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件落料拉深复合模
- 格式:ppt
- 大小:538.50 KB
- 文档页数:19
前言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
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
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屑加工,数控电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抵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趋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
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的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 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其他特种加工相结合的时代。
模具制造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的综合加工技术。
本专业以培养学生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能力的核心,将模具成型加工原理、设备、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
正确掌握并运用冲压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综合应用,以提高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的综合应用。
在以后的生产中,研究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
提高模具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提高模具设计水平。
1 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冲压工艺设计应在收集﹑调查﹑研究并掌握有关设计设计的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的基础上进行,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
工艺设计的原始资料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1设计题目筒形件落料、冲孔、拉深、复合模设计内容要求材料: 08钢厚度: t=1.5mm零件图The workpiece1.2冲压件的产品图及技术要求零件图如设计任务书中所示的零件图。
两工位拉深模具及自动上料机械手设计摘要关键词:Drawing die two stationAbstractKey words:die1 绪论1.1 设计背景拉深是利用专用模具将冲裁或剪裁后所得的平板坯料制成开口的空心件的一种冲压工艺方法。
拉深时空心件的形成,不以位于凸模底部材料的延伸为主因。
拉深工序,在冲压生产中占据有很重要的地位。
用拉深工艺,可以制成筒形、阶梯形、锥形、球形、方盒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薄板工件。
如果拉深与其他冲压成形工艺配合,还可以制造形状极为复杂的冲压件。
冲压生产的零件,由于其形状、尺寸、精度要求、生产批量、原材料等各不相同,因此,生产中所用得冲压工艺方法也多中多样,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
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它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
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
目前,关节式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它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
当工件变更时,柔性生产系统很容易改变,有利于企业不断更新适销对路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而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
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1. 引言复合模具是一种常用于塑料加工、金属成型等工业领域的生产工具,其由多个组成部分组合而成,用于制造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落料拉深复合模具是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模具类型,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家电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落料拉深复合模具的设计原理、材料选择、结构优化以及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2. 设计原理落料拉深复合模具的设计原理基于金属板材经过拉伸和拉深过程,使其产生特定形状和尺寸的成品零件。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对模具的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
常用的材料包括工具钢、合金钢和硬质合金等。
根据零件要求的材料强度和耐磨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2 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板材的拉伸和拉深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合理布置结构和增加加固部位,可以提高模具的刚性和稳定性。
2.3 加工工艺落料拉深复合模具的加工工艺包括材料预处理、数控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过程。
合理选择和控制加工工艺可以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3. 模具设计步骤模具的设计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3.1 需求分析根据零件的要求,确定模具的设计目标和参数。
包括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要求。
3.2 结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
考虑到荷载情况、刚性要求和加工工艺等因素,合理布置结构和增加加固措施。
3.3 零件设计根据结构设计的结果,进行各部件的设计和绘制。
包括模具底板、上模、下模和滑块等部件。
3.4 材料选择根据模具的使用要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考虑到材料强度、耐磨性和加工性能等因素。
3.5 工艺设计根据加工工艺要求,进行模具的工艺设计。
包括数控加工程序、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等。
4. 模具结构优化为了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可以通过结构优化的方法进行设计改进。
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参数化设计和材料优化等。
任务书设计题目:锥形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任务: 1)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 2)设计说明书一本 3)电子资料一份(2)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2)设计的主要内容:1) 对给定工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工艺方案; 2) 进行冲压工艺计算;3) 模具的总体设计; 4) 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设计计算:5) 编写设计说明书3.主要参考文献1) 丁松聚,冷冲模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电加工与模具 2002.33) 王孝培,冲压设计资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进度安排设计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1 收集资料、完成文献综述1周2 完成工艺计算、确定模具结构方案2周~9周3 中期检查9周4 绘制模具图10周~13周5 完善设计内容、完成设计说明书14周~15周6 准备答辩16周~17周5.附图10钢,厚度1.0mm,大批量生产锥形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摘要:本设计为锥形件冲压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设计锥形件的时候是孔的冲裁是难点,还要考虑回弹。
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批量生产等要求,首先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即该工件需要单工序模完成,即落料模和拉深模。
然后通过工艺设计计算,确定排样方式。
计算冲裁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最后设计、选用零部件,其中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出件装置、模架、冲压设备、紧固件等进行了设计或选取,对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编制,对压力机进行校核,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最终完成模具设计。
关键词:锥形件,落料模,拉深模,单工序模,回弹Die Design and Stamping process analysis for the Conical PartAbstract: The design is about the bending forming process and mold design of conical part and mold design. Note that when designing the bending of hole,and need to consider the rebound.According to the size, materials, mass production of the product , the first part is to analysis the process of the part . so the program of blanking process and die structure has been confirmed. As a results, the workpiece need single operation dies to accomplish , just like drawing die and bending mould are used to produce the parts. Then based on the process design calculations, the stock layout design can be ensured. It is needed to carry on the blanking force and the center of pressure computation, according to which the press can be choosed. Calculating the punch and die cutting edge size and tolerances, then design and selection the parts of die. During the structural design, it is mainly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punch, die, punch and die, positioning parts, unloading and ejecting devices, mold, pressing equipment, fasteners, and so on. Press need to be checked, then draw the drawings and assembly drawings of parts, finally the design has been completed.Key words:U-shaped par, punching die, bending die,single operation dies, rebound目录1 绪论 (1)1.1 模具的分类 (1)1.2 设计目的意义 (2)2 零件结构工艺分析 (3)2.1毛坯材料的分析 (3)2.2工艺分析 (3)2.3 工艺方案的确定 (3)3 工艺计算 (5)3.1毛坯尺寸计算 (5)3.2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6)4 成型设备的选择 (8)4.1压力机的选择 (8)5 模具结构的选定 (10)5.1模具类型的选择 (10)5.2定位方式的选择 (12)5.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13)5.4压边装置的确定 (13)5.5导向方式的选择 (13)5.6压力中心的确定 (13)6 模具零件设计与校核 (15)6.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15)6.2凸、凹模的校核 (16)6.3 冲压设备的校核 (16)6.4其他零部件的设计选用 (17)6.5 主要工作零件加工工艺 (19)7 模具的装配过程 (20)7.1模具的基本安装 (20)7.2模具的装配与调整 (20)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端盖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随着中国工业不断地发展,模具行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针对端盖的冲裁工艺性和拉深工艺性,分析比较了成形过程的三种不同冲压工艺(单工序、复合工序和连续工序),确定用一幅复合模完成落料、拉深和冲孔的工序过程。
介绍了端盖冷冲压成形过程,经过对端盖的批量生产、零件质量、零件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按照不降低使用性能为前提,将其确定为冲压件,用冲压方法完成零件的加工,且简要分析了坯料形状、尺寸,排样、裁板方案,拉深次数,冲压工序性质、数目和顺序的确定。
进行了工艺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并设计出模具。
还具体分析了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如凸凹模、卸料装置、拉深凸模、垫板、凸模固定板等)的设计与制造,冲压设备的选用,凸凹模间隙调整和编制一个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列出了模具所需零件的详细清单,并给出了合理的装配图。
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对传统机械零件进行结构改进、优化设计、优化工艺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方法对类似产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零件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
虽然冲压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备料—冲压加工工序—必要的辅助工序—质量检验—组合、包装的全过程,但分析工艺性的重点要在冲压加工工序这一过程里。
而冲压加工工序很多,各种工序中的工艺性又不尽相同。
即使同一个零件,由于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工艺装备情况及生产的传统习惯等不同,其工艺性的涵义也不完全一样。
这里我们重点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该零件是端盖,如图1.1,该零件可看成带凸缘的筒形件,料厚t=2mm,拉深后厚度不变;零件底部圆角半径r=1.5mm凸缘处的圆角半径也为R=1.5mm;尺寸公差都为自由公差,满足拉深工艺对精度等级的要求。
图1.1 工件图工艺性对精度的要求是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IT13级以下,不宜高于IT11级;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拉深件,应在拉深后增加整形工序,以提高其精度,由于材料各向异性的影响,拉深件的口部或凸缘外缘一般是不整齐的,出现“突耳”现象,需要增加切边工序。
模具技术2008.N o.537文章编号:i ooi一4934(2008)05—0037—03深双锥形零件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文斌,桑宏利(国营9373厂,安徽蚌埠233010)摘要:分析了深双锥形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针对其成形难点,采用复合模的形式来分解最小变形系数,由此设计了落料一冲孟一拉深复合模。
另针对其校正凹模的工作特点,设计了具有预紧力的校正凹模,并由于校正凹模结构特点的原因,在热处理淬火冷却工序中设计了专用的冷却方式,提高其组织硬度及硬度的均匀性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深双锥形零件;校形凹模;预紧力中图分类号:TG386.2文献标识码:BA bst r ac t:T he punchi ng pr oc es s of deep bi con i cal par t w as anal yzed.A co m poun d di e w i t hbl anki ng,c uppi ng a nd dr a w i ng pr oce s s es w as de si gne d t o decom pos e t he def or m a t i on coeff i-ci ent co nsi d er i n g t he di f f i c ul t i es i n t he f or m i ng of t hi s pa r t.A c cor di ng t o t he w or k i ng cha r-a ct e ri st i cs of t he shape cor r e ct i ng cavi t y di e,a cor r ect i ng di e w i t h pr es t r es s i ng f or ce w as de-s i g ned.I n or de r t O i m pr ove t he s t r uct ur e har dness and i ts uni f or m i t y,and t he t o ol l i f e,a s peci al cool i ng m et hod w as a dopt ed dur i ng t he he at t r eat m ent que nchi ng pr oc es s due t o t he s peci al di e s t r u c t u r e.K eyw or ds:de ep bi coni cal pa r t;s hape cor r ect i ng cavi t y di e;pr es t r es s i ng f or ce0引言如图1所示某深双锥形零件是我厂某产品中的重要零件之一(材料为T2),其成形方法一般分为旋压成形法和冲压成形法。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设计原理:1.冲孔功能:落料冲孔模具主要用于在金属板上进行孔洞冲压,以实现孔洞零件的批量生产。
冲孔的原理是通过模具的压力和冲裁刀具的作用,将金属板材从中间推出特定形状的孔洞。
2.落料功能:落料是指用模具将金属板材从整体中剪下来,形成零件。
落料的原理是将模具的刀口与板材接触,通过对刀口施加压力,将板材从整体中剪断,形成所需的零件。
设计流程:1.确定零件的工艺要求:首先,需要明确待加工的零件的工艺要求,包括要冲孔和落料的位置、孔洞的形状和尺寸、零件的尺寸等。
2.设计模具结构:根据零件的工艺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导柱、导套、冲裁刀具等。
3.确定模具的材料:根据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材料的强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一般选择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工具钢。
4.电极设计:对于一些复杂的孔洞形状,可以使用电火花加工技术进行加工。
此时,需要设计电极来完成孔洞的加工。
5.模具加工和调试: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加工和组装。
之后,进行模具的调试和试模工作,确保模具可以满足工艺要求。
6.模具使用和维护:在使用模具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具的保养和维护,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模具零件。
设计注意事项:1.强化模具的刚性:落料冲孔复合模具的刚性对于冲孔和落料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因此,设计时需要合理设计模具的结构,提高模具的刚性。
2.合理选择冲裁刀具:根据孔洞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冲裁刀具。
冲裁刀具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以确保冲裁的质量和寿命。
3.注意冲孔位置的精度:冲孔位置的精度对于零件的质量和装配性能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设计模具时需要特别注意冲孔位置的精度要求,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加工保证冲孔位置的精度。
4.设计合理的导向装置:为了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需要设计合理的导向装置,保证模具在工作时能够准确导向。
总结: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需要根据零件的工艺要求和性能要求来设计模具的结构和工艺。
内容提要本论文应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的模具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采用落料拉伸复合模,能较好地实现落料及落料件的修边,模具设计制造简便易行。
落料拉伸效果好,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但落料拉伸凹模设计较为重要,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落料拉伸模口形状,否则易影响落料拉伸件的形状。
主要工序包括:a复合下料,冲孔,b全周压毛边,冲孔,小折,c冲孔,铆螺母,d 成型。
本设计共分6章,分别论述了产品工艺分析,冲压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模板及零件设计,模具组立等问题。
本论文是第三工程(冲孔)的模具。
本设计的内容是确定复合模内型和结构形式以及工艺性,绘制模具总图和非标准件零件图。
Content summaryThus the present paper applies this specialty to study the curriculum the theory and the production know-how carries on a time cold stamping mold design work the actual training to raise and to sharpen the student independent working ability, consolidated and expanded the content which curricula and so on cold stamping mold design studied, the method and the step which the grasping cold stamping mold designed, the basic mold skill which the grasping cold stamping mold designed had understood how analyzed the components the technology capability, how definite craft plan, had understood the mold basic structure, sharpened the computation ability, cartography ability, has been familiar with the standard and the standard, simultaneously various branches correlation curriculum all had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also had the enhancement. . can enhanc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enormously, but falls the material to stretch the concave mold design to be important, in the design should consider fully it falls the material stretch mold mouth shape, otherwise easy to affect falls the material stretches the shape. the punch holes, small booklet, c punch holes, riveting nut, d formation. This design altogether is divided 6 chapters, elaborated the product craft analysis separately, the ramming plan determination, the process design, the template and the components design, the mold group at once question. The present paper is the third project (punch holes) mold. This design content is determined the superposable die former and the structural style as well as the technology capability, draw up the mold assembly drawing and the non-standard letter detail drawing.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模具已成为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模具设计是机械专业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对模具从设计到制造的过程有个基本上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及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前言模具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产品零件广泛采用冲压、锻压成压铸成形、挤压成形、塑料注射或其他成形加工方法,与成形模具相配套,使坯料成形加工成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
模具已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器产品、电子和计算机产品、仪表、家用电器、汽车、军械、通用机械等产品的生产中。
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
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在近几个月的冲压工艺模具毕业设计中,我完成了以下任务:1.分析“追口罩”的冲压工艺性,提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工艺方案并进行比较;2.在方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选出了最优的工艺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工艺路线 3.按选择的工艺路线计算参数,确定毛坯尺寸、各工序的制件尺寸及总工序图;4.绘制落料和冲孔的总装模具结构设计图及其中主要的零件图。
5.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通过此次毕业设计,让我懂得如何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让我对模具的结构和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关键词:落料、拉深、冲孔、切边、整形、模具设计、冲裁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及供需方案的确定1.1 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图01所示“锥口罩”零件,材料10钢,大批量生产。
“锥口罩”零件,形状对称,形状复杂程度中等,高度比较高,以3个mm 的圆孔定位在机架上,圆孔位置是该零件需要保证的重点。
另外,该零件属于盖子,外观上要求不高,只需平整,该零件可以用冷冲压加工成形。
材料为10优质碳素结构钢,其剪切、拉深等工艺性较好。
料厚1mm ,产量为大批量生产,零件尺寸适中,未标注公差等级为IT12级,其拉深需作修边处理。
落料—拉深复合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零件简图:如右图所示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08钢材料厚度:2mm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该工件属于典型圆筒形件拉深,形状简单对称。
所有尺寸均为自由公差,尺寸容易保证。
高度尺寸91mm可在拉深后采用修边到达要求。
2.冲压工艺方案确实定该工件包括落料、拉深两个根本工序。
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拉深。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拉深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拉深级进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该工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较高,尺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比拟复杂,送进操后不方便,加之工件尺寸偏大。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拟,该件假设能一次拉深,那么其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
3.主要设计计算(1)毛坯尺寸计算根据外表积相等原那么,用解析法求该零件的毛坯直径DD=√ ̄〔d2* d2+4*d2H-1.72rd2-0.56r*r〕D=√ ̄(160*160+4*160*91-1.72*12*160-0.56*12*12)D=283.65 mm(2)排样及相关计算采用有废料直排的排样方式,相关如下示冲裁件面积A=∏*D*D/4=∏=63159平方毫米条料宽度B=D+2a+C=283.65+2*1.8+1=288.25 mma——侧搭边值,查冲压教程表得最小侧搭边值a=1.8mmc——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其最小值查冲压教程表得c=1步距s=D+a=283.65+1.5=285.15 mm式中a1——工件间搭边值,查冲压教程表得a1=1.5mm一个步进距的材料利用率∩=A/BS*100℅∩℅∩=76.8℅式中:A——一个步距内冲裁件的实际面积B———条料宽度S———步距〔3〕成形次数确实定该工件为简单圆筒形拉深件,求出拉深相对高度H/h=91/160=0.57。
无凸缘圆筒形件的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绪论毕业设计是为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的就是为了运用我们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冲压模具设计通过收集资料、工艺分析、工艺计算、确定冲模的结构设计,各个零部件的设计、绘制模具总装配图、零件图,最后完善和书写设计说明书,终于完成整个的设计过程。
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
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加工作为现代工业领域内重要的生产手段之一,更加体现出其特有的优越性。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冲压产品正朝着复杂化、多样化、高性能、高质量方向发展,模具也正朝着复杂化、高效率、长寿命方向发展。
一、冲压成形理论及冲压工艺加强冲压变形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提供更加准确、实用、方便的计算方法,正确地确定冲压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解决冲压变形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冲压件的质量。
研究和推广采用新工艺,如精冲工艺、软模成形工艺、高能高速成形工艺、超塑性成形工艺以及其他高效经济的成形工艺等,进一步提高冲压技术水平。
二、模具先进制造工艺及设备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在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形成先进制造技术。
模具先进制造技术主要体现如下方面:1.高速铣削加工普通铣削加工采用低的进给速度和大的切削参数,而高速铣削加工则采用高的进给速度和小的切削参数。
目录序言 (2)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 (5)Ⅰ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 (5)Ⅱ冲压工艺性分析 (6)Ⅲ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6)Ⅳ确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计算 (10)第二部分冲压模具设计 (15)rⅡ计算工序压力,选择压力机 (16)Ⅲ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19)Ⅴ、弹性元件的设计 (25)Ⅵ模具零件的选用 (27)Ⅶ冲压设备的校核 (29)Ⅷ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30)Ⅸ模具装配 (32)设计总结 (35)参考文献 (36)序言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
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
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屑加工,数控电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抵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趋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
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的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其他特种加工相结合的时代。
模具制造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的综合加工技术。
本专业以培养学生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能力的核心,将模具成型加工原理、设备、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
落料拉深模具工作原理
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模具工作原理是利用模具的形状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落料拉深是模具工作的一种常见方式。
落料是指将原材料放置在模具的工作区域内。
在落料的过程中,模具的上下部分闭合,将原材料完全包围在内,确保在后续加工中能够精确地控制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拉深是指在模具封闭的状态下,通过外力的作用,将原材料逐渐拉伸和变形,以便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拉深通常需要在施加适当的压力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模具工作时,原材料经过落料后,通过拉深过程逐渐变形,形成最终的产品形状。
模具工作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模具的形状来控制原材料的变形,使其成为所需的产品形状。
在拉深的过程中,模具上的凹凸部分会施加压力,对原材料进行拉伸和变形,以实现产品的成型。
模具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模具的形状和结构,确保在拉深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控制产品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
模具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也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
总之,落料拉深是模具工作的一种常见方式,它通过模具的形状和结构来控制原材料的变形,以实现产品的成型过程。
模具工作原理的关键是合理设计模具,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课题任务书系:机械工程系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开题报告摘要介绍了轴承盖冷冲压成形过程,经过对轴承盖的批量生产、零件质量、零件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按照不降低使用性能为前提,将其确定为冲压件,用冲压方法完成零件的加工,冲压基本工序为:落料、拉深、冲孔,然后根据对工序的初步计算,确定工序数目,如冲压次数,拉深次数,对工序顺序的安排,一般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质量要求来确定,由于本工件为带孔的落料、拉深件,因此先落料,再拉深,最后冲孔,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冲压加工条件和模具制造条件)确定工序组合,因为生产批量大,所以将各个工序组合在一起,并用复合模冲压,这样就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率。
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对传统机械零件进行结构改进、优化设计、优化工艺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方法对类似产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字:轴承盖;冲压;工序;生产批量;生产效率ABSTRACTIntroduced to carry the bearing cover cold hurtle to press to take shape the process, pass by to the batch quantity production, spare parts quantity, the spare parts structure and usage request of carry the bearing cover of analysis, study, according to not lower to use the function as premise, is certain in order to hurtle to press the piece, it uses to hurtle to press the method to complete the spare parts to process, hurtling to press basic work preface is: Fall to anticipate, pull deep, hurtle the bore, then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calculation of the work preface, make sure the work ordinal number eyes, if hurtle to press the number of times, pulling the deep number of times, to the in proper order arrangement of the work preface, general transform th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each work preface, the quantity request to certain, because of in order to take the bore to fall to anticipate, pull the deep piece, this work piece so fall to anticipate first, then pull deeply, blunt bore of end, according to produce the batch quantity and condition( hurtle to press to process the condition and molding tools to make the condition)s to make sure the work that the preface combine, because of produce the batch quantity big, so combine each work preface together, counteract compound the mold hurtles to press, raising the rate of production of the product thus. Pass to make use of the modern molding tool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to carry on the structure improvement to the traditional machine spare parts well, excellent turn the design, the excellent chemical engineering skill method ability the significant exaltation produces the efficiency, this kind of method to similar the product has to certainly draw lessons from the function.Key words: bearing cover; stamping; process; Production batch; Production efficiency目录摘要abstract1 分析零件的工艺性 (1)1.1 冲裁工艺性 (1)1.2 拉深工艺性 (1)2 分析计算确定工艺方案 (3)2.1 计算毛坯尺寸 (3)2.2 确定是否需要压边圈 (3)2.3 计算拉深次数 (4)2.4 确定工艺方案 (5)3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7)3.1 确定排样、裁板方案 (7)3.2 计算工艺力、初选压力机 (9)3.2.1 计算工艺力 (9)3.2.2 初选压力机 (12)3.3 计算压力中心 (12)3.4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13)4 模具的整体结构设计 (15)4.1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15)4.2 模具总体设计 (15)4.3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6)4.3.1 落料凹模 (16)4.3.2 冲孔凸模 (17)4.3.3 拉深凸模 (17)4.3.4 凸凹模 (17)5 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 (19)5.1 模架 (19)5.2 模座 (19)5.3 模柄 (19)5.4 定位零件 (20)5.4.1 挡料销 (20)5.4.2 导料销 (20)5.4.3 导料板 (20)5.5 卸料装置 (21)5.5.1 固定卸料板 (21)5.5.2 橡胶 (22)5.6 其他支撑与固定零件 (22)5.6.1 凸模固定板 (22)5.6.2 导向零件 (23)5.6.3 垫板 (23)5.7 紧固件 (23)6 确定冲压设备 (25)7 模具的装配 (26)7.1 复合模的装配 (26)7.2 凸、凹模间隙的调整 (26)8 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编制 (27)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1 分析零件的工艺性1.1 冲裁工艺性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即冲裁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精度等级是否符合冲裁加工的工艺要求。
落料拉深反拉深复合模设计目录一引言........................................................................‥1 二具体的题目及冲压件工艺分析 (2)1 具体的题目 (2)2 冲压工艺方案 (3)2.1 修边余量的确定 (3)2.2 坯料直径的计算 (4)2.3拉深系数和拉深次数的计算 (4)2.3.1第一次拉深 (4)2.3.1第二次拉深 (4)2.4冲压工艺设计及工艺方案确定 (5)三冲压模具设计 (7)1 落料、拉深、反拉深复合模的设计 (7)1.1落料 (7)1.2拉深 (9)1.2 .1 凸凹模间隙 (9)1.2 .2 凸凹模圆角半径 (9)1.2 .3 凸凹工作部分的尺寸及制作公差 (10)1.2 .4 拉深力的计算 (11)2 冲压设备的选定 (11)3模具基本结构的确定 (13)4 标准件的选用 (13)4.1 标准模架的选择 (13)4.2 其他标准件的选用 (14)5 非标准件的设计…………………………………………………‥14 5.1 强度校核……………………………………………………‥145.1.1 凸模强度校核………………………………………‥145.1.2 凹模强度校核………………………………………‥145.1.3 凸凹模强度校核……………………………………‥155.2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156 模具结构设计 (16)6.1 凹模部分的设计 (16)6.2 凸模部分的设计 (17)四小结……………………………………………………………‥20五参考文献………………………………………………………‥212、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分析其冲压工艺性:从零件的结构特性以及冲压变形特点来看,该零件属于无带凸缘的旋转圆筒件,且相对高度A1=3.14/4*24*24=452.39A2=(3.14*3.14*3.25*24)/2+2*3.14*3.25*3.25 =451.28A3=3.14*0.5*30.5=47.91A4=(3.14*3.14*2.75*40)/2-2*3.14*2.75*2.75 =441.03A5=3.14*(40*40-36*36)/4=238.76A6=3.14*3.14*2.75*40/2+2*3.14*2.75*2.75 =581.71A7=3.14*5.5*45.5=786.18A=A1+A2+A3+A4+A5+A6+A7=2999.262.2 坯料直径的计算求得总坯料面积A坯=A+△hπ(d/2)2≈2999.26mm2所以坯料直径D≈62mm2.3 拉深系数和拉深次数的计算2.3.1 第一次拉深正拉深的深度:H=2+(A-A6-3.14*40*40/4)/(3.14*45.5)=10.12mm拉深的次数:t/D=1.5/62=0.024,查表得 m1=0.55零件所要求的拉深系数:m=d/D=45.5/62=0.73>m1 故可一次拉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