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欧洲风情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单元欧洲风情实践与创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欧洲风情实践与创造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上册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4.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欧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欧洲风情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欧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欧洲音乐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通过实践与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欧洲各国国旗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2. 音乐欣赏:播放欧洲各国代表性音乐作品,如法国的《马赛曲》、德国的《欢乐颂》等,让学生感受欧洲音乐的独特魅力。
3. 音乐分析: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让学生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4. 实践与创造:分组进行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模仿欧洲音乐风格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5. 总结与反思: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反思自己在音乐欣赏和创作中的表现。
教学评价:二、核心素养目标1. 提升音乐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
2. 增强音乐实践能力,能够模仿和创作具有欧洲特色的音乐作品。
3. 培养音乐创新精神,能够通过音乐创作活动展现个人的创意和想象力。
4. 增进跨文化理解,能够认识到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能够跨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 欧洲各国音乐风格的识别和欣赏,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的特点。
2. 音乐创作的实践,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难点:1. 学生对欧洲音乐风格特点的理解和掌握,需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
2. 音乐创作的创新性,需要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
《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石河中学甘娜课题:《友谊地久天长》教材:人音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欧洲风情》教学年级:七年级课型:欣赏体验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选择的欧洲民歌及民间乐曲,从内容上说,是学生通过教科书初次接触世界范围的民族风格或地域风格的音乐。
《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流传甚广的苏格兰民歌。
歌曲的中心思想是歌唱友谊、珍重友谊,祝愿友谊地久天长。
歌曲为F大调,2/4拍,二段体结构。
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 每个乐句包含4个小节。
两个乐句基本上采用了相同的节奏,在旋律上彼此呼应,好像一问一答。
歌曲的B段也由两个乐句构成,其结构与A段几乎完全一样。
这首歌曲的结构严谨,节奏平稳,旋律优美而朴实,给人以优美抒情、民族风格鲜明的强烈感受。
学情分析:这节课面向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积极追求美的意愿,喜欢音乐,会思考,善表达,乐于展示自我。
对音乐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这节课我们所要了解的是欧洲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流传甚广的苏格兰民歌,在欧洲民歌中,苏格兰民歌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和代表性。
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也能引导学生逐步的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掌握2/4拍的节奏、节拍特点,强弱规律。
2)通过相关主题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能够感受歌曲的情感、情绪。
3)在学生聆听和观看视频时,能够更进一步分析歌曲的情感延伸意义。
2、过程与方法:1)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歌曲节奏、节拍的感受和练习。
2)通过观看视频,能够感受理解歌曲的情感情绪。
3)在小组讨论中能够体会到歌曲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2)通过相关歌曲的视频,让画面与音乐有机的融合,学生能够产生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最终达到启发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友谊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重点1、歌曲旋律的准确训练。
2、2/4拍的强弱规律3、歌曲情感的体验。
音乐教案《桑塔露琪亚》一、本节课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看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且是高级能力,不是普通的能力。
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生活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做一个阳光向上快乐的人。
美国著名心里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当今的教育不再是过去了,而是把教育变的更为艺术,把学生的学变的更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的学,在课堂中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思维,表现能力,这也正符合我们学校所倡导的把学生培养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以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同时把课堂教学变的灵活多样,把教学阵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点滴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二、对思维课堂的理解和看法结合课标的相关要求,在音乐教学中要有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将其它一切可以用上的形式有选择的用于音乐教学中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1.音乐课虽然不是培养音乐家的教育,但是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音乐素养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歌曲教学可以把乐理知识的教学融入其中,避免纯粹的专业知识学习带来的枯燥乏味;2.歌曲教学不光培养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增强学生的情感及审美体验。
3.学生应具备的音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课题名称:《桑塔露琪亚》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不同地域、民族、时代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创造,并直接表现为音乐作品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等多方面的差异。
唱歌课《桑塔·露琪亚》教案一、课题:《桑塔·露琪亚》二、年级:七年级上册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具:多媒体、电子琴六、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的学习,让学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充分而完整的聆听,感受歌曲情绪与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能够自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掌握船歌特点,了解单二部曲式。
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掌握船歌特点,了解单二部曲式。
八、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采用桑塔露琪亚美丽海滩的图片,讲解桑塔露琪亚名字由来导入。
(二)新课讲授: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画面。
(在静静的湖面上,架着小船,哼着船歌,船歌多采用中速的3/8、6/8或12/8拍,具有均匀晃动的节奏和轻舟荡漾的感觉。
)2.复听歌曲,为歌曲分段,了解单二部曲式。
(一部分A:感觉小船在平静的湖面上自由的飘荡,中音区,情绪是抒情平稳的;第二部分B:感觉小船遇到了风浪,摇摆的幅度变大了,音区变高,情绪更加激情,豪放。
)3.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2)边划拍子边视唱乐谱(提高音准、节奏和识谱能力)(3)用“la”模唱,用柯尔文手势构唱音程(感受情绪,练习音准)(3)填入歌词完整演唱4.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三)拓展欣赏: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欣赏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了解歌唱家帕瓦罗蒂。
(帕瓦罗蒂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其音色明亮,圆润丰满,被誉为“high C”之王,擅长演唱歌剧中的抒情性和戏剧性角色。
)(四)课堂小结:采用学生主动总结的方式,教师作总结升华。
九、板书设计桑塔·露琪亚船歌轻松、摇动A 抒情平稳B 激情。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七年级音乐第13册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教案人音版教学设计理念: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新的音乐教育观,确立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强调从学生兴趣出发,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与共处,达到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奠定坚实基础的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欧洲音乐的特征、风格及发展史。
2、通过欣赏爱尔兰民歌《伦敦德里小调》,让学生了解具有丰富内涵的爱尔兰音乐。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欧洲民间音乐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能够参与活动中的即兴表演与创作发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乐谱、VCD、歌碟等教学过程:课前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发乐谱。
播放VCD画面为欧洲著名风景点和欧洲的主要音乐,作为学生感官上的一些东西。
一、组织教学课前常规律动,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哪洲的风光?生:欧洲。
师:欧洲有什么特点?下面请把你们课外收集的资料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生:①风俗方面;②地理方面;③历史方面;④音乐方面;⑤名胜风景方面。
师:师随学生的回答点击多媒体1:呈现一幅幅画面师:现在大家对欧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你们想不想去走一走,领受一下异国情调呢?生:答略。
师:那么我们先从一个美丽的被誉为“绿色土地的国度去看一看,先感受一下他们优美传统的音乐,例如《伦敦小调》又被称为《伦敦德里小调》。
师点击多媒体2:呈示课件片头《伦敦德里小调》播放全曲。
师:提问:①用什么乐器演奏?②对乐曲的初步感受是什么?乐曲的结构大家注意了吗?生:答略(生讨论)。
师点击多媒体3:播放乐曲第一段旋律。
师:你们可以谈一谈对这一段旋律的感受吗?生:答略师点击多媒体4:播放乐曲第二段旋律。
师:这段旋律和刚才那段旋律特点相同吗?表现了什么?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想象(答略)师小结(见教材分析)师:《伦敦德里小调》除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外,还改编过合唱等,请听童声合唱《伦敦德里小调》师点击多媒体5:播放音乐。
《桑塔•露琪亚》教案学情分析:《桑塔露琪亚》是一首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民歌,而桑塔露琪亚也是意大利一片美丽海滩的名字。
本课以情景导入法带同学来到这片美丽的海滩之上,鼓励同学用美妙的声音表达心中的舒畅,为歌曲演唱打下声音的基础。
而后运用聆听、哼唱、律动、画旋律线等手法,让同学充沛体味这首意大利民歌将节奏、旋律、曲式、力度等音乐要素和谐统一之美,感受意大利船歌特有的热情与豪放之美。
教学目标:1、通过《桑塔露琪亚》的欣赏和演唱,让同学体会这首意大利民歌将节奏、旋律、曲式、力度等音乐要素和谐统一之美,感受意大利船歌和意大利人特有的热情与豪放,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发生兴趣。
2、演唱《桑塔露琪亚》,能用“急吸缓呼”的歌唱方法、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欢愉的情绪演唱歌曲。
能够参与二声部合唱,并能初步做到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
3、学习并初步掌握“船歌”及“二段体”的音乐知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演唱《桑塔露琪亚》,能用“急吸缓呼”的歌唱方法、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欢愉的情绪演唱歌曲。
掌握“船歌”及“二段体”的音乐知识。
把握好歌曲的节奏,旋律的音准,力度和速度。
教学难点:参与二声部合唱,并能初步做到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桑塔露琪亚情景导入师:欢迎大家来到音乐旅行,今天老师带大家出海去欧洲看看,那里有不同的建筑,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音乐。
快坐上老师的小船吧。
这艘小船是不是很特别?它会带我们去哪里呢?同学们坐好了吗?阵阵海风吹过来了,让我们吹起螺号杨帆起航了。
发声练习:4\45| 5II4\43| 3||Mu4\41234 | 5II1232 | 1IIwu师:口腔打开,唱歌是保持兴奋状态下得演唱。
发声是想像声音从鼻子后面出来。
冲头顶出来。
气息缓缓的出来。
打开你们的口腔就像吹小海螺一样,出发了。
活动2:【学唱】桑塔露琪亚师:我们乘坐着小船来到了它的故乡。
意大利威尼斯。
亚得里亚海的女王”、“水之都”、欧洲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四周环海,全市有一百多条大大小小的运河,城中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所以开门见水,出门乘舟,这种两头尖翘,船身狭长的小船在威尼斯有一个特别的名字,贡多拉。
《演唱桑塔露琪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唱《桑塔露琪亚》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意大利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能够准确演唱《桑塔露琪亚》。
2. 教学难点:学生的嗓音条件和音乐素养存在差别,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演唱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是难点。
此外,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是难点之一。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器械(钢琴、音响等),确保教学环境的音响效果。
2. 准备歌曲的歌词和音乐文件,制作教学PPT,便于学生理解和跟唱。
3. 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
4. 提前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嗓音条件,以便因材施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桑塔露琪亚》的演唱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并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2. 歌曲学习:(1) 节奏训练:通过划拍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并逐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 歌词学习:通过朗读歌词,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并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 演唱技巧:讲解歌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4)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
3. 拓展延伸:(1) 文化背景:介绍《桑塔露琪亚》的背景文化,如地域特色、音乐风格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2) 音乐欣赏:播放其他类似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4. 教室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学生继续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并理解《桑塔露琪亚》的节奏和旋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二)风情欧洲【教学内容】欣赏《弗拉门戈》《约德尔》《优雅》【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主动探寻中了解欧洲音乐文化特点,开阔视野;同时了解民族音乐元素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明确欧洲音乐文化分区。
2. 通过聆听、学唱片段等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典型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三、知识与技能了解西班牙弗拉门戈节奏特点及苏格兰风笛音色【教学重点】感受欧洲极具代表性音乐的特点,了解其文化【教学难点】完美表现欧洲音乐的各类风格【教学方法】体验、感悟【教具准备】教师制作授课课件音频视频资源【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的内容是第五单元环球之旅的欧洲部分。
欧洲有许多国家和民族组成,文化多样。
欧洲音乐除了古典和浪漫的音乐外,还有很多地域色彩鲜明的民间音乐。
今天我们借助音乐的欣赏手段体验西班牙、瑞士、苏格兰这三个国家的民间音乐,共同走进风情欧洲。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欣赏三个国家的民间音乐(一)西班牙 ---- 弗拉门戈(Flamenco)师:说到西班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斗牛,这是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竞技活动,其次就是斗牛舞,是西班牙的国粹之一,但今天我们了解的却是它的另一个国粹, ------- 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弗拉门戈(Flamenco)【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的内容,知道了弗拉门戈是西班牙国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通过短片来初步了解,看完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你眼中的弗拉门戈--- 播视频【设计意图】:借助视频了解并开阔学生视野,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1.短片看完了, 说一说你眼中的弗拉门戈(1)师生互动,总结出弗拉门戈的定义(2)明确音乐风格:节奏性音乐;音乐特点:热情奔放。
(3)明确传统的弗拉明戈舞表演时,必须有吉它伴奏,并有专人在一旁伴唱,同时表演即兴舞蹈。
《桑塔·露琪亚》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着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把各种技巧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展现给学生,学生自己思考,分组讨论发表见解,教师在做启迪性总结。
二、教材分析《桑塔·露琪亚》是由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照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作而成的一首雅俗共赏,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意大利歌曲。
歌曲为C大调、3/8拍、二段体结构。
旋律优美抒情流畅,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前面,令人陶醉,令人难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船歌这种音乐题材的特点。
能够用自然演唱歌曲的发声和气息的技巧唱奏《桑塔·露琪亚》。
2.过程与方法通过唱奏《桑塔·露琪亚》,领略意大利船歌的音乐特点,并将意大利民歌的演唱风格及特点表现出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积极参与欣赏唱奏《桑塔·露琪亚》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并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准确唱奏歌曲《桑塔·露琪亚》。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歌曲的音准及速度、节奏、节拍、力度。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口风琴六、教学法: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2.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欧洲--威尼斯--桑塔露琪亚风光片段。
3.介绍桑塔·露琪亚海滩,引出课题——《桑塔·露琪亚》(出示课题、板书)。
(二)、聆听老师范唱要求:听老师范唱,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这首歌曲是几拍子?强弱规律是什么?船歌有什么特点?(三拍子;⚫⚪⚪;均匀摇晃、轻舟荡漾。
)②歌曲共分几个乐段?怎样划分?(两个)A段(1-8小节)B段(9-16小节)○3你能从这首歌曲里面找出力度符号、变音记号和反复记号吗?(三)、发声练习(出示乐谱)WU......WU......学生要明确以八分音符为一拍,视唱这句旋律,用WU 来练声,教师范唱。
七年级音乐上册欧洲风情教案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能够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让学生懂得朋友间珍贵的友谊和友情,并喜欢以歌唱的方式抒发友爱和惜别的感情。
3、欣赏《友谊地久天长》,分析其音乐创作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2、体验朋友间的真挚情感及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弱起和附点节奏的准确把握及换气符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让学生聆听着歌曲《朋友》走进教室。
2、老师:刚才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是什么歌名?是以什么为主题创作的?
学生:友情!(友谊)
3、老师:对了,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友情是人间一种珍贵的情感,友谊使人感到温暖。
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和学习一首著名的歌颂珍贵友谊表达离别之情的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4页。
二、寓教于乐
(一)歌曲《友谊天长地久》
1、作品简介:
2、聆听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3、随老师琴声,学生演唱歌曲。
4、赏读歌词,体会感情。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请同学们用自己特有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和抒发自你心中的友谊。
(二)、欣赏《爱的罗曼斯》
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罗曼斯,有人意译作浪漫曲。
它是自十八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带有感伤情调的歌曲。
多半指情歌而言。
后来,一些作曲家写了一些情调上是抒情的,在旋律上富于歌唱性的小型器乐曲,也称罗曼斯,这首《爱的罗曼斯》正沿用了这个名字。
《爱的罗曼斯》原是西班牙的一首传统乐曲,由于它在墨西哥也很流行,所以墨西哥有人认为它是墨西哥的。
1952年,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叶佩斯把它改编成吉他曲,后被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选作主题曲。
从那以后,《爱的罗曼斯》这支此文转自斐.斐课件.
园 曲子很快流传开来。
《爱的罗曼斯》在吉他爱好者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很多知名的吉他演奏家都选这支曲子作为保留曲目甚至成为吉他的同意词。
2.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爱的罗曼斯》它是3/4拍。
A段是E小调。
从音符的时值来看,除了结束音外,每个音都是一拍,它的主旋律优美迷人。
清澈、明亮伴奏,充分发挥了吉他曲的特点,它们极其和谐地衬托着主旋律。
B段转到E大调上,优美动听,扣人心弦。
当乐曲推向高潮时,A段主题再现,情绪又趋向平静,恍若被春风吹动湖水的涟漪,缓缓地移向远方。
这里,琶音和泛音的应用,更增添了朦胧的色彩。
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3.复听,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歌唱友谊的歌曲?
四、小结
同学们,不管我们来自何处,相逢是缘,相逢就是一首歌,让我们伸出热情的手,奉上真诚的心,共同走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朋友,让我们一生一起走。
(播放周华健的《朋友》,同学们随着音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