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5
一、概述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而词语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认识和理解词语的意义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二年级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的话题,对一些常见的词语进行解释。
二、词语解释1. 积积,音jī,是一个汉字,读音jī,是一个形声字。
意思是堆积积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意思就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或者积累,最终会形成一个大的成就或者结果。
积还可以表示存放、蓄积的意思。
2. 月月,音yuè,是一个汉字,读音yuè,是一个甲骨文。
意思是一个时间单位,代表一年中的月份。
在古代,人们用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分割时间,所以“月”也代表了时间的概念。
月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指月亮。
3. 累累,音léi,是一个汉字,读音léi,是一个会意字。
意思是相加、相连。
在日常生活中,累常常用来表示一种连续不断的状态,比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表示通过不断的积累,最终会形成一个大的成就。
4. 词语搭配(1)积水积水,指在某一地区内,因气候原因或地形因素造成雨水过多,无法迅速排走而在低洼地带形成的水。
(2)月亮月亮,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天体,是地球上的天然卫星。
它的光亮是太阳光的反射。
(3)连累连累,指因某人的行为或情况而使他人受到牵连或损害。
5. 例句解释(1)积土成山解释:积土成山,意思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成就。
例句:勤奋努力,不断进步,积土成山,定能取得成功。
(2)积水成渊解释:积水成渊,意思是多年积累,区区小水便会成为深潭。
例句:一线天光,二线积水成渊,勇者无惧。
(3)月黑风高解释:月黑风高,表示天色昏暗,暴风腾起。
例句:前方天色渐晦,月黑风高,我等只能停步。
三、总结在二年级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的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学习积、月、累等词语的意义和运用,培养孩子们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这些词语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课内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习中要注重理解其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笔记
1. 日积月累部分
形容人知识渊博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形容技艺精湛的:鬼斧神工、巧夺天工、出神入化
形容山峰的:危峰兀立、峰峦雄伟、峰回路转
形容水的:波光粼粼、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形容花的:含苞待放、绚丽多彩、争奇斗艳
2. 解析与感悟
“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文才非常高,这里的“八斗”是夸张的表达,强调其高度。
“学富五车”则形容人的学问渊博,这里的“五车”也是夸张的表达,强调其丰富。
“博古通今”则表示对古代和现代的知识都非常了解。
“鬼斧神工”形容制作技艺非常精巧,超乎常人。
“巧夺天工”也是形容技艺非常高超,仿佛是天生的。
“出神入化”则表示技艺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危峰兀立”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独立不倒。
“峰峦雄伟”形容山峰连绵起伏,气势雄伟。
“峰回路转”则形容山中的路蜿蜒曲折,峰回路转。
“波光粼粼”形容水面上波光闪烁,非常美丽。
“波澜壮阔”则形容大海或大河的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水平如镜”则形容水面平静如镜,没有波澜。
“含苞待放”形容花蕾即将开放,生机勃勃。
“绚丽多彩”形容花的颜色丰富多样,非常美丽。
“争奇斗艳”则形容各种花朵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二年级语文园地八的日积月累造句,
1. 我们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2. 阅读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只有不断读书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3. 学习汉字需要日积月累,只有经常写字才能记住它们。
4. 学习乐器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
5. 学习一门外语需要日积月累的积累,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流利地说出来。
6. 做家务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只有经常做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 健康饮食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只有长期均衡饮食才能保持健康。
8. 交朋友需要日积月累的沟通和交流,只有经常交往才能建立深厚的友谊。
9. 运动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提高体能水平。
10. 爱护环境需要日积月累的意识,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动才能保护地球。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笔记一、序言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中,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孔子和顾炎武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这两位伟大的文化先贤的思想和贡献。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下面我将就本单元的内容进行笔记整理。
二、孔子与顾炎武的故事1. 孔子的故事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出生在鲁国,一生致力于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提倡“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单元中,我们了解到孔子曾经在邹国做官,并且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智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2. 顾炎武的故事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他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最杰出的维新派理论家之一。
他主张“实学”,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诚心”等思想,对我国近代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本单元中,我们了解到顾炎武在明末时期通过勉勉力以,以立言、行道的方式,弘扬了儒家的崇高精神和道德风范。
他以汉宣帝、王昭君等为榜样,自勉不息,不仅自己超然物外,更为世人树立了崇高的品德榜样。
三、对话篇目及相关知识点1. 在本单元的相关课文中,我们了解到孔子曾经对邹国的人民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也让我们明白了“德”乃是儒家思想中至为重要的一环。
2. 在关于顾炎武的相关课文中,我们了解到他提出的“格物致知”和“诚意诚心”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3. 通过对上述课文内容的学习,我们不仅对孔子和顾炎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四、学习体会1.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我深深感受到了孔子和顾炎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
他们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不仅对古代社会有益,也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四年级上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有关知识整理如下:
一、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成语特点及解释
日积月累的成语的特点是描写人物面部、头发、身材等外貌和神态的。
成语意思解释如下:
1.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
2.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3.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
形容女子的美貌。
4.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5.相貌堂堂:形容人的容貌庄严大方。
6.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严肃,使人敬畏。
7.膀大腰圆:形容人的身体高大粗壮。
8.短小精焊: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
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
幅短而有力。
9.容光焕发:脸上放出光彩,形容精神饱满或身体健康。
10.鹤发童颜:白白的头发,红红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
神。
11.慈眉善目:形容仁慈善良的样子。
12.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语文园地八单元日积月累
雕梁画栋:形容建筑物华美、有气派。
巧夺天工: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
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引人人胜:引人进入佳境。
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欣赏。
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多,一时看不过来。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
旧指知音难得。
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多含有讽刺意味)。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经常和“下里巴人”对举。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多指文学、艺术作品)。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建筑: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古色古香独具匠心不落窠臼别具一格
文学:脍炙人口妙笔生花别具一格
书法绘画:不落窠臼雅俗共赏笔走龙蛇美不胜收
音乐:余音绕梁曲高和寡不同凡响阳春白雪
纸老虎恶作剧、耳边风、父母官
一去不复返十万八千里一不做二不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内容如下:
1. 原文。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 解析。
-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意思是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这里描写了一种寂静、空旷的景象,以“众鸟”“孤云”的动态,衬托出环境的清幽。
- 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一种相知相惜的情感,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在这里却从大自然中找到了慰藉。
二、名人名言。
- 含义: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
它强调了志向对于人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性。
只要有坚定的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2.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 含义: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诸葛亮认为一个人的志向应该远大,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小利益或小目标,要有长远的规划和宏大的抱负,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3.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 含义:在穷困处境中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意志,不能放弃高远的志向。
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不被困难所打倒,体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三年级上册
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内容。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赏析。
- 这首诗写于诗人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
首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千里江陵一日还”,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写船行之速,日行千里,本是夸张的手法,却因诗人归心似箭而显得真实可信。
“两岸猿声啼不住”,诗人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两岸的猿啼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响,可见船行之快。
“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而“已过万重山”则表明船行速度之快,瞬息之间,已越过千山万水。
全诗洋溢着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
2. 八字成语。
- 爱人若己,推己及人。
- 含义。
- “爱人若己”的意思是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别人。
这体现了一种博爱的精神,倡导人们对待他人要有如同对待自己般的关爱。
“推己及人”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这两个成语都在教导人们要有良好的品德,要关心他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的意思
“积月累”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一个很大的数量或者很深的内容。
在《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这个课文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积月累,取得优异的成绩。
”意思是说,通过每个月的努力学习和积累,长期以来会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在生活中,除了学习,我们还可以用“积月累”来形容其他方面的积累。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大家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就能积月累成一个健康的体魄。
”也可以说:“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大家共同努力,就能积月累形成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积月累”可以用于描述许多积累的场景,无论是在学习、工作、生活还是人际关系方面。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的书写提示日日积月累评课议课
以下是一份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的书写提示与日积月累部分的评课稿:
## 一、课堂教学回顾 [具体日期],在[学校名称]听了[教师姓名]老师的一节一年级语文课,使用的是[出版社名称]出版的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一)导入部分 课的开始,老师通过展示一幅充满童趣的冬季雪景图引入课堂,图上有可爱的雪人、正在玩耍的小朋友等元素。老师问学生:“小朋友们,看到这幅图,你们能想到什么呀?”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想到了堆雪人,有的说想到了打雪仗。老师接着引导:“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些和冬天有关的知识哦。”这样的导入自然地吸引了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利用了他们对直观画面感兴趣的特点,将学生带入到了学习情境之中。
(二)书写提示环节 1. 示范与讲解 老师开始进行书写提示部分的教学。老师首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用白色粉笔一笔一划地示范“几”字的书写。在示范过程中,老师边写边说:“小朋友们,看这个‘几’字,第一笔是撇,就像小滑梯一样,要写得斜斜的哦,第二笔是横折弯钩,这个弯钩可不能写得太弯啦,要像小船的船身一样,稳稳的。”示范完后,老师又重新写了一遍,并着重强调了笔画的起笔、落笔位置以及笔画的走向。 2. 学生模仿书写 随后,老师让学生拿出练习本,开始模仿书写。在学生书写过程中,老师走下讲台,在教室里巡视。老师发现有个小朋友把“几”字的横折弯钩写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老师弯下腰,轻声对他说:“小朋友,这个横折弯钩可不能写成圆圈哦,你看老师刚刚是怎么写的,再试一次好吗?”这个小朋友点了点头,重新写了起来。
(三)日积月累部分 1. 朗读指导 进入日积月累环节,老师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要学习的内容。老师先自己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读完后,老师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呀?”然后开始逐句地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比如对于“解落三秋叶”这一句,老师说:“解落这两个字要读得轻快一些,三秋叶,‘三’字要读清楚。”并且让学生跟着自己重复读了好几遍。 2. 诗意讲解 在学生基本能把诗句读通顺之后,老师开始讲解诗句的意思。老师指着诗句说:“小朋友们,‘解落三秋叶’就是说风能吹落秋天的树叶,‘能开二月花’呢,就是风能让春天的花朵开放。那‘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就是说风经过江河的时候能掀起很高的浪,吹进竹林的时候能让很多竹子倾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还做了简单的动作,比如吹了吹手上的纸条表示风吹动,学生们都看得津津有味。 3. 互动与巩固 接着,老师进行了一些互动环节。老师问学生:“那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哪里看到过风呀?”有学生说在树上看到树叶被吹动,有学生说在外面看到自己的头发被吹起来了。最后,老师让学生们一起再朗读几遍诗句,以巩固记忆。
第八册语文园地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语文园地二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语文园地三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不久风雨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语文园地四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语文园地五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2、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语文园地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 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 轼)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飞半掩扉。(王 驾)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语文园地七 雄心壮志 坚定不移 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知难而退 碌碌无为 一曝十寒 寸进尺退 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 语文园地八 水滴石穿—— 非一日之功 早开的红梅—— 一枝独秀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羽失荆州—— 骄兵必败 王羲之写字—— 入木三分 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歇后语(课外)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年糕--------铁了心
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教学设计
主备人:黄丽娟
审核人:张伟元温月云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成语和歇后语。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成语构词方式、歇后语的类型,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2、积累成语、歇后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几种不同格式的成语,了解什么是歇后语。
四、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为便于学生识记,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在排列上寻找规律。
2、收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读读记记
1、读词语:自读——轮读——指名读。
2、出示第一组成语,读一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组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3、思考讨论:你还能说出一些含有数字的成语吗?
(五湖四海、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三心二意、千变万化等)
4、出示另外三组成语,小组讨论学习,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第二组是ABAC式,第三组是AABB式,第四组是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学生汇报,教师范读,生跟读,全班齐读
让学生思考交流同类型的成语还有哪些。
(以主体活动的形式,发扬自主探究的精神,发现每组成语的结构特点。
)
生分类汇报,师给予表扬,出示常见的成语,叫小老师带读
5、各种形式比赛读(男女生、小组读、师领读)成语,读准字音。
再全班齐读四组。
6、成语接力:以四人为小组,每小组轮流说出一个成语,并说出你这个成语是属于上面四个特点中的哪一个,说的最多的一组为赢家,教师给赢的那组每人盖一个聪明小印章。
(以学生喜欢的比赛方式展开学习活动,一方面是对上述成语结构的进一步熟悉,另一方面提示了学生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
7、我的方法最巧:
让学生思考,学习这些成语谁的方法最巧,记得最容易、掌握的牢。
学生汇报
(1)对词语进行分类,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进行归类呢?
(2)请同学们课后收集词语,分类记忆。
(指导学生总结词汇积累的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指引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
8、巩固练习
1、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嘴()舌()面()方成()上()人()人()()心()意惟()惟()零零()()结结()()郁郁()()()口()声()惊()怪()辕()辙(1)仿“千变万化”写几个含有数字的词语。
(2)仿“尽心尽力”写几个ABAB式的词语。
(3)仿“明明白白”写几个AABB式的词语。
(4)仿“积少成多”写几个含有反义词的词语。
9、师小结:通过“成语接力”我们发现,成语大多是“四字词语”,但也有三字、六字乃至八字的成语。
成语凝练简洁,生动有趣,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又被人们运用于生活中,后来作为一种固定的方式保存并流传下来。
过渡语:其实,劳动人民真的很有智慧,他们还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如对联、谚语、歇后语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认识另一位好朋友──歇后语。
(二)读读背背
1、谈话激趣导入:同学们,当你迟到了,老师深情款款地盯着你,你是什么感觉?
今天早上老师醒来发现快到上课时间了,你说那时我是什么感觉,那可真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老师的这话里面包
含了一句有趣的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我们今天要学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歇后语。
教师讲解:这种形式叫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全句意思的所在。
2、学生自由读歇后语,读准字音,学生结合前部分的故事,理解后部分的比喻。
发现特点(前部分全是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后一部分是结果说明,)
3、师带读,生跟读。
生自己练读,读给同桌同学听,指名读,全班齐读。
4、小组内同学互读,比比谁读得好,推选组内读得好的同学全班展示朗读。
5、同桌两人以对口令的形式读歇后语。
(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读熟、读好、会背。
自由读,可以很好地感受知识,品味语言,给每一位同学提供独立的空间,小组朗读具有相互暗示提醒和激励的作用,于对提高记忆有一定的好处。
而展示性读书则准确地表现个别同学朗读的质量和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自信心。
)
6、比赛:谁能又快又准地背下这些歇后语。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当学生在熟练地朗读了文本之后,再观察歇后语的形式特点,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
)
7、活学活用:我能用这些歇后语说一句话。
师举例说明歇后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如:学校元旦晚会上,各班的同学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因此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运用歇后语。
)
8、出示课外收集的歇后语。
(1)关于历史人物的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中生智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2)含有十二生肖的歇后语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老虎嘴里把牙——冒险
兔子尾巴——长不了
龙王跳海——回老家
打蛇七寸——找要害
马尾搓绳——用不上劲
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猴子照镜子——得意忘形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狗捉耗子——多管闲事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三)巩固练习
(1)八仙过海——()
(2)孙悟空大闹天宫——()
(3)()——多多益善
(4)张飞穿针——()
(5)包公断案——()
(6)姜太公钓鱼——()
你还能模仿着写出两个歇后语吗?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生答)(五)作业:
1、抄写读读记记的词语。
2、背诵、默写歇后语。
3、课后收集其他的歇后语,下节课在班上展示。
六、教学板书设计:
日积月累
含数字(1)前部分:叙事
ABAC式
成语 AABB式歇后语(2)破折号
含反义词
(3)后部分:结果
说明,含一定
比喻义
1、学生读“读读写写”“读读背背”。
2、交流:
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横排是数字式成语,第二横排是ABAC式,第三横排是AABB式,第四横排是反义词形式。
3、你在课外还能收集到这几种形式吗?试一试。
4、读一读,记一记。
“读读背背”
1、读一读,你发现这些词和我们学过的词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讲解:这种形式叫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全句意思的所在。
2、学生结合前部分的故事,理解后部分的比喻。
3、读一读歇后语,你还发现本次出现的歇后语前部分的特点吗:
教师:前部分全是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
4、找一找,哪些是历史故事,哪些是神话故事?
5、课外收集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