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文学之宋元明清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11
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文化交流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并且在文化交流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分别从文学创作和文化交流两个方面探讨宋元明清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一、宋元明清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主要以诗词、戏剧和小说为代表,其特点可总结如下:1. 诗词:宋代以诗为主,注重表达情感,偏重于写景描绘;元代则主要以词为主,强调音乐性和抒发个人感情;明清时期承袭元代词的传统,同时发展了新体诗,厚重而内敛,充满哲理。
2. 戏剧:元代是中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杂剧和元曲,其中以《汉宫秋》《西华山》等脍炙人口。
明代戏剧形式多样,既有南戏、北戏等流派,也有杂剧、传奇等多种形式的发展。
3. 小说:明代小说逐渐兴起,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
其中《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形象。
清代则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代表,深受文人喜爱。
二、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交流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交流不仅发生在中国境内,还涉及到东亚乃至世界范围。
这种交流在文学创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与西域、海外的文化交流:在宋元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使得中国文化与西域、东南亚等地建立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文学创作吸收了外来元素,丰富了创作的题材和艺术表现形式。
2. 与东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宋元明清时期,中国通过贸易、外交等渠道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保持了频繁的文化交往。
这种交流使得中国文学的精华传遍东亚,同时也吸收了东亚其他国家的文学成果,促进了各自的文学繁荣。
3. 与民间文化的交流:宋元明清时期,具有民间色彩的文化活动与文学创作的交流也得到了发展。
例如元代的民间杂剧和曲艺传统,以及明代的戏曲表演等形式,使得中国文学更贴近民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总结起来,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交流是彼此相互促进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文学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宋元明清是五个重要的时期。
每个时
期都有着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代表性的作品。
唐代文学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代文学以诗歌为主
要形式,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登鹳雀楼》等。
唐代的诗人杜甫、李白等被誉为“诗仙”,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和政治
腐败的愤怒,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以词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元夕》、
《声声慢·采桑子》等。
宋代的文人墨客追求唯美和琼瑶的情感,
他们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多变的音韵著称。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主要以戏剧为主,代表作品有《西江月·记王十朋友》、《脂粉梅·马丹阳》等。
元代的戏剧形式多样,包括元杂剧、
元曲等。
这些作品以艳丽的舞台效果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广大观众。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以小说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西游记》、《水浒传》等。
明代的小说以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为特点,它们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学价值。
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以古文和散文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石头记》等。
清代的文学作品注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变迁。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元明清四大文学家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特点一、宋代文学家1. 苏轼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以豪放洒脱的创作风格而闻名于世。
创作风格: - 能够兼收并蓄,广泛吸纳古今经典。
- 以诗为主要形式,多以自我表达为主导,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
- 探索新颖的表达方式,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形象感人。
思想特点: - 强调人文主义和个性解放。
- 热爱自然与生活,认为人应该积极面对现实,并激发内在价值追求。
- 提倡乐观向上、快乐过日子。
2. 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歌谣词作家。
他以其热血激昂、壮志豪情的作品而闻名。
创作风格: - 表达豪迈激情、振奋人心的精神风貌。
- 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以增强表现力。
思想特点: - 对民族命运充满关怀和忧愤。
- 心系国家动荡不安的形势,渴望有志之士能够团结起来,为国家复兴而努力。
二、元代文学家1. 关汉卿关汉卿(约1247年-约1320年),元代戏曲作家,以其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而著称。
创作风格: - 写实主义手法,追求真实性和生活感。
- 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突出情节冲突与社会反映。
思想特点: - 折射社会问题,描述民生百态。
- 关注底层人民的遭遇和苦难,呼吁社会关爱和正义。
三、明代文学家1.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559年),字子昂,号二山堂主人,是明代杰出的诗人、书画家。
他以其清新脱俗的作品而受到广泛赞誉。
创作风格: - 追求自然真实与纯粹之美。
- 使用简练、明快的表现手法,注重韵味和节奏。
思想特点: - 提倡“田园诗”,追溯古代律诗之源,推崇道家哲学思想。
- 关注人类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渴望回归自然与纯净生活。
以上所述是关于宋元明清四大文学家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特点的介绍。
通过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他们为中国文学传承与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赏析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的四个代表性的文学类型。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的珠玉,形式简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元曲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以戏曲为基础,平仄和音韵相结合,形式多样,故事生动,常见于舞台表演。
明清小说则继承了元曲的特点,但是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情节的丰富性,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
下面进行具体的鉴赏。
唐诗宋词唐诗是唐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其艺术水平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时代的诗歌,代表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之一。
唐诗的特点是“气韵生动”,意境深远,字字珠玑,独具匠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名篇,都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
宋词则是中国文化中的另一极品。
宋词的形式优美,语言简练,深情热烈,浓情绵绵,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宋词所描绘的意境和情感深邃动人,属于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之一。
例如,“浪淘沙”、“满江红”、“离思五首”等名篇,都是中国文学的杰作。
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以戏曲为基础,平仄和音韵相结合,形式多样,故事生动,常见于舞台表演。
元曲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戏剧的性质,将艺术表现和瞬间效果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视听体验。
例如,《西厢记》、《汉宫秋》、《万张补》等名篇,都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杰作。
明清小说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代表作品。
它继承了元曲的特点,但是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情节的丰富性,成为中国文学中的巅峰之作。
李可染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等名著,都是中国文化的精华,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
总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将中华文化中深刻的思想和深邃的感情,艺术地转化为精美的语言和娴熟的艺术表达,成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宋元明清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与影响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许多历史时期都产生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
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中,也涌现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大名著”了。
这四部著作是《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它们都是中国文学的珍品,代表着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这四部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一、《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背景的小说,主题是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
该作品描绘了宋朝末年暴政之下,一批农民为了反抗统治者的压迫而聚集起来,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起义斗争。
小说中的108位英雄人物不仅有不同的身世、性格和命运,还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德,他们正义勇敢、桀骜不驯,是广大民众心中的楷模。
《水浒传》不仅是一部有着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小说,还是一部描写人性的伟大作品。
小说中不仅有着波澜壮阔的起义斗争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义气、忠诚、勇敢、诚实、正义等等。
由于《水浒传》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故此作品一经问世,就被广大民众所热烈追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道家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更是一部寓意深刻、令人痴迷的小说。
小说中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四位主人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传奇经历。
其中,孙悟空是中国文化中最为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具有不灭的精神力量和无可比拟的武功技能,深深地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西游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富饶多彩和纯朴无邪。
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生活在一个极为干净澄明的世界里,他们自由自在、心灵纯净、道德高尚。
此作品精华无比,凝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成就,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巅峰之作,它刻画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家族生活、爱情与悲剧的人生画卷。
欣赏文学之宋元明清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宋初代表词家当推因写“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仁宗皇帝的是〔C〕A.轼B.观C.柳永D.辛弃疾2.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B 〕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容的小说A.先B.晋C.南北朝D.唐代3.〔B 〕是指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A.志怪小说B.志人小说C.神话故事D.话本小说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的作者是〔C 〕A.光祖B.关汉卿C.马致远D.白朴5.?儒林外史?和〔A〕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开展推向了顶峰,到达前所未有的成就A.?红楼梦?B.?封神演义?C.?西游记?D.?水浒传?6.干宝的?搜神记?中某些篇章已具备后世〔A〕的根本要素。
A.小说B.戏剧C.诗歌D.散文7.在〔C〕市井间,兴起了用白话文表达故事,称为“平话〞。
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A.元代B.明代C.宋代D.唐代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轼的〔D 〕A.?水龙吟?B.?定风波?C.? 蝶恋花?D.?水调歌头?9.?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为〔C〕的代表作品A.马致远B.白朴C.关汉卿D.光祖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用了〔B〕修辞手法A.夸B.比喻C.拟人D.对偶11.?江城子?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正月二十日夜里,词作者时任密州知州。
以悼亡为题材作词,〔A〕是词史上的第一位A轼B.清照C.观D.陆游12.“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的作者是〔C〕A.白朴B.可久C.关汉卿D.光祖1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中“人比黄花瘦〞的修辞手法是〔C〕A.比喻B.拟人C.夸D.比照14.“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宋元明清四朝的文学艺术宋元明清四朝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四个重要时期,也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黄金时代。
这四个朝代的文学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文学艺术宋朝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高峰期。
宋朝文学艺术以“儒家”为主导,注重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性,用浅白易懂的文字展现了思想深度和内涵。
同时,在宋朝文学艺术中,出现了“词”这一重要的文艺形式,以爱情为主题的词成为了宋朝文学艺术中特有的表现方式,而且继承和发展了唐朝的传统。
元朝文学艺术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样化和开放的文化时期。
在元朝文学艺术中,由于多民族交融的特点,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和样式,如元曲、杂剧等。
其中,元曲的创作和发展主要是在元朝文学艺术中为首次出现的,特别是关于戏曲、骈文和赋作品的发展更为显著,元杂剧的典型代表作品《汉宫秋》更是成为了元朝文学艺术的代表之一。
明朝文学艺术明朝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一个充满多样性和创新性的时期,这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以文白结合,以新诗、小说、戏曲、史传等作品为主。
明朝文学艺术大约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传统经典的继承发展,二是创新的新颖形式,三是民间文化的呈现,四是逐步深入民间的新探索。
其中,作家罗贯中的隆中对更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篇小说”。
清朝文学艺术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在清朝文学艺术中,以戏曲、诗词为主要的文学艺术形式,而且两者都得到了新发展和升华。
此外,清朝文学艺术还表现出一种儒家思想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著名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则成为了清朝文学艺术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
总之,宋元明清四朝的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和影响不可低估。
这四个朝代的文学艺术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而且都对后世的文艺创作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元明清各朝的文化与艺术中国历史上宋、元、明、清是四个比较重要的朝代,分别跨越了近五百年的时间,这些朝代的文化与艺术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了不同的风貌和特点。
宋朝的文化与艺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知识分子地位得到提升,对于文化与艺术方面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宋朝时期文学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诗、词、绘画、器物等方面。
宋朝诗歌以“唐风宋韵”为主要特点,由于当时诗文已经很难用于游戏,因此宋诗很难在戏曲中得到体现,逐渐成为一种单独的文学形式。
宋代的诗人重视格律,注重押韵,形式上强调韵律的修辞效果,但是这种诗歌语言趋于晦涩,不易理解。
宋朝的词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情感色彩的短篇文学,叙事和抒情并重。
宋代词人多以婉约、清新为风格,许多词人的作品至今仍广为传颂。
宋代绘画以山水画为代表,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内容主要是以山水为题材,展现自然景观,线条简洁,造型优美,既有写实性又有意境。
宋代的器物在器具形状以及用料、制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
如刻花瓷器、官窑瓷器等,都是具有独特韵味的艺术品。
元朝的文化与艺术元太祖建立元朝以后,对于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元代文化与艺术同样具有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文学、绘画、戏曲等方面。
元代文学主要以戏曲为代表,元代戏曲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元代戏曲形式多种多样,形成了一种以“四大名剧”为代表的戏曲体系。
元代的绘画以蒙古族绘画为代表,在古代绘画史上也占有重要位置。
蒙古族绘画尤其以人物画和动物画为代表,常出现在书法作品的反面和卷轴画中。
元代的器物特别强调实用性,讲究装饰效果,精雕细琢,琳琅满目。
铜器制品、陶瓷制品、服饰等都有着鲜明的元代特色。
明朝的文化与艺术明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繁荣的时期,艺术和文化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明代文化与艺术主要表现在文学、绘画、文房四宝、景德镇瓷器等方面。
文化常识宋元明清文学宋元明清文学一、宋代文学(一)宋词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宋词在整个宋代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情,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后代词人很少能超出宋词的范围。
按照词的内容,宋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两大类,也有不少词人兼具豪放婉约特点。
(二)豪放派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1.苏轼(1037~1101)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今四川眉山人。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华,其文学成就,无论诗、词、散文等,在北宋作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体现着他独有的个性风貌。
苏轼文学创作以诗歌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今存他的诗歌 2700 多首。
他打破词和诗的界限,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词派。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2.辛弃疾(1140~1207)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弃疾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辛弃疾在文学史上第一次把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带入词的歌唱里来。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三)婉约派代表人物及作品1.李煜(937~978)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史称李后主。
宋元明清四大家的文学思想及作品分析宋元明清四大家,指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四位文学家,分别是苏轼、辛弃疾、杨维桢和曹雪芹。
他们在各自的时代,以其独特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手法,成为了文学史上的巨匠。
下面,本文将对他们的文学思想及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文学成就。
一、苏轼的文学思想及代表作品分析苏轼,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其文学思想主张“自然”和“自由”,强调个性、人文和情感表达。
他不仅善于写景,描写自然,而且富有独特的世界观和人文情怀。
代表作品:《东篱乐府》:描述了一个诗人挥洒性格、纵情欢歌的场景。
《江城子》:剖析了人生前途不明朗,感情沉重的情感状态,同时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态度。
二、辛弃疾的文学思想及代表作品分析辛弃疾,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军事将领。
他主张文学应该以民间语言为基础,情感真挚、生动有趣,形式简洁、贴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青玉案》:描绘了一个前朝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反对当时的士人贵族,并宣扬文人必须立足于民间群众。
《秋胡戏咏》:配合曲乐,真实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文化状态,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坚强信念。
三、杨维桢的文学思想及代表作品分析杨维桢,是元朝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主张张扬个性,不拘小节,丰富文学表现力,表达个人情感和世界观。
他的诗歌酣畅淋漓,风格奔放大胆,内容丰富多彩。
代表作品:《临江仙》:描绘了一个自由飞翔的神仙形象,表达了对自由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荔枝角中书》:富有幽默和妙趣,抒发了作者对时事政治的看法,对个人境遇的态度。
四、曹雪芹的文学思想及代表作品分析曹雪芹,是清朝时期一位著名的小说家。
他的文学思想很大地受到儒学影响,深信世界本无常事,人之所以痛苦和忧愁,仅由于人心不安和命运无常。
代表作品:《红楼梦》:以贾、史等大户人家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巨大的史诗式题材内容,揭示了人性的各种扭曲和人心的沉浮,展现了一个复杂的宗族结构和人性的深度鉴定。
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可以促进文学的进步,提高文学水平,对于文学史的演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学批评也在相应地发展和深化。
本文将分别从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文学批评进行探析,展现文学批评在各个时期里的特点和贡献。
一、宋代文学批评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学批评也在这个时期里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和进步。
宋代文学批评主要是以《太和正音曲谱》为代表的“词谱”和以苏轼、欧阳修为代表的“词章”两种形式。
《太和正音曲谱》是宋代时期的一本曲谱,其中收录了许多名家名曲,它对词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而“词章”则是指宋代文人对所作的词进行批评和评价的文章,主要是以苏轼、欧阳修等名家为代表。
他们在批评中反对纵横家的“事外之学”,强调词的艺术性和表现性,提出了“真守为发,妙手为工”的词论原则,为词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系统化的理论基础。
二、元代文学批评元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文学批评也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不少新的特征。
元代文学批评主要是以杨慎、马致远为代表的“文学杂谈”为特点。
在这一时期里,文学批评越来越注重文学的真实性和表现性,强调文学的结构和组织,把在宋代时期提出的词论观点推广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同时,元代文学批评中还出现了一些具有批判性的文学表现,强调对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揭示,对于文学批评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明代文学批评明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文学批评也在这个时期里发生了一些比较显著的变化。
明代文学批评主要是以钱钟书、杨维桢、王国维等名家为代表的“纯文学批评”,以及吴敬梓、陈继儒等名家为代表的“文化批评”为主要表现形式。
在这个时期里,文学批评越来越注重文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反对华丽的表现形式,强调文学的情感和审美,促进了文学的深入发展和研究。
四、清代文学批评清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文学批评也在这个时期里得到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不得以任何方式将本资料内容进行转载、制作或移做他用。
【宋元文学】【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婉约,即婉转含蓄。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
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如《□州山人词评》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豪放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豪放饿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上创作事业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但有时失于粗疏平直。
苏轼是北宋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
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
【柳永词】北宋著名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又称柳七。
他一生在仕途上抑郁不得志,独以词著称于世。
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此外也有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山玩水等等。
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但作品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
诗仅存数首,《煮海歌》描写盐民贫苦生活,甚痛切。
有《乐章集》。
【李清照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南宋杰出女文学家。
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精神与创作风格宋元明清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段历史上,文学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文化形态。
它催生了许多文学巨匠,同时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学精神和创作风格。
本文将主要从文学精神和创作风格两个方面来谈论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
一、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精神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精神表现出了明清学术的特点,在传统儒学文化基础上注重自然观察和科学思维。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提高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反映在文学上,即表现出了融合性、实用性和开放性。
在这个时期,文学不再只是纯粹的文化表达,而开始融合与反映丰富的社会现象,例如现实主义,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可读性。
明清时期文学更加倡导社会实践、人本主义和伦理道德。
明代的文学高度概括了德行之贵、儒者之职、文才之美,文学崇尚理、实、情、境、字艺术紧扣伦理道德,注重人性的表述和塑造。
清代的“士人诗文”的创作能够反映出书生们对古代儒家思想的继承和传统观念的守护,同时,强调人的自我认同与内心感悟,呈现出对个体感情的倾注、浓郁的人文气息。
二、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风格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风格前后纵横广阔,具有稳定性和稀奇性。
宋代诗歌舒展自然、简约通达,在艺术表现方面是“遣词造句”。
元代的散文,强调抒情性,在词语造句上更加精练漂亮,同时具有哲学性的意味。
明代洛阳派的文学风格追求“真实”,表达真实的生活情境,不注重文章的雕琢,强调写作的真实感觉。
清代文学风格讲究语言与音律的韵律之美。
清代的雍雎派诗歌创作注重韵律,追求自然与舒展,赋予现实主义的文学特色,而戏曲则是明清时期文学的一种重要创作形式,以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最后,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是复杂而多样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精神和创作风格,是文学界的重要贡献。
正是这些经典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古今中国文学的变迁、寻找到了经典中散发出来的思想启迪、领悟到了其中蕴藏的文化精神。
它们不仅是文学的遗产,更为后世写作提供了精神与文学价值上的积淀,最后营造出了中国文学丰富多彩的风光。
宋元明清时期的民间文学和口语文化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文学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同时这些时期也是民间文学和口语文化的高峰期。
由于政治层面的局势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民间文学和口语文化也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这种文化表现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宋元明时期的民间故事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学创作较为丰富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民间文学成熟发展的阶段。
宋代的民间故事流传下来有很多种,如《水浒传》、《西游记》等。
这些作品以传说、神话、风俗、历史等为背景,透过对人性、生命和爱情等主题的描写,展示着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表达。
例如,《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修行求真和胜利,通过对孙悟空等主人公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下人们喜欢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态度。
人们通过观看这些故事,获取到能够让人思索、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信仰,这也是宋代民间故事之所以广泛流传和影响深远的原因之一。
二、元明清时期的词曲文学元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词曲,这种文学体裁以言语婉转、音乐优美著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舞台。
这种文学形式的诞生源于民间,是民间文化与高雅文化的融合,受到了许多文人士族的追捧。
其中,元代的词曲尤为著名,著名作品包括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杨万里的《临江仙·滁州西涧》等。
这些作品以音乐为辅,着重描写人们的情感,传达人们对爱情、生命、社会现实等问题的思考。
它们追求婉转动人、曲调悠扬、语言优美,宛如美丽的歌曲,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词曲文学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当时人们的感性体验,还对后来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古代文学的发展。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戏曲文化民间戏曲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亮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京剧、昆曲、评剧和豫剧等。
这些剧种都流传逾千年之久,展现出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社会风貌和文化兴趣。
欣赏文学之宋元明清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宋初代表词家当推因写“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仁宗皇帝的是(C )A.苏轼B.秦观C.柳永D.辛弃疾2.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B )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A.先秦B.魏晋C.南北朝D.唐代3.(B )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A.志怪小说B.志人小说C.神话故事D.话本小说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的作者是(C )A.郑光祖B.关汉卿C.马致远D.白朴5.《儒林外史》和(A )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A.《红楼梦》B.《封神演义》C.《西游记》D.《水浒传》6.干宝的《搜神记》中某些篇章已具备后世(A )的基本要素。
A.小说B.戏剧C.诗歌D.散文7.在(C )市井间,兴起了用白话文叙述故事,称为“平话”。
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A.元代B.明代C.宋代D.唐代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苏轼的(D )A.《水龙吟》B.《定风波》C.《蝶恋花》D.《水调歌头》9.《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为(C )的代表作品A.马致远B.白朴C.关汉卿D.郑光祖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用了(B )修辞手法A.夸张B.比喻C.拟人D.对偶11.《江城子》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正月二十日夜里,词作者时任密州知州。
以悼亡为题材作词,( A )是词史上的第一位A苏轼B.李清照C.秦观D.陆游12.“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的作者是(C )A.白朴B.张可久C.关汉卿D.郑光祖1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中“人比黄花瘦”的修辞手法是( C )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比14.“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的作者是(A )A.徐再思B.张养浩C.张可久D.纪君祥1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C )A.反问B.设问C.典故D.对比16.“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出自关汉卿的(A )A.《窦娥冤》B.《望江亭》C.《单刀会》D.《鲁斋郎》17.元曲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是(B )A.《拜月亭》B.《窦娥冤》C.《梧桐雨》D.《青衫泪》1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的作者是(C )A.吴文英B.晏殊C.晏几道D.张炎19.(D )的问世,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20.(A )在其平生唯一的理论性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小说的发展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A.鲁迅B.郭沫若C.冰心D.曹禺2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的作者是(C )A.张先B.范仲淹C.晏殊D.柳永22..“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出自(C )作品A.周邦彦B.吴文英C.苏轼D.秦观2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的作者是(C )A.晏殊B.苏轼C.欧阳修D.范仲淹2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的作者是(A )A.辛弃B.苏轼C.柳永D.秦观2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的作者是(A )A.岳飞B.姜夔C.张元干D.张孝祥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的作者是(A )A.辛弃疾B.李清照C.岳飞D.柳永27.“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作者是(A )A.柳永B.秦观C.苏轼D.晏殊2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出自(D )的词作A.晏殊B周邦彦C.晏几道D.柳永2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出自柳永的(C )A.《鹤冲天》B.《定风波》C.《雨霖铃》D.《望海潮》30“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的作者是(D )A.欧阳修B.李煜C.陆游D秦观31.“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出自(A )的诗句A.李煜B.柳永C.晏殊D.李清照3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作者是(B )A.李清照B.李煜C.柳永D.欧阳修3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的作者是( C )A.陆游B.陈亮C.辛弃疾D.刘过3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中的“公瑾”是(C )A.曹操B.刘备C.周瑜D.孙权35.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有“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1958年还被誉为与达芬奇拥有同样地位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是( D )A.郑光祖B.纪君祥C.睢景臣D.关汉卿36.词这种文体在唐代已经出现,至(D )艺术成就已达空前A.明代B.元代C.清代D.宋代37.“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出自苏轼的(A )A.《江城子密州出猎》B.《念奴娇赤壁怀古》C.《蝶恋花》D.《卜算子》38.清初,(A )异峰突起,成为文言小说的又一座丰碑A.《聊斋志异》B.《封神演义》C.《西游记》D.《水浒传》3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的作者是(A )A.晏殊B.柳永C.李煜D.周邦彦4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出自(A )的《念奴娇·赤壁怀古》A.苏轼B.晏殊C.李清照D.柳永41(C ),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她工诗能文,又长于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卓越的女作家、女词人,有《漱玉词》A.吴文英B.晏殊C.李清照D.柳永4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了”的意思是( D )A.结束B.算了C.了结D.概括43.( D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著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A.苏轼B.辛弃疾C.李清照D.陆游44.(C )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A.《山海经》B.《世说新语》C.《搜神记》D.《封神演义》45.《望海潮》词调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B )的富庶与美丽。
A.苏州B.杭州C.扬州D.南京46.柳永的代表词作《望海潮》描绘江南(B )的美景,激起了金主投鞭南渡的野心A.“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B.“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D.“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47.(D )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文学史上用词描写历史的先河A.陆游B.张先C.秦观D.苏轼48.(B )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又可概分为四类:即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A.宋代B.明代C.清代D.唐代49.(A )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合称A.《三言二拍》B.《搜神记》C.《世说新语》D.《莺莺传》50.“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的作者是(D )A.温庭筠B.欧阳修C.姜夔D.苏轼5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的作者是(A )A.李清照B.陆游C.弃疾D.晏殊52.下列词句不属于辛弃疾的是(D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D.“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过后清明。
”53.下列词句属于苏轼的是(A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C.“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4.“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出自(D )的词句A.张孝祥B.欧阳修C.陆游D.岳飞55.下列词句不属于柳永的是(A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盘古开天地、(ABCD )嫦娥奔月等A.女娲造人B.大禹治水C.精卫填海D.后羿射日2.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ABCD )等典籍中。
A.《山海经》B.《淮南子》C.《楚辞》D.《庄子》2.冯梦龙编的“三言”,是(ABC )三部小说集的总称A.《喻世明言》B.《警世通言》C.《醒世恒言》3.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有(BCD )A.《聊斋志异》B.《水浒传》C.《西游记》D.《金瓶梅》4.元曲三要素主要包括(ABC )A.唱(唱词)B.科(动作)C.白(对白)5.元曲四大家即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们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艺术的最高创作成就。
他们是(ABCD )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郑光祖6.元曲四大爱情剧(ABD )A.《拜月亭》B.《西厢记》C.《莺莺传》D.《倩女离魂》7.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有(ABD )A.《拜月亭》B.《窦娥冤》C.《西厢记》D.《救风尘》8.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ABC )方面都有很高造诣A.书法 B. .绘画C.诗词D.小说9.唐传奇小说杰出的作品有(ABCD )A.白行简的《李娃传》B.李朝威《柳毅传》C.陈鸿的《长恨歌传》D.元稹的《莺莺传》10.宋代的小说又称为话本,有(ABCD )不同家数,初具小说规模,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加入新的创作,逐渐成熟A.讲史B.小说C.公案D.灵怪11.元曲四大悲剧(ABCD )A.《窦娥冤》B.《梧桐雨》C.《汉宫秋》D.《赵氏孤儿》12词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 ABC )之分A.小令B.中调C.长调D.慢词13.婉约派的词,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同时还有( ABD )特点A.结构深细缜密B.重视音律谐婉C.语词宏博D.清新绮丽14.豪放派的词,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同时还有(ABC )特点:A.气象恢弘雄放B.喜用诗文的手法C.语词宏博D.清新绮丽15.词这种文体在唐代已经出现。
词是诗歌的变体,又被称为(ABCD )A.诗余B.长短句C.曲子词D.乐府16.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收录的古之学者治学之三境界为(ABD )A.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17.宋词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主要有(ACD )A.苏轼B.柳永C.张元干D.辛弃疾18.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主要有(BC )A.秦观B.柳永C.李清照D.辛弃疾19.苏轼的代表词作有(ABCD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念奴娇.赤壁怀古》C.《江城子.密州出猎》D.《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20.李清照的代表词作有(ABCD )A.《声声慢》B.《如梦令》C.《一剪梅》D.《醉花阴》21.柳永的代表词作有(ACD )A.《雨霖铃》B《青玉案元夕》C.《八声甘州》D.《蝶恋花》21.辛弃疾的代表词作有(ABC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C.《清平乐·村居》D.《望海潮》22.陆游的代表词作有(ABD )A.《诉衷情》B.《鹊桥仙》C.《钗头凤》D.《声声慢》23.马致远的代表作品有(ABCD )A.《汉宫秋》B.《青衫泪》C.《东篱乐府》D.《天净沙·秋思》24.明清章回体小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顶峰,如(ACD )小说等A.《三国演义》B.《聊斋志异》C.《西游记》D.《红楼梦》25.《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ABC )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A.曹操B.刘备C.孙权D.孙策26.《西游记》是一部以神怪为主角的幻想喜剧,记述(ABCD )去西天取经,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皆成正果的故事A.孙悟空B.猪八戒C.沙和尚D.唐三藏27.中国古代四大神怪小说是(ABC )A.《封神演义》B.《镜花缘》C.《聊斋志异》D.《西游记》28.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有独特的魅力,具有(ABCD )特点A.民间性B.广泛性C.典型性D.曲折性29.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ACD )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老残游记》D.《孽海花》30.词是诗的别体,最初是配音乐唱的,形式上的特点有(ACD )A.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B.词一般都分三段C.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D.声韵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31宋词的题材集中在(ABCD )等方面A.伤春悲秋B.离愁别绪C.风花雪月D.男欢女爱32.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ABC )A.本来是乐曲的名称B.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C.本来就是词的题目33.“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