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是李隆基儿媳
- 格式:docx
- 大小:17.04 KB
- 文档页数:2
揭晓杨玉环是哪朝哪个皇帝的老婆?给人们的感觉诗绝色美人,红颜祸水,著名的诗人用这样的话形容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可见杨玉环之美貌。
那么,杨玉环是哪朝哪个皇帝的老婆?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
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
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岀家为女道士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
虢国夫人杨花花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
《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
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白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岀宫,此外,杨玉环在宫中与安禄山有染,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
杨玉环简介篇一:杨玉环人物简介杨玉环人物简介杨玉环(公元719年-756年),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
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
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后来又迁往山西永乐(山西永济)。
在她17岁时,武惠妃洛阳选寿王妃,挑中了她。
她天生丽质,有倾城倾国之美(唐朝以胖为美),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婚后本来生活幸福甜蜜。
然而皇帝唐玄宗见她有国色,竟悖常伦,欲占为己有。
(这是在一次皇家温泉里发生的事)于是以“做女道士”为名招入宫,经过一番暗渡陈仓后,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封为贵妃(此等手法与当年高宗朝武则天削发为尼后入宫如出一辙),并为她修建了专门沐浴用的海棠汤(宫中三千佳丽只有她一人有),(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
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自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
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
于是,百官竟相仿效。
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荔枝又称“妃子笑”。
杨玉环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西幸成都。
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禁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白居易所言“六军”当为北衙禁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神武军,但玄宗朝其实只有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四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
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情缘在古代四大美人中,杨玉环是个让非常有争议的人物。
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杨玉环与唐玄宗李隆基情缘吧。
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二月,玄宗最宠幸的武惠妃病死,他很悲伤,竟觉得“后庭数千无可意者”。
这时有人启奏说杨玄琰之女玉环“姿色冠世”,足可慰情,因而即召取进见。
果然,杨玉环名不虚传,不仅美丽出众,而且善解人意,使唐玄宗大为倾倒。
但是,碍于儿媳妇这个名义,不能立即占有;在这种情形下,就策划以杨玉环自己要求出家为借口,使她先成为一个女道士,法号“太真”,然后再接回宫中,让她还俗。
这样做的理由是:“出家”表示她以前的生活已经结束,“还俗”则是生活的重新开始,玄宗似乎就不存在侵占儿媳的问题了,只不过是爱上了一个女道士而已。
这个时期的封建伦理观念还没有南宋末年朱熹理学出来之后那么严格,男女观念虽然是不平等,但对于女性的贞操观念和改嫁等方面还是比较宽容的,封建社会对于妇女的压制是元朝之后的明朝和清朝。
武则天之所以能做女皇,和这时的这种宽容的社会心理有关,所以,到了清朝末年,同样掌握国家政权的慈禧太后就不敢称女皇了,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后来,唐玄宗封杨妃为贵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杨贵妃。
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但这时候没有皇后,所以杨贵妃实际上就是唐玄宗的皇后了。
玄宗对她恩宠备至,还称赞她是自己的“解语之花”。
爱屋及乌,有了杨贵妃的关系,杨氏一族开始飞黄腾达。
所以,当时民间竟有了生小孩希望生女孩,将来入宫做妃子荣耀家族的观念。
传闻李隆基为博得杨玉环的欢心,每到荔枝季节都要命人从四川带来新鲜的荔枝给杨玉环,只为博杨玉环一笑。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得正是杨玉环在华清宫里品尝荔枝的动人场景。
一天杨玉环和李隆基约了去百花亭喝酒游玩,但是后面李隆基中途去了西宫找梅菲去了,杨玉环心生醋意,一个人在百花亭喝的大醉。
似醉似醒的时候她突然割下自己的一束头发,让高力士送给李隆基。
中国古代十大"红颜祸水"之杨玉环 杨玉环 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 尽雁之容”的四大美女,且杨贵妃还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 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唐开元 7 年 6 月 1 日, 杨玉环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宦门世家, 曾祖父杨汪 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 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 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 10 岁左右, 父亲去世, 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 备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善弹琵琶。
开元 22 年 7 月,唐玄宗的女儿咸阳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
咸阳公主之 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 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 当年就下诏册立她 为寿王妃。
开元 25 年 12 月初七, 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 玄宗因此郁郁寡欢。
在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貌似武惠妃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 28 年 10 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
此时杨玉环 22 岁,玄宗则 56 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 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 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 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 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 , 玄宗对后宫人说: “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古今宫闱秘记》 卷三),足见宠幸之隆。
755 年 6 月 1 日,杨贵妃在长安庆祝最后一次生日,玄宗令梨园置乐,于长 生殿奏新曲,新曲没有曲名,正好广东南海送来杨贵妃喜欢吃的荔枝,遂以《荔 枝香》为曲名。
李隆基和的关系,想必大家都是非常想要知道吧,在各种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
有所了解。但是在不同的电视剧版本中,他们的关系演绎的又不尽相同,许多喜欢
这段历史的小伙伴们就会感到困惑啦,究竟历史上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关系是怎样的
呢?
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关系
李隆基:(唐玄宗)又称唐明皇,个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
法,仪表雄伟俊丽,更上开创中国最鼎盛的时期“开元盛世”。是百年不遇的帝王之
材。杨玉环:(杨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堪称大
唐第一美女,也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此后千余年,无出其右者。本来是多么完美
的两个人,却因为他们的结合导致了一场悲剧,杨贵妃原本是唐玄宗儿子的老婆,
也就是唐玄宗的媳妇,唐玄宗贪恋美色,宁冒天下而大不违,就算是乱lun也要让
她成为自己最宠幸的杨贵妃。其实在李隆基生命中出现的女人,不仅有武惠妃,梅
妃等后宫佳丽三千。
杨玉环的成长史
杨贵妃,名玉环,号太真,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杨玉环出生于世代官
宦之家,从小没有衣食之忧,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杨玉环16岁时嫁给了唐玄
宗与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李瑁非常宠爱这个年轻美丽的妻子,杨玉环喜爱乐舞,
寿王便专门请王府中的著名乐工教习。杨玉环的风姿与温婉不但赢得了寿王的百般
欢宠,也赢得了公公唐玄宗和婆婆武惠妃的欢心。
当初,杨玉环被册立为王妃时,玄宗以父皇的身份接受过小两口的叩拜,玄宗
曾在婚诏中称赞她“含章秀出”。武惠妃常常召杨玉环入宫和她做伴,赐予她许多珍
宝。武惠妃当时有中宫皇后之实,有她的庇护,虽然宫中皇储斗争十分尖锐,玉环
与寿王却依然能沐浴在安适悠闲的小家庭生活中。
【诗人大全】杨玉环简介一杨玉环的资料介绍杨贵妃(719-756),即杨玉环,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
开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
开元二十三年(735) , 17岁的杨玉环彼册为寿王妃(寿王李瑁,李隆基第十八子)。
天宝四载(745) , 27岁的杨玉环被李隆基册为贵妃,距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整十年。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8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
杨贵妃夭生丽质,回眸一笑白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堪称大唐第一美女,此后千余年无出其右者。
其与西施、昭君、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女,是体态丰腆之美。
4平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
杨贵妃口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
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玄?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家。
后來乂迁往山西永乐(山西永济)°在她17岁时,武惠妃洛阳选寿王妃,挑中了她。
她夭生丽质,有倾城倾国之美(唐朝以胖为美),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婚后本來生活幸福甜蜜。
然而皇帝唐玄宗见她有国色,竞悖常伦,欲占为己有。
(这是在一次皇家温泉里发生的事)于是以“做女道士”为名招入宫,经过一番暗渡陈仓后,于夭宝四年(公元745)封为贵妃(此等手法与当年高宗朝武则夭削发为尼后入宫如出一辙),并为她修建了专门沐浴用的海棠汤(宫中三千佳丽只有她一人有),(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夭下(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
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口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白人,更有争献珍玩者。
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
于是,百官竞相仿效。
杨玉环简介篇一:杨玉环人物简介杨玉环人物简介杨玉环(公元719 年-756年),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
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
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 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后来又迁往山西永乐(山西永济)。
在她17 岁时,武惠妃洛阳选寿王妃,挑中了她。
她天生丽质,有倾城倾国之美(唐朝以胖为美),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婚后本来生活幸福甜蜜。
然而皇帝唐玄宗见她有国色,竟悖常伦,欲占为己有。
(这是在一次皇家温泉里发生的事)于是以“做女道士”为名招入宫,经过一番暗渡陈仓后,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封为贵妃(此等手法与当年高宗朝武则天削发为尼后入宫如出一辙),并为她修建了专门沐浴用的海棠汤(宫中三千佳丽只有她一人有),(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
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自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
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
于是,百官竟相仿效。
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荔枝又称“妃子笑”。
杨玉环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西幸成都。
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禁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白居易所言“六军”当为北衙禁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神武军,但玄宗朝其实只有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四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
杨玉环马嵬坡生死之谜本文是关于杨玉环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浪漫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杨玉环生得珠圆玉润,颜值绝高,堪称风华绝代,艳冠古今。
杨玉环很美,而且是一种健康的美,毫无后世流行的那种弱不禁风的病态美,非常符合大唐男子的审美观。
正如白居易形容那般“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她,被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相中,纳为妃子。
艳冠群芳的杨玉环丰神绰约,顾盼生辉,白居易形容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嫁给寿王李瑁后,二人倒也和和美美,举案齐眉。
唐玄宗李隆基最为宠爱的武惠妃病殁,他一时感到人生支柱倒了,十分苦闷空虚。
一次玄宗偶见儿媳杨玉环,顿时惊为天人。
身为公公的李隆基对儿媳妇一见钟情,竟不管不顾地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为达到长相厮守的目的,李隆基想了个法子,他让杨玉环借口给死去的窦太后追福,自愿放弃王妃的尊位,入宫里的太真观修道,当了个束发清修的女道士。
成了道姑的杨玉环,等于和寿王李瑁离婚了。
一次,杨太真出观游玩,尽兴后不再回道观,她索性搬入宫内和李隆基公开双宿双飞。
或许,这是一幕早就策划好了的活剧。
李隆基与杨玉环,本为翁媳的关系一下子变做夫妻关系。
唐玄宗“扒灰”有术,儿子李瑁头上戴着顶翠绿色的环保帽子,敢怒却不敢言。
因有在太真观当道姑的经历,杨玉环被李隆基封为太真妃,亦称杨贵妃,从此“三千宠爱在一身”,成了后宫中舍我其谁的女一号。
李隆基专宠杨玉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玄宗整日和杨贵妃厮混在一起,变得晨昏颠倒,不爱打理朝政。
唐玄宗为当甩手掌柜,重用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依赖奸相李林甫,疏远、罢斥贤相张九龄,弄得朝堂上乌烟瘴气,宵小得志,贤人远避,国之不祥也!唐朝局势一日不如一日。
在这场爱得天昏地暗的旷世绝恋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大唐的形势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由唐玄宗亲手缔造的“开元盛世”进入尾声,大唐国势从此急转直下,开始由盛转衰。
《》描述了李隆基和贵妃的爱情,杨玉环是薄州永乐人,在长大后,她成为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如果玄宗不横刀夺爱,杨玉环也许会平静一生,但是玄宗忘情夺爱,却改变了杨玉环的生活。
一、从寿王妃到杨贵妃杨贵妃,名玉环,号太真,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
杨玉环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没有衣食之忧,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
杨玉环16岁时嫁给了唐玄宗与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
李瑁非常宠爱这个年轻美丽的妻子,杨玉环喜爱乐舞,寿王便专门请王府中的著名乐工教习。
杨玉环的风姿与温婉不但赢得了寿王的百般欢宠,也赢得了公公唐玄宗和婆婆武惠妃的欢心。
当初,杨玉环被册立为王妃时,玄宗以父皇的身份接受过小两口的叩拜,玄宗曾在婚诏中称赞她“含章秀出”。
武惠妃常常召杨玉环入宫和她做伴,赐予她许多珍宝。
武惠妃当时有中宫皇后之实,有她的庇护,虽然宫中皇储斗争十分尖锐,玉环与寿王却依然能沐浴在安适悠闲的小家庭生活中。
唐玄宗是唐朝很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也是个很风流的皇帝。
唐玄宗妻妄成群,在所有的女人当中,玄宗独宠武惠妃。
不幸的是,武惠妃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十二月暴病身亡,这使得唐玄宗伤感不已,他感到极度空虚,经高力士的提醒,他想起了儿媳杨玉环。
高力士最初留意杨玉环,是觉得杨玉环的许多地方都与逝去的武惠妃颇为相似。
玄宗也渐渐回想起几次相见的情景,杨玉环这个姿色冠绝当代的儿媳,曾经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开元二十五年十月,玄宗与武惠妃率皇族驾幸骊山温泉,杨玉环恰好独自骑马出游,玄宗在高台上看见,便召她入暖阁共同进餐。
这次小范围的觐见,似乎隐隐在玄宗心底留下点什么。
是惆怅?是遗憾?或者是其他?总之,玉环在玄宗心中印象不菲,只是当时武惠妃恃宠在侧,使他无心他顾。
至于在另外一些社交场合的见面则不可枚举,杨玉环的姿容仪态、风度举止都深深地烙在李隆基的心中,因此,一经高力士提出要杨玉环入宫,李隆基那枯槁的心一下子就复活了。
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够滑稽的乱伦故事。
将相故事-杨国忠生平简介?杨玉环和杨国忠都是坏人吗?杨国忠,唐朝玄宗年间人士,官高至大唐的宰相之位,他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的从祖兄,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信。
杨玉环和李隆基相爱以后,李隆基用李林甫的计策将杨玉环从儿子手中夺来,从此,儿媳变成了妻子,杨玉环得到李隆基的宠爱,杨玉环的家人也都受到恩惠,家族里的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姐妹三人不但获得准许可以随意出入宫廷,李隆基每年都要赏赐她们许多的脂粉钱。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用在杨玉环和她的三个姐姐身上可谓是淋漓尽致,杨国忠也是杨玉环的亲戚之一。
杨国忠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从前他叫做杨钊,因为名字里面有“金刀”,他就请奏玄宗,希望玄宗为自己改个名字,玄宗赐名为“国忠”,就是为了表示杨钊对大唐的忠心。
玄宗李隆基对杨国忠尤其信任,在杨国忠的挑唆下,连当初亲近的李林甫都渐渐远离了,还给了杨国忠很大的权力,让杨国忠官至宰相。
杨国忠的祖父和父亲都在四川任职,因此杨国忠定居四川,从小他就有一种放荡不羁的性格,对谁都看不上。
三十多岁的时候,杨国忠在四川从军,尽管他格外努力奋进,却被节度使张宥所厌恶,因此,杨国忠任职期满回家,家里已经是家徒四壁。
四川有个大富翁叫鲜于仲通,他很看重杨国忠的才华和能力,将杨国忠推荐给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还在经济上给予了杨国忠很大的帮助。
结识了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以后,杨国忠的能力被看重,从此官途越来越顺利。
朝中李林甫专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向来和李林甫政见不和,所以杨国忠就被派到京城长安,作为章仇兼琼的心腹。
而唐玄宗此时已经将杨玉环迎进了皇宫,并且封为贵妃,同杨贵妃相关的一干亲戚也都受到了封赏。
杨国忠也是杨玉环的亲戚,来到长安以后,他就投奔了杨玉环,借着杨玉环的宠爱,让玄宗重视自己,提拔自己。
玄宗最初任杨国忠为金吾兵曹参军,杨国忠经常进宫讨好杨贵妃,对玄宗更是一万个小心。
在朝廷上,杨国忠做事谨慎,四处巴结朝廷大官,在朝廷混得如鱼得水。
杨玉环和武则天的关系杨玉环和武则天的关系杨玉环是古代著名的绝色美人,而武则天则是称霸天下的女帝,她们都是唐代非常有名的人物。
那么,杨玉环和武则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欢迎阅读!美人杨玉环和武则天的关系寿王李瑁的王妃是杨玉环,寿王的父亲唐玄宗是武则天小儿子李旦的儿子,这样论杨贵妃是武则天的从孙子媳妇。
唐朝武则天与杨玉环谁厉害?古往今来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能够得到当时九五至尊的皇帝的认可,那其整体美,一定是会让人有窒息的感觉。
而武则天与杨玉环都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并且成为了当时的国家夫人。
武则天与杨玉环相同点不但同样是山西人,同样都是夫人,同样都是玩的父子“三角恋”。
不过不同的是,武则天最终的归属权由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获得。
杨玉环的最终归属权则是由寿王李瑁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获得,而武则天是政治家,杨玉环则是音乐家、舞蹈家。
从此可以折射出初唐和中唐时期整个国家取向的不同。
一个国家的忧患意识的最好体现就是女人的表现,有句诗不是叫“商女不知亡国狠,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个女人如果忧患意识都空前强烈,那么一个国家必定昌盛,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国家忧患意识,国家不亡也衰,而武则天与杨玉环则是最好的说明。
看看武则天与杨玉环的专业就能看出,武则天的专业是政治,而杨玉环的专业是艺术。
如果两个所处时期调换一下,肯定也不会被皇帝所欣赏,女人的美不但靠外表,而是靠气质,而气质的.来源则是其内心的文化知识的长期积淀。
武则天与杨玉环虽然同样出身在官僚家庭,但是成份却不相同,武则天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革命家庭,属于根正苗红的革命儿女范畴。
而杨玉环则不同了,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亲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也就是说,是属于一个世传的官僚家庭。
作为女儿,都是出生在官僚家庭中,只是成份不同所以景况也不同;作为妻子,同样属于夫人,先后成为父子两代人的妻子。
李隆基不封杨玉环为皇后的原因李隆基是唐朝的皇帝,因为迷恋杨玉环所以从儿子手中夺取杨玉环为自己的妃子。
而我们都知道,杨玉环只是贵妃而已。
李隆基那么爱她为什么不封她为皇后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告诉你隆基不封杨玉环为皇后的原因。
李隆基不封杨玉环为皇后的说法(一)历史上唐明皇李隆基巧娶儿媳妇杨玉环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李隆基宠爱杨玉环的事迹更是被历代文人广为引用,例如,白居易就曾在《长恨歌》中说“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指的就是杨玉环。
还有晚唐诗人杜牧,也曾在那首著名的《过华清宫》中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些都充分证明当时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有多盛!不仅让她本人享尽荣华富贵,就连她的娘家人、亲戚都跟着借了光,她的大姐、三姐、八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显赫一时,哥哥杨国忠更是一跃升为大唐宰相,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可细看杨玉环的封号却只是贵妃,李隆基对自己最宠爱的女人,为什么不干脆封她个皇后当当呢?况且当时皇后位置已多年无主。
更令人奇怪的是,喜欢要这要那的杨玉环,又为什么不侍宠向李隆基求封皇后呢?关于这个令人生疑的问题,历来说法不一:第一种观点认为,二人的结合违背封建礼制,公公娶儿媳太难听了,李隆基实在不好将杨玉环这种嫁了两次的女人封为皇后,杨玉环也不好意思提这个要求。
但却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封建礼教的束缚是宋朝以后的事儿,唐代对男女的伦常观念很开放、自由。
唐高宗娶后妈武则天当皇后的事儿就在杨玉环之前不久,因此公公娶儿媳有违礼制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第二种观点认为,唐玄宗不封杨玉环当皇后是顾虑到儿子李瑁的感受,封贵妃就很过分了,再封皇后实在伤儿子太深了。
这种观点也被人质疑,封皇后会刺激儿子,难道封贵妃就不刺激了吗?李隆基要怕这个,就娶不成杨玉环了。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李隆基不封杨玉环作皇后,是因为杨玉环始终没有为其生下皇子,李隆基是在等待杨玉环产子后,再晋封她为皇后。
杨贵妃生死之谜:杨贵妃其实逃亡到日本去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不伦之恋杨贵妃生于公元719年,这一年她第二任丈夫唐玄宗李隆基已经做了七年的皇帝。
杨玉环自小是个不招人“待见”的孩子,她的双亲在她年幼时就已双亡。
而当时正在河南府担任士曹的杨玄珪出面收留了小玉环,才使她免遭失怙之苦。
公元735年12月,杨玉环这一年十七岁,但嫁给了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
在寿王府中,杨玉环不仅习文识字,而且学会了歌舞,又精通了音律,成了一名小有名声的才女。
转眼间到了天宝四年,即公元754年,杨玉环一生中最大的意外出现了。
这一年农历三月三的中和节,居住在长安城里的人全都外出踏青。
踏青者中最为活跃的可能要数那些平日里难得有机会出门逛街的年轻女子了。
杜甫诗所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说的就是这样的盛会。
这一年的中和节,唐玄宗一时兴起,微服出巡来到长安城外的曲江之畔。
正是这次出行,玄宗皇帝对杨玉环一见钟情。
由于几千年形成的伦理规范,即使身为天之骄子,唐玄宗也不敢公然娶儿媳为妻。
深知皇上心思的高力士便和宰相李林甫商议了一个绝妙的“曲线纳妃”办法,就是先度寿王妃杨玉环为女道士。
公元745年8月,在唐玄宗授意下,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自请出家为女道士,法号太真。
不久唐玄宗就将杨玉环接进宫中与自己结成“夫妻”。
他还亲自下令,册封杨玉环为贵妃。
杨玉环当上皇贵妃以后,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氏家族也都跟着沾了光。
杨贵妃之父杨玄琰为太尉齐国公,母为凉国夫人,杨贵妃的叔父杨玄硅为光禄卿,堂兄杨铦为鸿胪卿,杨琦为侍御史,而族兄杨钊则为金吾兵曹参军。
唐玄宗又封杨贵妃大姐为韩国夫人,三姐为虢国夫人,八姐为秦国夫人。
此时,杨氏一门的权势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据《旧唐书·后妃传》记载,“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
每家为一队,着一色衣。
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灿烂芳馥于路,而国忠私于虢国而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联镳方驾不施帷幔。
杨玉环生平简介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用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4人。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小字玉环,道号太真,出生地为容州(今广西容县)。
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
她本来是玄宗第18子寿王的王妃,婚后本来生活幸福甜蜜。
然而皇帝唐玄宗见她有倾城倾国之色,竟悖常伦,欲占为己有。
于是以“做女道士”为名招入宫,经过一番暗渡陈仓后,于天宝四年(745)封为贵妃(此等手法与当年高宗朝武则天削发为尼后入宫如出一辙),(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
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
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
于是,百官竟相仿效。
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荔枝又称"妃子笑"。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仓皇南逃。
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禁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白居易所言“六军”当为北衙禁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神武军,但玄宗朝其实只有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四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 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
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又不肯前行,说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
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贵妃死时,年38岁。
杨玉环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庆)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隆基为什么不封杨玉环为皇后?他在等什么
导语:历史上唐明皇李隆基巧娶儿媳妇杨玉环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李隆基宠爱杨玉环的事迹更是被历代文人广为引用,例如,白居易就曾在《长恨歌》中
历史上唐明皇李隆基巧娶儿媳妇杨玉环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李隆基宠爱杨玉环的事迹更是被历代文人广为引用,例如,白居易就曾在《长恨歌》中说“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指的就是杨玉环。
还有晚唐诗人杜牧,也曾在那首著名的《过华清宫》中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些都充分证明当时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有多盛!不仅让她本人享尽荣华富贵,就连她的娘家人、亲戚都跟着借了光,她的大姐、三姐、八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显赫一时,哥哥杨国忠更是一跃升为大唐宰相,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可细看杨玉环的封号却只是贵妃,李隆基对自己最宠爱的女人,为什么不干脆封她个皇后当当呢?况且当时皇后位置已多年无主。
更令人奇怪的是,喜欢要这要那的杨玉环,又为什么不侍宠向李隆基求封皇后呢?
关于这个令人生疑的问题,历来说法不一:第一种观点认为,二人的结合违背封建礼制,公公娶儿媳太难听了,李隆基实在不好将杨玉环这种嫁了两次的女人封为皇后,杨玉环也不好意思提这个要求。
但却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封建礼教的束缚是宋朝以后的事儿,唐代对男女的伦常观念很开放、自由。
唐高宗娶后妈武则天当皇后的事儿就在杨玉环之前不久,因此公公娶儿媳有违礼制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第二种观点认为,唐玄宗不封杨玉环当皇后是顾虑到儿子李瑁的感受,封贵妃就很过分了,再封皇后实在伤儿子太深了。
生活常识分享。
揭晓杨玉环是哪朝哪个皇帝的老婆?杨玉环给人们的感觉诗绝色美人,红颜祸水,著名的诗人白居易用这样的话形容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可见杨玉环之美貌。
那么,杨玉环是哪朝哪个皇帝的老婆?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
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
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
虢国夫人杨花花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
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
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此外,杨玉环在宫中与安禄山有染,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
杨玉环是李隆基儿媳
杨玉环在成为唐玄宗贵妃前的身份是玄宗的儿媳,而武则天则是第二任丈夫唐高宗的庶母。
“老婆是亲戚的好”
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迫父退位。
在登上了大唐帝国皇帝的宝座后,这位一代明君或许心生愧意,觉得有点对不住兄弟。
他决定要做些什么,于是开始了对弟弟李元吉王妃的长期照料,将弟媳纳入后宫。
这个弟媳就是隋炀帝之女杨妃,后为太宗生下了第三子吴王李恪。
或许是觉得这种慰孤恤寡的方式颇为值得推广,太宗在平定庐江王李瑗谋反,将其诛杀后,又将其妻纳入后宫陪侍左右。
这个庐江王李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也就是李世民的堂兄弟。
另外,太宗的韦贵妃在进宫前也已嫁人并生有一女且已婚配,可见年龄不小。
显然,太宗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了整个唐代宫廷的画风。
高宗李治在父亲去世后,坚决贯彻太宗遗志,高举“老婆是亲戚的好”伟大旗帜,将庶母武媚娘从尼姑庵里迎回,日夜不辞辛劳,好生奉养。
玄宗巧夺儿媳杨玉环
太宗虽然是开有唐一代先河,高宗一切按既定方针办,但玄宗李隆基从青年时期就是个敢于开拓进取的主儿,老规矩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其雄才大略了。
所谓的老规矩是说太宗、高宗好歹娶的都是寡妇。
玄宗更进一步,将范围扩大到有妇之夫,一下子打开了新局面。
这个妇就是自己的儿子寿王的王妃杨玉环。
当时玄宗十分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去世,玄宗后宫百千无可意者。
有人进言说你儿子寿王瑁王妃杨玉环很好看,可以叫过来拉拉家常。
武惠妃其实和玄宗有血缘关系,她是武则天的远房侄孙女,而玄宗李隆基则是武则天的嫡孙。
更有趣的是,寿王恰好是武惠妃的儿子。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儿媳替代婆婆照料公公的温情故事。
玄宗处处以太宗为榜样,自然要虚心纳谏,于是就召儿媳到温泉宫伺候。
父亲有命,做儿子的自然不敢不从,从此媳妇变成
了后母。
虽说是皇帝拥有无限的权力,但要让儿媳正式入宫也要有个名目,结果奶奶武则天的故事给玄宗提供了灵感,他先以给母亲窦太后祈福为名,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然后再给寿王另娶了老婆,这才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
唐代妇女的改嫁和休夫
杨玉环初入宫侍候玄宗时年仅18,已嫁给寿王2年,而玄宗已经年近花甲,所以这位贵妃一直没有子嗣也并不奇怪。
只是这到后来,对于杨贵妃来说越来越成为巨大的危机,一旦玄宗驾崩,她和她的家族很可能失去一切,并面临残酷的命运。
因此她要给自己找个依靠,她选择了安禄山。
安禄山也需要杨贵妃来巩固势力,所以他认了这个比他小十八岁的贵妃当干娘。
据多种正史暗示,这个干娘和干儿子之间充满了想象空间。
比如《资治通鉴》就说:“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而野史更是露骨,比如“禄山之爪”,比如“软温新剥鸡头肉,滑腻凝如塞上酥”。
只是这种干母子之间的其乐融融并没有保持到最后,后来安禄山起兵的借口就是诛杨妃,而这个周旋于众多男人之间,身不由己却又对玄宗朝政治腐败脱不了干系的女子最终只落得香销马嵬。
至于如何香销,众说纷纭,不过导演十庆的版本无疑是最香的。
随着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随着一同衰落的还有开放雍容的气度。
自肃宗以后的13位皇帝中,就只有宪宗和文宗仍葆有祖宗之风了。
宪宗是娶了宗室李琦的妾室郑氏,后为孝明皇后;文宗则走了高宗李治的老路,娶了自己父亲穆宗的妃子杨氏,后为杨贤妃。
大唐宫廷中的兼收并蓄,还体现在公主的再嫁、三嫁上,并向下影响到民间。
唐代的妇女离婚、改嫁非常常见,甚至还出现了休夫的情况。
在敦煌出土的大量唐代离婚协议书中,就能看到这种风气造成的影响,离婚文书和和气气,彼此祝福对方过得更好,以至于经典辞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长期占据社交空间的签名档,与“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不相上下,辉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