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康复训练辅助器具
- 格式:doc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0
康复辅助器具是指通过机械、电子、电气等技术手段,帮助残疾人或者有特殊需求的人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的设备。
康复辅助器具的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助行器具助行器具是指帮助行走或者站立的器具,如拐杖、助行架、助行车等。
这些器具能够支撑身体重量,减轻关节负担,帮助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日常活动。
例如,老年人因为年龄原因或者身体疾病,行动不便,需要借助拐杖或者助行架才能行走。
这些助行器具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平衡,减轻关节负担,提高行动自由度。
二、辅助座椅辅助座椅是指帮助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进行坐姿活动的器具,如轮椅、电动轮椅等。
这些器具能够帮助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脊髓损伤患者因为脊髓受损,无法进行正常的行走活动。
这时候,轮椅或者电动轮椅就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三、辅助通讯器具辅助通讯器具是指帮助听力障碍、语言障碍或者视力障碍的人进行交流的器具,如听力助听器、语音合成器、盲文打印机等。
这些器具能够帮助障碍人士进行正常的交流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听力障碍患者因为听力受损,无法正常听到周围的声音,这时候,听力助听器就可以帮助患者正常听到周围的声音,提高生活质量。
四、辅助生活器具辅助生活器具是指帮助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器具,如抓取器、穿衣助手、洗澡椅等。
这些器具能够帮助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手部残疾患者因为手部受损,无法进行正常的抓取活动。
这时候,抓取器就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正常的抓取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康复辅助器具的种类繁多,每一种器具都能够帮助残疾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辅助器具操作手册一、引言康复辅助器具是为了帮助身体有功能障碍的人提供支持和独立性,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操作手册将向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请仔细阅读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
二、步行辅助器具1. 助步器(Walking Frame)助步器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平衡身体的辅助器具。
使用助步器时,请确保助步器的高度适合您的身高。
双手握住助步器的把手,并逐步地移动助步器。
移动时保持平稳,注意站稳后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2. 拐杖(Walking Stick)拐杖主要用于提供额外支撑和平衡。
拿起拐杖时,请确保杖头与您的非受伤一侧的腋下保持适当的距离。
松紧调节拐杖的高度,使其适合您的身高。
使用时将拐杖放在您的非受伤一侧,随着受伤一侧的腿一起移动。
注意步伐平稳,以避免摔倒。
三、上肢辅助器具1. 抓握器(Gripper)抓握器用于帮助提取和拿起物品。
将抓握器的夹爪放在要抓取的物品上,并用手柄操作握紧物品。
当握紧物品后,将抬起抓握器并小心地移动到目标位置。
2. 手指活动器(Finger Exerciser)手指活动器是用于增强手指灵活性和手部肌肉的弹性。
将手指握住活动器的握柄,并根据指导进行灵活的活动。
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手部不适。
四、日常生活辅助器具1. 可转动椅垫(Swivel Cushion)可转动椅垫可以帮助您在椅子上更容易地转动身体。
将可转动椅垫放在椅子上,坐下后可以通过上半身的旋转来转动椅垫。
使用时请注意稳定身体,避免摔倒。
2. 压缩袜(Compression Socks)压缩袜可以提供额外的腿部支持,减少肿胀和疲劳。
将压缩袜滑到小腿上,并确保不要过紧。
在穿着和脱下时请小心操作,避免损坏。
五、注意事项1. 在使用任何康复辅助器具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并根据其指导进行操作。
2. 请仔细阅读并遵守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说明书。
确保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使用。
3. 如果您在使用康复辅助器具时感到不适或有任何疑问,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1.上肢训练辅助器具上肢训练辅助器具用于肩、上臂、前臂和手部的康复训练。
(1)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进行肩关节旋转运动,扩大活动度,增强肩部肌肉力量。
(2)肩抬举训练器:通过将棍棒放置于不同高度,训练上肢抬举功能。
可在棍棒两端悬挂沙袋,以增加抗阻力。
(3)肩梯:通过手指沿着阶梯不断上移,逐渐提高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疼痛。
(4)滑轮吊环训练器: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也可进行关节牵引及肌力训练。
(5)上肢推举训练器:提高上肢伸肌肌力、上肢关节活动度及协调活动能力。
(6)肘关节牵引椅:对肘关节持续牵引,用于肘关节屈伸活动障碍者。
牵引的重量和方向,座椅高度、固定部位可随需要调整。
(7)前臂旋转训练器:训练关节活动度,预防和改善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同时通过患者在不同阻力下的抗阻运动进行肌力及耐力训练。
(8)腕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腕部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
(9)腕关节旋转器:训练腕关节旋转,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增加肌力、耐力。
(10)复式墙拉力器:通过抗阻主动运动,提高肌力。
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畸形全身肌肉、关节训练。
(11)系列哑铃:用于增强肌力和耐力。
(12)体操棒与抛接球:提高上肢活动范围,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分立式和卧式2种。
(13)手支撑器:训练上肢支撑能力及从床到轮椅的移乘(身体转移)训练。
(14)手指肌力训练桌:用于手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2.下肢训练辅助器具下肢训练辅助器具是用于训练下肢的辅助器具。
(1)下肢康复训练器:用于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和协调功能(2)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用于训练髋关节外展、内收的肌力。
(3)髋关节旋转训练器:通过足的画圈运动,改善髋关节的旋转功能。
(4)股四头肌训练椅: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适用于膝关节受限。
(5)踝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踝关节的活动度,矫正足下垂,足内外翻等,对站立功能障碍者的站立功能训练。
(6)踝关节训练器:矫正下肢姿势,防止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等畸形。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训练设备介绍康复训练设备介绍康复医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通过训练和治疗来恢复患病或受伤人士身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学科。
康复训练设备在康复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以帮助康复患者进行有效的训练和恢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康复动力设备、康复助行器和康复辅助装置。
一、康复动力设备康复动力设备是一类通过机械力量辅助进行运动的康复训练设备。
这些设备常用于肌肉力量恢复、关节灵活性提高和神经系统康复训练。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康复动力设备:1. 静力训练机:这类机器通过提供稳定的阻力和支撑,帮助患者进行肌肉力量训练。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调节阻力来逐渐增加训练难度。
2. 动力步态训练机:这种设备常用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步态恢复训练。
它通过模拟人体行走的动作,辅助患者进行重心控制、平衡和步伐训练。
3. 运动自行车:康复运动自行车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和心肺功能恢复。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康复需求和能力,调节自行车的阻力和速度。
二、康复助行器康复助行器是一类可用于帮助行动不便患者恢复步行能力的设备。
这些设备通过提供支撑和稳定性,帮助患者恢复平衡、增强步行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康复助行器:1. 步行辅助器:包括拐杖、助步器和轮椅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下肢受损患者改善行走能力,并提供稳定性和支撑。
2. 外骨骼助行器:外骨骼助行器通过机械结构和电动力量辅助患者进行行走。
它们可以提供力量和平衡支持,帮助行动不便患者实现独立步行。
3. 助行机器人:这是一种结合机械学和控制技术的新型康复助行设备。
助行机器人可以主动感知和适应患者的行动意图,以提供准确的支持和协助。
三、康复辅助装置康复辅助装置主要是为了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存在障碍的人恢复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康复辅助装置:1. 洗护辅助器具:如洗澡椅、洗头盆、洗衣机等,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洗护活动。
2. 搭扶装置:用于协助上下楼梯、坐起、躺下等动作。
儿童康复技术操作项目儿童康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旨在帮助那些在生理、心理或发育方面存在问题的儿童,尽可能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儿童康复技术操作项目众多,涵盖了多个领域和方面。
首先,物理治疗是常见的儿童康复技术之一。
对于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物理治疗师会通过各种手法和训练,帮助他们改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比如,针对脑瘫儿童,治疗师可能会运用关节活动度训练,帮助他们伸展紧张的肌肉和关节,增加活动范围。
在训练过程中,会使用辅助器具,如站立架、助行器等,以支持儿童的身体,逐步提高他们的站立和行走能力。
作业治疗也是儿童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主要关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如穿衣、进食、书写等。
对于手部功能障碍的儿童,作业治疗师会设计专门的训练,如抓握练习、手指灵活性训练等。
通过游戏和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言语治疗在儿童康复中不可或缺。
对于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口吃、发音不清等问题的儿童,言语治疗师会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例如,通过口腔肌肉训练,帮助儿童改善发音;运用语言游戏和情景模拟,提高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感觉处理障碍的儿童开展的项目。
这些儿童可能在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方面存在过度敏感或不敏感的情况。
治疗师会通过各种感觉刺激活动,如荡秋千、走平衡木、玩触觉球等,帮助儿童整合感觉信息,改善行为和情绪问题,提高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康复辅具的适配和使用也是儿童康复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轮椅、矫形器、假肢等辅助器具。
这些辅具不仅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行动,还能预防畸形的进一步发展。
在进行儿童康复技术操作时,评估是基础。
专业人员会对儿童的身体状况、功能水平、认知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康复方案会根据儿童的进展定期调整,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儿童康复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还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全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全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1.上肢训练辅助器具上肢训练辅助器具⽤于肩、上臂、前臂和⼿部的康复训练。
(1)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进⾏肩关节旋转运动,扩⼤活动度,增强肩部肌⾁⼒量。
(2)肩抬举训练器:通过将棍棒放置于不同⾼度,训练上肢抬举功能。
可在棍棒两端悬挂沙袋,以增加抗阻⼒。
(3)肩梯:通过⼿指沿着阶梯不断上移,逐渐提⾼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疼痛。
(4)滑轮吊环训练器: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也可进⾏关节牵引及肌⼒训练。
(5)上肢推举训练器:提⾼上肢伸肌肌⼒、上肢关节活动度及协调活动能⼒。
(6)肘关节牵引椅:对肘关节持续牵引,⽤于肘关节屈伸活动障碍者。
牵引的重量和⽅向,座椅⾼度、固定部位可随需要调整。
(7)前臂旋转训练器:训练关节活动度,预防和改善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同时通过患者在不同阻⼒下的抗阻运动进⾏肌⼒及耐⼒训练。
(8)腕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腕部关节活动范围及肌⼒。
(9)腕关节旋转器:训练腕关节旋转,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增加肌⼒、耐⼒。
(10)复式墙拉⼒器:通过抗阻主动运动,提⾼肌⼒。
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畸形全⾝肌⾁、关节训练。
(11)系列哑铃:⽤于增强肌⼒和耐⼒。
(12)体操棒与抛接球:提⾼上肢活动范围,提⾼肢体协调控制能⼒和平衡能⼒。
分⽴式和卧式2种。
(13)⼿⽀撑器:训练上肢⽀撑能⼒及从床到轮椅的移乘(⾝体转移)训练。
(14)⼿指肌⼒训练桌:⽤于⼿指肌⼒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2.下肢训练辅助器具下肢训练辅助器具是⽤于训练下肢的辅助器具。
(1)下肢康复训练器:⽤于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和协调功能(2)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于训练髋关节外展、内收的肌⼒。
(3)髋关节旋转训练器:通过⾜的画圈运动,改善髋关节的旋转功能。
(4)股四头肌训练椅:增强肌⼒及关节活动度训练,适⽤于膝关节受限。
康复科医疗器械清单康复科医疗器械是指为了恢复患者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疾病康复而开发和使用的各种器械设备。
它们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或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言语疗法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康复科医疗器械。
一、物理疗法器械1. 超声波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主要利用高频声波产生的震动作用,通过传导热能、机械效应和化学效应等多种方式,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骨骼肌肉损伤、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康复治疗中。
2. 电疗仪电疗仪利用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组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改善神经功能。
常见的电疗仪包括电针灸仪、电推拿仪和电磁理疗仪等,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运动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治疗。
二、运动疗法器械1. 功能训练器功能训练器包括平衡板、摩托车、瑜伽球等,它们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平衡、协调和肌肉力量的训练。
这些器械广泛用于运动损伤康复、老年人康复和运动能力提升等方面。
2. 步态训练器步态训练器被广泛用于康复患者的步行训练。
它们通过模拟人体步行的方式,帮助康复患者恢复正常的步态模式、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肌肉力量。
常见的步态训练器包括步行机、假肢和步行辅助器等。
三、言语疗法器械1. 语音合成器语音合成器能够将文字转化为语音,帮助言语障碍患者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交流。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失语症、发音障碍和听力障碍等康复治疗。
2. 语言治疗软件语言治疗软件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和言语恢复。
它们提供了各种语言练习和语音识别功能,帮助言语障碍患者快速恢复语言能力。
四、康复辅助器具1. 助听器助听器是一种用于改善听力的康复辅助器具。
它们通过放大声音、消除噪音和改善声音清晰度等功能帮助听力障碍患者恢复听觉功能。
2. 助行器助行器包括拐杖、助行架、轮椅等,它们用于辅助行走或代替行走功能。
助行器能够提供支撑和平衡,帮助肢体功能受限的患者恢复行动能力。
总结:康复科医疗器械是现代医学技术的产物,它们在康复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6年康复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2016年康复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不断增加,康复辅助器具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康复辅助器具是指为残疾人或有特殊需求的人设计和制造的各种设备和工具,以帮助他们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辅助器具,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了解相关术语。
一、康复辅助器具分类:1. 助行器具:助行器具主要用于帮助行走受限的人群,如拐杖、助行架、助行车等。
这些器具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平衡,帮助用户保持稳定。
助行器具的选择应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和身体状况来确定。
2. 助听器:助听器是一种用于改善听力的辅助器具。
它能够放大声音并将其传输到用户的耳朵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听到和理解周围的声音。
助听器通常由麦克风、放大器和耳机组成,并可以根据用户的听力损失程度进行调整。
3. 助视器具:助视器具主要用于帮助视力受损的人群,如放大镜、夜视仪、眼镜等。
这些器具可以改善视力,增强对细节的辨别能力,并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助视器具的选择应根据用户的视力问题和实际需求来确定。
4. 助听器具:助听器具是一类帮助言语受损人群进行言语交流的辅助设备。
它们可以放大和清晰化声音,帮助用户更好地听到和理解对话内容。
助听器具通常包括话筒、放大器和扬声器等组件,并可以根据用户的听力损失程度和个人喜好进行调整。
5. 康复辅助工具:康复辅助工具是一类用于促进康复过程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辅助设备。
它们包括各种物理治疗设备、康复训练器材和活动辅助器具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运动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的独立性。
二、常见术语解释:1. 可调节:可调节意味着该辅助器具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身体尺寸和使用环境。
这种灵活性可以增加用户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2. 防滑:防滑是指该辅助器具具有防滑功能,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使用过程中,防滑设计可以减少摔倒和滑倒的风险,保护用户的安全。
2016年康复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2016年康复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康复理念的不断发展,康复辅助器具在2016年得到了更加全面和细致的分类和定义。
康复辅助器具是指通过辅助器具的使用,帮助残疾人士或康复患者恢复或改善其生活功能的工具。
下面我们将针对2016年的康复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进行介绍。
1. 助行器具:助行器具是指用于帮助行走或移动的辅助器具。
常见的助行器具包括拐杖、助行架、助行车、电动轮椅等。
这些器具可以提供支撑和稳定性,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士独立行走。
2. 骨科辅助器具:骨科辅助器具是用于骨科疾病或手术后的康复治疗的辅助器具。
常见的骨科辅助器具包括石膏支架、手术固定器、矫形器等。
这些器具可以提供支撑和稳定性,帮助骨骼受伤或手术后的患者恢复正常功能。
3. 呼吸辅助器具:呼吸辅助器具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或呼吸功能受损的康复治疗的辅助器具。
常见的呼吸辅助器具包括呼吸机、氧气瓶、雾化器等。
这些器具可以提供呼吸支持,帮助呼吸困难的患者保持呼吸功能。
4. 视觉辅助器具:视觉辅助器具是用于视觉障碍人士的康复治疗的辅助器具。
常见的视觉辅助器具包括放大镜、导盲犬、盲杖等。
这些器具可以帮助视觉障碍人士增强视觉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 听觉辅助器具:听觉辅助器具是用于听觉障碍人士的康复治疗的辅助器具。
常见的听觉辅助器具包括助听器、人工耳蜗、听觉训练设备等。
这些器具可以帮助听觉障碍人士恢复或强化听觉功能,提高语言和交流能力。
6. 假肢与矫形器具:假肢与矫形器具是用于肢体残疾人士的康复治疗的辅助器具。
常见的假肢与矫形器具包括义肢、矫形鞋、矫形外科器械等。
这些器具可以帮助肢体残疾人士恢复或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7. 残疾人辅助技术:残疾人辅助技术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为残疾人士提供辅助的技术装备。
常见的残疾人辅助技术包括智能助听器、语音识别系统、语音合成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残疾人士克服各种障碍,提高生活和工作能力。
感统教具信息感统初级型教具清单感统标准型教具清单感统高级型教具清单全部感统教具清单(图片及详细信息)感统教具总表(清单)教具编号: GT001名称:滑梯简介:强烈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
教具编号: GT002简介: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教具编号: GT003名称:方形滑车简介: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教具编号: GT004名称:圆形滑车(小)简介:双手滑行、连结车阵、手搭肩、搬运、玩法多样,随心所欲。
教具编号: GT005名称:圆形滑车(大)简介:可坐着或趴卧在滑板上,双手滑行、连结车阵、手搭肩、搬运等,坐板宽大,可两人同坐,大人、小孩都可坐。
教具编号: GT006简介:高级前庭平衡训练器。
强力刺激孩子左右脑发展。
教具编号:GT007名称:触觉平衡板简介:各种不同形状的触点可刺激孩子的脚部神经及全身触觉感。
可任意变换,训练平衡能力,体验行走乐趣。
教具编号: GT008名称:摇滚跷跷板简介:踏板防滑设计,触点稳定、安全,训练孩子前庭平衡,身体协调,培养注意力集中。
教具编号: GT009名称:太极平衡板简介:针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或迟钝的孩子进行训练,增加前庭及本体感的刺激。
教具编号:GT010名称:踩踏石简介:训练孩子平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教具编号: GT011名称:跳袋简介:通过在跳袋内向前后左右跳跃,可帮助儿童克服本体感不足及触觉敏感或不足。
教具编号: GT012名称: 88轨道简介: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教具编号: GT013名称:上下转盘简介:将球放置在轨道上并慢慢地转动转盘,令球在轨道上持续滚动。
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康复中心用品清单
一、康复设备
1. 轮椅 - 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
2. 拐杖 - 提供支撑和平衡支持。
3. 步行器 - 协助患者行走和保持平衡。
4. 助行器 - 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额外的支撑。
5. 护理床 - 提供舒适的睡眠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二、治疗用品
1. 矫正器 - 用于矫正姿势和行动能力。
2. 按摩器 -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3. 热敷袋 - 用于热敷治疗。
4. 冷敷袋 - 用于冷敷治疗。
5. 压缩袋 - 用于运动恢复和肌肉训练。
6. 声音放大器 - 帮助听力受损的患者。
三、运动设备
1. 健身器材 - 如跑步机、自行车和划船机。
2. 柔软材料 - 用于瑜伽和伸展运动。
3. 推重器 - 用于增加肌肉力量和康复训练。
4. 平衡板 - 用于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四、辅助用品
1. 护理用品 - 如手套、面罩和消毒剂。
2. 评估工具 - 用于评估患者的功能和康复进展。
3. 记录表格 - 用于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和进展。
4. 办公用品- 如纸张、笔和打印机,用于行政工作和文件管理。
请注意,康复中心的用品清单可能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限制而
有所变化。
以上清单仅供参考,具体设备和用品的选择应根据专业
建议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名词解释康复辅助器具:是指为帮助功能障碍患者改善功能,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参与社会而开发设计制造的特殊产品或现成产品,简称康复辅具截肢:截肢是指用手术切除患者身体上没有生机和功能,危及生命和健康的身体,以挽救患者生命的方法矫形器:矫形器是指用于改变神经,肌肉,骨骼和关节等系统的功能特性或结构的体外装置助行器:助行器是指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站立行走的工具和装置简答题选配康复辅具产品的注意事项:一,相信专业机构。
二检查外观质量。
三,适用产品四:清点配件和相关资料。
五,确认产品有保修保换服务下肢假肢分类一,按结构分类二,按功能分类三,按截肢部位分类四,按材料分类五,按假肢制作技术水平分类矫形器的基本功能:一,稳定和支持的功能。
二,固定和保护的功能。
三,预防和矫正畸形的功能四,负荷的功能五,控制痉挛的功能。
六,促进康复的功能简述拐杖的种类一,手杖,二,前臂杖,三,腋杖。
四,平台杖五,生物力学式拐杖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康复护理,职业咨询,社会工作大题好轮椅具备的基本条件,一,符合患者的病情需要,二,结实可靠安全:控制系统表面光滑三,行动方便:根据身高体型选择轮椅座位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四,位置稳定:移动灵活省力,制动良好五,压力分布均匀防压疮坐垫或形状接近臀部外形轮廓曲线缓和的椅垫,可有效的分散坐骨的压力六,舒适当柔软的透气的坐垫,扶手脚踏板的高度七,实用性: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可折叠八,其他:性价比高,价格适中,外观应满足一般美学要求手杖的使用方法:肘关节弯曲20~30度,两肩保持水平,手杖应拿在健侧手上,行走顺序为:一杖二患三健使用手杖的要求:使用前系好鞋带,2站直身体,放松肩膀使用手杖前的要求:①当使用手杖时,要光系好准,2结直身体放松府膀:③用健侧的手持星手杖:④将手杖点地,手杖位于健侧腿小趾前外侧10cm处,将体重均匀地分租到双脚和手杖上:附关节屈曲20°~30°,腕关节背屈,持杖的手要放松,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手枝手柄的位置应该与手腕水平;⑥如果使用的是可调节手杖,建议调节到上述的位置;⑦木制的手杖(或固定式手杖)需要裁剪到合适长度;⑧手杖要求质地结实,轻重适中,手柄有一定的摩擦,把手要牢固,调节长度的销打要锁定,底端的橡胶垫不能有磨破和松动;⑨使用多足手杖时,手杖的底端部分要能够平稳地接触注意事项:行走时请保持良好姿势挺腰收腹。
康复训练的重要器械介绍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运动和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综合性疗法。
在康复过程中,适当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康复训练器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康复训练器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康复训练的工具和方法。
一、平衡训练球平衡训练球,也称为瑞士球或健身球,是一种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球状物。
它可以用来进行平衡、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通过坐立或站立在球上,患者可以锻炼核心肌群的稳定性,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平衡训练球还可以用于康复治疗中的背部伸展、康复理疗以及身体姿势的调整,对于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和稳定性非常有效。
二、弹力带弹力带是一种柔软且具有弹性的绷带,常用于康复训练中的肌肉力量锻炼。
它可以提供可变的阻力,适应患者的不同力量水平和运动能力。
通过和弹力带的配合使用,患者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的力量训练,如肌肉伸展、肌肉收缩和肌肉耐力训练。
弹力带还可以用于矫正姿势、激活肌肉、缓解慢性疼痛,并且非常方便携带,可以在家中或者办公室进行锻炼。
三、步态训练器步态训练器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装置,用于改善患者步态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它可以模拟正常行走的动作,帮助患者重新学习走路的技巧和恢复正常的步态模式。
步态训练器一般配备有扶手和安全带,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
通过使用步态训练器,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步态训练的难度和强度,提高行走能力和身体平衡性。
四、电动踏步机电动踏步机是一种通过模拟步行运动进行康复训练的设备。
它可以根据患者的步幅和速度进行调整,适用于各种不同程度的患者。
通过使用电动踏步机,患者可以进行有氧运动、踏步训练和下肢肌肉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改善。
此外,电动踏步机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步态和行走能力,提高肌肉协调性和平衡性。
五、手部康复器械手部康复器械主要用于恢复手指、手掌和手腕的力量和功能。
常见的手部康复器械包括手指力量训练器、手握球和手腕力量训练器等。
通过使用这些器械,患者可以增加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力量和协调性。
康复服务训练设施设备玩教具配备清单
康复训练设施设备清单:
1.平衡板:用于改善平衡、协调和稳定性。
2.平衡球:类似于平衡板,但具有更高的挑战性。
3.步态训练器:帮助患者练习恢复行走能力的设备。
4.健身器材:如跑步机、踏步器和自行车等,可以进行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的康复训练。
5.杠铃和哑铃:用于进行肌肉力量训练。
6.弹力带和弹力球:用于进行肌肉拉伸和强化。
7.徒手训练器:如推车和吊姿器材,可提供支撑和教练患者使用正确姿势的能力。
8.瑜伽垫和球:用于进行平衡、柔韧性和核心力量训练。
玩教具清单:
1.益智玩具:如拼图、积木和迷宫等,可帮助提高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2.功能性玩具:如模拟厨房、模型车和医生玩具等,可以帮助儿童练习日常生活技能。
3.美术和手工艺品材料:如画笔、画板和颜料,可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4.智力游戏:如象棋、围棋和扑克牌等,可以锻炼思维和战略能力。
5.移动玩具:如滑板车、滚轮鞋和平衡自行车等,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6.手动操作玩具:如拧螺丝、插扣和拨片等,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7.室外活动玩具:如球、跳绳和风筝等,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活动和协调能力。
以上清单仅仅是一些可以使用的康复训练设施设备和玩教具的例子。
实际选择和配备必须根据患者的特点和康复目标进行定制。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可持续性和财务可行性等方面的因素。
康复专业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康复计划来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教具,并确保正确使用和维护,以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训练。
感觉统合器材的操作方法(一)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在进行滑板活动时,视觉将情报大量送往中枢神经体系,固有感觉会使小脑更为苏醒,指挥肌肉紧张的变化。
大脑小脑间的动作可以有强有力的正确整合作用,使孩子的整体感统运作有积极性的发展。
主要感觉输入有:1、前庭固有感觉:在滑板上用俯卧姿势爬行移动将对前庭产生大量的刺激,俯卧时的重力感及在行进中肌肉,关节移动所产生的紧张感。
2、触觉:所接触的身体触压感觉,手与地面接触时的皮肤、肌肉感觉。
3、视觉:爬姿活动时对前庭平衡器官的特别刺激及颈背肌肉强烈收缩所产生的本体感觉的大信息对动眼神经的内侧从束的直接作用,对眼球运动的稳定性有极佳的作用,有助于良好自我视觉空间的形成。
(二)滑梯+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1、孩子上下滑梯的斜度和速度感,可以统合身体的紧张迷路反射,协助大脑统合固有感觉输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
2、手部、肩部及生身肌肉同时收缩的动作,对本体感和身体形象的塑造帮助很大,有助于维持高度的平衡感觉。
3、在滑梯上由上而下的速度冲击,对前庭系统的刺激强烈,可以促进抗重力反应的练习,促进位觉器官感受重力的变化,直线加速运动的变化,改变全身伸肌紧张作用的分布,促进脑干体系的活跃化,有利于孩子全身感觉统合的发展。
(三)网缆——前庭、平衡、触觉、感官感觉、精细动作1、网缆上的晃动,强化孩子的前庭感觉刺激,对前庭体系的健全很有帮助。
2、孩子身体与网缆的广泛接触及晃动过程中各个接触部位压力的变化,可以加强不同的触觉训练,促使脑干苏醒,消除大脑中不必要的触压感觉,纠正孩子的触觉过分敏感。
3、网缆插棍游戏:俯卧抬头、注视目标,可使颈、背肌肉强烈收缩,改善眼的注视,对于促进孩子的前庭固有感觉,视觉及触觉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四)横抱筒——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肢体动作1、圆筒上的摇摆和旋转可使前庭器官获得大量刺激信息,孩子抱住圆柱筒的动作,一方面可尝试同时高度收缩的肌肉运动,促进前庭固有体系的活化。
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器具
感觉统合是将各神经系统传来的不同的感觉在脑干部份做适当的组织统合,如此中枢神
经的各部位才能整体工作,使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并感到满足。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
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
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
的神经功能」。
一、感觉统合基础部分
A 字架,促进身体固有感觉统合功能,发展平衡力
脚步器,促进身体固有感觉统合功能,发展协调性和平衡力,提高注意力和观察力
跷跷板,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独脚椅,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袋鼠跳,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
大滑梯,强烈刺激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滑板车,调节前庭感觉,调整身体的平衡反应
蹦 蹦 床,强化前庭刺激,以致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
S型平衡木,建立本体感觉和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前后平衡台
左右平衡台
阳光隧道
太极平衡盘
二、感觉统合延伸部分
花生球
羊角球,姿势和双侧的统合,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大笼球
大陀螺
按摩球
平衡脚踏车
四分之一圆
万象组合
触觉板
彩虹接龙
手摇旋转盘
圆形大滑车
88轨道
上下转盘
海洋球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