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前教育 英国学前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19
比较学前教育英国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英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其提供了早期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不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有所不同,本文将比较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了解英国学前教育的优势和不足。
一、教育目标和理念英国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孩子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以及社交和情感能力。
英国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并鼓励他们独立学习和探究。
与此相比,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可能更加注重学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或者强调身体素质的培养。
二、教育环境和资源英国的学前教育注重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教室通常配备了适宜的玩具、图书和教具,以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探索。
学校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如郊游和参观等,以扩宽孩子的视野和经验。
此外,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通常会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定期举行家长会议和活动。
三、师资力量英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教师队伍。
教师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认证,并且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他们懂得如何与孩子们有效地沟通和互动,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
此外,教师还经常参加职业发展培训,以更新教学方法和理念。
四、评估和评价英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对孩子的评估和评价。
教师会定期观察和记录每个孩子的学习发展情况,并与家长分享这些信息。
这种评估的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教学和支持。
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可能更注重考试或成绩,强调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评价。
五、家长参与英国的学前教育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学校通常会定期举办家长会议和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他们讨论如何在家庭环境中支持孩子的学习。
此外,学校还提供家长培训和资源,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六、政策和法规支持英国的学前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可及性。
离线考核《比较学前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发展适宜性实践》答:《发展适宜性实践》(DAP)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于 1987 年针对早期教育质量提升而颁布的一个文件。
《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发展适宜性”的内涵主要包括:年龄适宜性,即早期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自身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对儿童进行因势利导;个体适宜性,即强调适宜的教育方案必须考虑儿童个人的发展速度、任职方式、学习风格等个性特征;文化适宜性,即强调有效的早期教育需要将教育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2.《初等教育法》答:《初等教育法》是英国政府在 1870 年颁布的法案,也称“福斯特法案”,这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
该法案规定了由学区设置办学委员会,就地筹款,举办学校,补充私立学校之不足。
从此英国有了与私立学校并驾齐驱的地方公立学校。
3.光谱方案答:光谱方案是由加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弗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伏茨大学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一种课程与评估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使每个儿童的能力与长处在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与教育机会中得到发展。
4.游戏小组答:游戏小组是英国学前教育中的特有现象。
它是儿童在游戏中观察、学习和参加社交活动的集体,它也是成人的组织,因为成人是小组的支柱,为儿童提出各种游戏的建议,并在工作中使成人自己也得到发展。
游戏小组作为正规学前教育的过渡性辅助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向儿童提供丰富的、有促进作用的游戏活动,使儿童中得到健康发展。
同时,也为家长们参加义务工作和学习育儿方法,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积极推进幼保一元化改革(2)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3)重视提高学前教育师资质量2.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进入 21 世纪以来,为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英国工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以确保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学前教育服务,从中可见未来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1)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创造入学机会;(2)学前教育机构行政管理整合化;(3)规范和提高托幼机构服务质量;(4)促进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家庭的积极合作;(5)提高幼儿教师任职标准,加强教师培训;(6)注重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10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国学前教育经历了许多变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提高。
以下是10个现代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1、早期教育机构:英国学前教育的主要提供者是早期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和游戏中心。
这些机构为3-5岁的儿童提供教育服务,有些机构甚至提供24小时的托管服务。
2、综合性课程:英国的学前教育课程注重儿童的综合发展,包括社交、情感、语言、认知和身体发展。
课程内容包括创造性游戏、探索性学习、音乐、舞蹈和绘画等。
3、全纳教育:英国学前教育积极推广全纳教育,尽可能让所有儿童在同一个环境中学习和玩耍,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教师专业发展:英国对学前教育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
政府还大力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和资源。
5、家长参与:英国学前教育强调家长的参与,认为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
学校会提供机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与孩子一起学习和发展。
6、科技整合: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注重科技整合,许多学校引入了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帮助儿童发展信息科技能力。
7、评估与反馈: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有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定期对儿童的发展进行评估,并向家长提供反馈。
这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为下一步的教育做好准备。
8、重视户外活动:英国的学前教育强调户外活动的重要性,认为户外活动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交发展。
许多学校都有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和丰富的户外活动资源。
9、文化多样性:英国的学前教育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鼓励儿童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
学校会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祝活动,让儿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10、安全与健康:英国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学校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卫生规定,确保儿童的身心安全。
同时,学校还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
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全纳性、科技整合性和文化多样性等特点。
英国学前教师的培养。
一教师。
凡年满18岁的青年人,有两门功课成绩达到A级以上已就业人士或将要就业的成人有三种途径成为合格教师1经过任何学科三年学习再加上12年的本科学位后的教师就业教育资格证书学习2大学四年教育学本科学习3三年教师证书学习班学习二,托儿所保姆。
必须参加国家托儿所保姆考试局举行的考试以获得资格。
训练课程强调实践占百分四十实践或通过工商硕士课程。
三广泛采用电化教学霍尔姆斯的“问题法”霍尔姆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专家,他在杜威的“反省思维五步法”和波普尔的“批判二元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问题法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利弊1双轨制,一轨为上层子弟开办另一轨是幼儿班和幼儿园2不进行正规课堂教学进行日常活动如唱歌跳舞游戏绘画讲故事3重视优良的个人社会习惯训练及身体发育,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培养4幼师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5注重学校经济效益。
弊端教师没有理解家长参与的意义没有制定相应计划。
家长室只为喝咖啡英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与趋势1有入学前儿童的母亲最好呆在家2幼儿学校的发展趋势,幼儿学校和小学低年级呈合并趋势3学前游戏小组,与公立机构一样为儿童提供服务供家长选择。
英国学前教育课程概况评述1把《早年课程分类》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导2课程目标,为儿童提供能发挥他们最大潜能的环境培养语言能力社会技能独立性,发展幼儿聆听观察讨论实验的能力3自由,由地方教育局确定无全国统一课程与教材45—7岁有三门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5五岁以下有英语文学美育创造,教学形式小组个别英国学前家长参与与家长教育的主要做法和经验1学前游戏组运动2家庭自助3家庭经验指导中心寇普教家长家务技能4雷卡斯特家庭开端计划5家长和学步儿童小组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在初等教育改革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哪些?实施新教育大纲,废止课时三分制取消留级制度,实行弹性学制调整课程设置,把小学的课程分为3组。
在同班或同年级中建立学科同质小组。
选择题【全国试题】第一章绪论考点: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识记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观点(P29-31)1.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教育家是朱利安2.奠定朱利安作为比较教育学之父的著作是.《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3.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的形成开始于19世纪;法国教育家朱利安第一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的书是《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4.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的是.法国的朱利安5.“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观点的是萨德勒6.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起点标志:英国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萨德勒代表作——《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7.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美国8.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于1933年发表了《比较教育》9.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10.汉斯用的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11.汉斯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因素可分为三类: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
12.从研究领域来看,比较学前教育涉及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从研究时间上看,学前比较教育学的研究中心是当代学前教育。
13.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比较教育有跨学科性14.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提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描述、解释、并列、比较四个阶段。
15.对国际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研究是总体比较研究。
16.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共同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是专题比较研究。
17.对同一国家、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纵向比较研究。
18.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称为横向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