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苏教版美术课程纲要
- 格式:docx
- 大小:21.31 KB
- 文档页数:5
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赏析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外国古今肖像画经典代表作,使学生对外国肖像画艺术发展的沿革变化,风格流派形成初步认识,能进一步对肖像画创作基本要素,形式法则,表现语言有所认识.2,通过欣赏,阅读,讨论,让学生动起来,发现和认识肖像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来评述作品.3,通过欣赏,感受外国肖像画的艺术美,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并能理解,接纳人类文明史上丰富的文化遗产.4,开展探究性活动,在拓展过程中,尝试进行中外肖像艺术比较研究,或传统肖像表现和流行动漫肖像造型比较研究.结合欣赏学习,运用肖像画创作形式,法则也来尝试创作,表现周围的亲朋好友或自己.教学重点:以赏析外国古今肖像画作品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对外国肖像画艺术的发展,演变,重要画家,经典代表作有所了解,并能从中获得对肖像艺术欣赏的审美享受.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发展,辨证的眼光来理解,接纳外国肖像画艺术随时代变化所表现的各种形式,风格,并且学会课后自行拓展,开拓创造性思维.课时分配:1—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教材,欣赏挂图,资料或多媒体课件,教师范画等.学生:课本,课外学生自己所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纸笔等美术课用具.《外国肖像画赏析》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第一课《外国肖像画赏析》的延伸。
从对人物肖像画历史的了解到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通过观察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的比例、不同的表现方法,直至抒发个人情意。
教材从美术作品中运用具象的表现手法表现身边的人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动态,把握人物的内在心理,达到关注人、关爱人的目的。
教材启示为什么要画身边的人,因为画熟悉的人更容易惟妙惟肖,更容易画出熟悉人的性格和表情,同时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在作品之中。
画家们更是将邻居、家人、朋友像为描绘的对象,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某种爱意。
教材启示多彩人生是我们作画的源泉,可以用线造型、电脑绘画、色彩等工具材料去表现身边的人物。
透析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面容的描绘与艺术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面容的描绘技巧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用线条描绘面部特征、用色彩表现面部神情和形态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示范和练习,逐渐掌握面容的描绘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第二单元:人物身体的描绘与艺术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人物身体的描绘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构图、比例、姿态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描绘人物形态,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第三单元:静物画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静物画的创作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对静物的观察、构图、绘制等内容。
静物画是绘画的基本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静物画的绘制技巧。
第四单元:素描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素描的绘制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线条的应用、明暗的处理、构图等内容。
素描是绘画的基本功之一,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素描技巧。
第五单元:水彩画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水彩画的绘制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色彩运用、技法处理等内容。
水彩画是一种非常具有艺术性的绘画形式,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水彩画技法。
第六单元:色彩的表现与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色彩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搭配、色彩的表现力等内容。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色彩表现技巧。
第七单元:手绘动画的制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手绘动画的制作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手绘动画的原理、动画的制作流程等内容。
手绘动画是一种特别有趣的绘画形式,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手绘动画的制作流程。
第八单元:立体造型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立体造型的创作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造型的基本知识、构造方法、面塑、胶泥雕塑等内容。
立体造型是一种比较具有挑战性的艺术形式,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
苏教版初中美术上册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绘画基本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和演示。
2. 学生实践绘画,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讲解和演示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进行简单的绘画练习。
三、学生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主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们的表现和进步。
2. 强调绘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继续进行绘画实践,深入探索和掌握绘画技巧。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们的表现和进步。
2. 强调绘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爱好程度的提高。
苏教版美术初二教案标题:苏教版美术初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苏教版美术初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2. 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色彩的表现方式a. 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c. 创作一幅以色彩为主题的作品。
2. 第二单元:线条的表现方式a. 学习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掌握线条的表现技巧;c. 创作一幅以线条为主题的作品。
3. 第三单元:形状的表现方式a. 学习形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掌握形状的表现技巧;c. 创作一幅以形状为主题的作品。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鲜明色彩、有趣线条和独特形状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针对每个单元的内容,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向学生介绍色彩、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技巧演示:以教材中的示例作品为基础,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表现主题,并解释其中的技巧和方法。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升作品质量。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可以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进步。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并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资源:1. 苏教版美术初二教材;2. 艺术作品图片;3. 艺术工具和材料。
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根据作品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和创造力。
2. 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鼓励积极参与和建设性反馈。
3.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以便不断改进教学。
教学延伸:1. 组织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欣赏能力。
用心灵接触自然单元总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界丰富的色彩,感受四季的美丽。
通过对画家作品的欣赏,了解风景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讨论、观察感受、借鉴大师和画家的手法和表现语言,尝试用笔墨等工具表达,让学生互相学习,相互研究掌握一定的风景绘画技巧和技能。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风景画表现的艺术美,多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画家的风景画作品。
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意趣。
创造目标—通过观察欣赏、并进一步感悟,让学生在理解表现语言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潜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尝试运用各种语言进行风景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感受,运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创造性地表现自然界的美,抒发对自然界的热爱,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体悟画家对作品中对光、色、树木姿态、季节的转换有何种反应,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观察表现自己理解的自然,用创造性的美术语言体现自己的创造天分。
课业类别:绘画练习课教学用具准备: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作业——思考自然风景的表达和中国传统的绘画有关系吗?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感受,运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创造性地表现自然界的美,抒发对自然界的热爱,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体悟画家对作品中对光、色、树木姿态、季节的转换有何种反应,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观察表现自己理解的自然,用创造性的美术语言体现自己的创造天分。
课业类别:绘画练习课教学用具准备: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教学导入——走出教室1、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欣赏、观察树木。
学生分成小组,有重点地研究树木的形状、颜色、生长规律和给人的感觉。
2、学生小组选派代表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描绘,如整体形状,局部形状,走上前去摸一摸粗粗的树干是什么样的感觉。
教学发展——回到教室1、欣赏课本上的作品,想一想,看一看感受一下,自己的观感和他们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凡高的色彩和笔触、康斯博罗的层层秋意,都能感受到吗?有什么样的不同感觉?(1) 通过欣赏图片、绘画作品感受自然风光美景。
【八年级上册美术苏教版】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第一课《外国肖像画赏析》的延伸。
从对人物肖像画历史的了解到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通过观察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的比例、不同的表现方法,直至抒发个人情意。
教材从美术作品中运用具象的表现手法表现身边的人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动态,把握人物的内在心理,达到关注人、关爱人的目的。
教材启示为什么要画身边的人,因为画熟悉的人更容易惟妙惟肖,更容易画出熟悉人的性格和表情,同时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在作品之中。
画家们更是将邻居、家人、朋友像为描绘的对象,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某种爱意。
教材启示多彩人生是我们作画的源泉,可以用线造型、电脑绘画、色彩等工具材料去表现身边的人物。
同时启示如何关注人物的动态、人物的特征、人物的比例,各种使用工具的处理,还有表现时如何对比协调等,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材还启示用什么方法去进行教学,让画笔传达情意。
以全班同学肖像画册为切入口,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去反映每个同学的喜、怒、哀、乐。
在表现他们外部特征的同时,特别重视内在的性格。
其次再将自己个人的情感和对同学的了解,倾注于画笔之中。
教材中选用的一些图片,体现了表现的不同手法和不同形式,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学的过程。
1.教学目标①让学生了解人体成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
②让学生尝试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较写实的去表现自己熟悉的人物。
③让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更关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更多的去发规他人的长处(优点)。
2.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表现的多种方法、材料工具,了解人体在不同成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
3,教学难点对人物神情、动态、比例、色彩的恰当把握。
4.课时建议:2课时一、组织教学微笑问候学生当天感受,简要讲评上节课小组作业。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介绍肖像画的由来以及早期肖像画的作用,还欣赏了摄影术发明以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风格迥异的肖像画。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案标题: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2. 设计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发展。
3.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涵盖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以下单元:1. 西方绘画风格与技法2. 中国画的特点与技法3. 印象派绘画风格与技法4. 中国画中的花鸟画5. 油画的特点与技法6. 中国画中的山水画教学步骤:第一课:西方绘画风格与技法1. 导入:通过展示西方绘画作品和介绍西方绘画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西方绘画的兴趣。
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方绘画的特点和技法,并能够运用其中的一种技法进行创作。
3. 教学活动:a.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西方绘画的认识和了解。
b. 教师讲解:介绍西方绘画的特点和常见的技法,如明暗对比、透视等。
c. 实践活动:学生选择一种西方绘画技法进行实践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二课:中国画的特点与技法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画作品和介绍中国画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技法,并能够运用其中的一种技法进行创作。
3. 教学活动:a.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中国画的认识和了解。
b. 教师讲解:介绍中国画的特点和常见的技法,如水墨、写意等。
c. 实践活动:学生选择一种中国画技法进行实践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三课:印象派绘画风格与技法1. 导入:通过展示印象派绘画作品和介绍印象派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印象派绘画的兴趣。
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技法,并能够运用其中的一种技法进行创作。
3. 教学活动:a.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印象派绘画的认识和了解。
b. 教师讲解:介绍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常见的技法,如色彩运用、光影表现等。
苏少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上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八年级上册
中华博览(欣赏·评述)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造型天地(造型·表现)
第2课用心灵接触自然
第3课变迁中的家园
第4课空间与层次
经典魅力(综合·探索)
第5课盛世·汴梁
设计空间(设计·应用)
第6课蓝白之美
第7课泥土的味道
第8课放飞希望
世界之旅(欣赏·评述)
第9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本册综合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八年级下册
中华博览(欣赏·评述)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
造型天地(造型·表现)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
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
第4课水墨交融写青山
经典魅力(综合·探索)
第5课园林·探幽
设计空间(设计·应用)
第6课美丽的书
第7课张贴的画
第8课一目了然
世界之旅(欣赏·评述)
第9课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画、宗教画
本册综合。
初二美术上学期教案(苏教版)初中美术教案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评述)计划课时2课时备课人:马海波前言: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例如线条、形状和色彩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抽象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因此,有人把这种艺术表现方法与形式称为“线描方法”。
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有什么体会?欣赏画家名作:《蒙娜丽莎》、《自画像》、《宫娥》。
教师讲解: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逐渐发展了一种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有人称它为“图绘方法”。
达-芬奇典范地运用了他所首创并且十分偏爱的“明暗转移法”,画面色调从明到暗徐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而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融为一体,因而创造出更加符合视觉真实的表现形式。
《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
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
伦勃朗非常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他常常让情所独钟的光线滞留在自己历尽沧桑的脸部,以便更加细腻深刻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欣赏名画家作品:《持太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师讲解:“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彩、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
由于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更热衷于建构坚实的形体结构。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八年级美术课程纲要
一、学生现状分析:
针对八年级学生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年的时间,对学校的情况以及学习环境都已经熟悉了。
并对美术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对美术的认识有了一定深度,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学生的审美意识有所提高。
因此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且有旧知识的支持,可以温故而知新。
但是由于农村中学办学条件不足,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我在课中尽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着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量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定十七课时的课程,分为五个单元教学:
第一单元中华博览(欣赏-评述)--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与了解
第二单元造型天地(造型-表现)--风景画的欣赏与创作
第三单元经典魅力(综合-探索)--《清明上河图》的综合分析
第四单元设计空间(设计-应用)--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承
第五单元世界之旅(欣赏-评述)--外国风景画的认识与了解
重点内容涉及到绘画创作和设计的内容,绘画包括中国画、素描、淡彩画等绘画知识。
设计主要是以工业艺术设计、手工制作、视觉传达设计为主。
2、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属于欣赏与评述,欣赏、鉴赏、讨论、评述课。
第二单元是造型与表现即绘画创作课,能运用所学风景画的绘画知识,使用不同
的绘画工具,进行风景画的临摹与创作。
第三单元是综合探索,学会如何分析探索经典绘画作品中丰富的信息内涵。
第四单元是设计与应用包括各种手工制作,如:学会认识环境艺术设计、学会认识产品设计、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产品设计的鉴别与选择等。
第五单元是世界之旅,应用对比学习的方法了解外国绘画历史,绘画风格,文化背景,与中国绘画的不同,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二、四单元为重难点,第二单元的知识是第一次接触,使学生理解上有困难,第四单元的内容以手工制作设计为主,学习与传承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即兴临摹,写生和创作,体会其不同的创作规律,使学生对在现行美术作品和表现行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3、进一步认识设计艺术及其几个主要类别,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4、能运用美术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宣传自己、宣传集体、宣传学校;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技巧策划、筹备,集体布置一个美术展览。
5、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认识视觉传达实际的范围和特点,体会视觉传达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
五、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式
知识点讲授法、引导讨论法、示范演示法、个别辅导法、交流探讨法等。
(二)学习方式
欣赏评述法、临摹创作法、小组合作法、搜集资料法、网上学习法、同伴互助法、动手实践法、创新变化法等。
六、实施主要措施
1、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采取主题式建构教学活动,统整艺术鉴赏与创作的学习。
适应社会对美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美术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2、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能主动建构艺术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并强化其运用科技与资讯之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入德育,美育方面的理念。
使学生在德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美育各方面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质,在同一时期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3、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接纳新知识的同时能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并能融会贯通。
在新旧知识的支持下对所学知识做到更深层的理解和顿悟。
4、提高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学生们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5、充分利用校内外有关的艺术资源(如艺术品、艺术资料、画廊或邀请
艺术家蒞校展览、示范或讲演等),以活泼、深化教学活动。
七、对学生的学习与表现行为的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习评价应包括创作与欣赏的过程与成果,除作品的评价外,应该注意学生欣赏能力的评价。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美术创作与欣赏的学习评价,可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并应用观察、问答、讨论、书面报告、测验、检核表、展演、专题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评价。
合理运用各种评价结果,做为教师改进教材、教法的依据,以及实施个别教学和辅导的参考。
八、工作安排表起止章节及内容
第一周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第二周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第三周用心灵接触自然
第四周用心灵接触自然
第五周国庆节
第六周变迁的家园
第七周变迁的家园
第八周空间与层次
第九周空间与层次
第十周盛世汴梁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蓝白之美
第十三周蓝白之美
第十四周泥土的味道
第十五周放飞希望
第十七周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第十八周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
九、期望结果
学生能很好掌握美术的基础和基本技能,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学生的观察,记忆,想像,创造和审美能力能得到很好地培养;通过对美的认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及美化生活的习惯以促进学生身心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