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和复句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27
句子成分的构成: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大伙都散了。
(《分马》)(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荔枝蜜》)(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几句的主语是"大伙""满树浅黄色的小花""我最不能忘记的""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并不出众""是他的背,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
如:(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驿路梨花》)(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2、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
如:(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
(鲁迅《社戏》)(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
(《分马》)(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单句---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中。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语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句子结构包括什么和什么两种句子结构是语文学科的一个基本知识点,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句子成分的排列方式,可以把句子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两种类型。
一、简单句的结构简单句是由一个完整意义的句子构成,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组成,主语一般出现在句子的前面,谓语在主语之后,它描述主语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在简单句的结构中,还包括其他的成分,比如宾语、定语、状语等,它们能够更准确地修饰主语和谓语,使得句子更加完整、准确。
如下所示是三个简单句的例子:1、小明在写作业。
主语:小明,谓语:在写作业。
2、我喜欢吃水果。
主语:我,谓语:喜欢吃水果。
3、她的笑容非常灿烂。
主语:她的笑容,谓语:非常灿烂。
在这些例句中,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同时,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对于句子的补充和修饰也非常重要。
二、复合句的结构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组成的句子,它们之间用连词或关系代词连接,分为主从句。
主句是复合句的核心,从句则是作为主句的附属成分,用来修饰或解释主句,起到更加详细明确表达的作用。
如下所示是三个复合句的例子:1、明天天气好,我们去爬山。
主句:明天天气好,从句:我们去爬山。
2、大雨一直下,他没有回家。
主句:大雨一直下,从句:他没有回家。
3、我认为,如果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主句:我认为,从句:如果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以上三个例句中,复合句的主从结构非常明显,而且从句都是作为主句的补充,为主语提供更多的信息。
此外,通过复合句可以表达更加复杂的信息,有助于增加语言表达的丰富程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它们都是语言表达的基本结构,可以用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熟练掌握句子结构以及各类成分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
高中语文划分句子成分及复句关系知识点总结句子成分的构成: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大伙都散了。
(《分马》)(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荔枝蜜》)(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几句的主语是"大伙""满树浅黄色的小花""我最不能忘记的""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并不出众""是他的背,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能够的。
如:(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驿路梨花》)(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能够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能够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2、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
如:(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
(鲁迅《社戏》)(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
(《分马》)(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高中语文划分句子成分及复句关系知识点总结导读:本文高中语文划分句子成分及复句关系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句子成分的构成: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大伙都散了。
(《分马》)(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荔枝蜜》)(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几句的主语是"大伙""满树浅黄色的小花""我最不能忘记的""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并不出众""是他的背,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
如:(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驿路梨花》)(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2、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
如:(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
(鲁迅《社戏》)(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
(《分马》)(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简单句(Simple sentence)及句子成分(Members of the sentence)(一)简单句一、定义:由一个主语部分和一个谓语部分组成。
eg. He [often] goes [to school][by bike]. He gave me a dictionary [yesterday].He has finished the work [already]. He [always] makes me <happy>.He is doing (his) homework. He did a (good) job. He is a student.注:表主语, 表谓语, 表宾语, ( )表定语, [ ]表状语, < >表补语, 表表语。
二、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1. 主语+谓语(不及物动词) [S + Vi]eg.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happily]. 孩子们正在高兴地玩。
(Such) things [often] happen.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The new) term begins [in September]. 新学年从九月份开始。
注:不及物动词后不带宾语,若其后需带宾语,须搭配一介词to/at/on/for等。
eg. He arrived in Beijing [yesterday]. He was listening to the music.2. 主语+谓语(及物动词)+宾语[S+Vt+O]eg. The Greens enjoy living in China. 格林一家喜欢住在中国。
I missed the train. 我错过了火车。
注:及物动词其后一般必须带宾语。
常用跟单宾语的动词有:enjoy, forget, remember, guess, love, hate, supply, use 等3. 主语+谓语+表语[S+V+P]该句型谓语动词为连系动词。
汉语复句句子成分汉语的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简单句通过连接词或标点符号连接而成的句子。
复句中,可以分为主句和从句两部分。
主句是复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包含独立的意思和完整的句子结构。
从句则对主句进行补充、说明、限定、强调等等。
以下是常见的从句类型及其在复句中的句子成分:1.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在复句中可以作为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
2.形容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在复句中可以作为定语,修饰主句中的名词或代词。
3.副词性从句副词性从句在复句中可以作为表语、宾语补足语、状语、定语和同位语。
例举分析如下:1. 我知道他在哪里。
(名词性从句作宾语)这个从句作为主句的宾语,回答了我知道的是什么。
2. 他说的话让我很生气。
(名词性从句作宾语)这个从句作为主句的宾语,回答了我为什么生气。
3. 我不知道你是否会来。
(名词性从句作宾语)这个从句作为主句的宾语,回答了我是否知道你会来。
4. 你喜欢哪一种颜色? (名词性从句作宾语)这个从句作为主句的宾语,回答了你喜欢的是哪一种颜色。
5. 我很高兴你能来。
(名词性从句作宾语补足语)这个从句作为主句的宾语补足语,表示我对你来的事情感到高兴。
6. 这是我想要的东西。
(名词性从句作表语)这个从句作为主句的表语,说明这是我想要的东西。
7. 我听到他在唱歌。
(形容词性从句作宾语)这个从句作为主句的宾语,说明我听到的是他在唱歌。
8. 她看起来很开心。
(形容词性从句作表语)这个从句作为主句的表语,描述了她的外表或状态。
9. 这是我曾经去过的地方。
(形容词性从句作定语)这个从句作为主句的定语,说明这是我曾经去过的地方。
10.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副词性从句作结果状语)这个从句作为主句的结果状语,表示努力学习是为了取得好成绩。
11.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副词性从句作条件状语)这个从句作为主句的条件状语,表明他吃饭和看电视是同时进行的条件。
12. 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郊游了。
复句以及句子成分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1.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叫一重复句)如: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2.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
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
编辑本段一重复句一重复句是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
主要有八种类型: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句子成分划分及复句关系【考点讲解】一、考查形式本知识点通常不单独出题考查,隐含在病句辨析与修改中考查。
二、知识讲解(一)单句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单句中,句子成分在句中位置是有规律的: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它们在句中的基本位置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1、主语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符号是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也可充当主语。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符号是谓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3、宾语宾语在动词后面,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
符号是4、定语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说明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料、数量等。
符号是()5、状语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等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
符号是[]注意,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但表时间、处所、目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形状等。
符号是<>补语的标志词是“得”(二)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
复句分为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
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2.假设关系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5.并列关系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6.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面……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8.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规律总结】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汉语语法知识之二: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复句类型\语叉析(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拿我开玩笑。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
(动词)把书拿来。
(介词)拿把菜刀来。
(量词)开了一朵花(名词)花了很多钱。
(动词)☆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
(名词)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
(动词)买了一把锁。
(名词)把门锁上。
(动词)你要端正学习态度。
(动词)他坐得很端正。
(形容词)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这里人太多。
(形容词)我们要立个规矩。
(名词)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
(形容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
(名词)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形容词)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你跟姐姐回家吧。
(介词)年老了,身体不行了。
(形容词)你怎么老哭?(副词)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
(形容词)我今天又白跑了。
(副词)短语结构(一)知识概述短语是由词和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
短语可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等类型。
1、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雄伟壮丽、报纸杂志。
复句的概念及分类复句fùjù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
复句类型:1、并列复句: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关联词有“也”、“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等.2、连贯复句:分句之间表示动作或事件连续发生.“便”、“就”、“于是”、“后来”、“接着”、“然后”等.3、选择复句:或选A,或选B,或选C;不是A,就是B.分句中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4、递进复句:不但是A,而且是B.一般后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的意思更进一步.“不但……而且”、“不但……还”、“不但……反而”等.5、转折复句:前一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分句说出同前一个分句全然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不过”、“只是”、“却”、“然而”等.6、假设复句: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另一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果……那么”、“假如……就”等.或者前一个分句先承认某种假设的情况,另一分句却从不同或相反的方面做出结论.“即使……也”、“哪怕……也”、“尽管……还是”等.7、因果复句:前一分句说明原因,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因为……所以”、“由于……因而”“之所以……是因为”等.8、条件复句: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等.9、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措施、手段,另一分句不是目的.“为了”、“以利于”、“以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