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油品基础知识与销售[讲义版]
- 格式:ppt
- 大小:4.40 MB
- 文档页数:82
中石化油品基础知识培训讲义中石化油品基础知识培训讲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石油和油品的定义:石油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
根据用途,石油可以被分为原油、石油产品和其衍生物(化工产品)。
原油是从地底或海底下开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石油。
经过加工并满足一定规格要求的石油叫做石油产品。
油品则通常是指从原油中提取出的用于汽车燃料或工业用途的液体。
2. 石油的化学组成:原油是一种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
这些化合物的不同比例和分子结构,决定了原油的性质,如粘度、密度、燃烧性能等。
3. 石油产品的分类:根据用途和性质,石油产品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汽油是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燃料,柴油则是用于柴油发动机的燃料,润滑油则被用于润滑机械部件。
4. 石油的提炼过程:石油的提炼过程包括多个步骤,如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等。
这些步骤能够将原油分离成不同的组分,得到所需的石油产品。
5. 石油产品的性能指标:各种石油产品都有其特定的性能指标,如辛烷值、硫含量、烯烃含量等。
这些性能指标决定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6. 油品的质量管理:为了保证油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这包括油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油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和监控,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7. 油品的安全使用:在使用油品时,需要了解其性质和安全使用方法,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例如,在使用汽油时,需要注意防火措施,避免明火和静电;在储存柴油时,需要避免与可燃物质混合储存。
加油站培训油品基础知识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油品知识基础》教材第二章,详细内容包括油品的概念、分类、性质和主要用途,尤其重点讲解汽油、柴油、润滑油三大类油品的组成、规格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油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性质,理解各类油品的适用范围。
2.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车辆类型和工况选择合适的油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合理使用油品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油品的组成、规格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重点:汽油、柴油、润滑油三大类油品的鉴别方法及其正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油品知识教学PPT、油品样品、实验器材。
2. 学具:学习手册、油品鉴别工具、实验报告。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加油站实际场景,让学生了解各类油品在加油站的应用,引发学生对油品知识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油品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和主要用途,重点阐述汽油、柴油、润滑油三大类油品的组成、规格。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油品鉴别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油品鉴别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油品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的后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油品基本概念、分类、性质2. 汽油、柴油、润滑油组成、规格3. 油品鉴别方法及注意事项4. 油品使用与环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汽油、柴油、润滑油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2)如何鉴别汽油、柴油、润滑油?请举例说明。
(3)结合实际场景,谈谈合理使用油品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答案:(1)汽油、柴油、润滑油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如下:汽油:具有高抗爆性能,主要用于点燃式内燃机,如汽车、摩托车等。
讲义一.油品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1.原油组成石油基本是由C、H、O、N、S五种元素组成的烃类及非烃类组成的混合物,碳的质量分数占83%--87%,氢占11%--14%,硫占0.05%--8%,氮占0.02%--2%,氧占0.05%--2%;微量金属、非金属原素为钒、镍、铁、铜、铅、氯、硅、磷、砷等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原油的各类组分中,如金属多存在于胶质、沥青质重油组分中、氧则以环烷酸、酚的形式存在于原油的中馏分(柴油馏分)中,硫则广泛存在于各馏分中,一般以重油中比例较大,氮和硫的存在形式相近;原油中含有:干气、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直柴、催柴、柴油加氢柴油、RDS柴油、加裂柴油)、蜡油、渣油等2.原油的分类按轻重(API)分:轻质原油API ›34; d420‹0.852中质原油API 20-34; d4200.852-0.930重质原油API 10-20; d4200.931-0.998特稠原油API ‹10; d420›0.998按硫含量分:低硫原油硫含量‹0.5%含硫原油硫含量0.5%-2.0%高硫原油硫含量›2.0%按蜡含量分:低蜡原油蜡含量‹0.5%-2.5%含蜡原油蜡含量 2.5%-10%高蜡原油蜡含量›10%按关键组分K值分:石蜡基、石蜡中间基、中间石蜡基、中间基、中间环烷基、环烷中间基、环烷基七类按酸值分:低酸原油酸值‹0.5mgKOH/g含酸原油酸值›0.5mgKOH/g高酸原油酸值›1.0mgKOH/g石油中的酸性组分一般是指环烷酸,其它羧酸,无机酸,酚类,硫醇等,其中环烷酸和其它有机酸可总称为石油酸。
环烷酸在石油酸含量中占85%以上,因此习惯上将石油酸笼统地称为环烷酸。
原油酸值的大小反映了原油中酸性组分的多少。
当原油酸值大于0.5mgKOH/g即能引起设备腐蚀,故通常将酸值大于0.5mgKOH/g的原油称之为含酸原油。
高酸原油通常是指重质、低硫、总酸值大于1mg KOH/g的原油3.密度与、相对密度、API(相对密度指数)d15 -15℃密度单位Kg/m3d20 -20℃密度d420–相对密度,国内常用来表示油品的密度d15.515.5–相对密度,欧美常用来表示油品的密度API=141.5/ d15.515.5-131.5 油品越轻、密度越小,API值越大4.特性因数K值K值是油品平均沸点与相对密度的关联函数,用来表征油品中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的含量,烷烃的K约为12.5-13, 环烷烃的K约为11-12, 芳香烃的K约为10-11,5.馏程:表示油品在一定条件下的蒸发范围,馏程当油品进行加热蒸发时,流出的第一滴油品时的汽相温度称为初馏点,其油品全部蒸馏出来的汽相温度称干点又叫终馏点。
加油站培训油品基础知识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加油站油品基础知识展开,涉及教材第三章“油品知识与质量管理”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
具体包括:各类油品的组成、性质及用途;油品的质量指标及其重要性;加油站油品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各类油品的组成、性质及用途,提高油品辨识能力。
2. 掌握油品质量指标,理解其重要性,增强油品质量管理意识。
3. 学会加油站油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油品质量指标的理解与应用,加油站油品质量管理的方法。
重点:各类油品的组成、性质及用途,油品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油品样本、演示文稿、油品质量检测仪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油品质量检测仪器操作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介绍油品知识在加油站工作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各类油品的组成、性质及用途;(2)油品质量指标及其重要性;(3)加油站油品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油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针对不同油品质量指标,设计油品质量管理方案。
5. 实践操作:使用油品质量检测仪器,进行油品质量检测,分析检测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油品基础知识框架图;2. 油品质量指标列表;3. 加油站油品质量管理流程图。
七、作业设计案例一:某加油站柴油销量不佳,经调查发现是油品质量问题导致。
案例二:某加油站汽油质量不合格,导致多辆汽车出现故障。
答案:针对案例一,建议加强柴油进货渠道管理,确保油品质量;针对案例二,建议对汽油进行全面检测,找出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2. 课后拓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加油站油品质量管理政策及发展趋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入,结合理论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油品基础知识,掌握油品质量管理方法。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2. 加强实践操作环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 课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行业动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油站油品知识..(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加油站油品知识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同时也是“非再生能源”(在短时期内不能形成的能源),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消费量不断增大,石油将会逐步变为稀缺资源。
因此,珍爱资源,保管和使用好每一滴油,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一、石油产品分类及特性(一)石油产品分类我国在1987年发布了石油产品及润滑剂总分类的国家标准,定名为《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GB/T498-87),将石油产品分成六类。
见表4-1。
表4—1 《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加油站经营的汽油、柴油属于燃料类产品,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润滑脂属于润滑剂类产品。
目前不同地区加油站销售的汽柴油品种略有不同:汽油主要包括车用汽油、车用乙醇汽油、符合地方标准的车用汽油等;柴油主要包括轻柴油、车用柴油、符合地方标准的车用柴油等。
加油站销售的润滑油脂主要包括:汽油机油、柴油机油、车辆齿轮油、液压油、液力传动油、汽车制动液、汽车防冻液、润滑脂等。
(二)石油产品特性1.易流淌、易蒸发由于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是液体,容易流动,在加油过程中易出现“溢、滴、漏”油现象,因此在加油前,要熟悉加油机操作规程,掌握加油动作要领,了解顾客盛油容器(油箱)的容积大小和是否渗漏等,在加油过程要精力集中,以免出现“溢油”、“滴油”和“漏油”现象。
由于汽油、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容易蒸发产生油蒸气,并且油蒸气比空气重,因此,在加油时如出现“溢油”、“滴油”和“漏油”现象,在加油现场易出现油气积聚,油气刺鼻等情况。
2.易燃烧、易爆炸石油产品主要由C、H、O、N、S等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大量C和H是油品易燃烧和易爆炸的内在原因,空气和火源是油品燃烧和爆炸的外部条件。
油品及其蒸气点火所需要的能量很小,如点爆汽油蒸气所需要的能量为~(相当于1枚大头针从1米的高度自由落体所产生的能量),同时爆炸极限很窄,如车用汽油的爆炸极限为%~%,柴油为%~%,汽油、柴油的燃烧与爆炸所必备的条件比较容易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