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教学课件的制作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3.90 MB
- 文档页数:16
制作PPT课件必须注意的三点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
可以说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是一个艰辛的创作过程。
录像、动画、声音等的使用,可以充分体现出多媒体课件大信息量、知识点密集、高度概括的特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字,俗话说:适可而止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情趣,但它终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应有所注意。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课件的设计要选准知识点。
我们在挖掘教材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或有必要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完成的。
那些能用实物、挂图或由学生动手操作、演示实验完成的教学任务就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我们在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时,在使用时间和频率上要根据教情、学情合理取舍,把那些最需要用多媒体展示的知识放映出来。
二、课件在声画设计上不可过于夸张。
在多媒体教学中,新鲜的色彩,悦耳的声音,有趣的动画确实可以给孩子以赏心悦目的体验,使孩子情趣盎然,但制者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小学生,过于花俏的声画设计将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向与速度,使学生产生过多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遐想,从而忽略了与课堂教学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
以至于教师已经讲到下一个问题了,他还沉浸在先前的欣赏之中,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所以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中不宜有过多的动画和过繁杂的背景,字体与颜色也不宜形式类型过多。
不论什么样的精彩设计都只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教师语言的渲染作用决不可忽视,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语言的魅力借助多媒体的情景设趣导疑。
三、课件不是课本的翻版。
在设计课件中,教师创设的情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不要把教材中的插图经过简单的处理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多媒体只起到挂图的作用。
在练习设计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
PPT制作教程六招做好PPT课件阿里同学有许多做了教师的同学,他们经常要用PPT(PowerPoint)来做一些课件,这样便于在课堂上演示。
那么怎样才能做出一个好的PPT课件来呢,阿里同学和阿里的老师同学沟通后,得出大致的结论如下:1、首先要对PowerPoint这个软件比较熟悉,这样才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2、做PPT课件首先要对课程熟悉,了解课堂上要重点表达的内容,从而可以积极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来做课件的PPT演示文稿。
3、课件的首页最好是非常得整洁。
但是整洁并不表示什么内容都没有,在PPT的扉页一般是一个题目+一副图片+一段简洁的欢迎词。
题目要求写得明了,让人看了大致能了解讲解的内容,图片的呈现最好和主题比较的吻合,欢迎词写得要诚恳。
有时因为演讲的开头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所以不妨在PPT的首页能插入一段轻音乐,以便等待着不会那么的无聊。
4、PPT课件的目录页面。
目录页面应该有标题、导航条和退出按钮来组成。
目录页面因为是要展示你PPT课件的一个大致思路,所以需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写,这样让听众能提前知道你的思路,做到有所准备、能选择重点的内容来听。
目录页面最好选择平和的色调,字体搭配合理,这样会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干净。
而且目录里最好有一个退出按钮,使整个课件可以随时退出到PPT课件的尾页。
5、PPT课件中的文字应该尽量的少,遵循“用图不用表,用表不用字”的原则来进行书写。
文字较少时候可以采用比较大的字号,给人一种醒目和重点提示的感觉,但不要用太大字体,使比例不协调。
如果在PPT课件中实在是需要较多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考虑采用“文本移动”的办法,但是标题不要随之移动,设置文本移动时,要么设置为重复移动,要么在文本移动结束后设置为自动切换到另一张幻灯片或目录,切忌留下一个只有按钮的空屏。
6、处理PPT课件图片的过程中,图片比较多时可采用进入、退出或移动等效果;比较少时可采用插入幻灯片、触发器等效果。
如何制作幼儿园ppt课件简单来说就是老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根据自己的创意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
能够让教师在活动中轻松启发幼儿思维,让幼儿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在制作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符合幼儿的形象思维(1)形象直观。
孩子的知识经验少,思维形象具体,但想象力非常丰富,学习时需要某种事物的牵引或适当的点击,课件正是起到把知识形象化的作用,架起了孩子思维与客观事物相结合的桥梁。
比如在欣赏诗《风和云彩》中是这样设计的:对于“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有本事”,画面上对应出现:蓝天草地的背景中,蓝蓝的天空上漂着几朵白云,人物化的风和云儿,在追来追去的嬉闹玩耍,很有情趣。
针对儿歌中:“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白船呀漂呀漂,漂到远处看不见”。
画面上出现了风吹云彩,然后风儿慢慢后退,云彩变成了一只小白船,一朵云彩变成了桅杆竖在小白船上,一朵变成了风帆,挂在了桅杆上,然后漂荡着的小白船,渐渐消失在天空中,使孩子完全融入其中。
伴随老师那带有感情的讲解,和着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诵声,使幼儿陶醉在这首优美的诗歌里,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2)生动有趣。
孩子的兴趣来的快消失也快,要抓住孩子兴趣的最高点,不失时机的把孩子最感兴趣的:“要看,要听,要想知道”的东西,快速直接地展示在孩子的面前,使孩子的兴趣和思维得以连贯,加深,延续。
场景和片段的转换,最好都在三秒以内,不能让孩子有任何的等待,有的地方一秒都不能差,不能像下拉菜单一样,一级一级的拉下去,一级一级的返回来,那样孩子的兴趣将消失,孩子的思维将被打断。
直接影响学习气氛和学习效果,同时也不利于主题的集中,目标的实现。
二、符合幼儿的注意力(1)画面清晰,动画连续,色彩逼真,文字醒目。
制作课件需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的创意,创意无限更应体现于课件的制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