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知集合教育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54
四单元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和教育(1)分类核心经验——根据属性来定义(一)集合的定义集合:按照一定的属性特征组合在一起的总体。
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例如,梨、苹果、橘子归在一起,是水果的集合;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归在一起,是交通工具的集合。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通常有3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和维恩图(也叫文氏图)。
例如,A={1,2,3,4,5}(列举法表示)B={x|x>1} (描述法表示)(三)集合的特点关于集合的概念,应明确以下三点:第一,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第二,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
第三,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十分重要,一方面因为集合在数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因为感知集合符合学前儿童数概念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是学前学数概念前的准备教育,是学前儿童正确学习和建立数概念及加减运算的感性基础。
(一)感知集合是学前儿童认识事物的起点对世间万物的认识都是从认识他们的属性特征开始的,而当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属性特征之后,会自然而然地把这些物体归入不同的集合,如这些物体都是相同形状的,这些人都是同一个单位的。
(二)感知集合是学前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基础1.感知集合及其元素是计数的前提2.感知集合及其包含关系有利于掌握数的组成与加减运算1.3岁前的泛化笼统知觉阶段学前儿童3岁前感知集合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明显的集合界限,即泛化、笼统的感知。
例如,在学前儿童玩积木时趁他不注意拿走几块,他是不会觉察到的。
这时他感知的只是一堆不确定的模糊不清的东西,即泛化的、笼统的。
2.感知有限集合阶段能感知集合的界限,对集合中元素的感知也逐渐精确,一般为3至5岁。
但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界限上。
例如,让学前儿童在画有4朵花的画片上叠放塑料小花时,他们只用塑料小花盖住画片上第一朵和第四朵的花图,就认为完成了任务。
这说明他们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集合的界限上,从而削弱了对所有组成元素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