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7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辅导资料二主题:课件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第1-2节——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学习时间:2013年10月7日-10月13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二章的第1-2节,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和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电网电流保护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三段式电流保护的配合原则、整定计算,会阅读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图;2.理解方向性电流保护中方向元件的作用,能正确按动作方向分组配合、整定计算。
二、主要内容(一)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1.继电器(1)基本原理能自动地使被控制量发生跳跃变化的控制元件称为继电器。
当输入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或由某一定值突跳到零时,继电器就动作,使被控制电路通断。
它的功能是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以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
继电器的继电特性:(也称控制特性)继电器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在整个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图1 继电特性继电器的返回系数r K :返回值r X 与动作值op X 的比值。
即r r opX K X 过量继电器:反应电气量增加而动作的继电器。
其返回系数小于1,不小于0.85。
欠量继电器:反应电气量降低而动作的继电器。
其返回系数大于1,不大于1.2。
(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分类● 按动作原理: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等继电器。
● 按反应的物理量: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和频率继电器等。
● 按作用:起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和出口继电器等。
Y Y min 0(3)过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I op ):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
返回电流(I re ):使继电器由动作状态返回到起始位置时的最大电流。
2.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时电流量值特征正常运行:负荷电流短路:三相短路、两相短路k k s E I K Z Z ϕϕ=+式中,E ϕ——系统等效电源的相电动势;s Z ——保护安装处至系统等效电源之间的阻抗;k Z ——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阻抗;K ϕ——短路类型系数(三相短路取1,两相短路取2)。
摘要:电流保护是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中最为常用的保护手段,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现主要介绍了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原则以及优缺点,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流保护;整定原则;优缺点O引言电流保护一般分为三段:第一段保护为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三段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也称为过电流保护。
这三段电流保护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速断保护是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短路电流就会迅速增大,能够无时限进行动作的电流保护。
如图1所示,举例说明电流速断保护是如何进行整定的。
假设A-B段发生故障,希望保护1可以迅速动作,并且不会使得B一C段在k2点发生故障时保护1发生动作,而由B-C段的保护2发生动作,那就要求保护1的整定值大于k2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值,即大于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变电所B母线上三相短路时的电流/口.皿。
因此,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是按躲过某段线路末端出口处最大短路电流值进行整定,即:T1>/ = _________ 2_____set.∖ZcBmax))其中,E。
为系统等效电源的相电动势;Zmn为保护安装处到系统T7等效电源之间的最小阻抗;Z-B为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的阻抗;为整定值。
动作电流为:T1=K1*I1set.l2v rel1⅛.5.max这里K)是一个可靠系数,其值大约在1.2〜1.3,引入这个可靠系数的原因是考虑非周期分量的影响,实际的短路电流可能大于计算值以及留有一定的裕度。
因此,在设定整定值时无法做到保护线路的全长,在实际的生产中要求该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必须是大于线路全长的15%〜20%。
最小保护范围是对于系统处于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的末端发生的短路类型是两相短路而言的,即保护的最小范围计算式为:P-T-坦E(Pset^匕∙min-^-Z+Z1Z.5.max111三其中,心由为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长度;Zl为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