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闪烁的小星星》人音版(简谱)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音乐课程标准》(2021版)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歌曲的歌词、旋律、意境等音乐要素进行,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乐于体验表现歌曲。
并且教学中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本课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柯达伊手势模唱,感受音的高低,并且参加创编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让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高效。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和大家一起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不喊唱,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知识与技能:探索感知、体验音的高、低,能准确做手势模唱《闪烁的小星》的旋律。
三、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这首歌中的2/4拍的节奏非常简单,全曲以四分音符为主,二拍子强弱规律特别明显,节奏感强,非常适宜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创舞蹈动作。
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第1-8小节与结束句完全重复,第9-12小节与第13-16小节又是完全重复。
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的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根据其活泼好动、爱模仿的特点,教学中采取听辨的游戏,模仿的学习方法,和创编表演等各种教学手段,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信的参与歌曲的表现。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唱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难点:能用正确的手势模唱旋律。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相关音像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是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美好的夜》的唱歌课,这首歌曲的旋律对孩子来说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闪烁的小星星》(6) 人音版一. 教材分析《闪烁的小星星》是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简谱歌曲,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童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简谱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谱,对音乐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节奏、音符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闪烁的小星星》这首歌曲的演唱,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2.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简谱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闪烁的小星星》歌曲的学唱。
2.教学难点:简谱的识读,音乐节奏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简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星星贴纸、星星手偶等。
4.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闪烁的小星星》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名称和作者,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星星元素。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简谱,让学生初步认识简谱,并对歌曲的旋律进行讲解。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钢琴或吉他演奏歌曲,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可以分句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互动法,让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闪烁的小星星》教案一. 教材分析《闪烁的小星星》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闪烁的小星星为主题,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富有童趣。
歌曲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唱歌、跳舞,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同时,他们对于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还比较薄弱,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细致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闪烁的小星星》。
2.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学会用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唱歌。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正确的方式示范唱歌,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图片,讲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练习法:教师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提高歌唱能力。
4.游戏法:教师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音乐。
3.教学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示范。
4.教学卡片:用于游戏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图片,引入歌曲《闪烁的小星星》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闪烁的小星星》,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对于难点部分,教师可以反复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中的场景和情感。
同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简谱)《闪烁的小星星》人音版一. 教材分析《闪烁的小星星》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简谱形式呈现,共四句歌词,旋律简单、优美。
歌曲描绘了夜空中闪烁的小星星,寓意着孩子们像小星星一样明亮、可爱。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简谱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音乐课程,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他们的音乐基础相对较弱,对于简谱、旋律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逐步培养。
在《闪烁的小星星》这首歌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够跟随音乐哼唱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简谱的基本知识,认识简谱中的高音符号、低音符号。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演唱《闪烁的小星星》,掌握歌曲的旋律。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闪烁的小星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简谱知识的学习,歌曲《闪烁的小星星》的演唱。
2.教学难点:简谱中的高音符号、低音符号的识别,歌曲旋律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夜空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闪烁的小星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采用唱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简谱知识,掌握歌曲旋律。
3.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闪烁的小星星》歌曲简谱课件,包含高音符号、低音符号等。
2.教学乐器: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伴奏教学。
3.教学素材:准备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夜空中的小星星,引导学生感受闪烁的小星星的美妙。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简谱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闪烁的小星星》简谱,引导学生认识高音符号、低音符号。
并通过钢琴演奏,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哼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
一、活动名称:《闪烁的小星星》
二、活动目标:
1、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用跳跃和连贯
的长法演唱,表现歌曲中星星闪烁和睡觉两种不同的感觉。
2、培养孩子对星空的遐想和热爱,
三、活动准备:
1、学会儿歌(歌词)。
2、星星图形谱。
3、人手两颗小星星。
四、活动过程:
1、在音乐《闪烁的小星》伴奏下,幼儿两手各拿一个小星星,边唱边跳进教室。
2、发声练习:《星星真美丽》,根据老师的问答,幼儿回答。
3、新授歌曲。
(1)熟悉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学习伴唱。
一半小朋友唱歌词,另一半小朋友来伴唱,让幼儿自己讨论用什么声音来伴唱。
(3)教师出示星星睡觉和星星闪烁的两张图片。
小朋友观察讨论说说两颗星星在干什么?
(4)老师用轻轻的舒缓的连贯的声音唱一遍,启发幼儿从音乐的力度、速度、声音的连贯去分辩。
(5)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唱法表现出欢快的星星眨眼,跳舞的情感。
“快乐的闪烁的小星星,一眨一眨的眼睛应该怎么唱?”启发幼儿试唱。
幼儿用欢快跳跃的声音唱,老师用跳跃的“叮”的声音配唱,启发幼儿听辩。
老师用一跳一跳叮叮的声音伴唱,好像小星星在一闪一闪地眨眼睛。
幼儿分成两部分,一半幼儿唱歌词,一半幼儿用叮的声音伴唱,边唱边用小星星表演。
听辩不同的情绪《闪烁的星星》的前奏,启发幼儿用相应的声音唱出。
五、活动延伸:
哎呀,外面的天空真美呀,让我们去空中尽情的玩吧!听音乐出教室。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演唱课)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音乐速度、力度做出合适的情绪表现,感受夜的静和美好,培养积极乐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能用观察、比较、听辨等方法学习歌曲,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边唱边表演《闪烁的小星星》,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教材分析《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耳熟能详、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
歌曲旋律四二拍,优美而平稳,情绪欢快活泼,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的景色,很好地抒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歌曲是由结构规整的四个乐句加一个重复前两个乐句的结束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并且多处重复。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闪烁的小星星》的演唱情绪,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演唱歌谱、用手势巩固音的高低。
教学过程一、导入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好!每当夜晚,我们仰望天空你会看到许许多多的星星吗?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法国民歌《闪烁的小星星》,请你边听边思考,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插入动画:《闪烁的小星星》教师介绍:歌曲的情绪是轻松、愉快的,歌词中也讲述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闪闪烁烁的美丽景色。
二、新课教学1.听歌曲,熟悉歌词导语:让我们熟悉歌曲的歌词吧(1)按节奏朗读歌词方式:教师范读,学生学习(2)边看歌词边聆听,再次熟悉歌曲(3)随音乐小声哼唱歌曲2.识读乐谱,用手势巩固音的高低导语: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用手势表现歌曲的旋律(1)讲解手势的位置手握在腰的位置握拳是do;伸开手指的同时,将手移到眼睛的位置是sol;提起手腕手心向下是la;回到sol这个音。
大拇指向下是fa这个音;手指伸开,手心向下是mi ;手腕向下压,手指尖翘起来是re,最后回到do。
(2)结合歌谱熟悉手势的变化3. 演唱歌曲(1)放慢速度,随音乐作手势(2)指导歌曲结束句的演唱导语:你们看,我们在演唱第二段歌词的时候,最后要加上结束句,这样就会让整首歌曲更完整、更有结束感。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闪烁的小星星》人音版一. 教材分析《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这首歌曲以简谱的形式呈现,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歌曲以星星为主题,形象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简谱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谱,对音乐教学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节奏、音高概念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闪烁的小星星》的曲谱,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简谱的认知能力,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闪烁的小星星》的曲谱识读和演唱。
2.教学难点:简谱的认知,音高、节奏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2.互动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4.视听法: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歌词、简谱的教学课件。
2.音响设备:音响、麦克风等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演唱。
3.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乐器,用于伴奏和演示。
4.星星贴纸: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闪烁的小星星》歌曲,引导学生听歌。
结束后,询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星星主题。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闪烁的小星星》的简谱,向学生介绍简谱的基本知识,讲解音高、节奏的概念。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简谱,熟悉歌曲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每组学生按照简谱,尝试演唱歌曲。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简谱)《闪烁的小星星》(6) 人音版一. 教材分析《闪烁的小星星》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简谱歌曲。
歌曲以儿歌风格为主,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本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简谱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谱识读。
在本学期,学生们的音乐认知能力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音乐知识。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简谱的认知和演唱还较为薄弱,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关注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闪烁的小星星》的曲谱,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简谱的认知和识读能力。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闪烁的小星星》,掌握简谱知识。
2.难点:准确识读简谱,熟练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演唱、合作演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5.视听教学法:播放歌曲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简谱、图片、动画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4.教学资源:歌曲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闪烁的小星星》歌曲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旋律和节奏。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简谱,引导学生认识简谱,并讲解简谱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分组进行歌曲演唱,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演唱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同学进行演唱展示,其余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6《闪烁的小星星》教案一. 教材分析《闪烁的小星星》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简单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夜空中闪烁的小星星,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歌曲共四句,旋律重复,节奏简单,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世界。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
但他们普遍缺乏音乐基础,音乐素养有待提高。
在《闪烁的小星星》这首歌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熟练地演唱《闪烁的小星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含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把握歌曲的节奏、音高,培养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激发对宇宙和音乐的热爱,丰富情感世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闪烁的小星星》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2.难点:歌曲中音高、节奏的准确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夜空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歌曲所描述的情境中,感受歌曲的美妙。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分层教学法: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给予个别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夜空场景、星星图片、音乐符号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资料:歌曲乐谱、歌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闪烁的小星星》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夜空场景,介绍歌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星星闪烁的景象。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旋律,注意音高、节奏的准确性。
分组练习,个别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点评,指导改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星星的其他歌曲。
一、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闪烁的小星星人音版
二、活动目的:
1、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用腾跃和连接
的长法演唱,表现歌曲中星星闪烁和睡觉两种不同的觉得。
2、培育孩子对星空的遐想和热爱,
三、活动预备:
1、学会儿歌〔歌词〕。
2、星星图形谱。
3、人手两颗小星星。
四、活动进程:
1、在音乐«闪烁的小星»伴奏下,幼儿两手各拿一个小星星,边唱边跳进教室。
2、发声练习:«星星真美丽»,依据教员的问答,幼儿回答。
3、新授歌曲。
〔1〕熟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学习伴唱。
一半小冤家唱歌词,另一半小冤家来伴唱,让幼儿自己讨论用什么声响来伴唱。
〔3〕教员出示星星睡觉和星星闪烁的两张图片。
小冤家观察讨论说说两颗星星在干什么?
〔4〕教员用悄然的舒缓的连接的声响唱一遍,启示幼儿从音乐的力度、速度、声响的连接去分辩。
〔5〕学习用轻快、腾跃的唱法表现出愉快的星星眨眼,跳舞的情感。
〝快乐的闪烁的小星星,一眨一眨的眼睛应该怎样唱?〞启示幼儿试唱。
幼儿用愉快腾跃的声响唱,教员用腾跃的〝叮〞的声响配唱,启示幼儿听辩。
教员用一跳一跳叮叮的声响伴唱,似乎小星星在一闪一闪地眨眼睛。
幼儿分红两局部,一半幼儿唱歌词,一半幼儿用叮的声响伴唱,边唱边用小星星扮演。
听辩不同的心情«闪烁的星星»的前奏,启示幼儿用相应的声响唱出。
五、活动延伸:哎呀,外面的天空真美呀,让我们去空中纵情的玩吧!听音乐出教室。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
歌曲结构规整,它由四个小乐句加一个结束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
全曲的音域只有六度,第1—8小节与结束句完全重复,第9—12小节与13—16小节又是完全重复。
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的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的热爱之情。
而本首歌曲学生幼儿园已经学过,大部分学生能够演唱出来。
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
在对歌曲熟悉的前提下,加大学生音高和音符的感受与认知。
其中歌词增多,演唱顺序有可能是一个小小难点。
二、教学评价:一年级孩子们课堂常规较好,会听音乐指挥有序地进行活动;平时的课堂气氛活跃,兴趣浓厚。
大部分学生喜欢律动表演,也乐于与同伴合作活动;演唱歌曲时的节奏、乐感都较好,但是个别孩子遇到歌曲中的跳进或大跳音程时,音准还需要提示或跟唱。
三、教学目标:《闪烁的小星星》1.能够边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边用正确的强弱规律进行拍击。
能做手势模唱《闪烁的小星星》旋律,初步感受歌曲中音符的音高。
2.通过模仿、探究、体验、游戏等趣味学唱歌曲,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闪烁的小星星》。
3.能够表现出音乐中描绘的意境,体会歌曲带来的安静、愉快、美好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闪烁的小星星》教学重点:感受音符的音高和二拍子韵律,并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用手势模唱和歌词演唱顺序。
六、教学过程:2、师:这首歌曲是在宁静的夜晚演唱的,那夜空中会有什么呢,看看教室里?(窗帘上挂着星星,课件出夜空)夜晚的星空宁静、美丽,同时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你们想做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星吗?那就大胆表现吧!3、揭示课题:《闪烁的小星星》4、师:本节课我们将学唱一首有关星星的歌曲《闪烁的小星星》。
(播放歌曲)星星、美丽的夜空曲《闪烁的小星星》的播放,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演唱,这时就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情况,能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式。
: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本: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六课《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
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第 1-8 小节与结束句是完全重复,第 9-12 小节与第 13-16 小节又是完全重复。
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闪烁的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聆听乐曲片段,感受欢快、学会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聆听、体验、探究、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歌曲意境。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演唱表演地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充分体验感受、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与情感。
学生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1、学唱《闪烁的小星星》2、拓展及表演《闪烁的小星星》体验、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境。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手段来创编情境。
电子琴、录音带、歌词挂图、矿泉水瓶、铅笔、笔盒等。
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采用聆听、体验、探究、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师生随电子琴音乐律动二、情境导入1、猜谜:同学们,你们知道点点银花放异彩,白天不开晚上开,一闪一闪眨不停,要问多少数不清吗?生答:“星星”。
2、师:是啊,夜空非常的美丽而且神奇,今天啊,老师就带你们进行一次星空之旅,去夜空中参观浏览,好吗?(好)那我们怎样去呢?准备好了吗? (好了),现在出发啦!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飞吧。
(动作不统一) 我们来到了夜空中了,快睁大眼睛看看,夜空中有什么呢? (星星、月亮、卫星……)师:天空真是太美了,有美丽的白云、有太阳、有月亮、还有向我们眨眼的小星星,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歌唱小星星的歌曲,好吗?歌名叫做“闪烁的小星星” 。
出示歌词挂图。
放录音带:《闪烁的小星星》三、新歌教学(音乐实践,启发想象)1 念歌词师:同学们,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眨眼,你能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出来呢? (手腕的转动) 师:那星星说了些什么呢?先听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示范一遍,提醒学生要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边念边做动作记忆歌词,帮助学生读准歌词。
一年级下音乐教案闪烁的小星星_人音版简谱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2、欣赏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与奇妙。
2、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能用自然的声音整齐演唱歌曲,不喊叫,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学唱歌曲并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要和你们做一个分辨高音和低音的游戏。
老师在钢琴上弹奏两个不同的音,你来听,看谁能听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教师弹出,学生回答)2、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方法,如果出现不同的两个音,第一个音听起来比较低沉、浑厚,是低音,用动作可以这样表示(下蹲),第二个音听起来比较清脆、明亮,是高音,用动作可以这样表示,站着,如果你听到更高的音你还可以在站着的基础上举起你的手来表示这个更高的音。
仔细听,我们的游戏开始了,老师看谁最先在游戏中取胜!第一组(你的耳朵真灵敏,你的动作也很可爱啊!)3、同学们,喜欢这些音符吗?老师用这些可爱的音符给编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听完之后能不能给这段音乐取一个名字,一起来听:(教师弹奏小星星变奏曲)二、学唱歌曲1、师:同学们有没有感觉这段旋律很熟悉呢?(生答)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法国民歌《闪烁的小星星》(教师范唱),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师:谁来回答一下,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悲伤的,还是轻松快乐的?生答:请同学们再来听小朋友们演唱一遍,听与我们以前演唱的《闪烁的小星星》在歌词或旋律方面有什么不同?(播放幻灯片)3、学生找出不同:(重点是第二段歌词)。
4、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歌的歌词。
(第一段学生自己读,第二段,可以指名学生自己读,不会的字老师教读)5、反复记号:师:同学们,读完了第一段,老师为什么要回去读第二段了,谁知道为什么?因为歌曲中还出现了一个新的音乐符号:反复记号,以及结束句。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
(演唱课)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音乐速度、力度做出合适的情绪表现,感受夜的静和美好,培养积极乐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能用观察、比较、听辨等方法学习歌曲,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边唱边表演《闪烁的小星星》,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教材分析
《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耳熟能详、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
歌曲旋律四二拍,优美而平稳,情绪欢快活泼,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的景色,很好地抒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歌曲是由结构规整的四个乐句加一个重复前两个乐句的结束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并且多处重复。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闪烁的小星星》的演唱情绪,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演唱歌谱、用手势巩固音的高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好!每当夜晚,我们仰望天空你会看到许许多多的星星吗?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法国民歌《闪烁的小星星》,请你边听边思考,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插入动画:《闪烁的小星星》
教师介绍:歌曲的情绪是轻松、愉快的,歌词中也讲述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闪闪烁烁的美丽景色。
二、新课教学
1.听歌曲,熟悉歌词
导语:让我们熟悉歌曲的歌词吧
(1)按节奏朗读歌词
方式:教师范读,学生学习
(2)边看歌词边聆听,再次熟悉歌曲
(3)随音乐小声哼唱歌曲
2.识读乐谱,用手势巩固音的高低
导语: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用手势表现歌曲的旋律
(1)讲解手势的位置
手握在腰的位置握拳是do;伸开手指的同时,将手移到眼睛的位置是sol;提起手腕手心向下是la;回到sol这个音。
大拇指向下是fa这个音;手指伸开,手心向下是mi ;手腕向下压,手指尖翘起来是re,最后回到do。
(2)结合歌谱熟悉手势的变化
3. 演唱歌曲
(1)放慢速度,随音乐作手势
(2)指导歌曲结束句的演唱
导语:你们看,我们在演唱第二段歌词的时候,最后要加上结束句,这样就会让整首歌曲更完整、更有结束感。
我们随着音乐唱一遍吧。
(3)演唱歌曲
导语:请你和我一起用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难点指导:第二段歌词星星眨着小眼睛,闪闪烁烁到天明。
三、巩固提高
(1)随音乐完整演唱
(2)创编几个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课堂小结
这首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源自英国传统儿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曾被改编了很多不同版本的音乐作品,比如:钢琴版的《小星星变奏曲》:合唱版的《小星星》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起欣赏。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