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框
- 格式:ppt
- 大小:9.28 MB
- 文档页数:23
设计意图:形象的树状图既便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留下深刻印象,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漫画欣赏:《让座》《迟到》《后悔》三幅漫画分别违反了什么规范?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对比理解:法律、道德、校规校纪,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区分规则——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梯度问题:如何区分规则?(结合表格说明、引领、铺垫)2.走进特殊规则:什么是法律(法律的特征)◆探究点一:法律的产生情景设置:“我们全家到一家火锅店就餐,发现老板违反了法律。
”思考: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想一想:从法律的产生来看,法律具有什么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处理P91“相关链接”,认识法律创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展示、设问、互动、引领、说明、拓展等)——处理P91“探究与分享”,认识我国还需要加强立法(展示、设问、互动、引领、说明、拓展等)(1)校园暴力现象频发,这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2)电信诈骗现象增多,这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3)移动通信乱收费、霸王条款等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4)电子商务安全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探究点二:法律的实施材料一:“6.26”国际禁毒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5起毒品犯罪案件进行了集中公开宣判。
在审理的这5起案件中,刘家良、文礼红等四人一审被判死刑,张亨等四人获无期徒刑。
材料中违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处理P92“相关链接”,认识国家强制力包括哪些。
(展示、警醒、点评、说明、拓展等)◆探究点三:法律调整的范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
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上述材料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么做,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框题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2.能力目标:通过对法律特征、作用的学习,懂得法律的权威和重要性;培养理解运用能力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认识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保障生活的作用,知道法律既规范我们的行为,同时我们又受到法律的保护;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
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与特征教学难点法律的作用与特征学情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抓好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树第 1 页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小治的早晨通过学生自己手绘的四格漫画,描述小治的一天早晨的“倒霉”经历。
请同学们一起分析,小治为什么这么“倒霉”。
小结:起床完了是自身缺乏时间观念;买东西插队违反了道德要求;闯红灯违反了法律要求;上学迟到违反了校规校纪。
问题的提出:以小治为线索人物,贯穿整节课。
从小治想比较一下法律、道德、校规校纪这些行为规则有哪些不同从而制作了一个表格入手,引发问题。
小组活动:第 2 页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帮助小治答疑解惑,解决某一方面的困惑。
课前,各小组抽取了任务袋,并进行预习。
每个任务袋中有一个小治提出的问题。
利用任务袋里提供的平板电脑上的电子资料,纸质资料,结合教材,以及通过网络搜集到的信息,解答小治的问题,完成任务袋中的任务清单,完成平板电脑上的ppt,并准备将小组成果进行展示。
各组任务清单第____组任务清单(请认真填写,课后上交)任务一:法律怎么产生的一、明确小组分工组长:_____________ 信息技术:_____________ 教材整理:_____________资料整理:______________ 书写清单:______________ 展示:_____________二、将下面序号填入表格内相应位置1.普遍适用2.国家制定或认可3教育、行政力量 4.舆论、信念、习俗5学校制订6.约定俗成7.学校师生员工8.全体社会成员9.国家强制社会生活规则比较三、根据教材P91第一段与相关链接,以及电子资料和纸质资料,完成任务一及连线,并将其内容整理完成ppt,进行展示。
第六课“我”和“我们”第1课时集体生活邀请我1.一名七年级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倘若问我在这一年里最难忘的是什么,我会回答说是集体的温暖。
这名学生感受到的集体的温暖应该包括()①获得安全感②获得归属感③体验到挫败感④体验到集体荣誉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集体的联结度通常与下列哪些因素密切相关()①成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②集体对成员的重要性③成员间相互交流的频率,成员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程度,成员间的默契程度④集体存在的时间长短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④3.七年级学生小阳激动地说:“我为我们班被评为全校先进班级而感到无比自豪!”这说明小阳()A.能正确评价自己B.有集体安全感C.已适应学校新生活D.有集体荣誉感4.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绳子每移动一寸都凝聚着整个团队的力量;气势恢宏的交响乐,所有乐手精心地演奏,才会成就华彩的乐章;步调整齐如一的仪仗队,靠的是全体队员无数次的训练和配合。
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①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②个体的力量在集体中汇聚,才能变得强大③无数个体力量的相加就是集体的力量④依靠集体团结的力量就能完成一切事情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三国时期的孙权曾说:“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这启示我们()A.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B.集体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C.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D.集体的荣誉是强大的6.“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矮的小树。
但要是它长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
”这就告诉我们()①白松不是一种优良树种,不能适应各种环境②个人离不开集体,良好的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③集体的力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④土地与白松、集体与个人的成长并没有关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酷热的天气,气温很高,山坡上的草丛突然起火,无数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节法律保障生活【课标依据】成长中的我:3.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教材分析】本框是《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第二框题。
本框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层。
第一层,告诉我们法律的主要特征,并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第二层,告诉我们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还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所以,我们要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学情分析】一方面,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没有真正意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法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
另一方面,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往往只看到“规矩”、“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认识到“规矩”、“法律”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件,对“规矩”“法律”产生反感,从而不能自觉遵守。
同时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活离不开法律,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没有人可以例外,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做到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法律的特征;3、认识法律对我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对权利的保护作用。
能力目标体会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和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9.2 法律保障生活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