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91
一、在全相似工况(如果泵或风机满足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三个相似条件,泵或风机就在全相似工况运行。
)运行的泵或风机其流量、扬程、功率与转速之间符合下面三个著名的相似定理的公式:1、风量与转速成正比;2、风压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3、轴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4、风机作变频时,频率与转速成正比。
二、对同一台风机来说:1、风压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H1/H2=(n1/n2)2,2、轴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P1/P2=(n1/n2)33、风机作变频时,频率与转速成正比。
三、对几何相似的泵与风机,在相似工况下运行时:1、其流量之比与几何尺寸比的三次方成正比,与转速比的一次方成正比,与容积效率比的一次方成正比:Q1/Q2=(D1/D2)3*n1/n2*ηv1/ηv22、其扬程(风压)之比与几何尺寸比的平方成正比,与转速比的平方成正比,与流动效率比的一次方成正比:H1/H2=(D1/D2)2*(n1/n2)2*ηh1/ηh2风机全压p=ρgH,p1/p2=ρ1/ρ2*(D1/D2)3*(n1/n2)2*ηh1/ηh23、其功率之比与流体密度比的一次方成正比,与几何尺寸比的五次方成正比,与转速比的三次方成正比,与机械效率比的一次方成反比:P1/P2=ρ1/ρ2*(D1/D2)5*(n1/n2)3*η2/η 1风机定律是由风机的相似关系得来的,风机相似关系如下式风量比:Q1/Q2=(n1/n2)*(D1/D2)^3风压比:p1/p2=(n1/n2)^2*(ρ1/ρ2)*(D1/D2)^3轴功率比:Pin1/Pin2=(n1/n2)^3*(ρ1/ρ2)*(D1/D2)^51)流量关系上:相似的风机流量之比等于线性尺寸之比的三次方和转速之比的乘积。
2)扬程关系(或全风压关系)上:相似的风机对应的全风压之比等于线性尺寸之比的平方和转速之比的平方和重度之比的乘积。
3)功率关系上:相似的风机其轴功率之比等于任意线性尺寸之比的五次方和转速之比的三次方和比重之比的乘积。
第五章 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5-1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一、离心式风机的基本结构各种离心式风机的外型结构见图。
1.叶轮:(叶片一般为6~64个)①组成:前盘:分为平前盘、锥形前盘、弧形前盘等。
(4-72,4-73风机常用弧形前盘) 后盘叶片(结构:焊接和铆接两种形式) 轴盘②叶片:β >90°β =90°β <90°前向叶片径向叶片后向叶片根据叶片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平板形、圆弧形、中空机翼形(具有优良的空气动力特性、强度高、效率高,4-72,4-73离心风机多采用) 2.机壳离心式风机的机壳由进风口、进气箱、前导器、蜗壳和扩散器等组成。
①进风口(集风箱):作用:保证气流能均匀地充满叶轮进口,使气流流动损失最小。
形状:圆筒形、圆锥形、弧形、锥筒形、弧筒形、锥弧形等。
②进气箱:是一个安装于进气口的均压箱体,其主要作用可使轴承装于风机机壳外边,改善轴承工作条件。
另外,风机进口有90°弯头时,安装进气箱,可减少因气流不均匀而产生的流动损失。
③前导器:一种具有调节导流作用的装置。
通常置于大型风机的进风口,或进口的流道内,可以通过改变前导器叶片的角度,改变风机性能和使用范围。
前导器分为轴向式和径向式。
④蜗壳:由具有对数螺旋线的蜗板和两块侧板焊接或咬口而成。
⑤扩散器:是置于风机出口处的扩散装置(断面积增大),其作用是降低出口流体速度,使部分动压转变为静压,扩散器分为圆形截面和方形截面。
离心式风机可做成左旋或右旋:站在电动机一侧,叶轮顺时针方向为“右”、 逆时针方向为“左”。
二、离心式泵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叶轮、泵壳、泵座、密封环和轴封装置组成。
1.叶轮:单吸叶轮(叶轮多采用铸铁、铸钢和青铜制成) 双吸叶轮根据其盖板情况可分为:封闭式叶轮:如图5-1-6,具有前后两个盖板,如:单吸式、双吸式叶轮,叶片6~12个 半开式叶轮:如图5-1-7,只有后盖板,没有前盖板,如:污水泵 敞开式叶轮:如图5-1-8,前后都没有盖板,叶轮少,一般2~5片2.泵壳:一般是铸成蜗壳式,水泵设计时应使蜗壳渐扩段面流动的水流速度是一常数,壳顶设有充水和放气的螺孔。
第五章作业 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5-6 简述不同叶型对风机性能的影响,并说明前向叶型的风机为何容易超载? 答:通常所说的叶片型式,一般是按叶片出口安装角度的大小来区分的o 2b 90>β叶片出口角,为前向型叶片;o 2b 90<β叶片出口角,为后向型叶片;o 2b 90=β叶片出口角,为径向型叶片。
从流体所获得的全压P 看,P 前向叶片>P 径向叶片>P 后向叶片;从效率η观点看,后向叶片>径向叶片>前向叶片;从叶轮的结构尺寸看,在流量Q 和转速n 一定时,达到相同压力的前提下,直径D 后向叶轮>D 径向中轮>D 前向叶轮。
在理想条件下,有效功率N e =轴功率N ,即T T T e H Q N N γ==,当输送某种流体时,γ为常数,根据图示(N T -Q T 曲线)可以看出,前向叶型的风机所需的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长得很快,因此,这种风机在运行中增加流量时,原动机超载的可能性要比径向叶型风机的大得多,而后向叶型的风机几乎不会发生原动机超载的现象。
5-11 离心式泵或风机相似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相似工况?两台水泵(风机) 达到相似工况的条件是什么? 答:离心式泵与风机相似的条件是:【1】几何相似是前提。
即各部件相应的线尺寸间的比值相等,相应的角度也相等。
【2】动力相似是保证。
在泵与风机内部,主要考虑惯性力和粘性力的影响 【3】运动相似是目的。
实物和模型内各对应的同类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的比值是常数。
对于泵(或风机)流动过程相似。
两台水泵(风机)达到相似工况的条件:不同的泵(或风机)的工况为相似工况,性能参数之间满足相似律关系式。
5-18 一台普通风机n=1000r/min 时,性能如下表,应配备多少功率电机? 解:由公式风机效率1000NQP=η可知,87.41826.010********.131000QP N =⨯⨯==η%同理可以算出其他组的功率值。
一、叶轮由前盘、后盘、叶片和轮毂组成。
前盘的形式有多种,如图示。
叶片是主要部件。
按叶片的出口安装角分类:有前向叶片、后向叶片、径向叶片二、机壳由蜗壳、进风口和风舌等零部件组成。
1)蜗壳蜗壳是由蜗板和左右两块侧板焊接或咬口而成。
作用:●是收集从叶轮出来的气体;二.泵壳三、泵座四、轴封装置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叶轮随原动机的轴转时,叶片间的流体也随叶轮高速旋转,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出叶轮的出口。
被甩出的流体挤入机(泵)壳后,机(泵)壳内流体压强增高,最后被导向泵或风机的出口排出。
同时,叶轮中心由于流体被甩出而形成真空,外界的流体在大气压沿泵或风机的进口吸入叶轮,如此源源不断地输送流体。
当叶轮旋转时,在叶片进口“另一方面又沿叶片方向作相对流动,其相对速度为流体在进、出口处的绝对速度v应为为了便于分析,将绝对速度v分解为与流量有关的径向分速度vr和与压力有关的切向分速vu。
径向分速度的方向与半径方向相同,切向分速与叶轮的圆周运速度v和u之间的夹角叫做叶片的工作角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欧拉方程假定把它当做一元流动来讨论,也就是用流束理论进行分析。
这些基本假定是:)流动为恒定流)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叶轮的叶片数目为无限多,叶片厚度(涡,在(如图),0.75~0.85,它说明了涡流欧拉方程的物理意义在速度三角形中,由余弦定理得:v2cosα= u2+v2-2u2v u2,2(u22+v22–w22)/2(u12+v12–w12)/2泵与风机的损失与效率5. 4. 1流动损失与流动效率、流动损失根本原因:流体具有粘性、进口损失流体进入叶道之前发生了预旋转,叶片做功减小,使气流角发生了旋转,理论扬程下降。
它与流量差的平方成正比。
)D25.5性能曲线及叶型对性能的影响5. 5. 1泵与风机的理论特性曲线1、三种性能曲线A、H=f1(Q);B、N=f2(Q);C、η=f3(Q)。