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技术基础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6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三篇篇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1、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3、使用的教材:绪论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总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采用多媒体教学)§1-1电子系统与信号0.5§1-2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0.5本章重点:放大电路的基本认识;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本章课时安排:1本章的具体内容:1节介绍本课程目的,教学参考书,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方法;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认识;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重点: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半导体基础知识;理解PN结的结构与形成;熟练掌握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V-I特性曲线及其主要参数,熟练掌握普通二极管正向V-I特性的四种建模。
(华北电⼒⼤学主编)模拟电⼦技术基础习题答案模拟电⼦技术基础习题答案电⼦技术课程组2018.8.15⽬录第1章习题及答案 (1)第2章习题及答案 (14)第3章习题及答案 (36)第4章习题及答案 (45)第5章习题及答案 (55)第6章习题及答案 (70)第7章习题及答案 (86)第8章习题及答案 (104)第9章习题及答案 (117)第10章习题及答案 (133)模拟电⼦技术试卷1 (146)模拟电⼦技术试卷2 (152)模拟电⼦技术试卷3 (158)第1章习题及答案1.1选择合适答案填⼊空内。
(1)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元素可形成N型半导体,加⼊元素可形成P型半导体。
A. 五价B. 四价C. 三价(2)PN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变窄B. 基本不变C. 变宽(3)当温度升⾼时,⼆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A. 增⼤B. 不变C. 减⼩(4)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作在。
A. 正向导通B.反向截⽌C.反向击穿解:(1)A、C (2)A (3)A (4)C1.2.1写出图P1.2.1所⽰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极管是理想的。
(1)(2)(3)图P1.2.1解:(1)⼆极管导通U O1=2V (2)⼆极管截⽌U O2=2V (3)⼆极管导通U O3=2V1.2.2写出图P1.2.2所⽰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1)(2)(3)图P1.2.2解:(1)⼆极管截⽌U O1=0V (2)⼆极管导通U O2=-1.3V (3)⼆极管截⽌U O3=-2V1.3.1电路如P1.3.1图所⽰,设⼆极管采⽤恒压降模型且正向压降为0.7V,试判断下图中各⼆极管是否导通,并求出电路的输出电压U o。
图P1.3.1解:⼆极管D1截⽌,D2导通,U O=-2.3V1.3.2电路如图P1.3.2所⽰,已知u i=10sinωt(v),试画出u i与u O的波形。
设⼆极管正向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⒈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ELECTRIC CIRCUIT AND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⒉课程编码:252010041⒊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⒋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⒌课程总学时:72⒍实验学时:16⒎课程学分:4⒏开课学期:第三学期⒐先修或同修课程:大学物理⒑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本门实验课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门课程实验应讲授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各项实验内容的基本理论与实验仪器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测试方法等技术知识及实验要求等。
学生通过电路接线调试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线性基本电路定理和单管放大电路、各种运算电路、比较器、波形发生器、稳压电源等电路的基本原理,培养基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基本的工程素质,锻炼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中的基本点、通过理论和实际的密切结合,提高动手能力。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 基本要求课前:要求理论课教师布置好实验题目、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教师为实验准备好必须的设备。
课中:要求理论课教师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实验问题,同时要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查学生的实验内容;实验教师要及时解决实验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
学生则应该按照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内容。
课后:交实验报告。
2. 实验方式本课程实验共安排16学时,即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完成的实验学时,且均为必选实验。
实验内容等1.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学生要写在实验报告纸上,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和实验体会(遇到的问题或失败的原因,如何解决的,其他想法)。
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每份实验报告以5分制作为成绩。
2. 实验考核:(1)实验考核方式:题目设计合理,能正常运行,教师当场验收;写出实验报告,按时提交。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1 课程介绍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1.2 模拟电子技术概述介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1.3 模拟电路的基本元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分析电路中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1.4 电路定律与分析方法学习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掌握节点分析、支路分析等电路分析方法第二章:放大电路2.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明确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性能指标2.2 晶体管放大电路学习晶体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分析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2.3 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学习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频率响应分析等2.4 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分析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应用实例了解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和优化方法第三章:滤波电路3.1 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明确滤波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性能指标3.2 低通滤波器学习低通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低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和平滑特性3.3 高通滤波器学习高通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高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和平滑特性3.4 滤波电路的应用实例分析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等领域的滤波应用实例了解滤波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和优化方法第四章:模拟电路的测量与调试4.1 测量仪器与仪表学习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减小方法4.2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学习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故障排除的技巧和常用方法4.3 电路测试与性能评估学习电路测试的方法和指标了解电路性能评估的方法和准则4.4 实例分析:放大电路的测量与调试分析放大电路的测量参数和方法了解放大电路的调试过程和故障排除方法第五章:模拟电路的应用实例5.1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学习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信号发生器的电路结构和性能指标5.2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学习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滤波器、放大器等信号处理电路的应用实例5.3 模拟通信系统学习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分析调制解调器、放大器等通信电路的应用实例5.4 电源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学习电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开关电源、线性电源等电源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六章: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6.1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明确运算放大器的应用领域和性能指标6.2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学习运算放大器的差分放大电路、比例放大电路等基本应用分析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实例6.3 运算放大器的选型与使用学习运算放大器的选型原则和使用注意事项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级联、偏置电路设计和补偿方法6.4 运算放大器的troubleshooting 与优化学习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了解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性能优化技巧第七章:振荡电路7.1 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振荡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明确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性能指标7.2 LC 振荡电路学习LC 振荡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LC 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性和Q 值的影响7.3 晶体振荡电路学习晶体振荡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晶体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性和应用实例7.4 振荡电路的应用实例分析信号发生器、无线通信等领域的振荡应用实例了解振荡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和优化方法第八章:模拟集成电路8.1 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集成电路的分类和特点明确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和制造工艺8.2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学习放大器、滤波器、转换器等基本模拟集成电路单元的设计方法分析集成电路中元件的匹配和布局要求8.3 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学习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和测试方法掌握集成电路的可靠性评估和品质控制要点8.4 集成电路的应用实例分析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等领域的集成电路应用实例了解集成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和趋势第九章:模拟电子技术的现代发展9.1 集成电路的设计软件与工具了解现代集成电路设计所需的软件和工具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9.2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FinFET、MEMS 等先进集成电路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了解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需求和挑战9.3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及其应用学习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应用领域分析模拟数字接口、模拟数字转换器等混合信号电路的应用实例9.4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学习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实例第十章: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验与实践10.1 实验设备与实验流程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所需设备和材料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10.2 实验项目与实验指导学习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基本实验项目的设计与调试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0.3 设计性实验与创新实践学习设计性实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探索模拟电子技术在创新实践中的应用和解决方案掌握实验结果的展示和交流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解析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强调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重点环节2: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分类解析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强调不同类型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重点环节3:滤波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解析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强调滤波电路的频率特性和平滑特性分析重点环节4:模拟电路的测量与调试方法解析测量仪器与仪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误差的概念强调电路调试的步骤和故障排除技巧重点环节5:模拟电路的应用实例分析解析信号发生器、音频放大器等应用实例的设计与实现强调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和优化方法重点环节6: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解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强调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设计和优化方法重点环节7:振荡电路的原理和设计解析LC振荡电路和晶体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强调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性和应用实例重点环节8: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解析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设计和封装技术强调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和可靠性评估重点环节9:现代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解析现代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和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强调新兴领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需求和挑战重点环节10: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验与实践强调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测量与调试、应用实例、运算放大器、振荡电路、模拟集成电路、现代发展趋势以及实验与实践等十个重点环节。
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3篇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3篇篇一: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历经了一周的实训,而在今天做了一个完结。
在这一周里虽然有一些学习实训上的小困难,但是,许多的知识还是让我高兴异常。
以前我是学文科的,说实话队以一些理科上的东西还是很不明白的,学习起来也有一些困难,但这并不能成为我学习电子的阻碍。
对于电子我还是怀有很大的热情。
这周我们做了对晶体二极管电路,单极放大电路,求和电路,积分、微分电路,振荡电路,电源电路的实训。
第一天,我们做的是单级电路的实训,首先,我们要找到电路图,然后在计算他们的静态工作点,在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时,先要观察电路图上的数据,以谨慎的及电路图的分布,在数值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数据的错误会导致测量工作的出现误差,所以是非常谨慎的.第二天,说实话对于晶体二极管,我的了解不是很多。
但是,我了解到晶体二极管有许多的特性。
像正向特性反向特性击穿特性频率特性等等,我们要做晶体二极管的实验,首先就要了解晶体二极管的这些特性,才能准确的作出判断正向电流IF在额定功率下,允许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值。
正向电压降VF二极管通过额定正向电流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最大整流电流IOM在半波整流连续工作的情况下,允许的最大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反向击穿电压VB二极管反向电流急剧增大到出现击穿现象时的反向电压值。
正向反向峰值电压VR M二极管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反向电压峰值,通常VR M为VP的三分之二或略小一些。
反向电流IR。
在规定的反向电压条件下流过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值结电容C结电容包括电容和扩散电容,在高频场合下使用时,要求结电容小于某一规定数值。
最高工作频率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的最高交流信号的频率。
第三天,我们测试了求和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熟悉常用模拟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学会分析模拟电路的基本方法,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资源共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常用模拟电子元件(1)电阻、电容、电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和应用。
2. 第五章:模拟电路分析方法(1)电压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2)反馈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资源1. 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2. 实验室设备: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元器件和实验仪器;3.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教学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PPT展示,结合实物讲解,让学生直观了解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 分析实际电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4. 小组讨论:针对实际电路,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模拟信号的运算与处理(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2)模拟信号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7. 第七章:模拟信号的转换(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2)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的工作原理;(3)模拟信号转换技术的应用。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实训报告(一)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实训报告概述本次实训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设计实践环节之一。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并制作直流稳压电源,加深对模拟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电路设计与实际制作的能力。
实验过程设计1.根据要求,确定电源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参数。
本次实验要求输出电压为5V,输出电流为1A。
2.根据输出电压和电流计算电源的功率。
P = V × I = 5V × 1A= 5W。
3.根据功率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和二极管,计算所需电容的容量。
在本次实验中,选择5V、2A的变压器和1N4007二极管,计算电容可得:C = I × τ/ΔV = 1A × 0.02s/0.5V = 40uF。
4.根据电容的容量选择合适的电容,并确定前级稳压二极管和后级稳压三端稳压器型号。
本次实验选择4700uF的20V电容,前级稳压二极管选择1N5817,后级稳压三端稳压器选择LM7805。
5.根据所选元器件的参数和数据手册,绘制电路图和PCB布局图。
制作1.根据PCB布局图,在铜板上用喷锡机喷上底部铜皮。
2.根据电路图使用光刻出铜盐膜线路图。
刻蚀后得到铜盐膜PCB板。
3.微风干燥后,在氢氟酸水溶液中脱盐,清洗后得到精美的PCB板。
4.根据电路图逐个安装元器件,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电容和稳压二极管等的极性。
5.完成元器件的安装后,进行焊接。
焊接过程中应注意不要使元器件过热,避免烧坏元器件。
6.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并使用万用表进行电路测试。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并制作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法,并在实际制作上得到了巩固。
同时,我们也加深了对模拟电路原理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实验总结本次实际操作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电路设计的重要性。
正确的设计能够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方便后续的制作和测试。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注重电路设计的细节,并严格按照电路图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成绩:目录课程设计概述----------------------------------------- 3 课程设计任务----------------------------------------- 4 设计的具体实现--------------------------------------- 5 心得体会---------------------------------------------- 12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概述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学生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包括: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调查研究和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件、安装电路、调试改进;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询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寻找解决方案,掌握电路测试的一般规律;能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能对实验结果独立地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3、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生产流程及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4、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技能。
5、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6,要求完成实物制作和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格式符合要求。
二、课程设计任务一.课题概述课题一:窗口电压检测电路设计一个窗口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范围为4-8V(可根据需要调整电压检测范围),当输入电压在检测范围内用示波器检测输入端的波形,与检测范围外的波形进行比较。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龙胜春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电子技术的基石之一,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是工程师们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
在龙胜春老师的教程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原理与应用。
一、电路基础知识电路是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电路基础知识是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前提。
在龙胜春老师的教程中,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1.1 电路的分类•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独立电源与受控电源•线性电路与非线性电路1.2 电路元件•电阻、电容与电感•二极管、晶体管与集成电路1.3 电路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罗尔定律•罗伯特定律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是指处理连续信号的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相对应。
在龙胜春老师的教程中,我们将深入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2.1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音频、视频等。
在教程中,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来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2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滤波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模拟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2.3 模拟电子技术的实践在龙胜春老师的教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模拟电子技术进行实际应用的设计与调试。
通过实验实践,我们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实例分析与练习为了更好地理解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龙胜春老师的教程还包括了实例分析与练习。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们将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四、总结在龙胜春老师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中,我们将全面了解电路基础知识和模拟电子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我们将提高对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以,让我们一起跟随龙胜春老师的教程,深入探索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的奥秘吧!。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电路实验箱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接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1.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电压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挡开关、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进行调节。
输出信号电压幅度可由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进行连续调节。
操作要领:1)按下电源开关。
2)根据需要选定一个波形输出开关按下。
3)根据所需频率,选择频率围(选定一个频率分挡开关按下)、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所需频率即可。
4)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
注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围,用来测量300伏以下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操作要领:1)为了防止过载损坏仪表,在开机前和测量前(即在输入端开路情况下)应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输入端接入电路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
2)读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1”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10标度尺上的示数。
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3”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3标度尺上的示数。
3)仪表使用完后,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位置后,才能拆线或关机。
3.双踪示波器示波器是用来观察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及参数的设备。
双踪示波器可以同时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观测和比较。
操作要领:1)时基线位置的调节开机数秒钟后,适当调节垂直(↑↓)和水平(←→)位移旋钮,将时基线移至适当的位置。
2)清晰度的调节适当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使时基线越细越好(亮度不能太亮,一般能看清楚即可)。
202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常用半导体器件1.1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1.1.1本征激发:自由电子导电;价电子依次填补空穴,形成了空穴的移动,空穴也能导电本征激发越多,导电能力越好复合:自由电子与空穴相撞,重新变成价电子1.1.2载流子的浓度载流子的浓度与本征激发,复合相关。
本征激发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本征激发的速率越快。
复合的速率与载流子的浓度有关1.2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掺入少量杂质元素1.2.1N型半导体掺入少量P(磷)多子→自由电子少子→空穴温度对N型半导体的多子影响不大,对少子浓度影响巨大施主原子:贡献载流子的原子1.2.2P型半导体掺入少量B(硼)多子→空穴少子→自由电子温度对P型半导体的少子影响不大,对多子浓度影响巨大1.3PN结由于扩散运动形成的空间电荷区,也称耗尽层(PN结)(阻挡层) 1.3.1基本概念漂移运动:少子在空间电荷区的运动漂移运动阻挡了因扩散运动而消耗势垒的可能多子的扩散运动与少子的漂移运动就会达到动态平衡空间电荷区的宽度与掺杂浓度有关,浓度高的区域PN结窄。
1.3.2单向导电性外电场削弱了内电场的作用,使得扩散运动得以重新恢复R限定了外电场通过的最大电流,防止PN结烧毁反向电压会增强内电场的作用,抑制扩散运动,促进漂移运动;但是漂移运动属于少子,且与温度相关,漂移运动形成的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1.4PN结的伏安特性曲线1.4.1正向特性:存在死区,有导通电压:PN结的电流方程Is为反向饱和电流U T为温度当量,仅跟温度相关。
在室温下U T=26mV U为PN结上外加电压1.4.2反向特性:Ge管的反向电流比Si管的大得多反向存在击穿:雪崩击穿:掺杂浓度低时,耗尽层宽度大,当外加反向电压时,耗尽层为粒子加速器,少子加速击穿带走价电子,形成链式反应温度越高,雪崩击穿所需电压越高。
齐纳击穿:掺杂浓度高时,PN结窄,当外加反向电压时,形成的电场强度大,直接将价电子从共价键内带出。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和目的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习电路的联接方法和常用电气设备及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分析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实验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掌握各种电工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2.通过各次实验的电路联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分析电路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的能力。
3.通过实验,验证电路的基本定律,进一步巩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论。
4.通过本实验进一步理解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5.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6.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二、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本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在从实践角度加深对电路相关理论的理解,为避免教学空洞而开设的。
其内容几乎涵盖了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得几乎所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基尔霍夫定律,Y-△等效电路变换,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RC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R、L、C 元件的频率和阻抗的关系, R、L、C元件端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关系,三相电路电源和负载的Y型和△型连接方法以及线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有效值的关系。
半导体器件, 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 集成运放,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 负反馈放大电路, 正弦波振荡电路, 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 有源滤波器, 功率放大电路, 整流电路, 稳压电路等理论。
三、实验类型与说明本实验课程在跟进教学进度的同时开设的实验课,目的是为了通过具体实验近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对理论产生一定的思考,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附件2《低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Low Frequency Electronics Technique Fundamentals 课程编号:005A1630 学时:56+16(实验)学分:4.0一、课程教学对象(宋体小三号字)低频电子线路(又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基础等)是电子信息与通信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类、自动控制类、仪器仪表类以及计算机应用类等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是信息学院教学平台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五邑大学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交通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宋体小三号字)本课程是五邑大学信息学院各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包括理论教学(56学时)和实践教学(16学时)两个环节。
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和线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理论课的教学,学生应了解半导体器件的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放大器、比较器、稳压器等电路的组成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及应用技术。
熟悉半导体器件的外部特性与测试方法;掌握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典型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习分离元件放大电路的基础上,学习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各种典型基本运算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熟悉集成直流稳压器的应用电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学生应结合理论教学的进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器件特性和各种单元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初步掌握模拟低频电子线路的工程设计与测试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工具,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测试方法和电路参数的测试方法。
模拟电路技术基础实验讲义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电子元器件,练习检测三极管的方法。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和其对放大器性能的
阻碍。
3、 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及交流参数Av,Ri,R。的方法。
4、 学习放大器的动态性能,观看信号输出波形的变化。
二、 实验仪器
1、 双宗示波器
2、 信号发生器
3、 数字万用表
三、 预习要求
1、 能正确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及数字万用表。
2、 熟练三极管特性测试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3、 比较三种组态的差不多性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 实验内容
1、 实验电路
R1
5k1
R251kRb151kRb224kRc5k1Re1
100
Re2100RL5k1Rp680kTNPNCb10uc210uCe10u
Vcc(+12v)
V。
Vi
Rb1
51k
Rb224kRc5.1kRe1100Re21.8kR2
51
R1
5.1k
RL
Rp
680k
Cb
10uF
C2
10uF
C3
10uF
Vi
(a)
(c)
(1)
用万用表推断三极管V的极性及好坏,估测三
R1
5.1k
R251Rb151kRb224KRe1100Re21.8kRc5.1kRL
5.1K
V
9013
Rp
680k
Vi
Vcc(+12v)
V。
极管的β值。
(2)
分不先后按图(a)接好电路,调Rb到最大位
置。
(3) 认真检查后,送出,观看有无异常现象。
2、 静态调整
调整Rp使Ve=2.2V 计算并测量填表
表一
实测 实测计算
VBE(V) VCE(V) Rb (KZ) IB(Ua) Ic(mA)
3、 动态研究
(1)
将信号调到f=1KHz 幅值为3mV 接Vi观看Vi
和V。端波形,并比较相位,测出相位差。
(2)
信号源频率不变,逐渐加大幅度,观看V。不
失真时的最大值并填表。
表二 放大倍数测量计算数据表
实测 实测计算 结果
Vi(mV) V。(V) Av Av
(3)保持Vi=5mv不变,放大器接负载RL,改变RL数值的情况
下测量,并将计算值填表
给定参数 实测 实测计算 估算
Ri RL Vi(mv) V。(v) Av Av
2K 5.1K
2K 2.2K
5.1K 5.1K
5.1K 2.2K
(4)保持Vi=5mv不变,增大和减小Rp。观看V。波形变化。
测量并填入表4。
Rp值 Vb Vc Ve V。的波形
最大
合适
最小
注意:若失真观看不明显,能够调节Vi幅值重新观
看。
4。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
(3) 输入电阻测量
在输入端串接一个5.1K电阻。如图
测量Vs与Vi 。计算ri
(4) 输出电阻测量
在输出端接入可调电阻作为负载。如图
J?
VS
5.1k
Vi
i1
A
选择合适的Rl值,使放大器输出不失真。测量有负载和空载时
的r。,即可计算r
0
将上述测量及计算结果填入表5中
表5
测输入电阻Rs=5.1K 测输出电阻
实测 测算 估算 实测 测算 估
算
Vs(mv) Vi(mv) ri ri v。 RL=∞ v。 RL= r。(kΩ) r。
(k
Ω)
4、
将电路换为图b、图c。分不重复上述实验。作记
ViRLA
录。
5、 依照图a、图b、图c、的测算结果填表
电路 图a 图b 图c
Av
ri
r。
五、 实验报告
1、
对每一测试结果及数据表进行分析,得出差不多
结论,与估算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及其原理。
2、 讨论三种组态的放大电路各自的特点。
① 阻碍放大倍数的因数
② 阻碍r。ri的因数
③ 三种组态的比较
3、 写出实验过程中的体会。
实验二 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 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阻碍。
2、 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
2、 音频信号发生器
3、 数字万用表
三、 预习要求
1、 认真阅读实验内容要求,可能待测量的变化趋势。
2、
计算图1电路中设三极管的β为120,电路开环和闭
环电压放大倍数。
四、 实验内容
1、 负反馈放大器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的测试。
(1) 开环电路
R1
5.1k
R251R351kR4
24k
R55.1kR6100R71.8kR847KR920kR10
3K
R111KRL1.5KRF3K9013901310uFCF10uFC5
10uF
C4
10uF
Vi
+12v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