研究 新产业统计标准研究课题组 (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zhangxiaojie@https://www.doczj.com/doc/0516367035.html, )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新兴产业统计标准制定和应用缺乏规范的现状,通过研究国内外产业分类和新兴产业相关理论,结合北京市近年进行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会展等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研制和新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践,制定出今后编制新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应遵循的原则;同时对标准制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研究了较为实用的三种标准制定的工作流程模版。 关键词:新兴产业 分类 研究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0)09-063-03 国产业分类由九部委联合制发《关于劳动计划、统计中的范围、指标、分类和计算方法的暂行规定》(草案),改革开放后发布了第一部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4754—84)》,后经历了两次修改,形成目前的国标2002版。 而随着技术创新、产业分化和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新兴产业孕育而生,并具有科技创新性、知识密集性、高成长性、产业关联性强、产业边界模糊五个方面的特征。其中产业边界模糊是随着技术创新和管制放松的产业融合而出现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交叉,从而导致传统产业间边界模糊和消失的情况。 三、北京市在新产业统计标准研制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近年来出台的新产业标准及其作用 北京经济正处于由重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时期,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为此,2005年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研究并相继出台了多项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已被各级统计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广泛应用,成为开展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评价的重要工具。 (二)北京市研制应用新产业标准的分类方法与特点1. 文化创意产业:应用产业价值链方法,着眼于产业运作的全过程,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82个行业小类、6个行业中类和1个行业大类纳入文化创意产业范畴,

会议类型分类法

目录 概述 (1) (1)按照举办单位划分 (1) 一般认为,按照举办单位性质划分不同,可将会议分为三大类: (1) 公司类会议 (2) 公司类会议的主题通常是管理、协调和技术等,具体可分为: (2) 社团协会类会议 (2) 其他组织会议 (2) (2)按会议规模划分 (3) 根据会议的规模即参加会议的人数的多少,会议可以分为: (3) (3)按照会议活动特征划分 (3) 根据会议活动特征的不同,会议可以分为: (3) (4)按照会议的性质和内容划分 (5) (5)新型和新颖会议类型 (7) 除以上提到的会议类型外,还有以下几种新型和新颖的会议类型: (7) 概述 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公司化运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会议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达成一定的目的或目标。因此根据人数、会议内容、性质等对会议会进行不同的划分。 (1)按照举办单位划分 一般认为,按照举办单位性质划分不同,可将会议分为三大类:

、公司类会议 B、社团协会类会议 C、其他组织会议 公司类会议 公司类会议规模大小不一,小到几个人,大到上千人。公司类会议的数量极其庞大,但是由于很多公司并不愿意对外宣传内部会议,所以公司类会议的数量很难准确统计。 公司类会议的主题通常是管理、协调和技术等,具体可分为: A、销售会议 B 、经销商会议 C、技术会议 D、管理者会议 E、董事会会议 F、股东会议等 社团协会类会议 社团协会类会议因人数和性质的不同而互不相同,规模从小型地区性组织、省市级协会到全国性协会乃至国际性协会不等。社团协会大致可以细分为: A 、行业协会 B 、专业和科学协会 C 、教育协会 D 、技术协会等 其中行业协会是会展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因为协会的成员多为业内成功管理人员。社团协会类会议通常伴有展览会。 其他组织会议 这类会议的典型代表是政府机构会议,其中,省市县级的中小规模的政府机构会议数量十分庞大,是一个非常可观的会议市场。

分类法和主题法谈分类法与主题法的比较研究

分类法和主题法谈分类法与主题法的比较研究 [摘要]分类法和主题法是图书情报单位广泛使用的两种主要检索方法。它们既有相共性,又有各异的特征。这种特征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显示出二者互有长短、各有千秋。 [关键词]分类法;主题法 图书馆为了发挥馆藏图书的最大效用,必须将其所藏每种图书的内容向读者揭示出来。 目前,世界上尽管有多种多样的检索方法,但归根结底只有两种:即图书分类法和主题法。 1. 图书分类法和主题法 图书分类法是按图书内容的学科(知识)属性来系统揭示和组织图书资料的方法。它通过类目之间的关系,使类目按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由总到分、由一般到具体,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级展开,是一种等级的分类法。它采用数字、字母或数字和字母相混合号码作为标识符号,通过标识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和固定各级类目的先后次序。以基本类目作为基本词汇。以类目的相互关系来表达复杂概念的一类检索语言。《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即是分类语言的一种体现。主题法是按图书资料内容的主题名称来揭示和排检图书资料

的方法。是通过词语间的基本关系,将独立的分散的主题词有机地联系起来,间接体现学科体系的逻辑关系。它是采用自然语言中的名词术语。作为描述和表达图书资料内容主题的词语标识系统。这种方法,从其形式来看,以规范的词语作为主题标识和查找依据,并按标题字顺序排列。从本质来说,则是从特定事物着眼,通过参见系统形式标题“网络”,通过组配集中特定事物有关的部分问题或者全部问题。 2. 图书分类法和主题法的比较 分类法和主题法是图书情报单位广泛使用的两种检索方法,它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从文献的主题出发。分类法的类目和主题法的标题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说是主题。分类法和主题法既有相同的共性方面,又有各异的特性方面。从相同的共性来说,首先它们都是揭示和检索各种类型的图书资料,其次,它们都是图书情报单位用来组织和编排图书资料检索工具向读者揭示、宣传和流通图书资料的一种手段。从分类法和主题法相互区别的特性来说,主要表现在: 2.1 体系结构不同 逻辑次序分类系统是分类体系结构的主体。这种体系结构,是为了充分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便于读者从学科门类进行系统性(族

网络环境下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的发展[摘要]:文章讨论了分类法和主题法和其在网络上的应用,以及展示了在网络环境下分类法和主题法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检索的发展 1.1分类、主题检索语言的特点 将表示各种知识领域(学科及其研究问题)的类目按知识分类原理进行系统排列并以代表类目的数字、字母符号(分类号)作为文献主题标识的一类情报检索语言,亦称分类法。使用分类检索语言建立的文献情报检索系统能够使检索者鸟瞰全貌、触类旁通,对系统地掌握和利用一个学科或专业范围的知识和情报十分方便、有效。 分类检索语言可分为等级体系分类语言(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和分析—综合分类语言(组配式分类法),它们可统称为分类系统1。体系分类法是一种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制概念标识系统。它是对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进行逻辑分类和系统排列而构成的2。组配分类法的构成是基于概念的可分析性和可综合性的。即一个复杂概念可以分析为若干简单概念(或概念因素),若干简单概念可以综合为一个复杂概念。 等级体系分类语言属于先组式语言,分类体系明显,容易理解,但因其采用列举式列类方法和类目的单线排列方式,所以存在着不能无限容纳概念的局限性和集中与分散的矛盾。分析综合分类语言就本质而言属于后组式语言,不过通常采取先组散组式的使用方式,它基本克服了等级体系分类语言的缺点,但分类体系不够明显,较不易理解。 1周宁.信息组织(第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5. 2张琪玉. 情报语言学基础(增订第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使用语词标识的一类情报检索语言,亦称主题法3。其基本的、共同的特点是:①用自然语言中的名词术语经过规范化后直接作为文献主题标识,直观性好;②按字顺序列排列标识,检索者较易使用;③具有按文献主题(文献所论述的事物)集中文献情报的功能,对有关某一事物的检索效率较高;④用参照系统及其他方法间接显示文献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其系统性不及分类检索语言,对一学科或专业文献作全面、系统的检索比较困难;⑤较接近自然语言,所以较易与自然语言结合使用。 2.网络环境下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是必然发展趋势 传统情报检索语言在情报检索中起到语言保证作用,因为它是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的共同语言,起到沟通情报的存贮和检索两个过程及标引人员和检索人员双方思想的桥梁作用。情报检索语言4是根据情报检索的需要而创制的人工语言,专门用于各种手工的和计算机化的文献情报存储检索系统,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和检索课题概念,亦称文献工作语言。按其结构原理,可分为分类检索语言(分类法)、主题检索语言(主题法)和代码检索语言;按其标识的组合使用方法,可分为先组式(列举式)语言和后组式(组配式)语言。 目前,网络信息检索工具主要是基于范畴层次的搜索引擎和基于语词层次的搜索引擎。传统检索语言经过网络适应性改造后,能够成为目前及将来相当时期内最主要、最重要、最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方法,依然能为网络信息检索提供语言保证。 2.1 网络环境下的分类法检索语言 网络上现在主要有两类分类体系:一类以传统分类法的简本为结构,类目级别一般为二、 3周宁.信息组织(第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83. 4Daichuan情报检索语言. 2011-06-20 22:31:27 https://www.doczj.com/doc/0516367035.html,/wiki/%E6%83%85%E6%8A%A5%E6%A3%80%E7%B4%A2%E8%AF%AD%E8%A8%80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中国对外贸易指数编制说明] 海关总署 按协调编码制度( HS )分类,分为 HS4 位编码指数和 HS2 位编码指数;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初级产品、工业制品两大项及下一级子项分别计算其指数;按广义经济分类( BEC ),分为消费品、中间品和投资品 ;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农林业、采掘业、制造业等。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缩写 HS ,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 CCCN )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础上,参酌国际间其他主要的税则、统计、运输等分类目录制定的一个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 2002 年版《协调制度》有 22 类 99 章。货物按其加工程度,依原材料、未加工产品、半成品和成品的顺序排列。例如,活动物在第 1 章,动物生皮和皮革在第 41 章,而皮鞋在第 64 章。章内和品目内也同样按此排序。我国从 1992 年开始采用《协调制度》编制对外贸易统计,并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实际情况,在《协调制度》原 6 位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了第 7 位和第8 位编码,以便计税、统计及贸易管理。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缩写 SITC) , 由联合国统计局主持制订、联合国

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 , 旨在统一各国对外贸易商品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对比。 SITC 采用经济分类标准,按照原料、半制品、制成品顺序分类,并反映商品的产业来源部门和加工阶段。 SITC 第 3 版采用 5 位数编码结构,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按经济类别划分为 10 大类:食品和活动物,饲料和烟草,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腊,化学和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商品。大类下依次分为 67 章、 261 组、 1033 个目和 3118 个基本编号。 按大类经济类别分类(Classification 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 缩写 BEC), 是国际贸易商品统计的一种商品分类体系,由联合国统计局制订、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BEC 是为按照商品大的经济类别综合汇总国际贸易数据制订的,是按照国际贸易商品的主要最终用途,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本项目编号重新组合排列编制而成。通过 BEC 分类,可以把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编制的贸易数据转换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框架下按最终用途划分的三个基本货物门类: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以便把贸易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及工业统计等其他基本经济统计结合起来用于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进行分析。BEC 分类采用 3 位数编码结构。第三次修订本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 7 大类:食品和饮料、工业供应品、燃料和润滑油、资本货物 ( 运输设备除外 ) 及其零附件、运

第01讲 会议类型(一)

第一节会议类型 会议分类有多种划分方法,可以按性质、规模、与会代表来源、会议特征、会议职权、举办单位、会议内容及方式等进行划分。 一、按会议性质划分 1.法定性会议 法定性会议即根据有关法律与法规规定必须举行的会议,以及特定组织为履行法定职责而举行的会议。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企业的董事会议和股东大会等就是根据有关法律与法规规定必须举行的会议,又如各种法定组织的领导人办公会议等就是特定组织委履行法定责任而举行的会议。 2.非法定性会议 非法定性会议即法律和法规允许的、法定性会议以外的会议,如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交流恳谈会、经贸洽谈会等。 二、按会议规模划分 会议的规模即参加会议人数的多少,会议按其规模大小来分类,分为特大型会议、大型会议、中型会议、小型会议四种。 特大型会议:出席人数在10000人以上,例如节日聚会、庆祝大会等; 大型会议:出席人数在1000~10000人之间; 中型会议:出席人数在100~1000人之间; 小型会议:出席人数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但不超过100人。 三、按与会者代表的地域范围划分 按参加会议的人员范围分类,可将会议分为国际性会议、全国性会议、区域性会议等类型。 1.国际性会议 国际性会议是指与会者来自或代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会议。 2.全国性会议 全国性会议是指与会者来自或代表全国各地或各条战线的会议。 3.区域性会议 区域性会议是指与会者来自一个国家的同一区域或代表同一区域内若干单位的会议。这里的“区域”既可以是行政区别,也可以是自然区域或经济合作区域。 四、按会议特征(作用)划分 按会议特征(作用)来分,则可分为政治性会议、商务性会议、交流性会议、专业学术会议、度假性会议、展销会议、培训行业等。 政治性会议是指国际政府组织、国际和地方政府为某一政治问题召开的会议。会议可根

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

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1950年出版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英文简称SITC,该分类表1950年7月1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正式通过,作为国际贸易统计、对比的标准分类。经社理事会建议各国政府采纳这种分类体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修订本把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其中在435个分组里又细分了1 573个子目,其余351个分组不分子目,合计共有1 924个统计基本项目,各国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子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前二位数字表示类、章次,前三位数字表示组别,前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别,如果该分组下设子目,则为五位数,分组前有一圆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分类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主要是按照商品的加工程度由低级到高级编排的,同时也适当考虑商品的自然属性。1976联合国开始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制国际贸易的统计资料。我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主要分成两大类: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又细分为五小类、工业制成品细分为八小类。 HS分类方法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是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统计、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它除了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外,对运输商品的计费、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以及普遍优惠制税号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HS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每4年修订1次.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使用HS,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都是以HS分类的。 HS的总体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归类规则;类、章及子目注释;按顺序编排的目与子目编码及条文。这三部分是HS的法律性条文,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和严密的逻辑性。HS首先列明6条归类总规则,规定了使用HS对商品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守的分类原则和方法。HS的许多类和章在开头均列有注释(类注、章注或子目注释),严格界定了归入该类或该章中的商品范围,阐述HS中专用术语的定义或区分某些商品的技术标准及界限。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章以下再分为目和子目。商品编码第一、二位数码代表“章”,第三、四位数码代表“目”(Heading),第五、六位数码代表“子目”(Subheading)。前6位数是HS 国际标准编码,HS有1241个四位数的税目,5113个六位数子目。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已分出第七、八、九位数码。 在HS中,“类”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如食品、饮料和烟酒在第四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在第六,纺织原料及制品在第十一类,机电设备在第十六类。运输设备在第十七类,武器、弹药在第十九类等。HS“章”分类基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相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入同一章。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如52章棉花,按原棉——

会议及分类

三、按照会议的性质和内容划分 根据会议的性质和内容不同,会议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年会 年会是就某一特定主题展开讨论的聚会,议题涉及政治、经贸、科学、教育或者技术等领域。年会通常包括一次全体会议和几个小组会议。年会可以单独召开,也可以附带展示会,多数年会是周期性的,最常见的周期是一年一次。参加年会全体会议的人员通常比较多,一般要租用大型宴会厅或者会议厅。小组会议上讨论的是具体问题,所租用的是小会议室。 B、专业会议 专业会议的议题通常是具体问题并就其展开讨论,可以召开分会,也可以只开大会。就与会者人数而言,专业会议的规模可大可小。 C、代表会议 顾名思义,代表会议指由代表某一利益群体的与会者参加的会议。代表会议的规模和出席人数差别很大。代表会议这个词在英文里的对等词是congress,最常在欧洲和国际活动中使用。从本质上讲,它与另一个英文词conference(会议)大致相同,但是在美国,congress 这个词用来指立法机构,所以美国指代表会议时经常用conference 或convention。 D、论坛 论坛的特点是反复深入的讨论,一般由小组组长或演讲者来主持。它可以有许多的听众参与,并可由专门小组成员与听众就问题的各方面发表意见和看法,两个或更多的讲演者可能持相反的立场,对听众发表讲演而不是互相讲给对方听。主持人主持讨论会并总结双方观点,允许听众提问。 E、座谈会、专题讨论会 座谈会和专题讨论会比论坛要正式和严谨一些,由主持人或演讲人进行一种陈述讲演,有一些预定好的听众参加。与论坛相比,与会者在座谈会和专题讨论会中在平等交换意见的气氛和特征方面要弱一些。 F、讲座 讲座更正式和更有组织一些,常由一位或几位专家进行个别讲演,讲座的规模可大可小。观众在讲座后可以提问,有时主办方也会不安排观众提问。 G、研讨会、专家讨论会、讨论会 这类会议通常在主持人主持下进行,与会者参与较多,可以平等交换意见、分享知识和经验;一般在相对范围内进行,规模较小;当规模变大时,就演变成了论坛、讨论会或专题讨论会。 H、专题讨论会 专题讨论会指为处理专门问题或特殊分配任务而进行的小组会议,与会者就某一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分享知识、技能和对问题的看法。 I、培训性会议 一般至少要用一天的时间,多则几周。这类培训会议需要特定场所,培训内容高度集中,由某个领域的专业培训人员教授。 J、奖励表彰会议 企业或公司为了表彰、奖励工作出色的员工、分销商或客户而举行的会议,它是企业或公司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 K、其他特殊会议 如茶话会、晚餐会及一些娱乐活动等。这样的会议应注意选择适宜的环境和场所。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对照表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对照表(一)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 — 2002)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 A 农、林、牧、渔业 01 农业 011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的种植0112 薯类的种植0113 油料的种植0114 豆类的种植0115 棉花的种植0116 麻类的种植0117 糖料的种植0118 烟草的种植0119 其他作物的种植0111 谷物及其他未列明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及其他未列明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及其他未列明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及其他未列明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及其他未列明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及其他未列明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及其他未列明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及其他未列明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及其他未列明作物的种植 012 蔬菜、园艺作物的种植 0121 蔬菜的种植 0122 花卉的种植 0123 其他园艺作物的种植0112 蔬菜、园艺特产及苗圃产品的种植 0112 蔬菜、园艺特产及苗圃产品的种植 0112 蔬菜、园艺特产及苗圃产品的种植 013 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0131 水果、坚果的种植 0132 茶及其他饮料作物的种植0133 香料作物的种植 0140 中药材的种植0113 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0113 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0113 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及其他未列明作物的种 植 02 林业 021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育种和育苗 造林 林木的抚育和管理0200 林业、伐木业和有关的活动0200 林业、伐木业和有关的活动0200 林业、伐木业和有关的活动 022 木材和竹材的采运 0221 木材的采运0222 竹材的采运0230 林产品的采集0200 林业、伐木业和有关的活动0200 林业、伐木业和有关的活动0200 林业、伐木业和有关的活动 03 畜牧业 0310 牲畜的饲养0320 猪的饲养 0330 家禽的饲养0340 狩猎和捕捉动物0390 其他畜牧业0121 牛、绵羊、山羊、马、驴、骡和驴骡的饲养;乳品加工 0122 其他家畜的饲养;未另列明的畜产品的生产 0122 其他家畜的饲养;未另列明的畜产品的生产 0150 狩猎、捕捉和猎物的繁殖,包括有关的服务活动 0122 其他家畜的饲养;未另列明的畜产品的生产 0130 "其他家畜的饲养;未另列明的畜产品的生产;农作物的种植与家畜的饲养相结合(农牧混合)" 04 渔业 041 海洋渔业 0411 海水养殖0412 海洋捕捞0500 渔业、鱼苗站和养鱼场业务;与渔业有关的服务活动0500 渔业、鱼苗站和养鱼场业务;与渔业有关的服务活动 042 内陆渔业 0421 内陆养殖0422 内陆捕捞0500 渔业、鱼苗站和养鱼场业务;与渔业有关的服务活动0500 渔业、鱼苗站和养鱼场业务;与渔业有关的服务活动 05 农、林、牧、渔服务业 051 农业服务业 0511 灌溉服务0140 农业和畜牧业服务活动,但

会议类型分类法

会议类型如何分类 目录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1)按照举办单位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般认为,按照举办单位性质划分不同,可将会议分为三大类:错误!未定义书签。公司类会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公司类会议的主题通常是管理、协调和技术等,具体可分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社团协会类会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其他组织会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2)按会议规模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根据会议的规模即参加会议的人数的多少,会议可以分为: . 错误!未定义书签。(3)按照会议活动特征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根据会议活动特征的不同,会议可以分为: ................. 错误!未定义书签。(4)按照会议的性质和内容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5)新型和新颖会议类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除以上提到的会议类型外,还有以下几种新型和新颖的会议类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 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公司化运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会议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达成一定的目的或目标。因此根据人数、会议内容、性质等对会议会进行不同的划分。 (1)按照举办单位划分 一般认为,按照举办单位性质划分不同,可将会议分为三大类: A、公司类会议 B、社团协会类会议 C、其他组织会议

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分类法与主题法

【标题】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分类法与主题法 【内容提要】分类法与主题法是网络信息组织的两种主要方法。文章综述了分类法与主题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完善的办法,并指出分类主题一体化是网络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摘要题】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 【关键词】网络信息组织/ 分类法/ 主题法/ 分类主题一体化/ 关键词/ 搜索引擎 【正文】 网络信息组织就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将Internet 中某一方面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网站或网页中可索引的公共信息,不包括各种专门数据库的信息)经过整序、优化,形成一个便于有效利用的系统过程。分类法与主题法是网络信息组织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本文拟分析分类法与主题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 用情况,并探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 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运用 1.1 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传统的分类法,主要用于学术性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查询。如利用杜威十进制法(DDC) ,比较成功的综合性网络目录有加拿大国家图书馆的“ CanadianInformationbySubject ”。较好的专题性网络目录有加拿大多伦多参考图书馆的“ ExpandingUniverse ”,主要面向天文学资源。另有一些特色站点是“ GNOSIS ”、“ CyberDewey ”、“ Sized ”、“ WWLIB ”等;使用国际十进制分类法(UDC) 的网络目录有“ BUBLESubjectTree ”,它覆盖了英国国内综合性网上资源。“ NISS ”,综合性网络目录,类目前标有UDC 分类号。“ SOSIG ”,它选用了UDC 的社会科学部分的分类号,共有26 个类号;使用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LC) 的网络目录如“ CYBERSTACKS ”,由美国依阿华大学开发,主要提供6 大部类的资源。国内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较少,《中图法》作为容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中文图书分类法,只有在中文搜索引擎“网络指南针”中得到了应用,目前只有两级类目框架。应该说真正意义上的《中图法》的网络版还没有出现。二是采用自编的分类体系,其设计从普通用户出发,主要用于通用性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查询。网络信息组织的自编分类体系大都是主题分类法,主题分类法基本上采用等级结构,以主题为中心,按事物而不是按学科划分类目。大多数中文搜索引擎就是采用这种分类体系来组织信息,如著名的中文搜索引擎雅虎中国 (Yahoo!) 。 1.2 利用分类法组织网络信息的优势 (1) 分类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分类法采用划分范畴的树状结构按事物或学科分类组织网上信息资源,具 有层次清晰、体系稳定等优点。 (2) 分类法便于浏览检索。分类法的等级结构便于用户在查找时进行浏览。当用户的检索目的不明确或检 索词不确定时,分类浏览方式更有效率,它引导着用户按照初始的目标一步一步接近需求的信息。 (3) 分类法提供对非文本信息的组织。当前,网络信息资源中非文本信息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分类法独有的聚类功能和代码标识在组织和揭示多媒体信息中占有极大的优势。 (4) 检索语言的通用性。分类法以知识分类为基础,以符号为标识,具备成为不同语言转换中介的条件。 1.3 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中文搜索引擎都采用自编的分类体系组织网络信息,这种自编的分类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分类体系不严密。一些搜索引擎在划分类目时,并未真正从知识领域、知识体系的角度来分类,而仅仅从商业角度考虑,因而使得分类体系漏掉了许多重要的知识领域,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受到很大的影

会议的种类与工作原则

会议的种类与工作原则 (一)会议的种类 会议作为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或从事各项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其应用十分广泛,因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类型。 1.按会议的规模划分 会议的规模是相对的,通常依据出席会议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四类: (1)小型会议。一般是指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参加的会议,但往往不少于3人。两人会面、交谈通常不称为会议。如各种办公会、座谈会、现场会。小型会议一般安排在工作现场或小型会议室召开。 (2)中型会议。一般是指人数在几十人至数百人参加的会议。如节日慰问会、表彰会、学术交流会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职代会。中型会议根据与会人员数量,可安排在会议厅或礼堂召开。 (3)大型会议。一般是指人数在千人至数干人参加的会议。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博览会、交易会。大型会议一般在礼堂、会堂或剧场、会议中心召开。 (4)特大型会议。一般是指人数在万人以上的集会。如大型节日集会、庆祝大会等,特大型的会议一般可在体育场、露天广场召开。 2.按会议内容划分 (1)综合性会议。一次会议要讨论和研究多方面的问题,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常务会议等。 (2)专题性会议。这类会议一次只集中解决一方面的问题,讨论研究一方面的事情或工作,如专题讨论会、年度销售会议等。 3.按会议的性质划分 (1)决策性会议。决策性会议是指拥有立法权或决策权的领导机关或领导层,为了制定和颁布有针、政策、法规或就某些问题进行商讨,对重大事项做出决策而召开的会议。决策性会议大致包括以下两种: ①代表性会议。是指按照法定的程序,为了制定颁布法律、法规,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等重大事项而召开的会议。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等。 ②领导办公会议。是指由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内部定期召开的,研究日常工作中重要事项,并做出决策的会议。如各级领导机关的领导办公会议、董事会议等。 (2)非决策性会议。非决策性会议是不产生需要贯彻执行的政策、法规或不做出决策的会议。非决策性会议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日常办公会议。通常是指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职能,具体研究、讨论日常工作的会议。如工作例会、办公会议等。 ②咨询性会议。通常是指在做出重大决策、具体开展工作之前,邀请有关专家对决策目标和方案进行可行性的咨询、论证的会议。如投资咨询会等。 ③总结交流会议。通常是指在工作任务完成之后,对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交流的会议。如经验交流大会、工作总结大会等。 ④洽谈谈判性会议。通常是指围绕商业活动达成合作事宜,签订合同协议的会议。如订货会、商务洽谈会等。 ⑤进修培训会议。通常是指为了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强化理论知识,加强专业技能而召开的会议。如公文写作培训会议等。 ⑥庆典性会议。通常是指为了庆祝重要节日、重大事件或工作取得重大成果而召开的会议。如联欢会、庆祝大会、周年庆等。

国际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分类法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简称ICS) 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标准文献分类法。它主要用于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和 国家标准以及相关标准化文献的分类、编目、订购与建库,从而促进国际标准、区域 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其他标准化文献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我国“国际标准分类法跟踪 研究及在标准对外通报中的应用”课题组,对原版ICS进行了系统的跟踪研究,针对 原版ICS的体系结构并结合我国标准化特点,综合各个专业标准化部门的意见和我国 标准化工作的实践经验,在原版ICS第四版的基础上推出了中文版《国际标准分类法 (第三版)》。为了方便国内标准化工作,增加类目扩充的协调统一,本书在不改变原 版ICS分类法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增补了个别类目和类目注释,并已将增补内容作为 我国对ICS的修改意见提交ISO。ICS是一个等级分类法,包含三个级别。第一级包 含40个标准化专业领域,各个专业又细分为407个组(二级类),407个二级类中的 134个又被进一步细分为896个分组(三级类)。国际标准分类法采用数字编号。第一 级和第三级采用双位数,第二级采用三位数表示,各级分类号之间以实圆点相隔。I CS一些二级和三级类类名下设有范畴注释和/或指引注释。一般来说,范畴注释列 出某特定二级类和三级类所覆盖的主题或给出其定义;指引注释指出某一特定二级类 或三级类的主题与其他类目的相关性。 ICS代码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01 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综合、术语 学、标准化、 文献 01.020 Terminology (principles and coordination) 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 合) 01.040 Vocabularies 词汇 01.040.01 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Vocabularies) 综合、术语 学、标准化、 文献(词 汇)

信息组织的两种重要方法——分类法与主题法——尤世民 2014103565

分类法与主题法 一、分类法 分类系统分为聚类和归类两个子系统:聚类是指按照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使用需要,通过区分和类聚建立起类目体系的过程;归类是指依据建立的分类体系进行类分信息资源的过程。聚类的结果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类目体系,如各种文献分类法等,聚类是归类的前提条件,是分类组织的重要依据和工具;而归类系统则是聚类系统的具体应用,它体现了聚类过程的实际存在意义。 信息资源分类法的类型按照编制方式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 (一)等级列举组配式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是一种将所有的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统,并且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类目体系组成一个树状结构,按照划分的层次,列举详细类目,以缩格表示类目等级关系,最后形成一个等级链。常见的有《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DC)、《中图法》等。 (1)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 杜威十进分类法是广为全球各地图书馆使用的分类法。这个分类系统最早在1873年时Melvil Dewey有此分类构想,而于1876年正式出版。负责DDC出版的是Forest Press,而它于1988年成为OCLC下的一个部门。 DDC已被全球超过135个国家的图书馆使用,并且被翻译逾30种语言,包括阿拉伯文、中文、法文、希腊文、希伯来文、意大利文、波斯文、俄文、西班牙文及土耳其文等。在美国,有95%的公共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25%的学院及大学图书馆及20%的专门图书馆使用DDC。此外,DDC更能用来组织网际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于1876年首次发表,历经22次的大改版后,内容已有相当程度的修改与扩充。最新的版本为2004年版。该分类法以三位数字代表分类码,共可分为10个大分类、100个中分类及1000个小分类。除了三位数分类外,一般会有两位数字的附加码,以代表不同的地区、时间、材料或其他特性的论述,分类码与附加码之间则以小数点“.”隔开。例如330 表经济学+ .9 表地区别论述+ .04 表欧洲= 330.94 表欧洲经济学。 10大分类编辑 000 -计算机科学、资讯与总类 100 -哲学与心理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